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提针安装结构及机织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提针安装结构及机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针安装结构及机织设备。

背景技术

双斜向机织物是由普通平纹机织物衍变而来的一种产业用纺织品。与普通正交机织物相比,双斜向机织物经纬纱线之间的夹角不是90°,而是0°-180°中任意角度,因此,织物各个方向的变形能力更加突出。利用此特点,双斜向机织物特别适合用作球形、锥形等曲面物体的包覆或骨架材料的制备。在航空航天和国防技术方面,用碳纤维或芳纶织造的双斜向机织物可用于特殊部位的骨架材料;在工业方面,双斜向机织物可作为长度方向连续增强产品,提高其强度。

但现有技术中,针对45度双斜向机织物所使用的提针安装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影响针织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针安装结构及机织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提针安装结构,用于将多个提针安装于机织设备上,所述提针安装结构包括:

多个提针,每个所述提针均包括头部、杆部以及设置于所述杆部上的针踵部;

上提针支架,所述上提针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提针的杆部适配的上安装孔;

下提针支架,位于所述上提针织支架的下方,所述下提针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提针的杆部适配的下安装孔,所述下安装孔与所述上安装孔一一对应;

提针限位件,其上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道,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滑道位于所述上提针支架和所述下提针支架之间;

所述提针的杆部穿设于所述上安装孔和所述下安装孔,所述头部穿出所述上安装孔,所述针踵部与所述滑道配合。

可选地,多个所述滑道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

所述头部包括针钩、针舌和舌针针杆,所述针舌的一端与所述舌针针杆转动连接,所述针踵部与所述杆部垂直;

各个所述提针的针舌的转动轴线均相对第二方向向同一侧偏转,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杆部的延伸方向。

可选地,所述提针安装结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提针上的柔性固纱管,所述柔性固纱管能够沿所述提针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针舌的自由端抵靠于所述舌针针杆,且所述针舌的径向外端点位于所述柔性固纱管的径向外侧;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柔性固纱管包住所述提针的头部,且所述头部的所述针钩和所述针舌闭合。

可选地,所述多个提针包括多个第一提针和多个第二提针,所述第一提针和所述第二提针交替排布,所述第一提针的针踵部与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提针的针踵部与头部之间的距离;

所述滑道包括上滑道部和下滑道部,所述第一提针的针踵部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滑道的下滑道部配合,所述第二提针的针踵部和与其对应的所述滑道的上滑道部配合。

可选地,所述滑道构造为,所述第一提针的针踵部位于所述下滑道部的最低位置,且所述第二提针的针踵部位于所述上滑道部的最低位置时,所述第一提针的头部与所述第二提针的头部高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提针限位件呈L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滑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上,所述第一板部位于所述上提针支架和所述下提针支架的外侧并分别与所述上提针支架、所述下提针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的下边沿相连,并位于所述第一板部的背离所述下提针支架的一侧。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机织设备,包括分纱件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提针安装结构,所述分纱件用于将所述多个提针中的部分提针抬起。

可选地,所述分纱件包括第一长形支撑面,所述第一长形支撑面的一端设置有提针定位环,所述提针定位环与所述针踵部适配。

可选地,所述分纱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长形支撑面呈夹角设置的第二长形支撑面;

所述提针定位环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长形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提针中的第一提针的针踵部的中心与所述提针限位件的第二板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和/或,

所述提针定位环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长形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所述提针中的第一提针的针踵部的中心与第二提针的针踵部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分纱件包括由第一条形板、第二条形板、第三条形板和第四条形板首尾依次相连形成的框体,所述第二条形板与所述第一条形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条形板与所述第二条形板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条形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条形板的长度;

所述第一长形支撑面位于所述第四条形板,所述提针定位环设置于所述第四条形板与所述第三条形板的连接端;

所述第二长形支撑面位于所述第二条形板。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案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上提针支架和下提针支架对提针进行限位,通过提针限位件上的滑道与针踵部的配合一方面能够限定提针的初始位置,另一方面能够对提针的上下运动进行导向,保证提针在上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周向位置,从而保证针织效果,且提针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提针的装配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提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织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针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针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针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针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8至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提针安装纱线的示意图;

图14和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机织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针安装结构1,用于将多个提针11安装于机织设备上。提针安装结构1包括:多个提针11,上提针支架12和下提针支架13,以及提针限位件14。

首先参考图1和图5,介绍提针11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提针包括头部111、杆部112和针踵部113。其中提针11的头部111设置在杆部112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头部111与杆部112之间是焊接固定连接。针踵部113设置在杆部11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针踵部113的一端固定于杆部112上,且针踵部与杆部112垂直。其中,生产使用的纱线型号例如可以是3K-T300碳纤维。

如图1、图5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提针11包括多个第一提针11a和多个第二提针11b,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与头部11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与头部111之间的距离。多个第一提针11a和多个第二提针11b交替排布在提针限位件14上,以在提针限位件14上的第一个提针11为第一提针11a为例,则第二个提针11为第二提针11b,第三个提针11为第一提针11a,第四个提针11为第二提针11b,按照上述排布顺序,在提针限位件14上依次交替设置多个第一提针11a和多个第二提针11b。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和第二提针11b上的针踵部113设置在各自的杆部112的不同位置,从而有效保证提针11在针踵部113的作用下间隔提升提针11进行编织,进而提升了对双斜向织物结构的针织效率,保证稳定的针织效果。

如图1所示,提针11的头部111包括针钩1112、针舌1111和舌针针杆1113。其中,针舌1111的一端与舌针针杆1113转动连接,以便于针钩1112对±45°双斜向织物的纱线进行钩挂,而针舌1111用于防止在针织过程中,纱线从针钩1112中脱落。

为了保证扁片状的3K-T300碳纤维在±45°双斜向织物处于展开状态,以及为了保证针舌1111顺利的开启或关闭,需要对每个±45°双斜向的纱线钩挂在提针11的针钩1112后,在钩挂点处于展开状态,因此,将各个提针11的针舌1111的转动轴线均沿相对第二方向(图6中所示Y方向的反向)向同一侧偏转。其中,设置于提针限位件14上的多个滑道1411沿第一方向(图3中所示的X方向)间隔排列,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杆部112的延伸方向。

参照图1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提针11的针舌1111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以便于织机4对多个提针11进行统一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提针11的针舌1111的转动轴线与第二方向的夹角a均为8至12°。其中,该夹角优选角度为10°。其中,提针11的针舌1111的偏转设置,使得纱线钩挂在针钩1112后进行针织时,针舌1111在针织过程中能够顺利打开或关闭,同时也能保证纱线钩挂针钩1112后,纱线能够始终保持展开状态。

如图5所示,上提针支架12上设置有多个与提针11的杆部112适配的上安装孔121,上提针支架12位于下提针支架13的上方(图5中所示的Y方向),下提针支架13上设置有多个与提针11的杆部112适配的下安装孔131,下安装孔131与上安装孔121一一对应,具体的,上提针支架12的上安装孔121与下提针支架13的下安装孔131垂直对应,以通过上下方向上存在预设距离的两个点对提针11进行稳定约束,提高了提针11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设置于上提针支架12和下提针支架13上的上安装孔121、下安装孔131规格均为φ2.1mm,且上安装孔121、下安装孔131均设置有380个,每相邻两个上安装孔121的孔间距为2.83mm,每相邻两个下安装孔131的孔间距为2.83mm。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提针的头部111在竖直方向(图5中所示Y方向)上高于上安装孔121,以便于提针的头部111进行钩挂纱线和释放纱线的动作。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提针11处于初始位置时,提针11的顶端和提针限位件14顶端之间的距离为40mm。如图3和图4所示,提针限位件14上设置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图3中所示的Y方向)延伸的滑道1411,在上下方向上,提针限位件14的滑道1411位于上提针支架12和下提针支架13之间。装配状态下,提针11的杆部112在竖直方向(图5中所示的Y方向)上穿过上提针支架12的上安装孔121和下提针支架13的下安装孔131,提针11的头部111穿出上安装孔121,外力作用下,提针11做直线运动,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与提针限位件14的滑道1411配合,以保证提针11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滑道1411做直线运动。

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于提针限位件14上的多个滑道1411沿第一方向(图3中所示的X方向)间隔排列,多个提针11沿第一方向安装于提针限位件14的每个滑道1411中。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提针限位件14上设置的多个滑道1411包括上滑道部14111和下滑道部14112,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和与其对应的下滑道部14112配合,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和与其对应的上滑道部14111配合。如图1和图3所示,滑道1411构造为,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位于下滑道部14112的最低位置(沿图3中所示的Y方向的最下方),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位于上滑道部14111的最低位置,第一提针11a的头部111与第二提针11b的头部111高度相等,以保证第一提针11和第二提针11在初始位置时的高度一致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提针限位件14呈L形板状结构,包括第一板部141和第二板部142,提针限位件14上设置的多个滑道1411位于第一板部141,第一板部141位于上提针支架12和下提针支架13的外侧(图3中所示的X方向),并且与上提针支架12、下提针支架13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其中,第二板部142和第二板部142的下边沿相连,且位于第一板部141的背离下提针支架13的一侧,即,沿图3中所示X方向的反方向延伸。

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提针限位件1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结构1412,通过紧固件(未示出)将提针限位件14安装于上提针支架12和下提针支架13,紧固件比如是螺栓。

在一个示例中,提针限位件14为3mm厚度板,材质为304不锈钢或铝,在提针限位件14的滑道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2个φ5mm的安装结构1412。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板部142的长度(在图3中所示X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30mm,且第二板部142与第一板部141形成90°夹角,第二板部142用于:一方面,第二板部142具有加强筋的作用,以保证设置于第一板部141上的滑道1411保持平直,另一方面,能够作为安装于下滑道部14112的第二提针11b进行开口分纱时,用于放置分纱件2(参照图15)的垫板(后面有具体介绍)。

其中,织物幅宽两端是对称结构,需要在机织设备上对称设置的提针11进行加工,本实施例中,按照第二板部142的折弯方向,将提针限位件14区分为提针限位件14(参照图3)和提针限位件14’(参照图4)。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滑道11为φ2.1×100mm的长通孔,且上滑道部14111和下滑道部14112上下交错并且各有19个。装配状态下,每个长通孔与上提针支架12的上安装孔121以及下提针支架13的下安装孔131相对应,以限制提针11横向晃动,使提针11只能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

多个提针的装配步骤包括:

将多个第一提针11a穿过上提针支架12的上安装孔121,以及下提针支架13的下安装孔131,直至第一提针11a的杆部112的底端受到平板16的支撑,将提针限位件14的下滑道部14112与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对应,使得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位于下滑道部14112。通过类似地步骤,对第二提针11b进行安装,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位于提针限位件14的上滑道部14111。通过紧固件使得提针限位件14和上提针支架12、下提针支架13形成固定连接。

在多个滑道1411排列的第一方向(图3所示的X方向)上,重复上述步骤,将多个提针限位件14和上提针支架12、下提针支架13形成固定连接。在一个示例中,机织设备的每侧设置有10个提针限位件14,每个提针限位件14通过4个M5×12的内六角全丝螺栓进行紧固连接。

如图8所示,提针安装结构1还包括套设于提针上的柔性固纱管15,柔性固纱管15能够沿提针的杆部112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参照图8最左部,示出了柔性固纱管15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提针11的头部111的针舌1111的自由端抵靠于舌针针杆1113,针舌1111的径向外端点位于柔性固纱管15的径向外侧。参照图8中部,示出了柔性固纱管15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柔性固纱管15包住提针的头部111,使得提针11的针钩1112钩挂纱线。

其中,柔性固纱管15用于闭合针舌1111,以锁住钩挂于针钩1112的纱头。例如,柔性固纱管15可以使用规格为φ2mm、0.1mm厚度、10mm剪裁长度的热缩管。使用热缩管作为柔性固纱管15具有以下好处:(1)热缩管截面形状可以随着针舌1111的截面形状的变化而变化;(2)热缩管截面大小伸缩便捷,在提针11的头部111锁住纱头后,实现热缩管界面大小随锁紧截面增大而增大,并且锁紧效果良好;(3)热缩管材质硬挺,进行上下滑动更容易;(4)热缩管薄壁厚度为0.1mm,使操作轻便。

其中,纱线与提针固定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柔性固纱管15从针头穿套于舌针针杆1113上,柔性固纱管15装入提针11后,外力带动柔性固纱管15在提针11的舌针针杆1113上进行任意的上下滑动(参照图8);

步骤2:柔性固纱管15滑动到提针11的舌针针杆1113的最下部位置,提针11的针舌1111可以通过外力(或针钩1112内的纱头)被打开,将针舌1111内钩挂的纱头取下(参照图9);

步骤3:柔性固纱管15从最低位滑动到提针11的针钩1112位置,提针11的针舌1111通过柔性固纱管15被闭合,针钩1112内有纱头时,柔性固纱管15继续上移,以将针舌1111内钩挂的纱头锁住(参照图10);

步骤4:柔性固纱管15位于提针11的舌针针杆1113最下部位置且针舌1111处于被打开状态下,引纱枪3的枪尖可以引导纱线穿入并通过提针的针钩1112(参照图11);

步骤5:引纱枪3的枪尖穿入或通过提针的针钩1112之前,将引纱枪3旋转90°,以将枪尖由薄度的水平方向变成垂直方向(参照图12);

步骤6:引纱枪3的枪尖从针钩1112移出后,引纱枪3与纱线旋转90°,将枪尖由薄度的垂直方向变成水平方向,以便引纱枪3的枪尖将纱线沿纱线宽度的水平展开方向被引出;针钩1112内的纱线也与枪尖相同的旋转方向旋转90°,以使得针钩1112内的纱线能够沿宽度方向展开(参照图13)。

以上操作步骤中,取用引纱枪3、放下引纱枪3、引纱枪3的枪尖穿入提针的针钩1112时和穿过针钩1112后,需要触发引纱枪3的固定机构,以使得纱线与引纱枪3的引纱管不会产生相对移动。引纱枪3移出提针的针钩1112时,需要解除引纱枪3的固定机构,以使得纱线和引纱枪3的引纱管能够产生相对移动,以将纱线从引纱枪3的枪尖处引出。

在步骤5中,枪尖的宽度为4mm、薄度为0.2mm,提针的间距为2.83mm,枪尖的厚度大于提针的间距,使得枪尖只能旋转90°,以垂直方向穿入并通过提针的针钩1112。

其中,纱头固定操作具体包括:

在一个示例中,纱头固定操作由操作端A和操作端B配合完成。

对于操作端来说,距离其较远的纱头称为远端纱头,距离较近的纱头称为近端纱头,其中,操作端A的远端纱头固定操作:

(1)操作端A确认准备挂纱的提针上穿套有柔性固纱管15后,将柔性固纱管15移动到舌针针杆1113的最下部位置,针舌1111处于打开状态;

(2)操作端B纱线被引纱枪3锁住并且引纱枪3尖厚度处于垂直情况,引纱枪3尖穿过需要挂纱的提针的针钩1112;

(3)操作端A固定引纱枪3穿过的纱头;

(4)操作端B解除引纱枪3的固定结构,将引纱枪3从针钩1112拉出,旋转引纱枪3,使枪尖厚度处于水平状态下;

(5)操作端A与引纱枪3同向旋转握住的纱头,上提柔性固纱管15,将纱头锁在针钩1112;

(6)操作端B触发引纱枪3的固定结构,将纱线沿宽度水平方向从幅宽远端一侧引到近端一侧。

操作端B的近端纱头固定操作:

(1)操作端B握持引纱枪3并触发固定结构,引纱枪3的枪尖引导纱线从幅宽远端一侧引到近端一侧后,解除引纱枪3的固定结构;

(2)操作端B确认准备挂纱织针上穿套有柔性固纱管15后,将柔性固纱管15移动到最低位置,针舌1111处于打开状态;

(3)操作端B引纱枪3的枪尖处于垂直状态下,触发引纱枪3的固定结构,将引纱枪3尖通过需要挂纱的提针的针钩1112;

(4)操作端B解除引纱枪3的固定结构并旋转引纱枪3,使片状的枪尖与针钩1112内的纱线由垂直状态旋转成水平状态;

(5)操作端B外力作用柔性固纱管15向上运动,将纱线锁在针头后,剪断与引纱枪3连接的纱线。

上述远端纱头固定操作和近端纱头固定操作为完成织物幅宽(机织设备)靠近操作端B一侧的纱头的固定。操作端A和操作端B将操作方法互换,即,操作端A执行先前操作端B的操作,操作端B执行先前操作端A的操作,以将织物幅宽靠近操作端A一侧的纱头进行固定。上述操作可以由人工或者机器完成。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织设备,如图14所示,机织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提针安装结构1和分纱件2。织物5置于机织设备的上方(参照图2)。分纱件2用于将多个提针11中的部分提针11抬起。

如图14所示,分纱件2包括第一长形支撑面241,第一长形支撑面241的一端设置有提针定位环25,提针定位环25与提针的针踵部适配。通过将分纱件2的提针定位环25和提针11的针踵部113配合,具体而言,将提针定位环25套接在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上,分纱件2以该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为轴,翻转一定角度,以将部分提针11抬起,并将其他提针11停留在初始位置,进而对抬起的提针11进行开口分纱操作。

其中,提针11的针踵部113外观一样且数量多、排列紧密,进行开口分纱操作前,多个提针11均处于初始位置(最低位置),容易混淆,先将提针标记环套在第一个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上,为了快速找到进行开口分纱操作的第一个提针11,需要将上一次完成开口分纱操作的提针标记环(未示出)取下,套入准备使用的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上,提针标记环可以在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各用一个。

在一个示例中,提针标记环结构为φ2.1mm内孔×φ5mm外孔×2mm厚度的圆环,材质为颜色反差较大的红色塑料或者黑色的金属。

如图14所示,分纱件2还包括与第一长形支撑面241呈夹角设置的第二长形支撑面221。提针定位环25的中心与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之间的垂直距离,与提针11中的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的中心与提针限位件14的第二板部142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即第三条形板23的长度)。

如图14所示,分纱件2还包括由第一条形板21、第二条形板22、第三条形板23和第四条形板24首位依次相连形成的框体,第二条形板22与第一条形板21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三条形板23与第二条形板22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三条形板23的长度小于第一条形板21的长度。

第一长形支撑面241位于第四条形板24,提针定位环25设置于第四条形板24与第三条形板23的连接端,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位于第二条形板22。

提针开口分纱的操作步骤包括:

(1)将分纱件2第四条形板24朝上,将分纱件2的提针定位环25对准第一个提针11的针踵部113,将提针定位环25套入针踵部113中;

(2)将分纱件2的第四条形板24位于初始位置的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下方,并沿针踵部113的延伸方向,将整体分纱件2向里平推,直至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与分纱件2的第一条形板21接触;

(3)以分纱件2的提针定位环25的中心为轴进行旋转,并上抬分纱件2的第一条形板21,使得与第四条形板24接触的针踵部113沿提针限位件14的滑道1411上移,进而带动提针11上移,直至分纱件2的第二条形板22与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平齐,或者与提针限位件14的第一板部141、第二板部142弯折处平齐;

(4)继续向里平推整体分纱件2,直至分纱件2第四条形板24整体与提针限位件14接触,并将分纱件2的最底边压在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上,或者压在提针限位件14的第二板部142上表面为准。

本实施例中,分纱件2的第二长形支撑面221和提针定位环25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的中心与提针限位件14的第二板部142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便于分纱件2的第一长形支撑面241(以提针定位环25为轴转动预设角度)将部分提针11抬起时,直至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与第二板部142保持水平,通过第二板部142对分纱件2进行支撑,以此作为一个基准,进而对所有的提针11分组抬起时,第一长形支撑面241能够抬起相同数量的提针,以避免漏掉或者重复抬起提针11,提升了开口分纱的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提针定位环25的中心与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以便于分纱件2的第一长形支撑面241(以提针定位环为轴转动预设角度)将部分提针11抬起时,直至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与多个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保持水平,通过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对分纱件2进行支撑,以此作为一个基准,进而对所有的提针11分组抬起时,第一长形支撑面241能够抬起相同数量的提针11,以避免漏掉或者重复抬起提针,提升了开口分纱的效率。

以上两种方案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同时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提针定位环25与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之间的距离,并不以此为限,本发明中将其距离设置成与提针11中的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的中心与提针限位件14的第二板部142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以及与提针11的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的中心与第二提针11b的针踵部113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仅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提针限位件14的靠近第二板部142的一侧设置水平凸起,进而在开口分纱过程中,将分纱件2的第二长形支撑面221置于水平凸起上,此时,提针定位环25与第二长形支撑面221之间的距离变小,也能够达到前述效果。

分纱件2的规格需要根据织物幅宽进行确定,确认所有的提针11都位于起始位置,确认准备进行开口分纱的第一个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上套有提针标记环。

具体的,分纱件2可采用如下设计:

分纱件2的第四条形板24的长度为L,第二条形板22的长度为M,M随织物幅宽F变化而变化,M=0.707(F+50mm),50mm为封边、裁边占用宽度,分纱件2的第一条形板21长度H=100mm,

其中,完成引纱与纱头固定操作后,需要将提起的提针复原为初始位置,其操作步骤包括:

(1)向外(图14中所示垂直于X和Y的方向)平拉,使得分纱件2脱离提针11的针踵部113;

(2)使用分纱件2的第一长形支撑面241向下按压抬起的提针11的针踵部113,直至全部提针11位于起始位置为准;

(3)取下本次操作中第一个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上的提针标记环,套入下一个准备进行挂纱操作的提针11的针踵部113上。

机织设备采用上述的分纱件2及上述的开口分纱步骤,通过将分纱件2的第二长形支撑面221抵靠于提针限位件14的第二板部142,以对第一提针11a进行快速开口分纱,还通过第二长形支撑面221抵靠于多个第一提针11a的针踵部113,对第二提针11b抬起并进行快速开口分纱,还通过提针标记环记录起始提针,实现了对提针11的快速、准确地开口分纱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97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