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及其加工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44:28


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织物是通过在机器横向(纬编)或纵向(经编)引入纱线实现的,针织方法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线圈结构,控制线圈的密度能获得宽范围的织物孔隙分布,与机织物相比,受套圈工艺影响,针织结构中纤维排列密度更低,而且针织工艺中纱线的严重弯曲限制了高模量纱线在针织中的应用,针织织物能在各个方向延伸,具有延伸性好、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弹性好、吸湿透气性好和抗皱性能佳的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毛衫、手套、袜子、内衣等服饰面料。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1235734A的“一种高密轻薄双面针织纬编绸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桑蚕丝在常温下放置到抗静电剂和渗透剂的混合溶液A中浸泡10-25min;步骤二、向混合液A中加入碱得到混合液B并以1.5℃/min的速度将混合液B升温至80-85℃为止,保温30-45min;步骤三、将混合液B以1℃/min的速度降温至40-45℃后进行水洗;步骤四、水洗后加入冰醋酸和亲水柔软整理剂,并以1℃/min的速度升温至42-45℃后保温1-1.5h后利用温水进行清洗;步骤五、将得到的桑蚕丝进行烘干,并经过络丝、并丝、捻丝、精密络筒和编织工序得到编织物;步骤六、后续整理。可以提高丝绸面料的亲肤性,提高穿着舒适度,同时通过后续整理可以避免现阶段纬编针织产品的同质化问题。

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针织轻薄织物在针织的过程中在具备保暖的功能时需要增加针织物的厚度,从而无法实现更加轻薄的效果,另外现有的针织工艺较为紧凑,其自身弹力较弱,进而导致了舒适性存在不足的问题。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及其加工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针织轻薄织物在针织的过程中在具备保暖的功能时需要增加针织物的厚度,从而无法实现更加轻薄的效果,另外现有的针织工艺较为紧凑,其自身弹力较弱,进而导致了舒适性存在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包括第一针织线,所述第一针织线交织连接有第二针织线,所述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的之间均贯穿交错连接有紧固线,所述第一针织线的底部连接有上覆盖层,所述上覆盖层的底部填充有保暖填充物,所述保暖填充物的底部设置有下覆盖层,通过将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之间进行四平针织法进行连接针织,并通过紧固线贯穿连接与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的上进行针织连接,且第一针织线、第二针织线和紧固线均采用的羊绒纤维材质,从而可通过此针织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该针织物的弹性,进而有利于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通过将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利用保暖填充物填充,在填充完成后并通过第一定位线和第二定位线对其交错分隔连接,将保暖填充物分格分布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了保温性能,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轻薄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穿戴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的内侧横向均匀针织连接有第一定位线,所述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的内侧纵向均匀针织连接有第二定位线,所述第一定位线与第二定位线之间经纬交错分布,通过第一定位线和第二定位线对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进行交错经纬部分,实现对保暖填充物进行定位限位,防止填充物跑偏。

优选的,所述下覆盖层的底部设置有纺织基布,所述纺织基布为经纬交错分布连接,通过将纺织基布垫在底部可使得整体强度得以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了该针织物的耐磨性。

优选的,所述纺织基布的底部贴合连接有防水布,所述防水布为PTFE膜与布料复合而成,通过防水布则可提供了一定防水性能,同时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使得舒适度得以保证。

优选的,所述保暖填充物为鸭绒材质填充制成,鸭绒填充物有利于提升了保温该针织物的保温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针织线、第二针织线和紧固线均为羊毛纤维与木棉纺织交叉针织而成,羊毛纤维与木棉纺织的交叉针织可使得该针织物在具备保温的同时具备了一定弹力,使得穿戴效果提升。

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按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幅宽,在一定张力的作用下平行卷绕在经轴上。

S2、随后,通过对第一针织线、第二针织线进行交错针织连接,并将紧固线贯穿于内侧。

S3、之后,为了让丝的单纤维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把整好的经轴放在浆纱机上,经过吸浆,通过烘箱烘干。

S4、将经轴上的每一根经纱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次序穿入综丝和钢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已确定织造环节一切顺利。

S5、将经轴在梭织机上通过梭子导纬纱,按工艺要求交织成坯布,并卷绕成布卷。

S6、之后将保暖填充物利用填充机填充入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并利用第一定位线和第二定位线交错连接分布。

S7、最终将纺织基布通过挤压的设备贴合在防水布上,之后再连接上下覆盖层上,即完成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第一针织线、第二针织线和紧固线的设置,通过将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之间进行四平针织法进行连接针织,并通过紧固线贯穿连接与第一针织线和第二针织线的上进行针织连接,且第一针织线、第二针织线和紧固线均采用的羊绒纤维材质,从而可通过此针织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该针织物的弹性,进而有利于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

2、通过上覆盖层、下覆盖层和保暖填充物的设置,通过将上覆盖层和下覆盖层之间利用保暖填充物填充,在填充完成后并通过第一定位线和第二定位线对其交错分隔连接,将保暖填充物分格分布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了保温性能,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轻薄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穿戴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针织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填充分格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纱布层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针织线;2、第二针织线;3、紧固线;4、上覆盖层;5、第一定位线;6、第二定位线;7、下覆盖层;8、保暖填充物;9、纺织基布;10、防水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条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包括第一针织线1,第一针织线1交织连接有第二针织线2,第一针织线1和第二针织线2的之间均贯穿交错连接有紧固线3,第一针织线1的底部连接有上覆盖层4,上覆盖层4的底部填充有保暖填充物8,保暖填充物8的底部设置有下覆盖层7,通过将第一针织线1和第二针织线2之间进行四平针织法进行连接针织,并通过紧固线3贯穿连接与第一针织线1和第二针织线2的上进行针织连接,且第一针织线1、第二针织线2和紧固线3均采用的羊绒纤维材质,从而可通过此针织方式有效地提升了该针织物的弹性,进而有利于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通过将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7之间利用保暖填充物8填充,在填充完成后并通过第一定位线5和第二定位线6对其交错分隔连接,将保暖填充物8分格分布处理,从而有利于提升了保温性能,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轻薄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了穿戴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7的内侧横向均匀针织连接有第一定位线5,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7的内侧纵向均匀针织连接有第二定位线6,第一定位线5与第二定位线6之间经纬交错分布,通过第一定位线5和第二定位线6对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7进行交错经纬部分,实现对保暖填充物8进行定位限位,防止填充物跑偏。

如图2所示,下覆盖层7的底部设置有纺织基布9,纺织基布9为经纬交错分布连接,通过将纺织基布9垫在底部可使得整体强度得以提升,从而有利于提升了该针织物的耐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纺织基布9的底部贴合连接有防水布10,防水布10为PTFE膜与布料复合而成,通过防水布10则可提供了一定防水性能,同时具备一定的透气性,使得舒适度得以保证。

如图2所示,保暖填充物8为鸭绒材质填充制成,鸭绒填充物有利于提升了保温该针织物的保温性能。

如图1所示,第一针织线1、第二针织线2和紧固线3均为羊毛纤维与木棉纺织交叉针织而成,羊毛纤维与木棉纺织的交叉针织可使得该针织物在具备保温的同时具备了一定弹力,使得穿戴效果提升。

一种针织轻薄保温针织织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按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幅宽,在一定张力的作用下平行卷绕在经轴上。

S2、随后,通过对第一针织线1、第二针织线2进行交错针织连接,并将紧固线3贯穿于内侧。

S3、之后,为了让丝的单纤维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把整好的经轴放在浆纱机上,经过吸浆,通过烘箱烘干。

S4、将经轴上的每一根经纱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次序穿入综丝和钢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已确定织造环节一切顺利。

S5、将经轴在梭织机上通过梭子导纬纱,按工艺要求交织成坯布,并卷绕成布卷。

S6、之后将保暖填充物8利用填充机填充入上覆盖层4和下覆盖层7之间,并利用第一定位线5和第二定位线6交错连接分布。

S7、最终将纺织基布9通过挤压的设备贴合在防水布10上,之后再连接上下覆盖层7上,即完成加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30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