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8: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衬衫袖衩缝制技术的改进,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衬衫的缝制包括前片、领子、袖子和袖衩,不同部分的缝制方式不同。其中,袖衩用于宽松或收紧袖口,既有实用性,又有美观性;现有袖衩的智能缝制装置布料输送装置在对载有衬衫袖衩和门襟布片的缝制模板夹取缝纫以及收料后,还需要将缝制模板送还至折布平台,才能对另一个折布工位进行夹取运输,缝制模板运输较为麻烦。

这样的步骤就大大延缓了另一个布料输送以及缝纫的时间,从而导致缝纫效率低下。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缝制模板运输较为麻烦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缝制模板运输较为方便的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所述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包括总装板、布料输送机构、夹取机构、中转机构、折布机构与移栽机构;

所述布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上方,所述中转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顶部中央,所述夹取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下方位于中转机构的后方,折布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底部两侧;

所述布料输送机构包括一横向驱动模组、一纵向驱动模组、联接气缸与一气动夹爪气缸,所述一横向驱动模组的底部与一横向滑块的顶部连接,一横向滑块的底部与一纵向驱动模组的顶部连接,一纵向驱动模组的底部与移栽机构的顶部连接;

所述移栽机构包括送布机构转接板、联接气缸、一气动夹爪气缸与一气动夹爪,所述送布机构转接板的顶部与一纵向驱动模组的底部连接,送布机构转接板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联接气缸底座,联接气缸底座的顶部与联接气缸的底部连接,联接气缸的输出轴与一气动夹爪气缸的侧面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的输出端与一气动滑轨的侧面连接,一气动滑轨的另一端与一气动夹爪滑动配合,所述联接气缸的顶部与一联接板的一端底部连接,一联接板的另一端端底部与二联接板的一侧顶部连接,二联接板的另一侧侧面与压脚气缸连接,压脚气缸的输出端与压脚板的顶部连接,压脚板上设置有宝剑头的活动压板;

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直线气缸杆、直线气缸、二夹爪气缸与二顶升气缸,所述直线气缸杆的输出端贯穿直线气缸与夹爪气缸联接块的一侧连接,夹爪气缸联接块的另一侧与二夹爪气缸的一端连接,二夹爪气缸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连接;

所述直线气缸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直线气缸的的侧面设置有顶升气缸侧板轴承,所述二顶升气缸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联接板的顶部连接,二顶升气缸联接板的底部与一纵向滑块的顶部连接,一纵向滑块的底部与二纵向驱动模组的顶部连接,所述一纵向滑块与二纵向驱动模组滑动配合,所述二纵向驱动模组的的底部与二横向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二横向滑块的底部与二横向驱动模组的顶部连接,二横向滑块与二横向驱动模组滑动配合;

所述中转机构包括放置框架、接收凹槽平台、顶升气缸支撑架与一顶升气缸,放置框架的内壁底部与一顶升气缸的底部连接,一顶升气缸的输出轴与接收凹槽平台的底部连接,所述放置框架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安装有顶升气缸支撑架;

所述折布机构包括折布刀具上挡板、折布板、三顶升气缸、气缸座、往复式折叠刀具、接收平台与折布框架,所述折布框架内安装有气缸座,气缸座的顶部安装有三顶升气缸,三顶升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接收平台,所述折布框架的顶部设置折布板,缝制模板设置于折布板上,缝制模板与接收平台连接,接收平台的顶部设置有尺寸板,尺寸板上开设有尺寸槽,折布板的顶部设置有折布刀具上挡板,所述折布板的顶部位于折布刀具上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往复式折叠刀具。

所述一气动夹爪气缸的底部与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的顶部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的侧面与联接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一气动滑轨的侧面与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远离联接气缸的一端连接。

所述一气动滑轨远离联接气缸的一端分别与位移补偿联接板和气动夹爪联接板的侧面滑动配合,位移补偿联接板与气动夹爪联接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气动滑块,所述位移补偿联接板与气动夹爪联接板远离一气动滑轨的一侧通过夹爪联接块与一气动夹爪连接。

所述二夹爪气缸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之间设置有二气动滑轨,二气动滑轨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二气动滑块,二气动滑块的外侧与二气动夹爪连接。

所述二气动夹爪包括左夹爪和右夹爪,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结构相同,左夹爪和右夹爪之间呈镜像对称设计,所述右夹爪包括一竖板、横板和二竖板,所述一竖板的一端与横板垂直连接,横板的另一端与二竖板垂直连接。

所述二竖板的侧面设置有卡块,所述缝制模板的两侧对应卡块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式配合。

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包括一刀具、二刀具、三刀具、四刀具与五刀具,所述一刀具、二刀具、三刀具、四刀具与五刀具的结构一致,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远离缝制模板的一端与折布刀具气缸连接。

所述直线气缸的底部与直线气缸联接块的顶部连接,所述二顶升气缸的输出轴与顶升气缸联接块的底部连接,顶升气缸联接块的顶部与直线气缸联接块的底部连接。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三顶升气缸收缩,接收凹槽平台托着缝制模板处于a状态时,放置衬衫袖衩;

步骤二、随即往复式折叠刀具伸出完成折布,折布熨烫完成后,三顶升气缸上升处于状态b,此时人工将袖衩与袖口布片配合,配合完成后三顶升气缸再一次伸出到达状态c;

步骤三、随后位于一初始位置的移栽机构通过布料输送机构的调节来到缝制模板的正上方,压脚板下压,压覆住布料,一气动夹爪收缩夹取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

步骤四、移栽机构夹取着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在完成缝纫后,缝制模板滑移到中转机构正上方,此时中转机构的接收凹槽平台上升托住缝制模板,压脚板上升,缝制好的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被收走,一气动夹爪松弛将缝制模板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

步骤五、接收凹槽平台托着缝制模板下降,夹取机构随即从二初始位置出发来到缝制模板的前方,并且直线气缸伸出,二气动夹爪收缩,夹取住缝制模板,随后夹取机构向上提升将缝制模板脱离出接收凹槽平台,夹取完成后通过滑移来到折布机构的折布工位前方,将缝制模板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搁置完成后,二气动夹爪松弛,夹取机构撤回,滑移回到二初始位置。

所述步骤四中二气动夹爪松弛将缝制模板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操作完成后,移栽机构再去另一个工位夹取,然后进行步骤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布料输送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上方,中转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顶部中央,夹取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下方位于中转机构的后方,折布机构设置于总装板的底部两侧,夹取机构向上提升将缝制模板脱离出接收凹槽平台,夹取完成后通过滑移来到折布机构的折布工位前方,将缝制模板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搁置完成,夹取机构对布料输送装置收料后的缝制模板夹取回收,无需再用布料输送装置往返送回,减少了中途缝制模板来回的运输麻烦,提高了整个装置运转的效率,并且配合优化后的折布装置,从而大大提高衬衫袖衩的缝纫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缝制模板来回的运输麻烦的问题,还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缝纫效率。

2、本发明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直线气缸杆的输出端贯穿直线气缸与夹爪气缸联接块的一侧连接,夹爪气缸联接块的另一侧与二夹爪气缸的一端连接,二夹爪气缸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连接;直线气缸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直线气缸的的侧面设置有顶升气缸侧板轴承,二顶升气缸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联接板的顶部连接,二顶升气缸联接板的底部与一纵向滑块的顶部连接,一纵向滑块的底部与二纵向驱动模组的顶部连接,一纵向滑块与二纵向驱动模组滑动配合,二纵向驱动模组的的底部与二横向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二横向滑块的底部与二横向驱动模组的顶部连接,二横向滑块与二横向驱动模组滑动配合,移栽机构夹取着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在完成缝纫后,缝制模板滑移到中转机构正上方,此时中转机构的接收凹槽平台上升托住缝制模板,压脚板上升,缝制好的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被收走,一气动夹爪松弛将缝制模板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中转机构将缝制模板中转存放,在通过夹取机构将缝制模板转运至下一个工序中,工序进展更加的连贯,不用对缝制模板进行来回的转移,从而造成一定的暂停,影响整体效率,采用本设计,使整个缝制流程形成一个更加迅速的循环,从而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本发明在提供整体运输效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缝制的效率。

3、本发明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二气动夹爪包括左夹爪和右夹爪,左夹爪和右夹爪结构相同,左夹爪和右夹爪之间呈镜像对称设计,右夹爪包括一竖板、横板和二竖板,一竖板的一端与横板垂直连接,横板的另一端与二竖板垂直连接,二竖板的侧面设置有卡块,缝制模板的两侧对应卡块处开设有卡槽,卡块与卡槽卡合式配合,卡块的设置对应缝制模板两侧卡槽的尺寸,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夹取时不发生偏移,提高了夹取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稳定性较强,设备的使用安全得到了保障。

4、本发明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折布机构包括折布刀具上挡板、折布板、三顶升气缸、气缸座、往复式折叠刀具、接收平台与折布框架,折布框架内安装有气缸座,气缸座的顶部安装有三顶升气缸,三顶升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接收平台,折布框架的顶部设置折布板,缝制模板设置于折布板上,缝制模板与接收平台连接,折布板的顶部设置有折布刀具上挡板,折布板的顶部位于折布刀具上挡板的下方设置有往复式折叠刀具,三顶升气缸的工作可以带动折布板上的缝制模板进行纵向高度的调节,可以更好的适配不同高度的缝制工作,往复式折叠刀具包括一刀具、二刀具、三刀具、四刀具与五刀具,一刀具、二刀具、三刀具、四刀具与五刀具的结构一致,往复式折叠刀具远离缝制模板的一端与折布刀具气缸连接,每种刀具的操作高度不同,布置位置环绕分布,加之操作高度的差异,多重组合,能够适合各种不同的折叠、下压操作,利于设计出更合适的折叠顺序,实现更佳的折叠效果。因此,本发明不仅对折布机构进行了结构上的优化,更进一步提高了缝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布料输送机构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布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一气动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直线气缸联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夹取机构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二气动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一顶升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折布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折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三顶升气缸的上升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往复式折叠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缝制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尺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中活动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中在折叠单元上,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处理为门襟袖衩折叠布片的形态变化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中在中布片组合进行缝纫的走针顺序示意图。

图中:总装板1、布料输送机构2、一横向驱动模组21、一横向滑块22、一纵向驱动模组23、送布机构转接板24、联接气缸25、联接气缸底座26、一联接板27、一气动夹爪气缸28、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一气动滑轨282、压脚气缸29、位移补偿联接板210、气动夹爪联接板211、一气动滑块2111、压脚板212、活动压板2121、二联接板213、夹爪联接块214、一气动夹爪215、夹取机构3、直线气缸杆31、直线气缸32、顶升气缸侧板轴承33、夹爪气缸联接块34、二夹爪气缸35、二顶升气缸36、二气动滑块37、直线气缸联接块38、顶升气缸联接块39、二上螺母310、二下螺母311、顶升气缸上顶板312、二气动夹爪气缸底座313、二横向驱动模组314、二纵向驱动模组315、二横向滑块316、一纵向滑块317、二顶升气缸联接板318、二气动夹爪319、左夹爪3191、右夹爪3192、一竖板3193、横板3194、二竖板3195、卡块3196、二气动滑轨320、中转机构4、接收凹槽平台41、主板411、凸板412、顶升气缸支撑架42、一顶升气缸43、一顶升气缸联接板44、一下螺母45、一上螺母46、凹槽平台联接块47、放置框架48、折布机构5、折布刀具上挡板51、折布板52、三顶升气缸53、气缸座54、往复式折叠刀具55、一刀具551、二刀具552、三刀具553、四刀具56、五刀具57、折布框架58、缝制模板59、接收平台510、尺寸板5101、尺寸槽5102、折布刀具气缸511、移栽机构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1,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所述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包括总装板1、布料输送机构2、夹取机构3、中转机构4、折布机构5与移栽机构6;

所述布料输送机构2设置于总装板1的上方,所述中转机构4设置于总装板1的顶部中央,所述夹取机构3设置于总装板1的下方位于中转机构4的后方,折布机构5设置于总装板1的底部两侧;

所述布料输送机构2包括一横向驱动模组21、一纵向驱动模组23、联接气缸25与一气动夹爪气缸28,所述一横向驱动模组21的底部与一横向滑块22的顶部连接,一横向滑块22的底部与一纵向驱动模组23的顶部连接,一纵向驱动模组23的底部与移栽机构6的顶部连接;

所述移栽机构6包括送布机构转接板24、联接气缸25、一气动夹爪气缸28与一气动夹爪215,所述送布机构转接板24的顶部与一纵向驱动模组23的底部连接,送布机构转接板2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联接气缸底座26,联接气缸底座26的顶部与联接气缸25的底部连接,联接气缸25的输出轴与一气动夹爪气缸28的侧面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28的输出端与一气动滑轨282的侧面连接,一气动滑轨282的另一端与一气动夹爪215滑动配合,所述联接气缸25的顶部与一联接板27的一端底部连接,一联接板27的另一端端底部与二联接板213的一侧顶部连接,二联接板213的另一侧侧面与压脚气缸29连接,压脚气缸29的输出端与压脚板212的顶部连接,压脚板212上设置有宝剑头的活动压板2121;

所述夹取机构3包括直线气缸杆31、直线气缸32、二夹爪气缸35与二顶升气缸36,所述直线气缸杆31的输出端贯穿直线气缸32与夹爪气缸联接块34的一侧连接,夹爪气缸联接块34的另一侧与二夹爪气缸35的一端连接,二夹爪气缸35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319连接;

所述直线气缸32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36的输出端连接,直线气缸32的的侧面设置有顶升气缸侧板轴承33,所述二顶升气缸36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联接板318的顶部连接,二顶升气缸联接板318的底部与一纵向滑块317的顶部连接,一纵向滑块317的底部与二纵向驱动模组315的顶部连接,所述一纵向滑块317与二纵向驱动模组315滑动配合,所述二纵向驱动模组315的的底部与二横向滑块316的顶部固定连接,二横向滑块316的底部与二横向驱动模组314的顶部连接,二横向滑块316与二横向驱动模组314滑动配合;

所述中转机构4包括放置框架48、接收凹槽平台41、顶升气缸支撑架42与一顶升气缸43,放置框架48的内壁底部与一顶升气缸43的底部连接,一顶升气缸43的输出轴与接收凹槽平台41的底部连接,所述放置框架48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安装有顶升气缸支撑架42;

所述折布机构5包括折布刀具上挡板51、折布板52、三顶升气缸53、气缸座54、往复式折叠刀具55、接收平台510与折布框架58,所述折布框架58内安装有气缸座54,气缸座54的顶部安装有三顶升气缸53,三顶升气缸53的输出轴连接有接收平台510,所述折布框架58的顶部设置折布板52,缝制模板59设置于折布板52上,缝制模板59与接收平台510连接,接收平台510的顶部设置有尺寸板5101,尺寸板5101上开设有尺寸槽5102,折布板52的顶部设置有折布刀具上挡板51,所述折布板52的顶部位于折布刀具上挡板51的下方设置有往复式折叠刀具55。

所述一气动夹爪气缸28的底部与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的顶部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的侧面与联接气缸25的输出端连接,一气动滑轨282的侧面与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远离联接气缸25的一端连接。

所述一气动滑轨282远离联接气缸25的一端分别与位移补偿联接板210和气动夹爪联接板211的侧面滑动配合,位移补偿联接板210与气动夹爪联接板21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气动滑块2111,所述位移补偿联接板210与气动夹爪联接板211远离一气动滑轨282的一侧通过夹爪联接块214与一气动夹爪215连接。

所述二夹爪气缸35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319之间设置有二气动滑轨320,二气动滑轨320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二气动滑块37,二气动滑块37的外侧与二气动夹爪319连接。

所述二气动夹爪319包括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所述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结构相同,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之间呈镜像对称设计,所述右夹爪3192包括一竖板3193、横板3194和二竖板3195,所述一竖板3193的一端与横板3194垂直连接,横板3194的另一端与二竖板3195垂直连接。

所述二竖板3195的侧面设置有卡块3196,所述缝制模板59的两侧对应卡块3196处开设有卡槽591,所述卡块3196与卡槽591卡合式配合。

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55包括一刀具551、二刀具552、三刀具553、四刀具56与五刀具57,所述一刀具551、二刀具552、三刀具553、四刀具56与五刀具57的结构一致,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55远离缝制模板59的一端与折布刀具气缸511连接。

所述直线气缸32的底部与直线气缸联接块38的顶部连接,所述二顶升气缸36的输出轴与顶升气缸联接块39的底部连接,顶升气缸联接块39的顶部与直线气缸联接块38的底部连接。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三顶升气缸53收缩,接收凹槽平台41托着缝制模板59处于a状态时(如图13),放置衬衫袖衩;

步骤二、随即往复式折叠刀具55伸出完成折布,折布熨烫完成后,三顶升气缸53上升处于状态b(如图14),此时人工将袖衩与袖口布片配合,配合完成后三顶升气缸53再一次伸出到达状态c(如图15);

步骤三、随后位于一初始位置(如图1)的移栽机构6通过布料输送机构2的调节来到缝制模板59的正上方,压脚板212下压,压覆住布料,一气动夹爪215收缩夹取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59;

步骤四、移栽机构6夹取着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59在完成缝纫后,缝制模板59滑移到中转机构4正上方,此时中转机构4的接收凹槽平台41上升托住缝制模板59,压脚板212上升,缝制好的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被收走,一气动夹爪215松弛将缝制模板59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41上;

步骤五、接收凹槽平台41托着缝制模板59下降,夹取机构3随即从二初始位置(如图9)出发来到缝制模板59的前方,并且直线气缸32伸出,二气动夹爪319收缩,夹取住缝制模板59,随后夹取机构3向上提升将缝制模板59脱离出接收凹槽平台41,夹取完成后通过滑移来到折布机构5的折布工位前方,将缝制模板59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41,搁置完成后,二气动夹爪319松弛,夹取机构3撤回,滑移回到二初始位置。

所述步骤四中二气动夹爪319松弛将缝制模板59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41上操作完成后,移栽机构6再去另一个工位夹取,然后进行步骤五。

实施例1: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所述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包括总装板1、布料输送机构2、夹取机构3、中转机构4、折布机构5与移栽机构6;

所述布料输送机构2设置于总装板1的上方,所述中转机构4设置于总装板1的顶部中央,所述夹取机构3设置于总装板1的下方位于中转机构4的后方,折布机构5设置于总装板1的底部两侧;

所述布料输送机构2包括一横向驱动模组21、一纵向驱动模组23、联接气缸25与一气动夹爪气缸28,所述一横向驱动模组21的底部与一横向滑块22的顶部连接,一横向滑块22的底部与一纵向驱动模组23的顶部连接,一纵向驱动模组23的底部与移栽机构6的顶部连接;

所述移栽机构6包括送布机构转接板24、联接气缸25、一气动夹爪气缸28与一气动夹爪215,所述送布机构转接板24的顶部与一纵向驱动模组23的底部连接,送布机构转接板24的内壁底部设置有联接气缸底座26,联接气缸底座26的顶部与联接气缸25的底部连接,联接气缸25的输出轴与一气动夹爪气缸28的侧面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28的输出端与一气动滑轨282的侧面连接,一气动滑轨282的另一端与一气动夹爪215滑动配合,所述联接气缸25的顶部与一联接板27的一端底部连接,一联接板27的另一端端底部与二联接板213的一侧顶部连接,二联接板213的另一侧侧面与压脚气缸29连接,压脚气缸29的输出端与压脚板212的顶部连接,压脚板212上设置有宝剑头的活动压板2121;

所述夹取机构3包括直线气缸杆31、直线气缸32、二夹爪气缸35与二顶升气缸36,所述直线气缸杆31的输出端贯穿直线气缸32与夹爪气缸联接块34的一侧连接,夹爪气缸联接块34的另一侧与二夹爪气缸35的一端连接,二夹爪气缸35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319连接;

所述直线气缸32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36的输出端连接,直线气缸32的的侧面设置有顶升气缸侧板轴承33,所述二顶升气缸36的底部与二顶升气缸联接板318的顶部连接,二顶升气缸联接板318的底部与一纵向滑块317的顶部连接,一纵向滑块317的底部与二纵向驱动模组315的顶部连接,所述一纵向滑块317与二纵向驱动模组315滑动配合,所述二纵向驱动模组315的的底部与二横向滑块316的顶部固定连接,二横向滑块316的底部与二横向驱动模组314的顶部连接,二横向滑块316与二横向驱动模组314滑动配合;

所述中转机构4包括放置框架48、接收凹槽平台41、顶升气缸支撑架42与一顶升气缸43,放置框架48的内壁底部与一顶升气缸43的底部连接,一顶升气缸43的输出轴与接收凹槽平台41的底部连接,所述放置框架48的左右两侧顶部均安装有顶升气缸支撑架42;

所述折布机构5包括折布刀具上挡板51、折布板52、三顶升气缸53、气缸座54、往复式折叠刀具55、接收平台510与折布框架58,所述折布框架58内安装有气缸座54,气缸座54的顶部安装有三顶升气缸53,三顶升气缸53的输出轴连接有接收平台510,所述折布框架58的顶部设置折布板52,缝制模板59设置于折布板52上,缝制模板59与接收平台510连接,接收平台510的顶部设置有尺寸板5101,尺寸板5101上开设有尺寸槽5102,折布板52的顶部设置有折布刀具上挡板51,所述折布板52的顶部位于折布刀具上挡板51的下方设置有往复式折叠刀具55。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所述一气动夹爪气缸28的底部与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的顶部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的侧面与联接气缸25的输出端连接,一气动滑轨282的侧面与一气动夹爪气缸底座281远离联接气缸25的一端连接;所述一气动滑轨282远离联接气缸25的一端分别与位移补偿联接板210和气动夹爪联接板211的侧面滑动配合,位移补偿联接板210与气动夹爪联接板211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气动滑块2111,所述位移补偿联接板210与气动夹爪联接板211远离一气动滑轨282的一侧通过夹爪联接块214与一气动夹爪215连接;所述二夹爪气缸35的输出轴与二气动夹爪319之间设置有二气动滑轨320,二气动滑轨320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二气动滑块37,二气动滑块37的外侧与二气动夹爪319连接;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55包括一刀具551、二刀具552、三刀具553、四刀具56与五刀具57,所述一刀具551、二刀具552、三刀具553、四刀具56与五刀具57的结构一致,所述往复式折叠刀具55远离缝制模板59的一端与折布刀具气缸511连接;所述直线气缸32的底部与直线气缸联接块38的顶部连接,所述二顶升气缸36的输出轴与顶升气缸联接块39的底部连接,顶升气缸联接块39的顶部与直线气缸联接块38的底部连接,一气动夹爪气缸28利用一气动滑轨282通过一气动滑块2111间接带动一气动夹爪气缸28完成夹取动作,压脚板212则通过直线气缸32完成升降动作。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二气动夹爪319包括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所述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结构相同,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之间呈镜像对称设计,所述右夹爪3192包括一竖板3193、横板3194和二竖板3195,所述一竖板3193的一端与横板3194垂直连接,横板3194的另一端与二竖板3195垂直连接,所述二竖板3195的侧面设置有卡块3196,所述缝制模板59的两侧对应卡块3196处开设有卡槽591,所述卡块3196与卡槽591卡合式配合;所述二顶升气缸3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二上螺母310和二下螺母311,所述二上螺母310位于直线气缸联接块38与顶升气缸联接块39之间,所述二下螺母311位于顶升气缸联接块39与顶升气缸上顶板312之间,所述一顶升气缸43与放置框架48之间设置有一顶升气缸联接板44,所述接收凹槽平台41的底部与凹槽平台联接块47的顶部连接,所述接收凹槽平台41包括主板411和凸板412,主板411的顶部与凸板412的底部连接,主板411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凸板412的长度和宽度,接收凹槽平台41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得缝制模板9在升降过程中不发生偏移,进而使得布料不发生滑移,确保了整个缝制过程的稳定性,所述一顶升气缸4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一上螺母46与一下螺母45,所述一上螺母46位于直线气缸联接块38的下方,所述一下螺母45位于一顶升气缸43的上方,左夹爪3191和右夹爪3192内侧均设计有长83mm,宽4mm,高4mm的卡块3196,对应缝制模板9两侧卡槽591的尺寸,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夹取时不发生偏移,提高了夹取的稳定性。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用于衬衫袖衩缝制模板的中转回收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三顶升气缸53收缩,接收凹槽平台41托着缝制模板59处于a状态时(如图13),放置衬衫袖衩;

步骤二、随即往复式折叠刀具55伸出完成折布,折布熨烫完成后,三顶升气缸53上升处于状态b(如图14),此时人工将袖衩与袖口布片配合,配合完成后三顶升气缸53再一次伸出到达状态c(如图15);

步骤三、随后位于一初始位置(如图1)的移栽机构6通过布料输送机构2的调节来到缝制模板59的正上方,压脚板212下压,压覆住布料,一气动夹爪215收缩夹取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59;

步骤四、移栽机构6夹取着载有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的缝制模板59在完成缝纫后,缝制模板59滑移到中转机构4正上方,此时中转机构4的接收凹槽平台41上升托住缝制模板59,压脚板212上升,缝制好的衬衫袖衩和袖口布片被收走,一气动夹爪215松弛将缝制模板59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41上;

步骤五、接收凹槽平台41托着缝制模板59下降,夹取机构3随即从二初始位置(如图9)出发来到缝制模板59的前方,并且直线气缸32伸出,二气动夹爪319收缩,夹取住缝制模板59,随后夹取机构3向上提升将缝制模板59脱离出接收凹槽平台41,夹取完成后通过滑移来到折布机构5的折布工位前方,将缝制模板59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上41,搁置完成后,二气动夹爪319松弛,夹取机构3撤回,滑移回到二初始位置。

所述步骤四中二气动夹爪319松弛将缝制模板59搁置在接收凹槽平台41上操作完成后,移栽机构6再去另一个工位夹取,然后进行步骤五。

实施例5:

实施例5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先将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平放至尺寸板5101上,门襟袖衩预处理布片Y包括剑型布片Y1与外翼布片Y2,平放之后,剑型布片Y1覆盖在其所对应的尺寸槽5102的顶部,外翼布片Y2与尺寸板5101的顶部相接触,再驱使活动压板2121对剑型布片Y1下压,直至剑型布片Y1的底部与尺寸板5101相接触,然后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55,先对剑型布片Y1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Y2进行折叠,以获得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然后驱使往复式折叠刀具55复位,再将袖口布片Z与熨烫之后的门襟袖衩折叠布片Y3进行拼插以获得布片组合Z1;

所述依次、逐个驱动往复式折叠刀具55,先对剑型布片Y1的各个外侧边逐一折叠,再对外翼布片Y2进行折叠是指:先由四刀具56对剑型布片Y1的左竖侧边Y11向内折叠,再由一刀具551对左斜侧边Y12向内折叠,然后由三刀具553对右斜侧边Y13向内折叠,以使右斜侧边Y13堆叠在左斜侧边Y12的上方,再由二刀具552对相互堆叠的左斜侧边Y12、右斜侧边Y13进行下压,然后五刀具57对外翼布片Y2的外边缘部Y21向内对折,再将外翼布片Y2整体向内折叠,以使对折之后的外边缘部Y21堆叠在折叠之后的左竖侧边Y1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1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