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8:27


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缝纫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

在布料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弧形边的布料进行缝纫过程中,为了防止布料在后续加工中发生松散,需要对其进行封边处理,然而,现有的对布料进行封边的方式如下:工作人员需要先对布料的边角处进行折叠,再通过纺线的方式对折叠处进行封边,同时,在布料滑动过程中,为了使布料沿弧形轨迹加工,工作人员需要时刻通过手指对布料进行纠偏,从而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布料滑动过程中,为了使布料沿弧形轨迹加工,工作人员需要时刻通过手指对布料进行纠偏,从而造成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加大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包括台体以及机头,所述台体上安装有加工板,还包括:

用于对滑动过程中的布料进行引导的弹性导向板;

与弹性导向板同步配合使用的引入件与引出件,用于对布料的边角处进行固定和折叠;

用于调节弹性导向板的弧度调节机构,可调节至布料匹配的弧度进行引导布料,所述加工板的上端安装有导轨,导轨的上端设置有供弧度调节机构安装的调距板;弧度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调距板内壁两端的牵引块,且牵引块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张紧轴,用于对弹性导向板进行弯曲和拉直,所述牵引块与弹性导向板通过张紧轴转动设置,还包括转动安装在调距板内部的双向丝杠,且双向丝杠的外表面与牵引块的内表面间隙配合设置,所述牵引块的内壁上滑动设置有螺纹管,且螺纹管与双向丝杠通过螺纹咬合设置,所述牵引块的内壁两端固定设置有套环,且套环与螺纹管弹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丝杠的一端与外部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装配,当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正转时,两组螺纹管之间相互靠近,当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反转时,两组螺纹管之间相互远离,所述螺纹管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凸条,用于对螺纹管进行摆正,所述牵引块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凸条相匹配的槽,用于配合凸条对螺纹管进行摆正。

进一步地,所述引入件与引出件均呈U形结构设置,所述引入件与弹性导向板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接轴连接,且引出件与弹性导向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接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入件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套筒,且套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筒帽,用于对套筒进行按压,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延伸杆,且延伸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用于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固定,所述压板与引入件的边缘线位置均开设有弧形坡面。

进一步地,所述压板的内壁上呈等间距转动安装有熨轮,且熨轮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用于对熨轮进行加热,从而对布料进行熨烫,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插设有立轴,且立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与套筒通过立轴转动设置,且摆臂的外壁上插设有卡针,所述引入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功能块,且功能块的内壁上开设有错位槽,卡针与错位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入件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卷头,用于对布料进行折边,所述卷头呈钩状结构设置,所述卷头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分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引出件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横轴,且横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折板,所述折板与引出件通过横轴转动设置,且横轴的外壁上缠绕有扭簧,用于对折板提供扭力,所述折板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摩擦轮,用于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和拖动,且摩擦轮的一端与外部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与加工板滑动连接,且导轨的内壁上滑动设置有电磁块,所述电磁块的顶端与调距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导轨的两端设置有磁钮,且磁钮与电磁块均用于对加工板进行吸引,所述导轨的顶端开设有计量槽,用于观察调距板的调节距离。

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先对布料需要缝纫加工的位置通过卷头和分隔板进行折叠,再将持续折叠的布料从压板的底面穿过,通过筒帽对套筒进行按压,使延伸杆推动压板和熨轮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固定,其次,将布料绕过并贴靠在弹性导向板的凸面上,通过横轴、折板、扭簧以及摩擦轮的相互配合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

S200: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正转,两组螺纹管之间相互靠近,从而使两组牵引块之间相互靠近,此时,弹性导向板在张紧轴的作用下逐渐向外弯曲,因此,工作人员可根据布料的弧度自由调节弹性导向板的弧度,实现对弧度不同的布料进行缝纫加工;

S300: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摩擦轮转动,实现对布料进行拖动,从而对布料的折叠处进行纺线。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弧度调节机构与弹性导向板的相互配合,当对弧形边的布料进行缝纫加工时,工作人员可根据布料的弧度自由调节弹性导向板的弧度,从而实现对弧度不同的布料进行缝纫加工,加工精准且方便灵活调节;

通过引入件、引出件与弹性导向板的相互配合,不仅可使布料在固定的状态下持续沿所需轨迹加工,而且还能对滑动过程中的布料进行熨烫,从而避免布料在缝纫过程中发生褶皱、松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调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距板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引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套筒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为立轴、摆臂以及功能块连接关系的侧视图;

图9为图2中引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台体;2、机头;3、加工板;4、调距板;42、牵引块;43、张紧轴;44、双向丝杠;45、螺纹管;46、套环;47、凸条;5、引入件;51、第一转接轴;52、套筒;521、筒帽;53、延伸杆;54、压板;55、熨轮;56、加热丝;57、立轴;571、摆臂;572、卡针;58、功能块;581、错位槽;59、卷头;591、分隔板;6、引出件;61、第二转接轴;62、横轴;63、折板;64、扭簧;65、摩擦轮;7、导轨;71、磁钮;72、电磁块;8、弹性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参照附图1-9中所示,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包括台体1以及机头2,台体1上安装有加工板3,还包括:用于对滑动过程中的布料进行引导的弹性导向板8;与弹性导向板8同步配合使用的引入件5与引出件6,用于对布料的边角处进行固定和折叠;用于调节弹性导向板8的弧度调节机构,可调节至布料匹配的弧度进行引导布料;加工板3的上端安装有导轨7,导轨7的上端设置有供弧度调节机构安装的调距板4。

具体的,弧度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调距板4内壁两端的牵引块42,且牵引块4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张紧轴43,用于对弹性导向板8进行弯曲和拉直,牵引块42与弹性导向板8通过张紧轴43转动设置,还包括转动安装在调距板4内部的双向丝杠44,且双向丝杠44的外表面与牵引块42的内表面间隙配合设置,牵引块42的内壁上滑动设置有螺纹管45,且螺纹管45与双向丝杠44通过螺纹咬合设置,牵引块42的内壁两端固定设置有套环46,且套环46与螺纹管45弹性设置,双向丝杠44的一端与外部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装配,第一驱动件为伺服电机一(现有技术,在图中未体现),当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44正转时,两组螺纹管45之间相互靠近,当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44反转时,两组螺纹管45之间相互远离,螺纹管45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凸条47,用于对螺纹管45进行摆正,牵引块42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凸条47相匹配的槽,用于配合凸条47对螺纹管45进行摆正。

根据上述,当对布料进行缝纫时,工作人员可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44正转,此时,两组螺纹管45互相靠近移动,从而带动两组牵引块42相互靠近移动,这个过程中,弹性导向板8的外弧面会在两个张紧轴43的配合下逐渐向外弯曲,使得弹性导向板8的内弧度减小,双向丝杠44反转时,两组螺纹管45互相远离移动,带动两组牵引块42互相远离移动,使得弹性导向板8的内弧度增加,基于此原理,工作人员可根据布料的弧度自由调节弹性导向板8的弧度,从而实现对弧度不同的布料进行缝纫加工,两个套环46与螺纹管45之间均设置有缓冲弹簧,同时,在牵引块42、螺纹管45以及套环46的相互配合,可在弹性导向板8由伸直转变为向外弯曲的过程中,对弹性导向板8的两端部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出现卡顿。

进一步的,引入件5与引出件6均呈U形结构设置,引入件5与弹性导向板8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接轴51连接,且引出件6与弹性导向板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转接轴61连接,当弹性导向板8由伸直转变为向外弯曲时,在第一转接轴51和第二转接轴61角度变化的同时会使引入件5和引出件6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引入件5、引出件6、弹性导向板8处于同一弧线轨迹上,使布料持续沿所需轨迹加工,使布料可以顺畅的滑行完成缝纫。

具体的,引入件5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套筒52,且套筒5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筒帽521,用于对套筒52进行按压,套筒52的内壁上弹性设置有延伸杆53,且延伸杆5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54,用于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固定,压板54与引入件5的边缘线位置均开设有弧形坡面,压板54的内壁上呈等间距转动安装有熨轮55,且熨轮55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56,用于对熨轮55进行加热,从而对布料进行熨烫,套筒52的外壁上插设有立轴57,且立轴57的外壁上设置有摆臂571,摆臂571与套筒52通过立轴57转动设置,摆臂571的外壁上插设有卡针572,引入件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功能块58,且功能块58的内壁上开设有错位槽581,卡针572与错位槽581滑动连接;引入件5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卷头59,用于对布料进行折边,卷头59呈钩状结构设置,卷头59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分隔板591,引出件6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横轴62,且横轴62的外壁上设置有折板63,折板63与引出件6通过横轴62转动设置,横轴62的外壁上缠绕有扭簧64,用于对折板63提供扭力,折板63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摩擦轮65,用于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和拖动,且摩擦轮65的一端与外部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装配,第二驱动件为伺服电机二。

上述设置的优点是,当需要对布料的边角处进行固定时,可先对布料需要缝纫加工的位置通过卷头59和分隔板591进行折叠,再将持续折叠的布料从压板54的底面穿过,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筒帽521对套筒52进行按压,从而使延伸杆53推动压板54和熨轮55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固定,其次,将布料绕过并贴靠在弹性导向板8的凸面上,紧接着,通过横轴62、折板63、扭簧64、摩擦轮65以及第二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和拖动,在按压过程中,通过立轴57、摆臂571、卡针572以及错位槽581的相互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压板54进行锁紧,从而对布料进行固定;

具体操作时,向下按压筒帽521,筒帽521向下移动带动套筒52向下移动,此时弹簧回缩,通过套筒52挤压延伸杆53向下移动,最后带动压板54向下移动对布料定位,套筒52向下移动的时候使摆臂571沿着错位槽581的一侧向下滑动,直到卡针572滑动至错位槽581的底端向上凹陷的位置,此时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卡针572停留在此,从而对延伸杆53、压板54定位;当需要解除定位时,再次向下按压筒帽521,使卡针572滑动至错位槽581的下端另一侧,此时松开筒帽521,在弹簧的回弹力作用下,卡针572将会沿着错位槽581的另一侧向上滑动,卡针572将再次滑动至错位槽581的顶部,从而使套筒52放弃对延伸杆53的挤压,最后使压板54结束对布料的定位,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快捷。

同时,熨轮55与加热丝56的相互配合可对布料进行熨烫,从而对布料进行定型,避免布料在缝纫过程中发生褶皱,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无需时刻通过手指对布料进行纠偏,从而有效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且避免了手动操作产生的误差。

具体的,导轨7与加工板3滑动连接,且导轨7的内壁上滑动设置有电磁块72,电磁块72的顶端与调距板4的底端连接,导轨7的两端设置有磁钮71,且磁钮71与电磁块72均用于对加工板3进行吸引,加工板3为铁材质;导轨7的顶端开设有计量槽,用于观察调距板4的调节距离,当需要对调距板4的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电磁块72断电,电磁块72将会对加工板3失去吸力,从而可以根据需求滑动调距板4,调距板4的位置调节好后,使电磁块72通电与加工板3再次吸引完成定位。

参照附图1-9中所示,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先对布料需要缝纫加工的位置通过卷头59和分隔板591进行折叠,再将持续折叠的布料从压板54的底面穿过,通过筒帽521对套筒52进行按压,使延伸杆53推动压板54和熨轮55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固定,其次,将布料绕过并贴靠在弹性导向板8的凸面上,通过横轴62、折板63、扭簧64以及摩擦轮65的相互配合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

S200: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44正转,两组螺纹管45之间相互靠近,从而使两组牵引块42之间相互靠近,此时,弹性导向板8在张紧轴43的作用下逐渐向外弯曲,因此,工作人员可根据布料的弧度自由调节弹性导向板8的弧度,实现对弧度不同的布料进行缝纫加工;

S300: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摩擦轮65转动,实现对布料进行拖动,从而对布料的折叠处进行纺线。

上述,步骤S100-S300,提供一种缝纫加工用布料固定装置使用方法,具体的,当需要对布料的边角处进行固定时,可先对布料需要缝纫加工的位置通过卷头59和分隔板591进行折叠,再将持续折叠的布料从压板54的底面穿过,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筒帽521对套筒52进行按压,从而使延伸杆53推动压板54和熨轮55对布料的一端进行固定,其次,将布料绕过并贴靠在弹性导向板8的凸面上,紧接着,通过横轴62、折板63、扭簧64、摩擦轮65以及第二驱动件的相互配合对布料的另一端进行固定和拖动,紧接着,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44正转,此时,两组螺纹管45之间相互靠近,从而使两组牵引块42之间相互靠近,这个过程中,弹性导向板8会在张紧轴43的作用下逐渐向外弯曲,基于此原理,工作人员可根据布料的弧度自由调节弹性导向板8的弧度,从而实现对弧度不同的布料进行缝纫加工,同时,牵引块42、螺纹管45以及套环46的相互配合,可在弹性导向板8由伸直转变为向外弯曲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缓冲,避免出现卡顿,同时,在按压过程中,通过立轴57、摆臂571、卡针572以及错位槽581的相互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快速对压板54进行锁紧,从而对布料进行固定,同时,熨轮55与加热丝56的相互配合可对布料进行熨烫,从而对布料进行定型,从而避免布料在缝纫过程中发生褶皱,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无需时刻通过手指对布料进行纠偏,从而有效减小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623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