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可调节缝纫线张紧程度的缝纫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53


一种可调节缝纫线张紧程度的缝纫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特指带有一种可调节缝纫线张紧程度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的夹线器是缝纫机上的一个重要的组件,而现在市面上的缝纫机大多带有两个夹线器,其中主夹线器用于夹紧线头,从而保证缝纫线能够顺畅的进入线轮,保证缝纫的效果,副夹线器用于缝纫线输入时的夹线,可以调节剪线后留在机针上的线头长度,如果在剪线后机针上留有过长的线头,在后续的缝纫工作中极其容易出现“鸟巢”的情况,导致缝制的线迹不够平整、美观,导致产品质量降低。

主夹线器和副夹线器都能够调整缝纫线的绷紧程度,当对不同的材料进行缝纫时,调节缝纫线的绷紧程度也能更便于进行缝纫工作。

现在的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

1、无论主夹线器还是副夹线器,都是通过手动拧紧或拧松螺丝来实现调节,或者通过简单的电磁铁结构进行加紧,加紧的功能不具有可操控性,面对复杂的缝制过程时,线迹存在变化,难以做到美观和统一。

2、对于主夹线器,现在常见的方式都是采用以两个转盘对缝纫线夹紧的方式使缝纫线绷紧,这种控制方式不够精细,在面对不同厚度的布料及针距不同的情况时,不能精准地控制缝纫线的绷紧和松线。

3、对于电磁铁夹线的方案,电磁铁通电并推动铁芯时产生的力,使铁芯能够推动限位块带动松线板移动,再通过松线板推动弹簧,使弹簧不再能够对夹线片施加压力,使两个夹线片分离,从而达到松线的目的。依靠压缩弹簧产生的弹力施加给夹线片上,电磁铁全程作为动力驱动源,需要长时间的工作,会导致电磁铁发热从而引起线张力的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缝纫线张紧程度的缝纫机,从而可以灵活且精准控制缝纫线的张紧程度。

该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缝纫线张紧程度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壳体和机针,缝纫机壳体上设置有供线机构,供线机构包括主夹线器、副夹线器、挑线钩和挑线杆;缝纫线依次经过副夹线器、主夹线器、挑线钩和挑线杆后,再输入所述机针;所述副夹线器包括

电磁铁,其作为动力源;

夹线部,其用于夹持缝纫线;

调节部,其能够调节所述夹线部施加在缝纫线上的力;

所述套筒部的一端为装入端,另一端为定位端;所述夹线部从所述装入端套入所述套筒部;

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旋钮和弹簧二;所述调节旋钮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承载构件上,并靠近所述套筒部的装入端;所述弹簧二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夹线部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旋钮上;所述调节旋钮对所述弹簧二形成挤压,使所述弹簧二推动所述夹线部;

所述电磁铁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套筒部并伸出所述装入端;在输出轴上安装有顶杆部,所述顶杆部朝向所述夹线部,在所述承载构件上设置有供所述顶杆部穿过的通孔二或空槽二;

在电磁铁通电时,输出轴带动顶杆部挤压夹线部。

优选的,承载构件还包括:

导向柱,其安装在套筒部的装入端;

导向柱表面与调节旋钮之间螺纹配合;

导向柱中部设置有通孔二,或,导向柱的表面设置有空槽二;

调节旋钮成型有固定槽二;弹簧二的一端设置在固定槽二内,弹簧二的另一端抵靠在夹线部上。

优选的,顶杆部包括连接套和若干个插接臂;插接臂布置在连接套的周侧,插接臂朝向夹线部;

导向柱上成型有与插接臂相互匹配的空槽二,使插接臂能够伸入空槽二内;

顶杆部套装在输出轴上,在顶杆部的外侧还设置有调节螺母二,其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调节螺母二用于限位顶杆部在输出轴的位置。

优选的,导向柱包括中部座体,以及设置在中部座体周侧的若干个弧形叶;相邻两个弧形叶之间形成空槽二,弧形叶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

弧形叶的一端延伸至中部座体的外部,并围成内凹区域;顶杆部的连接套整体的置入内凹区域;插接臂从内凹区域伸入对应的空槽二内;

夹线部为旋转式的夹线盘;弹簧二和顶杆部用于形成夹线盘的转动阻力;

或,

夹线部为两个夹线片;两个夹线片互相配合并夹紧缝纫线;弹簧二和顶杆部用于形成两个夹线片的夹紧力;

承载构件与电磁铁的壳体固定为一体,或,承载构件与电磁铁的电磁铁外壳一体成形。

优选的,主夹线器是一个电动夹线器,主夹线器包括:

驱动电机,其成型有转轴,驱动电机直接或间接的带动转轴转动,驱动电机设置在缝纫机壳体内;

绕线装置,绕线装置上设置有绕线区,绕线区用于缝纫线的环绕;

在转轴转动时,绕线装置随转轴转动;

绕线装置向第一方向转动时,绕线装置带动缝纫线向机针供线;

绕线装置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绕线装置收紧机针和绕线装置之间的缝纫线;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相反;

绕线装置可转动的安装在转轴上,在绕线装置和转轴之间设置有阻尼机构;绕线装置和转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阻尼机构设定绕线装置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转动阻力。

优选的,绕线区为设置在绕线装置表面环状区域,环状区域的竖向截面为向内凹陷的U型状或V型状。

优选的,绕线装置呈圆盘状,在圆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绕线区;

绕线装置包括两个转盘,转盘呈凸台状;转盘的中部为基座部,转盘的外部为圆环部,在基座部和圆环部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连接肋,相邻两个连接肋之间形成空槽一;

两个基座部贴靠在一起并同步转动,两个圆环部设置在外侧;

两个转盘的连接肋配合形成夹角,夹角环绕一周形成绕线区;

基座部的中央套装在转轴上,并可转动;

基座部的外侧贴靠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固定在转轴上。

优选的,阻尼机构包括夹紧部件、弹簧一和调节螺母一;

夹紧部件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设置在转轴上,并与其中一个基座部抵靠;第二夹紧部设置在转轴上,并从另一侧挤压另一个基座部;弹簧一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夹紧部上,弹簧一的另一端抵靠有调节螺母一;调节螺母一转动安装在转轴上,并与转轴螺纹连接,通过改变调节螺母一处于转轴上的位置,能够改变对弹簧一施加的压力。

优选的,第二夹紧部包括止动圈;

转轴中部设置有固定槽二;固定槽二沿着转轴的长度方向,从安装有调节螺母一的一端向内延伸至基座部;

止动圈和压板均成型有通孔一,通孔一内成型有横梁,横梁的尺寸与固定槽二相匹配,使横梁能够在固定槽二内滑动;

压板压紧在基座部上;

压板和基座部之间设置有线毡。

优选的,连接肋中间成型为弯折部,弯折部凸出于基座部;

两个转盘连接成一体时,两个转盘的连接臂呈交错设置,使其中一个转盘的弯折部能与嵌入另一个转盘上的空槽一的位置;

弯折部将连接肋分为第一斜向延伸部和第二斜向延伸部;第一斜向延伸部处于第二斜向延伸部的外侧;

相邻两个第一斜向延伸部配合形成V型的绕线区;

相邻两个第一斜向延伸部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技术方案中的主夹线器依靠两个转盘组成的绕线装置进行转动,通过转盘转动带动缝纫线移动。这个过程中,由于缝纫线是缠绕在绕线装置的外侧,因此会受到转轴限制和自身张力的影响,缝纫线不易发生移动和便宜,送线也更加均匀稳定。通过手动调节调节螺母也能够通过改变调节螺母在转轴上的位置,使弹簧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从而对绕线装置施加不同的压力,改变转盘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改变送线量。从而在面对能够在面对不同厚度的布料、不同的针距等情况时,更加灵活且精准控制缝纫线的张紧程度。

2、主夹线器配备一个电机,通过电机可以直接或间接带动两个转盘转动,能够主动地控制缝纫线进行松线或绷紧,从而可以根据布料厚度,针距等参数,更加精确地控制缝纫线的情况。

3、本技术方案对缝纫材料的厚度和缝纫机的针距都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因此可以配合市面上大多数的缝纫机进行升级改造。而同时由于本技术方案的结构较为简单,改造成本较低,也便于进行安装。

4、本技术方案中副夹线器的调节旋钮连接在动铁芯上,动铁芯穿设在套筒部内,夹线部套设在套筒部的外侧。电磁铁通电时,不仅能够间接的带动调节旋钮发生移动,增加弹簧的形变量,达到增加对夹线部施加压力的目的;顶针部本身随着移动,其上的部分位置也会越夹线部发生接触,并能够直接挤压夹线部,直接的对夹线部施加额外的压力。当需要剪线时,电磁铁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力带动动铁芯向电磁铁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顶杆部能够推动导向柱,并带动调节螺母快速压紧弹簧,同时连接套的插接臂也会随着移动最终抵靠在夹线部上,对夹线部施加压力。通过插接臂和弹簧同时产对夹线部施加压力,使夹线部能够产生足够的压力夹住缝纫线。夹线时夹的越紧,切线时缝纫线就绷的越紧,剪完线后缝纫线回缩的程度越高,残留在机针上的线头就越短。而电磁铁停止通电的时候,铁芯不再受到线圈产生的磁力吸附,而弹簧产生的弹力会推动调节旋钮发生移动,进而带动与调节旋钮连接的导向柱发生移动。由于弹簧的形变量减少,因此对夹线部施加的压力也同样减少,使缝纫线不再被夹持的过紧。

5、由于本技术方案中,副夹线器的顶针部可以带动承载构件发生位移,调节螺母、连接套和导向柱在工作的过程中,接触面积更大能够有效的分散受到的压力,避免零件局部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发生损坏。

6、本技术方案中,副夹线器的套筒部成型有台阶部一,能够限制导向柱在套筒部上的位置,从而能够限制调节部施加在弹簧上的最大压力,避免在电磁铁停止通电后,由于夹线部受到的压力过大,不能及时的松开缝纫线,影响后续的缝纫工作。

7、本技术方案中的副夹线器在缝制平坦的物料时,只需要利用调节旋钮和弹簧的配合对夹线部施力夹持,这种情况下电磁铁不通电。只有在过梗时,电磁铁才会通电工作,所以工作时间短不容易发热。且平时不工作,夹紧力由弹簧提供,所以线的张力较稳定,也便于使用调节旋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供线机构工作时缝纫线的路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副夹线器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副夹线器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副夹线器的夹线部和调节部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的副夹线器的承载构件的爆炸图。

图7是本发明的副夹线器的电磁铁的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主夹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主夹线器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主夹线器的爆炸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主夹线器的转盘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主夹线器的绕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14为图1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缝纫机壳体;11、主夹线器;12、机针;13、挑线钩;14、挑线杆;15、缝纫线;

2、绕线装置;21、转盘;22、基座部;23、圆环部;24、空槽一;25、连接肋;251、第一斜向延伸部;252、第二斜向延伸部;26、弯折部;27、绕线区;28、间隙;

3、驱动电机;31、转轴;32、固定槽一;4、调节螺母一;5、夹紧部件;51、通孔一;52、横梁;6、第二夹紧部;61、压板;62、止动圈;63、弹簧一;64、线毡;7、第一夹紧部;71、垫圈;

8、副夹线器;81、电磁铁;811、电磁铁外壳;812、磁铁盖板;813、限位腔;814、轴承槽一;815、轴承一;816、减震垫;817、限位孔;818、固定线圈;819、台阶部二;

82、夹线部;821、夹线片一;822、夹线片二;823、垫片;

83、调节部;831、调节旋钮;832、固定槽二;833、弹簧二;

84、承载构件;840、导向柱;841、空槽二;842、中部座体;843、弧形叶;844、内凹区域;845、通孔二;

85、动铁芯;851、限位部;852、锁定部;853、输出轴;

86、静铁芯;861、轴承槽二;862、轴承二;863、凸环部;

87、顶杆部;871、连接套;872、插接臂;873、调节螺母二;874、紧定孔;875、紧定螺钉;88、过线板;

89、套筒部;891、定位端;892、装入端;893、台阶部一;894、宽径段;895、窄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增强夹线效果且便于调节缝纫线15张紧程度的缝纫机,包括缝纫机壳体1和机针12。缝纫机壳体1上设置有供线机构,供线机构包括主夹线器11、副夹线器8、挑线钩13和挑线杆14;缝纫线15依次经过副夹线器8、主夹线器11、挑线钩13和挑线杆14后,再输入机针12。

副夹线器8包括

电磁铁81,其作为副夹线器8的动力源;

夹线部82,其用于夹持缝纫线15;

调节部83,其能够调节夹线部82施加在缝纫线15上的力

承载构件84,其包括有套筒部89;

如图1-图11所示,副夹线器8包括电磁铁81、夹线部82、调节部83和承载构件84;

承载构件84包括套筒部89,套筒部89的一端为装入端892,另一端为定位端891。在装配时,将夹线部82从装入端892套入套筒部89,并移动至定位端891。

调节旋钮831通过螺纹安装在承载构件84上,并靠近套筒部89的装入端892;弹簧二833的一端抵靠在夹线部82上,另一端抵靠在调节旋钮831上。

电磁铁81设置在承载构件84上,并临近套筒部89的定位端891;电磁铁81的输出轴853穿过套筒部89并伸出装入端892;在输出轴853的端部安装有顶杆部87,顶杆部87朝向夹线部82,在承载构件84上设置有供顶杆部87穿过的通孔二845或空槽二841。

当电磁铁81通电时,电磁铁81产生的磁力会带动输出轴853发生移动,随着输出轴853发生移动,顶杆部87会带动调节部83移动,增加弹簧二833对夹线部82施加的压力,使夹线片一821和夹线片二822能够紧密的夹持住缝纫线。

由于夹线时夹的越紧,剪线时缝纫线15就绷的越紧,剪完线后缝纫线15回缩的程度越高,残留在机针12上的线头就越短。从而达到了减短剪线后机针12上残留的线头长度的目的,避免在缝纫时出现“鸟巢”等降低产品质量和美观的情况发生。因此仅有在过梗时,电磁铁81才会工作,大部分时间内电磁铁81并不会通电启动,因此工作时间较短也不容易发热。

如图1-图7所示,承载构件84还包括

导向柱840,其安装在套筒部89的装入端892。

导向柱840表面与调节旋钮831之间螺纹配合。

导向柱840中部设置有通孔二845,或,导向柱840的表面设置有空槽二841。

调节旋钮831套设在导向柱840上,调节旋钮831和导向柱840螺纹配合。由于调节旋钮831通过螺纹连接在承载构件84的外侧,因此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旋钮831以改变调节旋钮831处于承载构件84上的位置,进而能够调整弹簧二833的形变量,达到控制弹簧二833对夹线部82施加压力的目的。

调节旋钮831成型有固定槽二832,弹簧二833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槽二832内,使得调节旋钮831对弹簧二833形成挤压,使弹簧二833推动夹线部82。通过转动调节旋钮831改变调节旋钮831在承载构件84上的位置,即可改变弹簧二833发生的形变量,以达到调节控制夹线的压力的目的。

如图1-图7所示,顶杆部87包括连接套871和若干个成型在连接套871上的插接臂872,在本技术方案中共有三个插接臂872,插接臂872布置在连接套871的周侧。当装配完成时,插接臂872朝向夹线部82。

导向柱840上成型有与插接臂872相互匹配的空槽二841,使插接臂872能够伸入空槽二841内。

如图1-图7所示,导向柱840包括中部座体842,以及设置在中部座体842周侧的若干个弧形叶843,在本实施例中,共成型有三个弧形叶843,每两个相邻的弧形叶843之间形成空槽二841。弧形叶843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旋钮831套设在弧形叶843的外侧,并与外螺纹相互啮合。

连接套871上成型的插接臂872与空槽二841相互匹配,使插接臂872能够伸入空槽二841内。当连接套871移动时,插接臂872能够在空槽二841内移动,而由于受到空槽二841的限制,连接套871也只会沿着空槽二841的方向进行移动,不易发生转动,保证副夹线器8工作时的稳定性。

弧形叶843的一端延伸至中部座体842的外部,并围成内凹区域844;顶杆部87的连接套871能够整体的置入内凹区域844内部,插接臂872从内凹区域844伸入对应的空槽二841内。

进一步地,当电磁铁81启动时,电磁铁81会吸附输出轴853,并使输出轴853朝向电磁铁81的方向移动。而设置在输出轴853上的顶杆部87也会随着输出轴853一同移动。顶杆部87在移动时,会与导向柱840发生接触,插接臂872会先进入到空槽二841内,随着连接套871的继续移动,连接套871的主体部分会进入到内凹区域844内。通过连接套871和导向柱840的配合,能够保证各个组件处于同一轴线上进行移动,增加了副夹线器8工作时的稳定性,提高精确度,不容易发生偏差,避免各个零件之间卡位的情况发生。

同时内凹区域844相当于增加了连接套871能够移动的行程,使得插接臂872能够随着连接套的继续移动,最终使插接臂能够抵靠在夹线部82上,直接地对夹线部82施加压力。通过插接臂872和弹簧二833共同对夹线部82施加压力,能够使夹线部82让缝纫线15绷得更紧。

如图1-图7所示,顶杆部87套装在输出轴853上,在顶杆部87的外侧还设置有调节螺母二873,其固定安装在输出轴853上;调节螺母二873用于限位顶杆部87在输出轴853的位置。

当电磁铁81通电时,调节螺母二873会随着输出轴853移动,并能够带动连接套871一同移动,从而保证动作执行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夹线部82为旋转式的夹线盘;弹簧二833和顶杆部87用于形成夹线盘的转动阻力。或,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夹线部82为两个夹线片;两个夹线片互相配合并夹紧缝纫线;弹簧二833和顶杆部87用于形成两个夹线片的夹紧力。

如图1-图7所示,承载构件84与电磁铁81的壳体固定为一体,或,承载构件84与电磁铁81的电磁铁外壳811一体成形。

套筒部89成型有台阶部一893,台阶部一893使套筒部89成型有宽径段894和窄径段895,其中宽径段894处于套筒部89的定位端891,窄径段895处于套筒部89的装入端,导向柱840可移动地套设在窄径段895上。

导向柱840可移动的套设在窄径段895上。由于设置有台阶部一893,使导向柱840在套筒部89上的行程受到限制,从而限制了套设在导向柱840外侧的调节旋钮831的位置,使弹簧二833能够发生的最大形变量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弹簧二833施加在夹线部82上的最大压力。

电磁铁81包括电磁铁外壳811、固定线圈818和铁芯,铁芯穿设在固定线圈818内,固定线圈818用于产生磁场。

电磁铁外壳811的端部设置有磁铁盖板812,磁铁盖板812用于封堵电磁铁外壳811,从而能够使电磁铁81的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电磁铁外壳811成型有台阶部二819。磁铁盖板812能够抵靠在台阶部二819上,使磁铁盖板812不会深入至电磁铁外壳811的内部。夹线片一821和磁铁盖板812之间设置有垫片823,避免在长期使用下,夹线片一821反复地被向电磁铁81的方向挤压,最终夹线片一821发生形变,影响夹紧缝纫线的效果。

铁芯包括动铁芯85和静铁芯86,静铁芯86设置在电磁铁外壳811内。

电磁铁外壳811凸出成型有套筒部89,夹线部82套设在套筒部89的外侧,且动铁芯85穿设在套筒部89内。通过套筒部89和静铁芯86的配合,能够将动铁芯85固定在电磁铁81的轴线位置上,方便确定动铁芯85的移动路径,增加电磁铁81工作的稳定性。

动铁芯85伸出电磁铁81外的部分形成输出轴853。

静铁芯86的一端凸起成型为凸环部863,电磁铁外壳811成型有限位孔817,限位孔817的轮廓与凸环部863相匹配,使凸环部863能够穿过限位孔817。

动铁芯85的另一端穿设在静铁芯86内。

磁铁盖板812和静铁芯86之间成型为限位腔813,动铁芯85的成型有限位部851,限位部851可移动地设置在限位腔813内,限位腔813内还设置有减震垫816,能够减缓动铁芯85运动时限位部851产生的冲击,延长电磁铁81的使用寿命。

套筒部89内成型有轴承槽一814,轴承槽一814内用于设置轴承一815;动铁芯85的一端穿过轴承槽一814,轴承一815套设在动铁芯85的外侧;

静铁芯86成型有轴承槽二861,轴承槽二861内设置有轴承二862;动铁芯85的另一端穿过轴承槽二861,轴承二862设置在动铁芯85的外侧;

通过轴承一815和轴承二862的配合能够固定动铁芯85的位置,使动铁芯85保持与电磁铁外壳811同轴的位置上,提高副夹线器8工作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确定各个组件的位置。动铁芯85上成型有锁定部852,锁定部852的位置与顶杆部87相对应,紧定孔874的位置与锁定部852的位置相对应,紧定螺钉875穿过紧定孔874后能够进入锁定部852内,使调节螺母二873与动铁芯85连接成一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可以在动铁芯85上成型有锁定部852,当承载构件84套设在动铁芯85上时,紧定孔874的位置与锁定部852的位置对准,使紧定螺钉875穿过紧定孔874后能够进入锁定部852内,从而将承载构件84与动铁芯85连接成一体,能够更好的保证调节螺母二873和动铁芯85保持同步运动。

如图1-图11所示,主夹线器11是一个电动夹线器,主夹线器11包括:

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转轴31转动。

绕线装置2,其安装在转轴31上,绕线装置2上设置有绕线区27,绕线区27用于缝纫线15的环绕;当转轴31转动时,绕线装置2随转轴31转动,并带动着缠绕在绕线装置2上的缝纫线15一同转动,当缝纫线15转过一定角度后,就会从绕线装置2上分离,达到给机针12送线的目的。绕线装置2向第一方向转动时,绕线装置2带动缝纫线15向机针12供线,此时缝纫线15较为放松,放松程度可以依靠转轴31进行调节,以更好地配合机针12的缝纫动作。绕线装置2向第二方向转动时,绕线装置2收紧机针12和绕线装置2之间的缝纫线15。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相反,通过两个不同方向的转动,能够实现通过主夹线器11控制缝纫线15的拉紧或放松。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绕线装置2的转动速度进而控制缝纫线15的送线量,达到控制缝纫线15的张紧度的目的。而由于转轴31连接在驱动电机3上,因此也能够通过驱动电机3主动地带动绕线装置2进行转动,实现稳定地送线动作。而在面对缝制不同厚度的布料及针距不同的情况时,通过驱动电机3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细致的控制送线,使缝纫线15在保证足够的送线量的情况下,根据缝纫机当前的动作调节缝纫线15的张紧程度,以便配合机针12进行缝纫动作,提高缝纫后的产品质量。

绕线装置2可转动地安装在转轴31上,在绕线装置2和转轴31之间还设置有阻尼机构。当绕线装置2和转轴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通过阻尼机构能够调节并设定绕线装置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转动阻力。

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主夹线器11设置了驱动电机3对绕线装置2进行控制,能够在面对不同厚度的布料、不同的针距等情况时,更加灵活且精准控制缝纫线15的张紧程度,因此也很容易对现在市面上不同种类的缝纫机壳体1进行升级改造。

在所述缝纫机壳体1上还设置有副夹线器8和挑线杆14,缝纫线15依次经过副夹线器8、主夹线器11、挑线钩13和挑线杆14后,再输入机针12。副夹线器8,是缝纫机输送至机针12的第一个夹线器,主要功能是调整剪线后留在机针12上的线头长度;副夹线器8夹的越紧,切线时缝纫线15就绷的越紧,剪完线后就回缩的越厉害,缝纫线15残留在机针12上的线头就越短。

进一步地,挑线钩13是选配零件,并非设置在缝纫机壳体1上。

如图1-图11所示,绕线区27为设置在绕线装置2表面的环状区域,环状区域的竖向截面为向内凹陷的U型状或V型状,当缝纫线15缠绕在绕线区内时,由于受到本身的张力的限制,使得缝纫线15会贴合在绕线区27的底部。而U形状或V形状能够更好地限制缝纫线15的轨迹,避免缝纫线15的位置发生偏离,从而使得送线动作更加稳定,保证送线量。

如图1-图13所示,绕线装置2呈圆盘状,在圆盘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绕线区27。绕线装置2包括两个转盘21,转盘21呈凸台状;转盘21的中部为基座部22,转盘的外部为圆环部23,在基座部22和圆环部23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倾斜设置的连接肋25,相邻两个连接肋25之间形成空槽一24。基座部22的外侧设置有圆环部23,圆环部23上开有若干个空槽一24,空槽一24之间保持着均匀的间隔。空槽一24之间成型为连接肋25,连接肋25用于连接基座部22和圆环部23。两个基座部22贴靠在一起后,可以保持同步转动,两个圆环部设置在基座部22的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绕线装置2为一体成型,两个基座部22通过焊接或粘接为一体。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基座部22也可拆分的卡接成一体。

从而能够保证两个转盘21之间能够保持同步地转动,绕线装置2放松或拉紧缝纫线15时也会更加精准。同时一体成型的绕线装置2也更便于进行安装。两个转盘21的连接肋25配合形成夹角,夹角环绕一周形成绕线区27,且基座部成为绕线区27的底端。基座部22的中央套装在转轴31上,并可转动。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两个夹线片夹紧缝纫线15的方式,由于两个夹线片之间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对形成缝纫线15的移动形成阻碍。当两个夹线片分离时,则没有夹紧力,此时缝纫线15不被夹紧,缝纫线15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可以快速送线;而两个夹线片靠近后,两个夹线片将中间的缝纫线15形成夹持,缝纫线15处于相对绷紧状态,通过增加对夹线片的压力,可以调整缝纫线15的绷紧程度。但是当面对不同布料或不同的缝纫机时,布料的厚度、针距等参数都会发生变化,现在市面上的夹线器很难对这些情况作出更为精准的送线或拉紧动作。

而转盘21的一侧凸起成型为基座部22,使转盘21呈圆盘状,两个转盘21的基座部22所在的一端互相抵靠组成绕线装置2。当两个转盘21连接成为绕线装置2时,两个基座部22相互抵靠会形成一个供缝纫线15缠绕的绕线区27,便于在将缝纫线15缠绕在绕线装置2上后,缝纫线15不会轻易发生移动。

随着绕线装置2的转动控制缝纫线15的送线量,从而达到控制缝纫线15的张紧度的目的。而由于转轴31连接在驱动电机3上,因此能够通过驱动电机3主动地带动绕线装置2发生转动,稳定地进行送线。而在面对不同厚度的布料及针距不同的情况下,通过驱动电机3能够更加精准细致地控制送线,使缝纫线15在保证足够的送线量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缝纫机当前的动作调节缝纫线15的张紧程度,以便于缝纫动作的进行,也能提高缝纫后的产品质量。基座部22的外侧贴靠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固定在转轴31上,通过阻尼装置能够调节施加在绕线装置上的压力,从而调节绕线装置2受到的阻力。

如图1-图11所示,阻尼机构包括夹紧部件5、弹簧一63和调节螺母一4。

夹紧部件5包括第一夹紧部7和第二夹紧部6,其中第一夹紧部7可以是转轴上的挡环结构,只需要实现对基座部22的抵靠,不需要由第一夹紧部7对绕线装置2施加压力,而是通过第二夹紧部6对绕线装置2施加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紧部6,是一个压板61、线毡64和止动圈62的组合。

第一夹紧部7设置在转轴31上,并与其中一个基座部22抵靠,第二夹紧部6设置在转轴上,并从另一侧挤压另一个基座部22。弹簧一63的一端抵靠在第二夹紧部6的压板61上,弹簧一63的另一端抵靠有调节螺母一4。

调节螺母一4转动安装在转轴31上,并与转轴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母一4与转轴螺纹的配合能够改变调节螺母一4处于转轴31上的位置,当调节螺母一4位置变化,会相应地带动弹簧一63发生形变,从而弹簧一63对绕线装置2施加的压力。

如图1-图11所示,第二夹紧部6包括止动圈62,转轴31中部设置有固定槽一32,固定槽一32沿着转轴31的长度方向,从安装有调节螺母一4的一端向内延伸至基座部22。止动圈62和压板61均成型有通孔一51,通孔一51内成型有横梁52,横梁52的尺寸与固定槽一32相匹配,使横梁52能够在固定槽一32内滑动。

压板61压紧在基座部22上;压板61和基座部22之间还设置有线毡64。

如图1-图11所示,第一夹紧部7包括垫圈71,垫圈71固定在转轴31上,并用于抵靠基座部22;在垫圈71和基座部22之间设置有线毡64。

垫圈71和绕线装置2之间及压板61和绕线装置2之间设置有线毡64,线毡64用于使压力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基座部22上。当绕线装置2转动时,由于绕线装置2被施加了均匀的压力,这些压力会转变成阻力,阻止绕线装置2进行转动,改变了绕线装置2送线的速度。当对线毡64继续施加或减少压力,就会使绕线装置2受到的阻力发生变化,从而调节绕线装置2送线的情况。

如图1-图14所示,连接肋25中间成型为弯折部26,弯折部26凸出于基座部22。

连接肋25中间成型为弯折部26,当转盘21连接成一体时,连接肋25呈交错设置,使弯折部26能与另一转盘21上的空槽一24的位置相对应,使其中一个转盘21的弯折部26能与嵌入另一个转盘21上的空槽一24中的位置。

如图1-图9所示,弯折部26将连接肋25分为第一斜向延伸部251和第二斜向延伸部252。第一斜向延伸部251处于第二斜向延伸部252的外侧,即第一斜向延伸部251与圆环部23相连接,第二斜向延伸部252与基座部22相连接。

相邻两个第一斜向延伸部251配合形成U型状或V型状的绕线区27,用于供缝纫线15缠绕,缝纫线15会和相邻的第一斜向延伸部251相互接触,并被固定在绕线区27内。相邻两个第一斜向延伸部251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28。

由于弯折部26相互交错,当缝纫线15沿着第一斜向延伸部251向内部嵌入时,从相邻两个第一斜向延伸部的交汇点到弯折部26的之间的区域,实际的绕线量并不必然会减少(从标准的圆环,变成一个反复弯折的圆环,虽然直径变小了,但是周向的长度并不必然会减少);因此,弯折部26能够起到阻止缝纫线15继续向内收缩的效果。缝纫线15越向内缩,受到的摩擦力越大,更容易输送缝纫线15,以应对不同的工作情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1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