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29 00:47:01


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背景技术

叠压供水是一种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余压直接抽水再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它主要由市政供水管网、真空抑制器及稳压罐、水泵机组、自动控制柜、供水箱、用户供水管网等组成。

叠压供水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供水压力,当处于用水低峰期时,此时市政供水管网处于高压状态,一部分水流进入至供水箱进行存储,而当处于供水高峰期时,此时市政供水管网处于低压状态,压力不足以使水流供给至用户端,此时市政供水管网与供水箱同步向用户端进行供水,水流经过稳压罐2加压后流入至用户侧。

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发现,供水箱内水需要进行消杀,否则会导致水质下降,此时若供水箱内的水供给至用户侧,会对用户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供水箱内水流进行消杀的叠压供水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包括供水箱、稳压罐、用于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管路和用于向用户端供水的送水管路,还包括隔断板,所述隔断板置于所述供水箱内并隔断所述供水箱,形成沿竖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

所述第二内腔、所述稳压罐和所述送水管路依次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和稳压罐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调节件,所述隔断板内开设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内贮存有消毒剂,所述调节件部分插入至所述容纳腔内,当所述第一内腔内的液位上升时,所述调节件将消毒剂挤入至所述第二内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市政管网的进水管路处于高压状态时,一部分水流进入至供水箱进行存储,而在水流进入至供水箱内时,会进入至第一内腔内,而当第一内腔内的水流积聚至一定高度时,此时调节件也随着液位的改变而上升,使得位于容纳腔内的消毒剂被挤入至已经存储有较长时间的位于第二内腔内的水则经过消杀,当向用户端进行供水时,以保障水质的洁净。

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推料板、浮板和可伸缩的推料杆,所述推料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料板和所述浮板连接,所述容纳腔包括贮存消毒剂的储料腔和弧形设置的出料流道,所述容纳腔与所述出料流道连通,所述推料板置于所述储料腔内并能够竖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进入至第一内腔时,调节件随着液位的改变而上升,此时推料板上升并在容纳腔内发生竖向移动,推动容纳腔内的消毒剂移动,部分消毒剂从容纳腔被挤入至出料流道内,并最终落入至第二内腔内,对第二内腔内的水进行消杀,且出料流道弧形设置,以阻止水流进入至容纳腔内。

可选的,所述隔断板内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容纳腔内注料的注料腔,所述注料腔高于所述容纳腔开设,所述注料腔与所述容纳腔之间连接有注料通道,所述注料通道和所述出料流道内均连接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料板将部分消毒剂挤入至第二内腔后,注料腔能够向容纳腔补充消毒液,且单向阀的设置在注料通道和出料通道处,阻止容纳腔内的消毒剂回退至注料腔内,也阻止第二内腔内的水流倒灌至容纳腔内,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

可选的,所述推料杆包括第一推进杆和第二推进杆,所述第一推进杆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第一推进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供所述第二推进杆插入的插入槽,所述第二推进杆的一端与所述浮板连接,所述第二推进杆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插入槽内;

所述第二推进杆上开设有配合槽且内设有带动所述第一推进杆移动的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包括斜坡块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插设至所述配合槽内且外端套设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所述斜坡块和所述配合槽底壁上,所述第一推进杆上开设有与所述斜坡块相配合的锯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内腔内的液位上升时,受到浮力的作用,第二推进杆随着液位的上升而上升,此时斜坡块与锯齿槽的侧壁抵接,斜坡块带动第一推进杆上升,此时与第一推进杆连接的推料板将消毒剂挤出,而当第一内腔内的液位下降时,此时第二推进杆则深入至第一推进杆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推料杆的长度伸缩可调,以在占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应对液位的上升和下降,空间安排更加合理。

可选的,所述浮板上连接有带动所述第二推进杆深入所述第一推进杆内的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的设置使得调节件能够更加迅速地对液位的改变进行响应,有利于保障调节精度。

可选的,所述隔断板上滑动连接有封堵板,所述隔断板和所述封堵板上均开设有过水孔,所述配重块的顶端呈锥状设置,所述第一内腔内连接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封堵板连接,所述配重块能够随着液面上升推动所述活动板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内腔内的液位上升较大的高度时,第二内腔内的剩余空间所剩无几,此时配重块的顶端插入至活动板,配重块的弧形面推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则进一步带动封堵板移动,使得原本错位设置的过水孔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重合,此时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相连通,第一内腔内的一部分水经过水孔进入至第二内腔,对主要向用户端供水的第二内腔进行补水,而此时第二内腔内的液位也开始下降,配重块伴随液位的下降而下降,使得配重块与活动板脱离配合,封堵板和隔断板上开设的过水孔重新交错设置,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通道被封堵,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保障供水的稳定运行。

可选的,所述供水箱的内壁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隔断板的两侧延伸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插入至所述滑槽内并沿着所述滑槽的开设方向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能够对隔断板的运动进行约束,保障隔断板稳定地进行竖向运动,提高隔断板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封堵板的底侧连接有斜楔块,所述隔断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斜楔块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斜楔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内腔的侧壁上连接有斜面推板,所述斜面推板能够承托所述隔断板并推动所述斜楔块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内腔内的水持续向用户侧进行供给时,此时第二内腔内的水持续下降,使得隔断板在供水箱内的位置也持续降低,这样使得隔断板向着斜面推板靠近,斜面推板的斜面与斜楔块相接触,两个斜面相互作用,使得封堵板被推动,封堵板与活动板上的过水孔发生重合,使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连通并向第二内腔进行供水,有利于保障第二内腔内的供水量保持稳定。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柜以及连接在进水管路和送水管路上的阀组,所述控制柜能够控住所述阀组的启闭,所述插入槽的底壁上嵌设有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当所述第二推进杆与所述控制元件接触时,所述进水管路向所述第一内腔供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柜通过控制阀组的启闭对水流的流向进行宏观调节,而当第二推进杆与控制元件相接触时,此时第一内腔内的液位处于较低水平,表明供水箱内的水已不足,控制元件向控制柜发射信号,而控制柜进一步使与第一内腔连通的进水管路上的阀组打开,使进水管路向供水箱进行一定量的供水,保障供水箱能够在供水需求旺盛时能够稳定发挥作用。

可选的,所述稳压罐上连接有负压真空抑制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负压真空抑制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和覆压真空抑制器能够及时反馈稳压管内的实时工作状态,保障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设置有供水箱,当市政管网的进水管路处于高压状态时,一部分水流进入至供水箱进行存储,而在水流进入至供水箱内时,会进入至第一内腔内,而当第一内腔内的水流积聚至一定高度时,此时调节件也随着液位的改变而上升,使得位于容纳腔内的消毒剂被挤入至已经存储有较长时间的位于第二内腔内的水则经过消杀,当向用户端进行供水时,以保障水质的洁净。

2.本申请中的推料杆可伸缩,当第一内腔内的液位上升时,受到浮力的作用,第二推进杆随着液位的上升而上升,此时斜坡块与锯齿槽的侧壁抵接,斜坡块带动第一推进杆上升,此时与第一推进杆连接的推料板将消毒剂挤出,而当第一内腔内的液位下降时,此时第二推进杆则深入至第一推进杆内,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推料杆的长度伸缩可调,以在占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应对液位的上升和下降,空间安排更加合理。

3.本申请通过封堵板的移动来实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的连通或关闭,当第二内腔内的液位上升较大的高度时,第二内腔内的剩余空间所剩无几,此时配重块的顶端插入至活动板,配重块的弧形面推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则进一步带动封堵板移动,使得原本错位设置的过水孔发生一定程度上的重合,此时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相连通,第一内腔内的一部分水经过水孔进入至第二内腔,对主要向用户端供水的第二内腔进行补水,而此时第二内腔内的液位也开始下降,配重块伴随液位的下降而下降,使得配重块与活动板脱离配合,封堵板和隔断板上开设的过水孔重新交错设置,第一内腔与第二内腔之间的通道被封堵,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保障供水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供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供水箱;11、第一内腔;12、第二内腔;13、滑槽;2、稳压罐;3、进水管路;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4、送水管路;41、主管道;42、支管道;5、隔断板;51、容纳腔;511、储料腔;512、出料流道;52、注料腔;53、注料通道;54、导向板;55、限位槽;6、调节件;61、推料杆;611、第一推进杆;6111、插入槽;6112、锯齿槽;612、第二推进杆;6121、配合槽;62、推料板;63、浮板;64、配合件;641、斜坡块;642、限位杆;643、弹性元件;65、配重块;7、封堵板;71、斜楔块;8、过水孔;9、阀组;10、斜面推板;20、控制柜;30、控制元件;40、负压真空抑制器;50、压力传感器;60、电磁流量计;70、单向阀;80、活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供水箱1、稳压罐2、用于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进水管路3和用于向用户端供水的送水管路4,供水箱1内设置有隔断板5并隔断供水箱1,形成沿竖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内腔11和第二内腔12;第二内腔12、稳压罐2和送水管路4依次连通,进水管路3分别与第一内腔11和稳压罐2连通。

其中,进水管路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第一管道31与稳压罐2相连通,第二管道32与供水箱1内的第一内腔11相连通,而送水管路4则包括主管道41和若干个连通在主管道41上的支管道42,主管道41与稳压罐2相连通,用于向用户侧供水,若干个支管道42则分别将水通入至各个用户侧。

参照图1,叠压供水系统还包括控制柜20以及连接在进水管路3和送水管路4上的阀组9,控制柜20能够控住阀组9的启闭,而阀组9则主要包括连接在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32上的电磁阀、连接在若干个支管道42上的泵组,此外,稳压罐2与第二内腔12之间也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也连接有电磁阀,这些阀门和泵组均受到控制柜20的控制。

当进水管路3处于高压状态时,第二管道32上的电磁阀受到控制柜20的控制而打开,供水箱1蓄水,当进水管路3处于常压或低压状态时,第二管路上的电磁阀均关闭,区别在于,在低压时稳压罐2与第二内腔12之间的管路上的电磁阀打开,向用户侧供水。

进一步地,进水管路3、送水管路4以及稳压罐2与第二内腔12之间的管路还连接有电磁流量计60,这些电磁流量计60也与控制柜20电连接并向控制柜20传递管路内的实时流量状况,控制柜20则根据电磁流量计60传递来的信息向对应的阀门发射控制信号。

此外,稳压罐2上连接有负压真空抑制器40和压力传感器50,负压真空抑制器40和压力传感器50均与控制柜20电连接,其中,压力传感器50与主管路相连通,监测在稳压罐2向用户侧供水时水流的压力,而负压真空抑制器40则对稳压罐2内的压力进行调控,阻止由于负压的产生而形成水流倒吸或无法排水的情况。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内腔11高于第二内腔12设置,其中,第一内腔11上开设有进水口,用于与进水管路3相连通,第二内腔12上开设有出水口,用于与稳压罐2连通,此外,供水箱1的内壁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滑槽13,隔断板5的两侧延伸有导向板54,导向板54插入至滑槽13内并沿着滑槽13的开设方向滑动。

当进水管路3向第一内腔11进行供水,或第二内腔12向稳压罐2进行供水时,此时供水箱1内的液位会发生改变,隔断板5的位置伴随着第一内腔11和第二内腔12内液位的改变而发生移动,受到导向板54的约束,隔断板5稳定地沿着竖向方向进行运动,保障隔断板5对第一内腔11和第二内腔12之间的隔断。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内腔11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液位高度的调节件6,隔断板5内开设有容纳腔51内容纳腔51且贮存有消毒剂,调节件6部分插入至容纳腔51内,当第一内腔11内的液位上升时,调节件6将消毒剂挤入至第二内腔12中。

具体地,调节件6包括推料板62、浮板63和可伸缩的推料杆61,推料杆61的两端分别与推料板62和浮板63连接,容纳腔51包括贮存消毒剂的储料腔511和弧形设置的出料流道512,容纳腔51与出料流道512连通,推料板62置于储料腔511内并能够竖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6与隔断板5之间的相对运动过程具体如下,浮板63整体呈半球状设置并位于液面之上,当第一内腔11内的液位发生上升时,此时推料杆61上移,带动置于储料腔511内的推料板62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推料板62将置于储料腔511内的消毒剂挤出至出料流道512并最终进入至第二内腔12内,以应对第二内腔12内的水长时间存放的情况。

参照图2和图3,隔断板5内还开设有用于向储料腔511内进行注料的注料腔52,注料腔52整体呈环状开设,以对储料腔511进行供料,注料腔52高于容纳腔51开设,此外,注料腔52与容纳腔51之间连接有注料通道53,注料通道53可以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注料通道53设置有两个且相对储料腔511对向设置。

当第一内腔11内的液位下降时,此时推料杆61回退至初始位置,推料板62与储料腔511底壁抵接,而由于注料腔52高于容纳腔51,注料腔52内的消毒液会流入至储料腔511进行补充,其中,消毒剂为液态,可以为次氯酸、二氧化氯、次氯酸钠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消毒液采用次氯酸钠。

参照图3,为了阻止在推料板62将储料腔511内的消毒剂挤入第二内腔12的过程中,部分消毒剂进入至注料腔52或者第二内腔12内的水进入至储料腔511的情况,在注料通道53和出料通道内均连接有单向阀70。

参照图2和图4,推料杆61可伸缩,包括第一推进杆611和第二推进杆612,其中,第一推进杆611与推料板62连接,第一推进杆611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第二推进杆612插入的插入槽6111,第二推进杆612的一端与浮板63连接,第二推进杆612的另一端插入至插入槽6111内;

第二推进杆612上开设有配合槽6121且内设有带动第一推进杆611移动的配合件64,配合件64包括斜坡块641和限位杆642,限位杆642插设至配合槽6121内且外端套设有弹性元件643,弹性元件643的两端分别作用在斜坡块641和配合槽6121底壁上,第一推进杆611上开设有与斜坡块641相配合的锯齿槽6112。

插入槽6111的底壁上嵌设有控制元件30,控制元件30与控制柜20电连接,当第二推进杆612与控制元件30接触时,若进水管路3从低压恢复至常压,控制箱仍控制第二管道32上电磁阀打开,以牺牲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向第一内腔11供水,当第二推进杆612上升而不再与控制元件30接触后,该电磁阀关闭。

参照图2和图5,浮板63上连接有带动第二推进杆612深入第一推进杆611内的配重块65,以对液位的变化进行更加迅速的响应,而隔断板5上滑动连接有封堵板7,隔断板5和封堵板7上均开设有过水孔8,配重块65的顶端呈锥状设置,第一内腔11内设置有两个对向设置的活动板80,两个活动板80呈长板状并能够沿着自身长度方向进行横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板80是由配重块65随着液面的上升,被配重块65推动而进行横向移动的。

具体地,活动板80的顶端与第一内腔11的顶壁相抵接,活动板80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第一内腔11的侧壁间隙配合,活动板80相互靠近的一侧也间隙配合且具有斜坡,以供顶端呈锥状的配重块65插入,活动板80与封堵板7之间通过竖杆连接,其中,竖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活动板80可拆卸连接,竖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封堵板7可拆卸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竖杆可伸缩,主要包括两个连接杆以及位于两个连接杆之间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的端部抵接,通过弹簧的伸张与收缩实现竖杆的伸缩,需要说明的是,伸缩的竖杆作为较为成熟的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当第一内腔11内的液位上升时,此时浮板63随着液位的上升带动配重块65竖向向上移动,在配重块65逐渐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配重块65逐渐与斜坡配合,推动两块活动板80进行横向移动且相互远离,活动板80进一步带动封堵移动,使活动板80以及封堵板7上原本交错的过水孔8发生重合,第一内腔11与第二内腔12连通并向第二内腔12进行供水。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板80与第一内腔1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处设置有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动板80以及第一内腔11的侧壁固定连接,当第二内腔12的水位下降,配重块65与活动板80脱离配合后,原本收缩的弹簧回弹,使活动板80复位,需要说明的是,弹簧并未具体画出。

进一步地,封堵板7的底侧连接有斜楔块71,隔断板5上开设有与斜楔块71匹配的限位槽55,斜楔块7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55内,第二内腔12的侧壁上连接有斜面推板10,斜面推板10能够承托隔断板5并推动斜楔块71移动。

具体地,在第二内腔12持续向用户侧供水时,此时第二内腔12的水位下降,隔断板5与封堵板7随着第二内腔12内水位的下降同步竖向向下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斜楔块71逐渐向着斜面推板10靠近,当斜楔块71与斜面推板10接触后,若斜楔块71仍在向下移动,斜面推板10上具有的斜面会与斜楔块71的斜坡相配合,推动封堵板7向着靠近隔断板5中心的方向进行横向移动,使活动板80以及封堵板7上原本交错的过水孔8发生重合,第一内腔11与第二内腔12连通并向第二内腔12进行供水。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市政管网的进水管路3处于高压状态时,一部分水流进入至供水箱1进行存储,而在水流进入至供水箱1内时,会进入至第一内腔11内,而当第一内腔11内的水流积聚至一定高度时,此时调节件6也随着液位的改变而上升,使得位于容纳腔51内的消毒剂被挤入至已经存储有较长时间的位于第二内腔12内的水则经过消杀,当向用户端进行供水时,以保障水质的洁净。

而当市政管网的进水管路3处于低压状态时,此时第二内腔12开始向用户侧进行供水,使隔断板5的高度进行下降,若隔断板5与斜面推板10相接触,则此时封堵板7被推动,第一内腔11与第二内腔12相连通并向第一内腔11供水,此时第二内腔12内的液位也开始显著下降,第二推进杆612开始相对第一推进杆611移动,当第二推进杆612与控制元件30相接触后,控制柜20开始对阀组9进行控制,等待低压状态恢复至常压时,第二管道32上的电磁阀打开,向供水箱1进行补水,保障在低压状态时能够稳定向用户供水。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 一种动态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59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