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5:20


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模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作为机场飞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多雨或寒冷地区,一个科学完善的机场排水系统显得尤其重要,它能够及时排走飞行区内的大量积水,避免机场道面及构筑物受水浸蚀和冲刷破坏,保障机场运行安全。

机场飞行区主要汇水面源于大面积的土面区,混凝土预制块或浆砌片石梯形明沟遍布机场飞行区,因线路长、工作量大、造价低(一般占合同额的3-5%)、施工难度小、运维成本低而被设计和建设方广泛采用。但作为施工方而言,传统预制块铺砌或浆砌片石工艺需要构件预制、构件倒运、砌筑、勾缝等多道繁琐工序,人力、物力、机械设备投入较大,但生产效率低下,生产资源与产能严重不匹配,且施工过程中分段落(一般为10m设置一道伸缩缝)人工砌筑,后期勾缝深浅不一,容易出现开裂、脱皮等质量问题,整体的直线型和观感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简化传统沟渠施工的繁琐工序、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包括

驱动端和运行端,所述驱动端包括第一底模,所述第一底模相对的两侧边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模,所述驱动端中设置有驱使驱动端和运行端一同移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运行端包括与第一底模端部相连的第二底模,所述第二底模相对的两侧边均铰接有第二侧模,所述第二侧模之间铰接有若干能够伸缩的支撑杆件;

所述第二侧模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混凝土厚度的控制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模台车通过吊机调至明沟内,将控制件安装在第二侧模外壁上,将第二侧模与第一底模的角度调节至与明沟设计的坡度相同,并同时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使得第二侧模与已浇筑完成的明沟边坡抵接,使得控制件与未浇筑的明沟边坡抵接,当第二侧模与第一底模的角度定好之后,固定好支撑杆的长度,使得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模抵接,从而对第二侧模进行固定,从而能适应不同坡度的明沟。

第二侧模、控制件和已浇筑好的明沟边坡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而便于对明沟边坡进行浇筑,当此段边坡浇筑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滑模台车移动,进行下一段边坡的浇筑,从而简化传统沟渠施工的繁琐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底模包括两块能够相向或相背离移动的第三底模,两块所述第三底模相靠近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同一块滑板,所述第三底模上设置有用于将滑板固定在滑槽内的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明沟的沟底宽度,调节两个第三底模的距离,调节完成之后将锁定件对滑板进行固定,从而将两块第三底模固定,进而能增强滑模台车的适用性,用于不同宽度的明沟。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底模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所述锁定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与螺纹孔侧壁螺纹连接并用于将滑板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块第三模板的距离调节完成之后,将螺栓在螺纹孔中转动直至螺栓的端部将滑板抵紧,从而将滑板与第三模板进行固定,降低第二模板的宽度出现变化的可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模靠近第二底模的端部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底模移动方向,所述第三底模靠近第一底模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在燕尾槽中滑动的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底模的宽度固定,使燕尾块在燕尾槽中滑动,从而增大第二底模的宽度,且燕尾块与燕尾槽的配合,使得第一底模在移动过程中能带动第二底模进行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模之间的卷筒以及驱动卷筒转动的驱动源,所述卷筒上绕设有用于拉动滑模台车的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明沟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牵引绳一端固定在明沟内,驱动源驱动卷筒转动对牵引绳进行收卷,从而拉动滑模台车在明沟中移动。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第一侧模之间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牵引绳绕设在滑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绳在滑轮上转动能降低摩擦力,且滑轮对牵引绳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牵引绳在收卷过程中能始终与牵引绳的固定端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降低滑模台车在移动过程出现偏移的现象,同时也更加省力就能拉动滑模台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侧模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振捣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明沟边坡的浇筑空间较小,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明沟边坡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存在振捣不均匀的情况,而第二侧模内壁上的振捣件能对第二侧模产生振动,从而对第二侧模一侧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浇筑得更为均匀、饱满、密实,减少蜂窝麻面的现象出现。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件为方形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侧模靠近第一侧模的端部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接块抵接在未浇筑的明沟边坡上时,卡接块能作为模板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卡接块与第二侧模可拆卸连接,当浇筑不同厚度的明沟边坡时,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卡接块从而增强该装置的适应性,且卡接块安装在第二侧模靠近第一侧模的端部外壁上,能尽量的增大每段明沟的浇筑长度,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块靠近第一侧模的转角设置为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靠近第一侧模的转角设置为倒角能降低滑模台车运行时的阻力,便于滑模台车在明沟中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第二侧模与第一底模的角度调节至与明沟设计的坡度相同,并同时调节支撑杆的长度,使得第二侧模与已浇筑完成的明沟边坡抵接,使得控制件与未浇筑的明沟边坡抵接,当第二侧模与第一底模的角度定好之后,固定好支撑杆的长度,使得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侧模抵接,从而对第二侧模进行固定,从而能适应不同坡度的明沟;

第二侧模、控制件和已浇筑好的明沟边坡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而便于对明沟边坡进行浇筑,当此段边坡浇筑完成后,通过驱动组件控制滑模台车移动,进行下一段边坡的浇筑,从而简化传统沟渠施工的繁琐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2.根据明沟的沟底宽度,调节两个第三底模的距离,调节完成之后将锁定件对滑板进行固定,从而将两块第三底模固定,进而能增强滑模台车的适用性,用于不同宽度的明沟;

3.由于明沟边坡的浇筑空间较小,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明沟边坡的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存在振捣不均匀的情况,而第二侧模内壁上的振捣件能对第二侧模产生振动,从而对第二侧模一侧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浇筑得更为均匀、饱满、密实,减少蜂窝麻面的现象出现;

4.当卡接块抵接在为浇筑的明沟边坡上时,卡接块能作为模板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卡接块与第二侧模可拆卸连接,当浇筑不同厚度的明沟边坡时,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卡接块从而增强该装置的适应性,且卡接块安装在第二侧模靠近第一侧模的端部外壁上,能尽量的增大每段明沟的浇筑长度,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显示驱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显示运行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底模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端;11、第一底模;111、燕尾槽;12、第一侧模;13、驱动组件;131、卷筒;132、驱动源;133、牵引绳;134、锚固钩;135、传动带;14、固定杆;15、第一承载板;16、滑轮;17、直杆;18、耳板;19、第二承载板;2、运行端;21、第二底模;211、第三底模;212、滑槽;213、滑板;214、锁定件;215、燕尾块;22、第二侧模;221、插接孔;3、控制台;4、支撑杆件;41、连接管;42、螺纹丝杆;43、拉杆;5、振捣件;6、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参照图1和图2,包括驱动端1和运行端2,驱动端1包括第一底模11,第一底模相对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模12,第一底模11上方设置有驱使驱动端1和运行端2一同移动的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包括卷筒131以及驱动卷筒131转动的驱动源132,两个第一侧模12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卷筒131套设在固定杆14上并能进行转动,两个第一侧模12之间还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杆14平行的第一承载板15,驱动源132为伺服电机且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5上,驱动源132的转动轴与卷筒131的卷筒上绕设有同一根传动带135,驱动源132的转动轴转动时通过传动带135动卷筒131转动,卷筒131上绕设有用于拉动滑模台车的牵引绳133,牵引绳133的一端与卷筒131外壁固定,牵引绳133的另一端固定在明沟内。

参照图1和图2,两个第一侧模12之间转动设置有位于卷筒131下方的滑轮16,两个第一侧模12之间固定连接有直杆17,第一底模1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耳板18,直杆17同时穿过两个耳板18,滑轮16转动连接在直杆17上且位于两个耳板18之间。牵引绳133绕设在滑轮16上,牵引绳133穿过滑轮1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锚固钩134,明沟中放置有固定件(图中未显示),固定件在本实施例中为临时设置的锚固墩,锚固钩134与固定件相钩接。两个第一侧模1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承载板19,第二承载板19位于驱动源132的上方,第二承载板19上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源132启、闭的控制台3。

控制台3控制驱动源132的转动轴转动,传动带135进而带动卷筒131进行转动,卷筒131在转动的同时对牵引绳133进行收卷,牵引绳133的一端由于固定在明沟的固定件上,从而拉动滑模台车朝向固定件的方向移动。两个耳板18对滑轮16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滑轮16不易在直杆17上滑动。滑轮16对牵引绳133起到限位作用,牵引绳133在收卷过程中使得牵引绳133位于滑轮16和固定件之间的直线上,降低滑模台车在移动过程出现偏移的现象,同时能降低拉动滑模台车所需的力。

参照图3和图4,运行端2包括第二底模21,第二底模相对的两边均铰接有第二侧模22,第二底模21包括两个第三底模211,两个第三底模211相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212,两个滑槽212内滑动设置有同一块滑板213,第三底模211上设置有用于将滑板213固定在滑槽212内的锁定件214。第三底模211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锁定件214为螺栓,螺栓的一端穿过螺纹孔能与滑板213抵紧,从而将滑板213固定在滑槽212内。当需要调整第二底模21的宽度时,将螺栓拧松,并使两个第三底模211相互远离或靠近,当两个第三底模211调整至合适距离后,将螺栓拧紧对滑板213进行固定,从而将两块第三底模211固定,进而能增强滑模台车的适用性,能用于不同宽度的明沟。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底模11靠近第三底模211的端部开设有燕尾槽111,燕尾槽11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底模11移动方向,第三底模211靠近第一底模11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燕尾块215,燕尾块215滑动设置在燕尾槽111内。当调整两块第三底模211之间的距离时,燕尾块215在燕尾槽111内滑动,且当驱动端1进行移动时,由于燕尾块215和燕尾槽111卡接,使得驱动端1能带动运行端2在明沟中移动。

参照图3,两个第二侧模22之间铰接有支撑杆件4,支撑杆件4包括两个连接管41以及位于两个连接管41之间的螺纹丝杆42,螺纹丝杆42上设置有两端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两个连接管41内侧壁均设置有螺纹段,螺纹丝杆42的一个端部插入其中一个连接管41内使得一个螺纹段与连接管41内壁螺纹连接,螺纹丝杆42的另一个端部插入另外一个连接管41内使得另一个螺纹段与连接管41内壁螺纹连接,连接管41远离螺纹丝杆42的一端与第二侧模22铰接。两个第二侧模2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相对设置的插接孔221,两个相对的插接孔221中穿设有同一根拉杆43,拉杆43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当需要转动第二侧模22的时候,旋拧螺纹丝杆42,调整支撑杆件4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二侧模22与第二底模21的角度。当第二侧模22调整至合适角度时,将拉杆43穿设在插接孔221内,并旋拧螺母直至螺母与第二侧模22外壁抵接。支撑杆件4和拉杆43对第二侧模22起到支撑作用,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第二侧模22出现移位的现象。

参照图3,第二侧模22的内壁上固定有若干振捣件5,振捣件5为附着式振捣器,附着式振捣器与控制台3通过电缆连接。当浇筑沟壁两侧的混凝土时,可以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沟壁的混凝土中,同时通过控制台3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对第二侧模22产生振动,第二侧模22的震动传递至沟壁混凝土中并进行振捣,使得混凝土浇筑得更为均匀、饱满、密实,减少蜂窝麻面的现象出现。

参照图3,第二侧模22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控制件,控制件为方形的卡接块6,卡接块6可拆卸连接在第二侧模22靠近第一侧模12的端部外壁上,卡接块6靠近第一侧模12的转角设置为倒角。当卡接块6抵接在未浇筑的明沟边坡上时,卡接块6能作为模板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卡接块6与第二侧模22可拆卸连接,当浇筑不同厚度的明沟边坡时,通过替换不同尺寸的卡接块6从而增强该装置的适应性,且卡接块6安装在第二侧模22靠近第一侧模12的端部外壁上,能尽量的增大每段明沟的浇筑长度,提高施工效率。卡接块6靠近第一侧模12的转角设置为倒角,能使卡接块6与沟壁的贴合度更高,降低卡接块6剐蹭沟壁的可能,同时使得滑模台车行进过程中更加平稳、顺畅。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现浇梯形明沟混凝土小型滑模台车的实施原理为:将螺栓拧松,通过限制第三底模211和第二侧模22的相互转动,并转动螺纹丝杆42,使得两个第三底模211相互远离,当两个第三底模211调整至合适距离后,将螺栓拧紧对滑板213进行固定,从而将两块第三底模211固定。再旋拧螺纹丝杆42,并转动第二侧模22,调节第二侧模22与第二底模21的角度,使得第二侧模22的一部分抵接在浇筑完成的明沟边坡上,卡接块6抵接在未进行浇筑的明沟边坡上,从而形成明沟侧壁的浇筑空间。再将拉杆43穿设在插接孔221内,并旋拧螺母直至螺母与第二侧模22外壁抵接,从而将第二侧模22固定。

对明沟侧壁的浇筑空间内灌注混凝土,并将插入式振捣器插入混凝土中,同时控制台3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同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待混凝土振捣均匀、饱满、密实后将锚固钩134固定在明沟中的临时锚固墩上,控制台3控制驱动源132启动,从而通过传动带135带动卷筒131进行转动,卷筒131在转动的同时对牵引绳133进行收卷,从而拉动滑模台车在明沟中移动,当移动至下一段未浇筑的明沟时,重复上述操作流程。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现浇混凝土梯形明沟滑模台车
  • 现浇混凝土梯形明沟重力式滑模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08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