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电动机及泵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50


电动机及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相的线圈的电动机及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电动机,其具有被壳体部件覆盖的定子铁心、卷绕在定子铁心上的多相的线圈、以及与从线圈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绕组电连接的基板。同文献的电动机具备将定子铁心和基板设为导通状态的导通连结板。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是折弯成截面V字形状且具有弹簧作用的结构。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插入定子铁心和与定子铁心对置的壳体部件的间隙中。当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被插入间隙中时,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有弹性地与定子铁心接触。导通连结板的下端部以夹在基板和壳体部件之间的状态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基板上。由此,定子铁心和基板成为导通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1347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因为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具有弹性且刚好与定子铁心接触,所以,由于电动机的振动等,有可能使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和定子铁心的接触变得不充分。另外,由于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及间隙的尺寸形状,有可能使导通连结板的上端部和定子铁心的接触变得不充分。由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定子铁心和基板有可能无法成为导通状态。

鉴于以上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用导通端子使定子铁心和基板导通时,能够使定子铁心和导通端子可靠地接触的电动机及泵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具有: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在以电动机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配置有多个凸极;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保持于所述定子铁心;多相的线圈,所述多相的线圈隔着所述绝缘体卷绕在所述凸极上;基板,所述基板与从所述多相的所述线圈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相数的多个绕组电连接,并且配置在所述定子铁心的沿着所述电动机轴线的轴线方向的一侧;以及导通端子,所述导通端子将所述基板和所述定子铁心电连接,所述导通端子具备板厚方向朝向径向的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基板电连接的基板连接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定子铁心电连接的铁心连接部、以及保持于绝缘体的保持部,所述铁心连接部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定子铁心上。

根据本发明,导通端子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定子铁心上。这样一来,因为定子铁心和导通端子通过焊接而被牢固地固定,所以能够抑制由于电动机的振动等而导致定子铁心和导通端子接触不良。由此,因为定子铁心和基板处于可靠地导通状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定子铁心产生噪声。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铁心连接部具备: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弯曲且延伸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定子铁心抵接,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定子铁心上。这样一来,因为弯曲部与定子铁心抵接,所以能够以在轴线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固定导通端子。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为,所述主体部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板形状,所述保持部是所述主体部的周向的两端部分,所述绝缘体具备从所述轴线方向嵌装所述保持部的保持槽。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保持槽具备从内周面突出的定位肋。这样一来,当保持部嵌装在保持槽中时,定位肋与保持部抵接,进行保持部的定位,所以导通端子在绝缘体上被定位并且被保持为压入状态。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弯曲部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在所述保持槽的径向外侧沿轴线方向切成的缺口部。这样一来,因为能够将铁心连接部收容于缺口部,所以当将导通端子安装到绝缘体上时,能够抑制绝缘体及导通端子的径向的厚度变厚。另外,能够从径向外侧进行弯曲部及定子铁心的焊接,所以焊接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保持部具备相对于所述铁心连接部位于所述周向的一侧且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一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铁心连接部位于所述周向的另一侧且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腿部,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嵌装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孔以及嵌装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孔。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中的一方为压入孔,另一方为导向孔。这样一来,由于第一孔及第二孔中的另一方为导向用,因此与将两根腿部双方都压入的情况相比,共用端子向绝缘体的安装更容易。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腿部及所述第二腿部都是截面四边形的方条状,所述压入孔为截面圆形状,所述导向孔为截面四边形状。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导向孔具备从内周面向径向突出的定位肋。由此,当另一腿部嵌装到导向孔中时,与另一腿部抵接,能够进行另一腿部的径向的定位。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弯曲部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在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之间沿轴线方向切成的缺口部。这样一来,因为能够将铁心连接部收容于缺口部,所以能够抑制当将导通端子安装于绝缘体上时,绝缘体及导通端子的径向的厚度变厚。另外,因为能够从径向外侧进行弯曲部及定子铁心的焊接,所以焊接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导通端子具备以将多个绕组的端部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的绕组连接部。这样一来,能够将用于控制电动机的端子设为导通端子。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为,所述绕组连接部具备第一绕组连接部和第二绕组连接部,所述多个绕组中的一部分多个绕组的端部从所述周向的一侧到达所述第一绕组连接部,所述多个绕组中的另一部分多个绕组的端部从所述周向的另一侧到达第二绕组连接部,所述第一绕组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腿部位于所述周向的一侧,所述第二绕组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腿部位于所述周向的另一侧。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为,所述绝缘体由与所述多个凸极中的每一个对应设置的多个分割绝缘体构成,所述导通端子保持于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的一个第一分割绝缘体。这样一来,因为在一个分割绝缘体上设置有导通端子,所以嵌装腿部的孔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因此,容易将导通端子安装在绝缘体上。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分割绝缘体位于所述周向的一侧的第二分割绝缘体具备引导所述一部分多个绕组的槽部,所述槽部具备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一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的底部,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周向的另一侧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倾斜,从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底部的所述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部的一部重叠。这样一来,一部分多个绕组在从槽部被导向第一绕组连接部时,处于与第一绕组连接部同等的高度位置,因此易于将一部分多个绕组的端部与第一绕组连接部连接。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所述压入孔沿轴线方向贯通,所述定子铁心具备在轴线方向上与成为所述压入孔的一方重叠的第三孔,所述第一腿部及所述第二腿部中的嵌入所述压入孔的一方被压入所述第三孔。这样一来,因为导通端子的第一腿部及第二腿部中的一方被压入定子铁心的第三孔,所以导通端子不容易从绝缘体拔出。

本发明的电动机可以用于泵装置,在该情况下,泵装置具有由上述电动机旋转驱动的叶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导通端子通过焊接而固定子铁心上。因此,能够抑制由于电动机的振动等而导致定子铁心和导通端子接触不良。由此,因为定子铁心和基板可靠地成为导通状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定子铁心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泵装置及电动机的一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泵装置及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泵装置卸下罩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状态卸下基板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电动机中使外壳和定子分离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径向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共用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7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图5所示的共用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8是图5所示的共用端子的立体图。

图9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图5所示的导通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10是从绝缘体分解了导通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从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图10所示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1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共用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13是从径向内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共用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14是将共用端子从绝缘体分解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从电动机轴线方向的一侧观察图14所示的绝缘体的图。

图16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其他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共用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装置;2…壳体;3…定子;4…转子;5…支轴;6…外壳;10…电动机;11…径向轴承;12…推力轴承;15…焊接痕;18…罩;19…基板;20…泵室;21…吸入管;21a…吸入口;22…吐出管;22a…吐出口;23…侧壁;25…叶轮;26…圆盘;27…支承部;28…筒部;29…侧壁;31…定子铁心;32;33…绝缘体;35…线圈;40…圆筒部;45…凸缘部;47…磁铁;51…第一端部;52…第二端部;60…树脂密封部件;61…第一隔壁部;62…第二隔壁部;63…底壁;64…端部;65…轴孔;66…中部;67…第一圆柱部;68…第二圆柱部;69…连接器外壳;71…绕组端子;72…共用端子;73…导通端子;75…连接器端子;91…第一螺丝;92…第二螺丝;97…第一固定部;98…第二固定部;191…第一连接部;192…第二连接部;193…第三连接部;194…第四连接部;197…缺口;198…缺口;260…中央孔;261…叶片部;280…接受部;310…焊接部;311…圆环部;312…凸极;315…凹部;316…第三孔;320,330…分割绝缘体;320A…第一分割绝缘体;320B…第二分割绝缘体;321…外周侧部分;322…内周侧部分;324…定位肋;325…缺口部;326…第一孔;327…第二孔;328…保持槽;328a…缺口部;328b…定位肋;329…槽部;329a…第一壁部;329b…第二壁部;329c…底部;329d…端部;350…绕组;351…端部;352…端部;711…基板连接部;720…主体部;721…基板连接部;721a…直线部分;721b…弹性部分;722…绕组连接部;722a…第一绕组连接部;722b…第二绕组连接部;724…铁心连接部;725…腿部;726…第一腿部;727…第二腿部;730…主体部;731…基板连接部;732…铁心连接部;732a…延伸部;732b…弯曲部;733…保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及泵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电动机轴线L方向意味着沿着电动机轴线L的轴线方向,径向内侧及径向外侧中的径向意味着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周向意味着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的旋转方向。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泵装置1及电动机10的一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泵装置1及电动机10的剖视图。在图1及图2中,泵装置1具有壳体2、相对于壳体2配置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电动机10、以及配置在壳体2的内部的泵室20中的叶轮25。叶轮25由电动机10驱动而绕电动机轴线L旋转。电动机10具备圆筒状的定子3、配置在定子3的内侧的转子4、覆盖定子3的树脂制的外壳6、以及将转子4支承为可旋转的圆柱状的支轴5。支轴5为金属制或陶瓷制。在本方式的泵装置1中,流体为液体,泵装置1被用作环境温度或流体温度容易变化的车载用泵。

壳体2构成泵装置1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侧壁23、及在周向上延伸的侧壁29。壳体2具备沿着电动机轴线L延伸的吸入管21和沿着相对于电动机轴线L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吐出管22。吸入管21具备吸入口21a。吐出管22具备吐出口22a。吸入管21相对于电动机轴线L设置于同心上。

定子3具备定子铁心31、保持在定子铁心31上的绝缘体32、33、以及隔着绝缘体32、33卷绕在定子铁心31上的线圈35。

转子4具备从在径向内侧与定子3对置的位置到泵室20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圆筒部40。圆筒部40在泵室20开口。在圆筒部40的外周面,保持有在定子3的径向内侧对置的圆筒状的磁铁47。磁铁47例如是粘接钕磁铁。

在圆筒部40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形成有圆盘状的凸缘部45。圆盘26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与凸缘部45连结。在圆盘26的中央形成有中央孔260。在圆盘26的与凸缘部45对置的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从中央孔260的周围在弯曲成圆弧状的同时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多个叶片部261。圆盘26经由叶片部261固定于凸缘部45。因此,由凸缘部45和圆盘26构成与转子4的圆筒部40连接的叶轮25。在本方式中,圆盘26的径向外侧比径向内侧更向凸缘部45侧倾斜。

在圆筒部40的径向内侧保持有圆筒状的径向轴承11。转子4经由径向轴承11被支轴5支承为能够旋转。支轴5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第一端部51保持于形成在外壳6的底壁63上的轴孔65中。在壳体2上形成有接纳部280,该接纳部280在泵室20侧与支轴5的泵室20侧的第二端部52对置,限制支轴5向泵室20侧的可动范围。壳体2具备从吸入管21的内周面向电动机10侧延伸的支承部27。在支承部27的端部形成有供支轴5布置在内侧的筒部28。由筒部28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底部构成接纳部280。在支轴5的第二端部52安装有圆环状的推力轴承12。推力轴承12配置于径向轴承11和筒部28之间。在此,第一端部51及轴孔65至少一部分形成截面D形状,支轴5的第二端部52及推力轴承12的孔形成截面D形状。因此,支轴5及推力轴承12的旋转被阻止。

外壳6具备与泵室20的侧壁23对抗的第一隔壁部61、介于定子3和磁铁47之间的第二隔壁部62、以及从径向外侧覆盖定子3的圆筒状的中部66。因此,外壳6是从径向的两侧及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两侧覆盖定子3的树脂密封部件60。树脂密封部件60是通过聚苯硫醚(PPS:Polyphenylene Sulfide)等嵌入成型定子3时的树脂部分。

(电动机10的详细结构)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泵装置1卸下罩18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状态卸下基板19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电动机10中使外壳6和定子3分解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外壳6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64,从电动机轴线L的一侧L1固定有罩18。在罩18和外壳6的底壁63之间配置有基板19,该基板19上设置有控制对线圈35的供电的电路等。

基板19通过使用第一螺丝91的第一固定部97和使用第二螺丝92的第二固定部98被固定于外壳6。在外壳6上形成有从底壁63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第一圆柱部67。经由在基板19的端缘形成的缺口197将第一螺丝91止于第一圆柱部67,由此,构成第一固定部97。另外,在外壳6上形成有从底壁63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第二圆柱部68。经由在基板19的端缘形成的缺口198将第二螺丝92止于第二圆柱部68,由此,构成第二固定部98。

在基板1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部191、第二连接部192、第三连接部193、以及多个第四连接部194。多个第一连接部191通过焊接与从定子3贯通外壳6的底壁63并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金属制的绕组端子71连接。第二连接部192通过焊接与从定子3贯通外壳6的底壁63并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金属制的共用端子72连接。第三连接部193通过焊接与从定子3贯通外壳6的底壁63并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金属制的导通端子73连接。第四连接部194通过焊接与保持于外壳6的金属制的连接器端子75连接。在基板19上形成有经由安装在基板19上的驱动电路等而将第一连接部191、第二连接部192、第三连接部193及多个第四连接部194电连接的配线等。

在外壳6上形成有筒状的连接器外壳69。连接器端子75的端部位于连接器外壳69的内侧。因此,当连接器与连接器外壳69连结并供给信号等时,信号经由连接器端子75及第四连接部194输入至驱动电路。其结果,在驱动电路中生成的驱动电流经由第一连接部191及绕组端子71供给至各线圈35,转子4绕电动机轴线L旋转。由此,由于叶轮25在泵室20内旋转使得泵室20的内部变成负压,因此流体从吸入管21被吸入泵室20,从吐出管22吐出。

如图2及图5所示,定子铁心31具备以圆环状延伸的圆环部311、和从圆环部311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极312。凸极312在周向上以恒定的间距配置。定子铁心31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的磁性板层叠而形成的层叠铁心。在圆环部311的外周面,与多个凸极312对应地形成有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凹部315。在本方式中,定子铁心31是在将以直线状延伸的部件弯曲成圆环状之后,将圆环部311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成的。因此,定子铁心31在圆环部311的周向的一个部位具备将沿周向延伸的部件彼此连接的焊接部310。

绝缘体32、33分别相对于定子铁心31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两侧重叠,被覆于多个凸极312中的每一个上。在本方式中,绝缘体32、33由与多个凸极312中的每一个对应而分割的多个分割绝缘体320、330构成。多个分割绝缘体320、330分别具备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与定子铁心31的圆环部311重叠的外周侧部分321、331、在凸极31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突出的内周侧部分322、332、以及连接外周侧部分321、331和内周侧部分322、332的筒部形成部分(未图示)。线圈35经由筒部形成部分卷绕在凸极312上。

电动机10为三相电动机。因此,在多个线圈35上依次配置有由U相线圈构成的第一相线圈35(U)、由V相线圈构成的第二相线圈35(V)、及由W相线圈构成的第三相线圈35(W)。在本方式中,第一相线圈35(U)、第二相线圈35(V)、及第三相线圈35(W)分别各配置有三个,线圈35的总数共计九个。因此,分割绝缘体320、330分别配置有共计九个。

在本方式中,第一相的线圈35(U)由一根绕组350构成。因此,三个第一相的线圈35(U)串联电连接。第二相的线圈35(V)及第三相的线圈35(W)也一样。

另外,在九个分割绝缘体320中的与第一相的线圈35(U)中的一个对应的分割绝缘体320、与第二相的线圈35(V)中的一个对应的分割绝缘体320、及与第三相的线圈35(W)中的一个对应的分割绝缘体320的外周侧部分321分别保持有绕组端子71。构成串联连接的三个线圈35的绕组350的一端部351与三个绕组端子71分别连接,另一端部352与金属制的共用端子72电连接。在本方式中,另一端部352为卷绕开始的端部,一端部351为卷绕结束的端部。

绕组端子71从分割绝缘体320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绕组端子71的前端部即基板连接部711与图2、图3及图4所示的基板19的第一连接部191连接。另外,如图4所示,基板连接部711从树脂密封部件60的底壁63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并露出。

(共用端子72的结构)

图6是从径向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共用端子72附近的立体图。图7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图5所示的共用端子72附近的立体图。图8是共用端子72的立体图。

如图6及图7所示,在未设置绕组端子71的分割绝缘体320中的一个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的外周侧部分321,保持有与从多相的线圈35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相数的绕组350的卷绕开始的端部352连接的共用端子72。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共用端子72具备板厚方向朝向径向且沿周向延伸的主体部720、从主体部720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基板连接部721、从主体部720的周向的两个部位突出的部分分别以将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的两个绕组连接部722、以及从主体部720朝向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突出的腿部725。

基板连接部721与第二连接部192电连接,经由第二连接部192与基板19的地线电连接。在本方式中,基板连接部721具有与第二连接部192电连接的直线部分721a、和能够在直线部分721a和主体部720之间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分721b。直线部分721a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弹性部分721b向周向的一侧CW弯曲。在此,如图4所示,基板连接部721从树脂密封部件60的底壁63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并露出。

主体部720形成沿周向直线延伸的平板状。腿部725保持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腿部725设置于绕组连接部722之间。

另外,两个绕组连接部722以将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绕组连接部722通过熔融加工保持绕组350的端部352,并且与绕组350的端部352电连接。在熔融加工中,是将绕组350和绕组连接部722利用电阻连接的热铆接加工。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两个绕组连接部722具备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和相对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设置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绕组连接部722b。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及从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从第三相的线圈35(W)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第二绕组连接部722b。需要说明的是,在共用端子72的主体部720上设置有贯通孔720a。当卷绕绕组350时,作为夹具的销插入贯通孔720a。该销用于在使绕组350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向第二相的线圈35(V)折回时,引导绕组350的折回部分。

在此,如图6及图7所示,相对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位于周向的一侧CW的第二分割绝缘体320B具备导向用的槽部329,该导向用的槽部329将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及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向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的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引导。槽部329在外周侧部分321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沿周向延伸。槽部329具备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一壁部329a、位于第一壁部329a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壁部329b、以及连接第一壁部329a及第二壁部329b的底部329c。底部329c从周向的一侧CW朝向另一侧CCW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倾斜。从与电动机轴线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底部329c的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端部329d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的一部重叠。但是,当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及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从槽部329被引导至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时,处于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同等的高度位置,因此容易使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及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连接。

如图6、图7及图8所示,腿部725具备第一腿部726、和相对于第一腿部726位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腿部727。对应于该结构,在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设置有嵌装第一腿部726的第一孔326、和相对于第一腿部726在周向的另一侧CCW嵌装第二腿部727的第二孔327。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是嵌装第一腿部726的导向孔,第二孔327是嵌装第二腿部727的压入孔。在此,两个腿部725均为截面四边形的方条状。但是,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是截面四边形状,第二孔327是截面圆形状。

(导通端子73的详细结构)

图9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图5所示的导通端子73附近的立体图。图10是将导通端子73从绝缘体32分解的分解立体图。

导通端子73将基板19和定子铁心31电连接。如图9及图10所示,导通端子73具备主体部730、板厚方向朝向径向且沿周向延伸的主体部730、从主体部730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基板连接部731、从主体部730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突出的铁心连接部732、以及保持于分割绝缘体320C的保持部733。主体部730是板厚方向朝向径向且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板形状。

基板连接部731与第三连接部193电连接,经由第三连接部193与基板19的地线电连接。如图4所示,基板连接部731从树脂密封部件60的底壁63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并露出。

铁心连接部732与定子铁心31电连接。铁心连接部732的周向的宽度比主体部730的周向的宽度窄。铁心连接部732具备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延伸部732a、和从延伸部732a的电动机轴线L的另一侧L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且延伸的弯曲部732b。

在本方式中,保持部733是主体部730的周向的两端部分。对应于该结构,分割绝缘体320C具备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嵌装保持部733的保持槽328。保持槽328从分割绝缘体320C的端部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延伸。在分割绝缘体320C的外周侧部分321,在保持槽328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切成的缺口部328a。缺口部328a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通过将主体部730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插入保持槽328,保持部733保持于保持槽328。

在此,图11是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观察图10所示的绝缘体32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保持槽328具备从内周面突出的定位肋328b。在本方式中,定位肋328b具备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内周面向周向的一侧CW突出的第一肋328c、和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二肋328d。第一肋328c及第二肋328d在保持部733嵌入保持槽328时,与保持部733抵接,进行保持部733的定位。由此,导通端子73被定位于分割绝缘体320C并且以压入状态被保持。另外,如图9所示,铁心连接部732被收容于缺口部328a。而且,弯曲部732b与定子铁心31抵接,并且通过焊接固定于定子铁心31。在本方式中,弯曲部732b和定子铁心31通过激光而焊接。另外,如图9所示,在激光焊接时,以跨过弯曲部732b及定子铁心31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焊接痕15。

(作用效果)

根据本方式,导通端子73的铁心连接部732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定子铁心31。另外,导通端子73的基板连接部731与第三连接部193电连接,经由第三连接部193与基板19的地线电连接。因此,因为定子铁心31和导通端子73通过焊接而牢固地固定,所以能够通过电动机的振动等来抑制定子铁心31和导通端子73接触不良。由此,因为定子铁心31和基板19的地线处于可靠地导通状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定子铁心31发生的噪声。

另外,铁心连接部732具备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延伸部732a、和从延伸部732a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且延伸的弯曲部732b。弯曲部732b与定子铁心31抵接,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定子铁心31。因此,因为弯曲部732b与定子铁心31抵接,所以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下,能够通过焊接固定导通端子73。

另外,在本方式中,定位肋328b具备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内周面向周向的一侧CW突出的第一肋328c、和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二肋328d。因此,第一肋328c及第二肋328d在保持部733嵌入保持槽328时,与保持部733抵接,进行保持部733的定位,因此导通端子73被定位在分割绝缘体320C上并且以压入状态被保持。

另外,在本方式中,弯曲部732b从延伸部732a的电动机轴线L的另一侧L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在分割绝缘体320C的外周侧部分321,在保持槽328的径向外侧,设置有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切成的缺口部328a。因此,能够将铁心连接部732收容于缺口部328a,所以在将导通端子73安装到分割绝缘体320C上时,能够抑制分割绝缘体320C及导通端子73的径向的厚度变厚。另外,能够从径向外侧进行弯曲部732b及定子铁心31的焊接,所以焊接作业变得容易。

(实施方式2)

接着,对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进行说明。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与实施方式1的电动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共用端子为导通端子。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有时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说明。图12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共用端子72附近的立体图。图13是从径向内侧观察实施方式2的电动机的共用端子72附近的立体图。图14是将共用端子72从绝缘体32分解后的分解立体图。

本方式的共用端子72也是导通端子,将基板19和定子铁心31电连接。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方式的共用端子72保持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的外周侧部分321。

如图12、图13及图14所示,共用端子72具备板厚方向朝向径向并沿周向延伸的主体部720、从主体部720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基板连接部721、从主体部720的周向的两个部位突出的部分分别以将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的两个绕组连接部722、从主体部720朝向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突出的腿部725、以及从主体部720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突出的铁心连接部724。

基板连接部721与第二连接部192电连接,经由第二连接部192与基板19的地线电连接。在本方式中,基板连接部721具有与第二连接部192电连接的直线部分721a以及能够在直线部分721a和主体部720之间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分721b。直线部分721a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以直线状延伸。弹性部分721b向周向的另一侧CCW弯曲。

主体部720形成为沿着周向直线地延伸的平板状。腿部725保持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腿部725设置于绕组连接部722之间。另外,两个绕组连接部722以将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绕组连接部722通过熔融加工保持绕组350的端部352,并且与绕组350的端部352电连接。

两个绕组连接部722具备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以及相对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设置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绕组连接部722b。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及从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在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从第三相的线圈35(W)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第二绕组连接部722b。

在此,如图12及图13所示,相对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位于周向的一侧CW的第二分割绝缘体320B具备导向用的槽部329,该导向用的槽部329将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及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向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的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引导。槽部329在外周侧部分321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沿周向延伸。槽部329具备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一壁部329a、位于第一壁部329a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壁部329b、以及连接第一壁部329a及第二壁部329b的底部329c。底部329c从周向的一侧CW朝向另一侧CCW,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倾斜。从与电动机轴线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底部329c的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端部329d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的一部分重叠。

在本方式中,腿部725构成保持部。如图12、图13及图14所示,腿部725具备相对于铁心连接部724位于周向的一侧CW的第一腿部726、和相对于铁心连接部724位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腿部727。对应于该结构,在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设置有嵌装第一腿部726的第一孔326、和相对于第一腿部726在周向的另一侧CCW嵌装第二腿部727的第二孔327。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是嵌装第一腿部726的压入孔,第二孔327是嵌装第二腿部727的导向孔。两个腿部725均为截面四边形的方条状。但是,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为截面圆形状,第二孔327为截面四边形状。

在此,图15是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观察图14所示的绝缘体32的图。如图15所示,第二孔327具备从内周面向径向突出的定位肋324。在本方式中,定位肋324具备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肋324a、和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二肋324b。第一肋324a及第二肋324b在第二腿部727嵌入第二孔327时,与第二腿部727抵接,进行第二腿部727的径向的定位。

如图12及图13所示,铁心连接部732与定子铁心31电连接。铁心连接部732位于第一腿部726及第二腿部727之间。铁心连接部724具备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延伸部724a以及从延伸部724a的电动机轴线L的另一侧L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的弯曲部724b。对应于该结构,在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的外周侧部分321设置有在径向内侧切成的缺口部325。缺口部325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当第一腿部726及第二腿部727分别被保持于第一孔326及第二孔327时,铁心连接部724被收容于缺口部325。在共用端子72被保持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的状态下,弯曲部724b与定子铁心31抵接,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于定子铁心31。在本方式中,弯曲部724b和定子铁心31通过激光焊接。另外,如图12所示,在激光焊接时,以跨上弯曲部732b及定子铁心31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焊接痕15。

(作用效果)

根据本方式,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定子铁心31和共用端子72(导通端子)通过焊接而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抑制因电动机的振动等而导致的定子铁心31和共用端子72接触不良。由此,定子铁心31和基板19的地线处于可靠地导通状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定子铁心31产生的噪声。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弯曲部724b与定子铁心31抵接,所以能够以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被定位的状态,通过焊接将共用端子72固定。

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是嵌装第一腿部726的压入孔,第二孔327是嵌装第二腿部727的导向孔。因此,嵌装两个腿部725中的第二腿部727的第二孔327为导向用,所以与压入两根腿部的双方的情况相比,共用端子72向绝缘体32的安装容易。

在本方式中,第二孔327具备从内周面向径向突出的定位肋324。定位肋324具备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一肋324a以及从径向外侧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第二肋324b。因此,在第二腿部727嵌入到第二孔327中时,第一肋324a及第二肋324b能够与第二腿部727抵接,进行第二腿部727的径向的定位。

另外,在本方式中,弯曲部724b从延伸部724a的电动机轴线L的另一侧L2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在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上,在第一孔326及第二孔327之间设置有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切成的缺口部325。因此,能够将铁心连接部724收容于缺口部325,所以在将共用端子72安装到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上时,能够抑制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及共用端子72的径向的厚度变厚。另外,因为能够从径向外侧进行弯曲部724b及定子铁心31的焊接,所以焊接作业变得容易。

在本方式中,导通端子具备以将多个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的绕组连接部722。即,能够将导通端子作为共用端子72。

在本方式中,绝缘体32由与多个凸极312中的每一个对应设置的多个分割绝缘体320构成。共用端子72被保持于多个分割绝缘体320中的一个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因此,由于将共用端子72设置在一个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上,所以嵌装腿部725的孔的相对位置精度较高。因此,容易在绝缘体32上安装共用端子72。

在本方式中,多个分割绝缘体320中,相对于第一分割绝缘体320A位于周向的一侧CW的第二分割绝缘体320B具备引导一部分多个绕组350的槽部329。槽部329的底部329c朝向周向的另一侧CCW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倾斜。从与电动机轴线L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底部329c的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端部329d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的一部分重叠。因此,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及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在从槽部329被引导至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时,处于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的同等的高度位置,所以易于将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及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与第一绕组连接部722a连接。

(另一实施方式)

图16是从径向外侧观察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共用端子72附近的立体图。如图16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作为压入孔的第一孔326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贯通,定子铁心31具备在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与第一孔326重叠的第三孔316。在该情况下,第一腿部726被压入第三孔316。因此,因为共用端子72的第一腿部726被压入第三孔316,所以共用端子72不容易从绝缘体32拔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结构。

(1)一种电动机,具有:

定子铁心,所述定子铁心在以电动机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配置有多个凸极;

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保持于所述定子铁心;

多相的线圈,所述多相的线圈隔着所述绝缘体卷绕在所述凸极上;

基板,所述基板与从所述多相的所述线圈中的每一个延伸的相数的多个绕组电连接,并且配置于所述定子铁心的沿着所述电动机轴线的轴线方向的一侧;以及

导通端子,所述导通端子将所述基板和所述定子铁心电连接,

所述导通端子具备板厚方向朝向径向的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基板电连接的基板连接部、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且与所述定子铁心电连接的铁心连接部、以及保持于所述绝缘体的保持部,

所述铁心连接部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定子铁心。

(2)根据(1)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铁心连接部具备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弯曲且延伸的弯曲部,

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定子铁心抵接,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于所述定子铁心。

(3)根据(2)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主体部是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板形状,

所述保持部是所述主体部的周向的两端部分,

所述绝缘体具备从所述轴线方向嵌装所述保持部的保持槽。

(4)根据(3)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保持槽具备从内周面突出的定位肋。

(5)根据(3)或(4)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弯曲部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

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在所述保持槽的径向外侧沿轴线方向切成的缺口部。

(6)根据(2)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保持部具备相对于所述铁心连接部位于所述周向的一侧且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一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铁心连接部位于所述周向的另一侧且从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突出的第二腿部,

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嵌装所述第一腿部的第一孔以及嵌装所述第二腿部的第二孔。

(7)根据(6)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中的一方为压入孔,另一方为导向孔。

(8)根据(7)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第一腿部及所述第二腿部均为截面四边形的方条状,

所述压入孔为截面圆形状,

所述导向孔为截面四边形状。

(9)根据(8)所述的电动机,

所述导向孔具备从内周面向径向突出的定位肋。

(10)根据(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弯曲部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弯曲并延伸,

在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在所述第一孔及所述第二孔之间沿轴线方向切成的缺口部。

(11)根据(6)~(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导通端子具备以将所述多个绕组的端部保持于内侧的方式弯曲的绕组连接部。

(12)根据(6)~(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绕组连接部具备第一绕组连接部和第二绕组连接部,所述多个绕组中的一部分多个绕组的端部从所述周向的一侧到达所述第一绕组连接部,所述多个绕组中的另一部分多个绕组的端部从所述周向的另一侧到达所述第二绕组连接部,

所述第一绕组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腿部位于所述周向的一侧,

所述第二绕组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二腿部位于所述周向的另一侧。

(13)根据(12)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绝缘体由与所述多个凸极中的每一个对应设置的多个分割绝缘体构成,

所述导通端子保持于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的一个第一分割绝缘体。

(14)根据(13)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分割绝缘体位于所述周向的一侧的第二分割绝缘体具备引导所述一部分多个绕组的槽部,

所述槽部具备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一壁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壁部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壁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的底部,

所述底部朝向所述周向的另一侧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倾斜,

从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底部的所述周向的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绕组连接部的一部分重叠。

(15)根据(7)或(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压入孔沿轴线方向贯通,

所述定子铁心具备在轴线方向上与成为所述压入孔的一方重叠的第三孔,

所述第一腿部及所述第二腿部中的嵌入所述压入孔的一方被压入所述第三孔。

(16)一种泵装置,其中,具有:

(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以及

叶轮,所述叶轮由所述电动机旋转驱动。

相关技术
  • 一种燃烧炉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 一种循环燃烧且附带余热利用的废气回收炉
  • 一种燃烧炉废气余热再利用装置及其余热回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4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