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国家发展规划及半山酒店运用前景,人们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大多选择在风景优美、自然资源独特的山间水畔,追求独特体验和恬静、舒适的康养生活,而在这些地点建造酒店大都面临用地性质的问题,且建造永久建筑对土地及环境破坏极大、建造周期较长、建造、拆迁过程中均会产生较多建筑垃圾、不能移动搬迁,研究符合市场需求的装配式智慧环保文化特色酒店应运而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人们旅游康养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获得不同的旅居文化体验,体验不同的呼吸自然、惬意栖息的中高端度假酒店,将会成为众多游客旅行消费康养居住的新宠。

然而现有模块化酒店舒适度参差不齐,保温、隔音和防潮效果较差,不如传统酒店的效果,而且模块化酒店吸热性极强,通风不良,使得房间较为闷热,只能依靠空调等新风系统才能使得酒店舒适度提升,更是无法达到近零能耗的酒店要求。且现有集装箱酒店类型大多为独立单元模块式,空间布局紧凑,样式单一,入住舒适度差,产品为成品吊装运输,对场地要求高,适应性较弱,不利于方舱酒店安装与搬迁,会造成场地多次重复施工;而现有模块化酒店独立单元模块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连接点保温、隔热、隔音不到位,难以连接形成整体。

现有的模块化住房中,如申请号为的202211024312.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装配式模块化房屋,包括形成至少一个单层单元体的结构体系、围设于结构体系侧壁的围护系统以及分别铺设于结构体系的顶部和底部的屋面系统和地面系统;围护系统与结构体系卡接,并分别与屋面系统和地面系统卡接形成榫卯结构;结构体系包括若干竖直设置的立柱构件和水平设置的梁构件,立柱构件与梁构件通过连接件插接形成框架式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将房屋的结构体系、围护系统、屋面系统、地面系统、楼层板结构通过即插式榫卯结构进行连接,实现整体安装无螺栓、施工现场无焊接,有效减少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量,同时减少现场工人和吊装工具的使用,提高装配效率。该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1、一个单层单元体的结构中,墙板构件、屋面板构件、地面板构件设置有保温层,而结构体系之间连接的榫卯结构处均没有设置隔音和保温结构,导致单层单元体整体的保温隔热和隔音不到位,无法达到近零能耗的住房要求,住房居住舒适度不佳;2、在侧板上没有设置插座、开关、灯具、电器等元件的电路管线和卫生间、厨房、盥洗池、洗衣机的水路管线位置,水电管路排布困难;3、屋面系统为平面结构,雨雪天容易积水,而屋面系统没有设置,排水较为困难,长时间积水会锈蚀结构体系框架,且结构体系上连接点防水设置不明,雨水可能会渗漏到室内,影响居住环境;4、住房仅为方舱结构拼装,单层单元体没有细分生活区域,居住生活不便捷,且结合半山酒店运用前景,该住房与自然人文协调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包括:

舱体模块(1),由数个方舱单元(1a)水平阵列拼接或水平阵列拼接加垂直叠加拼接组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

楼梯单元模块(2),设置于舱体模块(1)一侧;

预制屋顶模块(3),安装于舱体模块(1)顶部;

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设置于预制屋顶模块(3)上表面,用于光伏发电并为舱体模块(1)室内的用电负载供电;

同层给排水模块(5),设置于舱体模块(1)上,用于为舱体模块(1)内用水区域供水和排水;

新风系统模块(6),设置于舱体模块(1)室内的顶面位置,用于调节舱体模块(1)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所述的方舱单元(1a)包括舱体框架(11)、模块化墙板(12)、模块化屋面(13)、模块化楼板(14)、模块化门(15)、模块化窗(16)和模块化栏杆(17),所述的模块化墙板(12)围护在舱体框架(11)四周,模块化屋面(13)设置在舱体框架(11)顶面,模块化楼板(14)设置在舱体框架(11)底面,模块化门窗(15)设置于模块化墙板(12)上;所述舱体框架(11)四周的模块化墙板(12)根据舱体模块(1)室内布局选择性安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模块化墙板(12)从内到外依次由室内装饰面层(121)、室内轻钢龙骨(122)、外墙内层PP尼龙板(123)、外墙阻尼隔音毡(124)、外墙气凝胶毡(125)、外墙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26)、外墙外层PP尼龙板(127)、结构钢框架(128)、外墙装饰面层(129)组成;所述外墙内层PP尼龙板(123)、外墙阻尼隔音毡(124)、外墙气凝胶毡(125)外墙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26)、和外墙外层PP尼龙板(127)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凝剂粘接;所述结构钢框架(128)内的空腔填充聚氨酯泡沫填充剂;

所述的模块化屋面(13)从下到上依次由下层真金板(131)、屋面气凝胶毡(132)、上层真金板(133)组成;

所述的模块化楼板(14)从下到上依次由金属外壳板(141)、防水卷材(142)、楼板阻尼隔音毡(143)、下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4)、上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5)、楼板PP尼龙板(146)和楼板室内面层(147);楼板阻尼隔音毡(143)、下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4)、上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5)、楼板PP尼龙板(146)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凝剂粘接,楼板PP尼龙板(146)和楼板室内面层(147)之间采用结构胶粘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模块化墙板(12)与舱体框架(11)交接处设置有交接密封组件(18),包括PP尼龙交接板(181)和气凝胶绝热涂料(182),PP尼龙交接板(181)设置于模块化墙板(12)与舱体框架(11)之间,PP尼龙交接板(181)与模块化墙板(12)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凝剂粘接,PP尼龙交接板(181)室外部分用气凝胶绝热涂料(182)喷涂;

所述的模块化门(15)、模块化窗(16)四周与模块化墙板(12)、舱体框架(11)交接处均设置有交接密封组件(18)。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预制屋顶模块(3)为歇山顶结构,包括轻钢结构框架(31)、预制望板(32)、模块化屋面板(33)、两块预制博风板(34)和两块预制山花板(35),其中,所述的轻钢结构框架(31)底部通过安装板(36)安装在舱体模块(1)顶部数个舱体框架(11)的顶角件上,预制望板(32)设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屋顶面的下半部分,模块化屋面板(33)设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屋顶面的上半部分,预制博风板(34)和预制山花板(35)设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屋顶面上半部分的两侧;

所述的预制博风板(34)和预制山花板(35)提取民族元素组合成成品构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安装板(36)为单顶角连接板(36a)或双顶角连接板(36b);单顶角连接板(36a)的顶角上设置有定位孔(361),舱体框架(11)的上顶角件(112)顶端与安装板定位孔(36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角件导向锥(1121),顶角件导向锥(1121)插设在安装板定位孔(361)内;单顶角连接板(36a)上与安装板定位孔(361)相邻的另两个顶角上设置有腰型安装孔(362),舱体框架(11)的上顶角件(112)顶端与腰型安装孔(36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角螺栓孔座(1122),安装板(36)通过螺栓穿入腰型安装孔(362)固定在上顶角件(112)的顶角螺栓孔座(1122)内;

舱体框架(11)的下顶角件底部与上顶角件(112)顶角件导向锥(11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角定位孔,当方舱单元(1a)叠加安装时,下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件导向锥(1121)插设在上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定位孔内;

所述双顶角连接板(36b)的结构为两块单顶角连接板(36a)对称设置的结构。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模块化门(15)前方设置有预制脚踏木模块(151),预制脚踏木模块(151)前方设置有预制台阶(152),楼梯单元模块(2)的上楼梯口与预制脚踏木模块(151)连接;

所述的楼梯单元模块(2)下方设置有设备间(21)。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由安装在预制屋顶模块(3)屋顶面的数块光伏瓦(41)组成,数块光伏瓦(41)的电路汇流后连接有控制器(42)输入端,控制器(42)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43)输入端,蓄电池(43)输出端连接有逆变器(44)输入端,逆变器(44)输出端和市电线路并联连接有切换开关总成(45)输入端,切换开关总成(45)输出端连接舱体模块(1)室内的用电负载;所述的数块光伏瓦(41)铺设在预制望板(32)和模块化屋面板(33)的屋顶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舱体模块(1)的单层结构中至少设置有一个居住单元(7)和/或展示区域(8);

居住单元(7)和展示区域(8)依附于舱体模块(1)结构形成不同区域,居住单元(7)包括玄关(71)、卫生间(72)、客房(73)和阳台(74),玄关(71)和卫生间(72)设置于舱体模块(1)前部,客房(73)设置于舱体模块(1)中部,阳台(74)设置于舱体模块(1)尾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同层给排水模块(5)包括储水箱(51)、给水管(52)、增压泵(53)、污水箱(54)和排水管(55),储水箱(51)设置于方舱酒店旁的地面上,储水箱(51)进水口连接市政供水管,储水箱(51)出水口通过给水管(52)连接卫生间(72)区域的用水器具,给水管(52)上设置有增压泵(53);污水箱(54)埋设于地下,污水箱(54)进水口通过排水管(55)连接卫生间(72)区域的废水器具,污水箱(54)出水口连接市政污水管;

所述的舱体模块(1)四周外露的舱体框架(11)表面设置有装饰盖板模块(19),给水管(52)和排水管(55)安装在舱体模块(1)外侧的部分设置于装饰盖板模块(19)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方舱单元(1a)的舱体框架(11)底部四个底角件下方设置有底座支腿(111),底座支腿(111)顶部与舱体框架(11)的顶角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支腿导向锥(1111),支腿导向锥(1111)插设在最下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定位孔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舱体模块(1)基于方舱6000×9000×3200mm为基本的模块单元(1a),由数个方舱单元(1a)水平阵列拼接或水平阵列拼接加垂直叠加拼接组成单层或多层结构的舱体模块(1);并采用高性能的保温、隔音建材黏贴复合制成不同的围护结构,包括模块化墙板(12)、模块化屋面(13)和模块化楼板(14);将模块化门(15)、模块化窗(16)、模块化栏杆(17)和装饰盖板模块(19)定型模块化设计,预制好的各部件模块运输到施工现场组装装修后即为模块化酒店的舱体模块(1);本发明的楼梯单元模块(2)和预制屋顶模块(3)根据舱体模块(1)的结构尺寸设计进行工厂化预制,预制好的楼梯单元模块(2)和预制屋顶模块(3)运输到施工现场,在舱体模块(1)侧面安装楼梯单元模块(2),在舱体模块(1)顶部安装歇山顶结构的预制屋顶模块(3),预制屋顶模块(3)屋顶面安装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为居住单元(2)的用电负载供电,形成模块化方舱组合酒店。

本发明的舱体模块(1)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最终达到空间舒适,流线清晰,布局合理的酒店产品,酒店入口设置于建筑的山墙面,由玄关(71)进入到达卫生间(72),卫生间(72)设计遵循干湿分离的原则,将淋浴与如厕分开,然后是客房(73),客房(73)采用的是双通道的设计方法,由于舱体的特殊性,在客房(73)尽端设计了落地的大玻璃,推开玻璃门之后是一个属于与自然对话的内凹阳台(74)。在建筑的二楼则是设置了至少一个展示区域(8)的灰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休憩空间,展示区域(8)可根据实际需求变更为居住单元(7)。

本发明基于高性能保温隔热的模块化墙板(12)、模块化屋面(13)和模块化楼板(14),通过墙、地、顶等各个节点的PP尼龙交接板(181)相互连接,并用环氧树脂胶结剂粘接,阳台(24)、室外采用气凝胶绝热涂料(182)解决舱体各个连接节点之间热桥问题,加以辅助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及室内的新风系统模块(6)整体来解决并实现整个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的近零能耗要求。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高性能的保温、隔音建材复合成围护结构,并在合围结构交接处设置交接密封组件(18)对交接缝隙密封隔热,解决了现有模块化酒店保温、隔热、隔音不到位,光伏发电的应用、保温隔热减噪建材的应用使得客房居住舒适度得到极大提升。

本发明模块化墙板(12)的室内轻钢龙骨(122)之间的空腔还可排布水电管线,水电排布施工方便快捷;给水管(52)和排水管(55)安装在舱体模块(1)外侧的部分隐藏在装饰盖板模块(19)内;给排水管线、电路管线集成布置,实现“管线集成、管线分离、便于检修”的原则,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结构部件均由工厂定型生产,现场通过舱体框架(11)的顶角件(112、113)插销装配安装,无多余建筑垃圾,干法施工,大幅提高作业效率,缩短工期。

本发明的预制屋顶模块(3)设计为歇山顶结构,并提取建筑当地的民族元素融合到预制屋顶模块(3)、装饰盖板模块(19)和模块化墙板(12)的外墙装饰面层(129)组合成成品构件,最终形成具备民族特色的模块化屋顶,增加模块化酒店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协调性。

本发明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通过高性能围护结构、低碳高效资源利用与能源应用设备系统结合的整套解决方案,模块化酒店单个客房单元的建筑本体节能率约为21.13%,大于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中≥20%的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约为40.99%,远远大于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中≥10%的标准,实现整个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的近零能耗要求,提升了酒店客房的人居环境舒适度同时节能减排节约了能源,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更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舱酒店的立体结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发明模块化墙板的构造节点大样图;

图3为本发明模块化楼板的构造节点大样图;

图4为本发明模块化墙板与模块化屋面的连接节点大样图;

图5为本发明模块化墙板与模块化楼板的连接节点大样图;

图6为本发明轻钢结构框架与舱体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板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方舱酒店一楼的户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方舱酒店二楼的户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底座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方舱酒店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同层给排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新风系统模块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模块化屋面光伏板的原理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模块化屋面光伏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标号:

1-舱体模块,1a-方舱单元,11-舱体框架,111-底座支腿,1111-支腿导向锥,112-上顶角件,1121-顶角件导向锥,1122-顶角螺栓孔座;

12-模块化墙板,121-室内装饰面层,122-室内轻钢龙骨,123-外墙内层PP尼龙板,124-外墙阻尼隔音毡,125-外墙气凝胶毡,126-外墙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27-外墙外层PP尼龙板,128-结构钢框架,129-外墙装饰面层;

13-模块化屋面,131-下层真金板,132-屋面气凝胶毡,133-上层真金板;

14-模块化楼板,141-金属外壳板,142-防水卷材,143-楼板阻尼隔音毡,144-下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5-上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6-楼板PP尼龙板,147-楼板室内面层;

15-模块化门,151-预制脚踏木模块,152-预制台阶;16-模块化窗,17-模块化栏杆;18-交接密封组件,181-PP尼龙交接板,182-气凝胶绝热涂料;19-装饰盖板模块;

2-楼梯单元模块,21-设备间;

3-预制屋顶模块,31-轻钢结构框架,32-预制望板,33-模块化屋面板,34-预制博风板,35-预制山花板,36-安装板,36a-单顶角连接板,36b-双顶角连接板,361-安装板定位孔,362-腰型安装孔;

4-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1-光伏瓦,42-控制器,43-蓄电池,44-逆变器,45-切换开关总成;

5-同层给排水模块,51-储水箱,52-给水管,53-增压泵,54-污水箱,55-排水管;

6-新风系统模块;

7-居住单元,71-玄关,72-卫生间,73-客房,74-阳台;

8-展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15所示,一种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包括由数个方舱单元1a水平阵列拼接或水平阵列拼接加垂直叠加拼接组成单层或多层结构的舱体模块1,舱体模块1一侧设置有楼梯单元模块2,舱体模块1顶部设置有预制屋顶模块3,预制屋顶模块3上表面设置有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用于光伏发电并为居住单元2的用电负载供电;舱体模块1上设置有同层给排水模块5,用于为舱体模块1内用水区域供水和排水;舱体模块1室内的顶面位置设置有新风系统模块6,用于调节舱体模块1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在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方舱单元1a包括舱体框架11、模块化墙板12、模块化屋面13、模块化楼板14、模块化门15、模块化窗16和模块化栏杆17,所述的模块化墙板12和模块化栏杆17围护在舱体框架11四周,模块化屋面13设置在舱体框架11顶面,模块化楼板14设置在舱体框架11底面,模块化门窗15设置于模块化墙板12上;舱体框架11四周的模块化墙板12和模块化栏杆17根据舱体模块1室内布局选择性安装。

在实施例中,舱体模块1的舱体框架11基于方体结构以方舱模块化长宽高尺寸6000×9000×3200mm为整体设计参数,设计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舱体框架11由三个长宽高尺寸3000×6000×3200mm的方舱单元1a拼合而成,方舱单元1a主要由底框架、支承立柱、顶框架等组成。方舱单元1a支承立柱与顶、底框架采用高强度螺栓栓接形成刚性框架的结构,该结构形式可以对方舱单元1a一个或多个面进行完全开放以创建更大的开放式空间。另外,方舱单元1a顶框架主梁折弯型材设计有合理的导水槽结构和内外挡水板,并将方舱单元1a顶部汇集到四周导水槽的雨水通过设计在角柱内的导水管排至地面;另外,由于顶框架主梁折弯构件的内挡水板高于外挡水板,能有效防止雨水流入单体模块内。另外,由于项目为两层单体模块叠加屋面结构,为提高舱体的竖向承载,支承立柱模块除方舱单体模块四角的角柱外,再配合围护结构在适当位置增加支撑立柱,模块以提高整个方舱单体模块的竖向承载。

在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模块化墙板12从内到外依次由室内装饰面层121、室内轻钢龙骨122、外墙内层PP尼龙板123、外墙阻尼隔音毡124、外墙气凝胶毡125、外墙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26、外墙外层PP尼龙板127、结构钢框架128、外墙装饰面层129组成;所述外墙内层PP尼龙板123、外墙阻尼隔音毡124、外墙气凝胶毡125外墙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26、和外墙外层PP尼龙板127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凝剂粘接;所述结构钢框架128内的空腔填充聚氨酯泡沫填充剂。

在实施例中,模块化墙板12结构层中的外墙气凝胶毡125和外墙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26用于提升模块化墙板12的保温隔热性能;外墙阻尼隔音毡124用于提升模块化墙板12的阻尼隔音性能;外墙内层PP尼龙板123和外墙外层PP尼龙板127用作保温隔音材料的基层和载体,保护保温和隔音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化墙板12结构层中的室内轻钢龙骨122和结构钢框架128用于支撑模块化墙板12的整体结构,室内轻钢龙骨122形成的空腔用于布置水电管线,水电管线排布施工方便快捷。

在实施例中,如图所示,模块化屋面13从下到上依次由下层真金板131、屋面气凝胶毡132、上层真金板133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墙气凝胶毡125和屋面气凝胶毡132是高性能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为0.02~0.1W/(m·k);真金板131、132是性能稳定的防火保温板,其导热系数≤0.036W/(m·k);屋面气凝胶毡132和真金板131、132用于提升模块化屋面13的防火和保温性能,真金板131、132还具有良好抗压强度、抗冲击及稳定性,抗水、防潮、耐冻融、防渗透,自重轻,取材环保,无有害物质挥发,不分解不霉变;外墙气凝胶毡125和屋面气凝胶毡132可在不降低保温性能的前提下减小模块化板材的厚度。

在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模块化楼板14从下到上依次由金属外壳板141、防水卷材142、楼板阻尼隔音毡143、下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4、上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5、楼板PP尼龙板146和楼板室内面层147;楼板阻尼隔音毡143、下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4、上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5、楼板PP尼龙板146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凝剂粘接,楼板PP尼龙板146和楼板室内面层147之间采用结构胶粘接。

在实施例中,模块化楼板14中的楼板PP尼龙板146,PP尼龙材料具有质量轻、面层平整、易打孔、可黏贴等多重优点,作为楼板室内面层147的基层及载体,一定的厚度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对于保温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实施例中,下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4和上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5为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为保证材料保温性能及隔热性能,每一道层次15cm为宜,单层材料过厚容易出现漏气,只铺设单层保温材料不足以达到近零能耗目标,两层二氧化硅真空保温板144、145错缝铺贴,且需注意避免穿刺。

在实施例中,环氧树脂胶结剂作为保温材料与其他层次的胶结粘结材料,并可以填充部分保温材料叠合处的孔缝。

在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模块化墙板12与舱体框架11交接处设置有交接密封组件18,包括PP尼龙交接板181和气凝胶绝热涂料182,PP尼龙交接板181设置于模块化墙板12与舱体框架11之间,PP尼龙交接板181与模块化墙板12之间通过环氧树脂胶凝剂粘接,PP尼龙交接板181室外部分用气凝胶绝热涂料182喷涂。

在实施例中,模块化门15、模块化窗16四周与模块化墙板12、舱体框架11交接处均设置有交接密封组件18。

在实施例中,模块化门15和模块化窗16为玻璃窗扇加铝合金断桥结构,玻璃窗扇采用Low-E双银中透光玻璃,玻璃窗扇四周采用65系列外平开隔热铝合金断桥连接,阴阳角采用硅酮耐候结构胶密封,玻璃窗扇悬窗处采用发泡硅胶密封条密封;Low-E双银中透光玻璃即低辐射镀膜玻璃,由双层玻璃、低辐射镀银膜、干燥空气组合而成,具有环保节能、美观舒适、隔音降噪、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隔热等优点;Low-E双银中透光玻璃可以把大部分紫外线和红外线阻隔、反射到室外,从而将太阳光过滤成相对的“冷光源”,来达到室内的舒适和空调节能作用,降低电费开支,隔热能力是普通中空玻璃的2倍。

在实施例中,如图1、图11、图12、图13所示,预制屋顶模块3为歇山顶结构,包括轻钢结构框架31、预制望板32、模块化屋面板33、两块预制博风板34和两块预制山花板35,其中,所述的轻钢结构框架31底部通过安装板36安装在舱体模块1顶部数个舱体框架11的顶角件上,预制望板32设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屋顶面的下半部分,模块化屋面板33设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屋顶面的上半部分,预制博风板34和预制山花板35设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屋顶面上半部分的两侧。

在实施例中,预制望板32、预制博风板34和预制山花板35提取建筑当地的民族元素组合成品构件,最终形成具备民族特色的模块化屋顶,增加模块化酒店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协调性。

在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预制屋顶模块3的轻钢结构框架31与舱体模块1顶部之间的连接采用安装板36连接形式,安装板36为单顶角连接板36a或双顶角连接板36b;单顶角连接板36a的顶角上设置有定位孔361,舱体框架11的上顶角件112顶端与安装板定位孔36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角件导向锥1121,顶角件导向锥1121插设在安装板定位孔361内;单顶角连接板36a上与安装板定位孔361相邻的另两个顶角上设置有腰型安装孔362,舱体框架11的上顶角件112顶端与腰型安装孔36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角螺栓孔座1122,安装板36通过螺栓穿入腰型安装孔362固定在上顶角件112的顶角螺栓孔座1122内;

舱体框架11的下顶角件底部与上顶角件112顶角件导向锥112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顶角定位孔,当方舱单元1a叠加安装时,下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件导向锥1121插设在上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定位孔内;

双顶角连接板36b的结构为两块单顶角连接板36a对称设置的结构。

连接时,置于轻钢结构框架31下的安装板36均依次穿过顶角件导向锥1121进行整体平面限位,然后采用螺栓对各角件进行连接紧固,形成稳固的栓接舱顶结构。

在实施例中,如图1、图8、图13所示,模块化门15前方设置有预制脚踏木模块151,预制脚踏木模块151前方设置有预制台阶152,楼梯单元模块2的上楼梯口与预制脚踏木模块151连接。

在实施例中,楼梯单元模块2下方设置有设备间21,通过对梯下空间合理设计运用,将酒店用电控制柜安放与楼梯间下方,同时安装光伏瓦蓄电,新风系统外机使梯下空间标准化,提升酒店外观质量保护设备更长久使用。

在实施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由安装在预制屋顶模块3屋顶面的数块光伏瓦41组成,数块光伏瓦41的电路汇流后连接有控制器42输入端,控制器42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43输入端,蓄电池43输出端连接有逆变器44输入端,逆变器44输出端和市电线路并联连接有切换开关总成45输入端,切换开关总成45输出端连接舱体模块1室内的用电负载;数块光伏瓦41铺设在预制望板32和模块化屋面板33的屋顶面上。

在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舱体模块1的单层结构中至少设置有一个居住单元7和/或展示区域8;居住单元7和展示区域8依附于舱体模块1结构形成不同区域,居住单元7包括玄关71、卫生间72、客房73和阳台74,玄关71和卫生间72设置于舱体模块1前部,客房73设置于舱体模块1中部,阳台74设置于舱体模块1尾部;展示区域8包括卫生间72和露台,展示区域8的卫生间72设置于居住单元7的卫生间72上方;六个方舱单元1a模块组合形成两层住宿酒店其功能涵盖洗浴、住宿、休闲、露台,大面积多空间,使酒店品质得到质的提升。

在实施例中,如图1、图10所示,方舱单元1a的舱体框架11底部四个底角件下方设置有底座支腿111;底座支腿111用于抬高舱体高度、支撑舱体底座、保证舱体稳固等功能。底座支腿111设计需保证具备高承载性能,依据舱体重量计算,单底座支撑需满足3.5吨承载需求舱体自重1.5吨、围护结构+内装辅材4.5吨、屋顶3吨,共两层6个舱体;因室内管排采用下排方式,管排走线需满足一定安装高度,因此舱体抬高距离需满足安装空间;底座支腿111支撑时,为充分保证方舱单元1a之间的对位及水平,底座支腿111安装需保证方舱单元1a之间高度一致及安装尺寸偏差需求;底座支腿111支撑与舱体框架11连接时,需充分保证连接的紧固性与安全性。

底座支腿111区分为单角支撑件和组合支撑件,单角支撑件用于支撑方舱模块1的,其中单角件支撑采用左侧底座支撑,连接部署位采用右侧底座支撑。底座支撑设计采用多段加强筋支撑,充分保证高承载要求;同时,底座支撑长度尺寸提高到600mm,保证舱底留有足够安装空间;此外,底座支撑安装前,首先需在项目安装部署硬化场地划出底座支撑方位线,并对部署的底座支撑进行水平位调平,调平完成后,采用地脚螺栓对底座支撑进行固定。

在实施例中,如图1、图13所示,舱体模块1四周外露的舱体框架11表面设置有装饰盖板模块19,装饰盖板模块19可将两两方舱单元1a之间组合的缝隙进行掩盖为满足酒店美观性,同时具备防水密闭等功能。

在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同层给排水模块5包括储水箱51、给水管52、增压泵53、污水箱54和排水管55,储水箱51设置于方舱酒店旁的地面上,储水箱51进水口连接市政供水管,储水箱51出水口通过给水管52连接卫生间72区域的淋浴、盥洗池水龙头、马桶抽水箱等用水器具,给水管52上设置有增压泵53;污水箱54埋设于地下,污水箱54进水口通过排水管55连接卫生间72区域的地漏、盥洗池、马桶等废水器具,污水箱54出水口通过重力排水管连接市政污水管。

给水管52和排水管55安装在舱体模块1外侧的部分设置于装饰盖板模块19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系统模块6包括一套空调机组、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其中,空调机组设置于阳台24一侧,空调机组制冷量12KW,循环风量1500m

实施例2:

以某项目的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为例:

1、主要指标:

建筑综合节能率不低于60%、本体节能率不低于20%;

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产量不小于建筑终端能源消耗量30%。

2、设计原则

为了考虑样板间完整地矗立在天宇下,项目遵循民居与传统建筑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即“对称”的原则。通过体量、透视及光学对称,最终达到体量平衡的效果,切合对称的均衡美法则。

3、设计手法

项目基于舱体结构,采用母题重复、同质叠加、架空、错动、增减、分割、虚实拓扑等前卫设计手法,将样板间打造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模块化酒店产品。

4、设计思路

设计遵循以重复、相似、连续等为原则的格式塔心理学法则,使用传统建筑惯用的三段式设计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分为台基、屋身及屋顶三部分,其中台基部分采用定制化基座、由工厂进行预制;屋身采用整体式方舱结构同时引入民族装饰线条,也是由工厂进行预制;屋顶由轻钢结构现搭形成简化的歇山顶。最终达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内装及信息化管理的现代产业化发展目标。

5、设计方案

由于设计使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方法,项目总共使用4个3000×6000mm的功能舱2个3000×6000mm的结构舱以及雨棚、台阶及楼梯模块,共计面积99平方米。

在一级功能模块完成之后,采用拆分设计的方法,我们将功能模块量化为博风板、山花板、檩条、梁枋等二级部品部件模块,下发到工厂进行生产,实现设计到生产的无缝链接。

通过模块化设计方法,最终达到空间舒适,流线清晰,布局合理的酒店产品,酒店入口设置于建筑的山墙面,由玄关71进入到达卫生间72,卫生间72设计遵循干湿分离的原则,将淋浴与如厕分开,然后是客房73,客房73采用的是双通道的设计方法,由于舱体的特殊性,在客房73尽端设计了落地的大玻璃,推开玻璃门之后是一个属于与自然对话的内凹阳台74。在建筑的二楼则是设置了一个展示区域8的灰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休憩空间,展示区域8可根据实际需求变更为居住单元7。

6、效果图示意

如图11所示,对于建筑的立面设计,我们在立面引入了装饰格栅同时对歇山顶进行了简化,也对山花板进行了处理。运用BIM软件设计出数字化模型,达到“超前验证、模拟可视”的效果。

7、满足指标的光伏瓦最小安装面积计算

表1:负荷计算表

1、计算负荷

Pc=0.8*11.5=9.2KW

其中:0.8为同时系数,11.5为表1计算的设备功率之和;

2、终端年有功电能消耗量

Wy=Pc*Tmax=9.2KW*1230H=4920=11316KWh/a

其中:Pc为有功计算功率,Tmax为年最大有功负荷利用小时数;

3、可再生能源年指标产量;

Wgf=Wy*30%=11316*30%=3394.8KWh/a

其中:Wy为年有功电能消耗量,30%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指标;

4、单位面积光伏发电量

Ep=H*P*K1=1600*0.083*0.75=99.6(kWh/a*㎡)

其中:H为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P为组件安装容量,K1为综合效率系数;

5、满足指标光伏瓦最小安装面积

S=Wgf/Ep=3394.8/99.6=34.1㎡

其中:Wgf为可再生能源年指标产量,Ep单位面积光伏发电量。

综上所述,舱体模块1的占地面积为54㎡,而预制屋顶模块3四周超出舱体模块1的范围,所以预制屋顶模块3顶部预制望板32和模块化屋面板33的屋顶面表面积远大于舱体模块1的占地面积,所以预制望板32和模块化屋面板33上可安装光伏瓦41的面积远大于指标光伏瓦41最小安装面积的34.1㎡,满足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的设计指标。

表2:《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表5.0.2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

根据表2所示的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非严寒、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公共建筑的建筑本体节能率指标为大于等于2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指标为大于等于10%;而本实施例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的建筑本体节能率高于2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高于30%,大于近零能耗公共建筑能效指标,实现整个模块化组合方舱酒店的近零能耗要求,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本发明的工作方式:

本发明的舱体模块1中的舱体框架11、模块化墙板12、模块化屋面13、模块化楼板14、模块化门15、活动窗扇16、固定窗扇17、模块化幕墙18和模块化栏杆19均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生产。采用拆分设计的方法,将舱体模块1拆分成不同的二级部件,下发到工厂进行生产,实现设计到生产的无缝链接。

舱体框架11由三个长宽高尺寸3000×6000×3200mm的单体模块拼合而成,模块化墙板12、模块化屋面13、模块化楼板14、模块化门15、活动窗扇16、固定窗扇17、模块化幕墙18和模块化栏杆19可提前在工厂分别安装在舱体框架11的三个单体模块上。

模块化墙板12结构层中的室内装饰面层1201可在舱体模块1安装完成,并将水电管线排布完成后再进行安装。

装配本发明时:

步骤1:预先对场地进行修整,确保场地质量复合装配方舱酒店的要求。

步骤2:对工厂预制好的舱体模块1进行整体式运输或分段式运输,并将舱体模块1最下层舱体框架11的数个顶角定位孔分别定位安装在场地底座支腿111的支腿导向锥1111上;方舱单元1a叠加安装时,下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件导向锥1121插设在上层舱体框架11的顶角定位孔内;并确保舱体模块1受力点一致,保证安全稳定。

步骤3:在舱体模块1上安装预制屋顶模块3,将轻钢结构框架31底部的安装板36通过螺栓穿过腰型安装孔362安装在最上层舱体框架11上顶角件112的顶角螺栓孔座1122上。

步骤4:在预制屋顶模块3上安装模块化屋面光伏板4的光伏瓦41,将控制器42、蓄电池43、逆变器44和切换开关总成45安装在设备间21内,并依次连接控制器42、蓄电池43、逆变器44和切换开关总成45。

步骤5:在模块化墙板12内的室内轻钢龙骨122上排布水电管线,水电管线排布施工完成后安装上室内上室内装饰面层121,然后在舱体模块1进行装饰施工和家具家电安装。

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