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模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氢燃料电池模块系统在分布式发电领域的应用,其系统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MW级氢燃料电池模块分布式发电系统,其具有效率高、噪音低、体积小、环保、功率配置灵活等优势,大型分布式电站或热电联供系统应用场景正在开展示范应用,对于1MW燃料电池模块系统反应产物水,理论最大量约为0.6m3/h,如果能够收集并加以利用,将提升整个系统的经济价值,尾排气体中水直接排放不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造成大量热量的浪费。MW级氢燃料电池模块分布式发电系统产生的水既有液态水又有气态水,目前,市场上仅有少部分厂家在采用了带涡轮膨胀机的空压机燃料电池模块系统尾排管上安装有分离器(如中国专利CN116072925A、CN115483413A等),用于分离掉尾排气体中的液态水,来减少尾排液态水对空压机涡轮端的腐蚀损伤和高速稳定性的影响;但是现有技术未对燃料电池模块系统产生的气态水进行处理和收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未对燃料电池模块系统产生的气态水进行处理和收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模块,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包括电堆和空路混合器,所述电堆上形成有间隔分布的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支路与空路混合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上连通有气路分排水器,所述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空路混合器的进气口连通;

排气主管路,所述排气主管路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空路混合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排气主管路上按排气路径依次连通有冷凝分水器以及气液分水器;以及,

排水主管路,所述排水主管路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空路混合器的出水口连通,且所述排水主管路还与所述冷凝分水器以及所述气液分水器连通,所述排水主管路连通有水收集装置。

可选地,所述冷凝分水器包括:

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内形成有冷凝室,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冷凝室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排水口,且所述第一罐体上靠近所述第二排水口的位置还形成有与所述冷凝室连通的第二排气口;

第一阻水透气板,所述第一阻水透气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排气口;以及,

冷凝件,所述冷凝件安装于所述冷凝室内,所述冷凝件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且用于放置冷凝液的冷凝腔,任一相邻的两个所述冷凝腔之间形成有通道,所述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以及所述第二排水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罐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冷凝件的底部的位置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所述冷凝腔的冷却液进口,所述第一罐体的侧壁上靠近所述冷凝件的顶部的位置形成有供冷却液排出所述冷凝腔的冷却液出口。

可选地,所述冷凝室的顶部内腔朝下呈渐扩设置,所述通道竖向贯通所述冷凝件,所述冷凝腔内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于所述冷凝件上方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由上至下朝靠近所述第一罐体的内侧壁方向呈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罐体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排气口间隔分布的第一液位计;和/或,

所述冷凝分水器还包括第一排水阀,所述第一排水阀安装于所述第二排水口。

可选地,所述气液分水器包括:

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内形成有分离室,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分离室连通的第三进气口和第三排水口,且所述第二罐体上靠近所述第三排水口的位置还形成有与所述分离室连通的第三排气口;

第二阻水透气板,所述第二阻水透气板安装于所述第三排气口;以及,

阻水透气罩,所述阻水透气罩安装于所述分离室内,所述阻水透气罩由上至下呈渐缩设置,且所述阻水透气罩的顶部位于所述第三进气口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气液分水器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所述分离室内,且所述滤网位于所述阻水透气罩的上方;和/或,

所述气液分水器还包括第二排水阀,所述第二排水阀安装于所述第三排水口;和/或,

所述第二罐体靠近所述第三排水口的位置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进气口间隔分布的第二液位计。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气路排水阀

可选地,所述第四支路上还连通有空路排水阀。

可选地,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具有多个,多个所述燃料电池模块并联设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燃料电池模块、排气主管路以及排水主管路,在燃料电池模块中的电堆上设置间隔分布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一排气口,使得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支路与空路混合器连通,并且在第一支路上连通一气路分排水器,再使得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与空路混合器连通,使得本发明能够利用设置的气路分排水器能够对电堆模块排出的水进行水气分离,在完成水气分离之后,再利用第一支路将分离出的水排放至空路混合器,并使得电堆上的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与空路混合器连通,进而也就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空路混合器中利用第一支路排出的水对第二支路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同时的,在将空路混合器通过第四支路与设置有水收集装置的排水主管路连通,使得本发明能够对第一支路以及空路混合器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并且的,利用第三支路将空路混合器排出的气体通入至设置有依次连通冷凝分水器以及气液分水器的排气主管路中,利用排气主管路中的冷凝分水器以及气液分水器对气体进行二次水气分离处理,同时将分离出的水均通入至水收集装置中,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分离和收集,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模块中产生的气态水进行处理收集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示例的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示例的燃料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示例的冷凝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示例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示例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示例的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示例的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示例的D-D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发明构思。

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料电池模块。

如图1至图8所示,提出本发明燃料电池模块的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8,该型燃料电池的尾排分水系统,包括:

燃料电池模块100,燃料电池模块100包括电堆110和空路混合器120,电堆110上形成有间隔分布的第一排水口以及第一排气口,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支路130与空路混合器120的进水口连通,第一支路130上连通有气路分排水器140,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150与空路混合器120的进气口连通;

排气主管路200,排气主管路200通过第三支路160与空路混合器120的出气口连通,排气主管路200上按排气路径依次连通有冷凝分水器210以及气液分水器220;以及,

排水主管路300,排水主管路300通过第四支路170与空路混合器120的出水口连通,且排水主管路300还与冷凝分水器210以及气液分水器220连通,排水主管路300连通有水收集装置310。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气路分水器以及空路混合器120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经成熟的相应设备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仅进行应用,并未对其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改进或者设计,故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当然,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燃料电池模块100优选为氢燃料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燃料电池模块100、排气主管路200以及排水主管路300,在燃料电池模块100中的电堆110上设置间隔分布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一排气口,使得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支路130与空路混合器120连通,并且在第一支路130上连通一气路分排水器140,再使得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150与空路混合器120连通,使得本发明能够利用设置的气路分排水器140能够对电堆110模块排出的水进行水气分离,在完成水气分离之后,再利用第一支路130将分离出的水排放至空路混合器120,并使得电堆110上的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150与空路混合器120连通,进而也就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空路混合器120中利用第一支路130排出的水对第二支路150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同时的,在将空路混合器120通过第四支路170与设置有水收集装置310的排水主管路300连通,使得本发明能够对第一支路130以及空路混合器120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并且的,利用第三支路160将空路混合器120排出的气体通入至设置有依次连通冷凝分水器210以及气液分水器220的排气主管路200中,利用排气主管路200中的冷凝分水器210以及气液分水器220对气体进行二次水气分离处理,同时将分离出的水均通入至水收集装置310中,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分离和收集,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模块100中产生的气态水进行处理收集的功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冷凝分水器210包括:

第一罐体211,第一罐体211内形成有冷凝室,第一罐体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与冷凝室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11a和第二排水口211c,且第一罐体211上靠近第二排水口211c的位置还形成有与冷凝室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11b;

第一阻水透气板212,第一阻水透气板212安装于第二排气口211b;以及,

冷凝件213,冷凝件213安装于冷凝室内,冷凝件213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且用于放置冷凝液的冷凝腔213a,任一相邻的两个冷凝腔213a之间形成有通道213b,通道213b的一端连通第二进气口211a,另一端连通第二排气口211b以及第二排水口211c。

需要特别和明确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示例的多个冷却腔均是相互连通的,当然,为了提升冷却效果,示例的多个冷却腔的连通位置均位于底端。并且的,示例的冷却件优选为圆柱状结构,且多个通道213b是阵列布置于冷凝件213上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罐体211、第一阻水透气板212以及冷凝件213,在第一罐体211内形成冷凝室,第一罐体21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与冷凝室连通的第二进气口211a和第二排水口211c,在第一罐体211靠近第二排水口211c的位置形成于冷凝室连通的第二排气口211b,将第一阻水透气板212安装在第二排气口211b,将冷凝件213安装在冷凝室内,并使得第二进气口211a进入第一罐体211的气体从冷凝件213上的通道213b流过并经冷凝腔213a中的冷却进行气液分离,进而使得本发明实现了对第二进气口211a进入冷凝腔213a内的气体进行气液分离的功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罐体211的侧壁上靠近冷凝件213的底部的位置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冷凝腔213a的冷却液进口211d,第一罐体211的侧壁上靠近冷凝件213的顶部的位置形成有供冷却液排出冷凝腔213a的冷却液出口211e。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罐体211的侧壁上靠近冷凝件213的底部的位置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冷凝腔213a的冷却液进口211d,同时在第一罐体211的侧壁上靠近冷凝件213的顶部的位置形成有供冷却液进入冷凝腔213a的冷却液出口211e,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让冷却液进入或者离开冷却腔,能够提升冷却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冷凝室的顶部内腔朝下呈渐扩设置,通道213b竖向贯通冷凝件213,冷凝腔213a内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于冷凝件213上方的分流板214,分流板214从第二进气口211a的方向向下朝靠近第一罐体211的内侧壁方向呈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让冷凝室的顶部的内腔朝下呈渐扩设置,使得通道213b竖向贯穿冷凝件213,并且在冷凝腔213a内还设置有多个间隔分布于冷凝件213上方的分流板214,使得分流板214从第二进气口211a的方向向下朝靠近第一罐体211的内侧壁方向呈倾斜设置,进而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利用分流板214对第二进气口211a进入的气体进行分流,提升了冷却件对气体的冷却效率。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罐体211的侧壁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还设置有与第二排气口211b间隔分布的第一液位计21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液位计215,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一液位计215对第一罐体211内的液位高度进行观测,便于调整第二进气口211a的进气速度。

冷凝分水器210还包括第一排水阀216,第一排水阀216安装于第二排水口211c。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冷凝分水器210上设置第一排水阀216,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第而排水口进行关闭和打开,便于排水。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液分水器220包括:

第二罐体221,第二罐体221内形成有分离室,第二罐体2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形成有与分离室连通的第三进气口221a和第三排水口221b,且第二罐体221上靠近第三排水口221b的位置还形成有与分离室连通的第三排气口221c;

第二阻水透气板222,第二阻水透气板222安装于第三排气口221c;以及,

阻水透气罩223,阻水透气罩223安装于分离室内,阻水透气罩223在分离室内呈渐缩设置,且阻水透气罩223的顶部位于第三进气口221a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罐体221、第二阻水透气板222以及阻水透气罩223,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第一罐体211排出的其他进行再次的水气分离,提升了对气体中携带的水的收集效果。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气液分水器220还包括滤网224,滤网224安装于分离室内,且滤网224位于阻水透气罩223的上方。

气液分水器220还包括第二排水阀225,第二排水阀225安装于第三排水口221b。

第二罐体221靠近第三排水口221b的位置还设置有与第三进气口221a间隔分布的第二液位计226。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支路130上设置有气路排水阀180。第四支路170上还连通有空路排水阀190。燃料电池模块100具有多个,多个燃料电池模块100并联设置。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以MW级燃料电池为例,分布式发电系统尾排分水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单元、第二支路150、排水支管、排气主管路200、排水主管路300、冷凝分水器210、气液分水器220、冷却液进入管线、冷却液排出管线及水收集装置310组成。

燃料电池单元指单一燃料电池模块100单元,所有部件成一撬,图中仅体现了氢气、空气两路的尾排相关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电堆110模块、氢路分水器、气路排水阀180、空路混合器120、空路排水阀190及连接管路组成。其中,燃料电池电堆110模块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可为单堆或多堆;氢路分水器用于初级分离电堆110氢气出口测液态水,从而将氢气尽可能多的回流至氢气入口端;气路排水阀180根据氢路分水器内液位定周期将分离出的液态水排出氢路系统;空路混合器120主要作用为利用空气路尾排大流量气体对气路排水阀180排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排出的氢气进行稀释,确保氢安全,同时起到初级收集液态水并排出系统的作用;空路排水阀190根据空路混合器120内液位定周期将初级收集的液态水排至收集系统。

第二支路150和排气主管路200采用热浸锌碳钢管或不锈钢管路,作为各燃料电池单元排气管线,用于系统内排气系统的串联。

排水支管和排水主管路300采用热浸锌碳钢管或不锈钢管路,用作各燃料电池单元的排水管线,最终通过排水主管路300汇集,将收集到的水排至水收集装置310。

冷凝分水器210为自行设计加工件,整体成一撬,主要由第一罐体211、第二进气口211a、分流板214、冷凝件213、冷却液进口211d、冷却液出口211e、第二出气口、第一阻水透气板212、第一液位计215、第二排水阀225及第二排水口211c组成。第一罐体211为定制不锈钢结构件,其上布置有第二进气口211a、冷却液进口211d、冷却液出口211e、第二出气口及第二排水口211c;尾排气体通过冷凝分水器210顶部第二进气口211a进入;分流板214为薄不锈钢板,内嵌固定于第一罐体211)上,起到将尾排气体均匀分流至冷凝件213上的作用;冷凝件213为不锈钢管,其内测为气体通道213b,与冷凝分水器210气腔相通,其外侧为冷却水,尾排气流过冷凝件213与管外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尾排气体的冷凝;冷却液进口211d采取切向进入冷凝分水器210水腔,增加流体的螺旋扰动;冷却液出口211e也是采取切向流出冷凝分水器210;冷凝后的尾排气体通过侧向第二出气口离开冷凝分水器210;第一阻水透气板212布置在第二出气口前端,为圆弧形不锈钢薄板,其上均匀分布小孔,主要作用为在允许气体顺利通过的同时,尽可能的阻挡液滴通过,属于初级除水;第一液位计215为外购件,安装于第一罐体211)上,与冷凝分水器210内液位连通,可实时观测冷凝分水器210内液位情况;第二排水阀225为外购件,安装于冷凝分水器210第二排水口211c前,根据冷凝分水器210内液位高低定周期开闭,将冷凝分水器210内的凝水排出;第二排水口211c位于冷凝分水器210底部,凝水通过此口及排水管线排出。

气液分水器220为自行设计加工件,整体焊接成一撬。主要有第二罐体221、第三进气口221a、第二阻水透气板222、阻水透气罩223、滤网224、尾气排放口、第二液位计226、第二排水阀225及第三排水口221b组成。第二罐体221为定制不锈钢结构件,其上布置有第三进气口221a、尾气排放口及第三排水口221b;第三进气口221a采取切向进入气液分水器220,增加流体的螺旋扰动,便于气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气流夹杂的液滴分离;第二阻水透气板222布置在第三进气口221a后端,为圆弧形不锈钢薄板,其上均匀分布小孔,主要作用为在允许气体顺利通过的同时,尽可能的阻挡液滴通过,属于初级除水;阻水透气罩223内嵌固定于第二罐体221上,其上均匀分布小孔,主要作用为保证气体顺利通过,并阻挡液滴通过,同时在气流螺旋流动过程中会与阻水透气罩223撞击,更有利于液滴的分离,属于二级除水;滤网224采用不锈钢丝网,作用为进一步对液滴进行拦截,属于三级除水;尾气排放口设置于气液分水器220顶部,采用上出气的形式;第二液位计226为外购件,安装于第二罐体221上,与气液分水器220内液位连通,可实时观测气液分水器220内液位情况;第二排水阀225为外购件,安装于气液分水器220第三排水口221b前,根据气液分水器220内液位高低定周期开闭,将气液分水器220内的水排出;第三排水口221b位于气液分水器220底部,水通过此口及排水管线排出。

冷却液进入管线和冷却液排出管线采用热浸锌碳钢管或不锈钢管路,分别与冷凝分水器210上的冷却液进口211d和冷却液出口211e相连,用于向系统提供冷却液,将尾排气体冷凝,带走热量。

水收集装置310按需集中规划布置在一个区域内,方便集中管理和维护,其中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水收集、水处理及水利用的设施。

本专利MW级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尾排分水系统及装置使用方案如下:

整套MW级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系统尾排分水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单元、第二支路150、排水支管、排气主管路200、排水主管路300、冷凝分水器210、气液分水器220、冷却液进口211d、冷却液出口211e及水收集装置310组成。

燃料电池单元指单一燃料电池模块100单元,所有部件成一撬,首先根据整个项目MW级功率具体需求配置多套燃料电池单元,然后将所有燃料电池单元的第一支路130相连,直接引至排水主管路300,将所有燃料电池单元的第二支路150相连,汇集至排气主管路200,在与冷凝分水器210第二进气口211a相连,尾排气体在分水器内经分流板214分流后,在冷凝件213内与冷却液进行换热,此时尾排气体由高温饱和气体(约80℃)变成低温饱和气体(约35℃,此温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从而析出液态水,再通过第一阻水透气板212实现对大部分液滴的拦截,冷凝后的尾排气经第二出气口排出冷凝分水器210;冷凝下的水在冷凝分水器210底部聚集,当第一液位计215显示高液位时,第二排水阀225自动开启经第二排水口211c排出凝水,排水通过排水支管,汇至排水主管路300,进而输送到水收集装置310;其中,燃料电池单元运行前,气路排水阀180和空路排水阀190都会根据燃料电池单元每个工况点的产水量标定好开启周期间隔和开启时长。

通过管线将离开冷凝分水器210和气液分水器220相连,两者之间距离,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布置,离开冷凝分水器210的尾排气体切向进入气液分水器220,通过第二阻水透气板222进行初级除水,进入气液分水器220腔体后,气流在腔体内螺旋扰动,在离心力以及与阻水透气罩223碰撞的综合作用下,实现水分离和二级除水,尾排气体继续向上运动,经滤网224进一步对液滴进行三级除水,最后尾排气体经尾气排放口排出气液分水器220;拦截下的水在气液分水器220底部聚集,当第二液位计226显示高液位时,第二排水阀225自动开启经第三排水口221b排出水,排水通过排水支管,汇至排水主管路300,进而输送到水收集装置310。

综上通过两个装置冷凝分水器210和气液分水器220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燃料电池单元尾排气体中气态水和液态水的冷凝,分离和最终的利用,从而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燃料电池模块100、排气主管路200以及排水主管路300,在燃料电池模块100中的电堆110上设置间隔分布的第一排水口和第一排气口,使得第一排水口通过第一支路130与空路混合器120连通,并且在第一支路130上连通一气路分排水器140,再使得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150与空路混合器120连通,使得本发明能够利用设置的气路分排水器140能够对电堆110模块排出的水进行水气分离,在完成水气分离之后,再利用第一支路130将分离出的水排放至空路混合器120,并使得电堆110上的第一排气口通过第二支路150与空路混合器120连通,进而也就使得本发明能够在空路混合器120中利用第一支路130排出的水对第二支路150排出的气体进行处理,同时的,在将空路混合器120通过第四支路170与设置有水收集装置310的排水主管路300连通,使得本发明能够对第一支路130以及空路混合器120排出的水进行收集,并且的,利用第三支路160将空路混合器120排出的气体通入至设置有依次连通冷凝分水器210以及气液分水器220的排气主管路200中,利用排气主管路200中的冷凝分水器210以及气液分水器220对气体进行二次水气分离处理,同时将分离出的水均通入至水收集装置310中,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对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水进行分离和收集,实现了对燃料电池模块100中产生的气态水进行处理收集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尾排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
  •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
  • 一种主动式尾排管装置及氢燃料电池尾排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