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

无源物联网(passive internet of things,passive IoT)系统包括:无源标签(tag)、读写器和激励源(helper)。其中,无源标签需要靠接收helper发出的激励信号来接收信息、发送信息。

目前,在passive IoT系统中,待发送至无源标签的passive IoT信息由读写器通过passive IoT专用频谱发送给helper,然后由helper发送激励信号给无源标签的同时,将该passive IoT信息发送给无源标签。

但是passive IoT专用频谱资源较为稀缺,这可能导致传输passive IoT信息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系统及装置,将待发送给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进而该终端可将该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该标签,通过这种方式,无需经过读写器和激励源之间的专用频谱通道,有利于确保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可靠传输。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待发送给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进而该终端可将该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该标签,通过这种方式,无需经过读写器和激励源之间的专用频谱通道,有利于确保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可靠传输。并且,终端作为激励源,可以利用蜂窝网络的频谱,还可以使激励源的功能集成在终端中,从而使得激励源的功能或终端的功能更丰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该终端为激励源,可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激励源在向标签发送信息(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先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再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使得该标签可以靠激励信号来接收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确保标签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该网络设备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包括: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终端或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网络设备获知该终端 为激励源,包括:网络设备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的信息;或者,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在注册消息或N2消息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前述网络设备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包括:网络设备根据该标签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从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标签具有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该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或者,该网络设备从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该第一信息,该网络设备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和/或,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与该标签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从服务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该接入网设备服务于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从该标签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网络设备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向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响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入网设备通过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向服务该终端的AMF网元发送该响应,使得AMF网元可获知该响应来自于该标签。进一步的,AMF网元可继续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的,RFID-H网元也可以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NEF网元也可以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在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的情况下,通过该方式,使得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获知成功盘点到该标签。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包括该标签的非接入层信令;该方法还包括:若该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则网络设备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该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该标签建立非接入层连接;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注册接受消息,该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该标签建立非接入层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或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指示该终端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获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进而可以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确保标签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面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非接入层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报文中,该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标签的地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发送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二报文中,该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终端的地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用户面通道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携带在无源物联网消息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该通信装置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该通信装置为该标签的激励源,激励源在向标签发送信息(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先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再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使得该标签可以靠激励信号来接收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确保标签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通信装置向服务该通信装置的接入网设备或服务该通信装置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通信装置的接入网设备或服务该通信装置的移动性管理网元;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通信装置通过该通信装置的控制面信令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控制面信令指示该通信装置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装置通过该通信装置的控制面信令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获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进而可以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确保标签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面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或非接入层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通信装置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通信装置通过该通信装置的用户面通道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携带在无源物联网消息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接入网(或接入网设备)包括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中的芯片。该方法包括:

第二单元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

第二单元向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第一单元向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第三单元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单元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单元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包括:第一单元接收来自该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或者,第二单元接收来自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第一单元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第一单元接收来自第二单元的该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单元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单元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该方法还包括:第二单元向第一单元发送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第一单元接收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第一单元根据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单元从该标签接收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响应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第一单元向第二单元发送该响应;第二单元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向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响应。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包括该标签的非接入层信令;该方法还包括:若该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则第二单元向该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该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该标签建立非接入层连接;第二单元接收来自该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注册接受消息,该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该标签建立非接入层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三单元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第三单元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用于指示该终端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其中,第一单元可以为DU或集成于DU,第二单元可以为CU或集成于CU。或者,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均集成于CU。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网络设备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该网络设备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可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支持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网络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与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耦合,其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调用通信单元接收第一无源 物联网指令,并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作为示例,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收发器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终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通信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与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调用通信单元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单元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作为示例,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收发器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器还用于调用收发器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示例中第一单元(或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比如通信装置的功能可具备本申请中的部分或全部实施例中的功能,也可以具备单独实施本申请中的任一个实施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或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可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与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耦合,其保存通信装置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调用通信单元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单元,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向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作为示例,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 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收发器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器,还用于调用收发器向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为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调用通信单元接收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处理单元,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作为示例,处理单元可以为处理器,通信单元可以为收发器或通信接口,存储单元可以为存储器。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调用收发器接收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处理器,还用于调用收发器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项的接入网设备、任一项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任一项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任一项的无源物联网网元、任一项的第一单元、任一项的第二单元、任一项的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系统包括无源物联网网元和服务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用于确定该终端为标签的激励源,并向该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终端的标识信息;移动性管理网元,用于从该无源物联网网元接收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移动性管理网元,还用于向该无源物联网网元发送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标签具有对应关系;无源物联网网元,具体用于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移动性管理网元,还用于向该无源物联网网元发送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指示服务于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无源物联网网元,还用于接收该第四信息;

接收该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并根据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和该第四信息,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该终端为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用户面功能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向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请求获取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并向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或者,该系统包括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和无源物联网网元;会话管理功能网元,用于向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请求获取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并向无源物联网网元发送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无源物联网网元,用于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 签的标识信息;并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被执行。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用于支持终端实现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用于支持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或第三单元实现第三方面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确定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图1a是无源物联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1b是标签盘点流程的示意图;

图1c是5G系统的架构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提供的无源物联网技术融入5G网络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1e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b是终端的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c是终端的另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d是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理建立NAS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b是终端的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5c是终端的另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5d是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建NAS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b是RFID-H网元获知标签与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b是UPF网元获知对应关系3的流程示意图;

图9c是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建PDU会话的流程示意图;

图9d是终端的PDU会话建立流程的示意图;

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b是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3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0c是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3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介绍。

1、无源物联网系统

图1a为无源物联网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a所示,待发送至无源标签103的下行无源物联网信息由读写器101通过passive IoT专用频谱发送给激励源(helper)102,然后由激励源102发送激励信号给无源标签103后,将该下行无源物联网信息发送给无源标签103,如图1a中实线所示。无源标签103反馈的上行无源物联网信息可通过无源物联网空口发送至读写器101,如图1a中虚线所示。其中,激励源用于为无源标签提供数据传输通道、激励信号(或者提供能量)。无源标签接收到激励信号后,可产生感应电流,进而通过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接收信息、发送信息。读写器还可以称为Receiver。

需要说明的是,无源物联网系统还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设备:无源物联网服务器 (server)和中间件。中间件是位于无源物联网硬件和操作系统、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具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

还需要说明的是,无源物联网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无源物联网技术、半有源物联网技术等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以无源物联网系统为RFI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2、标签盘点流程、标签读写流程

标签盘点流程可以盘点当前哪些标签位于读写器的覆盖范围内。如图1b所示,标签盘点流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1a、读写器接收来自无源物联网服务器的盘点命令,生成Select命令,并向激励源发送Select命令,该Select命令携带待盘点的标签的标识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盘点命令可以由无源物联网服务器下发给中间件,然后由中间件下发给读写器。

步骤1b、激励源接收到Select命令后,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并向标签发送Select命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无说明,激励源在向标签发送信息之前,需要先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以便该标签依靠接收到的激励信号来接收信息、发送信息。

步骤2a、读写器向激励源发送Query命令。

步骤2b、激励源接收到Query命令后,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并向标签发送Query命令。

步骤3、标签在监听到Select命令后,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待盘点的标签(如判断自己的标识信息是否包括于Select命令携带的待盘点的标签的标识信息中);若包括于,则该标签在后续监听到Query命令后向读写器反馈一个随机数(如RN16),例如,通过竞争的方式向读写器反馈随机数RN16;若不属于,则该标签后续可以不做任何动作。

步骤4a、当读写器收到该随机数后,向激励源发送ACK命令,该ACK命令携带该随机数。

步骤4b、激励源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并向标签转发该ACK命令。

步骤5、标签收到ACK命令后,验证该ACK命令中的随机数是否与自身反馈的随机数相同,若相同,该标签向读写器发送其标签信息和该随机数。

读写器接收到该随机数和标签的标识信息后,获知该标签在读写器的覆盖范围内,至此完成盘点流程。

接下来介绍标签读写流程。标签读写流程可以对标签进行写或读操作,若为写操作,则会将数据写入标签的存储区中;若为读操作,则会读取标签存储区中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需先对标签进行盘点,获取句柄后,再对标签进行读写操作。如图1b所示,标签读写流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6a、读写器向该激励源发送Req_RN命令,该Req_RN命令携带读写器之前所收到的随机数RN16。Req_RN命令携带该随机数RN16,表示需要对发送该随机数RN16的标签进行读或写操作。

步骤6b、激励源接收到该Req_RN命令后,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并向标签发送该Req_RN命令。

步骤7、标签在接收到Req_RN命令后,验证该Req_RN命令中的随机数是否与自身反馈的随机数相同,若相同表示读写器需要对自身进行读或写操作,该标签向读写器发送句柄。其中,句柄可用于建立标签与激励源之间的联系,句柄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一个随机数、一个对象或一个指针。

步骤8a、读写器向激励源发送读或写命令,该读或写命令携带标签反馈的句柄。若为写指令,则还携带要写进标签存储区的数据。

步骤8b、激励源接收到该读或写命令后,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并向标签发送该读或写命令。

步骤9、若步骤8a、步骤8b中为读指令,则标签向读写器发送自己存储区中的数据,并携带句柄。

需要说明的是,图1b中对标签进行盘点和读写仅用于举例,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可以仅对标签进行盘点,不进行读写。

3、第五代通信(5

请参见图1c,为5G系统的架构的示意图,该网络架构包括终端设备、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设备、核心网网元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可以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如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

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以是任何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可以 采用某种空口技术相互通信。

可选地,UE可以用于充当基站。例如,UE可以充当调度实体,其在V2X或D2D等中的UE之间提供侧行链路信号。比如,蜂窝电话和汽车利用侧行链路信号彼此通信。蜂窝电话和智能家居设备之间通信,而无需通过基站中继通信信号。

核心网负责维护移动网络的签约数据,为UE提供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策略管理以及安全认证等功能。核心网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网元: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鉴权服务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

AMF网元,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的终结点,主要负责用户的接入认证和移动性管理。终端设备与AMF可以通过N1NAS消息进行通信,终端设备与AMF之间的通信消息也可以通过RAN的N2消息进行中转。RAN与AMF通过N2消息进行通信。

AUSF网元:具有鉴权服务功能,用于处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

UDM网元:用于管理用户的签约信息,完成用户认证与授权。

SMF网元,负责会话管理,如用户的会话建立、删除,维护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上下文及用户面转发管道信息等。

UPF网元,用于对用户报文进行处理,例如转发、计费等。

DN,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服务,可以是私有网络,例如局域网;也可以是不受运营商管控的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Internet);还可以是运营商共同部署的专有网络,例如提供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的网络。终端设备可通过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来访问DN。

图1c所示的网络架构示意图中,还包括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例如N2表示AMF网元与RAN设备之间的接口。

在未来的通信系统如6G通信系统中,上述网元或设备仍可以使用其在4G或5G通信系统中的名称,或者有其它名称;上述网元或设备的功能可以由一个独立网元完成,也可以由若干个网元共同完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实际部署中,核心网中的网元可以合设。例如,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与会话管理网元合设;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与用户面网元合设;网络切片选择功能网元、策略控制网元、统一数据管理网元可以合设。当两个网元合设的时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两个网元之间的交互就成为该合设网元的内部操作或者可以省略。

4、无源物联网技术融入5G网络的系统架构

请参见图1d,为本申请提供的无源物联网技术融入5G网络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该架构包括标签、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网元和无源物联网服务器(server)。其中,核心网网元除了图1c所示的核心网网元以外,还可以包括网络开放功能网元(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可选的,还可以包括无源物联网网元。

其中,NEF网元可以用于对外部与内部的交互进行协议转化,例如,对3GPP外部网 元(如无源物联网服务器)与3GPP内部网元(如SMF)的交互进行协议转化。3GPP网络可以指3GPP协议定义的网络,如移动通信网络、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非公共网络(non-public network,NPN)等包含接入网、核心网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可以是第五代通信(5

无源物联网网元可用于提供无源物联网系统中的中间件的功能。例如,无源物联网网元用于与无源物联网服务器通信,并根据应用层指令来生成读写器或激励源可识别的操作指令。

由图1d可知,AMF网元、UPF网元与无源物联网网元之间分别存在接口,表示AMF网元与无源物联网网元之间可进行通信,UPF网元与无源物联网网元之间可进行通信。其中,UPF网元与无源物联网网元之间可通过N6接口通信。可选的,无源物联网系统指RFID系统时,该无源物联网网元可以称为RFID-H(RFID-High)网元。

由图1d可知,终端设备、(R)AN与标签之间均存在接口。即在无源物联网技术融入5G网络的系统架构中,标签可不再通过专用频谱接收下行无源物联网信息,而是通过蜂窝空口从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无源物联网信息。对于标签发送的上行无源物联网信息,可通过无源物联网空口向(R)AN发送。标签在向(R)AN发送上行信息的过程中可不经过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图1d中,无源物联网网元为一个独立的网元仅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无源物联网网元可以与其他核心网网元合设。例如,无源物联网网元与NEF网元合设,或者无源物联网网元与UPF网元合设。若无源物联网网元与UPF网元合设,图1d所示系统架构可不包括NEF网元。当两个网元合设的时候,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两个网元之间的交互就成为该合设网元的内部操作或者可以省略。

请参见图1e,为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包括但不限于一个网络设备、一个终端和一个标签,图1e所示的设备数量和形态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络设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签。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包括于图1d所示的系统架构中。图1e所示的通信系统以包括一个网络设备101、一个终端102和一个标签103为例。

其中,网络设备10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向终端102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103的指令,该终端102为该标签103的激励源。相应的,该终端102在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后,可以向该标签103发送激励信号,并向该标签103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通过这种方式,至少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将待发送给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通信网络发送给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进而该终端可将该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该标签,通过这种方式,无需经过读写器和激励源之间的专用频谱通道,有利于确保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可靠传输。2、终端作为激励源,可以利用蜂窝网络的频谱,还可以使激励源的功能集成在终端中,从而使得激励源的功能或终端的功能更丰富。3、终端作为激励源,可以复用核心网对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及移动性管理的机制,以对激励源进行认证、鉴权及移动性管理。不仅无需增加网络部署成本,还可以使无源物联网的专网部署演变成与例如5G等网络融合至同一张网络进行部署与维护,这样既能降低建设成本,还能降低运维成本。

其中,终端102为标签103的激励源,表示标签103处于终端102的覆盖范围内,即标签103可以接收到来自终端102的激励信号(或者描述为:标签103可以被终端102激励)。激励源还可以称为接入设备或标签接入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激励源、设备、网元、指令的名称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101向终端102发送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经过0个、1个或多个设备到达终端102。换言之,网络设备101与终端102可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间接通信。

还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101向终端102发送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即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与网络设备101接收到的无源物联网指令相同,均为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是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101在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以根据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生成第二无源物联网指令,并向终端102发送该第二无源物联网指令。相应的,终端102在接收到该第二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以向标签103发送激励信号,并向标签103发送该第二无源物联网指令。例如,网络设备101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根据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生成读写器或激励源可识别的操作指令,即第二无源物联网指令。

可选的,图1e所示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无源物联网服务器104,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以是网络设备101从无源物联网服务器104接收的。需要说明的是,无源物联网服务器104发送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以经过0个、1个或多个核心网设备到达网络设备101。换言之,无源物联网服务器104与网络设备101可直接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设备间接通信。

还需要说明的是,无源物联网服务器104发送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使得网络设备101接收到的为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例如,图1e所示通信系统还包括NEF网元(图1e未示出),无源物联网服务器104发送第三无源物联网指令,NEF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三无源物联网指令后,根据该第三无源物联网指令生成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向网络设备101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作为标签的激励源仅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标签的激励源还可以为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或基站等,其中,杆站可理解为小型基站。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源物联网技术与各种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例如:无源物联网技术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无源物联网技术与5G移动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无源物联网技术与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适用于无源物联网技术与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例如无源物联网技术与6G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或者无源物联网技术与其他通信网络融合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101可以是网络侧的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该网络设备101可以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为核心网设备时,具体可以为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示例性的,应用于无源物联网技术与LTE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是移动性管理节点功能(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function,MME),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为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或分 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应用于无源物联网技术与5G移动通信系统融合的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网元可以是AMF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为UPF网元。在上述两种示例中,若无源物联网技术指RFID技术,该无源物联网网元可以为中间件。需要说明的是,应用于不同通信系统中,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名称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进行详细地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在信息传输方法的介绍中,无源物联网技术以RFID技术为例,移动性管理网元以AMF网元为例,无源物联网网元为RFID-H网元为例、用户面功能网元以UPF网元为例,会话管理功能网元以SMF网元为例进行介绍,为了简便描述,实施例对应的图未示出“网元”两个字,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未指出“网元”两个字,但是这样并不影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步骤S201~步骤S202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其中,步骤S203的执行主体可以为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或基站,或者,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或基站中的芯片。在本申请的每个实施例中均以通信装置为终端为例进行介绍。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201: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

其中,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以为盘点指令、读指令、写指令或者无源物联网系统中的其他指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以为待发送给一个或多个标签的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包括标签指示信息,该标签指示信息可指示一个或多个标签,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指令。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一个标签的指令时,该标签指示信息可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标签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标签。

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多个标签的指令时,该标签指示信息可包括该多个标签中每个标签的标识信息,或者,包括用于指示该多个标签的标签范围信息。即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包括用于直接指示标签的标签标识信息,或者包括用于间接指示标签的标签范围信息。根据标签范围信息,可确定该标签范围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标识信息。其中,标签范围信息可用于精确指示该多个标签,此时,标签范围信息至少包括所指示的其中一 个标签的标识信息的完整内容。例如,假设标签的标识信息由4位字符组成,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的标签范围信息为:以1234为起始的两个标签,此时,该标签范围信息用于指示标识信息为1234、1235的2个标签,1234、1235分别用于指示一个标签。可选的,标签范围信息可包括标签的标识信息的一部分内容。例如,假设标签的标识信息由4位字符组成,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的标签范围信息为:12,此时,该标签范围信息可用于指示标签的标识信息的前两位字符为“12”的标签,或者,用于指示标签的标识信息的后两位字符为“12”的标签,或者,用于指示标签的标识信息包括字符“12”的标签。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签的标识信息由4位字符组成用于举例,不构成限定,标签的标识信息包括的字符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值。标签的标识信息中每一位字符取值不限于数字,也可以为其他取值,如字母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签指示信息包括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是用于举例,标签指示信息还可以不包括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但与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一起传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标签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标签的永久标识、临时标识、内部标识、外部标识或产品电子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标签的永久标识用于永久标识该标签,标签的永久标识不会改变。例如,永久标识可以为用户隐藏标识(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SUCI)、用户永久标识(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标签的临时标识用于临时或在某一段时间内标识该标签,标签的临时标识可能会改变。例如,在时间段1内,可用临时标识1标识标签a;在时间段2内,可用临时标识2标识该标签a。标签的临时标识可以是为该标签临时生成的。例如,标签的临时标识可以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即由基站分配给标签的动态标识,或者可以为全局唯一的临时标识(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identity,GUTI),由移动性管理网元临时分配。标签的内部标识可以用于在3GPP网络中标识该标签。标签的外部标识可以用于在3GPP网络外的网络中标识该标签。例如,外部标识可以为一般公共订阅标识符(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 identifier,GPSI)。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标签均可以指无源标签。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无源物联网指令(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第二无源物联网指令、第三无源物联网指令)可携带于无源物联网消息中,或者携带于其他消息(如已有消息)中,其中,无源物联网消息可以是为传输无源物联网指令而新定义的消息类型或者容器类型。需要说明的是,无源物联网指令在传输至标签的过程中,可以经过多个网元或设备,对于不同网元或设备之间传输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可以使用不同的无源物联网消息来传输无源物联网指令。例如,可以定义无源物联网消息1和无源物联网消息2,其中,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可携带于无源物联网消息1中,终端向标签发送的无源物联网指令可携带于无源物联网消息2中。

步骤S202: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用于通过该标签的激励源发送给该标签。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以向该标签的激励源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激励源在向标签发送信息(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可以先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再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使得该标签可以靠激励信号来接收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这种 方式,有利于确保标签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后,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然后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作为标签的激励源,为向标签的激励源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网络设备需获知哪些终端为激励源,进一步的,可以确定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进而向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例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1的指令,网络设备获知终端1为激励源,且确定标签1的激励源为该终端1,那么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1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通过终端的注册过程,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例如,网络设备可通过终端在注册过程中向网络发送的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网络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网络设备为不同设备时,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的方法可能不同,具体可参见下文描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向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通道(或者控制面信令)或用户面通道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通道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控制面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或非接入层(non-access-stratum,NAS)信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控制面信令可以指示该终端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终端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获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进而可以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确保标签可以成功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通过增加控制面信令的类型以指示终端在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增加的控制面信令的类型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控制面信令与无源物联网(passive internet of things,Passive IoT或PIoT)相关,进而终端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示例性的,控制面信令为RRC信令,无源物联网技术指PIoT技术时,增加的RRC信令的类型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rrcPiotSelectCommand、rrcPiotQueryCommand、rrcPiotAckCommand或rrcPiotReq_RNCommand等。无源物联网技术指RFID技术时,增加的控制面信令的类型可用于指示接收到的控制面信令与RFID相关,进而终端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示例性的,控制面信令为RRC信令,无源物联网技术指RFID技术时,增加的RRC信令的类型可以包括如下一种或多种:rrcRfidSelectCommand、rrcRfidQueryCommand、rrcRfidAckCommand或rrcRfidReq_RNCommand等。终端在接收到rrcRfidSelectCommand或者rrcPiotSelectCommand的RRC信令时,获知需要向标签发送Select命令。可选的,属于上述增加类型的RRC信令可称为增强的RRC信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终端的用户面通道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方式可以为: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或数据无 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QoS流、DRB均可用于承载用户面数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承载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QoS流(或DRB)可指示终端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例如,可通过特定的QoS流(或DRB)指示终端向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对应的目的地址为标签的地址;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对应的目的地址为该终端的地址。例如,网络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于第一报文中,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第二报文,其中,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标签的地址,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终端的地址。通过这种方式,网络设备可以将原本发给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先发给标签的激励源(终端),由于激励源在向标签发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之前会先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这样使得标签可以靠接收到的激励信号从激励源成功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将原本发给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先发给标签的激励源(终端),除了通过上述替换目的地址的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替换控制面信令或者替换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接收端的标识的方式。例如,网络设备为AMF网元时,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确定标签对应的终端后,AMF网元通过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此种方式下,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终端的NAS信令传输,而非标签的NAS信令传输。又如,网络设备为无源物联网网元时,无源物联网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原本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对应的接收端的标识为标签的SUCI(或者SUPI),无源物联网网元将标签的SUCI(或者SUPI)替换为终端的SUCI(或者SUPI),替换后网络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替换发生的位置可以在接入网或者核心网。替换发生在接入网时,可由接入网设备执行替换。替换发生在核心网时,可由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替换。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执行替换的设备称为替换设备。替换设备可以与网络设备为相同设备,也可以为不同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替换设备可通过如下三种方式进行替换:

第一种替换方式:替换设备根据标签与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称为对应关系1),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对应的终端,进而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替换。其中,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1的指令,那么与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为标签1。需要说明的是,对应关系1中的终端是可作为激励源的终端。示例性的,对应关系1可如表1所示。表1内容第一行,标签1对应终端1表示:标签1的激励源为终端1,其他行同理,不赘述。

表1对应关系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终端,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终 端的永久标识、临时标识、内部标识或外部标识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终端的永久标识用于永久标识该终端,终端的永久标识不会改变。终端的临时标识用于临时或在某一段时间内标识该终端,终端的临时标识可能会改变。终端的临时标识可以是为该终端临时生成的。终端的内部标识可以用于在3GPP网络中标识该终端。终端的外部标识可以用于在3GPP网络外的网络中标识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替换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标签指示信息,该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即为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相关联的标签。若标签指示信息包括标签的标识信息,则替换设备可根据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即根据对应关系1和接收到的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若该标签指示信息包括标签范围信息,则替换设备可根据该标签范围信息所指示的每个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每个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示例性的,若标签的标识信息由4位数字组成,且标签范围信息包括“123”,那么该标签范围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标识信息为“123x”,其中,x为1到9的整数,包括1和9。需要说明的是,替换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获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指示信息,是用于举例,可选的,替换设备还可以从不同消息中分别获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标签指示信息。

第二种替换方式:替换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与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如称为对应关系2),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对应的终端,进而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替换。其中,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对应的终端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标签对应的终端是指该标签的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替换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此时,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可包括: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作为激励源的)终端能激励的标签,即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能被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作为激励源的终端激励。替换设备可根据该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或哪些终端。即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收到的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具体的,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的激励源为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包括可作为激励源的终端,也可以包括不作为激励源的终端。例如,替换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信息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表示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如下标签的指令:处于接入网设备1所服务的终端(该终端为激励源)的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标签。此时,与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是指该所有标签。需要说明的是,对应关系2中的终端是可作为激励源的终端。示例性的,对应关系2可如表2所示。

表2对应关系2

表2中内容第一行,接入网设备1对应终端11、终端12和终端13表示:接入网设备 1所服务的终端包括终端11、终端12和终端13,且终端11、终端12和终端13均可作为激励源。此时,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对应的终端包括终端11、终端12和终端13。其他行同理,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用于标识该接入网设备。可选的,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该接入网设备的永久标识、临时标识、内部标识或外部标识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接入网设备的永久标识用于永久标识该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的永久标识不会改变。接入网设备的临时标识用于临时或在某一段时间内标识该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的临时标识可能会改变。接入网设备的临时标识可以是为该接入网设备临时生成的。接入网设备的内部标识可以用于在3GPP网络中标识该接入网设备。具体的,接入网设备的内部标识可以用于在核心网中标识该接入网设备,例如,为RAN创建SUPI作为该RAN的标识信息,或者RAN的设备标识作为RAN的标识信息。接入网设备的外部标识可以用于在3GPP网络外的网络中标识该接入网设备。

第三种替换方式:替换设备根据对应关系3,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对应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而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替换。对应关系3可包括两种形式。示例性的,第一种对应关系3可如表3所示,第二种对应关系3可如表4所示。表3、表4中内容第一行,标签1对应终端1表示:标签1的激励源为终端1,其他行同理,不赘述。

表3第一种对应关系3

表4第二种对应关系3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替换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可包括标签指示信息(如标签的标识信息或标签范围信息)或标签的地址信息,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为该标签或标签范围信息指示的标签。替换设备可根据该标签指示信息或标签的地址信息,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具体的,可根据第一种对应关系3和接收到的标签指示信息,确定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或者,根据第二种对应关系3和接收到的标签的地址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哪个终端。需要说明的是,替换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获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指示信息,或者从第一消息中获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地址信息,是用于举例。可选的,替换设备还可以从不同消息中分别获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标签指示信息或标签的地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对应关系1、对应关系2、对应关系3中的标识信息(标签的标识信息、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终端的标识信息)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对应关系1、对应关系3中标签的标识信息可以为后文提及的该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和/或第四标识信息。上述第一种对应关系3、第二种对应关系3中的地址信息(标签的地址信息、终端的地址信息)可以为IP地址或隧道端点标识等。

步骤S203: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先向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再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使得该标签可以靠激励信号来接收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待发送给标签的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通信网络发送给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进而该终端可将该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该标签,从而无需经过读写器和激励源之间的专用频谱通道,有利于确保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可靠传输。

接下来介绍替换发生在接入网的情况,即在接入网中,将待发送给标签的信息替换成发给终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请参见图3a,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网络设备与替换设备相同,为服务终端的接入网设备的情况下,该接入网设备如何执行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图3a中以无源物联网技术为RFID技术为例进行说明,所适用的系统架构中包括RFID-H网元,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不包括RFID-H网元。如图3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301: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获知终端为激励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时,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终端为激励源: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或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在终端的注册过程中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在终端的注册过程中,接入网设备可通过两种方式获知终端为激励源。

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为激励源的第一种方式:示例性的,图3b为终端的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该注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01a~S301f。

步骤S301a: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N消息,该AN消息包括NAS注册请求消息和第一指示信息;其中,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该终端请求接入核心网,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

该接入网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NAS注册请求消息携带该终端的SUCI,该SUCI用于标识请求接入核心网的终端。

步骤S301b: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AN消息,由于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AN消息而非NAS信令中,使得接入网设备可获取该第一指示信息,从而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可选的,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称为helper指示。

步骤S301c: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AS注册请求消息。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AN消息后,可以根据AN消息中的参数选择AMF网元,并向选择的AMF网元转发NAS注册请求消息。当前通信网络中也可能只有一个AMF网元,此时可能无AMF选择过程。

步骤S301d:终端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

终端与网络侧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中,需要终端和网络侧的参与,网络侧可包括如下网元:接入网设备、AMF网元、AUSF网元和UDM网元。

步骤S301e: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该N2消息包括NAS注册接受消息,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接入核心网。

可选的,在完成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安全流程后,AMF网元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

步骤S301f: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NAS注册接受消息。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N2消息后,向终端转发NAS注册接受消息。

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为激励源的第二种方式:示例性的,图3c为终端的另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该注册过程可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01a’~S301f’。

步骤S301a’: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N消息,该AN消息包括NAS注册请求消息,该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该终端请求接入核心网。

其中,该接入网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NAS注册请求消息携带该终端的SUCI,该SUCI用于标识请求接入核心网的终端。

步骤S301b’:接入网设备向AMF发送NAS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S301c’:终端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在该流程中,AMF网元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终端与网络侧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中,AMF网元可从UDM网元获取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的信息,从而AMF网元根据该信息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1c’的其余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b中步骤S301d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1d’: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该N2消息包括NAS注册接受消息和第一指示信息,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接入核心网,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

步骤S301e’: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N2消息,由于第一指示信息携带于N2消息而非NAS信令中,使得接入网设备可获取该第一指示信息,从而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步骤S301f’: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NAS注册接受消息。

步骤S3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其中,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可用于在非3GPP网络(如无源物联网系统)中标识该标签。例如,该第一标识信息为EPC,用于在RFID系统中标识该标签;或者,该第一标识信息为GPSI。可选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于应用层消息 中,例如包括于应用层盘点消息或应用层读写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以向NEF网元发送一个或多个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

还需要说明的是,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用于精确指示该标签。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以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范围信息,此时,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是指该标签范围信息所指示的所有标签。或者,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以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例如接入网设备的GPSI或者RAN ID),此时,与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是指处于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该终端为激励源)的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标签。可选的,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还可以称为设备级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谓设备级的第一标识信息,即网络为接入网或接入网设备分配的第一标识信息,或者网络为接入网或接入网设备的无源或半有源物联网(如RFID)接入技术分配的第一标识信息。例如,设备级的GPSI,即为RAN代建的GPSI,或者为RAN的RFID接入技术代建的GPSI。其中,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指3GPP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3GPP网络可为该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分配标识,以标识该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在非3GPP网络内可能无法识别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也就无法获知该标识所标识的接入网设备。通过为该接入网设备代建第一标识信息,在3GPP网络内可识别该第一标识信息,使得在非3GPP网络内可获知该第一标识信息所标识的接入网设备。即通过第一标识信息可区分不同的接入网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接入网、接入网设备或标签分配标识信息的含义为:网络为接入网、接入网设备或标签分配标识信息,以用于标识该接入网、接入网设备或标签。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标签范围信息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于第一消息是用于举例,或者标签范围信息可以包括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S3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可用于在3GPP网络中标识该标签,例如用于在核心网中标识该标签,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为SUPI。NE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后,可根据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获取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具体的,NEF网元可根据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例如,根据标签的EPC或GPSI与SUPI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标签的SUPI。可选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包括于应用层消息中,例如包括于应用层盘点消息或应用层读写消息中。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指示信息,NEF网元可根据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并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又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NEF网元可根据标签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并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 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可用于在3GPP网络(例如核心网)中标识该接入网设备。

步骤S304:RFID-H网元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RFID-H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后,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RFID-H网元可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若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RFID-H网元可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的,RFID-H网元可先确定AMF网元,并向该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AMF网元:若之前已完成对该标签的盘点,那么在盘点该标签的过程中,RFID-H网元会从某AMF网元接收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例如该标签的EPC)。此时,RFID-H网元可确定向该AM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若之前未对该标签进行盘点,那么需要对该标签进行盘点。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对该标签进行盘点时,可向NEF网元发送用于盘点该标签的盘点指令,然后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盘点指令,RFID-H网元接收该盘点指令,该盘点指令可指示待发送给哪个接入网设备;进而,RFID-H网元确定向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AMF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该接入网设备对应的AMF:RFID-H网元通过向UDM或网络仓储功能(network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获取服务于该接入网设备的AMF网元的标识信息或者地址信息,从而向该AM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其中,NRF网元,主要提供服务注册、发现和授权,并维护可用的网络功能(network function,NF)实例信息,可以实现网络功能和服务的按需配置以及NF之间的互连。

步骤S305: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

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后,可向服务该标签的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以便接入网设备获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哪个标签的指令。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及标签的标识信息(如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及标签的标识信息(如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可携带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

其中,第三标识信息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与AMF网元之间使用的,用于识别该标签的标签标识信息。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可包括该标签在接入网侧的标识和/或AMF侧的标识。例如,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包括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N2消息,该N2消息包括该标签在接入网侧的标识和AMF侧的标识。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N2消息后,通过 N2消息中的接入网侧的标识和AMF侧的标识,获知该N2消息中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其中,N2消息中包括的标签在接入网侧的标识为RAN UE NGAP ID,标签在AMF侧的标识为AMF UE NGAP ID。NGAP为N2接口上使用的协议。AMF网元可根据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获知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可选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可包括标签的标识信息,若AMF网元未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接入网设备可通过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包括标签的标识信息获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哪个标签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该标签的接入网设备,与服务该标签的激励源的接入网设备为同一接入网设备。具体的,AMF网元可根据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服务该标签的接入网设备。例如,AMF网元可根据标签的SUPI确定服务该标签的接入网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MF网元可通过为该标签代理建立(代建)NAS连接的过程,获知该标签的SUPI以及服务该标签的接入网设备。

AMF网元可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服务该标签的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标签与AMF网元之间原本不存在接口(即标签不存在NAS层),标签的NAS连接可以是由接入网设备为该标签代理建立(代建)的。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理建立NAS连接的流程可参见图3d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305a~S305d:

步骤S305a: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2UE初始消息,该N2UE初始消息包括NAS注册请求消息,NAS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标签的SUCI,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标签代建NAS连接。

其中,标签的SUCI是为该标签构造的SUCI。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基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为该标签构造SUCI。例如,基于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例如为EPC)为该标签构造SUCI。可选的,NAS注册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请求建立的NAS连接是为标签代建的。

步骤S305b: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

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中,需要标签和网络侧的参与,网络侧可包括如下网元:接入网设备、AMF网元、AUSF网元和UDM网元。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1)AMF网元选择AUSF网元。需要说明的是,当前通信网络中也可能只有一个AUSF网元,此时可能无AUSF网元选择过程。2)UDM网元根据标签的SUCI获取对应的SUPI(即标签的SUPI),并将该SUPI通过AUSF网元发给AMF网元,即AMF网元获取该标签的SUCI对应的SUPI。需要说明的是,标签的SUCI、SUPI、GPSI均可以是网络侧为其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标签的标识信息。

步骤S305c: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N2消息包括NAS注册接受消息,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标签代建NAS连接。

在完成终端与网络侧之间的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后,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

步骤S305d: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2消息,N2消息包括NAS注册完成消息。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NAS注册接受消息后,可向AMF网元发送NAS注册完成消息,至此,完成为标签代建NAS连接的流程。该NAS连接可用于该标签的数据或信令。

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理建立NAS连接的流程可参考3GPP协议TS23.316,章节7.2.1.3。图3d所示流程与该章节记载的流程类似,不同点在于:该章节记录的是有线接入网关(wireline access gateway function,W-AGF)为固网家庭网关(fixed network residential gateway,FN-RG)代理建立NAS连接的流程。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AMF网元可向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标签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若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可向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发送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具体的,AMF网元可通过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发送标签范围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的NAS连接可以是由该接入网设备代建的。为接入网设备代理建立NAS连接的流程与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理建立NAS连接的流程类似,可参见图3d所示。区别如下:NAS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接入网设备的SUCI而不是标签的SUCI,且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建立该接入网设备的NAS连接;在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中无需标签的参与;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接入网设备代建NAS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的SUCI、SUPI、GPSI均可以是网络侧为其分配的或者预配置于接入网设备。为接入网设备代建的NAS连接,可以理解为用于传输该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中所有的标签的数据或信令。也可以理解为该接入网设备代表了该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中所有的标签。当网络需要与该接入网设备覆盖范围中的标签联系时,可以通过该为接入网设备代建的NAS连接与这些标签联系。

步骤S306: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根据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该标签可以为标签的标识信息所标识的标签,或者为标签范围信息所指示的标签)的标识信息后,可通过第一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可以理解的是,接入网设备需获知上述对应关系1,以基于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标识信息进行替换。其中,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可以是以下至少一项: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三标识信息,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包括的标签的标识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入网设备获得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根据对应关系1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包括的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入网设备获得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后,可根据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接入网设备获得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后,可根据对应关系1与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通过如下方式获知对应关系1:接入网设备通过时频 资源的调度信息,获知标签在哪个激励源的覆盖范围内(即标签由哪个激励源激励),其中,激励源为终端,从而接入网设备获知对应关系1。接入网设备通过时频资源的调度信息,获知标签在哪个激励源的覆盖范围内的过程如下:接入网设备会为激励源调度时频资源,为某激励源调度的时频资源上可用于传输该激励源的数据,或者用于传输处于该激励源的覆盖范围内的标签的数据。若接入网设备在为某激励源调度的时频资源上检测到某标签的数据,那么表明该标签处于该激励源的覆盖范围内。例如,接入网设备告知激励源1,处于该激励源1的覆盖范围内的标签可在时频资源1上发上行数据。若接入网设备在时频资源1上检测到标签1发送的上行数据,那么表明标签1处于激励源1的覆盖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历史盘点记录,将该标签上一次所连接的激励源确定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步骤S307: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接入网设备确定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后,可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如RRC信令、增强的RRC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使得终端获知需将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标签。接入网设备通过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了替换。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根据对应关系2,向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所有作为激励源的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如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可根据对应关系2,向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所有作为激励源的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308: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8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2中步骤S20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9: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标签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那么该标签可响应于该盘点指令,向服务该标签(或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发送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例如EPC)。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用于读取标签中存储的数据(即为读指令),那么该标签可响应于该读指令,向该接入网设备发送该数据。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用于向标签写入数据(即为写指令),那么该标签可以不用执行步骤S309。需要说明的是,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信息可通过无源物联网空口传输,或者通过蜂窝空口传输,或者专用的蜂窝空口(即特定的频段)传输。

步骤S310: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后,可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如NAS信令)向服务该终端(或标签)的AMF网元发送该响应。通过这种方式,AMF网元可获知该响应来自于该标签。进一步的,AMF网元可继续向RFID-H网元发送该 响应的,RFID-H网元也可以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NEF网元也可以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在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的情况下,通过该方式,使得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获知成功盘点到该标签。

若该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那么接入网设备可以为该标签代建NAS连接。具体包括如下过程: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向服务终端(或标签)的AMF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该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标签建立NAS连接;该接入网设备(即网络设备)接收来自AMF网元的注册接受消息,该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该标签建立NAS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网设备为该标签代建NAS连接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图3d所示流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接入网设备之前未曾接收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即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为一个新的第四标识信息,那么可表示该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

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且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接入网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方式1,接入网设备成功为该标签代建NAS连接后,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发送该响应。方式2,该响应包括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接入网设备在为该标签代建NAS连接的过程中,在图3d所示的步骤S305d中,接入网设备向AMF发送的N2消息还可以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或者,在图3d所示的步骤S305a中,接入网设备向AMF发送的N2UE初始消息还可以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接入网设备可以不用额外向AMF网元发送包括该响应的消息,有利于节省资源。

若该标签并非首次被盘点或扫描,即存在该标签的NAS连接,接入网设备可通过已创建的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发送该响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RFID系统中,若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四标识信息为标签的EPC,在发送该EPC时还发送随机数RN16。参见图1b中步骤3和步骤5,标签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标识信息和随机数RN16之前,该标签在监听到来自接入网设备的Select命令后,若判断自己属于待盘点的标签,该标签还会在后续监听到Query命令后向接入网设备反馈该随机数RN16,从而接入网设备可以获知不同标签反馈的随机数RN16。因此,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多个标签反馈的EPC和随机数RN16,可通过随机数RN16区分是哪个标签的反馈。

步骤S311: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AMF网元接收到该响应后,在5G服务化架构下,AMF网元可通过服务化接口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

步骤S312: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RFID-H网元接收到该响应后,可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

在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的情况下,RFID-H网元从AMF网元接收到的信息包括盘点信息,RFID-H网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盘点信息生成盘点结果,并向NEF网元发送盘点结果。

步骤S313: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 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NEF网元接收到该响应后,可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

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时,还可以向RFID-H网元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如SUPI),以便RFID-H网元可以将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以及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一起发送给NEF网元。相应的,NEF网元可以根据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如GPSI),进而,NEF网元在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可以携带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以根据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获知接收到的信息(即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是哪个标签的反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可通过RRC信令(即蜂窝空口)将待发送给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终端。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无需经过读写器和激励源之间的专用频谱通道,有利于确保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可靠传输。

2、标签的下行信息(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蜂窝空口传输,标签的上行信息通过无源物联网空口或者蜂窝空口或者专用的蜂窝空口(即特定的频段)传输,可使得标签的上行传输与下行传输实现数据分离,可以减少上下行传输间的干扰。

3、终端作为激励源,可以利用蜂窝网络的频谱,还可以使激励源的功能集成在终端中,从而使得激励源的功能或终端的功能更丰富。

4、终端作为激励源,可以复用核心网对终端进行认证、鉴权及移动性管理的机制,以对激励源进行认证、鉴权及移动性管理。不仅无需增加网络部署成本,还可以使无源物联网的专网部署演变成与例如5G等网络融合至同一张网络进行部署与维护,这样既能降低建设成本,还能降低运维成本。

图3a实施例以接入网包括的接入网设备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为例进行说明,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可以包括多个独立的实体,并由该多个实体执行接入网设备的功能。例如,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当RFID技术融入5G网络时,读写器可拆分为射频天线部分与基带处理部分,第一单元可以为由读写器拆分成的射频天线部分。第二单元可用于为标签代建控制面连接或用户面通道,使得核心网能感知标签的存在,且标签的信息可以通过代建的控制面连接或用户面通道进行传输。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控制面连接后,可通过相应的控制面信令传输信息,通过控制面连接传输信息的含义为通过控制面信令传输信息。第三单元可以为接入网的基带处理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可以分别独立部署,或者其中的部分单元(或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实体中。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或第三单元还可以集成于接入网设备的其他模块中。例如,当接入网设备为分布式架构时,第一单元可以集成于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第二单元可以集成于CU。 或者,第一单元还可以具有DU或CU的功能,第二单元还可以具有CU的功能。或者,第一单元可以指DU或CU,第二单元可以指CU。随着通信系统的变化,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还可以集成于未来通信系统中接入网中新出现的单元或模块中。其中,第一单元还可以称为RFID-L模块,第二单元还可以称为Uni-AGF模块。

接下来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以接入网设备(或接入网)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为例,对图3a所示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相关的步骤进行了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4实施例与图3a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步骤可参见图3a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401:第一单元获知终端为激励源。

第一单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终端为激励源:第一单元接收来自该终端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或者,第二单元接收来自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第一单元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第一单元接收来自第二单元的该第一指示信息,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01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1中的具体描述,区别在于,在图3a实施例中,由接入网设备获知终端为激励源,而在图4实施例中,具体由第一单元获知终端为激励源。其中,第一单元可以为DU或CU,或者,第一单元可以集成于DU或集成于CU。

步骤S4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步骤S4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步骤S404:RFID-H网元向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02~S404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2~S304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5a:AMF网元向第二单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

具体的,AMF网元可通过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或标签的NAS信令,向第二单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AMF网元向第二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及标签的标识信息(如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的情况下,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及标签的标识信息(如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可携带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其中,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可以理解为该NAS信令实际上在AMF网元与接入网之间传输,无需发送至终端或标签。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也可以称为接入网的NAS信令,同理,后文描述的接入网设备的NAS连接也可以称为接入网的NAS连接。

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或标签的NAS信令由第二单元代理建立。第二单元为接入网 设备、标签代建NAS连接的流程,与接入网设备为自身、为标签代建NAS连接的流程类似,可参见图3d所示。区别在于,在图3a实施例中,代建NAS连接的流程由接入网设备触发,而在图4实施例中,代建NAS连接的流程由接入网中的第二单元触发。

步骤S405b:第二单元向第一单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

第二单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若识别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与无源物联网相关,则可以向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可以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或第三标识信息。

可选的,第二单元可通过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或标签的NAS信令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且用于传输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NAS信令(如接入网设备的NAS信令、标签的NAS信令)可包括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技术。若该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接入技术为无源物联网技术,那么第二单元可确定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与无源物联网相关。

CU可包括CU-UP(user plane,用户面)和CU-CP(control plane,控制面)。其中,对于用户面数据,由CU-UP接收,并发给DU,由DU发给终端;对于控制面信令(例如AMF通过RAN向终端发送NAS信令),由CU-CP接收,并发给DU,由DU发给终端。若第二单元为CU或集成于CU,可通过CU-CP接收来自AMF网元的控制面信令,或者通过CU-UP接收来自UPF网元的用户面数据。例如,通过CU-CP接收来自AMF网元的NAS信令,该NAS信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CU-UP接收来自UPF网元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待写入标签的数据,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写指令。

步骤S406a:第一单元根据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其中,标签的标识信息可以为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和/或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包括的标签的标识信息。具体的,第一单元可根据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中包括的标签的标识信息、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该标签的第三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对应关系1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具体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6。

步骤S406b:第一单元向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标签的激励源。

第一单元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可向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触发指令用于触发第三单元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替换。触发指令中包括终端的标识信息,使得第三单元获知需要向哪个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单元可以根据从第二单元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生成激励源或读写器可识别的操作指令。例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时,触发指令可包括前述Select命令、Query命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又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读写指令时,触发指令可包括前述Req_RN命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

若第一单元为DU或集成于DU,DU在确定作为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可向该终端 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即此时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合设,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之间的交互就成为合设实体的内部操作或者可以省略。若第一单元为CU或集成于CU,CU在确定作为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可向DU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或者,CU在确定作为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可向DU发送该终端的标识信息,由DU向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步骤S407:第三单元通过RRC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第三单元接收到触发指令后,可通过(该触发指令指示的)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触发指令中的指令(如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Select命令、Query命令或Req_RN命令等)。具体的,可通过终端的RRC信令(或增强的RRC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触发指令中的指令。

步骤S408: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08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8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9a:标签向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09a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9中的具体描述,区别在于,在步骤S409a中,标签具体向接入网设备中的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

步骤S409b:第一单元向第二单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第一单元接收到来自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后,可将该响应发送给第二单元,进一步的,第二单元可以将该响应发送至核心网,进而传输至无源物联网服务器。

步骤S410:第二单元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第二单元从第一单元接收到该响应后,可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向服务该标签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如AMF)发送该响应。若该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则第二单元可以向该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该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该标签建立NAS连接;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后,第二单元可接收来自该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注册接受消息,该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该标签建立NAS连接。若该标签并非首次被盘点或扫描,即存在该标签的NAS连接,第二单元可通过已创建的该标签的NAS信令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响应。

步骤S411: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412: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413: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411~S41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11~S31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第一单元确定作为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向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该触发指令用于触发第三单元将待发送给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该终端。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3a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3a、图4实施例介绍了替换发生在接入网的情况,接下来介绍替换发生在核心网的情况,即在核心网中,将待发送给标签的信息替换成发给终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替换发生在核心网的情况下,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通过终端的控制面信令传输至该终端;或者,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通过终端的用户面通道传输至该终端。先介绍替换发生在核心网的情况下,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终端的控制面信令传输至该终端的方法。

请参见图5a,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网络设备与替换设备相同,为服务终端的AMF网元的情况下,该AMF网元如何采用第一种替换方式执行替换。如图5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501:AMF网元(即网络设备)获知终端为激励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终端的AMF网元时,可通过两种方式获知终端为激励源:第一种方式,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该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该第二指示信息可包括在注册消息或N2消息中。第二种方式,AMF网元从UDM网元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的信息。示例性的,AMF网元可在终端的注册过程中,从终端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或者从UDM网元接收该终端的签约数据,该终端的签约数据中包括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的信息。

AMF网元在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的第一种方式:示例性的,图5b为终端的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该注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01a~S501f。

步骤S501a: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N消息,该AN消息包括NAS消息,NAS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NAS消息为NAS注册请求消息(或称为注册消息),该NAS注册请求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该终端请求接入核心网,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AN消息包括该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S501b: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AS注册请求消息。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向AMF网元发送的N2消息,该N2消息包括该NAS注册请求消息。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1a~S501b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b中步骤S301a~S301b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可选的,N2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步骤S501c:AMF网元根据第二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AMF网元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可根据该第二指示信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可选的,第二指示信息还可以称为helper指示。

步骤S501d:终端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 鉴权、或授权等流程。

步骤S501e: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该N2消息包括NAS注册接受消息,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接入核心网。

步骤S501f: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NAS注册接受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1d~S501f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b中步骤S301d~S301f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AMF网元在终端的注册过程中通过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的第二种方式:示例性的,图5c为终端的另一种注册过程的流程示意图,该注册过程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01a’~S501f’。

步骤S501a’:终端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N消息,该AN消息包括NAS注册请求消息,该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该终端请求接入核心网。

步骤S501b’:接入网设备向AMF发送NAS注册请求消息。

步骤S501c’:终端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在该流程中,AMF从UDM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的信息,AMF根据该信息可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示例性的,AMF从UDM接收终端的签约数据,该签约数据包括该信息。

步骤S501d’: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该N2消息包括NAS注册接受消息,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成功接入核心网。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1a’~S501d’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c中步骤S301a’~S301d’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1e’:接入网设备向终端发送NAS注册接受消息。

步骤S5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步骤S5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步骤S504:RFID-H网元向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可携带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2~S504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2~S304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505:AMF网元(即网络设备)根据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后,可通过第一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可以理解的是,AMF网元需获知上述对应关系1,以基于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替换。具体的,AMF网元将对应关系1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标签对应的终端确定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AMF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对应关系1:AMF网元从服务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标签具有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AMF网元根据该第一信息获知对应关系1。即可由接入网设备告知AMF 网元对应关系1,接入网设备获知对应关系1的过程参见图3a中步骤S306。该第一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可选的,AMF网元可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从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接收前述第一信息。需要说明的是,AMF网元可从接入网设备接收对应关系1,或者,AMF网元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从而基于接收到的信息,构建或更新对应关系1。标签对应的激励源可能会改变,通过这种方式,使得AMF网元可以及时获知标签与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标签粘贴在货物上,当货物移动时,有可能是由不同的激励源对其进行扫描盘点,因此标签和激励源的对应关系可能是动态变化的,可通过周期性盘点来获知最新对应关系。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MF网元可通过为该标签代理建立(代建)NAS连接的过程,获知对应关系1,即在为标签代建NAS连接的过程,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第一信息(如终端的标识信息以及与该终端对应的标签的标识信息)。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建NAS连接的流程可参见图5d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05a~S505d:

步骤S505a: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2UE初始消息,该N2UE初始消息包括NAS注册请求消息,NAS注册请求消息包括标签的SUCI,可选地,还包括该标签对应的终端的标识信息,NAS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标签代建NAS连接。

其中,标签的SUCI是为该标签构造的SUCI。与该标签对应的终端是用于激励该标签的激励源。可选的,NAS注册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请求建立的NAS连接是为标签代建的。

步骤S505b: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安全流程。该安全流程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在该流程中,AMF网元获知对应关系1。

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可参见图3d中步骤S305b中的描述。AMF网元接收到N2UE初始消息后,可获知标签与该标签的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的,AMF网元获知的对应关系1中,标签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标签的SUCI或SUPI或EPC等,终端(即激励源)的标识信息也可以是SUCI或SUPI等。AMF可以从NAS注册请求消息中获知标签的SUCI。还可以在标签与网络侧进行双向认证、鉴权、或授权等流程中,获知标签的SUPI。例如,在该流程中,UDM网元根据标签的SUCI获取对应的SUPI(即标签的SUPI),并通过AUSF网元发给AMF网元。可以理解的是,NAS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以是SUCI,AMF网元在终端注册的过程中可获知该终端的SUCI与SUPI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AMF网元可获知终端的SUPI。

可选的,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NAS注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例如为EPC)。即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为标签代建NAS连接的过程中,向AMF网元上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例如为EPC)。或者,在成功为标签代建NAS连接后,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上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例如为EPC)。

步骤S505c: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N2消息包括NAS注册接受消息,NAS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标签代建NAS连接。

步骤S505d: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2消息,N2消息包括NAS注册完成消息。

可选的,若NAS注册请求消息不包括该标签对应的终端的标识信息,该N2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标签对应的终端的标识信息。由于N2消息中包括的NAS注册完成消息是针对于该标签的NAS注册完成消息,因此,AMF网元接收到N2消息后,可获知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从而可获知对应关系1。换言之,AMF网元根据步骤S505a或者步骤S505d中获取的信息获知对应关系1。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5c~S505d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d中步骤S305c~S305d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为标签成功代建NAS连接后,接入网设备可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发送上述第一信息,相应的,AMF网元通过标签的NAS信令接收该信息,从而获知或更新对应关系1。

步骤S506:AMF网元(即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AMF网元在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如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完成替换。该控制面信令可指示该终端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AMF网元还可以确定终端在RAN侧的标识和AMF侧的标识,通过这两个标识,以实现通过该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AMF网元通过该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方式可以为:AMF网元向服务于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发送N2消息,其中,该N2消息包括该终端的NAS信令,该NAS信令包括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N2消息包括该终端在RAN侧的标识和AMF侧的标识。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N2消息后,通过N2消息中的RAN侧的标识和AMF侧的标识,获知该N2消息中的NAS信令为待发送给该终端的NAS信令,进而向该终端发送该NAS信令。例如,终端在RAN侧的标识为RAN UE NGAP ID,终端在AMF侧的标识为AMF UE NGAP ID。可选的,AMF网元可以将对应关系1、对应关系1中终端在RAN侧的标识和AMF侧的标识存储于同一张表,或存储于不同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S507: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508: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509: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510: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511: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512: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7~S512可选,其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8~S31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AMF网元,AMF网元可通过NAS信令将待发送给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终端。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3a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以及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终端的NAS信令将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下发给终端,无需由RAN解析指令。

2、由核心网中的AMF网元做替换,可以在核心网集中维护激励源与标签的动态配对关系。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网络设备与替换设备相同,为服务终端的AMF网元的情况下,该AMF网元如何采用第二种替换方式执行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图6实施例与图5a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步骤可参见图5a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601:AMF网元(即网络设备)获知终端为激励源。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1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01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的内容可参见图3a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4:RFID-H网元向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可包括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4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4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605:AMF网元(即网络设备)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包括前述终端。

其中,该标签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标签的激励源可以为一个或多个。AMF网元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出的该标签的激励源为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

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后,可通过第二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可以理解的是,AMF网元需获知前述对应关系2,以基于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替换。具体的,AMF网元将对应关系2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接入网设备对应的终端确定为该标签的激励源,即确定需向对应关系2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所有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即此时,与该 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关联的标签是指处于该所有终端的覆盖范围内的所有标签。例如,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为前述表2中的接入网设备2的标识信息时,根据表2确定出的激励源包括终端21和终端22。

需要说明的是,AMF网元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AMF网元可接收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的信息,该信息不限于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AMF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对应关系2:AMF网元从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该接入网设备服务于该终端。具体的,该第二信息可包括该接入网服务的终端的标识信息,AMF网元根据该第二信息获知该接入网设备服务于该终端,从而构建或更新对应关系2。可选的,AMF网元可通过终端的注册流程以获知该终端处于哪个接入网设备的覆盖范围下。例如,在终端1的注册流程中,若AMF从接入网设备1接收到NAS注册请求消息,且该NAS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终端1的SUCI,则AMF获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包括终端1。

步骤S606:AMF网元(即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具体的,AMF网元向对应关系2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接入网设备对应的所有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分别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完成替换。例如,该所有终端包括终端21和终端22时,AMF网元通过终端21的NAS信令向该终端21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通过终端22的NAS信令向该终端22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607: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608: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609: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610: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611: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612: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606~S612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06~S512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5a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通过下发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而非标签的标识信息,有利于实现向多个标签发送第一无源联网指令。例如,第一无源联网指令为盘点指令时,网络侧通过下发一个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对多个标签进行盘点,有利于提高盘点效率。

请参见图7a,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 详细描述了替换设备为RFID-H网元的情况下,该RFID-H网元如何获知对应关系1,进而采用第一种替换方式执行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图7a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AMF网元或者RFID-H网元。如图7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701: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1。

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对应关系1:RFID-H网元从服务终端的A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或称为第三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标签具有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AMF网元根据该第一信息获知对应关系1。可选的,该第一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如第二标识信息)。换言之,AMF网元在获知对应关系1后,可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1,此时,第一信息包括对应关系1。可选的,AMF网元可主动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1;或者,RFID-H网元可向AMF网元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向AMF网元请求获取对应关系1,进而,AMF网元在获知对应关系1后,可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1,从而使得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息包括对应关系1,即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完整的对应关系1用于举例。在其他实现方式中,AMF网元可以在发现激励源与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一个激励源与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将该对应关系发送给RFID-H网元,以使得RFID-H网元自行构建或更新对应关系1,此时,第一信息包括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对应关系,对应关系1包括多条对应关系,一条对应关系可理解为表1中的一行。在这种方式下,RFID-H网元可以及时获知最新的对应关系1。并且在这种方式下,AMF网元可以存储也可以不用存储对应关系1。示例性的,参见图7b,为RFID-H网元获知标签与激励源(即终端)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701a:AMF网元获知标签与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S701a中AMF网元获知标签与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05。

步骤S701b:RFID-H网元向A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该订阅请求用于向AMF网元订阅对应关系更新事件,即用于向AMF网元订阅新的标签与激励源之间的对应关系。

如在激励源1注册完成后,AMF网元获知该激励源1覆盖的标签1,进而AMF网元可以向RFID-H网元发送新的对应关系(即激励源1与标签1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RFID-H网元可以将该新的对应关系添加至对应关系1中,以获得最新的对应关系1。步骤S701b可选。

步骤S701c:AMF网元在发现新的对应关系后,向RFID-H网元发送该对应关系。示例性的,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订阅通知,该订阅通知包括该对应关系。RFID-H网元在接收到对应关系后,可以存储或更新对应关系1。

步骤S7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步骤S7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

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可携带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702~S70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02~S503中的具体描述, 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704:RFID-H网元根据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RFID-H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后,可通过第一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可以理解的是,RFID-H网元需获知前述对应关系1,以基于对应关系1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进行替换。具体的,RFID-H网元将对应关系1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标签对应的终端确定为该标签的激励源。RFID-H网元在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向服务于确定出的该终端的AM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完成替换。

步骤S705:RFID-H网元向服务于该终端的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RFID-H网元在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向服务于该终端的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AMF网元可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706:AMF网元通过该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AM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后,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如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网络设备为AMF网元的情况下,可将从RFID-H网元接收到的终端的标识信息指示的终端确定为标签的激励源。

步骤S707: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708: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709: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710: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711: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712: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707~S712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07~S512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5a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替换设备为RFID-H网元的情况下,该RFID-H网元如何获知对应关系2,进而采用第二种替换方式执行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图8实施例与图7a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步骤可参见图7a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还需要说明的是,图8实施例 中,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AMF网元或者RFID-H网元。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801: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2。

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对应关系2:RFID-H网元从服务终端的A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或称为第四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服务于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可选的,该第二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服务于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如第二标识信息)。换言之,AMF网元在获知对应关系2后,可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2,此时,第二信息包括对应关系2。可选的,AMF网元可主动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2;或者,RFID-H网元可向AMF网元发送请求,该请求用于向AMF网元请求获取对应关系2,进而,AMF网元在获知对应关系2后,可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2,从而使得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信息包括对应关系2,即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完整的对应关系2用于举例。在其他实现方式中,AMF网元可以在发现激励源(即终端)与服务该激励源的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一个激励源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将该对应关系发送给RFID-H网元,以使得RFID-H网元自行构建或更新对应关系2,此时,第二信息包括对应关系2中的部分对应关系,对应关系2包括多条对应关系,一条对应关系可理解为表2中的一行。在这种方式下,RFID-H网元可以及时获知最新的对应关系2。并且在这种方式下,AMF网元可以存储也可以不用存储对应关系2。例如,图7b所示的订阅请求可用于向AMF网元订阅对应关系2更新事件,即用于向AMF网元订阅新的激励源与接入网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的,第二信息可以是在该终端接入核心网之后由该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的。如在激励源1注册完成后,AMF网元获知该激励源1处于接入网设备1的覆盖范围内,进而AMF网元可以向RFID-H网元发送新的对应关系(即激励源1与接入网设备1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RFID-H网元可以将该新的对应关系添加至对应关系2中,以获得最新的对应关系2。

步骤S8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的内容可参见图3a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

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可包括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80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3a中步骤S30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804:RFID-H网元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包括前述终端。

其中,该标签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标签的激励源可以为一个或多个。RFID-H网元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出的该标签的激励源为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RFID-H网元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的方式,与AMF网元根据对应关系2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的方式相同,具体可参见图6中步骤S605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还需要说明的是,RFID-H网元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接收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的信息。

步骤S805:RFID-H网元向服务于该终端的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

RFID-H网元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向服务于该终端的AM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以便AMF网元可根据该终端的标识信息,确定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替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从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出的标签的激励源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S806:AMF网元通过该终端的NAS信令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807: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808: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809: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NAS信令向AM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810: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811: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812: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806~S812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6中步骤S606~S612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6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图5a~图8实施例介绍了替换发生在核心网的情况下,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终端的控制面信令传输至该终端的方法,接下来介绍替换发生在核心网的情况下,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终端的用户面通道传输至该终端的方法。

请参见图9a,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网络设备与替换设备相同,为UPF网元的情况下,该UPF网元如何获知对应关系3,进而采用第三种替换方式执行替换。如图9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901:UPF网元(即网络设备)获知对应关系3。

UPF网元(即网络设备)可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第一种对应关系3可理解为在对应关系1的基础上增加了终端的地址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中,UPF网元可从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该第一信息获得对应关系3。其中,该对应关系用于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该第一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以及该终端的地址信息。此时,根据该第一信息可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者,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与该标签的地址信息。此时,UPF网元可根据该第一信息可获知第二种对应关系3。

示例性的,UPF网元可通过图9b所示的流程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步骤S901a:UP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1,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步骤S901b: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3,则SMF网元在接收到订阅请求1后,向A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2,该订阅请求2用于向A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1。步骤S901a和步骤S901b可选。

步骤S901c:AMF网元获知对应关系1,在接收到订阅请求2后,向SMF网元发送该对应关系1。示例性的,AM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订阅通知2,该订阅通知2包括该对应关系1。可以理解的是,若图9b所示流程不包括步骤S901b,那么也可不包括步骤S901c。

步骤S901d: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3,则SMF网元在接收到对应关系1后,获取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的地址信息与对应关系1进行关联,以得到第一种对应关系3;然后,向UPF网元发送该第一种对应关系3。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二种对应关系3,则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该第二种对应关系3。示例性的,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订阅通知1,该订阅通知1包括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需要说明的是,图9b所示订阅请求1用于请求完整的对应关系3(如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以及订阅请求2用于请求完整的对应关系1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订阅请求1可以用于请求对应关系3(如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中的部分内容,UPF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种对应关系3中的部分内容构建或更新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者基于接收到的第二种对应关系3中的部分内容构建或更新第二种对应关系3;以及订阅请求2可用于请求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内容,SMF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内容构建或更新对应关系1。还需要说明的是,AMF还可以主动向SMF反馈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SMF也可以向UPF反馈对应关系3(如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即S901a和S901b可选。

步骤S9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步骤S9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902~S90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步骤S502~S50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4:RFID-H网元向UP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地,还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

RFID-H网元在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确定UPF网元,并向确定的UP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具体的,RFID-H网元与该UPF网元之间可建立有关于该标签的N6连接,RFID-H网元可通过该N6连接向该UP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相应的,UPF网元通过接收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N6接口,可获知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哪个标签的指令。换言之,RFID-H网元无需显式地告知UPF网元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哪个标签的指令。

可选的,RFID-H网元还可以向确定的UPF网元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即RFID-H网元通过向UPF网元发送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显式地告知UPF网元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哪个标签的指令。RFID-H网元向UPF网元发送标签的标识信息(如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情况下,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如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携带于同一消息(如第一消息)中。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UPF网元:RFID-H网元从SMF网元获取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的地址信息,以确定向哪个UP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UPF网元:在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建用户面通道的过程中,RFID-H网元可获知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因此,RFID-H网元在接收到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后,可向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示例性的,接入网设备可通过图9c所示流程为标签代建PDU会话,该流程可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904a~S904g:

步骤S904a、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会话标识、请求类型和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该标签建立PDU会话。

其中,会话标识用于标识会话。具体的,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于N2消息中,AMF网元可通过接收N2消息的接口获知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为哪个标签建立PDU会话。可选的,请求类型或数据网络名称可以用于指示请求建立的PDU会话是建立于接入网设备与RFID-H网元之间的。

步骤S904b、AMF网元接收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后,向SMF网元发送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包括会话标识、请求类型和DNN。

步骤S904c、SMF网元接收到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向AMF网元发送创建会话上下文响应消息。

步骤S904d、SMF网元选择UPF网元。

步骤S904e、SMF网元与UPF网元建立N4连接,并且SMF网元指示UPF网元需与RFID-H网元建立连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RFID-H网元的地址信息(如IP地址等),也指示UPF网元与RFID-H网元建立连接。

步骤S904f、UPF网元与RFID-H网元建立连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网元与 RFID-H网元建立N6连接。

步骤S904g、UPF网元分配核心网侧的N3隧道端点标识,并向SMF网元发送N3隧道端点标识。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3隧道端点标识以及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接入网设备通过AMF网元向SMF网元反馈接入网侧的N3隧道端点标识。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该接入网侧的N3隧道端点标识。通过步骤S904g中的交互,接入网设备与UPF网元建立了N3隧道,并成功为该标签建立PDU会话。

通过图9c所示流程,RFID-H网元可获知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建的PDU会话的地址信息(如UPF网元的地址信息)。因此,RFID-H网元可确定UPF网元。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网元与RFID-H网元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事先建立或配置好的。RFID-H网元根据该配置或存储的UPF网元的信息确定UPF网元。

步骤S905:UPF网元(即网络设备)根据对应关系3,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UP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可通过第三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即基于对应关系3进行替换。若UPF网元接收到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可根据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对应关系3,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若UPF网元未接收到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可通过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N6接口,确定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对应的标签,并根据第一种对应关系3和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如第二标识信息),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若UPF网元接收到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可根据第一种对应关系3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具体的,UPF网元将第一种对应关系3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标签对应的终端确定为该标签的激励源,并获取该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而获知该终端的PDU会话,然后通过该终端的PDU会话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若UPF网元接收到标签的地址信息,可根据第二种对应关系3和标签的地址信息,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具体的,UPF网元将第二种对应关系3中与该标签的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信息确定为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进而通过该终端的用户面通道(如PDU会话)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图9a所示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或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即UPF网元根据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对应关系3,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是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以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相应的,UPF网元可从RFID-H网元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接收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并根据对应关系4(包括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如第二标识信息)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4由对应关系2和终端的地址信息组成),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的地址信息中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可选的,UPF网元可从服务终端的A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服务于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并基于该第二信息获知对应关系2,然后从SMF网元获取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从而得到对应关系4。其中,该第二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和该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S906:UPF网元(即网络设备)通过该终端的PDU会话(或者该终端的用户面通道)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UPF网元确定标签对应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后,可通过该终端(为激励源)的用户面通道(如PDU会话、用户面连接、会话隧道等)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完成替换。RFID-H网元向UPF网元发送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情况下,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携带于第一报文中,UPF网元可向该终端发送包括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第二报文。其中,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标签的地址,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终端的地址。

示例性的,该终端的PDU会话的建立流程如图9d所示,该流程可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906a~S906g:

步骤S906a、终端向AMF网元发送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该会话标识、请求类型和DNN;该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该终端建立PDU会话。

其中,会话标识用于标识会话。具体的,终端可通过接入网设备向AMF网元发送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于N2消息中。接入网设备可通过与终端之间的连接获知哪个终端请求连接PDU会话,进而向AMF网元发送该N2消息,相应的,AMF网元可通过接收N2消息的接口获知该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用于为哪个标签建立PDU会话。可选的,请求类型或数据网络名称可以用于指示请求建立的PDU会话是建立于接入网设备与RFID-H网元之间的。

步骤S906b、AMF网元接收到NAS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后,向SMF网元发送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包括会话标识、请求类型和DNN。

步骤S906c、SMF网元接收到创建会话上下文请求消息,向AMF网元发送创建会话上下文响应消息。

步骤S906d、SMF网元选择UPF网元。

步骤S906e、SMF网元与UPF网元建立N4连接,并且SMF网元指示UPF网元需与RFID-H网元建立连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RFID-H网元的地址信息(如IP地址等),也指示UPF网元与RFID-H网元建立连接。

步骤S906f、UPF网元与RFID-H网元建立连接。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PF网元与RFID-H网元建立N6连接。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UPF网元与RFID-H网元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事先建立或配置好的。

步骤S906g、UPF网元分配核心网侧的N3隧道端点标识,并向SMF网元发送N3隧道端点标识。SMF网元通过AMF网元向接入网设备发送N3隧道端点标识,以及通过AMF网元、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发送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建立相应的AN资源(接入网资源),并通过AMF网元向SMF网元反馈接入网侧的N3隧道端点标识。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该接入网侧的N3隧道端点标识。通过步骤S906g中的交互,接入网设备与UPF网元建立了N3隧道,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建立AN资源,并成功为该终端建立PDU会话。

步骤S907: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908: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907~S908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07~S508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909: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用户面通道向UPF网元(即网络设备)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响应后,可通过该标签的用户面通道(如PDU会话)向UPF网元发送该响应。标签的PDU会话的建立流程参见图9c所示,通过步骤S904g中的交互,接入网设备与UPF网元建立了N3隧道,因此,接入网设备可通过该标签的PDU会话向UPF网元发送该响应。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响应后,也可以通过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向AMF网元发送该响应,具体参见前文描述。

步骤S910:UPF网元(即网络设备)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911: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912: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911~S912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5a中步骤S511~S512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UPF网元,UPF网元可通过PDU会话将待发送给标签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发送给终端。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3a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以及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终端的PDU会话将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下发给终端,无需由RAN解析指令。

2、由核心网中的UPF网元做替换,可以在核心网集中维护激励源与标签的动态配对关系。

3、通过PDU会话传输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以减少传输时延,提高数据的时效性。特别是在实时定位场景下,对时延要求相对较高。采用用户面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可以缩短传输时间,提高定位的精度和实时性。另外,采用用户面通道进行传输可以提供不同的QoS,这样,不同的业务流可以采用不同的QoS,可以使不同业务流在传输过程中,互不影响。

请参见图10a,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详细描述了替换设备为RFID-H网元的情况下,该RFID-H网元如何获知对应关系3,进而采用第三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替换后,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通过终端的用户面通道传输至该终端。需要说明的是,图10a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理解为UPF网元或者RFID-H网元。还需要说明的是,图10a实施例与图9a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步骤可参见图9a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如图10a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001:RFID-H网元获知对应关系3。

RFID-H网元可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第一种对应关系3可理解为在对应关系1的基础上增加了终端的地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FID-H网元可从SM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与标签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基于该第一信息获得对应关系3。其中,该对应关系用于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该第一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以及该终端的地址信息。此时,根据该第一信息可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者,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与该标签的地址信息。此时,根据该第一信息可获知第二种对应关系3。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通过图10b所示的流程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步骤S1001a:RFID-H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1,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步骤S1001b: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3,则SMF网元在接收到订阅请求1后,向A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2,该订阅请求2用于向A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1。步骤S1001a和步骤S1001b可选。

步骤S1001c:AMF网元获知对应关系1,在接收到订阅请求2后,向SMF网元发送该对应关系1。示例性的,AM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订阅通知2,该订阅通知2包括该对应关系1。可以理解的是,若图10b所示流程不包括步骤S1001b,那么也可不包括步骤S1001c。

步骤S1001d: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一种对应关系3,则SMF网元在接收到该对应关系1后,获取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并将获取的地址信息与对应关系1进行关联,以得到第一种对应关系3;然后,向RFID-H网元发送该第一种对应关系3。若订阅请求1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二种对应关系3,则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该第二种对应关系3。示例性的,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订阅通知1,该订阅通知1包括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通过图10c所示的流程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

步骤S1001a’:若RFID-H网元需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则可向A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3,该订阅请求3用于向AMF网元订阅对应关系1。步骤S1001a’可选。

步骤S1001b’:A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1。示例性的,AMF网元在接收到订阅请求3后,向RFID-H网元发送订阅通知3,该订阅通知3包括该对应关系1。可以理解的是,若RFID-H网元需获知第二种对应关系3,那么图10c所示流程可不包括步骤S1001b’。

步骤S1001c’:若RFID-H网元需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则可向SMF网元发送订阅请求4,该订阅请求4用于向SMF网元订阅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若RFID-H网元需获知第二种对应关系3,则RFID-H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的订阅请求4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二种对应关系3。步骤S1001c’可选。

步骤S1001d’:SM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或者,向RFID-H网元发送第二种对应关系3。示例性的,SMF网元在接收到订阅请求4后,向RFID-H网元发送订阅通知4。若该订阅请求4用于向SMF网元订阅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则该订阅通知4包括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若订阅请求4用于向SMF网元订阅第二种对应关系3,则该订阅通知4包括第二种对应关系3。

步骤S1001e’:若RFID-H网元接收到对应关系1和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则基于对应关系1和对应关系1中包括的终端的地址信息,获知第一种对应关系3。可以理解的是,若RFID-H网元从AMF网元接收到第二种对应关系3,那么图10c所示流程可不包括步骤S1001e’。

需要说明的是,图10b、图10c中请求完整的第一种对应关系3、第二种对应关系3、对应关系1是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通过一次接收可以获取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内容,RFID-H网元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内容构建或更新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对应关系1)。还需要说明的是,AMF还可以主动向SMF(或RFID-H网元)反馈对应关系1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SMF也可以向RFID-H网元反馈第一种对应关系3或第二种对应关系3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步骤S1002: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该标签的指令。

步骤S1003:NE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该标签的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2~S1003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9a中步骤S902~S903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1004:RFID-H网元根据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以及对应关系3,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前述终端。

RFID-H网元接收到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以及对应关系3后,可通过第三种替换方式进行替换。若接收到该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可基于第一种对应关系3和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可选的,还可以确定该终端的地址信息。具体的,RFID-H网元将第一种对应关系3中与该第二标识信息指示的标签对应的终端确定为该标签的激励源。若接收到该标签的地址信息,可基于第二种对应关系3和标签的地址信息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RFID-H网元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可向UP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发送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以便UPF网元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从而完成替换。

需要说明的是,图10a所示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向NEF网元发送标签的第一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以及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RFID-H网元根据标签的第二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以及对应关系3,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是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以向NE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标识信息,相应的,RFID-H网元可从NEF网元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接入网设备的第二标识信息,并根据对应关系2或前述对应关系4(参见步骤S905),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 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或者,RFID-H网元可根据对应关系4,从该接入网设备服务的终端中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的地址信息。可选的,RFID-H网元可从服务终端的AMF网元接收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服务于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并基于该第二信息获知对应关系2,然后从SMF网元获取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从而得到对应关系4。其中,第二信息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和该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S1005:RFID-H网元向UP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地,还发送该终端的地址信息。

RFID-H网元在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后,还可以获取该终端的地址信息,确定UPF网元,并向确定的UPF网元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地,还向确定的UPF网元发送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以便UPF网元可根据N6连接或者该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该终端的用户面通道(如PDU会话、用户面连接、会话隧道等)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以完成替换。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向该终端对应的UP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地,还发送该终端的地址信息。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该终端对应的UPF网元:方式1,RFID-H网元从SMF网元获取该终端对应的UPF网元的地址信息。方式2,通过该终端的PDU会话的建立流程,RFID-H网元可获知该终端对应的UPF网元的地址信息,该流程具体参见图9d。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可向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地址信息。RFID-H网元可通过如下方式获知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方式1,RFID-H网元从SMF网元获取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的地址信息。方式2,通过接入网设备为标签代建PDU会话的过程,RFID-H网元可获知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该流程具体参见图9c。方式3,RFID-H网元根据该配置或存储的UPF网元的信息确定该标签对应的UPF网元。

需要说明的是,图10a所示,RFID-H网元根据对应关系3确定标签的激励源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RFID-H网元还可以根据对应关系1确定作为该标签的激励源的终端,然后RFID-H网元通过该终端对应的N6连接向UP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或者,RFID-H网元向UPF网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该终端的标识信息)。UPF网元接收到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后,根据N6连接或该终端的标识信息获取该终端的地址信息(如UPF网元从SMF网元获取该终端的地址信息),然后通过该终端的PDU会话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1006:UPF网元通过该终端的PDU会话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UPF网元在接收到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可选的,还接收到该终端的地址信息后,可根据N6连接或者该终端的地址信息,通过该终端(为激励源)的用户面通道(如PDU会话、用户面连接、会话隧道等)向该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1007:终端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步骤S1008:标签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1009:接入网设备通过该标签的用户面通道向UP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 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1010:UPF网元向RFID-H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1011:RFID-H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步骤S1012:NEF网元向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发送该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第四标识信息和/或该标签中存储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7~S1012的执行过程可参见图9a中步骤S907~S912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可产生前述图9a实施例中记载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给出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相应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相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或者是软件和硬件结合。

请参见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1100包括通信单元1101和处理单元1102。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为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处理单元1102用于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该终端或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处理单元1102用于获知该终端为激励源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从统一数据管理网元接收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的信息;或者,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该终端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在注册消息或N2消息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1101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处理单元1102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根据该标签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确定该标签的激励源为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从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与该标签具有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用于确定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通信装置1100为服务该终端的移 动性管理网元;或者,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从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或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该第一信息,该通信装置1100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终端的标识信息与该标签的标识信息;和/或,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终端的地址信息与该标签的地址信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通信单元1101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消息中,该第一消息还包括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接入网设备所服务的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从服务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接收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指示该接入网设备服务于该终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从该标签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的响应,该响应包括该标签的标识信息;通过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向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该响应。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标签的控制面信令包括该标签的非接入层信令;若该标签首次被盘点或扫描,则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向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注册请求消息,该注册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为该标签建立非接入层连接;接收来自该移动性管理网元的注册接受消息,该注册接受消息用于指示成功为该标签建立非接入层连接。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服务该终端的接入网设备或服务该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向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指示该终端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100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通信单元1101接收到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一报文中,该第一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标签的地址;通信单元1101向该终端发送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包括在第二报文中,该第二报文的目的地址为该终端的地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向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通过该终端的用户面通道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通信装置1100为网络设备时,用于实现图2~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终端、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或基站。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1101还用于向服务该通信装置1100的接入网设备或服务该通信装置1100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1100为激励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服务该通信装置1100的接入网设备或服务该通信装置1100的移动性管理网元;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通过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的控制面信令指示该终端向该标签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或无源物联网网元;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时,具体用于:处理单元1102调用通信单元1101通过该终端的用户面通道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通信装置1100为终端、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或基站时,用于实现图2~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终端的功能。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为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向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通信装置1100为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时,用于实现图4对应实施例中第一单元的功能。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为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处理单元,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通信装置1100为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时,用于实现图4对应实施例中第三单元的功能。

在一种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为接入网中的第二单元: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102,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单元1102,还用于调用通信单元1101向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通信装置1100为接入网中的第二单元时,用于实现图4对应实施例中第二单元的功能。

请参见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的通信装置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收发器1203。

存储器12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12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202可以是上述存储 器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以及收发器12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中以收发器1203、存储器1202、处理器1201之间通过总线1204连接,总线1204在图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该总线12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201可以具有数据收发功能,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在如图12装置中,也可以设置独立的数据通信单元,例如收发器1203,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1201在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收发器1203进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中虚线框表示收发器1203可以与处理器1201单独设置,或者,收发器1203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01中;存储器1202可以与处理器1201单独设置,或者,存储器1202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01中。

一种示例中,当网络设备(如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采用图12所示的形式时,图12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网络设备(如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当终端(或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基站)采用图12所示的形式时,图12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或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基站)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当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采用图12所示的形式时,图12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第一单元执行上述图4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单元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当接入网中的第二单元采用图12所示的形式时,图12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第二单元执行上述图4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单元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当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采用图12所示的形式时,图12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第三单元执行上述图4对应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三单元执行的方法。

具体的,图11的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均可以通过图12中的处理器1201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1的处理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2中的处理器1201调用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1的通信单元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12中的收发器1203来实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可用如下方式实现: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模拟IC、射频集成电路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该处理器也可以用如下I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以上实施例描述中的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终端、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或基站等。但本申请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此,而且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12的限制。通信装置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计算机程序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智能终端、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车载设备、网络设备、云设备、人工智能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对于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的情况,可参见图13所示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的芯片包括接口1301和处理器1302。其中,接口130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02的数量可以是多个。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的情况: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接口1301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并向终端发送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其中,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中,接口1301和处理器13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2~图10a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网络设备的介绍。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或杆站、小型基站、微型基站、基站)的功能的情况: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接口1301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器1302,还用于调用接口1301向该标签发送激励信号和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中,接口1301和处理器13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2~图10a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终端的介绍。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的功能的情况: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接口1301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器1302,还用于调用接口1301向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发送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

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中,接口1301和处理器13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第一单元的介绍。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中的第三单元的功能的情况: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接口1301接收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包括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和终端的标识信息,该终端为该标签的激励源;处理器1302,还用于调用接口1301向该终端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中,接口1301和处理器13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第三单元的介绍。

对于芯片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中的第二单元的功能的情况:

处理器1302,用于调用接口1301接收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该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为待发送给标签的指令;处理器1302,还用于调用接口1301向接入网中的第一单元发送第一无源物联网指令。

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中,接口1301和处理器1302所执行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有关第二单元的介绍。

可选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1303,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必要的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303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与处理器1302集成在一起,如图13中虚框1303所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图2~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移动性管理网元、无源物联网网元、用户面功能网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选的,还包括图2~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的无源物联网服务器。可选的,还包括图9a~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功能网元。可选的,还包括图2~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的终端。可选的,还包括图2~图10a对应实施例中的标签。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计算机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些可选的特征,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不依赖于其他特征,比如其当前所基于的方案,而独立实施,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某些场景下,依据需求与其他特征进行结合。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的装置也可以相应的实现这些特征或功能,在此不予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和步骤(step)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 术人员对于相应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案可通过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这些技术可以用硬件、软件或者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用于在通信装置(例如,基站,终端、网络实体、核心网网元或芯片)处执行这些技术的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中。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等。

可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 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中,“当…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装置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装置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本申请中对于使用单数表示的元素旨在用于表示“一个或多个”,而并非表示“一个且仅一个”,除非有特别说明。本申请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至少一个”旨在用于表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旨在用于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

本申请中的预定义可以理解为定义、预先定义、存储、预存储、预协商、预配置、固化、或预烧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可以互相参考。在本申请中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实施方式/实施方法/实现方法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实施方式、实施方法、或实现方法。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用于存储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介质
  • 一种多控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一种事务信息的传输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和介质
  • 一种基于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及信息传输的方法
  • 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发送装置、信息接收装置、信息传输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接收方法
  • 采用信息传输方法的信息传输系统中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编解码装置及编码复用/解码解复用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0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