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核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爪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用于对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上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成为了经济建设的基础,诸如核电类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核电的压水堆型是我国目前在运行最多、也是我国掌握的最成熟的堆型。压水堆的控制棒驱动机构,采用的是磁力提升直线步跃式构造,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控制棒组件在堆芯高度范围内作所需要位置的保持和改变,以达到反应堆安全启动、调节反应堆功率和停止反应堆的目的。

控制棒驱动机构中的关键结构为钩爪部件,主要由两组钩爪(每组三只钩爪)、三对电磁铁和一个套管式支承结构组成。三对电磁铁的吸合或弹开,通过连杆机构,带动两组钩爪完成吸合或释放与驱动杆齿槽的啮合、脱开和升降动作。在保持反应堆压力边界完整性的前提下能直接执行和影响以下两大功能:1)反应堆启动、运行和关闭,带动控制棒组件在堆芯行程范围内作升降运动或将控制棒组件保持在行程的任一选定位置上;2)事故工况下需要反应堆作紧急停堆时能快速释放控制棒组件插入堆芯。

钩爪部件中爪距的精密装配和检测,可以保证驱动机构的一系列动作精准可靠,是准确和稳定执行反应堆启停、紧急释放停堆动作前提。提供一种压水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爪距的测量系统,包括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用于钩爪部件制造和检测至关重要。但目前,针对压水堆型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爪距的制造精度控制和检测,还没有公开的具体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爪距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可以很方便而准确的测量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上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爪距测量装置,用于对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上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两组钩爪组件包括第一钩爪组件和第二钩爪组件,所述爪距测量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测量部件和模拟棒;所述模拟棒具有与控制棒相似的外形结构,且具有第一测量位和第二测量位,所述第一测量位与所述第二测量位之间的距离与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相当;所述模拟棒用于可调节的安装于钩爪部件内,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用于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钩爪组件的外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钩爪组件的外围;以所述模拟棒相对于所述测量部件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时单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模拟作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二钩爪组件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所述模拟棒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钩爪组件与所述第一测量位接触或所述第二钩爪组件与所述第二测量位接触,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所述第一测量位与所述第二测量位之间的距离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多个第一气缸、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为中心镂空,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钩爪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设有开口,且朝开口内侧设有凸舌,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钩爪组件的第二端;多个所述第一气缸均用于围设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的外围,且各所述第一气缸的外管均与所述第一定位板连接固定,各所述第一气缸的内管均与所述第二定位板连接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底座、定位柱、第二气缸、连接板和多个连接杆;所述底座具有上盖,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钩爪组件的第一端;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上盖上且延伸穿过所述底座的内外,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钩爪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气缸悬空位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且其内管与所述定位柱连接固定,外管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固定;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固定,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二钩爪组件的第二端连接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还包括固定环,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均具有卡槽,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卡槽配合,将各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定位在所述第二钩爪组件的第二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的下部还设有水平调节器。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部件包括测量表和支架,所述支架用于相对于所述钩爪部件固定连接,并用于对所述测量表连接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棒的第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模拟棒的第二端用于伸入所述钩爪部件的内部,所述模拟棒的第一端与螺母配合,支撑于所述钩爪部件的第一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爪距测量装置还包括磁力定位部件,所述磁力定位部件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磁块,所述下部具有凹形收容空间以收容所述上部,所述上部和所述下部均具有通孔以让所述模拟棒穿过,所述模拟棒的第一端设有螺纹,与螺母配合,支撑于所述上部,所述下部连接固定于所述钩爪部件的第一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棒的外部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具有第一底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所述第二环槽具有第二底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第一测量位,所述第三侧面为所述第二测量位,所述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一底面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二底面的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均为斜面。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爪距测量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爪距测量装置,对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上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两组钩爪组件包括第一钩爪组件和第二钩爪组件,将所述爪距测量装置与所述钩爪部件安装固定后,以所述模拟棒相对于所述测量部件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时单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模拟作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二钩爪组件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所述模拟棒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钩爪组件与所述第一测量位接触或所述第二钩爪组件与所述第二测量位接触,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所述第一测量位与所述第二测量位之间的距离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

综上,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在模拟棒上设置第一测量位和第二测量位,所述第一测量位与所述第二测量位之间的距离与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相当;将模拟棒伸入钩爪部件内,以模拟棒相对于测量部件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别单独控制第一驱动部件驱动第一钩爪组件模拟作动或控制第二驱动部件驱动第二钩爪组件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模拟棒的位置,直至第一钩爪组件(的钩爪)与第一测量位接触或第二钩爪组件(的钩爪)与第二测量位接触,再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第一测量位与第二测量位之间的距离(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即可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实际距离。如此,本申请可以很方便的测量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而且测量结果也很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爪距测量装置与要测量的钩爪部件一起装配完成准备进行测量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驱动部件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驱动部件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测量部件的爆炸分解示意图,且同时示出了磁力定位部件与钩爪部件的装配关系;

图5为图1中磁力定位部件的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模拟棒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1中钩爪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1中钩爪部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和“右”可以是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的方向,也可以是参考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还可以是指相对的两个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请结合参阅图1、图7所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爪距测量装置,用于对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90上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两组钩爪组件包括第一钩爪组件91和第二钩爪组件92,所述爪距测量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部件10、第二驱动部件20、测量部件30和模拟棒40;所述模拟棒具有与控制棒相似的外形结构,且具有第一测量位41和第二测量位42,所述第一测量位41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与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相当;所述模拟棒40用于可调节的安装于钩爪部件90内,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0用于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的外围,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0用于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的外围;以所述模拟棒40相对于所述测量部件30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时单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0驱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模拟作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0驱动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所述模拟棒40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与所述第一测量位41接触或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接触,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40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所述第一测量位41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

请结合参阅图7、图8所示,钩爪部件90装配完成后,钩爪部件整体呈筒状,钩爪均朝向筒的里面,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之间的距离就无法直接测量。此处进一步补充说明,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之间的距离,实质是为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之间的距离。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当第一钩爪组件91作动,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三个钩爪同时)则与控制棒的环槽啮合夹紧,然后带动控制棒移动,然后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松开,然后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三个钩爪同时)则与控制棒的另一环槽啮合夹紧,然后带动控制棒移动,然后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松开,如此循环往复,则可带动控制棒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而要实现准确的移动,第一钩爪组件91(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与控制棒上环槽的准确啮合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第一钩爪组件91(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与环槽不能准确啮合,则不能夹紧控制棒,也就不能带动控制棒移动。而控制棒上环槽之间的距离比较容易得到保证,但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之间的距离却难以保证,因为各钩爪组件均是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考虑到各零部件本身的公差以及装配间隙,在钩爪部件90装配完成后,需要对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如不满足要求则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简化起见,对于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之间的距离,本文用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之间的距离进行表示。

如前所述,钩爪部件90装配完成后,钩爪部件整体呈筒状,钩爪均朝向筒的里面,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之间的距离就无法直接测量。本申请在模拟棒40上设置第一测量位41和第二测量位42,所述第一测量位41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与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相当;将模拟棒40伸入钩爪部件90内,以模拟棒40相对于测量部件30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别单独控制第一驱动部件10驱动第一钩爪组件91模拟作动或控制第二驱动部件20驱动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模拟棒40的位置,直至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与第一测量位41接触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与第二测量位42接触,再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40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第一测量位41与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即可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实际距离。如此,本申请可以很方便的测量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而且测量结果也很准确。

请参阅图2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0包括多个第一气缸11、第一定位板12和第二定位板13;所述第一定位板12为中心镂空121,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13设有开口131,且朝开口内侧设有凸舌132,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二端;多个所述第一气缸11均用于围设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的外围,且各所述第一气缸11的外管均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2连接固定,各所述第一气缸11的内管均与所述第二定位板13连接固定。

请结合参阅图7所示,钩爪部件90装配完成后,钩爪部件90整体呈筒状。从外部看,在钩爪部件90的纵长方向上,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钩爪组件91,第二部分为第二钩爪组件92。相应的,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即为钩爪部件90的第一端,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二端则位于钩爪部件90的中间某位置(不一定是正中间位置),而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之间具有间隔槽93。当然,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并不一定完全相等,而可能是一个较短,一个较长。前述第一定位板12则固定在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亦即钩爪部件90的第一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具有一三角形凸块94,而第一定位板12的中心镂空121也是三角形,如此与三角形凸块94配合固定,还可在周向上限制转动。而第二定位板13则通过开口131内侧的凸舌132卡接在间隔槽93中,然后通过所有第一气缸11的固定连接(通过螺栓,未标号),实现将第一驱动部件10安装固定在第一钩爪组件91的外围,第一气缸11收缩,第一驱动部件10则可驱动第一钩爪组件91模拟作动。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板13的开口131呈U形,也可以在周向上限制第二定位板13相对第一钩爪组件91转动。

请参阅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0包括底座21、定位柱22、第二气缸23、连接板24和多个连接杆25;所述底座21具有上盖211,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一端;所述定位柱22固定在所述上盖211上且延伸穿过所述底座21的内外,用于定位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气缸23悬空位于所述底座21的内部,且其内管与所述定位柱22连接固定,外管与所述连接板24连接固定;各所述连接杆25的第一端均与所述连接板24连接固定,各所述连接杆25的第二端用于分别与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连接固定。

请结合参阅图7所示,如前所述,钩爪部件90装配完成后,从外部看,钩爪部件90主要即由第一钩爪组件91和第二钩爪组件92组成,钩爪部件90的第一端为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钩爪部件90的中间某位置为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二端,第一钩爪组件91与第二钩爪组件92之间具有间隔槽93。相应的,钩爪部件90的第二端为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一端,钩爪部件90的中间某位置为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间隔槽93即位于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与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二端之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部件20可以采用与前述第一驱动部件10相同的构造,只是这样的方案,在测量时,第二驱动部件20和第一驱动部件10都挂在钩爪部件90的外围,重量较大,可能会对钩爪部件90带来不利影响,尤其在第二钩爪组件92的长度大于第一钩爪组件91的长度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件20的重量也会相应的比第一驱动部件10的重量大,如此钩爪部件90受到影响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本申请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部件20采用与第一驱动部件10不相同的构造。其中,第二驱动部件20具有底座21,用于支撑钩爪部件90,以减少钩爪部件90受到的力。具体的,底座21放置在地面上,定位柱22通过分别设置于底座21的上盖211内外两侧的两定位圆盘(两定位圆盘上设有销孔)并配合固定销而固定于上盖211上并延伸穿过底座21的内外;筒状的钩爪部件90,则通过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一端套设在定位柱22上进行定位,并支撑在固定定位柱22的一定位圆盘上,从而固定支撑于上盖211上,亦即支撑于底座21上。第二气缸23的内管与定位柱22连接固定,外管通过多个延长杆与连接板24连接,连接板24再通过连接杆25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连接固定,从而第二气缸23收缩,第二驱动部件20可以驱动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具体的,各连接杆25的第二端是分别通过一个销钉伸入第二钩爪组件92位于第二端的外围的一个孔而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连接固定。

请再参阅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0还包括固定环26,各所述连接杆25的第二端均具有卡槽251,所述固定环26与所述卡槽251配合,将各所述连接杆25的第二端定位在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如果没有固定环26进行定位,在第二驱动部件20驱动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过程中,连接杆25的第二端用于连接的销钉会有可能从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外围的孔脱落,从而不能确保连接杆25的第二端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的固定连接,也就不能确保第二驱动部件20能够正常驱动第二钩爪组件92完成模拟作动。通过固定环26与各连接杆25的第二端的卡槽251相配合,可以确保连接杆25的第二端与第二钩爪组件92的第二端的固定连接。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21的下方还设有水平调节器27。因为测量时钩爪部件90是支撑在底座21上,如果底座21不能保持水平,那么钩爪部件90可能发生倾斜,一方面会可能使得测量不准确,严重时更可能使得钩爪部件90倒塌造成财产损失。所以在本申请在底座21的下方设有水平调节器,以确保底座21保持水平,从而确保测量准确,物品不会损坏。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21的上盖211上还设有水平仪212,以方便随时查看底座21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部件10也可以采用与前述第二驱动部件20相同的构造,只是考虑到连接杆25的长度、相对钩爪部件90的倾斜角度以及作动力度等,其实际效果不是太好,所以本申请第一驱动部件10和第二驱动部件20分别采用前述不同的构造,相应的分别驱动第一钩爪组件91和第二钩爪组件92分别作动的效果较好。

请参阅图4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测量部件30包括测量表31和支架32,所述支架32用于相对于所述钩爪部件90固定连接(可以直接与钩爪部件90连接固定,本申请一实施方式采用间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具体情况容后详述),并用于对所述测量表31连接固定(通过螺丝和支架上的螺孔进行配合)。因为在测量时,需要先将钩爪部件90与测量装置装配在一起,而且还需要进行模拟棒40的尝试初定位以确定测量的参考位,所以测量表31不适宜固定在某一处,所以采用支架32进行连接固定,当全部装配完成后,参考位确定后,再将测量表31装配过来与模拟棒40接触即可。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测量表31为百分表,数量可以为多个,综合各百分表的测量结果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在其他实施例中,测量表31也可采用光栅尺等其他类似结构。支架32也可以为万象节结构,也可采用可挠性管等或其他类似结构。

请参阅图6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棒40的第一端设有螺纹,所述模拟棒40的第二端用于伸入所述钩爪部件90的内部,所述模拟棒40的第一端与螺母配合,支撑于所述钩爪部件90的第一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模拟棒40需要伸入钩爪部件90内以让钩爪组件的钩爪能够与模拟棒40接触,且需要不时的移动位置以确定参考位和测量位,然后再固定,所以将模拟棒40的第一端放在钩爪部件90的外部并用螺母配合固定定位。

请结合参阅图5、图6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爪距测量装置还包括磁力定位部件50,所述磁力定位部件包括上部51和下部52,所述上部51和所述下部52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磁块53,所述下部52具有凹形收容空间521以收容所述上部51,所述上部51和所述下部52均具有通孔以让所述模拟棒40穿过,所述模拟棒40的第一端设有螺纹,与螺母配合,支撑于所述上部51,所述下部52连接固定于所述钩爪部件90的第一端(具体是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的三角形凸块94上)。如前所述,在测量过程中,模拟棒40需要不时的移动位置以确定参考位和测量位,如果没有所述磁力定位部件50,则只能由人手提着模拟棒40进行移动,对使用者而言并不太友好。所以,在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磁力定位部件50,下部52固定在第一钩爪组件91的第一端,亦即固定在钩爪部件90上,通过上部51和下部52上极性相反的磁块53,使得上部51“悬浮”在下部52上,而模拟棒40则通过螺母定位在上部51上,亦即模拟棒40“悬浮”在钩爪部件90上(较佳的,磁力略大于模拟棒40的重量),然后通过螺母即可轻松的移动模拟棒40的位置。

另外,所述上部51的外围还设有肋条511,所述下部52的凹形收容空间521内周相应设有肋槽522,所述肋条511与所述肋槽522配合,可限制所述上部51与相对所述下部52之间相对转动。所述模拟棒40固定在所述上部51,所述下部52固定在所述钩爪部件90,也就限制了模拟棒40相对钩爪部件90相对转动,即确保了模拟棒40与钩爪部件90的相对固定。而前述支架32,亦通过其内设置的台阶321而固定于所述下部52上,进而相对于钩爪部件90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6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棒40的外部设有第一环槽45和第二环槽46,所述第一环槽具有第一底面451、第一侧面452、第二侧面453,所述第二环槽46具有第二底面461、第三侧面462、第四侧面463,所述第一侧面452为所述第一测量位41,所述第三侧面462为所述第二测量位42,所述第一侧面452相对所述第一底面451的方向与所述第三侧面462相对所述第二底面461的方向一致,且所述第一侧面452、所述第三侧面462均为斜面。

因为钩爪部件90在实际使用中所驱动的控制棒上,设有多个环槽,当钩爪组件的钩爪与环槽位置相抵接,则可以正常啮合夹持控制棒移动,当钩爪组件的钩爪不是与环槽位置相抵接,则不能正常啮合夹持控制棒移动。所以,模拟棒40也采用类似构造,设置第一环槽45和第二环槽46以分别用于与第一钩爪组件91和第二钩爪组件92对应。当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与第一环槽45的第一底面451(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与第二环槽46的第二底面461)对应时,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可以正常模拟作动,否则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就不能正常模拟作动。所以,参考位就是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可以正常模拟作动时的任意位置,也就是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与第一环槽45的第一底面451(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与第二环槽46的第二底面461)对应时的任意位置,此时将测量表装配过来与模拟棒40接触,将此次测量的参考位确定下来。而第一测量位41和第二测量位42则是第一钩爪组件91和第二钩爪组件92分别能够正常模拟作动到不能正常模拟作动的分界点,也就是第一环槽45的第一侧面452和第二环槽46的第三侧462面。而将第一侧面452、第三侧面462设为斜面,可以更方便使用者在测量过程中寻找和确定第一测量位41和第二测量位42。例如,通过旋转模拟棒40第一端的螺母,调节模拟棒40的位置,控制第一驱动部件10(或第二驱动部件20)驱动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如果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能够正常模拟作动,则说明此时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还是与第一环槽45的第一底面452(或第二环槽46的第二底面462)对应;继续移动模拟棒40,继续驱动以模拟作动,直至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不能够正常模拟作动,则说明此时第一钩爪组件901的钩爪901(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已离开第一环槽45(或第二环槽46)的位置,此时将模拟棒40往回移动一点,再驱动以模拟作动,此时第一钩爪组件91(或第二钩爪组件92)则可能处于能够模拟作动一部分但又不能够完全正常模拟作动的状态,此时即为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与第一环槽45的第一侧面452(或第二环槽46的第三侧面462)对应,也就是第一测量位41(或第二测量位42)的位置,此时根据测量表31的读数即可确定此时模拟棒40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或第二位移),根据第一位移与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第一测量位41与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根据模拟棒上根据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进行设计并按照较高的精度要求进行制造)即可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实际距离。

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爪距测量方法,采用如前所述的爪距测量装置,对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钩爪部件上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两组钩爪组件包括第一钩爪组件91和第二钩爪组件92,将所述爪距测量装置与所述钩爪部件90安装固定后,以所述模拟棒40相对于所述测量部件30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时单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0驱动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模拟作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20驱动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所述模拟棒40的位置,直至所述第一钩爪组件91与所述第一测量位41接触或所述第二钩爪组件92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接触,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40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所述第一测量位41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

综上,本申请通过在模拟棒40上设置第一测量位41和第二测量位42,所述第一测量位41与所述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与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相当;将模拟棒40伸入钩爪部件内,以模拟棒40相对于测量部件30的任一位置为参考位,分别单独控制第一驱动部件10驱动第一钩爪组件91模拟作动或控制第二驱动部件20驱动第二钩爪组件92模拟作动,同时配合调节模拟棒40的位置,直至第一钩爪组件91(的钩爪901)与第一测量位41接触或第二钩爪组件92(的钩爪901)与第二测量位42接触,再分别测量获得此时模拟棒40相对于参考位形成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根据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的差异以及第一测量位41与第二测量位42之间的距离(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的理想值),即可确定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实际距离。如此,本申请可以很方便的测量两组钩爪组件之间的距离,而且测量结果也很准确。对增强过程检验准确性,提高装配效率,缩短制造周期,提高核岛关键设备的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洪水淹没范围估算方法
  • 一种基于缨帽变换的洪水淹没范围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6563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