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车用变速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内履带车用变速箱、特别是履带式谷物收割机的变速箱普遍采用单功率传动,转向方向采用单边履带动力切断或单边制动实现大半径转向或者单边制动转向,不仅驱动力小,而且在转向过程中,履带对土壤的剪切作业大,容易产生淤泥,对地面的破坏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车用变速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履带车用变速箱在转向时,驱动力小,且履带对土壤的剪切作用大、地面容易产生淤泥、对地面破坏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车用变速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变速组件、制动组件、传动组件、转向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中心齿轮,所述中心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件和第二转向件,所述第一转向件包括轴套、第一转向齿轮、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第一摩擦件连接于所述轴套的外壁并沿着背离所述轴套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摩擦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齿轮的内壁并沿着所述中心轴的轴心线方向延伸,所述轴套靠近所述中心齿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向齿轮,所述第二转向齿轮的一端与所述中心齿轮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向件与所述第一转向件的大小和结构均一致,且沿着所述中心轴的中轴线方向呈对称设置;

所述制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中心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转向齿轮啮合,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转向件的动力输入端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向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轴套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定位槽,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中心轴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中心轴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定位槽的内壁。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套和所述第二转向齿轮之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拨叉杆的安装槽,所述拨叉杆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件包括多组间隔设置于所述轴套外壁的第一摩擦片,以使得所述第一摩擦片能够沿着所述中心轴的水平中轴线方向以及周向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件包括多组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向齿轮内壁的第二摩擦片,以使得所述第二摩擦片能够沿着所述中心轴的周向方向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变速组件包括第一变速件和第二变速件,所述第一变速件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三联齿轮,所述三联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变速齿轮,所述三联齿轮中的三个齿轮之间存在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安装拨叉杆,所述拨叉杆与所述三联齿轮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变速件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变速齿轮,所述第一变速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变速件的动力输入端相互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变速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制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啮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输出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轴、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所述第一输出件和所述第二输出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并沿着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出件包括二联齿轮,所述二联齿轮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转向齿轮啮合,所述二联齿轮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齿轮啮合,动力输出轴的一端贯穿所述动力输出齿轮的轴心并与所述动力输出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出件与所述第一输出件的大小和结构均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变速箱在转向时,制动组件将动力传输至第二传动齿轮和中心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通过传动杆带动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转动,且第二传动齿轮和中心齿轮转动方向相同,转向时,拨动拨叉杆,使第二转向齿轮沿着远离中心齿轮的方向滑动,第二转向齿轮与中心齿轮断开连接,第一摩擦件紧贴第二摩擦件,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转向齿轮相互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一转向齿轮旋转,第一摩擦件和第二摩擦件的作用下,第一转向齿轮带动第二转向齿轮旋转,此时,第二转向齿轮与中心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中心齿轮带动第二转向件旋转,此时,第二转向齿轮与第二转向件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一转向齿轮和第二转向件分别与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啮合,第一输出件和第二输出件分别将动力传输至履带车左右两侧的履带,实现左右两侧的履带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履带车转向时,履带车左右两侧的履带一侧正转,一侧反转,与传统技术中的单边制动转向相比,本发明设计的转向方式驱动力大,而且在转向过程中,对土壤的剪切作用小,不易使地面产生淤泥,对地面的破坏力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变速组件和制动组件的连接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向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转向组件和动力输出组件的连接剖视图。

附图标记;其中,K-壳体;1-变速组件;11-第一变速件;110-第一传动轴;111-三联齿轮;112-第一变速齿轮;113-拨叉杆;12-第二变速件;120-第二传动轴;121-第二变速齿轮;2-制动组件;3-传动组件;30-传动杆;31-第一传动齿轮;32-第二传动齿轮;33-第三传动齿轮;4-转向组件;40-中心轴;41-中心齿轮;42-第一转向件;421-轴套;422-第一转向齿轮;423-第一摩擦件;424-第二摩擦件;425-第二转向齿轮;426-弹性件;43-第二转向件;5-动力输出组件;50-第三传动轴;51-第一输出件;510-二联齿轮;511-动力输出齿轮;512-动力输出轴;52-第二输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履带车用变速箱,包括壳体K,壳体K的内部设置有变速组件1、制动组件2、传动组件3、转向组件4和动力输出组件5;

具体的,如图1所示,制动组件2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组件2无实质性区别,具体可参照专利号为CN214578459U的中国授权专利,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传动组件3包括传动杆30,传动杆30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和第三传动齿轮33;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和第三传动齿轮33同轴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31、第二传动齿轮32和第三传动齿轮33的运动方向相同;

转向组件4包括中心轴40,中心轴40上设置有中心齿轮41,中心齿轮4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向件42和第二转向件43,第一转向件42包括轴套421、第一转向齿轮422、第一摩擦件423和第二摩擦件424,轴套421套设于中心轴40上,第一摩擦件423连接于轴套421的外壁并沿着背离轴套421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第二摩擦件424连接于第一转向齿轮422的内壁并沿着中心轴40的轴心线方向延伸,轴套421靠近中心齿轮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向齿轮425,第二转向齿轮425的一端与中心齿轮41的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二转向件43与第一转向件42的大小和结构均一致,且沿着中心轴40的中轴线方向呈对称设置;

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第二转向齿轮425与中心轴40活动连接,并与轴套421固定连接,拨动拨叉杆,第二转向齿轮425沿着远离中心齿轮41的方向滑动并与中心齿轮41断开连接,此时,第一摩擦件423紧贴第二摩擦件424,通过第一摩擦件423和第二摩擦件424之间的摩擦力,第一转向齿轮422带动第二转向齿轮425旋转,中心齿轮41带动第二转向件43旋转,且第二转向件43的转动方向与中心齿轮41的转动方向一致;

制动组件2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传动齿轮32和中心齿轮41啮合,第一传动齿轮31与第一转向齿轮422啮合,第三传动齿轮33与第二转向件43的动力输入端啮合。

具体的,如图1-3所示,制动组件2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二传动齿轮32和中心齿轮41啮合,即第二传动齿轮32和中心齿轮41的转动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转向齿轮422的截面形状为L字形,第一转向齿轮422与壳体K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套设于第一转向齿轮422没有齿槽的一端,用于减少第一转向齿轮422与壳体K之间的摩擦,减少壳体K和第一转向齿轮422的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件42还包括弹性件426,轴套421的内壁开设有用于容纳弹性件426的定位槽,弹性件426套设于中心轴40上且位于定位槽的内部,弹性件426的一端抵接于中心轴40上,弹性件426的另一端抵靠于定位槽的内壁。

具体的,如图4所示,弹性件426为压缩弹簧,中心轴40上开设有限位环槽,用于限制压缩弹簧的一端,使压缩弹簧的一端抵接在限位环槽内,第二转向齿轮425的一端与中心齿轮41的一侧通过花键连接,轴套421不受外力作用时,在压缩弹簧恢复形变的作用力下,第二转向齿轮425远离轴套421的一端被顶紧在中心齿轮4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轴套421和第二转向齿轮425之间开设有用于安装拨叉杆的安装槽,拨叉杆与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如图3所示,拨叉杆与轴套421可拆卸连接,拨叉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槽轮廓相适配的弧形主体,弧形主体与安装槽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两组短销,两组短销的一端均与弧形主体相对的两侧转动连接,短销的另一端朝着彼此相向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拨叉杆与现有技术中的拨叉杆无实质性区别,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件423包括多组间隔设置于轴套421外壁的第一摩擦片,以使得第一摩擦片能够沿着中心轴40的水平中轴线方向以及周向方向运动。

具体的,如图4所示,当第一摩擦件423和第二摩擦件424不接触时,第一摩擦件423随着轴套421一起沿着轴套421的周向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摩擦件424包括多组间隔设置于第一转向齿轮422内壁的第二摩擦片,以使得第二摩擦片能够沿着中心轴40的周向方向旋转。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摩擦件423和第二摩擦件424不接触时,第二摩擦件424随着第一转向齿轮422一起沿着中心轴40的周向方向旋转,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件424相互配合,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件424互相贴合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件424之间产生摩擦力,此时,第一转向齿轮422带动第二转向齿轮425旋转,且第一转向齿轮422和第二转向齿轮425的转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的结构与现有技术无实质性区别,在此不对其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组件1包括第一变速件11和第二变速件12,第一变速件11包括第一传动轴110,第一传动轴110上设置有三联齿轮111,三联齿轮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变速齿轮112,三联齿轮111中的三个齿轮之间存在间隙,通过间隙安装拨叉杆,拨叉杆与三联齿轮111可拆卸连接,第二变速件12包括第二传动轴120,第二传动轴120上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变速齿轮121,第一变速件1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变速件12的动力输入端相互啮合。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变速齿轮112的数量为一个或两个,当第一变速齿轮112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变速齿轮112位于三联齿轮111的左右两侧,当第一变速齿轮112的数量为一个时,第一变速齿轮112位于三联齿轮111的左侧或者右侧,三联齿轮111上可拆卸连接有拨叉杆113,拨叉杆113用于拨动三联齿轮111和第一变速齿轮112沿着第一传动轴110滑动,使第一变速齿轮112或三联齿轮111与第二变速齿轮121相互啮合,三联齿轮111、第一变速齿轮112和多个第二变速齿轮121的外径大小均不相同,实现多档变速。

进一步的,多个第二变速齿轮121均与第二传动轴120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第一变速齿轮112、三联齿轮111和第二变速齿轮121的具体尺寸和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不形成运动干涉为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变速件12的动力输出端与制动组件2的动力输入端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组件5包括第三传动轴50、第一输出件51和第二输出件52,第一输出件51和第二输出件52分别位于第三传动轴50的两端并沿着第三传动轴50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输出件51和第二输出件52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制动齿轮和第二制动齿轮传动连接,第一制动齿轮和第二制动齿轮分别与位于履带车左右两侧的履带啮合,第一输出件51和第二输出件52分别位于第三传动轴50的两端并沿着第三传动轴50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用于保证两侧履带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出件51包括二联齿轮510,二联齿轮510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二转向齿轮425啮合,二联齿轮510的动力输出端与动力输出齿轮511啮合,动力输出轴512的一端贯穿动力输出齿轮511的轴心并与动力输出齿轮511固定连接,动力输出轴51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K并延伸至壳体K的外部。

具体的,如图5所示,二联齿轮510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二转向齿轮425啮合,在设置二联齿轮510的位置和尺寸时,保证第二转向齿轮425沿着中心轴40滑动时,二联齿轮510的动力输入端始终与第二转向齿轮425保持啮合,二联齿轮510可沿着第三传动轴50的周向方向转动,动力输出轴512延伸至壳体K外部的一端与第一制动齿轮固定连接,二联齿轮510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向齿轮425的转动方向相反,动力输出齿轮511与第二转向齿轮425的转动方向相同,即第一制动齿轮与第二转向齿轮425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二制动齿轮与第二转向件43的动力输出端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出件52与第一输出件51的大小和结构均一致。

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二输出件52与第一输出件51的大小和结构均一致且沿着第三传动轴50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用于保证两侧履带在移动时的平衡与稳定。

具体的,该一种履带车用变速箱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发明时,制动组件2将动力传输至第二传动齿轮32和中心齿轮41,第二传动齿轮32通过传动杆30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1和第三传动齿轮33转动,转向时,拨动拨叉杆,使第二转向齿轮425沿着远离中心齿轮41的方向滑动,第二转向齿轮425与中心齿轮41断开连接,第一摩擦件423与第二摩擦件424相互配合,第一传动齿轮31与第一转向齿轮422相互啮合,由第一传动齿轮31提供动力,第一传动齿轮31带动第一转向齿轮422旋转,在第一摩擦件423和第二摩擦件424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转向齿轮422带动第二转向齿轮425旋转,此时,第二转向齿轮425与中心齿轮41的转动方向相反,中心齿轮41带动第二转向件43旋转,此时,第二转向齿轮425第二转向件43的旋转方向相反,第二转向齿轮425与第一制动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二制动齿轮与第二转向件43的动力输出端的转动方向相同,因此第一制动齿轮和第二制动齿轮的制动方向相反,从而实现左右两侧的履带的转动方向相反,即履带车转向时,履带车左右两侧的履带一侧正转,一侧反转,与传统技术中的单边制动转向相比,本发明设计的转向方式驱动力大,而且在转向过程中,对土壤的剪切作用小,不易使地面产生淤泥,对地面的破坏力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