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跨链中继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7:28


跨链中继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链中继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区块链跨链中继方案中,当中继设备因软件闪崩、设备断电、软件重启升级等意外情况,导致中继交易发送失败时,需要人工介入处理该类异常问题。由于人工介入的时效不可控,导致跨链遭遇该类异常问题时的时间延迟较为严重,难以保障跨链服务的低延时可靠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保障跨链服务的低延时可靠性的跨链中继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的跨链中继方法,该方法包括:

响应于监测到从第一区块链跨链至第二区块链的第一跨链事件信息,根据第一跨链事件信息生成第一中继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以供:

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以及,

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在发送第一中继信息的同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

响应于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修改为第一中继信息已被确认;

响应于监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再次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以供:

检查第一中继信息是否已被中继:

是,则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否,则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以及,

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的跨链中继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的第一中继信息;其中,第一中继信息由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响应于监测到从第一区块链跨链至第二区块链的第一跨链事件信息,根据第一跨链事件信息生成;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还配置用于在发送第一中继信息的同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

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

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以供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在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后,将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修改为第一中继信息已被确认;

响应于收到再次发送的第一中继信息,检查第一中继信息是否已被中继:

是,则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否,则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以及,

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其中,再次发送的第一中继信息由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响应于监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所发送。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包含可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诸多实施例提供的跨链中继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设计了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和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之间的确认机制,由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在发送中继交易后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发送确认信息,由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监测是否收到确认信息,并在未收到确认信息时重发中继信息,保障了在中继交易因意外情况发送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及时重新发送中继交易以完成中继,从而实现了保障跨链服务的低延时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链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链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链中继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的跨链中继方法,该方法包括:

S11:响应于监测到从第一区块链跨链至第二区块链的第一跨链事件信息,根据第一跨链事件信息生成第一中继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以供:

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以及,

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S13:在发送第一中继信息的同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

S15:响应于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修改为第一中继信息已被确认;

S17:响应于监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将第一中继信息再次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以供:

检查第一中继信息是否已被中继:

是,则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否,则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以及,

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所述的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和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可以配置在不同的计算机设备中,也可以配置在同一计算机设备中,均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下以100元数字人民币从区块链A跨链至区块链B为例,对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示例性的阐述。

在步骤S11中,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a响应于监测到100元数字人民币从区块链A跨链至区块链B的跨链事件信息M1,根据跨链事件信息M1生成中继信息R1,将中继信息R1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b。

在发送中继信息R1的同时,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a还执行步骤S13,记录第一中继信息R1等待确认。

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b收到中继信息R1后,根据中继信息R1打包生成中继交易tx1,将tx1发送至区块链B,记录中继信息R1已被中继,并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a发送确认信息ack,记录已返回中继信息R1的确认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若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b因软件闪崩、设备断电、软件重启升级等意外情况导致没有将tx1发送出去,则同样不会记录中继信息R1已被中继,也不会发送确认信息ack。

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a持续监测是否收到各等待确认的中继信息相对应的确认信息:

若收到对应于中继信息R1的确认信息ack,则执行步骤S15,将中继信息R1等待确认修改为中继信息R1已被确认(也可以配置为删除中继信息R1等待确认的记录、再记录中继信息R1已被确认,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若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对应于中继信息R1的确认信息ack,则执行步骤S17,将中继信息R1再次发送至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b。

优选地,步骤S17还包括记录中继信息R1已再次发送。

当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b收到再次发送的中继信息R1时,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b通过查询是否存在中继信息R1已被中继的记录以判断中继信息R1是否已被中继:

是,则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a发送确认信息ack;

否,则根据中继信息R1打包生成中继交易tx1,将tx1发送至区块链B,记录中继信息R1已被中继,并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a发送确认信息ack,记录已返回中继信息R1的确认信息。

上述实施例以数字人民币跨链为例,对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示例性的阐述,在更多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用于不同应用的跨链场景,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实施例通过设计了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和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之间的确认机制,由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在发送中继交易后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发送确认信息,由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监测是否收到确认信息,并在未收到确认信息时重发中继信息,保障了在中继交易因意外情况发送失败的情况下也可以及时重新发送中继交易以完成中继,从而实现了保障跨链服务的低延时可靠性。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链中继方法的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配合图1所示的方法执行。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第二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的跨链中继方法,该方法包括:

S21: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的第一中继信息;其中,第一中继信息由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响应于监测到从第一区块链跨链至第二区块链的第一跨链事件信息,根据第一跨链事件信息生成;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还配置用于在发送第一中继信息的同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

S23: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

S25: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以供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在收到第一确认信息后,将第一中继信息等待确认修改为第一中继信息已被确认;

S27:响应于收到再次发送的第一中继信息,检查第一中继信息是否已被中继:

是,则执行步骤S25: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否,则执行步骤S23:根据第一中继信息打包生成第一中继交易并发送至第二区块链,并记录第一中继信息已被中继;以及,

S25:向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发送第一确认信息。

其中,再次发送的第一中继信息由第一区块链中继微服务节点响应于监测到在预定时长内未收到第一确认信息所发送。

图2所示方法的跨链中继原理可参照图1所示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303中,还存储有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301、ROM302以及RAM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3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3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3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309。通信部分3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3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305。可拆卸介质3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3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3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311被安装。

作为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的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该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根据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各单元可以是设置在计算机或移动智能设备中的软件程序,也可以是单独配置的硬件装置。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分类

061201156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