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35


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克氏针是一种骨科常用的内固定材料,用于固定短小骨折或撕脱骨折等应力不大的骨折固定,也用在骨科手术中临时骨折块的固定中。

目前在临床骨外科手术中经常需要向骨中钻入克氏针或者髓内钉进行固定,植入克氏针的定位过程主要依赖于术者的临床经验,并结合与克氏针尺寸一致的蜂窝导向器进行定位,即术者根据临床经验将克氏针插入到蜂窝导向器一端的圆孔内,然后继续向内伸入克氏针并固定。术中如果发现主钉放入位置不对,需要调节到正确位置时,有两种方法解决:其一是利用术者的手指和触感伸进切口处触摸大转子顶点进行导针位置的重新调整,包括前后和内外侧的移动;反复调整的过程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增加了对患者健康的损害;其二是寻找目标位置,利用蜂窝导向器再重新植入克氏针,但重新植入的克氏针仍不能保证一次性找到目标位置,并在合适位置对其进行固定,因此仍需再次对其进行反复调整,操作很是繁琐。并且,对克氏针或髓内钉的每一次调整均需要进行X光透视检查,不仅增加了手术麻醉时间和局部的组织创伤,还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医生和患者的放射性暴露。

在调整克氏针或髓内钉的位置过程中,蜂窝导向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以下缺陷限制了调整步骤:蜂窝导向器一端的圆孔位置固定,一般由位于中心的第一圆孔和围绕第一圆孔圆心均匀分布的6个圆孔组成,圆孔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均无法进行调整,且圆孔的位置固定,无法满足将克氏针固定在两个圆孔之间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对圆孔位置进行微调整,进而保证对克氏针位置进行微调整的定位调整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

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蜂窝导向器,以及和蜂窝导向器匹配使用的套筒;在所述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定位管;在所述蜂窝导向器内部的第一端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活动管,活动管与定位管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所述活动管的外侧设置能够调节活动管位置的调节结构,和在活动管发生移动时能够保证其稳定性的固定结构;在所述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容纳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并供其移动的贯穿槽,设置在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贯穿槽尺寸和位置相一致;通过此种在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可移动的活动管的设置,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蜂窝导向器的使用原理,有效实现了当克氏针定位位置不理想时,对克氏针的位置进行微调整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蜂窝导向器设置为中空结构,定位管和蜂窝导向器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杆连接;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定位管在蜂窝导向器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贯穿槽不完全分离蜂窝导向器,贯穿槽不完全分离套筒;此种设置保证蜂窝导向器的整体性,也保证套筒的整体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能够套在定位管和活动管外侧的连接带,活动管围绕定位管发生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带也围绕着发生移动,但定位管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通过调节活动管和定位管之间的距离,有效实现对克氏针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连接带设置为槽口形连接带。

或者,所述连接带包括设置在定位管外侧的第一连接环,设置在活动管外侧的第二连接环,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的直形连接带;此种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定位管和活动管在静止和转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在所述定位管和/或连接带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度刻度标记;长度刻度标记标记着从定位管圆心到活动管圆心之间的距离。长度刻度标记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克氏针在距离上的准确定位,方便操作。

进一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动管外侧的第三连接环,与第三连接环一体连接的移动杆,以及设置在贯穿槽的固定块;固定块内部设置有供移动杆伸入并来回移动的贯穿孔;且在套筒的内侧壁设置有与贯穿槽形状一致的弧形挡板,弧形挡板分别设置在贯穿槽的上端和下端;位于贯穿槽上端的弧形挡板底边边缘和位于贯穿槽下端的弧形挡板上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杆的厚度。通过此种方式依据活动管的位置需求,沿着套筒弧度转动固定块,并带动移动杆、第三连接环和活动管发生转动,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利用固定结构对固定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再通过向内或向外移动移动杆,控制第三连接环和活动管与定位管的相对位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再利用固定结构移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此种设置有效实现对活动管位置的调节功能。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块外侧设置有方便操作移动固定块的手指槽。

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固定块位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固定移动杆位置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置在固定块的上端或下端;第二固定件设置在固定块的外侧,且位于移动杆的下端或上端;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分别固定固定块和移动杆的位置,操作方便。

进一步,在所述移动杆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显示从定位管圆心到活动管圆心之间距离的长度刻度标记。

进一步,在所述蜂窝导向器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蜂窝导向器相对套筒位置的圆形挡板;圆形挡板的设置有效避免蜂窝导向器放入套筒内部时自套筒内掉落,保证蜂窝导向器和套筒的正常配套使用。

进一步,所述圆形挡板的外边缘设置为方便操作的花瓣形凸起。

进一步,在所述蜂窝导向器的第一端、圆形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标记;角度刻度标记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克氏针在转动角度方面的准确定位,方便操作。

进一步,在所述定位管的第一端也设置有角度刻度标记。

进一步,所述蜂窝导向器的外侧壁,套筒的内侧筒壁和套筒的第二端均设置为摩擦面。

进一步,所述套筒外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手柄。

使用时,将蜂窝导向器放入套筒内部,并通过微创切口将套筒的一端抵在股骨大转子顶点处,将第1枚克氏针或者髓内钉插入定位管内部,进行初始X 光透视确认位置;根据初次透视结果,确认第1枚克氏针位置是否处于前后偏差或者内外偏差状态,随后确定调节克氏针所需调节的方向和距离幅度,将第2枚克氏针插入到活动管内部,并再次行X光透视确认,取出第1枚导针和套筒,保留最终位置的第2枚克氏针。

或者在使用时,直接将第1枚克氏针插入活动管内部,进行初次透视结果,确认第1枚克氏针位置是否处于前后偏差或者内外偏差状态,随后确定调节克氏针所需调节的方向和距离幅度,再根据透视结果,调整活动管的位置,从而调整第1枚克氏针的位置,并再次行X光透视确认最终位置,确认后保留第1 枚克氏针的位置。

与现有技术的器械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空的蜂窝导向器,并在中空蜂窝导向器内部设置位置固定的定位管,和位置可移动的活动管,实现通过调节活动管的位置而调节活动管内克氏针位置的效果;且设置与蜂窝导向器匹配使用的套筒,并在蜂窝导向器和套筒处设置能够调节活动管位置的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有效保证了对活动管的调节作用和固定效果。另外,通过在套筒的第一端设置长度刻度标记和角度刻度标记,有效满足医护人员对活动管的角度和距离进行微调的需求,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本发明器可以快速的将第1枚定位克氏针调整至理想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能够有效克服现有蜂窝导向器的定位孔位置固定,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和方位无法调整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蜂窝导向器和套筒分离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套筒贯穿槽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套筒、手柄和蜂窝导向器(未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整体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中套筒和蜂窝导向器(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整体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中套筒和蜂窝导向器(未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 的局部放大结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中蜂窝导向器(未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蜂窝导向器(未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蜂窝导向器(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蜂窝导向器(展示活动管、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活动管、连接结构、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的结构剖面图;

图中,1、蜂窝导向器;11、定位管;12、活动管;13、连接杆;14、连接带;141、第一连接环;142、第二连接环;143、直形连接带;15、贯穿槽; 16、圆形挡板;2、套筒;21、手柄;3、长度刻度标记;41、第三连接环;42、移动杆;43、固定块;44、贯穿孔;45、弧形挡板;46、手指槽;47、第一固定板;48、第一螺纹帽;49、第二固定板;410、第二螺纹帽;5、角度刻度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2,本实施例一种股骨克氏针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蜂窝导向器1,以及和蜂窝导向器1匹配使用的套筒2;在蜂窝导向器1内部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定位管11;在蜂窝导向器1内部的第一端设置有供克氏针伸入的活动管12,活动管12与定位管1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活动管12 的外侧设置能够调节活动管12位置的调节结构,和在活动管12发生移动时能够保证其稳定性的固定结构;在蜂窝导向器1和套筒2的外侧设置有容纳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并供其移动的贯穿槽15,设置在蜂窝导向器1和套筒2的贯穿槽15尺寸和位置相一致;通过此种在蜂窝导向器1内部设置可移动的活动管12的设置,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蜂窝导向器1的使用原理,有效实现了当克氏针定位位置不理想时,对克氏针的位置进行微调整的功能。

蜂窝导向器1设置为中空结构,定位管11和蜂窝导向器1的内侧壁通过连接杆13连接;此种设置有效保证定位管11在蜂窝导向器1内的稳定性。连接杆13设置在蜂窝导向器1的第二端,且连接杆13的数量至少设置1个;当连接杆13的数量设置2个时,2个连接杆13对称设置在定位管11的两侧;当连接杆13的数量设置多个时,多个连接杆13围绕着定位管11圆心均匀设置在定位管11的外围。

贯穿槽15不完全分离蜂窝导向器1,贯穿槽15不完全分离套筒2;此种设置保证蜂窝导向器1的整体性,也保证套筒2的整体性。

连接结构设置为能够套在定位管11和活动管12外侧的连接带14,活动管12围绕定位管11发生转动时能够带动连接带14也围绕着发生移动,但定位管11的位置不发生改变;通过调节活动管12和定位管11之间的距离,有效实现对克氏针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

在定位管11和/或连接带14的上表面设置有长度刻度标记3;长度刻度标记3标记着从定位管11圆心到活动管12圆心之间的距离。长度刻度标记3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克氏针在距离上的准确定位,方便操作。

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活动管12外侧的第三连接环41,与第三连接环41 一体连接的移动杆42,以及设置在贯穿槽15的固定块43;固定块43内部设置有供移动杆42伸入并来回移动的贯穿孔44;且在套筒2的内侧壁设置有与贯穿槽15形状一致的弧形挡板45,弧形挡板45分别设置在贯穿槽15的上端和下端;位于贯穿槽15上端的弧形挡板45底边边缘和位于贯穿槽15下端的弧形挡板45上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移动杆42的厚度。通过此种方式依据活动管12的位置需求,沿着套筒2弧度转动固定块43,并带动移动杆42、第三连接环41和活动管12发生转动,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利用固定结构对固定块 43的位置进行固定;再通过向内或向外移动移动杆42,控制第三连接环41和活动管12与定位管11的相对位置,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再利用固定结构移动杆42的位置进行固定。此种设置有效实现对活动管12位置的调节功能。在固定块43外侧设置有方便操作移动固定块43的手指槽46。

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固定块43位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用于固定移动杆 42位置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置在固定块43的上端或下端;第二固定件设置在固定块43的外侧,且位于移动杆42的下端或上端;通过此种方式能够分别固定固定块43和移动杆42的位置,操作方便。

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43上端或下端的第一固定板47,以及与第一固定板47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帽48;在第一固定板47的内侧和外侧设置贯穿螺纹孔;通过此种方式将第一螺纹帽48拧入贯穿螺纹孔并贴紧套筒2的外侧,实现将固定块43和套筒2固定在一起,进而固定固定块43位置的效果。此种螺纹固定方式操作方便,稳固性好。

第二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块43外侧的第二固定板49,以及与第二固定板49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帽410;在第二固定板49的上侧和下侧设置贯穿螺纹孔;通过此种方式将第二螺纹帽410拧入贯穿螺纹孔并贴紧移动杆42的上侧或下侧,实现将固定块43和移动杆42固定在一起,进而固定移动杆42位置的效果。此种螺纹固定方式操作方便,稳固性好。

在蜂窝导向器1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蜂窝导向器1相对套筒2位置的圆形挡板16;圆形挡板16的设置有效避免蜂窝导向器1放入套筒2内部时自套筒2内掉落,保证蜂窝导向器1和套筒2的正常配套使用。圆形挡板16 的外边缘设置为方便操作的花瓣形凸起。

在蜂窝导向器1的第一端、圆形挡板16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标记5;角度刻度标记5的设置能够实现对克氏针在转动角度方面的准确定位,方便操作。蜂窝导向器1的外侧壁,套筒2的内侧筒壁和套筒2的第二端均设置为摩擦面。套筒2外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方便操作的手柄21。

实施例2

请参照图1-图1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连接带14设置为槽口形连接带14。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请参照图9-图11,本实施例将实施例2中增加的技术特征“连接带14设置为槽口形连接带14。”替换为以下技术特征:

连接带14包括设置在定位管11外侧的第一连接环141,设置在活动管12 外侧的第二连接环14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连接环141和第二连接环142的直形连接带143;此种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定位管11和活动管12在静止和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的技术特征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请参照图1-图1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移动杆42的上表面设置有能够显示从定位管11圆心到活动管12圆心之间距离的长度刻度标记3。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或2或 3的技术特征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5

请参照图8-图11,本实施例在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技术特征:在定位管11的第一端也设置有角度刻度标记5。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技术特征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38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