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供热调控方法及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28:50


一种供热调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热调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换热站的供热调控技术过多的依赖于设计值,供热系统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为了能保证系统充分供热,设计热指标、供水温度、循环流量等往往取值偏大,在实际的一些系统中,设计热负荷甚至超过实际负荷5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若在对供热系统进行运行调节时,仍然以设计值作为基础数据进行调节,会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供热系统的运行能耗高,热力公司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导致部分热力公司即使在换热站配备自控系统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人工经验调控的方式,运维人员根据天气预报自行判断水泵频率和供水温度,使得对于热力公司而言换热站内无人值守,系统成为无效投资,同时人工成本也无法降低。

对于用户来说,近年来,随着供热计量法律法规的完善,多数集中供热的小区都已完成了热计量改造,用户可自主调节室内温度。但由于供热系统采用人工调控或质调节的方式,无法根据用户末端的反馈及时计算出系统最优的供水温度和运行流量,供热调控系统不具备自学习的能力。

因此,急需一种自动化供热系统及调控方法,解决现有供热系统调控方法和系统过多依赖设计值、系统能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供热调控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供热系统调控方法过多依赖设计值,供热系统能耗大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热调控方法,包括:

获取换热站的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建立样本数据库;

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库,建立压差计算模型,所述压差计算模型用于表示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室外温度的对应关系;

确定最不利用户,基于所述压差计算模型计算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根据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调节循环水泵变频运行;

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库,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供水温度计算模型,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

进一步地,换热站的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换热站的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和室外温度;

所述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包括用户室内温度和供热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样本数据库,建立压差计算模型包括:

采用k-means聚类的方法,输入流量簇的数量,统计换热站在运行中存在的流量阶段,同时将同一阶段下的二次侧循环流量数据和室外温度做匹配,统计出不同二次侧循环流量对应的室外温度区间,统计换热站的万平米循环流量,建立压差计算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最不利用户,包括:确定初次最不利用户,以及在一次调节循环水泵变频运行后,更新最不利用户。

进一步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得到:

得到最不利用户阻抗;

根据最不利用户阻抗,采用下式计算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

ΔP=S*Gc

其中:S,最不利用户阻抗;

G

ΔP,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kPa;

其中,最不利用户运行流量设计值G

Gc=L*M

其中:M,楼栋的供热面积,单位为m

L,万平米循环流量,单位为(t/h)/(万㎡)。

进一步地,所述最不利用户阻抗,通过采集最不利用户实际运行流量和供回水压力计算得到:

其中:S,最不利用户阻抗;

P

P

G,最不利用户实际运行流量,t/h。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循环水泵变频运行,包括:

若所述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小于所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则增大水泵频率;若所述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大于所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则降低水泵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更新最不利用户包括:在供热调控系统平衡调整完成后,采集所有楼栋回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度,将阀门开度最大的用户重新确定为最不利用户。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库,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供水温度计算模型,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包括: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持续监测用户室温、室外温度、二次侧循环流量,根据用户室温计算加权室内温度,若加权室内温度偏离加权室内温度设定值,修正加权室内温度,重新设定加权室内温度,调用所述供水温度计算模型,调节所述二次侧供水温度;

所述供水温度计算模型为:

t

t

t

t

G

其中,加权室内温度计算公式为:

t

i:用户编号,

S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供热调控系统,包括上位系统和边缘控制终端;

所述上位系统包括样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计算模块、供热设置模块、调控跟踪模块;

所述边缘控制终端包括换热站边缘控制器和楼口边缘控制器;

所述样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得到处理后的样本数据;

所述数据计算模块,利用样本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自动化统计与计算,得到压差计算模型和供水温度计算模型;

所述压差计算模型用于表示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室外温度的对应关系,为设定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提供依据;

所述供热计算模型,用于为计算实际室外温度和实际加权室内温度条件下的二次侧供水温度提供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在循环水泵变频运行调控时不再依赖于设计参数,而是根据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出供热调控系统的压差计算模型和供热计算模型,得到供热调控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如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用户室温),并自动更新换热站调控参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及二次侧供水温度),满足系统自动运行的需求。此外,以供热调控系统实际运行参数为依据判断供热调控系统的流量变化范围,不再进行定流量运行,降低供热系统能耗。

2、本发明给出了确定循环水泵变频的依据,提出了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在实际运行中的计算方法,指导循环水泵变频运行。同时在系统平衡调节完成后,即楼栋的实际加权室温等于设定加权室温后,以阀门开度为依据更新最不利用户,提出了更新最不利用户的策略,在保证水力平衡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循环水泵频率,使得系统处于阻力最小的状态,可降低电能消耗。

3、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供热调控系统实际运行参数(如加权室温、室外温度、二次侧循环流量)计算换热站二次侧供水温度的方法,摒弃设计值,最大程度适用于实际的供热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供热能效;提出热惰性周期的概念,为供热系统的调节周期提供了依据,同时实时监测用户室温,根据用户反馈调整运行参数,实现了主动调节加被动调节的兼容,同时满足热力公司和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供热调控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供热调控系统组成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供热调控方法某换热站运行流量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供热调控方法中循环水泵变频调节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供热调控方法循环水泵变频PID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热调控方法,包括:

获取换热站的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建立样本数据库;

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库,建立压差计算模型,所述压差计算模型用于表示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室外温度的对应关系;

确定最不利用户,基于所述压差计算模型计算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根据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调节循环水泵变频运行;

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库,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供水温度计算模型,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

现有的换热站水泵控制系统中,水泵变频的策略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固定某一末端用户为最不利用户,以设计工况为依据,将满足该用户供热需求的供回水压差作为换热站内循环水泵变频的依据;第二种方式为以设计工况下满足系统供热需求的换热站内供回水压差为控制目标调节水泵变频。对于供热系统中的变流量系统,系统只有在室外温度低于或接近室外设计温度时才会处于设计工况,系统大部分时间的供热量都是低于设计值的,此时系统的运行流量也是低于设计流量的。随着系统流量的改变,系统的压差也会发生变化,若仍然采用恒定压差控制水泵变频,会使得水泵始终处于最大频率运行,造成电能浪费。此外,换热站的温度调控系统中,多以质调节为主,供温曲线中的计算参数采用设计值,换热站内根据气象温度主动调节运行参数,在计算换热站供水温度时,由于设计值往往偏大,按照现有通用公式计算出供水温度往往偏大,浪费热能,而且随着系统运行年限的增加,管网的参数发生改变,和原有的设计值偏差越来越大,此时若仍采用设计值指导运行,会和实际工况产生偏差,不能和用户用热需求实现匹配,导致在采暖季用户投诉率居高不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根据换热站的历史运行数据确定换热站的循环流量阶段,根据所获取的换热站的不同的循环流量阶段,确定最不利用户,计算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根据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调节循环水泵变频运行。如此,在循环水泵变频运行调控时不再依赖于设计参数,而是根据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出供热调控系统的压差计算模型和供热计算模型,得到供热调控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如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用户室温),并自动更新换热站调控参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及二次侧供水温度),满足系统自动运行的需求。此外,以供热调控系统实际运行参数为依据判断供热调控系统的流量变化范围,不再进行定流量运行,降低供热系统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换热站的循环流量阶段指的是不同室外温度范围下对应的站内二次侧循环流量。

具体的,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换热站的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室外温度。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包括用户室内温度和供热面积。在换热站的多年运行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运行数据,数据可以从换热站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中获取,根据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出供热调控系统的压差计算模型和供热计算模型,得到供热调控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如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用户室温),并自动更新换热站调控参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及二次侧供水温度),满足系统自动运行的需求。

具体的,本发明采用k-means聚类的方法,输入流量簇的数量,统计换热站在运行中存在的流量阶段,同时将同一阶段下的二次侧循环流量数据和室外温度做匹配,统计出不同二次侧循环流量对应的室外温度区间,统计换热站的万平米循环流量,建立压差计算模型,压差计算模型用于表示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室外温度的对应关系。

示例性的,以某一换热站为例,统计该换热站的万平米循环流量,如图3所示,图中横坐标为室外温度,纵坐标为二次侧循环流量,散点是二次侧循环流量具体数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次侧循环流量与室外温度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本发明采用聚类的方法统计出该换热站在运行中存在的流量阶段,可将二次侧循环流量分为17~18(t/h)/(万㎡)、18~19(t/h)/(万㎡)、19~19.75(t/h)/(万㎡)、19.75~20.25(t/h)/(万㎡)、20.25~21(t/h)/(万㎡)、21~21.5(t/h)/(万㎡)共6个阶段,其中21~21.5(t/h)/(万㎡)的流量阶段出现的频率较低,可人工忽略该流量阶段将其他五个流量阶段作为换热站调控的常用流量用以指导后续水泵变频运行。

通过对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取了换热站的不同的流量阶段。部分流量阶段对应的室外温度区间存在交叉,本发明以室外温度为参考,对于相同的室外温度,则取该温度下对应的最低二次侧循环流量,通过统计不同二次侧循环流量对应的室外温度限值,建立压差计算模型,压差计算模型用于表示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室外温度的对应关系,指导循环水泵变频。

具体的,确定最不利用户,包括确定初次最不利用户,以及在一次调节循环水泵变频运行后,更新最不利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初次确定最不利用户时,可根据建筑热力入口安装的热量表的循环流量计算该建筑单位面积循环流量最小值确定初次调节的最不利用户;或者根据经验人工测量计算得到的该建筑单位面积循环流量最小值确定初次调节的最不利用户。

具体的,初次确定最不利用户时,对于已经实施热计量改造的供热系统,在每一楼栋的热力入口均安装有热量表,可读取该楼栋的循环流量,计算每一楼栋的单位面积循环流量,将计算值最小的楼栋定义为初次调节的最不利用户。

具体的,初次确定最不利用户时,对于未进行热计量改造的供热系统,可根据运维人员的经验初步确定某一楼栋为最不利用户,或者在系统试运行阶段,人工测量每一楼栋的循环流量,计算单位面积循环流量从而确定最不利用户。

确定最不利用户后,计算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采集最不利用户实际运行流量和供回水压力,计算该最不利用户阻抗值S。

其中:S,最不利用户阻抗;

P

P

G,最不利用户实际运行流量,t/h。

根据计算所获得的最不利用户阻抗,计算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P:

ΔP=S*Gc

其中:S,最不利用户阻抗;

G

ΔP,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kPa。

其中,最不利用户运行流量设计值G

Gc=L*M

其中:M,楼栋的供热面积,单位为m

L,万平米循环流量,单位为(t/h)/(万㎡)。

根据监测到的室外温度,基于压差计算模型,计算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根据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调节循环水泵频率,即比较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根据二者大小关系确定增大或减小水泵频率。

具体的,若实际供回水压差小于ΔP,则增大水泵频率;若实际供回水压差大于ΔP,则降低水泵频率。

上述循环水泵变频控制可采用PID控制,PID控制是指将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作为控制量,变频器作为控制器,水泵作为执行机构,供热管网作为被控变量,通过不断比较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与实际供回水压差,将实际供回水压差和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之间的差值输入PID控制器,PID控制通过PID算法计算出水泵频率,直到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满足供热调控系统的设定要求,该设定要求是指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等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其中,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是通过压力/压差传感器采集的。

更新最不利用户时,根据供热调控系统范围内的所有建筑内回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度最大值更新最不利用户。实时采集供热调控系统范围内的所有建筑内回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度,确定阀门开度最大的建筑,将该阀门开度最大的建筑确定为重新确定的最不利用户。

具体包括:在供热系统平衡调整完成后,即楼栋的实际加权室温等于设定加权室温后,采集所有楼栋回水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度,将阀门开度最大的用户重新确定为最不利用户,计算该用户的压差为新的最不利用户设定压差,最不利用户设定压差的计算方法与上述初次最不利用户设定压差的计算方法相同。

比较重新确定的最不利用户的实际供回水压差与设定供回水压差ΔP,根据二者大小关系确定增大或减小水泵频率使其满足最不利用户的实际供回水压差等于设定供回水压差ΔP的设定要求。具体的,若更新后的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不满足设定要求,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小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P,则增大水泵频率;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大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P,则降低水泵频率。

若更新后的最不利用户压差满足设定要求,但阀门开度小于90%,降低水泵频率,直到阀门开度达到阈值范围90%~100%;若更新后的不利用户压差满足设定要求,且阀门开度达到阈值范围的90%~100%,则水泵频率保持不变。保证最不利用户的阀门开度大于90%,可以使得供热调控系统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系统的总阻力最小,循环水泵的能耗最小,能够降低系统的耗电量,实现节能减排。

具体的,根据所述样本数据库,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供水温度计算模型,调节二次侧供水温度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持续监测用户室温、室外温度、二次侧循环流量,根据用户室温计算加权室内温度,若加权室内温度偏离加权室内温度设定值,修正加权室内温度,重新设定加权室内温度,调用所述供水温度模型,调节所述二次侧供水温度;

将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组成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获取相应流量阶段下的供温曲线,为计算实际室外温度和实际加权室内温度条件下的二次侧供水温度提供依据。

所述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获取供温曲线是指:将二次侧循环流量、加权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作为自变量,二次侧供水温度作为因变量输入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通过数据训练出二次侧供水温度和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二次侧循环流量相关的SVR模型,该SVR为供水温度计算模型。其中,

t

t

t

t

G

其中,加权室内温度计算公式为:

t

i:用户编号;

S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持续监测室外温度t

具体的,所述热惰性周期是指换热站内二次侧供水温度发生改变时,到站内二次侧供水温度和二次侧回水温度的平均温度区域稳定的时间间隔;每间隔10分钟采集一次换热站的二次侧供水温度和二次侧回水温度,将第一次采集的二次侧供水温度记为T

持续监测用户室温,若加权室温偏离设定值(设定值-加权室温=n℃),则改变供水温度计算模型中的加权室温参数,将该参数改为t

本发明中,给出了确定循环水泵变频的依据,提出了最不利用户供回水设定压差在实际运行中的计算方法,指导循环水泵变频运行;同时在供热调控系统平衡调节完成后,即楼栋的实际加权室温等于设定加权室温后,以阀门开度为依据更新最不利用户,提出了更新最不利用户的策略,在保证水力平衡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循环水泵频率,使得供热调控系统处于阻力最小的状态,可降低电能消耗。同时提出了基于供热调控系统实际运行参数的换热站二次侧供水温度计算方法,摒弃设计值,最大程度适用于实际的供热调控系统,提高了供热调控系统的供热能效。解决了现有供热系统调控方法过多依赖设计值,供热系统能耗大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的供热运行调控不再依赖于设计参数,而是根据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构建出供热调控系统的压差计算模型和供热计算模型,得到供热调控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如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用户室温),并自动更新换热站调控参数(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及二次侧供水温度),满足系统自动运行的需求,最大程度适用于实际的供热调控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供热能效;以系统实际运行参数为依据判断系统的二次侧循环流量变化范围,不再进行定流量运行,降低了系统能耗;提出热惰性周期的概念,为供热调控系统的调节周期提供了依据,同时实时监测用户室温,根据用户反馈调整运行参数,实现了主动调节加被动调节的兼容,同时满足热力公司和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供热调控系统,用于实现所述供热调控方法,包括上位系统和边缘控制终端。

具体的,所述上位系统包括样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计算模块、供热设置模块、调控跟踪模块。

其中,样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和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得到处理后的样本数据。其中,数据清洗是指剔除异常不合理数据,将数据清洗后的数据最终形成支持数据计算的数据。

上述换热站历史运行数据包括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室外温度。上述用户侧历史运行数据包括室内温度和供热面积。

数据计算模块,利用样本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自动化统计与计算,得到压差计算模型和供水温度计算模型。其中,如前所述,压差计算模型通过k-means聚类方法统计得到;供水温度计算模型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构建。

所述压差计算模型,用于表示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室外温度的对应关系,为设定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提供依据。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气象监测模块获取室外温度后,以压差技术模型为依据,提供该室外温度下对应的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根据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调节循环水泵频率,即比较最不利用户实际供回水压差与最不利用户设定供回水压差ΔP,根据二者大小关系确定增大或减小水泵频率,指导循环水泵调频。

所述供热计算模型,用于为计算实际二次侧供水流量和实际室内外温度条件下的二次侧供水温度提供依据。

供热设置模块,包括供热管理平台。供热管理平台是供热调控系统的中枢平台,一方面,鉴于每个热力站的安全运行限值不同,供热管理平台支持设置高低温、高低压、水泵频率上下限等安全值,系统计算运行值将限定在安全限值范围内,可以实现换热站安全运行限制的设定。另一方面,数据计算模块、边缘控制终端、调控跟踪模块均与供热管理平台之间遵循MQTT标准协议进行网络通讯交互。

调控跟踪模块,包括供热系统运行监测模块、气象监测模块和室温监测模块。

供热系统运行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换热站运行参数,确定运行参数是否偏离设定值,若发生偏离及时进行调整。气象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室外温度;室温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用户室温。分别将监测到的换热站运行参数、室外温度、用户室温反馈至样本数据处理模块,自动更新完成数据处理。同时,调控跟踪模块与供热管理平台及边缘控制终端之间遵循MQTT标准协议进行网络通讯交互。此外,该模块也支持用户根据实际运行需求,临时人为指定运行参数,具备运行数据监控与临时运行调整功能。

具体的,所述边缘控制终端包括换热站边缘控制器和楼口边缘控制器。边缘控制终端遵循MQTT标准协议分别与供热管理平台及调控跟踪模块进行网络通讯交互。

所述换热站边缘控制器适用于换热站特殊应用场景。首先,换热站边缘控制器具备与自控系统连接的rj45端口,支持modbustcp、modbusrtu、simens S7通信协议的配置实现,便于快速接入终端数据点位。换热站边缘控制器接入供热管理平台后,按照1分钟频率采集并自动上报换热站的运行数据(一次侧供水温度、一次侧供水压力、二次侧供水温度、二次侧供水压力、一次侧回水温度、一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回水温度、二次侧回水压力、二次侧循环流量、换热站耗热量,室外温度)到供热管理平台,同时,接收供热管理平台每半小时更新的72小时调控参数组合。换热站边缘控制器按照时间顺序自动驱动供热调控系统运行,实现换热站调控。

所述楼口边缘控制器适用于楼口应用场景。首先,楼口边缘控制器具备与楼口电动调节阀、热量表、压力传感器对接的AI、AO端子。楼口边缘控制器支持模拟量量程转化,具备PID工控算法,支持以温度、压力、流量为目标值的阀门调节能力。楼口边缘控制器接收供热调控系统根据供热分支整体计算获取的目标调节值,通过PID控制,驱动楼口阀门调节,保证全网平衡。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或随机存储记忆体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592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