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便携式空调器,便携式空调器以其便携、小巧的特点应用于多种场景,比如户外烧烤、野餐、郊游等。然而,便携式空调器一般仅用于制冷,其能源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

空调组件,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

烘干箱,包括箱体、进气管、悬挂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箱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冷凝器排风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凝器的排气传输至所述箱体内;所述悬挂组件用于悬挂待烘干对象,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

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所述驱动组件连接,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块包括冷凝器风机和蒸发器风机,其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计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一时长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计时反馈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

所述计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二时长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二计时反馈信号,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蒸发器风机开始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配置有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所述输入指令;

控制模块,与所述输入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输入指令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以及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和所述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种,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的工作模式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并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预设第三时长内以第二外机转速和所述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以及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三时长内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时长是指从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所述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所述内机转速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管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凝器管路周侧,用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管温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管温传感器连接,还用于在预设第三时长内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其中,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一频率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步长降低所述运行频率;

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频率步长增加所述运行频率;

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的所述运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其中,

在每一所述子阶段,各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各不相同、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各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排气管,设于所述箱体;

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湿度参数;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温度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还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其中,

在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蒸发器风机处于待机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以所述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待机模式的维持时长和所述冷凝器风机以所述第一外机转速运行的运行时长分别为预设待机时长;

在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蒸发器风机、所述冷凝器风机分别维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所述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大于所述湿度阈值参数,且所述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不同,以及所述湿度阈值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计时工作模式,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和预设第四时长分别以第三外机转速运行,并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四时长内稳定的内机转速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以第二频率运行;其中,所述第四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结束运行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四时长的总时长为所述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预设驱动模式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其中,所述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先后依次循环执行的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运行模式为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二运行模式为待机第二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三运行模式为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三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和烘干箱,所述空调组件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所述烘干箱包括箱体、进气管、悬挂组件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箱体,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冷凝器排风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凝器的排气传输至所述箱体内;所述悬挂组件用于悬挂待烘干对象,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悬挂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模块包括冷凝器风机和蒸发器风机,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驱动组件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一时长时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

在所述冷凝器风机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二时长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蒸发器风机开始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输入指令确定目标工作模式,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种;

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以对所述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不同,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的工作模式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风机模块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以及在预设第三时长内以第二外机转速和所述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

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三时长内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时长是指从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所述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所述内机转速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管温传感器,设于所述冷凝器管路周侧,用于获取所述冷凝器的管温参数;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运行,包括:

在预设第三时长内,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其中,所述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一频率不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包括:

在所述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步长降低所述运行频率;

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在所述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所述频率步长增加所述运行频率;

在所述管温参数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的所述运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其中,

在每一所述子阶段,各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各不相同、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各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

排气管,设于所述箱体;

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湿度参数;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排气管排气的温度参数;

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三时长内,所述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以第二外机转速和所述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运行,包括:

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蒸发器风机处于待机模式,以及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待机模式的维持时长和所述冷凝器风机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的运行时长分别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所述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在每一所述子阶段,所述第三温度阈值不同,以及所述湿度阈值不同;

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所述蒸发器风机、所述冷凝器风机分别维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湿度参数大于所述湿度阈值参数,且所述温度参数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计时工作模式,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工作模式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和所述风机模块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冷凝器风机在所述第二时长和预设第四时长分别以第三外机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四时长为所述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所述计时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所述第一时长、所述第二时长和所述第四时长的总时长为所述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

控制所述蒸发器风机在所述第四时长内稳定的内机转速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悬挂组件运动包括:

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预设驱动模式驱动所述悬挂组件运行;其中,所述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先后依次循环执行的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运行模式为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二运行模式为待机第二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三运行模式为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三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上述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和烘干箱,空调组件可以用于制冷或制热,烘干箱的进气管通过连接管道与空调组件的冷凝器排风口连接,冷凝器的排气可以传输至箱体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待烘干对象悬挂于悬挂组件上,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组件驱动悬挂组件运动,使得待烘干对象舒展充分与箱体内部气流充分接触,提高待烘干对象与内部气流的湿热交换速率,提升烘干脱水的效率,并且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压缩机模块和风机模块运行,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通过连接管道将冷凝器的排气加以收集导入烘干箱箱体内,并二次利用冷凝器的排气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制冷系统不仅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还具有烘干功能,扩展了空调装置的使用场景,使得空调组件的余热能源能够得到更高效地使用,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热能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工作模式下驱动组件工作状态、冷凝器风机转速、蒸发器风机转速和压缩机模块频率分别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时工作模式下驱动组件工作状态、冷凝器风机转速、蒸发器风机转速和压缩机模块频率分别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组件,111-冷凝器排风口,112-冷凝器进风口,120-压缩机模块,130-风机模块,131-冷凝器风机,132-蒸发器风机,132a-蒸发器进风口,132b-蒸发器出风口,20-烘干箱,210-箱体,220-进气管,230-悬挂组件,240-驱动组件,250-排气管,30-连接管道,40-控制模块,50-计时模块,60-输入输出模块,710-管温传感器,720-温度传感器,730-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人们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许多更换的衣物,这些衣物需要及时脱水使其干燥。而户外的天气变化不测,当遇上阴雨天气或者多云天气,潮湿的衣物无法及时通过自然晾晒的方式使其脱水,就很容易产生异味、霉变,影响人们的使用和健康。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同时,能够实现烘干脱水功能,从而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可以包括空调组件10、烘干箱20和控制模块40。

空调组件10可以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空调组件10可用于制冷或降温。空调组件10可以为空调器如便携式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器、柜式空调器等。例如,空调组件10可以为便携式空调器,具体指的是可以满足户外携带使用需求的一体式小型空气源热泵装置。

烘干箱20可以包括箱体210、进气管220、悬挂组件230和驱动组件240。其中,箱体210用于容置待烘干对象,其主要作用是将空调组件10的冷凝器排气集中在内部,使得进入箱体210的气体可以在箱体210内部与待烘干对象进行湿热交换。待烘干对象是指具有一定湿度的对象,可以是衣物、床单等。

进气管220设置于箱体210。示例性的,进气管220可以设于箱体210的侧面底部,从而冷凝器排气进入箱体210由下而上充分地与待烘干对象进行湿热交换。进气管220可以通过连接管道30与冷凝器排风口111连接。图1还示出了冷凝器进风口112。其中,连接管道30可拆卸地分别与烘干箱20的进气管220、冷凝器排风口111连接,如此可以提升制冷系统的便携性和可收纳性。进气管220用于将冷凝器的排气传输至烘干箱20的箱体210内,以便有效利用冷凝器的排气实现烘干功能。

悬挂组件230可以用于悬挂待烘干对象。示例性的,悬挂组件230可以设置于箱体210内的顶部。悬挂组件230是指烘干箱20箱体210内用于承挂待烘干对象如衣物的负重装置。示例性的,悬挂组件230可以为旋转挂盘。

驱动组件240可以设于箱体210内,驱动组件240与悬挂组件230连接。驱动组件240用于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带动悬挂在悬挂组件230上的待烘干对象跟随悬挂组件230运动而运动。示例性的,驱动组件240为电机。

控制模块40分别与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驱动组件240连接。在本申请中,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驱动组件240可以统称为执行组件。控制模块40用于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驱动组件240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运行,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输入指令是用于指示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驱动组件240运行的指令,来自用户输入。

上述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10和烘干箱20,其中,空调组件10可以用于制冷或制热,烘干箱20的进气管220通过连接管道30与空调组件10的冷凝器排风口111连接,冷凝器的排气可以传输至箱体210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待烘干对象悬挂于悬挂组件230上,通过控制模块40控制驱动组件240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使得待烘干对象舒展充分与箱体210内部气流充分接触,提高待烘干对象与内部气流的湿热交换速率,提升烘干脱水的效率,并且通过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运行,在制冷或制热的同时,通过连接管道30将冷凝器的排气加以收集导入烘干箱20箱体210内,并二次利用冷凝器的排气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使得制冷系统不仅具有制冷和制热功能还具有烘干功能,扩展了空调装置的使用场景,使得空调组件10的余热能源能够得到更高效地使用,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热能效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模块130可以包括冷凝器风机131和蒸发器风机132。图1示出了蒸发器进风口132a和蒸发器出风口132b。制冷系统还可以包括计时模块50,计时模块50与控制模块40连接,计时模块50可以在控制模块40的调控下实现时间计时。计时模块50用于在控制模块40控制驱动组件240开始运行时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第一时长时向控制模块40发送第一计时反馈信号,以使控制模块40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开始运行。计时模块50还用于在控制模块40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第二时长时向控制模块40发送第二计时反馈信号,以使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开始运行。其中,示例性的,第一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min~5min,例如,t1为1.5min、2min、2.5min、3min、4min等。示例性的,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的总时长取值范围可以为3min~10min,例如,t1为4min、5min、5.5min、6min、8min等。

实际应用中,控制模块40可以发送指令给驱动组件240和计时模块50。驱动组件240收到指令后开始运行并带动悬挂组件230运动,计时模块50收到指令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模块50累计计时到第一时长t1时,计时模块50向控制模块40发送第一计时反馈信号。控制模块40接收到第一计时反馈信号后分别向冷凝器风机131和计时模块50发送运行指令。冷凝器风机131收到指令后开始运行,计时模块50收到指令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模块50累计计时到第二时长t2时,计时模块50向控制模块40发送第二计时反馈信号。控制模块40接收到第二计时反馈信号后分别向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发送运行指令。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各自收到指令后开始运行。换言之,驱动组件240在初始时刻t0启动运行,冷凝器风机131在t1时刻启动运行,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在t2时刻启动运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驱动组件240启动时刻记为初始时刻t0,冷凝器风机131启动时刻记为t1,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启动时刻记为t2,则第一时长为t1-t0,第二时长为t2-t1。

上述制冷系统,首先启动驱动组件240运行,以带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使待烘干对象得以舒展,从而使待烘干对象能够与箱体210内的气流充分接触,提高待烘干对象与气流进行湿热交换,提升烘干脱水效率,经过第一时长后,启动冷凝器风机131,并在第二时长后,启动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从而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实现对冷凝器排气的二次利用,提高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配置有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制冷系统还包括输入输出模块60,输入输出模块60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指令。示例性的,输入输出模块60可以为显示屏,设于制冷系统的外部,可以用于显示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以便用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从而通过制冷系统自动烘干待烘干对象。

基于上述,控制模块40还可以与输入输出模块60连接。控制模块40可以用于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目标工作模式,以及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驱动组件240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运行,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目标工作模式为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种。目标工作模式不同,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的工作模式不同,也即,制冷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对应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

上述制冷系统,配置有两种工作模式,也即,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用户可通过输入输出模块60与制冷系统进行交互,以便根据实际烘干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并且制冷系统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以不同的工作模式运行,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满足了制冷、制热、烘干需求,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可操作性和智能性。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处于智能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模块40可以用于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在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并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在预设第三时长以第二外机转速和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以及控制蒸发器风机132在第三时长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其中,第三时长是指从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记为t3,则第三时长为t3-t2。换言之,在t1~t2之间,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在t2~t3之间,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二外机转速和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直至在控制模块40的控制下停机。在t2~t3之间,蒸发器风机132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直至在控制模块40的控制下停机。

其中,第一外机转速和第二外机转速均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试验选取合适的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第一外机转速记为r1,将第二外机转速记为r2。示例性的,第一外机转速r1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600rpm~2000rpm,具体体现风量范围在130m

第三时长可以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蒸发器风机132的内机转速不同。示例性的,第三时长可以包括2个、3个、5个等任意合适个数的子阶段。蒸发器的内机转速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试验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以第三时长包括3个子阶段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在第一子阶段,蒸发器风机132的第一内机转速R1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1200rpm~1800rpm,具体体现为风量范围在85m

上述制冷系统,在智能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0分时段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和蒸发器风机132以不同的转速运行,具体地,控制模块40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在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在第三时长内以第二外机转速和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以及控制蒸发器风机132在第三时长内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使得待烘干对象在箱体210内能够与进气管220导入的气流充分接触以进行湿热交换,实现了对冷凝器排气的二次利用,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并且提升了烘干脱水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还可以包括管温传感器710,管温传感器710可以设于冷凝器管路周侧,管温传感器710可以用于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其中,管温参数用于表征冷凝器管路的温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管温参数可以记为T1。

控制模块40与管温传感器710连接,控制模块40还用于在预设第三时长内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管温参数调节压缩机模块120的运行频率以使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其中,第三时长是指从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第三时长可以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第一频率不同。每个子阶段对应不同的第一频率,每一子阶段的第一频率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烘干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一频率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Hz~80Hz。示例性的,第三时长可以包括3个子阶段,其中,第一子阶段对应的第一频率设为65Hz,第二子阶段对应的第一频率设为55Hz,第三子阶段对应的第一频率设为50Hz。第一管温条件是指冷凝器的管温在预设的温度范围内。每一子阶段的第一管温条件不同,第一管温条件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试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制冷系统,通过管温传感器710可以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从而能够根据管温参数对冷凝器的管路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且在第三时长内,能够根据管温参数实时对压缩机模块120的运行频率进行调节,使得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也即,冷凝器的管路温度保持在稳定的温度范围内,提升烘干脱水效率的同时,提高能源转化率,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热能效益。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还用于:在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步长降低运行频率;在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频率步长增加运行频率;在管温参数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的运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其中,在每一子阶段,各第一温度阈值各不相同、各第二预设阈值各不相同。也即,每一子阶段的第一温度阈值、第二温度阈值均不相同。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均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试验测定,在此不做限定。频率步长是指每次调整压缩机模块120运行频率的频率值,频率步长是预先设定的,例如,频率步长可以设置为1Hz/min、2Hz/min、3Hz/min等任意合适的数值。频率步长的大小影响压缩机模块120运行频率的调整频率。

示例性的,以上述第三时长包括3个子阶段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在第一子阶段,第一温度阈值设置可以设置为55℃,第二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45℃;在第二子阶段,第一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50℃,第二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40℃;在第三子阶段,第一温度阈值可以设置45℃,第二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35℃;频率步长可以设置为2Hz/min。

基于上述,应用过程中,在第一子阶段,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启动运行,当压缩机模块120运行至65Hz时,压缩机模块120反馈指令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接收到反馈指令后,调取管温传感器710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并执行以下判断指令:如果T1>5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降低频率;如果45℃≤T1≤5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维持当前运行频率运行;如果T1<4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按2Hz/min提升频率。在第二子阶段,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启动运行,当压缩机模块120运行至55Hz时,压缩机模块120反馈指令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接收到反馈指令后,调取管温传感器710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并执行以下判断指令:如果T1>50℃,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降低频率;如果40℃≤T1≤50℃,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维持当前运行频率运行;如果T1<40℃,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按2Hz/min提升频率。在第三子阶段,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启动运行,当压缩机模块120运行至45Hz时,压缩机模块120反馈指令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接收到反馈指令后,调取管温传感器710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并执行以下判断指令:如果T1>4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降低频率;如果35℃≤T1≤4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维持当前运行频率运行;如果T1<3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按2Hz/min提升频率。

上述制冷系统,在第三时长的每一子阶段,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0在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频率步长对压缩机模块120进行降频处理,在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按照频率步长对压缩机模块120进行升频处理,并且在管温参数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维持压缩机模块120当前的运行频率,从而能够使冷凝器的管温参数稳定在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之间,以适应待烘干对象不同阶段的干湿状态,避免能源的浪费。

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还可以包括排气管250、湿度传感器730和温度传感器720。其中,排气管250设置于箱体210,例如,排气管250可以设置于箱体210的顶部。排气管250用于将箱体210内的气体排出。湿度传感器730设置于排气管250的出口位置,湿度传感器730用于获取排气管250排气的湿度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湿度参数用于表征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相对湿度,记为RH。温度传感器720设置于排气管250的出口位置,温度传感器720用于获取排气管250排气的温度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温度参数是指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记为T2。

控制模块40还分别与湿度传感器730、温度传感器720连接。制冷系统处于智能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模块40还可以用于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处于待机模式以及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控制模块40还可以用于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模块120、蒸发器风机132和冷凝器风机131分别维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可选地,第一预设条件还可以包括保持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这一条件的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阈值,该时长阈值为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经验或试验设定,例如,时长阈值可以设置为100s、120s、150s等。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湿度参数大于湿度阈值参数,且温度参数小于第三温度阈值。

可以理解,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在第三时长内运行,在第三时长的每一子阶段,湿度阈值各不相同,且第三温度阈值各不相同。也即,不同子阶段的湿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不同。湿度阈值和第三温度阈值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试验测定,在此不做限定。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处于待机模式的维持时长和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的运行时长分别为预设待机时长。待机时长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实际运行场景和试验测定,在此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待机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以设置为180s~900s。

示例性的,以上述实施例中第三时长包括3个子阶段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在第一子阶段,湿度阈值可以设为75%,第三温度阈值可以设为40℃;在第二子阶段,湿度阈值可以设为60%,第三温度阈值可以设为38℃;在第一子阶段,湿度阈值可以设为40%,第三温度阈值可以设为35℃;各子阶段对应的时长阈值均设置为120s。

基于上述示例,应用过程中,在第一子阶段,若T2≥40℃,或RH≤75%,且保持该条件的时长≥120s,此时,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计时模块50,其中,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接收到指令后待机,冷凝器风机131接收到指令后以第一外机转速r1如2000rpm运行,计时模块50接收到指令后开始执行时长为第一待机时长Δt1的计时。示例性的,第一待机时长Δt1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80s~600s,例如,第一待机时长Δt1取值为300s。若T2<40℃,且RH>75%,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以当前运行频率运行,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二外机转速r2如1700rpm运行,以及控制蒸发器风机132以第一内机转速R1如1600rpm运行。

在第二子阶段,若T2≥38℃,或,RH≤60%,且保持该条件的时长≥120s,此时,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计时模块50,其中,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接收到指令后待机,冷凝器风机131接收到指令后以第一外机转速r1如2000rpm运行,计时模块50接收到指令后开始执行时长为第二待机时长Δt2的计时。示例性的,第二待机时长Δt2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0s~900s,例如,第二待机时长Δt2取值为600s。若T2<38℃,且RH>60%,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以当前运行频率运行,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二外机转速r2如1700rpm运行,以及控制蒸发器风机132以第二内机转速R2如1400rpm运行。

在第三子阶段,T2≥35℃,或,RH≤40%,且保持该条件的时长≥120s,此时,控制模块40发送停机指令给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计时模块50,压缩机模块120、风机模块130和计时模块50接收到停机指令后停止运行,智能工作模式结束,完成此次烘干任务。若T2<35℃,且RH>40%,此时,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以当前运行频率运行,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二外机转速r2如1700rpm运行,以及控制蒸发器风机132以第二内机转速R2如1400rpm运行。

上述制冷系统,在智能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720和湿度传感器730分别获取烘干箱20排气管250口排气的温度参数和湿度参数,从而能够从温度和湿度这两个方面对烘干箱20内部气流状态的实时监测,以监测待烘干对象的干湿状态,进而指导制冷系统在下一阶段的运行状态,具体地,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表明箱体210内部当前温度较高,此时,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0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进入待机状态,并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一外机转速转动,以箱体210内部温度,保证器件的正常运行,并持续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而不影响烘干进度;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表明箱体210内部当前温度正常,可以维持压缩机模块120、冷凝器风机131和蒸发器风机132当前的运行状态,以烘干待烘干对象,如此保证了烘干脱水效率,避免因温度过高损坏器件,提高了制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处于计时工作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模块40可以用于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在第二时长和预设第四时长分别以第三外机转速运行,并控制蒸发器风机132在第四时长内稳定的内机转速运行,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以预设第二频率运行。其中,第四时长是指从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计时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四时长的总时长为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其中,定时时长与计时工作模式对应。示例性的,定时时长可以由用户设定,也可以是制冷系统默认设置的初始值,例如,定时时长可以为30min、60min、120min、180min等。冷凝器风机131的第三外机转速、蒸发器风机132的内机转速、压缩机模块120的第二频率均是预先设定的,可以根据试验测定。示例性的,第三外机转速的取值范围为1600rpm~2000rpm,内机转速的取值范围为1200rpm~1800rpm,第二频率的取值范围为50Hz~70Hz。

示例性的,应用过程中,用户选择计时工作模式并设置定时时长为1h,控制模块40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首先启动驱动组件240运行,然后在t1时刻启动冷凝器风机131以2000rpm运行,在t2时刻启动压缩机模块120并以65Hz运行,并且在t2时刻启动蒸发器风机132并以1700rpm运行。

上述制冷系统,处于计时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0控制驱动组件240、冷凝器风机131、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模块先后启动,并按照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运行,使得空调组件10的余热能源能够得到更高效地使用,提高了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在消耗相同电能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性价比的热能效益。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0还可以用于控制驱动组件240以预设驱动模式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其中,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先后依次循环执行的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运行模式为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二运行模式为待机第二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三运行模式为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三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其中,第一驱动时长、第二驱动时长和第三驱动时长是预先设定的时长,可以为任意合适的数值,在此不做任何限定。示例性的,第一方向为正转方向,第二方向为反转方向,第一驱动时长为25s,第二驱动时长10s,第三驱动时长为25s;基于此,应用过程中,驱动组件240先正转25s,然后待机10s,再反转25s,以此反复循环运行,直至接受到控制模块40的下一个指令。

示例性的,应用过程中,在第一时长和第二时长内,也即,在t0~t2之间,控制模块40可以控制驱动组件240先正转25s,然后待机10s,再反转25s,重复循环运行;在第三时长内,也即,在t2~t3之间,控制模块40可以控制驱动组件240按照Δt3和Δt4循环运行。在Δt3期间,驱动组件240先正转25s,然后待机10s,再反转25s。在Δt3期间,驱动组件240进入待机状态。示例性的,Δt3的取值范围为60s~180s,例如,Δt3为120s,则驱动组件240先正转25s,然后待机10s,再反转25s,以此循环运行2次。示例性的,Δt4的取值范围为180s~600s,例如,Δt4可以为200s、300s、500s等。

可选地,控制模块40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指令后,启动驱动组件240之前,控制模块40还可以用于对空调组件10和烘干箱20进行通讯检查和供电检查。具体地,控制模块40分别向驱动组件240、温度传感器720和湿度传感器730发送通信检测指令,若控制模块40接收到驱动组件240、温度传感器720和湿度传感器730的通信检测反馈信号,此时控制模块40确定空调组件10与烘干箱20已经完成通讯连接,在此情况下,控制模块4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模块60显示“连接成功,请选择工作模式”,以提示并等待用户设定烘干工作模式;若控制模块40未接收到驱动组件240、温度传感器720和湿度传感器730中任一通信检测反馈信号,此时控制模块40确定空调组件10与烘干箱20未完成通讯连接,在此情况下,控制模块40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模块60显示“未连接成功,请连接烘干箱20”,以提示并等待用户检查并重新连接烘干箱20。

当控制模块40完成空调组件10与烘干箱20的通讯检查和供电检查后,并且确定空调组件10与烘干箱20已经完成通讯连接,在用户输入操作确定目标工作模式后,控制模块40根据用户设定的目标工作模式开始执行烘干功能指令,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目标工作模式包括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个。

上述制冷系统,可以通过控制模块40控制驱动组件240以预设驱动模式运行,也即,先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然后待机第二驱动时长,再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二驱动时长,依次循环执行,使得待烘干对象能够得到充分舒展,从而使待烘干对象与箱体210内的气流充分接触,提升脱水烘干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结合图1至图4,以制冷系统为便携式空调器为例,用于烘干衣物的场景对其应用过程进行说明。

便携式空调器包括空调器、烘衣箱、连接管件、管温传感器710、温度传感器720、湿度传感器730、计时模块50、输入输出模块60和控制模块40。其中,空调器是可以满足户外携带使用需求的一体式小型空气源热泵装置,可以制冷和制热,空调器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其中,风机模块130包括冷凝器风机131和蒸发器风机132。管温传感器710设置于冷凝器管路周侧,用于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

烘衣箱是配合空调器使用的一体式烘干装置,烘衣箱包括箱体210、进气管220、排气管250、旋转挂盘和电机。其中,进气管220设置于箱体210的侧面底部,进气管220通过连接管道30与空调器中冷凝器的排风口连接,进气管220将冷凝器排气集中在箱体210内部,使得进入箱内的气体可以由下而上充分在烘衣箱内部完成湿热交换。排气管250设置于箱体210的顶部,可以排出烘衣箱内部完成湿热交换的废气。旋转挂盘设置于箱体210内的顶部,旋转挂盘与电机连接,旋转挂盘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悬挂在其上面的衣物跟随旋转挂盘在烘衣箱内部旋转,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止衣物堆积,使得衣物舒展与内部气流充分接触,另一方面,提高衣物与内部气流的湿热交换速率,提升烘衣脱水效率。其中,温度传感器720和湿度传感器730设置于排气管250的出口位置,分别用于获取排气管250排气的空气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参数。

控制模块40可以通过电源线和通讯线分别与管温传感器710、温度传感器720、湿度传感器730、计时模块50、输入输出模块60和电机连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其中,输入输出模块60设置于烘衣箱表面。

应用过程中,从空调器接入电源后,控制模块40先检测用户是否开启烘衣模式。当控制模块40检测到用户开启烘衣模式后,控制模块40向烘衣箱电机、烘衣箱出口温度传感器720以及烘衣箱出口湿度传感器730发送通信检测指令,如果控制模块40依次接收到烘衣箱电机、烘衣箱出口温度传感器720以及烘衣箱出口湿度传感器730的通信检测反馈信号,此时控制模块40认为户外便携式空调器与烘衣箱已经完成通讯连接,这种情况下控制模块40通过输入输出模块60提示用户“连接成功,请选择烘衣模式”,然后等待用户设定烘衣模式;如果控制模块40不能接收到的烘衣箱电机、烘衣箱出口温度传感器720以及烘衣箱出口湿度传感器730的通信检测反馈信号,此时控制模块40认为户外便携式空调器与烘衣箱未完成通讯连接,这种情况下控制模块40通过输入输出模块60提示用户“未连接成功,请连接烘衣箱”,然后等待用户确认重新检查并连接烘衣箱。

当控制模块40完成户外便携式空调器与烘衣箱的通讯检查和供电检查,并且确定户外便携式空调器与烘衣箱已经完成通讯连接,然后用户输入烘衣模式指令,控制模块40根据用户设定的烘衣模式开始执行烘衣功能指令。其中,烘衣模式包括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下面分别对两种工作模式进行介绍。

(1)当用户选择运行“智能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40接收到用户设定“智能工作模式”的烘衣模式指令后,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烘衣箱电机和计时模块50,烘衣箱电机启动运行,计时模块50开始启动计时指令,当计时模块50累计计时到2min,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40。在计时模块50开始运行到完成计时到2min这个时间段内,烘衣箱电机启动运行,带动烘衣箱内的旋转挂盘开始转动,旋转挂盘的转动带动承挂载其上面的衣物开始转动,该阶段的目的为通过烘衣箱电机带动承挂载旋转挂盘上的衣物完成舒展,使得粘黏在一起的衣物进行分离,同时也便于后续的烘干过程开展。在此过程中,烘衣箱电机先执行25s的正转,然后停机10s,再反转25s,以此反复运行,直至接收到停止运行指令。

当控制模块40接收到计时模块50反馈的累计计时到2min的指令后,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风机模块130接收到指令后,启动外风机电机,外风机电机接收到风机模块130的运行指令后,开启运行,并最终运行到目标转速2000rpm。其中,外风机电机具体指的是户外便携式空调器的冷凝器风机131。外风机电机启动后,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计时模块50,计时模块50开始启动计时指令,当计时模块50累计计时到5min,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40。当控制模块40接收到计时模块50反馈的累计计时到5min的指令后,控制模块40分别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压缩机模块120以及烘衣箱电机模块。

风机模块130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指令后,分别发送运行指令给外风机电机和内风机电机。外风机电机接收到风机模块130的运行指令后运行到1700rpm,内风机电机接收到风机模块130的运行指令后运行到1600rpm。其中,内风机电机具体指的是户外便携式空调器的蒸发器风机132。

烘衣箱电机模块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指令后,按Δt3和Δt4为一个循环周期执行运行指令,直至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停机指令。其中,Δt3为120s,Δt4为300s。在Δt3期间,烘衣箱电机在烘衣箱电机模块的控制下,烘衣箱电机先执行25s的正转,然后停机10s,再反转25s,以此循环运行2次;在Δt4期间,烘衣箱电机在烘衣箱电机模块的控制下,烘衣箱电机保持待机状态。

压缩机模块120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指令后,执行以下指令:

进入条件①指令:压缩机启动运行,首先运行至65Hz频率,当压缩机运行时目标65Hz频率后,压缩机模块120反馈指令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接受到反馈指令后,调取传感器模块中的设置在户外便携式空调器冷凝器的管温传感器710,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并执行以下判断指令:如果T1>55℃,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的频率降频指令;如果45≤T1≤55℃,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执行维持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指令;如果T1<45℃,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的频率升频指令。

当压缩机模块120完成上述调频指令后,反馈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调取设置在烘衣箱排风管出口位置用于检测其通过气体的温度传感器720,获取烘衣箱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参数T2;控制模块40调取设置在烘衣箱排风管出口位置用于检测其通过气体的湿度传感器730,获取烘衣箱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参数RH。如果T2≥40℃,或者RH≤75%,且保持该条件满足运行时间≥120s,此时,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压缩机模块120以及计时模块50执行下述指令。具体地,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风机模块130发送停机指令给外风机电机和内风机电机,内风机电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待机模式,外风机电机收到指令后将运行转速调整至2000pm;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模块120,压缩机模块12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压缩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待机模式;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计时模块50,计时模块50在接收到指令后开始执行时长△t1为300s的计时。如果T2<40℃,且RH>75%,此时控制模块40继续维持当前系统参数运行。

在上述执行进入条件①指令的计时模块50完成△t1计时后,系统执行进入条件②指令。

进入条件②指令:外风机调整运行转速至1700rpm;内风机启动并运行至1400rpm;压缩机启动运行,首先运行至55Hz频率,当压缩机运行时目标55Hz频率后,压缩机模块120反馈指令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接受到反馈指令后,调取传感器模块中的设置在户外便携式空调器冷凝器的管温传感器710,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如果T1>50℃,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的频率降频指令;如果40≤T1≤50℃,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执行维持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指令;如果T1<40℃,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的频率升频指令。

当压缩机模块120完成上述调频指令后,反馈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调取设置在烘衣箱排风管出口位置用于检测其通过气体的温度传感器720,获取烘衣箱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参数T2,并且控制模块40调取设置在烘衣箱排风管出口位置用于检测其通过气体的湿度传感器730,获取烘衣箱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参数RH。如果T2≥38℃,或者RH≤60%,且保持该条件满足运行时间≥120s,此时,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压缩机模块120以及计时模块50。具体地,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风机模块130发送停机指令给外风机电机和内风机电机,内风机电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待机模式,外风机电机收到指令后将运行转速调整至2000rpm;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模块120,压缩机模块12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压缩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待机模式;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计时模块50,计时模块50在接收到指令后开始执行时长△t2为600s的计时。如果T2<38℃,且RH>60%,此时控制模块40继续维持当前系统参数运行。

在上述执行进入条件②指令的计时模块50完成△t2计时后,系统执行进入条件③指令。

进入条件③指令:外风机调整运行转速至目标转速1700rpm;内风机启动并运行至目标转速1200rpm;压缩机启动运行,首先运行至50Hz频率,当压缩机运行时目标50Hz频率后,压缩机模块120反馈指令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接受到反馈指令后,调取传感器模块中的设置在户外便携式空调器冷凝器的管温传感器710,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T1。如果T1>45℃,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的频率降频指令;如果35≤T1≤45℃,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执行维持压缩机当前运行频率指令;如果T1<35℃,此时,压缩机模块120按2Hz/min的频率升频指令。当压缩机模块120完成上述调频指令后,反馈给控制模块40,控制模块40调取设置在烘衣箱排风管出口位置用于检测其通过气体的温度传感器720,获取烘衣箱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干球温度参数T2;并且控制模块40调取设置在烘衣箱排风管出口位置用于检测其通过气体的湿度传感器730,获取烘衣箱排气管250出口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参数RH。如果T2≥35℃,或者RH2≤40%,且保持该条件满足运行时间≥120s,此时,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烘衣箱电机模块、风机模块130、压缩机模块120以及计时模块50。具体地,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停机给烘衣箱电机模块,烘衣箱电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停机状态;控制模块40发送停机指令给风机模块130,风机模块130发送停机指令给外风机电机和内风机电机,外风机电机和内风机电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停机状态;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模块120,压缩机模块120发送指令给压缩机,压缩机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停止工作并进入停机状态;控制模块40发送停机指令给计时模块50,计时模块50在接收到指令后进入停机状态。如果T2<35℃,且RH>40%,此时控制模块40继续维持当前系统参数运行。

(2)当用户选择运行“计时工作模式”

控制模块40接收到用户设定“计时工作模式”的烘衣模式指令后,控制模块40提示用户选择计时工作模式的运行时长,用户可选择的时长包括:30min、60min、120min以及180min。

当用户设定好计时工作模式的运行时长后,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烘衣箱电机模块和计时模块50。烘衣箱电机接收到指令后启动运行,在此过程中,烘衣箱电机先执行25s的正转,然后停机10s,再反转25s,以此反复运行,直至接收到烘衣箱电机模块的停止运行指令。

计时模块50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启动计时指令,当计时模块50累计计时到2min,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40。当控制模块40接收到计时模块50反馈的累计计时到2min的指令后,控制模块40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风机模块130接收到指令后,启动外风机电机,外风机电机接收到风机模块130的运行指令后,开启运行,并最终运行到2000rpm。

计时模块50接收到指令后开始启动计时指令,当计时模块50累计计时到5min,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40。当控制模块40接收到计时模块50反馈的累计计时到5min的指令后,控制模块40分别发送指令给风机模块130、压缩机模块120以及烘衣箱电机模块。风机模块130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指令后,分别发送运行指令给外风机电机和内风机电机。外风机电机接收到风机模块130的运行指令后,继续维持2000rpm运行。内风机电机接收到风机模块130的运行指令后,启动并运行到1600rpm。风机模块130维持上述控制指令运行,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运行时间。压缩机模块120在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指令后,启动压缩机运行,并运行至目标65Hz频率,然后维持在该频率,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运行时间。烘衣箱电机模块接收到控制模块40的指令后,按△t3和△t4为一个循环周期执行运行指令,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运行时间。其中,△t3为120s,△t4为300s。在△t3期间,烘衣箱电机在烘衣箱电机模块的控制下,烘衣箱电机先执行25s的正转,然后停机10s,再反转25s,以此循环运行2次;在△t4期间,烘衣箱电机在烘衣箱电机模块的控制下,烘衣箱电机保持待机状态。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本申请提供的制冷系统。该方法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制冷系统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制冷系统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空调组件10和烘干箱20,空调组件10包括冷凝器、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烘干箱20包括箱体210、进气管220、悬挂组件230和驱动组件240,其中,进气管220设于箱体210,通过连接管道30与冷凝器排风口111连接,用于将冷凝器的排气传输至箱体210内;悬挂组件230用于悬挂待烘干对象,驱动组件240与悬挂组件230连接,驱动组件240用于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驱动组件240带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所述风机模块130运行,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模块130包括冷凝器风机131和蒸发器风机132。其中,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驱动组件240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一时长时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开始运行;在冷凝器风机131开始运行时开始计时,并在累计计时到预设第二时长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开始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基于用户的输入指令控制驱动组件240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运行,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501和步骤S502。

S501:根据输入指令确定目标工作模式,目标工作模式为智能工作模式和计时工作模式中的一种。

S502: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驱动组件240驱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运行,以对待烘干对象进行烘干处理。其中,目标工作模式不同,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的工作模式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工作模式为所述智能工作模式时,步骤“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风机模块130运行”,可以包括: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在第二时长内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以及在预设第三时长内以第二外机转速和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控制蒸发器风机132在第三时长内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其中,第三时长是指从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智能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内机转速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还包括管温传感器710,设于冷凝器管路周侧,用于获取冷凝器的管温参数。目标工作模式为智能工作模式时,步骤“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压缩机模块120运行”,可以包括:在预设第三时长内,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管温参数调节压缩机模块120的运行频率以使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其中,第三时长包括多个子阶段,在每一子阶段,第一频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控制所述压缩机模块120开始以预设第一频率运行,以及根据所述管温参数调节所述压缩机模块120的运行频率以使所述管温参数满足第一管温条件”,可以包括:在管温参数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预设频率步长降低运行频率;在管温参数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在第一频率的基础上,按照频率步长增加运行频率;在管温参数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控制压缩机模块120的运行频率为所述第一频率。其中,在每一子阶段,各第一温度阈值各不相同、各第二预设阈值各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还包括:排气管250,设于箱体210;湿度传感器730,设于排气管250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排气管250排气的湿度参数;温度传感器720,设于排气管250的出口位置,用于获取排气管250排气的温度参数。目标工作模式为智能工作模式时,在第三时长内,步骤“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二外机转速和第一外机转速交替循环运行,控制蒸发器风机132以变化的内机转速运行,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运行”,可以包括: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蒸发器风机132处于待机模式,以及控制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其中,待机模式的维持时长和冷凝器风机131以第一外机转速运行的运行时长分别为第一时长;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湿度参数小于等于湿度阈值,或温度参数大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在每一子阶段,第三温度阈值不同,以及湿度阈值不同;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压缩机模块120、蒸发器风机132、冷凝器风机131分别维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进行运行;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湿度参数大于湿度阈值参数,且温度参数小于第三温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工作模式为计时工作模式时,步骤“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驱动组件240带动悬挂组件230运动,以及控制压缩机模块120和风机模块130运行”,可以包括:控制冷凝器风机131在第二时长和预设第四时长分别以第三外机转速运行;其中,第四时长为第二时长结束时刻至计时工作模式结束时刻的时长,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和第四时长的总时长为计时工作模式的定时时长;控制蒸发器风机132在第四时长内稳定的内机转速运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控制所述驱动组件240带动所述悬挂组件230运动”,可以包括:控制驱动组件240以预设驱动模式驱动悬挂组件230运行;其中,预设驱动模式包括先后依次循环执行的三种运行模式,其中,第一运行模式为向第一方向运行第一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二运行模式为待机第二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三运行模式为向第二方向运行第三驱动时长的驱动模式,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制冷系统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制冷系统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制冷系统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制冷系统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制冷系统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该制冷系统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制冷系统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制冷系统的限定,具体的制冷系统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33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