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风空调机组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洁净厂房对洁净区域内的温度和湿度有着高度精确性要求,一旦洁净区域的温湿度超过生产工艺的边界要求,可能造成产品不合格由此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当室外温湿度发生改变时,需要及时调整新风空调机组的加热器、表冷器等,以满足洁净厂房的工艺要求。若通过采用人为手动调节的方法,需要依次调节各个设备,这一调节过程高度依赖于工人的经验才能实现精准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以提高新风空调机组控制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包括:新风空调机组、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湿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和MAU控制模组;所述新风空调机组、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风量传感器、所述微压差传感器均与所述MAU控制模组连接;多个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五温度传感器、第六温度传感器、第七温度传感器、第八温度传感器、第九温度传感器、第十温度传感器、第十一温度传感器、第十二温度传感器、第十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十四温度传感器;多个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三湿度传感器、第四湿度传感器、第五湿度传感器和第六湿度传感器;

所述新风空调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新风阀、初效过滤器、预加热器、加热器、一级表冷器、加湿器、二级表冷器、再加热器、送风机和中效过滤器;

所述新风阀和所述初效过滤器之间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一级表冷器之间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所述一级表冷器和所述加湿器之间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器和所述二级表冷器之间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湿度传感器;所述二级表冷器和所述再加热器之间设置第五温度传感器和第五湿度传感器;所述再加热器和所述送风机之间设置第六温度传感器和第六湿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七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器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八温度传感器;所述一级表冷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九温度传感器;所述一级表冷器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十温度传感器;所述二级表冷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十一温度传感器;所述二级表冷器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十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再加热器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十三温度传感器;所述再加热器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十四温度传感器;

所述风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送风机之后;

所述微压差传感器设置于洁净区;

所述MAU控制模组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湿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和微压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所述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所述一级表冷器、所述加湿器、所述二级表冷器、所述再加热器和所述送风机。

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所述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所述新风温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新风湿度通过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

基于焓湿图坐标系,判断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的工况;所述焓湿图坐标系是以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为坐标原点,以送风湿度为X轴,以送风温度为Y轴建立的;所述工况为高湿高温工况、低湿高温工况、高湿低温工况或者低湿低温工况;所述高湿高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一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低湿高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二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高湿低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四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低湿低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三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高温工况,则调节一级表冷器、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高温工况,则调节一级表冷器和加湿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低温工况,则调节预加热器和加湿器或者调节预加热器、加湿器和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低温工况,则调节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在新风空调机组的新风阀和初效过滤器之间、加热器和一级表冷器之间、一级表冷器和加湿器之间、加湿器和二级表冷器之间、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之间以及再加热器和送风机之间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加热器的供回水管路、一级表冷器的供回水管路、二级表冷器的供回水管路以及再加热器的供回水管路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在送风机之后设置风量传感器;在洁净区设置微压差传感器;MAU控制模组根据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湿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和微压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预加热器、加热器、一级表冷器、加湿器、二级表冷器、再加热器和送风机。本发明通过在新风空调机组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利用MAU控制模组进行控制,替代了工作人员根据经验进行控制,提高了对新风空调机组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室外新风处于高湿高温工况时的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4为室外新风处于低湿高温工况时的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5为室外新风处于低湿低温工况时的情景1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6为室外新风处于低湿低温工况时的情景2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7为室外新风处于高湿低温工况时的控制过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1、新风阀;2、初效过滤器;3、预加热器;4、加热器;5、一级表冷器;6、加湿器;7、二级表冷器;8、再加热器;9、送风机;10、中效过滤器;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四温度传感器;15、第五温度传感器;16、第六温度传感器;17、风量传感器;18、第一湿度传感器;19、第二湿度传感器;20、第三湿度传感器;21、第四湿度传感器;22、第五湿度传感器;23、第六湿度传感器;24、微压差传感器;25、第七温度传感器;26、第八温度传感器;27、第九温度传感器;28、第十温度传感器;29、第十一温度传感器;30、第十二温度传感器;31、第十三温度传感器;32、第十四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以提高新风空调机组控制精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洁净厂房中,当新风空调机组的新风阀1、初效过滤器2、预加热器3、加热器4、一级表冷器5、加湿器6、二级表冷器7、再加热器8、送风机9和中效过滤器10按图1的方式连接并组成系统。本发明根据洁净厂房末端服务质量要求,自动循环控制送风量、排风量、表冷器水阀、加热阀开度,从而使洁净区温度、湿度、微正压达到服务质量要求。

其中,洁净厂房末端服务质量是指为了满足洁净厂房生产工艺要求,人为选定的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含湿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包括:新风空调机组、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湿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17、微压差传感器24和MAU控制模组(未在图1中示出);所述新风空调机组、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风量传感器17、所述微压差传感器24均与所述MAU控制模组连接;多个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第三温度传感器13、第四温度传感器14、第五温度传感器15、第六温度传感器16、第七温度传感器25、第八温度传感器26、第九温度传感器27、第十温度传感器28、第十一温度传感器29、第十二温度传感器30、第十三温度传感器31和第十四温度传感器32;多个湿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湿度传感器18、第二湿度传感器19、第三湿度传感器20、第四湿度传感器21、第五湿度传感器22和第六湿度传感器23。

所述新风空调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新风阀1、初效过滤器2、预加热器3、加热器4、一级表冷器5、加湿器6、二级表冷器7、再加热器8、送风机9和中效过滤器10。

在实际应用中,新风阀1、初效过滤器2、中效过滤器10不在本发明的调节控制范围内,新风阀在机组开启之后保持常开状态。预加热器3、加热器4、一级表冷器5、二级表冷器7、再加热器8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根据所处的位置结合制冷、制热模式区别进行命名。其中预加热器3、加热器4和再加热器8内部载体为热水,达到制热效果。一级表冷器5、二级表冷器7内部载体为低温冷水,达到制冷效果。

所述新风阀1和所述初效过滤器2之间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1和第一湿度传感器18;所述加热器4和所述一级表冷器5之间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2和第二湿度传感器19;所述一级表冷器5和所述加湿器6之间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13和第三湿度传感器20;所述加湿器6和所述二级表冷器7之间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14和第四湿度传感器21;所述二级表冷器7和所述再加热器8之间设置第五温度传感器15和第五湿度传感器22;所述再加热器8和所述送风机9之间设置第六温度传感器16和第六湿度传感器23;所述加热器4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七温度传感器25;所述加热器4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八温度传感器26;所述一级表冷器5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九温度传感器27;所述一级表冷器5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十温度传感器28;所述二级表冷器7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十一温度传感器29;所述二级表冷器7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十二温度传感器30;所述再加热器8的回水管路上设置第十三温度传感器31;所述再加热器8的供水管路上设置第十四温度传感器32。

所述风量传感器17设置于所述送风机之后。

所述微压差传感器24设置于洁净区。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本发明中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需要新风空调机组补充安装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17和微压差传感器24。

在新风阀与初效过滤器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T

在加热器与一级表冷器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T

在一级表冷器与加湿器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T

在加湿器与二级表冷器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T

在二级表冷器与再加热器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T

在再加热器与送风机之间安装温度传感器T

在送风机之后安装风量传感器17。

在加热器4的回水和供水管路上安装第七温度传感器25和第八温度传感器26。

在一级表冷器的回水和供水管路上安装第九温度传感器27和第十温度传感器28。

在二级表冷器的回水和供水管路上安装第十一温度传感器29和第十二温度传感器30。

在再加热器的回水和供水管路上安装第十三温度传感器31和第十三温度传感器32。

在洁净区安装微压差传感器24。

所述MAU控制模组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湿度传感器、风量传感器17和微压差传感器24采集的数据,控制所述预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4、所述一级表冷器5、所述加湿器6、所述二级表冷器7、所述再加热器8和所述送风机9。

在实际应用中,新风阀1、预加热器3、加热器4、一级表冷器5、加湿器6、二级表冷器7、再加热器8、送风机9以及上述各个传感器通过RS-485总线集成到MAU控制模组。在MAU控制模组中内置了调节算法(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用于对新风空调机组中的设备进行调节。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通过实施例一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装置实现,所述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所述新风温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新风湿度通过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

步骤202:基于焓湿图坐标系,判断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的工况;所述焓湿图坐标系是以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目标送风含湿量)为坐标原点,以送风湿度为X轴,以送风温度为Y轴建立的;所述工况为高湿高温工况、低湿高温工况、高湿低温工况或者低湿低温工况;所述高湿高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一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低湿高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二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高湿低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四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低湿低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三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

在实际应用中,在焓湿图中以送风湿度为X轴,以送风温度为Y轴构建出坐标系,原点O即为控制目标点(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由此产生四个象限,X轴正方向为大于目标送风湿度的送风湿度,X轴负方向为小于目标送风湿度的送风湿度,Y轴正方向为大于目标送风温度的送风温度,Y轴负方向为小于目标送风温度的送风温度。室外新风一定存在于此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内,针对不同工况的新风,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从而实现高精度保证目标送风温度和含湿量。

根据温度传感器T

根据当前新风温度和湿度所处象限,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调节方法包括:

调节方法1:洁净区域周围的空间必须维持一定的压差,并应按工艺要求决定维持正压差或负压差。根据洁净区的微压差传感器的当前采样值P

若P

若P

调节方法2: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三象限时,预加热器基于预加热能力对预加热阀进行调节。根据新风温度T

若T

若T

调节方法3:当室外新风处于非第三象限时,预加热器关闭预加热阀。

调节方法4: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三象限时,加热器基于加热后温度对加热阀进行调节。根据加热后温度T

若T

若T

调节方法5:当室外新风处于非第三象限时,加热器关闭加热阀。

调节方法6: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时,一级表冷器基于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对一级表冷器的冷水阀进行调节,一级表冷器冷水阀的开度调节基于调节方法14所建立的表冷器工作性能表进行。根据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T

若T

若T

调节方法7: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时,关闭一级表冷器的表冷阀。

调节方法8: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二象限或第三象限时,加湿器基于送风目标含湿量对加湿阀进行调节。根据加湿后含湿量d(第四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湿度)和目标送风含湿量d

若d≥d

若d

调节方法9: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时,关闭加湿器的加湿阀。

调节方法10: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时,二级表冷器基于二级表冷器前的湿度对二级表冷器的冷水阀进行调节,二级表冷器冷水阀的开度调节基于调节方法14所建立的表冷器工作性能表进行。根据二级表冷后含湿量d

若d

若d

调节方法11: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时,关闭二级表冷器的表冷阀。

调节方法12: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时,再加热器调节基于再加热器前的温度对再加热阀进行调节。根据再加热后温度T

若T

若T

调节方法13: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二象限时,关闭再加热器的再加热阀。

调节方法14:为了确定表冷器在各个工况下的工作性能,本发明采用以下方式建立表冷器工作性能表。表冷器工作性能表为一张二维表,该表以负荷率为横坐标,水温差为纵坐标,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交叉点填入换热温差和风温差。表冷器工作性能表是一个动态建立的过程,在实际运行下根据采集的数据采用最大似然估值法剔除无效记录后,保留近期的数据用于建表,同时在调节过程中又可以根据该表的数据,判断在当前水温差、负荷率下得到对应的换热温差和风温差。

步骤203: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高温工况,则调节一级表冷器、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203,具体包括: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高温工况,获取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第五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和第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再加热器后的温度。

判断所述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表冷目标温度。

若是,则增大所述一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表冷目标温度。

若否,则减小所述一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表冷目标温度。

判断所述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是否大于等于目标送风湿度。

若是,则增大所述二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达到所述目标送风湿度。

若否,则减小所述二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达到所述目标送风湿度。

判断所述再加热器后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送风温度限值。

若是,则减小所述再加热器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再加热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送风温度限值。

若否,则增大所述再加热器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再加热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送风温度限值。

在实际应用中,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一象限高湿高温工况时,室外新风需经过如图3所示的三个阶段处理后达到目标送风要求。

第一阶段处理位于一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6降温至表冷目标温度t

另,对预加热器的预加热阀采用调节方法3调节,对加热器的加热阀采用调节方法5调节,对加湿器的加湿阀采用调节方法9调节。

步骤204: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高温工况,则调节一级表冷器和加湿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204,具体包括: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高温工况,获取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和第四湿度传感器采集的加湿器后的湿度。

判断所述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表冷目标温度。

若是,则增大所述一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表冷目标温度。

若否,则减小所述一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一级表冷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表冷目标温度。

判断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是否大于等于目标送风湿度。

若是,则减小所述加湿器的加湿阀开度,使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湿度。

若否,则增大所述加湿器的加湿阀开度,使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湿度。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二象限低湿高温的情况时,室外新风需经过如图所示的两个阶段处理后达到目标送风要求,第一阶段处理位于一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6降温至t

另,对预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3调节,对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5调节,对二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11调节,对再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13调节。

步骤205: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低温工况,则调节预加热器和加湿器或者调节预加热器、加湿器和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205,具体包括: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低温工况,获取预加热器的热回收水温度和第四湿度传感器采集的加湿器后的湿度。

判断所述新风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热回收水温度与设定偏差温度之差。

若是,则增大所述预加热器的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新风温度达到所述热回收水温度与设定偏差温度之差。

若否,则减小所述预加热器的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新风温度达到所述热回收水温度与设定偏差温度之差。

判断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是否大于等于目标送风湿度。

若是,则减小所述加湿器的加湿阀开度,使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湿度。

若否,则增大所述加湿器的加湿阀开度,使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湿度。

在实际应用中,当室外新风处于第三象限低湿低温的情况时,室外新风需经过升温和加湿两个处理后达到目标送风要求。过程根据预加热器加热后的送风温度情况可以有两种处理情景。

情景1:经过如图5所示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处理位于预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2加热升温至t'

另,对一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7调节,对二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11调节。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205,具体包括: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低温工况,获取预加热器的热回收水温度、第四湿度传感器采集的加湿器后的湿度和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加热器后的温度。

判断所述新风温度是否小于等于所述热回收水温度与设定偏差温度之差。

若是,则增大所述预加热器的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新风温度达到所述热回收水温度与设定偏差温度之差。

若否,则减小所述预加热器的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新风温度达到所述热回收水温度与设定偏差温度之差。

判断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是否大于等于目标送风湿度。

若是,则减小所述加湿器的加湿阀开度,使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湿度。

若否,则增大所述加湿器的加湿阀开度,使所述加湿器后的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湿度。

判断所述加热器后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送风温度限值。

若是,则减小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加热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加热温度。

若否,则增大所述加热器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加热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目标加热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情景2:经过如图6所示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理位于预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2最大化升温达到t'

另,对一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7调节,对二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11调节。

步骤206: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低温工况,则调节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步骤206,具体包括:

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低温工况,获取第五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和第六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再加热器后的温度。

判断所述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是否大于等于目标送风湿度。

若是,则增大所述二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达到所述目标送风湿度。

若否,则减小所述二级表冷器的冷水阀开度,使所述二级表冷器后的湿度达到所述目标送风湿度。

判断所述再加热器后的温度是否大于等于送风温度限值。

若是,则减小所述再加热器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再加热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送风温度限值。

若否,则增大所述再加热器的加热阀开度,使所述再加热器后的温度达到所述送风温度限值。

在实际应用中,当室外新风处于第四象限高湿低温的情况时,室外新风需通过如图7所示两个阶段处理后达到目标送风要求。第一阶段处理位于二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10除湿至目标送风含湿量,第二阶段处理位于再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12升温至目标送风温度。

另,对预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2调节,对加热器采用调节方法5调节,对一级表冷器采用调节方法7调节,对加湿器采用调节方法9调节。

本发明中对送风机的调节采用调节方法1。

送风机调节稳定后,可使得洁净区微正压收敛于预设压差±0.5Pa范围内。

建立预加热器、加热器、一级表冷器、加湿器、二级表冷器、再加热器及送风机的自动闭环调节方式,能使得整个系统在两个调试周期内实现快速稳定。

表冷器工作性能表中的知识库是基于现场实际运行数据采样建立的,相较于设备的标称数据更有代表性,因此用表冷器工作性能表来对表冷器进行调节将会更为准确。

表冷器工作性能表建立后,根据给定水温差、负荷率可以得到对应的换热温差和风温差,为表冷器的调节提供依据。

基于表冷器工作性能表的调节方式,能够使得送风含湿量收敛于目标含湿量±0.1g/kg范围内。

本发明通过MAU控制模组,根据各个温度阶段温度湿度的情况,通过内置的算法比较,实现了对新风空调机组中的预加热器、加热器、一级表冷器、加湿器、二级表冷器、再加热器和送风机进行自动调节,并在两个调节周期后实现调节稳定。

实施例三

为了执行上述实施例二对应的方法,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和技术效果,下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机组控制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风温度和新风湿度;所述新风温度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所述新风湿度通过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采集。

工况判断模块,用于基于焓湿图坐标系,判断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的工况;所述焓湿图坐标系是以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为坐标原点,以送风湿度为X轴,以送风温度为Y轴建立的;所述工况为高湿高温工况、低湿高温工况、高湿低温工况或者低湿低温工况;所述高湿高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一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低湿高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二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高湿低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四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所述低湿低温工况为所述焓湿图坐标系第三象限对应的送风温度和送风湿度。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高温工况,则调节一级表冷器、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高温工况,则调节一级表冷器和加湿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低湿低温工况,则调节预加热器和加湿器或者调节预加热器、加湿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若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处于所述高湿低温工况,则调节二级表冷器和再加热器,使所述新风温度和所述新风湿度达到目标送风温度和目标送风湿度。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实施例二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二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相关技术
  • 一种控制压缩机切缸的方法、装置及机组、空调系统
  • 高效节能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空调机组
  • 模块式空调机组串并联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一种新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一种空调机组旁通阀关闭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一种除湿除霜控制方法和装置、新风空调系统和机组
  •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新风空调系统
技术分类

0612011648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