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高效加湿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一种高效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湿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用于对环境内的空气进行加湿,从而提升外部环境干燥时人的舒适程度。

公开号为CN21806521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加湿器的壳体内有容纳腔,壳体上有导风口,容纳腔内设置水箱和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与导风口形成导风通道,导风通道内设置叶轮组件,叶轮组件包括安装轴和设置在安装轴上的多个网状叶片,该加湿器通过风机组件转动带动空气通过网状叶片表面,通过水的粘性在网状叶片上形成水膜,水膜黏附空气中的毛削、尘埃等并随着叶轮的旋转将黏附的毛削、尘埃带入水中并沉淀于水箱底部,当空气从网状叶片表面通过时将水分带走实现加湿作用,当网状叶片上的水膜水分大量挥发之后在风的作用水膜下会破裂形成微小水滴,水滴横向破裂会冲洗经过的空气,将小颗粒的毛削、尘埃包裹吸附再沉降到水箱下部,实现水洗的效果。

在实现上述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加湿器,风机结构与加湿结构均为上下结构,加湿结构为多层材料叠加,且其转轴置于中部,当风机风吹向加湿结构时,因其转轴置于中部,故转轮中部无法被有效利用,同时因每层叠加材料之间间隙小,风阻大,导致风无法吹向加湿结构的中间部分,风只能集中吹加湿结构的边缘部分,使得蒸发面积减少,风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加湿量很小。

发明内容

为了提升加湿器对风的利用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加湿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加湿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加湿器,

包括存水部;

加湿部,所述加湿部设置于所述存水部,且加湿部可在存水部内转动;

第一进风入口,所述第一进风入口开设于加湿部,第一进风入口用于使风自加湿部中部进入并朝向加湿部边缘扩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进风入口开设于加湿部,并且第一进风入口用于进风,故外部环境的自然风可从第一进风入口进入到加湿部,并由加湿部中部朝向加湿部边缘扩散,即将加湿结构设置为中间进风,从四周360°出风,改善了传统加湿方案中只有部分加湿结构与风接触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加湿方案,本申请中的方案提升了对风的转化利用效率,使加湿效果提升,越往加湿结构的边缘,风阻越小,出风越流畅,因此在风机低转速状态下,风的利用率可大幅度提升,加湿效果远胜于现有的加湿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进风入口内转动设置有用于带动风进入第一进风入口的动力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设置在第一进风入口内部,动力件用于带动风进入到第一进风入口内,便于主动吸纳外部环境的风,从而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

可选的,所述存水部内转动连接支撑限位部,支撑限位部使加湿部底部至存水部底部具有一定间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限位部用于支撑加湿部,同时由于支撑限位部可以转动,故在加湿部转动的过程中,支撑限位部可以很好的减小加湿部的摩擦,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同时支撑限位部使加湿部底部至存水部底部具有一定间隔,减小了加湿部底部与存水部底部接触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加湿部包括若干蒸发盘,相邻蒸发盘之间具有一定间隔;蒸发盘上穿设有使若干蒸发盘同轴设置的固定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湿部包括若干蒸发盘,且蒸发盘之间具有间隔,在加湿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蒸发盘具有间隔,故转动时能保证每个蒸发盘都能携带足够的水,最大程度的利用蒸发面积,同时间隔限定风的运行轨迹,极大地提升了加湿效果。

可选的,所述存水部包括存水主体、稳定主体,稳定主体固定于存水主体;固定柱端部呈弧形并可抵接于存水主体内壁或稳定主体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水部包括存水主体、稳定主体,存水主体主要用于放置液体,而稳定主体主要用于提升加湿部在存水主体中的稳定性,改善加湿部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产生噪音或出现卡死的可能;同时固定柱端部抵接于存水主体内壁或稳定主体内壁,进一步改善了加湿部在转动过程中发生撞击卡死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蒸发盘端面固定有若干间隔定位部;所述蒸发盘端面设置有若干携水部,携水部内可携带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定位部在叠加固定每个蒸发盘,在保证整个转轮稳定的同时,能增加蒸发盘表面积,增加蒸发面积,从而增大加湿量,提升加湿效率;同时蒸发盘端面设置携水部,携水部可以携带液体,同样起到了增加对液体携带量的作用,提升了加湿效果。

可选的,所述加湿部端面设置有带动部,带动部包括相互固定的定位部分与驱动部分;固定柱穿设于蒸发盘同时穿设于定位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柱穿设于蒸发盘同时穿设于带动部,并通过此种方式将加湿部与带动部固定,同时驱动部分固定于带动部分,故控制驱动部分转动即可控制加湿部转动,控制方式较为简便。

可选的,所述带动部还包括可转动的启动部分,启动部分与驱动部分均为齿轮状并啮合,且启动部分的材质为橡胶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部分的材质为橡胶材质,启动部分与驱动部分啮合并转动时,由于启动部分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起到吸音效果,同时不会出现由于齿轮之间的碰撞而产生噪音的现象,降低了加湿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存水部与所述加湿部外部固定有防护部,防护部将存水部与加湿部覆盖并起防护作用;防护部上开设第二进风入口,第二进风入口与第一进风入口对应;防护部侧壁开设若干出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进风入口的存在使第一进风入口不会被阻挡,从而不会影响进风过程的进行,同时由于防护部侧壁开设了出风口,故在加湿部转动过程中,出风过程也不会受到影响。

可选的,所述防护部内侧壁固定有隔离部,隔离部侧壁设置若干开口且隔离部将动力件与加湿部内部分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部侧壁设置若干开口,不会影响出风过程的进行,同时隔离部将动力件与加湿部内部分隔,减小了动力件与蒸发盘内侧壁发生碰撞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效加湿器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进出风方式的改进,加湿部实现加湿过程中360°出风,同时随加湿部直径的增加,有效加湿面积呈指数级增长;

2.采用加湿部和存水部进行加湿,在加湿部中心加设动力件,动力件采用轮叶,由于轮叶独有的结构特点,轮叶转动时可将风自轮叶中部向轮叶边缘扩散,因此风可在转轮中心向转轮边缘扩散,即将加湿结构设置为中间进风,从四周360°出风;相比于传统的上下出风的加湿方案,该进出风方式使风能全面贯穿加湿部,极大增加了有效蒸发面积,同时提升了对风的转化利用效率,使加湿效果显著提升,越往加湿结构的边缘,风阻越小,出风越流畅,因此在风机低转速状态下,风的有效利用率和蒸发盘的有效利用面积大幅度提升,加湿效果远胜于现有的加湿器;

3.在加湿部的转动上,采用橡胶材质齿轮(启动部分)带动,有效减小了由于齿轮震动而产生的噪音,降噪效果好;同时本装置,在保证较大加湿量的前提下,可降低电机转速,进一步起到了降噪效果,且降低了加湿器的能耗,节能环保;

4.在加湿部设计上,蒸发盘端面开设携水部,携水部可携带水,由于水具有张力,故在加湿部的转动过程中,携水部可带动部分水随转轮同步转动,使水能在加湿部停留较长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加湿效果;

5.该进出风方式,使得风能全面地穿过加湿结构,在不增加加湿结构数量的前提下,蒸发面积大幅度提升,风达到最大的有效利用率,成本降低,加湿量显著提升,且该结构拆卸方便,便于清洗,同时整机重量较轻,在加湿量显著提升的同时,整机更加轻盈美观;

6.通过固定柱的设置,加湿部稳定性增加,在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加湿部摇摆、卡死、撞击水箱等情况,稳定性大幅提升;

7.通过隔离部的设置,使相邻蒸发盘之间具有均匀的间隔,间隔可起到对风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定的作用,相比起传统间隙小风阻大的蒸发盘,该进出风方式能减小风阻,使风更全面的贯穿加湿部,增加有效蒸发面积,提升风的利用率,使加湿量显著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存水部与加湿部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3是加湿部安装方式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放大图。

图5是支撑限位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是隔离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放大图。

图8是电机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存水部;2、加湿部;3、第一进风入口;4、动力件;5、支撑限位部;6、蒸发盘;7、固定柱;8、存水主体;9、稳定主体;10、间隔定位部;11、携水部;12、带动部;13、定位部分;14、驱动部分;15、启动部分;16、防护部;17、第二进风入口;18、出风口;19、隔离部;20、隔离环;21、卡位部;22、限位部;23、引风电机;24、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加湿器。参照图1、图2和图3,高效加湿器包括存水部1,存水部1内用于存放液体;存水部1内设置有加湿部2,加湿部2可在存水部1内部转动,从而将存水部1内的液体带出,起到加湿作用;加湿部2包括若干蒸发盘6,若干蒸发盘6均呈同轴设置,且相邻两蒸发盘6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加湿部2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入口3,第一进风入口3为孔状并将加湿部2贯穿,即第一进风入口3将蒸发盘6贯穿,且第一进风入口3与蒸发盘6呈同轴设置,在进风过程中,风自第一进风入口3内进入,由于相邻两蒸发盘6之间具有间隔,故风可自加湿部2中部朝向加湿部2边缘扩散,该进风方式增加了风与加湿部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加湿效果;同时本实施例中的进风方式相对于传统进风方式来说,本实施例中可360°出风。

随着蒸发盘6半径增加,本实施例中的加湿效果呈指数级增长,对比与传统的加湿结构,使得风能全面地穿过加湿结构,在不增加加湿结构数量的前提下,有效蒸发面积大幅度提升,风达到最大的有效利用率,成本降低,加湿量显著提升;传统加湿结构中,若要增加加湿量,需增大蒸发面积或进风量。蒸发面积的增大,通常通过叠加加湿结构的数量或增大蒸发盘半径,因此会导致加湿结构十分臃肿,成本增加,同时导致加湿器整机重量增加,一方面不经济,一方面造成搬运、使用不便利等;进风量的增加,通常通过提高风机转速,增加风速,因此会导致噪音很大,极大降低用户的使用舒适度,且能耗高;在转速较大的情况下,加湿结构上附带的水无法及时蒸发,而是以水珠的形式从出风口18出到环境中,加湿效果差。

参照图3和图4,蒸发盘6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孔内穿设有固定柱7,本实施例中固定柱7与固定孔的数量均为六个,固定柱7穿设在固定孔中从而将若干蒸发盘6固定,并使其成为完整的加湿部2;蒸发盘6上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若干隔离环20,若干隔离环20与若干固定孔一一对应,且相互对应的隔离环20与固定孔呈同轴设置,隔离环20内侧壁直径与固定孔内侧壁直径相同,在安装过程中,相邻两蒸发盘6上的隔离环20端面抵接,从而使相邻两蒸发盘6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同时固定柱7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隔离环20与固定孔内侧壁,便于加湿部2固定过程的进行;固定柱中空设置且固定柱一端呈开口设置,使蒸发盘转动过程中可带动更多的水运动,提升加湿效果。

参照图2和图5,存水部1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限位部5,支撑限位部5为柱状,并可在存水部1内绕自身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支撑限位部5数量为四个,并在存水部1内部均匀分布,支撑限位部5至存水部1内侧底部具有一定间隔,同时支撑限位部5用于支撑加湿部2,由于支撑限位部5可转动,故在加湿部2转动过程中,支撑限位部5可减小加湿部2的摩擦,便于加湿部2转动过程的进行,同时由于支撑限位部5的存在,加湿部2底部至存水部1底部具有一定间隔,因此存水部1内可存放更多的液体,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

参照图2和图6,存水部1包括存水主体8与稳定主体9,存水主体8为弧形的盒状,且支撑限位部5转动连接于存水主体8内侧壁,稳定主体9为板状,稳定主体9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存水主体8上,并使存水主体8的端面延长至上端面与加湿部2轴线齐平,覆盖更多的加湿部2,提升加湿部2在存水部1内的稳定性;稳定主体9上开设有槽,且该槽与第一进风入口3对应,因此稳定主体9不会影响风从第一进风入口3进入到加湿部2内部;固定柱7未开口的端部呈弧形设置,同时固定柱7开口处螺纹连接有旋盖,旋盖端面呈弧形设置且旋盖上开设有孔,旋盖上的孔将固定柱7内部与外部连通,且加湿部2在存水部1内时,固定柱7和旋盖的弧形凸起部分贴合于存水主体8内侧壁或稳定主体9内侧壁;同时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置于存水部1内部的固定柱7与置于存水部1外部的固定柱7数量相同,由于固定柱7在存水部1上绕存水部1轴线均匀分布,因此在其中一固定柱7进入到存水部1时,与之对应的固定柱7转动至存水部1外部;这样可最大程度的保证加湿部2在转动过程中为稳定状态。

参照图4、图6和图7,蒸发盘6端面固定有若干间隔定位部10,间隔定位部10为凸起状,可以为柱状也可以为半圆球状,间隔定位部10主要用于扩大蒸发盘6的表面积;本实施例中采用间隔定位部10为柱状,且若干间隔定位部10在蒸发盘6端面均匀分布,同时间隔定位部10端面齐平于隔离环端面,因此间隔定位部10同时可以起到限位作用;蒸发盘6端面设置有若干携水部11,携水部11为凹陷状,可以贯穿蒸发盘6也可以不管穿蒸发盘6,本实施例中采用携水部11贯穿蒸发盘6的方式,同时携水部11直径为单个蒸发盘6厚度的两倍,多组携水部11沿加湿部2轴线朝向加湿部2边缘呈放射性分布,携水部11可以携带液体,由于加湿部2一部分在存水箱内的液体中,因此在加湿部2转动的过程中,置于存水箱液面下的携水部11可携带液体,由于液体存在张力,因此可暂时停留在携水部11中,在加湿部2继续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存在,携水部11内的液体在液面以上运动的过程中会破碎,破碎后会转变为更小的水滴,从而增大了加湿量;同时部分没有在离心力作用下破碎的液体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当其流经第一进风入口3时,同样会与第一进风入口3内的风接触,将第一进风入口3处的风湿润,从而提升加湿效果。

参照图1和图7,加湿部2和存水部1的外部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有防护部16,防护部16与加湿部2和存水部1的形状适配,防护部16用于将加湿部2和存水部1覆盖,起到了防护作用,减小了加湿部2和存水部1被损坏的可能;防护部16上可拆卸连接有防护板,防护部16内侧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卡位部21,卡位部21呈条状,在安装过程中,加湿部2和存水部1先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防护部16内部,在将防护板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防护部16端面,卡位部21抵接于防护板端面,起到了对防护板进行限位的作用,同时防护板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入口17,由于防护板与防护部16固定,故可理解为防护部16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入口17,第二进风入口17口与第一进风入口3对应且二者呈同轴设置,由于第二进风入口17的开设,不会影响风从第二进风入口17进入到加湿部2内的过程,同时防护部16侧壁开设有若干出风口18,出风口18将防护部16侧壁贯穿,不会影响到出风过程的进行,从而不会干涉加湿过程的进行;防护部16内侧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有限位部22,限位部22为条状,限位部22置于出风口18侧壁且限位部22上端面与出风口18侧壁齐平,限位部22下端面贴合于存水主体8端面,起到了阻碍存水主体8发生晃动的可能。

参照图1、图2和图8,第一进风入口3内设置有动力件4,动力件4用于带动风从第一进风入口3进入到加湿部2内;动力件4可以为风机,将外部环境内的风送至加湿部2内;动力件4还可以为轮叶,在转动过程中将风带入至加湿部2内;本实施例中采用轮叶引风的方式进行主动进风,即本实施例中动力件4采用轮叶,轮叶可在第一进风入口3内转动,从而便于将外部环境内的风转移至第一进风入口3内部,从而转移至加湿部2内,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防护部16背离防护板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有引风电机23,引风电机23转轴键连接于轮叶,引风电机23启动带动轮叶转动,从而使风进入到加湿部2内;本实施例中,可调节动力件4转速,从而增大进风量,即加湿部2转速与动力件4转速分开调节,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小了水无法及时蒸发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6,防护部16内侧底部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有隔离部19,隔离部19呈圆柱状,且隔离部19侧壁设置有若干开口,开口便于风从第一进风入口3朝向加湿部2边缘扩散,不会对风产生干涉,且隔离部19将动力件4与加湿部2内侧壁分离,减小了轮叶在转动过程中与加湿部2内部碰撞而导致轮叶或蒸发盘6损坏的可能;隔离部19背离防护部16内侧底部的端面呈开口设置,不会影响到外部环境中的风从第一进风入口3处进入。

参照图1和图2,加湿部2端面设置有带动部12,带动部12与加湿部2呈同轴设置,带动部12包括定位部分13与驱动部分14,定位部分13位为环状,同时定位部分13为环状,定位部分13端面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定位孔与若干固定柱7一一对应,在安装过程中,固定柱7穿设在加湿部2的同时穿设在定位孔中,从而将定位部分13与加湿部2固定;驱动部分14通过粘接或一体成的方式固定在定位部分13端面,且驱动部分14与定位部分13呈同轴设置,驱动部分14为齿轮状,且其中部呈开口设置,驱动部分14的中部开口与定位部分13内侧壁齐平,通过控制驱动部分14转动,从而带动加湿部2转动,便于加湿过程的进行,同时稳定部上开设有用于穿设驱动部分14的槽,进一步增强了加湿部2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带动部12还包括启动部分15,启动部分15可转动并用于带动驱动部分14转动,启动部分15为齿轮状,且启动部分15的齿轮状为橡胶材质,启动部分15与驱动部分14相互啮合,启动部分15转动时驱动部分14同步转动,由于启动部分15为橡胶材质,故在转动过程中,可降低由于齿轮接触而产生的噪音,起到了很好的降噪效果;防护部16背离防护板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有启动电机24,启动电机24转轴键连接于启动部分15,启动电机24用于带动启动部分15转动,从而控制驱动部分14转动,便于加湿部2转动过程的进行;

以下为本产品与市面产品对比表格:

根据上述表格可看出,在同等进风量的前提下,通过本产品对进风方式的改进,即使在本产品中的蒸发盘数量最少,但加湿量依旧相当于市面上同等规格范围内加湿器的加湿量的两倍;因此本产品相对于市面上的现有产品来说,加湿效果大幅提升,且对于蒸发盘面积进行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显著提升加湿量,设计和效果在本行业都有显著进步;

除此之外,由于本产品中,中部具有第一进风孔,而传统加湿器中,中部仅存在转轴,该转轴可忽略不计,因此理论上传统加湿器中蒸发面积大于本产品蒸发面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传统加湿器由于上下进出风方式,风在加湿器内流动时,由于蒸发盘转动,转动时带动流动的风运动,因此风越往蒸发盘中部,风阻越大,在阻力作用下,大量的风扩散到蒸发盘边缘,从出风口出去,因此风无法覆盖整个蒸发盘,导致极大地降低了可有效蒸发面积,同时也很大程度降低了风的有效利用率;而本产品通过进出风方式的改进,使得风从蒸发盘中部进入,四周扩散出去,越往边缘,风阻越小,出风越流畅,从而使得风能完全覆盖蒸发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传统加湿器实际可利用的有效蒸发面积仅为理论蒸发面积的四分之一,而本产品的有效蒸发面积几乎等同于理论蒸发面积,因此本产品的加湿效果相对于传统加湿器的加湿效果呈指数级增长,从上述表格也可看出,本产品的加湿效果相对于现有的加湿器来说具有显著的提升。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高效加湿器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过程中,将液体存放至存水部1内,并将加湿部2设置在存水部1内,使用防护部16将其位置固定,动力件4驱动外部环境的空气自加湿部2中部进入,从加湿部2边缘排出,提升了加湿效果,同时存水部1内加水时,保证第一进风入口3底部侧壁与液面之间间隔10mm左右;存水部1边缘端面距离液面之间的间隔10mm左右,如此设置可最大化的提升液体的利用率,从而提升加湿效果;同时由于加湿部2始终有一部分置于液面下方,故加湿部2在转动过程中始终是湿润状态,因此在加湿棉的选用上,可以采用加湿棉也可以不采用加湿棉,本申请中优先选择不采用加湿棉的无耗材方式,更为节省材料。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57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