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及分液器、压缩机。

背景技术

分液器又称为气液分离器,通过分液器可将冷媒的气液混合物分离开来,分离出来的气体冷媒通过直管及弯管进入压缩机内,分离出的液态冷媒积存于分液器底部,主要作用是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内,导致液击问题的发生。

目前的双缸转子压缩机中,分液器内有两根直管和弯管,压缩机在吸气时两个气缸以相差180°相位角交替进行,这样在两根直管管口附近就形成了很复杂的气流状态,两根吸气管口处将产生较大的压力梯度,导致气液分离器内的气体压力脉动增大。当两根直管距离较近时,吸气管口会产生气流干涉,这种气流的干涉将导致气流噪声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及分液器、压缩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分液器的直管管口处由于吸气不同步而导致压力脉动大,产生气流噪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分隔件,其中,

支架主体,包括支撑顶壁以及环绕所述支撑顶壁形成的环形周侧壁,所述支撑顶壁与所述环形周侧壁围成有冷媒流动空间;

分隔件,沿所述环形周侧壁的径向设置以分隔所述冷媒流动空间。

在本发明提供的滤网支架中,所述支撑顶壁上开设有流通口,所述滤网支架还包括环形导流部,所述环形导流部设于所述冷媒流动空间中,所述环形导流部环设于所述环形周侧壁的内侧,所述环形导流部的外侧与所述环形周侧壁的内侧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通口连通的环形冷媒通道。

在本发明提供的滤网支架中,所述环形导流部呈流线型朝向远离所述支撑顶壁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环形导流部远离所述支撑顶壁的一侧位于所述冷媒流动空间之外。

在本发明提供的滤网支架中,所述分隔件包括固定部和分隔部,所述固定部固设于所述支撑顶壁朝向所述冷媒流动空间的一侧,所述分隔部与所述固定部垂直连接且沿所述环形导流部的径向设置;

其中,所述分隔部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环形导流部围成第一管口冷媒流动空间,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环形导流部围成第二管口冷媒流动空间。

在本发明提供的滤网支架中,所述滤网支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环形导流部设有朝向所述环形周侧壁中心延伸的径向端壁,所述固定部、所述径向端壁和所述支撑顶壁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滤网支架中,所述滤网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分隔件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一分隔件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分隔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

在本发明提供的滤网支架中,所述支撑顶壁背向所述冷媒流动空间的一侧设有凸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分液器,包括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和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为上述的滤网支架,所述第一直管的管口和所述第二直管的管口设于冷媒流动空间中且被分隔件分隔。

在本发明提供的分液器中,所述第一直管靠近其管口处设有第一分流孔;所述第二直管靠近其管口处设有第二分流孔。

在本发明提供的分液器中,所述第一分流孔设于所述第一直管远离所述第二直管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分流孔设于所述第二直管远离所述第一直管的管壁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及分液器、压缩机,该滤网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分隔件,支架主体的支撑顶壁和环形周侧壁围成冷媒流动空间,分隔件设置在冷媒流动空间中从而分隔冷媒流动空间,分液器工作时,通过分隔件将分液器的两个直管的管口分隔开来,由此阻断了两直管的管口上方的冷媒流动空间的冷媒流动,降低了气流干涉的程度,从而降低了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分液器的冷媒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滤网支架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滤网支架的顶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滤网支架的底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滤网支架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8为图3的B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滤网支架与直管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分液器的冷媒流动路径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滤网支架;

11、支架主体;111、支撑顶壁;1111、流通口;1112、凸包;112、环形周侧壁;

12、分隔件;121、固定部;122、分隔部;

12a、第一分隔件;121a、第一固定部;122a、第一分隔部;

12b、第二分隔件;121b、第二固定部;122b、第二分隔部;

13、环形导流部;131、环形冷媒通道;132、径向端壁;

14、第一固定件;15、第二固定件;16、第一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7、第二管口冷媒流动空间;

20、滤网;

31、第一直管;311、第一分流孔;32、第二直管;321、第二分流孔;33、上弯管;34、下弯管;

41、上盖;42、吸气管;43、筒体;44、下筒体;4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及分液器、压缩机,解决了现有的分液器的直管管口处压力脉动大,产生气流噪声问题,通过在支架主体中设置分隔件将两直管的管口隔开,降低了气流干涉程度,从而降低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

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上述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现有的分液器的冷媒流动如图1所示,以及现有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如图2所示,冷媒从分液器的吸气管进入,经过滤网后,通过滤网支架的流通口进入到分液器的两根直管中。其中,一部分冷媒会流向分液器下部,另一部分气流会被直接吸入直管,而两根直管距离相对较近,因此两直管在以180°相位角交替吸气时,管口上部会产生较大的气流干涉,存在较大的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

本申请具体的解决思路是,增加的分隔件将两直管分隔开,减弱了两气缸吸气不同步导致的气流干涉;环形导流部改变了冷媒的流动路径,避免冷媒被直接吸入直管;直管管口处的多个分流孔降低了管口处的压力梯度,通过上述三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直管口上方的冷媒流动空间的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3-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1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10的示意图,该滤网支架10包括支架主体11和分隔件12,支架主体11,包括支撑顶壁111以及环绕所述支撑顶壁111形成的环形周侧壁112,所述支撑顶壁111与所述环形周侧壁112围成有冷媒流动空间;分隔件12,沿所述环形周侧壁112的径向设置以分隔所述冷媒流动空间。

具体地,整个支架主体11呈圆形盖体的形状,包括圆形的支撑顶壁111和环形的环形周侧壁112,支撑顶壁111用来支撑滤网20,环形周侧壁112环绕圆形的支撑顶壁111的边缘形成。支撑顶壁111的下侧与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共同围成圆形的冷媒流动空间。分液器的两直管的管口位于该冷媒流动空间中,支撑顶壁111上设有流通口1111,冷媒通过流通口1111先流进冷媒流动空间中再进入到直管的管口。在冷媒流动空间中设置有分隔件12,具体是位于支撑顶壁111的下方,分隔件12整体成板状结构,分隔件12沿着环形周侧壁112的径向设置,从而将圆形的冷媒空间一分为二,分隔成两个半圆形的冷媒流动空间,两个半圆形的冷媒流动空间之间被分隔件12所分隔,冷媒不能相互流通,从而避免气流干涉。另一方面,由于滤网支架10长期要受到冷媒的冲击,因此容易变形。而本实施例通过增设了分隔件12,增大了滤网支架10的抗压强度,在冷媒长期冲击下更难发生变形。

通过本实施例,通过在滤网支架10中安装分隔件12,将两直管管口隔开,有效降低了两直管在以180°相位角交替吸气时管口附近的气流干涉程度,降低了该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而且增大了滤网支架10的抗压强度,在冷媒长期冲击下更难发生变形。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壁111上开设有流通口1111,所述滤网支架10还包括环形导流部13,所述环形导流部13设于所述冷媒流动空间中,所述环形导流部13环设于所述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所述环形导流部13的外侧与所述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通口1111连通的环形冷媒通道131。具体地,流通口1111贯通支撑顶壁111的上下两侧,流通口1111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设有八个流通口1111,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其他数量的流通口1111,多个流通口1111沿支架主体11的周向间隔设置上支撑顶壁111上,且靠近支撑顶壁111的边缘。环形导流部13同样也是呈环形的结构,环形导流部13设置在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环形导流部13与环形周侧壁11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如此,在环形导流部13的外侧与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之间形成有环形冷媒通道131。还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导流部13的高度高于环形周侧壁112的高度,因此,环形导流部13从支架主体11的下方伸出,伸出部分的环形导流壁的外侧与分离器的筒体43的内侧同样形成环形冷媒通道131。支撑顶壁111上的流通口1111的下方即是环形冷媒通道131,流通口1111与环形冷媒通道131连通。冷媒经过流通口1111流向支架主体11的下部,并沿着由环形导流部13和分液器筒体43内壁和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组成的环形通道继续流动,经过环形导流部13的冷媒一部分冲向分液器底部,另一部分通过直管的管口流向压缩机内。通过环形导流部13改变了冷媒的流动路径,避免了冷媒在经过流通口1111后被直接吸入直管而产生较强的对流,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了直管的管口上方的冷媒流动空间的涡流强度。

继续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导流部13呈流线型朝向远离所述支撑顶壁11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环形导流部13远离所述支撑顶壁111的一侧位于所述冷媒流动空间之外。具体地,环形导流部13整体呈环形的板状结构,环形导流部13的上侧与支撑顶壁111的下侧固定,环形导流部13的下侧伸出到冷媒流动空间之外。从环形导流部13的截面方向看,环形导流部13从支撑顶壁111由上往下呈流线型向下延伸,且超出环形周侧壁112,如此,冷媒从流通口1111出来后,冷媒的走向被限制在环形冷媒通道131中,而不会直接被直管吸入。通过本实施例的流线型的环形导流部13,改变了冷媒的流动路径,避免了冷媒在经过滤网20后被直接吸入直管,而是沿着环形导流部13和环形周侧壁112的内侧以及筒体43内壁组成的环形通道向下流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减弱了涡流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增大或减小环形导流部13的长度,改变冷媒的流动路径,以达到最佳噪声水平。

参照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12包括固定部121和分隔部122,所述固定部121固设于所述支撑顶壁111朝向所述冷媒流动空间的一侧,所述分隔部122与所述固定部121垂直连接且沿所述环形导流部13的径向设置;其中,所述分隔部122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环形导流部13围成第一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6,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环形导流部13围成第二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7。具体地,从分隔件12的截面方向看,分隔件12整体呈T型的结构,T型的上侧为固定部121,中间竖直的部分为分隔部122。具体而言,固定部121在俯视方向上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无论是何种形状,只要能够与支撑顶壁111贴合固定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分隔部122与固定部121相垂直,分隔部122的上侧与固定部121连接,分隔部122由上往下延伸,其下侧延伸至与环形导流部13等高即可,即不超出环形导流部13,但至少超出冷媒流动空间,确保有效分隔冷媒流动空间。分隔部122呈板状的结构,横贯在环形导流部13的径向上,经过环形导流部13的圆心,将环形导流部13的内侧围成的空间分隔成两个半圆空间,板状的分隔部122的横向两侧分别为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与环形导流部13的内侧围成其中一个半圆空间,第二侧与环形导流部13的内侧围成另一个半圆空间。其中一个半圆空间即第一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6,另一个半圆空间即第二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7。分液器其中一个直管的管口位于第一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6中,另一个直管的管口位于第二管口冷媒流动空间17中,两个直管均具有独立的冷媒流动空间,从而将两个直管分隔开,减小了两直管入口附近的气流干涉,降低了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

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网支架10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4,所述环形导流部13设有朝向所述环形周侧壁112中心延伸的径向端壁132,所述固定部121、所述径向端壁132和所述支撑顶壁11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14固定。具体地,环形导流部13整体呈环形的板状结构,环形导流部13的上侧朝向环形周侧壁112中心弯折形成有径向端壁132,该径向端壁132用来与支撑顶壁111和分隔件12的固定部121相固定。具体而言,该径向端壁132紧贴支撑顶壁111的下侧,分隔件12的固定部121紧贴径向端壁132的下侧,三者叠合在一起,通过第一固定件14将三者固定在一起。其中,第一固定件14可以是紧固螺栓,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第一固定件14穿过三者从而将三者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14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固定件14沿支架主体11的周向间隔分布,提高滤网支架10的结构强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通过本实施例的固定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参照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网支架10还包括第二固定件15,所述分隔件12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分隔件12a和第二分隔件12b,所述第一分隔件12a与所述第二分隔件12b的分隔部12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15固定。本实施例的分隔件12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分隔件12a和第二分隔件12b,第一分隔件12a和第二分隔件12b均呈板状结构,具体为隔板45,采用90°折弯形成固定部121和分隔部122。其中,第一分隔件12a弯折后形成第一固定部121a和第一分隔部122a,第二分隔件12b弯折后形成第二固定部121b和第二分隔部122b,第一固定部121a和第二固定部121b均呈半圆形,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均呈矩形。第一固定部121a与径向端壁132和支撑顶壁111通过其中一个第一固定件14固定。第二固定部121b与径向端壁132和支撑顶壁111通过其中另一个第一固定架固定。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背对背设置,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通过第二固定件15固定,第二固定件15可以是紧固螺栓,通过铆接的方式固定,第二固定件15穿过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从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件15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固定件15沿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提高滤网支架10的结构强度。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通过本实施例的固定安装方式,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在其他实施例中,改变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的形状及大小,以使气流干涉降到最小。

继续参照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顶壁111背向所述冷媒流动空间的一侧设有凸包1112。具体地,该凸包1112设于支撑顶壁111的上侧表面,具体位于支撑顶壁111的中心处,从支撑顶壁111的中心隆起,多个流通口1111围绕在凸包1112的周围。冷媒从滤网20出来后朝向支撑顶壁111方向流动,凸包1112起导流作用,受冷媒冲击时改变其传递路径,使冷媒向周围流动,并通过流通口1111而向下流动。且凸包1112设计成流线型结构可以减小冷媒向下的垂直冲击。

参照图9-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液器,包括第一直管31、第二直管32和滤网支架10,所述滤网支架10为上述的滤网支架10,所述第一直管31的管口和所述第二直管32的管口设于冷媒流动空间中且被分隔件12分隔。其中,滤网支架10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分液器可以应用在双缸转子压缩机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分液器包括筒体43、下筒体44、隔板45、上盖41、吸气管42、第一直管31、第二直管32、上弯管33、下弯管34、滤网20以及滤网支架10。筒体43的上侧设有上盖41,筒体43的下侧设有下筒体44,上盖41上设有吸气管42,冷媒从吸气管42进入。在筒体43内,滤网20位于吸气管42下方,滤网支架10支撑在滤网20下方,滤网支架10的下方为第一直管31和第二直管32,隔板45设于筒体43的中部。在下筒体44的下方,上弯管33与第一直管31连接,下弯管34与第二直管32连接。

参照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管31靠近其管口处设有第一分流孔311;所述第二直管32靠近其管口处设有第二分流孔321。具体地,第一分流孔311开设在第一直管31管壁上且靠近管口处,第一分流孔311贯通第一直管31的管壁,将第一冷媒流动空间与第一直管31的内部连通。同样,第二分流孔321开设在第二直管32管壁上且靠近管口处,第二分流孔321贯通第二直管32的管壁,将第二冷媒流动空间与第二直管32的内部连通。相对于原来的冷媒是由直管入口处进入直管的路径,本实施例设置了分流孔后,相当于增加了多个流通通道,增大了冷媒的流通面积,在流速相同的情况下,压力梯度更小,减小了在入口处的压力。由此,通过在两直管的管口处设置分流孔,可以减小管口处的压力梯度,进一步降低气体压力脉动。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分流孔311设于所述第一直管31远离所述第二直管32的管壁上;所述第二分流孔321设于所述第二直管32远离所述第一直管31的管壁上。具体地,第一分流孔311和第二分流孔321分别设于两个直管相互远离的管壁上,也即第一分流孔311和第二分流孔321背对背设置,这样可以使第一分流孔311和第二分流孔321之间的距离最远,避免因距离过近而增大气流干涉。

参照图10,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分液器的工作原理,以分液器工作时冷媒的流动路径作进一步地描述。

气液混合冷媒在被吸入分液器后首先通过滤网20进行分离,由于滤网20中的孔洞极小,冷媒在经过滤网20时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会产生速度差,从而实现气液的分离,分离后的冷媒经过流通口1111流向支架主体11下部,并沿着由环形导流部13和分液器筒体43内壁组成的环形冷媒通道131继续流动,环形导流部13的设计改变了冷媒的流动路径,避免了冷媒在经过流通口1111后被直接吸入直管而产生较强的对流,起到了缓冲的作用,降低了直管管口上部空间的涡流强度。经过环形导流部13的冷媒一部分冲向分液器底部,另一部分通过直管的管口流向压缩机内。而由第一分隔部122a和第二分隔部122b共同组成的隔板结构将两直管分隔开,有效降低了由于两直管吸气不同步造成的气流干涉程度,减小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而在两直管上部背对背设计多个分流孔可以减小管口附近的压力梯度,进一步帮助降低气体压力脉动。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的分液器解决了双缸转子压缩机中分液器两根直管吸气不同步造成的气流干涉问题,在分液器的滤网支架10中,增加的分隔件12将两直管分隔开,减弱了两气缸吸气不同步导致的气流干涉;环形导流部13改变了冷媒的流动路径,避免冷媒被直接吸入直管;直管管口处的多个分流孔降低了管口处的压力梯度,通过上述改进可以有效降低直管口上部空间的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分液器,分液器已在前文中详细说明,为了说明书的简洁性,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减小了气流干涉从而降低了气体压力脉动和气流噪声,提高了压缩机的音质水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相关技术
  • 一种分液器内部的油气液分离结构及分液器
  • 空调器及其分液器支架
  • 一种制冷系统用可控分液器
  • 分液器滤网支架及包括该分液器滤网支架的压缩机分液器
  • 一种分液器滤网支架及分液器
技术分类

06120116489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