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呼吸患者胸外按压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1:51


一种呼吸患者胸外按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呼吸患者胸外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需要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下压深度5-6cm,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30:2。

而现在进行胸外按压时,不易按照30:2的要求进行胸外按压操作。现在操作时通常为人工操作,而大多人员未经训练或经验不足,无法保证按压的力度,出现按压力度或大或小的状况发生,按压力度过大易对患者胸骨造成损伤,按压力度小了又起不到按压的效果,并且经常会忽略按压通气30:2的比率要求,对救治效果产生影响,而且长时间的按压会快速消耗医护人员的体力,再加上需要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极易造成医护人员的缺氧,影响胸外按压的正常进行。而在多人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时,人员的更换会造成抢救时间的浪费,并且按压力度、频率均会发生改变,不利于胸外按压的进行,并且多人之间缺乏默契,极易形成在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的状况,这种情况会增大患者的胸腔压力,对患者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患者胸外按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易按比率要求进行胸外按压与通气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箱体,箱体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环,箱体内设有随转环转动而上下移动的压杆,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位于转环正前方的曲轴,曲轴与转环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花键槽,箱体内设有位于转环与曲轴之间且可转动的花键,花键可前后移动且可插入花键槽内,箱体内设有位于曲轴正左方且左右轴向的气筒,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箱体内设有随曲轴转动而左右移动且可与活塞右端面接触的推杆,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位于转环左方且上下轴向的连接轴,连接轴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扇形盒,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位于扇形盒上方且上下轴向的转盘,转盘上开设有多个可与扇形盒连通的通孔;

当花键插入后侧的花键槽内时,花键每转动一圈,压杆向下按压患者一次,转盘转动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角度,通孔内的小球落入扇形盒内;当扇形盒内的小球达到一定数量时,花键从后侧的花键槽内移出并向前移动插入前侧的花键槽内,当花键转动时,曲轴带动推杆左右移动并使活塞移动对患者供气,当推杆向右移动两次时,连接轴带动扇形盒转动相邻两个扇形盒之间的角度,花键从前侧的花键槽内移出并向后移动插入后侧的花键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转环、花键、花键槽、曲轴的设置,实现了在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间的转换,防止在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的状况发生,减少患者的胸腔压力,支撑板、伸缩杆、压块的设置,保证了每次按压时的幅度,更加的安全、可靠,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保证了按压频率的稳定,更加的高效,扇形盒、转盘、转动柱、转动杆、通孔、出球管、隔板、漏孔的设置,通过小球掉落进扇形盒的状况对按压次数进行了计数,扇形板、过渡杆、连接杆、滑杆、推板、摆杆、棘轮、棘爪的设置,保证了按压与通气30:2的比率要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效率,增加了患者的救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箱体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箱体的全剖右视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箱体的剖切后视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11是本发明图10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11给出,包括箱体1,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环2,箱体1内设有随转环2转动而上下移动的压杆3,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位于转环2正前方的曲轴4,曲轴4与转环2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花键槽,箱体1内设有位于转环2与曲轴4之间且可转动的花键5,花键5可前后移动且可插入花键槽内,箱体1内设有位于曲轴4正左方且左右轴向的气筒6,气筒6内滑动连接有活塞7,箱体1内设有随曲轴4转动而左右移动且可与活塞7右端面接触的推杆8,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位于转环2左方且上下轴向的连接轴9,连接轴9上滑动连接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扇形盒10,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位于扇形盒10上方且上下轴向的转盘11,转盘11上开设有多个可与扇形盒10连通的通孔12;

当花键5插入后侧的花键槽内时,花键5每转动一圈,压杆3向下按压患者一次,转盘11转动相邻两个通孔12之间的角度,通孔12内的小球落入扇形盒10内;当扇形盒10内的小球达到一定数量时,花键5从后侧的花键槽内移出并向前移动插入前侧的花键槽内,当花键5转动时,曲轴4带动推杆8左右移动并使活塞7移动对患者供气,当推杆8向右移动两次时,连接轴9带动扇形盒10转动相邻两个扇形盒10之间的角度,花键5从前侧的花键槽内移出并向后移动插入后侧的花键槽内。

为了使压杆3随转环2转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的转环2上设有位于压杆3正上方的凸轮13,压杆3可与凸轮13外缘面接触,压杆3与箱体1滑动连接,压杆3与箱体1之间设有压簧,压杆3下端贯穿箱体1且设有压块14。

为了使花键5可转动,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与转环2同轴的电机15,电机15前端同轴设有插入转环2内的转轴16,花键5上设有与转轴16同轴的滑环17,滑环17经平键与转轴16滑动连接。

为了使花键5可前后移动,所述的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的滑杆18,滑杆18后端与箱体1之间设有拉簧,滑杆18前端设有开口向右的凹形块19,滑环17插入凹形块19内,箱体1内滑动连接有位于扇形盒10下方且可与扇形盒10接触的扇形板20,扇形板20下端设有过渡杆21,过渡杆21经连接杆22与滑杆18铰接连接。

为了更好的对患者进行通气,所述的气筒6左端设有连接筒23,连接筒23左端经贯穿箱体1的出气管24连接有面罩25,连接筒23上开设有出气孔26,连接筒23上设有位于出气孔26右方的进气管27,连接筒23内设有位于出气孔26与进气管27之间且开口朝向出气管24的出气单向阀28,进气管27内设有开口朝向连接筒23的进气单向阀29,推杆8与箱体1滑动连接,推杆8右端经连杆30与曲轴4铰接连接,推杆8上设有上下方向的推板31,推板31经倒L形杆32连接有可遮挡出气孔26且弧形的挡板33,活塞7左端与气筒6之间设有压簧。

为了使多个小球落入同一个扇形盒10内,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位于转盘11下方的隔板34,隔板34上开设有与扇形盒10连通的漏孔35,通孔12可与漏孔35连通。

为了使转盘11随转环2的转动而转动,所述的转盘11外缘面上设有多个沿其圆周方向均布的转动柱36,转环2上设有可与转动柱36接触的转动杆37。

为了使连接轴9随推杆8的移动而转动,所述的连接轴9下端同轴设有棘轮38,箱体1内铰接有位于推杆8与连接轴9之间的摆杆39,摆杆39前端开设有卡槽,推板31上端插入卡槽内,摆杆39后端设有与棘轮38配合的棘爪40。

为了便于装有多个小球的扇形盒10内的小球流出,所述的扇形盒10内下端面为内高外低的倾斜面,扇形盒10外端滑动连接有端盖41,箱体1内设有两个位于扇形盒10左方且前后分布的限位板42,两个限位板42组成八字形且前侧的限位板42位于后侧的限位板42下方,端盖41外端设有可与限位板42接触的限位块43。

为了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箱体1上端设有上大下小的收集盒44,收集盒44下端贯穿箱体1上侧壁且设有可与通孔12连通的出球管45,箱体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扇形盒10下方的抽屉46,箱体1下端设有伸缩杆47,伸缩杆47下端设有支撑板48,滑环17上开设有环槽,箱体1内设有可插入环槽内的卡板49。

本发明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为压块14下端面与箱体1下端面平齐,花键5插入后侧的花键槽内,与扇形板20接触的扇形盒10位于其他扇形盒10上方,小球经出球管45进入位于其正下方的通孔12内,由于隔板34的存在,使小球无法向下移动,设置压块14向下移动的距离为5CM;

在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将支撑板48插入患者身体下侧,对患者背部进行支撑,调节伸缩杆47的高度,使箱体1下端面与患者胸腔接触,压块14下端面与按压点处接触;

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转轴16逆时针转动,转轴16经平键带动滑环17逆时针转动,花键5带动转环2逆时针转动,转环2带动转动杆37与凸轮13转动,凸轮13与压杆3接触并向下挤压压杆3,压块14向下挤压患者,对患者胸部进行按压,且按压的深度为5CM,一次按压结束后,转动杆37逐渐靠近转动柱36并推动转盘11逆时针转动,转盘11逆时针转动两个相邻通孔12之间的角度,使装有小球的通孔12与漏孔35连通,小球经漏孔35进入位于漏孔35正下方的扇形盒10内,新的小球经出球管45落入新的通孔12内,由于此时卡板49插入环槽内且一个小球的重量较轻,故扇形盒10不会带动扇形板20向下移动,电机15继续转动,对患者胸部进行持续不断的按压,小球随按压的次数不断的进入扇形盒10内;

当患者进行胸外按压三十次时,随着第三十个小球落入扇形盒10内,在小球的重力下,扇形盒10带动扇形板20向下移动,该扇形盒10与其他的扇形盒10平齐,扇形板20同步经过渡杆21与连接杆22推动滑杆18向前移动,滑杆18经凹形块19带动滑环17向前移动,卡板49与环槽分离,环槽远离卡板49,拉簧受力拉伸,花键5同步从后侧的花键槽内移出并插入前侧的花键槽内,转轴16经滑环17与曲轴4连接在一起;

随着电机15的继续转动,曲轴4经连杆30带动推杆8向左移动,推杆8向左移动并带动推板31向左移动,推板31带动摆杆39前端向左摆动,摆杆39后端同步向右摆动并带动棘爪40向右摆动,同时,推板31经倒L形杆32带动挡板33向左移动并遮挡出气孔26,推杆8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后与活塞7接触并向左推动活塞7,压簧受力压缩,气筒6内的气体经出气单向阀28与出气管24进入面罩25内,由于此时出气孔26被挡板33遮挡,故气体可充分进入患者体内;

当曲轴4随电机15的转动而带动推杆8向右移动时,活塞7在压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外部的气体经进气管27与进气单向阀29进入气筒6内,推板31同步向右移动,推板31带动摆杆39前端向右摆动,摆杆39后端向左摆动并经棘爪40推动棘轮38顺时针转动,连接轴9同步带动扇形盒10转动,转动的角度与两个相邻扇形盒10之间角度的一半相等,即转动后,装有小球的扇形盒10与未装小球的扇形盒10各有一半位于扇形板20上,由于三十个小球的重量大于拉簧的拉力,故滑杆18不会在拉簧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花键5保持与前侧的花键槽连接的状态,同时,推板31经倒L形杆32带动挡板33向右移动,解除对出气孔26的遮挡,患者体内的气体可经出气孔26排出;

当推杆8在曲轴4的作用下第二次向右移动时,装有小球的扇形盒10从扇形板20上完全移出,滑杆18在拉簧的作用下向后移动,滑杆18经连接杆22与过渡杆21推动扇形板20与扇形盒10向上移动,同时,凹形块19带动滑环17向后移动,花键5插入后侧的花键槽内,再次对患者进行按压,新一轮的胸外按压开始;

当装有小球的扇形盒10转动至左侧时,该扇形盒10上限位块43的下端与前侧的限位板42的外端接触,随着连接轴9的继续转动,限位块43在限位板42的作用下逐渐带动端盖41向上移动,小球在扇形盒10倾斜面的作用下从扇形盒10内滚出并落入抽屉46内,当限位块43与前侧的限位板42脱离接触时,随着连接轴9的转动,限位块43上端逐渐与后侧的限位板42内端接触,限位块43在后侧的限位板42的作用下逐渐向下移动并使端盖41再次遮挡扇形盒10,当收集盒44内的小球数量不多时,拉出抽屉46,将小球倒入收集盒44内即可。

本发明中的电机15、伸缩杆47、进气单向阀29与出气单向阀28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的描写。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转环、花键、花键槽、曲轴的设置,实现了在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间的转换,防止在按压的同时进行人工呼吸的状况发生,减少患者的胸腔压力,支撑板、伸缩杆、压块的设置,保证了每次按压时的幅度,更加的安全、可靠,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并且保证了按压频率的稳定,更加的高效,扇形盒、转盘、转动柱、转动杆、通孔、出球管、隔板、漏孔的设置,通过小球掉落进扇形盒的状况对按压次数进行了计数,扇形板、过渡杆、连接杆、滑杆、推板、摆杆、棘轮、棘爪的设置,保证了按压与通气30:2的比率要求,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效率,增加了患者的救治率。

可见,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呼吸患者胸外按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不易按比率要求进行胸外按压与通气的问题,此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提高胸外按压的效率。

相关技术
  • 一种呼吸患者胸外按压装置
  • 一种呼吸科用胸外按压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244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