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6:06:2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干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

背景技术

光伏太阳能硅片(以下简称硅片)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硅片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由蓄电池进行存储起来,或者直接负载工作。

在硅片印刷完毕后需要经过烘干炉进行烘干处理,现有的烘干炉上的输送带为滚链输送,只能单片硅片放置,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前端入口与后端出口容易将热量散出设备外,影响了内部的烘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包括输送花篮、上层烘干区和下层回送区,所述上层烘干区的前端与所述上层烘干区的后端均安装有链条齿轮,所述链条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双节距网链,所述双节距网链上设置有定位托盘和辅助安装片,所述辅助安装片与所述双节距网链一体成型,所述定位托盘的侧边与所述辅助安装片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托盘设置有定位柱,所述输送花篮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中,所述上层烘干区的前端与所述上层烘干区的后端还设置有保温控制门,所述保温控制门包括移动门、上同步齿轮和下同步齿轮,所述上同步齿轮与所述下同步齿轮之间链条传动连接,所述上同步齿轮传动连接有上链条,所述移动门的上端与所述上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下同步齿轮传动连接有下齿轮,所述移动门的下端与所述下齿轮啮合,所述移动门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控制门上还设置有门电机和横架,所述门电机安装在所述横架的一端,所述门电机的驱动端与所述上同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上链条横向安装在所述横架的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横架上设置有门滑轨,所述移动门的上端固定有门滑块,所述门滑块横向滑动在所述门滑轨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门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传动轴,所述下齿轮与所述传动轴啮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烘干区的后端还设置有冷却区,所述冷却区的两侧设置有冷风板,所述冷风板上安装有若干冷风风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区的上端安装有冷却水路,所述冷却水路与所述冷风板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层回送区上设置有回篮输送带,所述回篮输送带上安装有倍速回篮链条,所述倍速回篮链条上安装有若干滚筒。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花篮包括花篮上板和花篮下板,所述花篮上板与所述花篮下板之间连接有花篮固定柱和储板柱,所述储板柱上设置有若干板子卡位,所述定位孔处于所述花篮下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烘干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所述双节距网链,所述双节距网链之间连接有链杆。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层烘干区的顶部安装有氮气系统,所述氮气系统包括燃烧塔、电控风阀调节开关、氮气抽测管和氮气注入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该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采用双节距网链作为输送结构,利用定位托盘对输送花篮进行稳定的速度与间距进行输送,搭配前后的机械手方便取放,而且输送花篮的存在提高了硅片的输送数量,保温控制门又可以减少了烘干炉内部的热量散失,节省生产能源,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上层烘干区的输送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下层回送区的输送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4为实施例一所述的保温控制门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一所述的输送花篮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的上层烘干区的整体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二所述的上层烘干区的局部立体图;

图8为实施例二所述的上层烘干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8中:

1、输送花篮;2、上层烘干区;3、下层回送区;4、链条齿轮;5、双节距网链;6、定位托盘;7、辅助安装片;8、定位柱;9、定位孔;10、保温控制门;11、移动门;12、上同步齿轮;13、下同步齿轮;14、上链条;15、下齿轮;16、门电机;17、横架;18、门滑轨;19、门滑块;20、传动轴;21、冷却区;22、冷风板;23、冷风风扇;24、冷却水路;25、回篮输送带;26、倍速回篮链条;27、滚筒;28、花篮上板;29、花篮下板;30、花篮固定柱;31、储板柱;32、板子卡位;33、链杆;34、氮气系统;35、燃烧塔;36、电控风阀调节开关;37、氮气抽测管;38、氮气注入管;39、隔离区腔室;40、预热区腔室;41、恒温区腔室;42、过渡区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滚链托盘输送的烘干炉,包括输送花篮1、上层烘干区2和下层回送区3,上层烘干区2的前端与上层烘干区2的后端均安装有链条齿轮4,链条齿轮4之间传动连接有双节距网链5,双节距网链5上设置有定位托盘6和辅助安装片7,辅助安装片7与双节距网链5一体成型,定位托盘6的侧边与辅助安装片7固定连接,定位托盘6设置有定位柱8,输送花篮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9,定位柱8插入定位孔9中,上层烘干区2的前端与上层烘干区2的后端还设置有保温控制门10,保温控制门10包括移动门11、上同步齿轮12和下同步齿轮13,上同步齿轮12与下同步齿轮13之间链条传动连接,上同步齿轮12传动连接有上链条14,移动门11的上端与上链条14固定连接,下同步齿轮13传动连接有下齿轮15,移动门11的下端与下齿轮15啮合,移动门11沿着水平方向移动。

该上层烘干区2的前端放置好输送花篮1后,上同步齿轮12与下同步齿轮13联动,控制移动门11进行水平方向的活动,两侧的移动门11向外打开,链条齿轮4转动带动双节距网链5活动,辅助安装片7牵制定位推盘向上层烘干区2的内部移动,然后两侧的移动门11向中间靠拢,关闭起来进行保温,由于存在定位孔9与定位柱8的相对连接,输送花篮1将会稳定地被送入上层烘干区2的内部进行硅片的烘干处理,当烘干结束后,机械手抓取输送花篮1至下层回送区3返回前方进行装硅片操作,如此循环,节省人工,利用了输送花篮1能够储存多片硅片的能力,同时对多硅片进行烘干工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而且定位托盘6控制输送花篮1之间的间距,保证了烘干的效果,保温控制门10的存在对烘干炉的内部进行保存温度,避免过多的热量散失。

保温控制门10上还设置有门电机16和横架17,门电机16安装在横架17的一端,门电机16的驱动端与上同步齿轮12传动连接,上链条14横向安装在横架17的内部,横架17上设置有门滑轨18,移动门11的上端固定有门滑块19,门滑块19横向滑动在门滑轨18上,移动门11的下端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传动轴20,下齿轮15与传动轴20啮合连接。

在门电机16提供动力的作用下,上同步齿轮12和下同步齿轮13进行同步的转动,在上方,上链条14随上同步齿轮12移动时,拉动移动门11的上端,在门滑轨18与门滑块19的相对滑动作用下限制了移动门11的水平运动,同时,在下方,传动轴20啮合在下齿轮15上,移动门11的下端也进行同步的水平移动。

上层烘干区2的后端还设置有冷却区21,冷却区21的两侧设置有冷风板22,冷风板22上安装有若干冷风风扇23,冷却区21的上端安装有冷却水路24,冷却水路24与冷风板22连通。

烘干结束后,输送花篮1与硅片都处于高温状态,由冷却区21的冷风风扇23吹动冷却,同时增加冷却水路24将吹动的空气也冷却,加速冷却的进程,为后续的硅片处理提供准备。

下层回送区3上设置有回篮输送带25,回篮输送带25上安装有倍速回篮链条26,倍速回篮链条26上安装有若干滚筒27,在倍速回篮链条26搭配滚筒27的作用下,清空硅片的输送花篮1被带回至前方进行装硅片的操作。

输送花篮1包括花篮上板28和花篮下板29,花篮上板28与花篮下板29之间连接有花篮固定柱30和储板柱31,储板柱31上设置有若干板子卡位32,定位孔9处于花篮下板29上,采用机械手将硅片逐片插入在板子卡位32中存放,装满硅片后再由上层烘干区2输送烘干。

具体的,上层烘干区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双节距网链5,双节距网链5之间连接有链杆33,由链杆33形成稳定的同步结构,两侧的双节距网链5的输送能够同步进行,保证了输送花篮1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6至图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上层烘干区的顶部还增加有氮气系统34(图8中的箭头方向为氮气流动方向),利用氮气对硅片进行保护,所述氮气系统34包括燃烧塔35、电控风阀调节开关36、氮气抽测管37和氮气注入管38,氮气系统34的炉膛部分具有氮气注入管38,氮气注入管38的部分连通至上层烘干区的内部,其中上层烘干区的前段为隔离区腔室39,上层烘干区的中段为恒温区腔室41和预热区腔室40,上层烘干区的后段位过渡区腔室42,上层烘干区上安装有多组保温控制门,作用是隔绝每段腔室内的温度,起到保温和防止窜温的现象,还能防止气体与温度外溢,在氮气循环的过程中,第一通道:由恒温区腔室41抽取有机气体,经过过滤和冷凝处理,处于氮气系统34中的鼓风机动力再次充入预热区腔室40,达到氮气循环使用;第二通道:由恒温区腔室41抽取有机气体,经过过滤和冷凝处理,处于氮气系统34中的鼓风机动力排入燃烧塔35内,燃烧掉有机物后,排出外部,其中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分别由不同的电控风阀调节开关36控制。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470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