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2:42


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针对降膜式蒸发器制冷、制热工况切换时,气流导向换热管表面,并与其接触的有效性是研究的最重要的体现。当作为蒸发器时,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布液器引流到换热管排束中参与换热;当作为冷凝器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是通过布液器外围进入到换热管排束中的,因降膜式蒸发器布管结构处于壳体中间,气态制冷剂很容易扩散到整个腔体,与换热管接触的几率也大大减小,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引导气态制冷剂到换热管区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引导气态制冷剂到换热管区域,从而提供一种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气结构,包括:

进气口,进气口用于气态制冷剂进入;

导气通道,导气通道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引导至换热器的换热区。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导气结构还包括导气件,导气件用于将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态制冷剂导流向换热器的边缘;导气通道设置在导气件的末端,承接导气件导流的气态制冷剂,并将气态制冷剂引导至换热器的换热区。

优选地,换热器内设有布液器,进气口设置在布液器的进液口外侧,导气件设置在布液器的气态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上游,导气件将通过进气口进入的气态制冷剂导流向布液器的外侧。

优选地,导气通道设置在布液器的边缘,导气通道将气态制冷剂引导向换热器的换热区。

优选地,导气通道包括U形件、挡气件,挡气件延伸至U形件内部,形成U形气流通道。

优选地,U形件连接在换热器的壳体上,U形件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气段、平流段、出气段,平流段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出气段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地,第二通孔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沿气态制冷剂流向,挡气件的下边缘与平流段之间的高度为H,通过调整H大小,可以调整导气通道的流通截面。

优选地,导气通道的流通截面的面积S1大于进气口的截面面积S2。

优选地,其中1.5≤S1/S2≤2。

选地,沿气态制冷剂流向,挡气件的上边缘与导气板的下边缘相接。

优选地,导气件包括流道表面,流道表面设有凹槽或凸起结构,凹槽或凸起结构与气态制冷剂流向垂直。

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任一的导气结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的导气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导气结构,在原有换热器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换热器实现蒸发和冷凝两种工况,通过导气结构,有效阻挡气流大面积的向非换热区域流动,将气态制冷剂有效的导引到换热管表面,同时,气流通道能够进行汽液分离,气体流通流量可调,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形件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形折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气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导气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表示为:

1、进气口;2、导气通道;3、换热区;4、导气件;5、布液器;6、进液口;7、U形件;8、挡气件;9、壳体;10、进气段;11、平流段;12、出气段;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流道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气结构,包括:进气口1,进气口1用于气态制冷剂进入;导气通道2,导气通道2为U形气流通道,导气通道2用于将气态制冷剂引导至换热器的换热区3。

本实施例的导气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优化或新增,在现有的换热器结构上新增进气口1和导气通道2,使采用本实施例导气结构的换热器具有冷凝器工况的换热功能,U型气道形式有效的阻隔了气流大面积的向非换热区域流动,将气态制冷剂有效的导引到换热管表面。

本实施例中,导气结构还包括导气件4,导气件4用于将通过进气口1进入的气态制冷剂导流向换热器的边缘;导气通道2设置在导气件4的末端,承接导气件4导流的气态制冷剂,并将气态制冷剂引导至换热器的换热区3。增设的导气件4是满足作为冷凝器时气流分配导向作用,因其气道结构为倾斜形式,同时有利于克服作为蒸发器时的吸气带液现象,被吸起的液滴会顺着倾斜的导气板结构向下倒流,因紧贴壁面可以避免被上升的气流再次吹起。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内设有布液器5,进气口1设置在布液器5的进液口6外侧,导气件4设置在布液器5的气态制冷剂流动方向的上游,导气件4将通过进气口1进入的气态制冷剂导流向布液器5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导气通道2设置在布液器5的边缘,导气通道2将气态制冷剂引导向换热器的换热区3。

本实施例中,导气通道2包括U形件7、挡气件8,挡气件8延伸至U形件7内部,两者配合形成U形气流通道。如图4所示,U形件7的外形可以设置为U型圆弧过渡,或者是折弯形结构,包括多级阶梯型折叠等形状。设置多次折弯后,既可以增加结构刚性,又可以提供宽敞的气体流动通道,有利于分离开气体和液滴。

沿气态制冷剂流向,挡气件8的下边缘与平流段11之间的高度为H,通过调整H大小,可以调整导气通道2的流通截面,从而实现不同流量的流通值。优选地,导气通道2的流通截面的面积S1大于进气口1的截面面积S2,其中1.5≤S1/S2≤2。

本实施例中,U形件7连接在换热器的壳体9上,U形件7包括依次衔接的进气段10、平流段11、出气段12,平流段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3,出气段1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4。U形气道其主要作用在于将冷凝器工况的气流导入换热区,避免因气流受惯性作用冲到非换热区,为兼顾蒸发器工况气流压损过大,其U形件7的侧壁及底面,即出气段12、平流段11上开孔。

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4直径大于第一通孔13的直径。U形件底部平流段11的第一通孔13小于侧面出气段12的第二通孔14,且第一通孔13的总面积应小于第二通孔14的总面积。

本实施例中,沿气态制冷剂流向,挡气件8的上边缘与导气板的下边缘相接,挡气件8可以直接安装在布液器5边缘。另一方面,由于气态制冷剂在进入换热器难免会存在一定的液化,气态制冷剂流至U形气流通道内,液态制冷剂析出,滴落在U形件上,U形气流通道在改变气体流向的过程中,增加了液态制冷剂的析出效率,从而起到分液效果,液态制冷剂又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3流出。

本实施例中,导气件4包括流道表面15,流道表面15设有凹槽或凸起结构,凹槽或凸起结构与气态制冷剂流向垂直。如图5、6所示,流道表面15除整个平板式平面结构外,可以设计为多次折弯,圆弧特征、V型特征等,其既可以增加结构刚性,又可以提高气流流动倒流作用。

本实施例的导气结构,在换热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导气结构,有效阻挡气流大面积的向非换热区域流动,将气态制冷剂有效的导引到换热管表面,同时,U形件能够进行汽液分离,气体流动效率高,气体流通流量可调,实用性高。

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任一的导气结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的导气结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 导气结构、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分类

061201129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