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按压式速开杯杯盖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6:37


一种按压式速开杯杯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杯盖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按压式速开杯杯盖。

背景技术

杯子是人们人常生活中饮水的重要工具,一般为防止杯体内盛装的液体外漏,并且可供杯体方便随身携带,大多会在杯体上设置可密封的杯盖,而一般杯盖盖合于杯体上的组合方式以螺纹螺旋的方式将上盖螺锁于杯体上,这种上盖使用时需一手持杯,一手持盖的方式打开或闭合,操作不够便捷,目前市面上虽然也出现了无需螺纹的杯盖,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803085B的中国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快速开启与闭合的容器塞,其通过挤压或释放弹性密封套的方式实现了杯盖与杯体的装拆,但是,在其闭合过程中需同时按下两侧的弹簧滑动卡钩,并且还要按下推拉部才能完全实现密封,步骤繁琐,操作上较为麻烦,且打开时需要用力向上推动推拉部,不能实现快速启闭,并且在拆卸和组装杯盖内部结构时,步骤也较为繁琐,不能方便快捷的清洗杯盖内部结构。

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便捷的实现杯盖与杯体的启闭与杯盖内部的拆装。

申请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螺纹、密封性好、拆装便捷、步骤简单的杯盖。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按压式速开杯杯盖,包括盖体和杯体,盖体包括上盖,上盖内嵌设有按压件,按压件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动卡钩,按压件内设有与滑动卡钩抵接的联动杆,滑动卡钩关于联动杆对称设置且滑动卡钩的外部套设有硅胶O型圈,上盖内设有与其扣合连接的下盖,联动杆外部还套设有伞斗杆,下盖与伞斗杆之间设有硅胶套和位于硅胶套内部的弹簧,伞斗杆顶部套设有与滑动卡钩限位配合的锁环,杯体内设有与硅胶套限位配合的扣槽。

当盖体处于被取下的状态时,此时若需要将盖体扣上,只需将上盖对准杯体顶部的杯口处,用手向下按压上盖,上盖对按压件施加向下作用力,使下盖向下移动,而下盖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伞斗杆时将作用力传递到伞斗杆上,伞斗杆下移过程中,接触到扣槽内壁则停止移动,在此过程中,下盖与伞斗杆之间相互靠拢,从而挤压硅胶套以及弹簧,而硅胶套发生向外扩张的形变,直至其抵接于扣槽内壁,依靠扣槽对硅胶套的卡合与杯体内壁对硅胶套的摩擦阻力实现密封;当需要开启时,只需向下按压联动杆,联动杆迫使滑动卡钩向外移动,当联动杆下降至按压件以下时,手部持续向下按压,使按压件推动滑动卡钩向下移动,而滑动卡钩受到下盖的作用逐渐向外分离,待滑动卡钩移动至锁环的范围之外,下盖将不再被滑动卡钩抵接,此时,弹簧扩张并推动下盖向上运动,同时也带动硅胶套回缩,将硅胶套从扣槽内分离开来,此时,盖体即可被轻松拔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压件开设有至少两个滑槽,滑动卡钩卡设于滑槽内并左右往复滑动;滑动卡钩与滑槽的配合使得滑动卡钩仅可实现左右往复移动,不会脱离,使用时的安全性较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联动杆顶部分别设有挤压件和限位件,挤压件和限位件均位于两个滑动卡钩之间;挤压件在下移过程中可以推动滑动卡钩向外移动,而限位件呈圆环状且直径大于按压件,以此保证限位件始终位于按压件下方,阻止联动杆始终向上移动而脱离按压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卡钩与下盖分别设有上斜面与下斜面,上斜面与下斜面相互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内壁固定有旋转锁扣,下盖外壁固定有定位凸台,定位凸台呈L字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锁扣开设有过渡卡槽,下盖外壁还固定有定位卡点,过渡卡槽与定位卡点形状匹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盖内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锁板,锁板顶部设有位于上盖上方的锁柄,锁板外壁固定有凸体,上盖内壁分别设有与凸体限位配合的开启槽和闭合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板呈圆环状结构,锁板的外环壁与上盖内壁紧密贴合,上盖内固定至少两个有呈圆弧状且与锁板的内环壁紧密贴合的限位环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底部固定有第一硅胶卡槽,伞斗杆底部固定有第二硅胶卡槽,硅胶套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卡设于第一硅胶卡槽和第二硅胶卡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盖外开设有第一排气孔,联动杆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气孔,联动杆下降至最底部时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相连通。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与传统螺纹式杯盖相比,其无需使用双手,采用更为便捷、方便、轻松的单手操作;

2、其通过硅胶套与杯体内壁的阻尼实现了盖体的牢固安装,且能够达到完全密合的止水、止气的功能,不存在密封死角,密封完全而且牢固,可防止杯体内的液体渗漏出;

3、与普通的无螺纹式杯盖相比,其无需三点解锁,解锁时只需按动联动杆即可,并且在扣盖时只需将盖体与杯体对准并下压即可,操作便捷省事,且步骤简洁;

4、盖体的拆装过程更为简便,只需将下盖旋离上盖即可,安装时也只需将下盖扣合于上盖底部,反方向旋扭即可固定,可以对盖体内部进行深度清洁,避免因残渣、残液等留存在盖体内部导致卫生问题;

5、成本低廉,盖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协调性高,且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规模化生产,有效节省加工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锁闭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开启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盖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上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下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锁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盖体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图3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10、上盖;101、旋转锁扣;102、开启槽;103、闭合槽;104、过渡卡槽;105、限位环台;11、按压件;12、滑动卡钩;120、上斜面;121、滑槽;13、下盖;130、下斜面;131、定位凸台;132、定位卡点;133、第一硅胶卡槽;134、第一排气孔;14、硅胶O型圈;15、锁环;16、伞斗杆;161、第二硅胶卡槽;17、弹簧;18、硅胶套;2、杯体;20、扣槽;3、联动杆;31、挤压件;32、限位件;33、第二排气孔;4、锁板;41、凸体;42、锁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种按压式速开杯杯盖,包括杯体2与扣合于其上的盖体1。

请参阅图2、3、6、8、9和10,盖体1包括上盖10,上盖10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手柄,下部分为圆筒,其中,手柄内壁卡合有按压件11,按压件11内部设有于其内壁滑动的联动杆3,联动杆3两侧分别设有抵接于其外壁的滑动卡钩12,联动杆3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挤压件31和限位件32,其中,挤压件31外壁呈倾斜状,而滑动卡钩12靠近挤压件31的一侧上方亦呈倾斜状,按压件11外开设有用于卡合滑动卡钩12的滑槽121,两个滑动卡钩12之间通过硅胶O型圈14连接,圆筒内壁设有与其转动配合且可以卡合于其内壁处的下盖13,滑动卡钩12靠近下盖13的一侧设有上斜面120,而下盖13靠近滑动卡钩12的一侧设有下斜面130,下盖13底部固定第一硅胶卡槽133,第一硅胶卡槽133套设有硅胶套18,硅胶套18底部还套设有伞斗杆16,其中,下盖13和伞斗杆16之间还设有弹簧17,伞斗杆16顶部设有与其限位配合的锁环15,且杯体2内壁处开设有扣槽20;

图2为盖体1紧密扣合于杯体2上方的状态图,此时,若需要拿出盖体1,则只需要用力向下按压联动杆3,联动杆3下移时,挤压件31下降,且挤压件31的直径大于两个滑动卡钩12之间的间距,因此,联动杆3下降时,挤压件31挤压滑动卡钩12使其分离,联动杆3下降至按压件11以下时,再继续按动该位置,使按压件11下降,而限位件32呈圆环状且直径大于按压件11,以此保证限位件32始终位于按压件11下方,阻止联动杆3始终向上移动而脱离按压件11,由于伞斗杆16抵接于滑动卡钩12底部,当滑动卡钩12相互分离时,伞斗杆16也受到弹簧17扩张产生的向上作用力而得以向上运动,此时,硅胶套18的顶部就在伞斗杆16的带动下也向上移动,从扣槽20中脱离出来,此时盖体1即可被取下,取下后的状态即为图3,如需重新盖上盖体1,只需将上盖10扣于杯体2上的杯口处,用力下压手柄,使按压件11下降,按压件11带动下盖13、硅胶套18和伞斗杆16同时下降,并且由于扣槽20的底部间距小于位于伞斗杆16底部的第二硅胶卡槽161的直径,则伞斗杆16到达扣槽20最底部时即停止移动,而下盖13仍向下移动,使硅胶套18逐渐向外扩张,填满整个扣槽20,在该过程中,滑动卡钩12也下降,直至抵达锁环15外部,由于两个滑动卡钩12外部套设硅胶O型圈14,在硅胶O型圈14的弹性作用下,两个滑动卡钩12逐渐靠拢,勾于锁环15底部不再向上移动,则此时滑动卡钩12抵接于伞斗杆16上方,弹簧17和硅胶套18均无法回弹,即为图2的状态。

请参阅图1、4、5和7,上盖10内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锁板4,且锁板4顶部还设有一锁柄42凸出于上盖10顶部,上盖10内设有卡于锁板4内环处的限位环台105,锁板4外还设有凸体41,且上盖10内壁分别开设有开启槽102和闭合槽103,且锁板4内开设有一槽,该槽由圆形槽和长方形槽叠加而成,其中,圆形槽的直径与限位环台105一样,而长方形槽形状、大小与按压件11一致,且圆形槽和长方形槽的重心重合,扣动锁柄42,使锁板4旋转,直至凸体41进入闭合槽103内,此时,长方形槽与按压件11错开,即意味着按压件11不能沿着长方形槽下降,即实现了盖体1的锁止。

请参阅图4至6,上盖10内壁还固定有两个旋转锁扣101,旋转锁扣101开设有过渡卡槽104,且下盖13外壁开设有定位凸台131和定位卡点132,其中,定位凸台131呈L字形,即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而定位卡点132俯视图为三角形,将下盖13置于上盖10内并顺时针旋转,使过渡卡槽104位于定位凸台131以下,且直至定位卡点132卡于过渡卡槽104内,此时,定位卡点132卡在过渡卡槽104内,而旋转锁扣101的一边则抵接于定位凸台131的L字形短边处,则下盖13无法再顺时针旋转,即完成了上盖10和下盖13的安装,将下盖13逆时针旋转,使定位卡点132从过渡卡槽104内脱离,即可将下盖13从上盖10内拆除,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更灵活更便捷的将上盖10与下盖13分离,从而对其内进行清洗,防止残渣等留存。

请参阅图3和图11,下盖13外开设有第一排气孔134,所述联动杆3底部开设有第二排气孔33,所述联动杆3下降至最底部时第二排气孔33与第一排气孔134相连通,将杯体2内的气体排出,起到泄压的作用,以防止杯体2内存有热气时将盖体1拔出导致迸溅,同时,进入下盖13内的水也可以通过第一排气孔134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