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换热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27:33


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空调系统)中。换热器可用于换热介质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也可用于两个换热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换热器的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在第一集流件中相互隔离不连通。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件、第二件以及第一密封件,第一件包括位于第一腔和第二腔之间的格挡,格挡和第二件分别与第一密封件抵接从而实现密封效果。相关技术中,位于格挡和第二件之间的第一密封件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为圆形,被压缩后的回弹力较大,会造成格挡或第二件变形,从而影响密封效果。发明人认为具有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靠性较好的换热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所述第一集流件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集流件包括第一件、第二件以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件与所述第二件相固定,所述第一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的间隔部,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间隔部与所述第二件之间,所述间隔部与所述第二件均与所述第一段抵接;所述第一段包括主体部、凹陷部和至少两个凸棱,所述凸棱自所述主体部向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凸伸,所述凹陷部的内腔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凸棱之间,所述间隔部或所述第二件与所述凸棱抵接,所述凹陷部相对于与之相邻的所述凸棱较为靠近所述主体部。

本申请中,位于间隔部和第二件之间的第一段设有凸棱和凹陷部,凸棱自主体部向远离主体部的方向凸伸,凹陷部位于相邻两个凸棱之间,间隔部或第二件与凸棱抵接,从而降低第一段的回弹力,改善相关技术中的被压缩后的第一段回弹力较大造成的变形现象,提升换热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第一件、配管以及第一密封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换热器的第一件和配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换热器一实施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示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7示出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换热器的部分结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第一密封件一实施例在自由状态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第一密封件一实施例在被压缩状态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第一段的另一实施例在自由状态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的第一段的又一实施例在自由状态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的换热器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器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1、第二集流件2以及换热芯体3,换热芯体3的一端与第一集流件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件2连接,换热芯体3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件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件2的内腔,第一集流件1位于换热芯体3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二集流件2位于换热芯体3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

本实施例以换热器为两流程换热器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第一集流件1具有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在第一集流件1内相互不连通,第二集流件2具有第三腔30。换热芯体3包括换热管,换热管包括若干第一换热管31和若干第二换热管32,若干第一换热管31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排列,若干第二换热管32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换热管31的厚度方向和第二换热管32的厚度方向均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平行或重合,每个第一换热管31的内腔连通第一腔10和第三腔30,每个第二换热管32的内腔连通第二腔20和第三腔30。在换热芯体3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的最外侧可以设有边板33,用于保护换热芯体3。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31之间、相邻两个第二换热管32之间、第一换热管31与边板33之间、以及第二换热管32与边板33之间可以设有换热件34,用于增强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以及提升换热器的强度。

第一集流件1包括第一件11、第二件12以及第一密封件13,第一密封件13位于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之间,第一密封件13与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分别抵接,换热芯体3与第二件12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件11为塑料材质,第二件12为金属材质,第一密封件13为弹性材质,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通过翻边扣压工艺安装在一起,第一密封件13用于在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的连接处形成密封效果,从而在第一集流件1内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并使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在第一集流件1内相互隔离不连通。

第一件11包括第一凹槽部113、第二凹槽部114以及间隔部115,间隔部115位于第一凹槽部113的槽腔和第二凹槽部114的槽腔之间,间隔部115既是第一凹槽部113的一部分侧壁,也是第二凹槽部114的一部分侧壁。第一腔10位于第一凹槽部113的底壁和第二件12之间,第二腔20位于第二凹槽部114的底壁和第二件12之间。

参照图3和图4,第一密封件13包括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第五段136以及第一段137,本实施例中,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第五段136以及第一段137为一体结构。其中,第二段133和第四段135均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段133和第四段135分别位于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三段134和第五段136均沿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段134和第五段136分别位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第一段137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段137的一端与第三段134的中间区域连接,第一段137的另一端与第五段136的中间区域段连接,第一段137位于第二段133和第四段135之间。第三段134连接第二段133的一端和第四段135的一端,第五段136连接第二段133的另一端和第四段135的另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首尾顺次连接,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共同构成大致呈方形的环状结构,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第五段136以及第一段137共同构成

第一集流件1装配好后,第二段133、一部分第三段134、一部分第五段136以及第一段137环绕第一凹槽部113的槽口设置,用于防止第一腔10内的换热介质通过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之间的缝隙流出换热器。第四段135、另一部分第三段134、另一部分第五段136以及第一段137环绕第二凹槽部114的槽口设置,用于防止第二腔20内的换热介质通过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之间的缝隙流出换热器。第一件11的间隔部115抵压第一段137从而形成密封,用于隔离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

第二段133和第三段134的连接处,第三段134和第四段135的连接处,第四段135和第五段136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段133和第五段136的连接处均设有定位结构131,四个定位结构131分别位于第一密封件13的四个拐角。由于第一密封件13为弹性材质,材质相对较软且有弹力,在没有外力限制下容易卷曲或弯曲,定位结构131用于在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装配前,对第一密封件13进行初步定位,避免第一密封件13的变形导致第一密封件13偏移,从而使得第一集流件1安装完成后无法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的现象。可选的,定位结构131具有定位孔132,通过定位孔132与工装上的定位销配合,实现第一密封件13的初步定位。

第一密封件13为弹性材质,可选的,第一密封件13为橡胶材质。通过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挤压第一密封件13,使第一密封件13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密封效果。参照图10和图11,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在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被压缩后的横截面为腰形,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分别具有与第一件11抵接的平面,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分别具有与第二件12抵接的平面,上述平面均为密封面。第一段137包括主体部1370和若干凸棱1371,凸棱1371自主体部1370向外凸伸,且凸棱1371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凸棱1371的长度与第一段137的长度一致。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相邻两个凸棱1371之间形成有凹陷部1372,位于相邻两个凸棱1371之间的空间即为凹陷部1372的内腔,位于凹陷部1372两侧的凸棱1371即为凹陷部1372的侧壁,凹陷部1372的底壁即为主体部1370的外壁。若干凹陷部1372包括第一凹陷部1375和第二凹陷部1376,在形成密封的过程中,位于第一凹陷部1375两侧的凸棱1371相互远离,第一凹陷部1375在第一段137被压缩后可能变平直,也可能还是弯曲状态;位于第二凹陷部1376两侧的凸棱1371相互靠近,第二凹陷部1376的内腔在第一段137被压缩后变小。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自由状态下”是指,第一密封件13自由放置,未被挤压的状态。本申请中的“被压缩状态”是指,有外力对第一密封件13进行挤压的状态。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8、图10以及图11,第一段137包括四个凸棱1371,四个凸棱1371沿第一段137的周向环绕设置,四个凸棱包括两个第一凸棱1373和两个第二凸棱1374,第一段137被压缩后,两个第一凸棱1373分别与间隔部115抵接,两个第二凸棱1374分别与第二件12抵接。相应的,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具有四个凹陷部1372。本实施例中,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凹陷部1372的底壁的横截面大致呈弧形。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大致呈“X”形,被压缩后的横截面大致呈“工”形。以图10摆放方向为例,第一段137包括朝向第一件11的上侧、朝向第二件12的下侧、朝向第二段133的左侧以及朝向第四段135的右侧,自由状态下,第一段137的四个凹陷部1372的开口分别朝向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四个凹陷部1372包括两个第一凹陷部1375和两个第二凹陷部1376,其中,开口朝向上侧和朝向下侧的凹陷部1372为第一凹陷部1375,开口朝向左侧和朝向右侧的凹陷部1372为第二凹陷部1376。两个第一凸棱1373分别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凹陷部1375的两侧,两个第二凸棱1374分别位于另一个第一凹陷部1375的两侧。第二凹陷部1376的一侧为第一凸棱1373,另一侧为第二凸棱1374。

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的装配过程中,两个第一凸棱1373先与间隔部115接触,随着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的逐渐靠近,与间隔部115接触的两个第一凸棱1373中的一个向左侧偏移并形变,另一个向右侧偏移并形变。开口朝向上侧的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逐渐拉伸,根据第一密封件13的设计不同,密封效果形成后,该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可以完全变直,即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与间隔部115接触或抵压,此时,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不受力,或者仅受到较小的力;也可以仍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即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与间隔部115之间具有间距。同样地,两个第二凸棱1374先与第二件12接触,随着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的逐渐靠近,与第二件12接触的两个第二凸棱1374中的一个向左侧偏移并形变,另一个向右侧偏移并形变。开口朝向下侧的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逐渐拉伸,根据第一密封件13的设计不同,密封效果形成后,该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可以完全变直,即该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与第二件12接触或抵压,此时,凹陷部1372的底壁不受力,或者仅受到较小的力;也可以仍具有一定的弯曲度,即该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与第二件12之间具有间距。相应的,位于开口朝向左侧的第二凹陷部1376的两侧的凸棱1371相互靠近但不接触,位于开口朝向右侧的第二凹陷部1376的两侧的凸棱1371相互靠近但不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段137的横截面由“X”逐渐变成“工”,第一件11与第一密封件13之间以及第二件12与第一密封件13均逐渐形成密封。

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装配完成后,两个第一凸棱1373分别与间隔部115抵接并形成密封,两个第二凸棱1374分别与第二件12抵接并形成密封,即,第一段137的上侧为双密封结构,第一段137的下侧也为双密封结构,从而确保密封效果的可靠性。由于自由状态下,相邻两个凸棱1371之间具有凹陷部1372,可以降低密封完成后的第一段137的反弹力,从而对第一件11进行保护,降低第一件11发生变形的可能性。

相关技术中,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第五段136以及第一段137的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形成密封后反弹力较大。第二件12的翻边扣压第一件11的周侧,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分布于第一件11的周侧,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的反弹力与第二件12的翻边的扣压力相互作用,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也可以对抵接。但是,由于间隔部115位于第一件11的中部,间隔部115对第一段137的挤压力较小,第一段137的较大的反弹力会使得间隔部115和/或第二件12变形,从而使得第一段137处无法形成密封。在一些相关技术中,通过在间隔部115或间隔部115的旁侧设置螺栓结构、卡扣结构等方式,增加间隔部115的扣压力,从而改善反弹力造成的形变现象。但是上述方式会造成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换热器的安装与制造。

本申请中,对第一段137的结构进行改进,自由状态下的第一段137具有凸棱1371和凹陷部1372,可以降低被压缩后的第一段137的回弹力,对间隔部115和/或第二件12进行保护。凸棱1371的上侧和下侧均为双密封结构,可以在降低被压缩后的第一段137的回弹力的同时,确保第一密封件13的密封性。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2,第一段137包括四个凸棱1371,四个凸棱1371沿第一段137的周向环绕设置,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的横截面大致呈直线形,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大致呈“H”形。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3,第一段137包括三个凸棱1371,三个凸棱1371沿第一段137的周向环绕设置,三个凸棱1371包括两个第一凸棱1373和一个第二凸棱1374。第一密封件13与第一集流件1装配在一起,但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时,两个第一凸棱1373朝向间隔部115的方向凸出,两个第一凸棱1373之间具有第一凹陷部1375,第一凹陷部1375的底壁的横截面可以呈直线形,也可以呈弧形;第二凸棱1374朝向第二件12的方向凸出,两个第一凸棱1373分别与该第二凸棱1374之间具有第二凹陷部1376,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大致呈“V”形。在形成密封的过程中,两个第一凸棱1373相互远离,第一凸棱1373与第二凸棱1374相互靠近。在第一件11与第二件12装配完成后,间隔部115和第一段137之间形成双密封结构,第一段137与第二件12之间为单密封结构。进一步的,第二件12可以在与第二凸棱1374对应的地方设置凹槽,第二凸棱1374至少部分位于该凹槽中,通过凹槽对第一段137进行限位,确保第一段137安装的可靠性,从而提升第一段137处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段137可以设置数量更多的凸棱1371,第一段137在自由状态下,相邻两个凸棱1371之间形成有凹陷部1372,本申请对凸棱1371的数量及形态不予限制,能实现降低第一段137的回弹力的效果即可。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3还可以包括若干第六段,第六段沿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六段连接第二段133和第一段137,或第六段连接第四段135和第一段137,便于第一密封件13的限位。第六段在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可以与第一段137的横截面相同,也可以与第二段133的横截面相同。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段133、第三段134、第四段135以及第五段136自由状态下的横截面可以与第一段137的横截面相同,只要能满足密封需求,本申请不予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件11包括第一环状凸起116和第二环状凸起117,第一环状凸起116和第二环状凸起117均向外凸出,第一环状凸起116沿第一凹槽部113的槽口环绕设置,第二环状凸起117沿第二凹槽部114的槽口环绕设置。第一密封件13有部分位于第一环状凸起116和第二环状凸起117之间,第一环状凸起116有部分位于第一密封件13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第二环状凸起117有部分位于第一密封件13和第二换热管32之间。具体地,第一段137位于第一环状凸起116和第二环状凸起117之间,第一环状凸起116有部分位于第二段133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第一环状凸起116有部分位于第三段134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第一环状凸起116有部分位于第五段136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第二环状凸起117有部分位于第三段134和第二换热管32之间,第二环状凸起117有部分位于第四段135和第二换热管32之间,第二环状凸起117有部分位于第五段136和第二换热管32之间。

第二件12包括用于插接第一换热管31的第一孔部121和用于插接第二换热管32的第二孔部122,第一孔部121和第二孔部122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毛刺,若第一密封件13与毛刺接触,会对第一密封件13造成损伤,从而影响第一密封件13的密封性能。本申请设置第一环状凸起116和第二环状凸起117,既可以对第一密封件13进行限位,降低第一密封件13偏移造成的密封效果不佳的现象,又可以隔离第一密封件13与第一孔部121以及第二孔部122,对第一密封件13进行保护,从而确保第一密封件13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4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段137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的部分第一环状凸起116为齿状结构。具体地,该部分第一环状凸起116包括缺口部1161和位于相邻两个缺口部1161之间的延伸部1162,缺口部1161和延伸部1162交替布置。缺口部1161朝向第二件12一侧的端面相较于延伸部1162朝向第二件12一侧的端面较为靠近第二件12,在第一件11和第二件12装配完成后,缺口部1161朝向第二件12一侧的端面和延伸部1162朝向第二件12一侧的端面均不与第二件12接触。同样的道理,位于第一段137和第二换热管32之间的部分第二环状凸起117为齿状结构。该部分第二环状凸起117的结构与上述位于第一段137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的部分第一环状凸起116的结构基本一致,可参考上述描述。通过第一环状凸起116的延伸部1162和第二环状凸起117的延伸部1162对第一段137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段137偏移带来的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环状凸起116的缺口部1161还具有向背离第一换热管31方向凹陷的凹槽,该凹槽用于避让第一换热管31和第一孔部121;第二环状凸起117的缺口部1161还具有向背离第二换热管32方向凹陷的凹槽,该凹槽用于避让第二换热管32和第二孔部122。可以使得第一换热管31和第二换热管32相互靠近,从而减小换热器在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有利于换热器小型化。

第一件11包括入口管111和出口管112,入口管111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入换热器,出口管112用于引导换热介质流出换热器。入口管111的管腔与第一腔10连通,出口管112的管腔与第二腔20连通。第一集流件1包括第一侧40和第二侧50,第一侧40和第二侧50分别位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相反两侧。入口管111和出口管112均位于第一侧40和第二侧50之间,入口管111和出口管112较为靠近第二侧50设置,沿入口管111至第二侧50的方向,沿出口管112至第二侧50的方向,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逐渐减小。如此设置,通过倾斜面改善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存有死水的现象,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第二集流件2包括第三件21、第四件22以及第二密封件23,第二密封件23位于第三件21与第四件22之间,第二密封件23分别与第三件21和第四件22抵接,换热芯体3与第四件22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件21为塑料材质,第四件22为金属材质,第二密封件23为弹性材质,第三件21与第四件22通过翻边扣压工艺安装在一起,第二密封件23用于在第三件21和第四件22的连接处形成密封效果,从而在第二集流件2内形成相对密封的第三腔30。

参照图2,第二密封件23大致呈“口”形,第二密封件23的反弹力与第四件22的翻边的扣压力相互作用,形成较好的密封效果。同样地,第二密封件23的四个拐角也设有起定位作用的结构,用于在第三件21和第四件22装配前,对第二密封件23形成初步定位。

第三件21包括第三凹槽部24,第三腔30位于第三凹槽部24的底壁和第四件2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件21包括第三环状凸起25,第三环状凸起25沿第三凹槽部24的槽口环绕设置。第二密封件23位于第三环状凸起25和第一换热管31之间,第二密封件23位于第三环状凸起25和第二换热管32之间。同样的,本申请设置第三环状凸起25,既可以对第二密封件23进行限位,降低第二密封件23偏移造成的密封效果不佳的现象,又可以隔离第二密封件23与位于第四件22的孔部,对第二密封件23进行保护,从而确保第二密封件23的密封效果。

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换热介质从入口管111进入第一腔10,第一腔10内的换热介质分配至若干第一换热管31,换热介质顺着若干第一换热管31的管腔流动,然后汇集至第三腔30。第三腔30内的换热介质分配至若干第二换热管32,顺着若干第二换热管32的管腔流动然后汇集至第二腔20,最后换热介质从出口管112流出换热器。换热介质在第一换热管31和第二换热管32流动时,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与换热器外的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参照图2至图9,换热器还包括配管14,配管14有一部分位于第二腔20,另有一部分位于出口管112的管腔。本实施例中,配管14为金属材质,在其他实施例中,配管14也可以是塑料、玻璃或橡胶材质,只要能起到引流的作用即可,本申请不予限制。

配管14包括入口端部142、出口端部143、第一连接部141以及第二连接部144,第一连接部141连接第二连接部144与入口端部142连接,第二连接部144连接出口端部143与第一连接部141。配管14的内腔包括入口端部142的内腔、出口端部143的内腔、第一连接部141的内腔以及第二连接部144的内腔。入口端部142靠近第一集流件1的第一侧40设置,出口端部143至少有部分位于出口管112的管腔中。

本实施例中,入口管111的轴向延伸方向和出口管112的轴向延伸方向均与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平行或重合。入口端部142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出口端部143沿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141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第一连接部141连接和连通相隔较远的入口端部142和出口端部143,将靠近第一侧40分布的空气引导至靠近第二侧50设置的出口管112。第二连接部144包括大致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和大致沿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另一部分,第二连接部144的两部分均为弧形,通过第二连接部144完成配管14内的流向转变。入口端部142、出口端部143以及第一连接部141的横截面均为圆环形,入口端部142、出口端部143以及第一连接部141均为圆管。定义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入口管111和出口管112的高度相同,入口端部142和出口端部143的高度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义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为高度方向,入口端部142与出口端部143的高度不同,入口端部142与第一连接部141的高度相同,第二连接部144还包括大致沿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一部分,第二连接部144用于实现配管14内换热介质的流向转变和适应高度差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5,入口端部142的自由端具有端面,入口端部142的轴向延伸方向与该端面具有夹角。可以理解的是,配管14的入口为斜切口,可增大配管14的入口面积,利于气体和换热介质流入,提升排气效率。

参照图3至图5,换热器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19,第一限位部119与配管14进行配合,用于对配管14进行安装和限位,避免配管14脱落和移动。第一限位部119可以设置于第一件11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件12,只要能对配管14进行安装和限位,本申请均不予限制。

本实施例以第一限位部119设于第一件1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限位部119与第二凹槽部114为一体结构,第一限位部119的材质与第一件11的材质相同,第一限位部119自第二凹槽部114的底壁朝向第二件12的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部119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平行或重合。第一限位部119远离第二凹槽部114的底壁的一端具有槽部1191,配管14有部分位于槽部1191的槽腔内,槽部1191与配管14为过半径配合的方式。槽部1191的槽腔的形状与配管14的外部形状相匹配,本实施例中,配管14的横截面大致呈环形,槽部1191的底壁以及侧壁也均为圆弧形,位于槽部1191内的配管14的外径略小于或等于槽部1191的尺寸,配管14的外壁与槽部1191的槽壁贴合。可以理解的是,槽部1191的两个侧壁形成相对设置的两个卡爪,两个卡爪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位于槽部1191的槽腔的配管14的最大尺寸,槽部1191包裹配管14,从而限位配管14沿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防止配管14从第一件11脱落。在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上,槽部1191的槽深大于位于槽部1191的槽腔的配管14的尺寸的一半。

第一限位部119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119与第一连接部141配合。参照图3至图5,当第一限位部119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时,两个及以上的第一限位部119沿第一连接部141的轴向延伸方向排布,两个及以上的第一限位部119的槽部1191同时限位配管14,可以增加安装的可靠性,还可以对第一连接部141进行保护,防止第一连接部141发生弯折现象。两个及以上的第一限位部119的槽部1191的高度相同,使得第一连接部141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平行或重合。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部119位于第二件12,第一限位部119自第二件12朝向第一件11方向延伸,第一限位部119的材质与第二件12的材质相同。此时,第一限位部119的结构以及第一限位部119与配管14的配合方式可以与上述方式相同,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可选的,第一限位部119可为金属材质,配管14也为金属材质,配管14与第一限位部119通过钎焊固定连接。

配管14还包括凸起部145,凸起部145自配管14的管壁向远离配管14的管腔的方向延伸,凸起部145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41,凸起部145位于槽部1191的槽腔外。凸起部145可以与配管14的管壁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然后相互连接。凸起部145与其中一个第一限位部119相邻布置,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凸起部145相较于与之相邻的第一限位部119远离出口端部143,凸起部145相较于与之相邻的第一限位部119靠近入口端部142,在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凸起部145的投影和与之相邻布置的第一限位部119的投影有重合。在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上,凸起部145与出口端部14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出口管112与凸起部145之间的最小距离,凸起部145与出口端部143之间的距离小于出口管112与凸起部145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出口端部143和凸起部145一起,限制配管14在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位移。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45大致呈环状,槽部1191的两个槽壁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凸起部145的外径。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145可以为多个分散设置的结构,多个分散结构沿第一连接部141的周向分布。

参照图3至图5,换热器还包括第二限位部118,第二限位部118与配管14进行配合,用于对配管14进行限位,减少配管14旋转或摆动造成的脱落。第二限位部118可以设置于第一件11也可以设置于第二件12,只要能对配管14进行限位,本申请均不予限制。

本实施例以第二限位部118设于第一件11为例进行说明。第二限位部118与第二凹槽部114为一体结构,第二限位部118的材质与第一件11的材质相同,第二限位部118自第一件11沿朝向第二件12的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118靠近第一侧40布置,第二限位部118与入口端部142的末端相邻布置。在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上,第二限位部118有部分位于入口端部142远离出口端部143的一侧,在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二限位部118的投影和入口端部142的投影有重合。在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上,第二限位部118有部分位于入口端部142远离出口端部143的一侧,在与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第二限位部118的投影与入口端部142的投影有重合。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限位部118大致呈L形,入口端部142的末端位于L形的凹陷空间,既限制配管14在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位移,又限制配管14在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的位移。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二限位部118位于第二件12,第二限位部118自第二件12朝向第一件11方向延伸,第二限位部118的材质与第二件12的材质相同。可选的,第一限位部119和第二限位部118可以都设于第一件11,第一限位部119和第二限位部118可以都设于第二件12,也可以第一限位部119和第二限位部118一个设于第一件11,另一个设于第二件12。

第一限位部119与配管14过半径配合,限制配管14沿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位移。凸起部145与第一限位部119配合,入口端部142与第二限位部118配合,出口端部143与出口管112配合,限制配管14沿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位移。配管14自身大致呈L形,配管14的出口端部143至少有部分位于出口管112的管腔内,由于出口管112的管径的限制,出口端部143的可旋转的角度较小,进一步通过第一限位部119对第一连接部141进行限位,通过第二限位部118对入口端部142进行限位,从而对配管14的多方位的旋转进行限制。具体地,当配管14的出口端部143围绕平行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时,第一连接部141也围绕另一个平行于第一集流件1的长度方向的轴线旋转,由于第一限位部119的作用,配管14被限位。当配管14的出口端部143围绕平行于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的轴线旋转时,第一连接部141也围绕另一个平行于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的轴线旋转,入口端部142在与第一集流件1的厚度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摆动,由于出口管112的限制以及第二限位部118的限制,配管14被限位。当配管14的出口端部143围绕平行于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的轴线旋转时,第一连接部141也围绕另一个平行于第一集流件1的宽度方向的轴线旋转,入口端部142向第二凹槽部114的底壁靠近或远离,由于第二凹槽部114的限制以及第一限位部119的限制,配管14被限位。综上,无论出口端部143沿任何方位的旋转和位移,通过第一限位部119、第二限位部118、出口管112、凸起部145以及第二凹槽部114的作用,均可以对配管14进行限位,提高配管14安装及限位的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侧40相对于第二侧50远离地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集流件1与地面倾斜布置或垂直布置。由于重力和换热介质流动的原因,空气会堆积在第二腔20的靠近第一侧40的区域。本申请设置有配管14,配管14的入口端部142位于第二腔20且靠近第一侧40设置,配管14的出口端部143至少部分位于出口管112的管腔。空气从入口端部142进入配管14,顺着配管14内腔流动,从出口端部143排入出口管112,空气随着换热介质流出换热器,利用配管14将空气引流至出口管112随着换热介质一起排出换热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包括配管14和第一集流件1的集流组件,取消第一集流件1上用于安装排气管的开口部,简化第一集流件1的结构,取消与排气管连接的管路,减少第一集流件1的泄漏点,降低换热系统的制造成本。排出空气时,配管14当做排气管使用,空气排完后,配管14中流动换热介质,不会造成换热介质分流,对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的影响较小。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为多流程换热器。具体地,第一集流件1包括若干在第一集流件1中相互不连通的腔室,第二集流件2包括若干在第二集流件2中相互不连通的腔室。换热芯体3包括若干换热管,若干换热管分为多个部分,每部分换热管连通第一集流件1的一个腔室和第二集流件2的一个腔室,从而形成多流程换热器。配管14位于与出口管112连通的腔室中,根据换热器设计的不同,该腔室可以位于第一集流件1也可以位于第二集流件2。第一密封件13包括若干个与第一段137的设计原理相同的第七段,第七段位于第一集流件1的相邻两个腔室之间,也位于第二集流件2的相邻两个腔室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分类

06120116224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