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29:13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器的要求提高,对其送风舒适性、外观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通常空调器具有单一出风口,无法满足多种送风方式的需求。

请参照图1-3,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风道空调器室内机部分结构横剖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风道空调器室内机部分结构主视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所述双风道空调器室内机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有双风道甚至多风道的空调器设计,多个风道采用横向分隔,支撑架10、左右风道20以及左右吹出格30拼接并层叠组装成完整风道,实现送风;两个风道之间形成一用以放置涉电控制结构的腔体,如图所示,现有结构为防止结露水产生,一般在所述腔体内贴附保温材料50,并进一步设置中框或连接框40等结构用以固定安装电源板等涉电控制结构,并进一步在中框或连接框40贴附保温材料50的方式进行保温,以避免出现结露。但是通过贴附保温材料的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起到防止结露的作用,当空调器长时间运行时,仍会出现严重的结露问题,且产生的结露水较难完全排除,积蓄在空调器内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影响用户体验,并容易造成部件老化,影响空调器使用寿命,甚至由于长期使用盖板等结构松动,导致结露水进入至涉电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解决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结构内结露问题的优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其包括两个风道组件;

两个所述风道组件呈对称设计,每一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一风道框架、一吹出格以及一风扇;所述风道框架包括一风道壁,所述风道壁为一体成型制件;所述风道壁与所述吹出格围合形成一沿所述室内机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室内机前后方向贯通的风道腔,所述风扇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风道腔内;

所述风道壁包括靠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进风段以及靠近所述室内机正面的出风段;两个所述风道壁的进风段可拆卸式拼接固定,两个所述风道壁的出风段边缘抵接并形成一夹角;两个所述风道壁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一端贯穿于所述进风段,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其通过对称设计两个风道组件,利用一体成型的风道壁与所述吹出格围合形成所述风道腔,两个所述风道壁之间可拆卸式固定,结构简单且拆装操作简便,便于组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所述通风通道的设置,利用其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进风段,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使用过程中由于风扇的旋转在所述进风段附近形成负压,利用气压差的作用能够自外界沿所述通风通道向所述风道腔内引入外界热空气,少量热空气的引入不影响空调器室内机的正常制冷,但沿所述通风风道流动的热空气能够将风道壁外侧表面的温度提高至露点温度以上,进而避免所述风道壁因长期受到所述风道腔内冷空气的辐射,减少结露水的产生,能够减少保温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由于冷量辐射至涉电区域进而造成该区域产生结露水,进而对电装结构造成影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段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进风段以及第二进风段,所述第一进风段与所述第二进风段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二进风段边缘与所述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通风通道包括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以及第三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通风通道为贯穿开设于每一所述第一进风段的第一通风通孔,所述第二通风通道位于两个所述弧形段之间,所述第三通风通道为贯穿开设于两个所述出风段连接处的第二通风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通孔的数目至少为3,其沿所述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通风通孔的数目至少为2,以形成足够的气压差,保证所述通风通道内气流的流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活动卡合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两个所述风道壁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壁的第一进风段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件;所述风道壁还包括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横剖面呈弧线形,其两侧分别与所述进风段以及所述出风段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风道壁的弧形段背向设置;所述导向件包括活动卡合的第一导向件以及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以及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两个所述风道壁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壁的弧形段固定连接。所述导向件的设置能够在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安装拼接过程中起到导向及定位的作用,配合所述定位件的设置能够减小安装拼接过程中的公差,保证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对称性,且能够对所述风道结构的轻微变形进行矫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风道壁、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风道壁均为一体成型制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风道壁、所述第二导向件与所述风道壁均为一体成型制件。一体成型能够提高结构的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后板、热交换器、连接框、电装部、两个驱动马达以及以上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所述后板的横剖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设置;所述后板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吹出格可拆卸式固定;所述热交换器的横剖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设置;所述热交换器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吹出格可拆卸式固定,且所述热交换器表面与所述抵接面抵接;所述连接框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设置,其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壁边缘可拆卸式固定,并与两个所述风道壁的出风段围合形成一沿所述室内机高度方向延伸的贯通空间,所述贯通空间与所述通风通道相连通,且其底部与顶部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电装部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连接框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的一侧;所述风道框架的上端面还设置有马达安装位,所述驱动马达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马达安装位,并与所述风扇驱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其通过利用所述风道壁的出风段以及所述连接框围合形成贯通空间,通过所述贯通空间的设置,整机组装后驱动马达等工作时温度上升的部件与其他受所述风道腔内空气冷辐射的部件产生温差,带动空气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露水的产生;结合所述通风通道的设置,且产生的结露水能够自所述贯通空间流动,结合空调器的排水结构能够实现结露水的迅速排出,进一步避免出现结露水积蓄影响空调器使用,并造成异味、部件老化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成本低,性能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段以及所述连接框朝向所述贯通空间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的贴附能够提高保温效果,进一步避免结露水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材料上凸起设置有若干引水筋,若干所述引水筋沿所述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每一所述引水筋均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不大于90°,所述引水筋的以上设置能够用以引导结露水的流动,能够顺利且快速地向下流动并进一步排出,避免结露水长期依附,进而造成异味、部件老化等问题,且能够避免结露水直接自高处落下并产生落水音,影响使用;或者,每一所述引水筋呈水平设置,若干所述引水筋沿所述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依次均匀设置,且所述引水筋的凸起高度随所处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述引水筋的以上设置能够用以暂时承载所述风道结构外侧产生的结露水,控制其落下的位置,且避免其直接自高处落下并产生落水音,影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框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内机顶部的上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室内机底部的底盘,所述上端面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贯通空间顶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槽以及所述排水口的设置能够收集所述风道框架上端面形成的结露水,并将其引至所述贯通空间;所述底盘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贯通空间底部相连通,所述接水盘的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贯通空间内落下的结露水,便于用户进行清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风道空调器室内机部分结构横剖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双风道空调器室内机部分结构主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所述双风道空调器室内机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的横剖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的横剖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横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照图4-5,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的横剖示意图一,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的横剖示意图二,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其包括两个风道组件。

两个所述风道组件呈对称设计,每一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一风道框架30、一吹出格40以及一风扇10;风道框架30包括一风道壁31,风道壁31为一体成型制件;风道壁31与吹出格40围合形成一沿所述室内机高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室内机前后方向贯通的风道腔,风扇10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风道腔内;

风道壁31包括靠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进风段311以及靠近所述室内机正面的出风段312;两个风道壁31的进风段311可拆卸式拼接固定,两个风道壁31的出风段312边缘抵接并形成一夹角;两个风道壁31之间设置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一端贯穿于进风段311,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其通过对称设计两个风道组件,利用一体成型的风道壁与所述吹出格围合形成所述风道腔,两个所述风道壁之间可拆卸式固定,结构简单且拆装操作简便,便于组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通过所述通风通道的设置,利用其一端贯穿设置于所述进风段,并与所述风道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使用过程中由于风扇的旋转在所述进风段附近形成负压,利用气压差的作用能够自外界沿所述通风通道向所述风道腔内引入外界热空气,少量热空气的引入对空调器室内机的正常制冷无明显影响,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沿所述通风风道流动的热空气能够将风道壁外侧表面的温度提高至露点温度以上,进而避免所述风道壁因长期受到所述风道腔内冷空气的辐射而造成温度过低的问题,有效减少结露水的产生,能够减少保温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由于冷量辐射至涉电区域进而造成该区域产生结露水,进而对电装结构造成影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进风段的横剖面形状为配合风道曲线以及风扇尺寸设计,进一步优化风路,减少能量损失,如在本实施例中,进风段311的横剖面呈L型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进风段的横剖面也可呈其他结构,如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段可形成凸台状结构;进风段31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进风段以及所述第二进风段,所述第一进风段与所述第二进风段形成一夹角;所述第二进风段边缘与弧形段315固定连接;请同时参照图5-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的横剖示意图二,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局部示意图,所述通风通道包括第一通风通道、第二通风通道以及第三通风通道,所述第一通风通道为贯穿开设于每一所述第一进风段的第一通风通孔313,所述第二通风通道位于两个弧形段315之间,所述第三通风通道为贯穿开设于两个出风段312连接处的第二通风通孔314。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通风通孔313的数目至少为3,其沿所述室内机的高度方向均匀设置,第二通风通孔314的数目至少为2,以形成足够的气压差,保证所述通风通道内气流的流通。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还包括固定件20,固定件20包括活动卡合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于两个风道壁31之间,并分别与两个风道壁31的所述第一进风段固定连接。利用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活动卡合实现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壁31的可拆卸式固定,拆装操作简便,有助于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还包括导向件70;风道壁31还包括弧形段315,弧形段315的横剖面呈弧线形,其两侧分别与进风段311以及出风段312固定连接;两个风道壁31的弧形段315背向设置;导向件70包括活动卡合的第一导向件以及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以及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两个风道壁31之间,并分别与两个风道壁31的弧形段315固定连接。导向件70的设置能够在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安装拼接过程中起到导向及定位的作用,配合所述定位件的设置能够减小安装拼接过程中的公差,保证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对称性,且能够对所述风道结构的轻微变形进行矫正。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与风道壁31、所述第二固定件与风道壁31均为一体成型制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风道壁31、所述第二导向件与风道壁31均为一体成型制件。一体成型能够提高结构的机械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工作时,风扇10在所述风道腔内转动,并于进风段311周围处产生负压并形成压力差,使得能够通过所述通风通道自外界引入热空气,请参照图8和9,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一,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二,外界引入的热空气流动方向如图8和9中箭头所示,少量热空气引入后与所述风道腔内的冷空气混合并吹出,其对空调器室内机的正常制冷无明显影响,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沿所述通风风道流动的热空气能够将风道壁31外侧表面的温度提高至露点温度以上,进而避免所述风道壁因长期受到所述风道腔内冷空气的辐射而造成温度过低的问题,有效减少结露水的产生,能够减少保温材料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由于冷量辐射至涉电区域进而造成该区域产生结露水,进而对电装结构造成影响,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请参照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空调器室内机横剖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包括后板1、热交换器2、连接框3、电装部(图未示)、两个驱动马达(图未示)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后板1的横剖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设置;后板1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吹出格40可拆卸式固定;热交换器2的横剖面呈弧形结构,且所述弧形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设置;热交换器2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吹出格40可拆卸式固定,且热交换器2表面与所述抵接面抵接;连接框3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设置,其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道组件的风道壁31边缘可拆卸式固定,并与两个风道壁31的出风段312围合形成一沿所述室内机高度方向延伸的贯通空间,所述贯通空间与所述通风通道相连通,且其底部与顶部均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电装部可拆卸式固定于连接框3朝向所述室内机正面的一侧;风道框架30的上端面还设置有马达安装位,所述驱动马达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马达安装位,并与风扇10驱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其通过利用风道壁31的出风段312以及连接框3围合形成贯通空间,通过所述贯通空间的设置,整机组装后驱动马达等工作时温度上升的部件与其他受所述风道腔内空气冷辐射的部件产生温差,带动空气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露水的产生;结合所述通风通道的设置,通过引入外界热空气进而减少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中结露水的产生,且产生的结露水能够自所述贯通空间流动,进一步结合空调器的排水结构能够实现结露水的迅速排出,有效避免出现结露水积蓄影响空调器使用,并造成异味、部件老化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其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加工成本低,性能稳定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出风段312以及连接框3朝向所述贯通空间的一侧均设置有保温材料50。保温材料50的贴附能够提高保温效果,进一步避免结露水的产生。

进一步优选地,保温材料50上凸起设置有若干引水筋60,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引水筋60沿所述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每一引水筋60均与竖直方向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不大于90°,引水筋60的以上设置能够用以引导结露水的流动,能够顺利且快速地向下流动并进一步排出,避免结露水长期依附,进而造成异味、部件老化等问题,且能够避免结露水直接自高处落下并产生落水音,影响使用;在其他实施方式这,每一引水筋60可呈水平设置,若干引水筋60沿所述室内机的高度方向依次均匀设置,且引水筋60的凸起高度随所处高度的减小而增大,引水筋60的以上设置能够用以暂时承载所述风道结构外侧产生的结露水,控制其落下的位置,且避免其直接自高处落下并产生落水音,影响使用。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风道框架30还包括位于所述室内机顶部的上端面以及位于所述室内机底部的底盘,所述上端面设置有排水槽(图未示),所述排水槽底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所述贯通空间顶部相连通;所述排水槽以及所述排水口的设置能够收集风道框架30上端面形成的结露水,并将其引至所述贯通空间;所述底盘设置有接水盘(图未示),所述接水盘与所述贯通空间底部相连通,所述接水盘的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贯通空间内落下的结露水,便于用户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以及空调器室内机
  • 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系统结构和双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分类

0612011294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