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7:02


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

背景技术

手持式冲击电钻因其功率较大,通常采用插线式接电,而不采用锂电,现有的冲击电钻的电机上通常具备对称设置的两个碳刷,碳刷通常采用弹簧压在转轴上,与转轴接触连接,是一种滑动接触件。

碳刷因其长时间与转轴接触,又因其成分为石墨,极易磨损,现有的碳刷通常设置在电钻内部,当碳刷需要更换时需将电钻外壳拆卸,更换过程十分不便;其次,碳刷磨损后通常依靠人为的经验判断其磨损程度,无法准确对磨损后的碳刷进行及时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包括壳体及转轴。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通过微型马达与壳体相连;

所述碳刷组件包括转动板及对称设于转动板两端的碳刷;

所述碳刷上设有接触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接触孔相配合的接触组件;

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接触片及第一弹簧,所述接触片上设有磁吸板,所述壳体内设有与磁吸板相配合的电磁铁;

所述转动板两端设有可容纳碳刷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设有与微信马达及电磁铁电连接的第一按钮及第二按钮;

所述接触片在碳刷磨损后下滑与第一按钮及第二按钮接触。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向套上设有可夹持碳刷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杆、顶板及第一拉绳,所述夹持杆滑动设于导向套两侧,所述顶板与导向套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上滑动设有与第一拉绳相连的拉绳块,所述转动板上设有与拉绳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拉绳块与转动板之间设有第三弹簧,所述转动板上设有供第一拉绳导向的导向块。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拉绳块上设有顶销,所述壳体上设有与顶销相配合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驱动顶销滑动拉动第一拉绳。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外设有与导向套相配合的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电动推杆、真空推杆及进料盒,所述进料盒内设有若干碳刷,所述碳刷与进料盒之间设有第四弹簧,所述进料盒上设有与碳刷相配合的卡板。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上设有推出杆,所述真空推杆包括吸盘杆及缸套,所述吸盘杆与推出杆相连,所述吸盘杆一端设有吸盘,另一端滑动设于缸套内,所述吸盘杆内贯穿设有与吸盘及缸套腔体相连通抽吸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顶销相配合的第三按钮,所述第三按钮与电动推杆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壳体内部固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驱动块对称设于第一安装板两端,所述第三按钮设于第一安装板靠近壳体内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更换电钻内磨损碳刷的装置,通过自动检测磨损碳刷的长度对碳刷进行自动更换,免去了人工拆卸电钻更换的麻烦,提升了电钻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夹持组件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碳刷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进料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真空推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9,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包括壳体1及转轴2,所述转轴2为电钻主轴,在壳体1内会设置与转轴2接触配合的碳刷,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转轴2相配合的碳刷组件,所述碳刷组件转动设于壳体1内,具体的,所述壳体1内固设有微型马达3,所述微型马达3的输出端与碳刷组件相连,即当微型马达3通电可驱动碳刷组件转动,优选的,所述微型马达3通电一次可驱动碳刷组件转动180°。

所述碳刷组件包括转动板4及对称设于转动板4两端的碳刷5,所述转动板4与微型马达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4两端固设有导向套11,所述碳刷5可在导向套11内滑动。

初始时,转动板4处于转轴2的一端的碳刷5与转轴2接触,具体的,碳刷5的一端与转轴2接触,另一端设有接触孔6,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接触孔6相配合的接触组件,具体的,所述接触组件包括接触片7及第一弹簧8,所述接触片7上设置有与接触孔6相配合的接触杆,配合时,接触杆伸入接触孔6内,使接触片7与碳刷5成一体连接,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接触片7电连接的金属片,所述接触片7与金属片优选柔性导线连接。

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二安装板101,所述第二安装板101上固设有可吸附接触片7的电磁铁10,所述接触片7朝向电磁铁10一侧固设有与电磁铁10相配合的磁吸板9,即当电磁铁10通电时可吸附接触片7使接触片7与碳刷5脱离,所述第二安装板101与接触片7之间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两端分别顶靠接触片7与第二安装板101,即当电磁铁10不通电时,第一弹簧8顶靠接触片7使碳刷5与转轴2接触,随着碳刷5的磨损,使接触片7逐渐向靠近转轴2中心滑动。

所述碳刷5优选为矩形,所述接触片7为圆形,所述接触片7直径优选大于碳刷5矩形的短边,即接触片7与碳刷5配合时部分置于碳刷5外,所述导向套11优选为与碳刷5相配合的矩形,其上半部分设有与接触片7相配合的弧形口,即接触片7可在导向套11内滑动一段距离,所述导向套11内设有与接触片7相配合的第一按钮12及第二按钮13,即当接触片7向转轴2中心滑动时可与第一按钮12与第二按钮13接触触发按钮,所述第一按钮12与微型马达3电连接,所述第二按钮13与电磁铁10电连接。

使用时,当碳刷5随着使用磨损时,接触片7逐渐下滑直至与第一按钮12和第二按钮13接触,此时电磁铁10通电将接触片7吸附,使接触片7脱离与碳刷5的配合,微型马达3则转动180°使另一侧完好的碳刷5转动至转轴2一端,随后电磁铁10断电使接触片7通过第一弹簧8的弹力与新的碳刷5上的接触孔6接触配合。

为使碳刷5在导向套11内转动时不掉落,并且在碳刷5使用时只受第一弹簧8弹力滑动,所述导向套11上对称设有可夹持碳刷5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杆21、顶板22及第一拉绳23,所述导向套11上设有滑动腔,所述夹持杆21与顶板22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2滑动设于滑动腔内,所述夹持杆21穿设导向套11后可与碳刷5侧壁接触,如图6所示,所述顶板22一端与夹持杆21相连,另一端与滑动腔远离碳刷5的腔体壁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两端分别顶靠顶板22及滑动腔腔体壁,所述第一拉绳23一端固设于顶板22上,当顶板22不受外力时,第二弹簧24顶靠顶板22使夹持杆21与碳刷5侧壁接触,从而使碳刷5固定于导向套11内。

所述转动板4上滑动设有与第一拉绳23相连的拉绳块31,所述转动板4上设有与拉绳块31相配合的滑槽32,所述拉绳块31滑动卡设与滑槽32内,所述拉绳块31与转动板4之间设有第三弹簧33,所述转动板4上设有供第一拉绳23导向的导向块34,即所述第一拉绳23一端固设于顶板22上,另一端穿设导向块34后与拉绳块31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当拉绳块31向靠近导向套11一侧滑动时,可拉动第一拉绳23从而带动顶板22压缩第二弹簧24,使夹持杆21脱离与碳刷5的接触。

所述拉绳块31上端与第一拉绳23连接,下端固设有顶销35,所述壳体1内固设有第一安装板61,所述第一安装板61两端固设有与顶销35相配合的驱动块36,即当顶销35转动至驱动块36处时,驱动块36使顶销35滑动从而带动拉绳块31向靠近导向套11一侧滑动,从而解锁夹持杆21,即碳刷5处于使用状态时,夹持杆21与碳刷5不接触,当转动板4转动使驱动块36与顶销35脱离时,夹持杆21与碳刷5接触对碳刷5进行夹持,从而保证在更换碳刷转动时新碳刷和旧碳刷均不掉落,所述驱动块36两端设有与顶销35过渡配合的弧形面。

为使碳刷5方便更换及补充,所述壳体1外表面设有与另一端导向套11相配合的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电动推杆41、真空推杆42及进料盒43,所述电动推杆41优选为微型推杆,所述电动推杆41包括推出杆51,所述真空推杆42包括吸盘杆52及缸套53,所述电动推杆41及缸套53均固设于壳体1外表面上,所述推出杆51与吸盘杆52固定连接,即推出杆51与吸盘杆52可同步滑动,当电动推杆41通电动作时可带动吸盘杆52动作。

所述吸盘杆52一端固设有吸盘54,另一端通过活塞滑动设于缸套53内,所述吸盘杆52内贯穿设有与吸盘54及缸套53内部腔体相贯通的抽吸孔55,即当活塞向下滑动时,缸套53内产生负压,使吸盘54产生吸附力。

所述进料盒43内设有若干储存的新碳刷5,所述碳刷5与进料盒43之间设有第四弹簧44,如图8所示,所述碳刷5右侧通过第四弹簧44与进料盒43弹性连接,所述进料盒43左侧设有可卡设碳刷5的卡板45,即初始时,电动推杆41推出杆51在最上端时,碳刷5左侧卡设于卡板45内,电动推杆41驱动后,可使吸盘54与碳刷5上端面接触,从而产生吸附力吸附碳刷5,进一步将其推入导向套11内,当转动板4转动后使碳刷5与吸盘54脱离。

所述第一安装板61靠近转轴2一端设有与顶销35相配合的第三按钮56,所述第三按钮56与电动推杆41电连接,如图2为电动推杆41初始位置,当转动板4转动时,顶销35与第三按钮56脱离接触,此时触发电动推杆41动作完成一次升降,当转动板4转动180°后,电动推杆41刚好将进料盒43内新的碳刷5推入处于该侧的导向套11内。

使用如上述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的方法:使用时,处于转轴2一端的碳刷因持续与转轴2接触,从而逐渐磨损,使接触片7在导向套11内向转轴2中心处滑动,碳刷磨损至一定程度后,接触片7与第一按钮12及第二按钮13接触,触发上述按钮,从而使电磁铁10通电,微型马达3同步驱动;

电磁铁10通电吸附接触片7,使接触片7与磨损的碳刷5脱离接触,同时微型马达3转动使转动板4转动180°,转动的同时,夹持组件因拉绳块31上的顶销35与驱动块36脱离从而使夹持杆21对碳刷5进行夹持,保证在导向套11内的碳刷不掉落;

转动180°后,新的碳刷5置于转轴2一端,电磁铁10重新断电,使接触片7与新的碳刷接触,恢复正常工作;

而在转动板4转动的同时,顶销35与第三按钮56脱离接触,此时触发电动推杆41动作完成一次升降,当转动板4转动180°后,电动推杆41刚好将进料盒43内新的碳刷5推入处于该侧的导向套11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相关技术
  • 一种具有手动充电的手持式电钻
  • 一种手持式防尘冲击电钻
  • 一种手持式冲击电钻的防尘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9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