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智能鲜面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智能鲜面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鲜面机,具体是一种智能鲜面机。

背景技术

鲜面条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现有的鲜面条大多数是通过自动或半自动压面机提前压好的,提前压制好的鲜面条要及时出售条,否则会带来后续存放的问题。

在鲜面条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加工好的面团经过数道工序的辑压形成面皮,再经切刀进行切条后加工成面条,加工过程中的新鲜面条或面皮容易粘连,此时,需要在切条后的面条或者面皮的表面进行撒粉。

现有的撒粉过程是在面皮出料时喷洒,一方面容易造成面粉的浪费,另一方面,不容易实现面皮的的两面均匀受粉,因此虽然进行了撒粉操作,但仍会出现粘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鲜面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鲜面机,包括:

机架;

和面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进料槽连通;

压面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和面机构的出料端下方,用于将和面机构内形成的面进行挤压,以使面形成连续的片状结构;

撒粉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对片状的面双面粘粉处理,并进行持续输送;

刀具,安装在与所述机架连接的取刀机构上,用于对片状的面进行切条处理,所述取刀机构的侧端设置有刀库,所述取刀机构能够将所述刀库上的刀具取出或将刀具放置到刀库内;

提升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切条后的面输送到所需位置。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撒粉机构包括:

第一安装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第一皮带输送机及第二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与第二皮带输送机上下错位设置,且两者的输送方向相反;

两个铺撒组件,连接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送粉组件,且两个所述铺撒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首尾端。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铺撒组件包括:

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撒粉盒,所述撒粉盒朝向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一侧形成有落粉通槽;

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撒粉盒内的分散辊,所述分散辊的转轴通过第二齿轮组与安装在所述撒粉盒侧端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设置的第一皮带输送机位于第一面辊与第二面辊的正下方,以形成接面部,同时两个铺撒组件位于接面部的两侧,其中一个铺撒组件将面粉铺设于第一皮带输送机上,然后面从第一面辊与第二面辊落入到第一皮带输送机上,使得面的底面粘附面粉,从而防止面与第一皮带输送机发生粘连,而当面在第一皮带输送机的作用下持续输送到另一个铺撒组件的下方时,另一铺撒组件对面的上层铺撒面粉,使得掉入第二皮带输送机上的面不会与第二皮带输送机发生粘连。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刀库包括:

对称设置且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一输送链,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输送链由安装在所述侧板上的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

两个所述第一输送链之间等距安装有多个用于承接所述刀具的承接架,当所述第一输送链转动时能够带动多个承接架转动,且在承接架跟随第一输送链转动时,所述承接架始终保持水平放置状态。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刀具包括:

刀架,形成有切割通槽,且所述刀架上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能够与所述承接架上形成的凸起块卡接配合;

两个切面辊,转动安装在所述切割通槽内,且两个所述切面辊的轴向平行;

第四齿轮组,连接两个所述切面辊的转轴,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切面辊转动时,另一个所述切面辊反向转动。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取刀机构包括

第三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安装架上形成有活动间隙;

取刀架,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间隙内且与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架上的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取刀架往复移动,所述取刀架上形成有凸柱,所述凸柱与形成于所述刀架上的内嵌槽卡接配合。

刀库内的刀具移动到取刀位置,然后再带动该刀具上移一端距离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取刀架移动到刀具的下方,使得凸柱刚好位于刀架上的内嵌槽的正下方,然后刀具整体下移一端距离,此时刀具完全脱离承接架,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取刀架反向移动到工作位,完成取刀动作。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压面机构包括:

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安装架;

滑动架,呈U型结构设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且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调节件连接;

第一面辊,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架上;

第二面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且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三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二面辊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面辊的转轴通过第三齿轮组转动连接;

刮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用于对所述第一面辊及第二面辊上粘附的面进行刮除。

通过设置的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面辊转动,当第二面辊转动时通过第三齿轮组的作用带动第一面辊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面辊及第二面辊相向转动,进入到第一面辊与第二面辊之间的面被挤压成扁平状,通过设置的刮板组件可实现对第一面辊及第二面辊上粘附的面进行刮除,消除粘连现象,同时可有效保持挤压出来的扁平状面平整度高。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架上的丝杆及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

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架转动连接的驱动带轮,所述驱动带轮与螺纹套筒固定连接,且通过传动带与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五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第四安装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四安装架上形成有滚槽;

移动座,一侧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滚轮,所述滚轮嵌入所述滚槽内,且能够相对滚槽转动;

第四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架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移动座,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滚槽的轨迹移动;

收料盘,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且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安装架上形成的导向板配合,实现所述收料盘的移动提升及倾倒、复位动作。

如上所述的智能鲜面机: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五安装架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上的第三皮带输送机;

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上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由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上的第五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上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新颖,面粉和水通过安装在机架上的进料槽加入和面机构内,以形成可定型加工的面,面通过压面机构形成连续的片状结构,然后通过撒粉机构,使得面的表面粘附面粉,防止粘连,然后通过刀具切割呈条状,再进入到提升机构内以输送到所需位置处,从而实现面条的自动化加工,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可一定程度上消除面粘附于加工元件上造成的浪费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鲜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智能鲜面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智能鲜面机的正视图。

图4为智能鲜面机中压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智能鲜面机中压面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智能鲜面机中压面机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智能鲜面机中第一铲板与第一安装轴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9为智能鲜面机中第二铲板与第二安装轴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智能鲜面机中撒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智能鲜面机中撒粉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智能鲜面机中送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智能鲜面机中送粉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智能鲜面机中铺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智能鲜面机中铺撒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智能鲜面机中刀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智能鲜面机中刀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智能鲜面机中刀库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智能鲜面机中刀库部分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智能鲜面机中刀库部分分离另一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图21为智能鲜面机中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智能鲜面机中取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智能鲜面机中取刀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智能鲜面机中取刀架与第二输送链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智能鲜面机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智能鲜面机中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智能鲜面机中导向板与移动座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28为智能鲜面机中导向板与移动座另一角度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29为智能鲜面机中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智能鲜面机中输送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

2-进料槽;

3-和面机构;

4-撒粉机构;401-料斗、402-送粉组件、4021-输送箱、4022-第一齿轮组、4023-螺旋绞龙、4024-第一电机、403-铺撒组件、4031-撒粉盒、4032-第二电机、4033-第二齿轮组、4034-分散辊、4035-落粉通槽、404-连接管、405-第一皮带输送机、406-第二皮带输送机、407-第一安装架、408-收粉斗、409-第一导轨、410-第一滑块、411-第一气缸、412-第二气缸、413-第二导轨、414-第二滑块;

5-刀库、501-侧板、502-第三电机、503-第一传动链、504-第一输送链、505-承接架、5051-凸起块、506-连接盘、5061-第一滑杆、507-导槽、5071-转向槽;

6-压面机构、601-第二安装架、602-第四电机、603-第五电机、604-传动带、605-驱动带轮、606-螺纹套筒、607-丝杆、608-滑动架、609-进料导向件、610-传动齿轮组、611-第三齿轮组、612-第一面辊、613-第二面辊、614-调节气缸、615-第一安装轴、616-第一铲板、617-第二铲板、618-第二安装轴、619-调节盘;

7-取刀机构、701-第三安装架、702-第六电机、703-主动齿轮、704-第七电机、705-第二输送链、706-第二传动链、707-第三传动链、708-第三导轨、709-取刀架、710-凸柱、711-第三滑块、712-活动间隙;

8-提升机构、801-第四安装架、802-第三输送链、803-第八电机、804-滚槽、805-导向板、8051-第一限位滑槽、80511-弧形抵接部、8052-第二限位滑槽、80521-弧形让位部、806-转动座、807-收料盘、808-移动座、809-滚轮、810-滑动件、811-第二滑杆、812-弹簧、813-第三滑杆、814-连接轴;

9-刀具、901-刀架、902-第四齿轮组、903-从动齿轮、904-切面辊、905-内嵌槽、906-限位槽;

10-输送机构、1001-第五安装架、1002-第四导轨、1003-第九电机、1004-第三皮带输送机、1005-驱动齿轮、1006-齿条板、1007-第四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智能鲜面机,包括机架1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和面机构3、压面机构6、撒粉机构4、取刀机构7、刀库5、刀具9及提升机构8,面粉和水通过安装在机架1上的进料槽2加入和面机构3内,以形成可定型加工的面,面通过压面机构6形成连续的片状结构,然后通过撒粉机构4,使得面的表面粘附面粉,防止粘连,然后通过刀具9切割呈条状,再进入到提升机构8内以输送到所需位置处,从而实现面条的自动化加工,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可一定程度上消除面粘附于加工元件上造成的浪费等,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请参阅图1-图3,所述和面机构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与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进料槽2连通,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和面机构3包括呈柱形结构设置的混合腔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混合腔内的混合辊,且混合辊连接安装在机架1上的伺服电机,具体可参阅中国已公布文件:一种自动鲜面机(公开号为:CN116548485A)内记载的和面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阅图1-图3,所述压面机构6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和面机构3的出料端下方,用于将和面机构3内形成的面进行挤压,以使面形成连续的片状结构。

具体来说,请参阅图4-图9,所述压面机构6包括:

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安装架601;

滑动架608,呈U型结构设置,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且与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调节件连接;

第一面辊612,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架608上;

第二面辊613,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且与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三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二面辊613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面辊612的转轴通过第三齿轮组611转动连接;

刮板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用于对所述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上粘附的面进行刮除。

通过设置的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面辊613转动,当第二面辊613转动时通过第三齿轮组611的作用带动第一面辊61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相向转动,进入到第一面辊612与第二面辊613之间的面被挤压成扁平状,通过设置的刮板组件可实现对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上粘附的面进行刮除,消除粘连现象,同时可有效保持挤压出来的扁平状面平整度高。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还可拆卸安装有进料导向件609,进料导向件609位于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之间的位置处,从而对进入到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之间的面起到导向的作用,可有效消除面粘附其他零件上,同时可消除因机器震动导致面甩动到其他零件上的现象,优选的,所述进料导向件609呈矩形框结构设置,且进料导向件609与第二安装架601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卡接或采用螺栓固定,从而方便进料导向件609的拆装。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四电机602,所述第四电机602的输出轴通过传动齿轮组610连接所述第二面辊613的转轴,用于驱动第二面辊613的转动,其中,传动齿轮组610起到增速的作用,可采用现有的齿轮组合形成,具体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齿轮组611包括两个相互啮合且完全相同的齿轮,两个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的转轴固定连接,以实现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的相向转动,且转速相同,防止因差速对面的挤压效果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滑动架608上的丝杆607及与所述丝杆607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606;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架601转动连接的驱动带轮605,所述驱动带轮605与螺纹套筒606固定连接,且通过传动带604与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五电机603的输出轴转动连接,当需要调节第一面辊612与第二面辊613之间的距离时,启动第五电机603,第五电机603通过传动带604带动驱动带轮605转动,当驱动带轮605转动时带动螺纹套筒606转动,进而通过螺纹套筒606与丝杆607的作用带动滑动架608相对第二支架601移动,使得第一面辊612与第二面辊613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实现对不同厚度面的挤压调节,在实现第一面辊612及第二面辊613的距离调节时,需满足第三齿轮组611持续保持啮合状态。

所述刮板组件包括第一铲板616及第二铲板617,具体的:

其中,所述第一铲板616可拆卸安装在与所述第二安装架601转动连接的第一安装轴615上,所述第一安装轴615的一端连接调节气缸614,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调节气缸614铰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调节气缸614的活动端通过与之转动连接的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安装轴615的一端,通过设置的调节气缸614的伸缩运动,可带动第一安装轴615转动,当第一安装轴615转动时带动第一铲板616转动,以调节第一铲板616与第二面辊613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铲板617呈L型结构设置,且可拆卸安装在与所述第二安装架601转动连接的第二安装轴618上,所述第二安装轴618的一端固定有调节盘619,所述调节盘619上形成有弧形贯穿孔,采用螺栓贯穿弧形贯穿孔,可将调节盘619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架601上,当需要调节第二铲板617的位置时,可将螺栓松开,然后转动调节盘619,转动到所需位置后,再次拧紧螺栓,从而实现调节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铲板616与第一安装轴615的安装方式、第二铲板617与第二安装轴618的安装方式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以第一铲板616与第一安装轴615的安装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如下:所述第一铲板616上形成有插板,所述第一安装轴615上形成有插槽,插板插入插槽内实现第一铲板616与第一安装轴615的组装,当然,该安装方式仅仅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采用螺栓将第一铲板616与第一安装轴615进行组装,具体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所述撒粉机构4,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对片状的面双面粘粉处理,并进行持续输送,具体的,请参阅图10-图11,所述撒粉机构4包括:

第一安装架407,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

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407上的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及第二皮带输送机406,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与第二皮带输送机406上下错位设置,且两者的输送方向相反;

两个铺撒组件403,连接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送粉组件402,且两个所述铺撒组件403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的首尾端。

设置的第一皮带输送机405位于第一面辊612与第二面辊613的正下方,以形成接面部,同时两个铺撒组件403位于接面部的两侧,其中一个铺撒组件403将面粉铺设于第一皮带输送机405上,然后面从第一面辊612与第二面辊613落入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上,使得面的底面粘附面粉,从而防止面与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发生粘连,而当面在第一皮带输送机405的作用下持续输送到另一个铺撒组件403的下方时,另一铺撒组件403对面的上层铺撒面粉,使得掉入第二皮带输送机406上的面不会与第二皮带输送机406发生粘连(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皮带输送机405与第二皮带输送机406的输送方向不同,当面从第一皮带输送机405掉入第二皮带输送机406时,面会发生翻面现象),从而确保在进入到刀具9内的面平整度高,使得最终形成的面条均匀,同时可一定程度上消除面条之间相互粘连。

进一步来说,请参阅图14-图15,所述铺撒组件40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架407上的撒粉盒4031,所述撒粉盒4031朝向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的一侧形成有落粉通槽4035;

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撒粉盒4031内的分散辊4034,所述分散辊4034的转轴通过第二齿轮组4033与安装在所述撒粉盒4031侧端的第二电机403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齿轮组4033由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组件,两个齿轮分别与所述分散辊4034及第二电机4032的输出轴固定。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撒粉盒4031上形成有进粉通道,且进粉通道位于撒粉盒4031的上侧一端,进粉通道通过连接管404与送粉组件402连通。

设置的第二电机4032工作时通过第二齿轮组4033带动分散辊4034持续转动,形成于分散辊4034上呈螺旋分布的凸起跟随分散辊4034转动,从而将从进粉通道进入的面粉,分散到撒粉盒4031内,确保撒粉盒4031内的每个位置的含粉量基本均匀,位于撒粉盒4031内的面粉通过落粉通槽4035落入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上,同时通过设置的分散辊4034还可带动面粉的运动,确保面粉能够顺利从落粉通槽405均匀落出,落出的面粉均匀性高,以确保面的两面均匀粘附有面粉。

再进一步来说,请参阅图12-图13,所述送粉组件402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输送箱4021,所述输送箱4021的一侧安装有料斗401,所述料斗401与所述输送箱4021的内侧连通,所述输送箱4021的底部形成有两个出料槽,出料槽连通所述连接管404;

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输送箱4021内的螺旋绞龙4023,所述螺旋绞龙4023的转轴通过第一齿轮组4022与安装在所述输送箱4021侧端的第一电机4024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将面粉置于料斗401内,面粉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输送箱4021内,设置的第一电机4024通过第一齿轮组4022带动螺旋绞龙4023转动,从而将进入到输送箱4021内的面粉进行输送,消除面粉堵塞出料槽的情况,以确保面粉可顺利进入到连接管404内。

其中,所述的第一齿轮组4022与第二齿轮组4033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及第二皮带输送机406与所述第一安装架407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沿其输送方向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二滑块414,所述第一滑块414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架407上的第二导轨41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407上还安装有第二气缸412,第二气缸412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二气缸412伸缩运动时可对第一皮带输送机405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406沿其输送方向的一侧固定有至少一个第一滑块410,所述第一滑块410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架407上的第一导轨409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架407上还安装有第一气缸411,所述第一气缸411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皮带输送机406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一气缸411伸缩运动时可对第二皮带输送机406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

再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及第二皮带输送机406的同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机架1固定的收粉斗408,所述收粉斗408上形成有两个进粉槽,在清理过程中,可调节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及第二皮带输送机406相对收粉斗408的位置,从而方便将第一皮带输送机405及第二皮带输送机406上的面粉进行自动清理。

请参阅图1-图3及16-图21,所述刀具9安装在与所述机架1连接的取刀机构7上,用于对片状的面进行切条处理,所述取刀机构7的侧端设置有刀库5,所述取刀机构7能够将所述刀库5上的刀具9取出或将刀具9放置到刀库5内。

具体来说:

请参阅图16-图20,所述刀库5包括对称设置且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两个侧板501,两个所述侧板501的相对侧均安装有第一输送链504,其中一组所述第一输送链504由安装在所述侧板501上的第一驱动件驱动转动,两个所述第一输送链504之间等距安装有多个用于承接所述刀具9的承接架505,当所述第一输送链504转动时能够带动多个承接架505转动,且在承接架505跟随第一输送链504转动时,所述承接架505始终保持水平放置状态。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一输送链504上等距转动安装有多个连接盘506,所述连接盘506上与所述第一输送链504转动连接的转轴与所述承接架5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盘506远离所述承接架505的一侧等距固定有三个第一滑杆5061,所述第一滑杆5061滑动安装在所述侧板501上形成的导槽507内,其中,位于所述侧板501长度方向两端的所述导槽507形成有转向槽5071,连接盘506跟随第一输送链504移动,且在第一滑杆506位于导槽507与侧板501长度方向平行的位置时,保持连接盘506不发生转动,从而确保承接架505保持水平放置状态,当第一滑杆506移动到转向槽5071的位置处时,由于第一输送链504发生转动,此时连接盘506在第一滑杆506与转向槽5071的配合作用下反向转动,进而保持承接架505仍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所述承接架505呈类“U”型结构设置,其与侧板501平行的两段上均形成有至少两个凸起块5051,所述凸起块5051用于对放置于承接架505上的刀具9进行限位,防止刀具9相对承接架505滑动,提高刀具9相对承接架505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凸起块5051呈弧形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链504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侧板501一侧的两个链轮及连接两个链轮的链条,所述链条的两侧形成有对称设置的延伸件,所述延伸件上形成有供所述连接盘506上的转轴贯穿的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与安装在所述侧板501上的第一驱动件连接,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501上的第三电机502,所述第三电机502的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链503连接所述链轮,当第三电机502工作时通过第一传动链503带动其中一个链轮转动,当其中一个链轮转动时配合安装在同一侧板501上的另一链轮实现链条的转动,当链条转动时带动连接盘506及承接架505同步移动,从而实现驱动需求。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另一个所述侧板501上的第一输送链504也可采用另一组第一驱动件驱动,也可不设置驱动源,当不设置驱动源时,另一第一输送链504在承接架505及连接盘506的作用下也可同步跟随转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传动链50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电机502输出轴上的第一传动链轮及与所述链轮同轴固定的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链轮与第二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作为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链50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此案及502输出轴上的第一传动带轮及与所述链轮同轴固定的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一传动带轮与第二传动带轮通过齿形带连接。

请参阅图20-图21,所述刀具9包括:

刀架901,形成有切割通槽,且所述刀架901上形成有限位槽906,所述限位槽906能够与所述承接架505上形成的凸起块5051卡接配合;

两个切面辊904,转动安装在所述切割通槽内,且两个所述切面辊904的轴向平行;

第四齿轮组902,连接两个所述切面辊904的转轴,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切面辊904转动时,另一个所述切面辊904反向转动。

其中一个所述切面辊904的转轴上还固定有从动齿轮903,所述从动齿轮903能够与所述取刀机构7内的驱动源连接,以实现切面辊904的转动,当其中一个切面辊904转动时通过第四齿轮组902的作用带动另一切面辊904反向转动,最终实现两个切面辊904相向转动,以对片状的慢进行切条处理,其中,第四齿轮组902的结构与第二齿轮组4033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

优选的,所述切面辊904上形成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切割刀,相邻两个切面辊904上的切割刀于两个切面辊904的中间位置处接触,从而实现对面的切割处理。

请参阅图1-图3及图22-图24,所述取刀机构7包括:

第三安装架70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形成有活动间隙712;

取刀架709,滑动安装在所述活动间隙712内且与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的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取刀架709往复移动,所述取刀架709上形成有凸柱710,所述凸柱710与形成于所述刀架901上的内嵌槽905卡接配合。

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件驱动取刀架709移动到刀库5内,将刀库5内的其中一个刀具9取下,然后再反向驱动取刀架709移动,以带动当前刀具9移动到工作位,执行切割动作,具体的取刀过程如下:

刀库5内的刀具9移动到取刀位置,然后再带动该刀具9上移一端距离(该距离等于或略大于凸柱710的长度),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取刀架709移动到刀具9的下方,使得凸柱710刚好位于刀架910上的内嵌槽905的正下方,然后刀具9整体下移一端距离(该距离等于或略大于凸柱710的长度与凸起块5051的高度之和),此时刀具9完全脱离承接架505,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取刀架709反向移动到工作位,完成取刀动作,从而在需要进行不同规格的面条制作时,可实现刀具9的自动化更换,无需人工手动更换,自动化程度高。

进一步来说,所述取刀架709的两侧均固定有至少两个第三滑块711,所述第三滑块711与形成于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的第三导轨708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滑块711呈U型结构设置,通过设置的第三导轨708与第三滑块711滑动配合,一方面对取刀架709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可确保取刀架709滑动的稳定性。

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还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703,所述主动齿轮703与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架701上的主动驱动件连接,当刀具9处于工作位时,所述主动齿轮703与所述从动齿轮903啮合,当主动驱动件驱动主动齿轮703转动时,带动从动齿轮903转动,从而实现刀具9的工作驱动,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主动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架701上的第六电机702,所述第六电机702的输出轴通过第三传动链707与所述主动齿轮703的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的第二输送链705,所述取刀架709与所述第二输送链705连接,其中,第二输送链705与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的往复驱动件连接,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往复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架701上的第七电机704,所述第七电机704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链706与所述第二输送链705连接。

设置的第七电机704正向驱动时,通过第二传动链706带动第二输送链705正向转动,当第二输送链705正向转动时带动取刀架709朝向刀库5移动,当第七电机704反向驱动时,通过第二传动链706带动第二输送链705反向转动,当第二输送链705正向转动时带动取刀架709朝向其工作位移动,从而实现驱动需求。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传动链706及所述的第三传动链707与上述所述的第一传动链503的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赘述,当然,第一传动链503的可替换实施例,同样适用所述第二传动链706及所述的第三传动链707。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输送链705的结构与第一输送链504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第二输送链705的链条上没有延伸件,其他结构完全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对此也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阅图1-图3及图25-图28,所述提升机构8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将切条后的面输送到所需位置。

所述提升机构8包括:

第四安装架801,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四安装架801上形成有滚槽804;

移动座808,一侧转动安装有至少两个滚轮809,所述滚轮809嵌入所述滚槽804内,且能够相对滚槽804转动,优选的,所述滚槽804呈L型结构设置;

第四驱动件,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架801的一侧且连接所述移动座808,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座808沿所述滚槽804的轨迹移动;

收料盘807,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移动座808上,且连接件与所述第四安装架801上形成的导向板805配合,实现所述收料盘807的移动提升及倾倒、复位动作。

进一步来说,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移动座808上的连接轴814及与所述连接轴814转动连接的转动座806,所述收料盘801滑动安装在所述转动座806上且收料盘801的底部安装有弹簧812,所述弹簧812远离所述收料盘80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座806连接,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动座806上形成有内嵌限位滑槽,与所述收料盘801固定连接的滑动件810滑动安装在所述内嵌限位滑槽内,且仅可沿内嵌限位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再进一步来说,所述导向板805上形成有第一限位滑槽8051及第二限位滑槽8052,所述第一限位滑槽8051与固定在所述滑动件810上的第三滑杆813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滑槽8052与固定在所述转动座806上的第二滑杆811滑动配合,其中,所述第一限位滑槽8051的一端形成有弧形抵接部80511,所述第二限位滑槽80521的一端形成有弧形让位部80521,当所述第三滑杆813移动至弧形地接部80511时,所述第二滑杆813移动至弧形让位部80521,配合所述弹簧812的作用实现所述收料盘807相对所述转动座806移动,且所述转动座806相对所述移动座808转动。

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架801上的第三输送链802,所述第三输送链802由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架801上的第八电机803驱动运动,所述移动座808固定在所述第三输送链802上,设置的第八电机803工作时驱动所述第三输送链802运动,从而带动移动座808沿滚槽804的轨迹移动,以实现输送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提升机构可有效的将接收到的面条向上提升,方便使用者收集或拿取收料盘807上的面条。

请参阅图1-图3及图29-图30,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有输送机构10,所述输送机构10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五安装架1001及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1001上的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还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1001上的驱动齿轮1005,所述驱动齿轮1005由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1001上的第五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上固定有与所述驱动齿轮1005啮合的齿条板1006,通过设置的第五驱动件驱动驱动齿轮1005往复性正反转运动,当驱动齿轮1005转动时配合齿条板1006的作用带动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往复性移动,从而可将从刀具9切割后形成的面条叠放于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上,防止面条堆积。

示例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五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架1001上的第九电机1003,所述第九电机1003的转轴通过传动件连接所述驱动齿轮1005的转轴,其中,传动件包括但不限于传动带及齿轮组,具体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来说,所述第五安装架1001上朝向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的一侧形成有第四导轨1002,所述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上形成有至少两个第四滑块1007,所述第四滑块1007与所述第四导轨1002滑动连接,从而对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起到承接及导向的作用。

本发明中,第一皮带输送机405、第二皮带输送机406及第三皮带输送机100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相对设置的支撑架体,及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体之间的两个传送带轮,两个传送带轮上套装有输送带,其中一个传送带轮的转轴通过传动带与安装在两个支撑架体之间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鲜面机的自动撒粉装置和鲜面机
  • 一种基于鲜面机的自动撒粉装置和鲜面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49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