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及换表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2:18


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及换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及换表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DL_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规定,I类、II、III类电表轮换周期为3~4年,Ⅳ类电表轮换周期为4~6年,Ⅴ类电表轮换周期为6~10年。

I类月平均用电量500万kWh的高压计量用户;

II类月平均用电量100万kWh的高压计量用户;

III类月平均用电量10万kWh的计量用户(每天3000+);

Ⅳ类为变压器容量315kVA以下的计量用户;

Ⅴ类为单相计量用户;

当电能表到达轮换周期或故障更换时,为了保供电一般都采用不停电换表方式,然而不停电换表的过程无有效计量电量的方法。以换表时间30分钟计算,I类用户换表过程电量约3472.2度、II类用户约694.4度、III类用户约69.4度。

对于换表过程电量的追补:

一是采用平均功率计算换表过程电量,然后与用户协商追补。该方法存在电量可信度问题,特别是I、II类用户,对偏差的影响较大,易造成纠纷。

二是直接换表,无电量追捕动作,造成换表电量损失,I、II、III类用户换表损失较大。

三是无明确规范,存在人情电,跑冒滴漏现象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及换表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现场旧表表计更换,同时对现场表计更换期间电量进行旁路计量,并且对换表流程进行管控,确保换表准确、快速,电量全程无流失估算、计量准确、用户无争议,操作安全可靠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包括中控模块、新表连接模块、接线盒采样模块;

中控模块通过集束线缆连接新表连接模块及接线盒采样模块并进行通讯;

新表连接模块同新表各端子连接;

接线盒采样模块同接线盒各端子连接;

换表工作人员在进行电能表更换时,接线盒采样模块同接线盒连接后获取接线盒上下端电压、电流参数;

新表连接模块同新表连接后使新表上电并获取新表电压、电流参数;

中控模块显示指引换表步骤,通过控制获取新表连接模块及接线盒采样模块采样的电压、电流参数监控换表流程,确保换表过程中接线无误,换表过程中控制新表进行旁路计量,控制及检测新表连接模块及接线盒采样模块工作,管控现场换表流程,通过新表与老表交替计量方式实现换表过程电能计量零损失。

进一步的,中控模块具备显示屏,提示换表工作人员根据显示进行操作,当操作异常时进行报警提醒。

进一步的,新表连接模块可使用螺钉快速同电能表两端表盖安装孔连接,安装完成后,新表连接模块上连接端子自动对正新表电压、电流、485回路端子并连接。

进一步的,接线盒采样模块两端固定螺钉与接线盒两端螺孔快速连接,,连接后接线盒采样模块端子自动对正接线盒电压、电流回路并连接,从接线盒下端取电,用于新表上电。

进一步的,新表连接模块及接线盒采样模块,具备接触开关,在安装或拆除时,能够上传信号至中控模块。

进一步的,新表连接模块连接端子下端为十字结构,与新表完成连接后,卡入新表接线端子十字螺丝中,在新表安装时,拧动连接端子即可松紧新表接线端子螺丝,实现新表接线安装。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路换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中控模块开机,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安装接线盒采样模块至接线盒上,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接线盒采样模块接触开关闭合,中控模块检测接线盒采样模块安装是否正确,如正确则进入下一步,不正确则报警提醒;

S2、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安装新表连接模块与新表连接,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新表连接模块接触开关闭合,中控模块检测新表连接模块安装是否正确,如正确则进入下一步,不正确则报警提醒;

S3、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将新表与老表并联连接至入户电路中,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新表自动上电并通过新表连接模块获取新表表号及电压、电流数据,上传至中控模块,如中控模块接收到新表数据则安装正确,进入下一步,如中控模块未接收到新表数据,则安装不正确,报警提醒;

S4、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断开接线盒电压连片,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通过接线盒采样模块采样接线盒上桩头是否还有电压,并上传中控模块,如无电压则已断开,进入下一步,如有电压则未断开,报警提醒;

S5、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拆除老表,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此时电路电量由新表进行计量,此时新表电流突增,通过新表连接模块抄读新表电流数据上传中控模块,进行判断老表拆除是否正常,如出现电流变化,进入下一步,如未出现电流变化则报警提醒;

S6、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新表连同新表连接模块安装在现场表位上,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此时通过接线盒采样模块采样接线盒上桩头电压数据并上传中控模块,如上桩头电压正常,则安装正确,进入下一步,如上桩头电压异常,则安装不正确,报警提醒;

S7、中控模块显示屏显示恢复接线盒电压连片连通,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信息操作,新表连接模块自动控制断开给新表供电,通过新表连接模块485采样新表电压、电流数据并上传中控模块,如电压、电流数据正常,判断电压连片连通正常,则拆除新表新表连接模块并进入下一步,如电压、电流数据异常,则报警提醒;

S8、中控模块控制接线盒采样模块断开接触开关,如未断开,则报警提醒,如已断开则显示屏显示拆除接线盒采样模块,换表工作人员拆除接线盒采样模块,换表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使用在需要更换电表的台区中,实现不停电换表,尤其重点I、II类用户电表更换,能够准确记录追捕换表过程中电量,避免换表造成的电量损失,同时换表过程严格受控,保证更换表计准确、每步操作正确、电量计量无争议,能够保证换表流程规范、严谨。

本发明在电表更换时,换表工作人员只需连接旁路换表装置并按照中控模块指示一步步进行操作,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换表方法电量缺失、人情电等因素,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旁路换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旁路换表装置新表连接模块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旁路换表装置接线盒采样模块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一种旁路换表装置新表连接模块的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种旁路换表方法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中控模块;2、新表连接模块;3、接线盒采样模块;4、显示屏;5、安装孔;6、固定螺钉;7、螺孔;8、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包括中控模块1、新表连接模块2、接线盒采样模块3。

中控模块1通过集束线缆新表连接模块2及接线盒采样模块3并进行通讯。

新表连接模块2同新表各端子连接;

接线盒采样模块3同接线盒各端子连接;

换表工作人员在进行电能表更换时,新表连接模块2同新表连接后获取新表电压、电流参数;接线盒采样模块3同接线盒连接后获取接线盒上下端电压、电流参数;所述中控模块1显示指引换表步骤,通过获取新表连接模块2及接线盒采样模块3采样的电压、电流参数监控换表流程,确保换表过程中接线无误,换表过程中控制新表进行旁路计量,控制及检测新表连接模块2及接线盒采样模块3工作,管控现场换表流程,通过新表与老表交替计量方式实现换表过程电能计量零损失。

中控模块1具有显示屏4,能够提示、指引换表工作人员进行换表操作,当操作异常时进行异常信息提醒,中控模块1可以引导换表工作人员进行每一步操作,并对每一步操作进行自动判断,操作正确无误自动进入下一步,操作错误,显示错误信息,报警提醒,指导现场换表人员进行纠正。

新表连接模块2可使用螺钉快速同电能表两端表盖安装孔5连接,安装完成后,新表连接模块2上连接端子8自动对正新表电压、电流、485回路端子并连接,为新表上电,由于电能表为统一规格,因此可以使用工装形式,一次性压接固定至新表接线端子上,实现电压、电流、485回路端子快速连接,并可根据中控模块1指令,通过485端子抄表获取新表逻辑地址、电压、电流等数据。

接线盒采样模块3可通过两端固定螺钉6与接线盒两端螺孔7快速连接,连接后接线盒采样模块3端子自动对正接线盒电压、电流回路并连接,从接线盒下端取电,用于新表上电。接线盒具备统一要求规格,因此可以使用工装形式,一次性快速压接在接线盒上,并通过接线盒两端螺孔7实现工装快速固定,实现电压、电流回路快速连接,并从接线盒下桩取电,用于新表上电。

接线盒采样模块3可根据中控模块1指令对接线盒上桩电压电流数据进行采样,用于判断接线盒采样装置与接线盒是否可靠连接,并用于换表过程中接线盒电压连片断开判断、老表拆除判断等。

新表连接模块2及接线盒采样模块3具备接触开关,当装置安装或拆除时,可以上传装置状态信号至中控模块1,如:当接线盒采样模块3安装完成时,接触开关闭合,此时给出信号至中控模块1,中控模块1此时可根据信号进行采样指令下发,获取接线盒上桩电压电流数据,又比如:新表连接模块2安装完成后,接触开关闭合,此时中控模块1可控制给新表上电,并下发指令通过485进行抄读新表。

新表连接模块2连接端子8下端为十字结构,与新表完成连接后,卡入新表接线端子十字螺丝中,在新表安装时,拧动连接端子8即可松紧新表接线端子螺丝,实现新表接线安装。

基于上述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如图5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旁路换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中控模块1开机,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安装接线盒采样模块3至接线盒上,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接线盒采样模块3接触开关闭合,中控模块1检测接线盒采样模块3安装是否正确,如正确则进入下一步,不正确则报警提醒;

S2、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安装新表连接模块2与新表连接,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新表连接模块2接触开关闭合,中控模块1检测新表连接模块2安装是否正确,如正确则进入下一步,不正确则报警提醒;

S3、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将新表与老表并联连接至入户电路中,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新表自动上电并通过新表连接模块2获取新表表号及电压、电流数据,上传至中控模块1,如中控模块1接收到新表数据则安装正确,进入下一步,如中控模块1未接收到新表数据,则安装不正确,报警提醒;

S4、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断开接线盒电压连片,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通过接线盒采样模块3采样接线盒上桩头是否还有电压,并上传中控模块1,如无电压则已断开,进入下一步,如有电压则未断开,报警提醒;

S5、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拆除老表,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此时电路电量由新表进行计量,此时新表电流突增,通过新表连接模块2抄读新表电流数据上传中控模块1,进行判断老表拆除是否正常,如出现电流变化,进入下一步,如未出现电流变化则报警提醒;

S6、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新表连同新表连接模块2安装在现场表位上,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此时通过接线盒采样模块3采样接线盒上桩头电压数据并上传中控模块1,如上桩头电压正常,则安装正确,进入下一步,如上桩头电压异常,则安装不正确,报警提醒;

S7、中控模块1显示屏4显示恢复接线盒电压连片连通,换表工作人员按照显示屏4信息操作,新表连接模块2自动控制断开给新表供电,通过新表连接模块2,485采样新表电压、电流数据并上传中控模块1,如电压、电流数据正常,判断电压连片连通正常,则拆除新表新表连接模块2并进入下一步,如电压、电流数据异常,则报警提醒;

S8、中控模块1控制接线盒采样模块3断开接触开关,如未断开,则报警提醒,如已断开则显示屏4显示拆除接线盒采样模块3,换表工作人员拆除接线盒采样模块3,换表完成。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上述技术方案,做如下举例:

工作人员接收任务后,前往指定台区地址进行现场换表,现场需更换老表表计号码为201308070001,同工单进行比对,表号正确,此时对中控模块1进行开机,开机后,中控模块1显示屏4提示安装接线盒采样模块3并给出图画指引,现场人员安装接线盒采样模块3,安装完成后,中控模块1自动获取安装是否正确信息,如安装正确,中控模块1显示屏4自动指引提示安装新表连接模块2并给出图画指引,新表连接模块2安装完成后,中控模块1自动判断新表连接器是否连接成功,连接成功后,自动通过485获取新表逻辑地址及电压电流数据,并提醒现场换表人员与工单进行比对,如获取新表逻辑地址202207270002与工单一致,确认后,新表旁路计量完成,此时中控模块1自动跳转至下一步,提示断开接线盒电压连片,电压连片断开后,接线盒采样模块3监测到接线盒上桩电压为零,此时,拧开接线盒上桩电流螺丝并拆除老表,此时新表计量电流突增,判断老表拆除成功,中控模块1显示屏4提示将新表连接模块连同新表安装到原201308070001表位上,安装完成后,中控模块1监测接线盒上桩电压恢复为正常相电压,此时判断新表安装成功,提醒恢复电压连片连接,并给出图画指引,连接完成后,提示拆除新表连接模块2,此时如果之前电压连片未连接好,拆除时,中控模块1自动判断并给出报警信息。另外,新表连接模块2拆除后,自动断电,防止触电问题发生,如一切正常,中控模块1显示屏4提醒拆除接线盒采样模块3,至此换表过程完成,全程管控,并不造成电量流失。

在台区不停电更换电表时,普遍存在换表时电量计量缺失、人情电等现象,同时在换表过程中无法准确、严格控制换表流程,导致换表时长难以估量、换表损失电量难以计算、电量计算不准确用户投诉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旁路换表装置及换表方法,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手持终端提示进行操作,无需估算电量,人工比对工单,流程化更换表计,保证更换表计准确、电量计算精准,避免用户投诉,同时能够对操作进行管控,保证换表过程中电量计量真实有效性,相比于换表方式,保证了准确性,流程更加准确、可控。做到了输出结果准确、有效,同时电量计量准确有效避免了经济损失。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分类

0612011658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