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8:35:48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属于路基加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类土建工程遍及全国每个角落。而在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道路路面高程增高的情况,必须对原路基支挡结构进行处理。

现有的路基支挡结构工程,有的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为了保证新建道路结构的安全性,现有主要的处理方法是拆除原有的浆砌石挡土墙外,重新构筑一道更大的浆砌石挡土墙,现有的处理方法存的问题是:

1)浆砌石挡土墙的拆除过程与新建过程会产生大量灰尘,导致粉尘危害;

2)浆砌石挡土墙的拆除过程与新建过程工程量大,导致施工成本高。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在进行道路路面高程增高时,在保证新建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施工粉尘较大且工程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原浆砌石挡土墙上设置装配式格构框架,框架节点位置通过斜向玻璃钢锚杆紧固,斜向玻璃钢锚杆锚固段锚入基岩内;

S02、在原浆砌石挡土墙顶部通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卸荷板,卸荷板与原浆砌石挡土墙垂直,卸荷板左右两端位于原浆砌石挡土墙左右两侧;

S03、在卸荷板上采用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进行加高,在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上铺设透水混凝土路面。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2之前,将原路面结构上靠近原浆砌石挡土墙一侧半幅开挖出坑体,在坑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黏土隔水层和填充层,黏土隔水层上表面与原路面结构上表面齐平;

在步骤S03中卸荷板将黏土隔水层上表面完全覆盖。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n道第一土工钢塑格栅并使用填充材料将黏土隔水层下部填充压实,第一土工钢塑格栅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包括:

土工格室,所述土工格室设置在卸荷板上,在土工格室靠基岩一侧的原路面结构上表面直到透水混凝土路面填充EPS轻质回填材料;

第二土工格栅,所述第二土工格栅包括m个,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m个第二土工格栅设置在EPS轻质回填材料内,第二土工格栅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二土工格栅将土工格室靠基岩一侧的原路面结构上表面覆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

排水盲管,所述排水盲管一端插入EPS轻质回填材料内并贯通EPS轻质回填材料宽度方向,排水盲管另一端伸出远离基岩的土工格室。

进一步地,还包括:

生态边沟,所述生态边沟设置在上部道路结构的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与基岩之间,生态边沟底部设有第一碎石滤水层,生态边沟与排水盲管通过第一碎石滤水层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

绿化格室,所述绿化格室固定连接在土工格室远离基岩的一侧,所述排水盲管与绿化格室连通,绿化格室内填充种植土。

进一步地,所述卸荷板为L型,卸荷板的短墙位于原浆砌石挡土墙远离基岩的一侧侧部,卸荷板的短墙、土工格室远离基岩的一侧与卸荷板的长墙之间组成透水槽,透水槽底部的卸荷板的长墙上开有透水孔,透水孔连通卸荷板的长墙上下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

植物袋,所述植物袋通过短锚紧固在原浆砌石挡土墙远离基岩的一侧,生态袋位于透水孔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槽底部填充有第二碎石滤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增加路面高程时,无需对原悬臂式挡土墙进行拆卸,杜绝了原浆砌石挡土墙的拆除过程与新建过程产生的大量灰尘和工程量大的问题,并通过斜向玻璃钢锚杆提升原浆砌石挡土墙的水平荷载能力,通过卸荷板提升原浆砌石挡土墙的竖直荷载能力,从而在增加路面高程时,使得原浆砌石挡土墙的安全性有保证。本发明在增高道路路面高程时,在保证新建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施工粉尘小且工程量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道路路面高程增高时,在保证新建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施工粉尘较大且工程量大的问题,实现了在保证新建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具有施工粉尘小且工程量小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实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在进行道路路面高程增高时,在保证新建道路安全性的前提下,施工粉尘较大且工程量大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在增加路面高程时,对原浆砌石挡土墙1进行保留,杜绝了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拆除过程与新建过程产生的大量灰尘和工程量大的问题,并通过斜向玻璃钢锚杆3为原悬臂式挡土墙1提供一个拉力,提升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水平荷载能力,通过卸荷板8将原悬臂式挡土墙1上端的压力分散到原路面结构5,提升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竖直荷载能力,从而在增加路面高程时,使得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安全性有保证。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实例1:参考图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路基生态改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原浆砌石挡土墙1上设置装配式格构框架2,框架节点位置通过斜向玻璃钢锚杆3紧固,斜向玻璃钢锚杆3锚固段锚入基岩17内;

S02、在原浆砌石挡土墙1顶部通过钢筋套筒9灌浆连接卸荷板8,卸荷板8与原浆砌石挡土墙1垂直,卸荷板8左右两端位于原浆砌石挡土墙1左右两侧;

S03、在卸荷板8上采用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1进行加高,在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上铺设透水混凝土路面16。

在增加路面高程时,对原浆砌石挡土墙1进行保留,杜绝了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拆除过程与新建过程产生的大量灰尘和工程量大的问题,并通过斜向玻璃钢锚杆3为原悬臂式挡土墙1提供一个拉力,提升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水平荷载能力,通过卸荷板8将原悬臂式挡土墙1上端的压力分散到原路面结构5,提升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竖直荷载能力,从而在增加路面高程时,使得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安全性有保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2之前,将原路面结构5上靠近原浆砌石挡土墙1一侧半幅开挖出坑体,在坑体内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黏土隔水层7和填充层,黏土隔水层7上表面与原路面结构5上表面齐平;在步骤S03中卸荷板8将黏土隔水层7上表面完全覆盖。

黏土隔水层7能够阻挡水进入原浆砌石挡土墙1与基岩17之间的填充物内,避免水的渗入导致填充物对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压力增加而破坏原浆砌石挡土墙1结构,增加了路基的结构稳定性。黏土隔水层7上表面与原路面结构5上表面齐平使得从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渗透下来的水被挡在坑体外,避免了黏土隔水层7上积水导致与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的界面摩擦力减小,进一步增加了路基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填充层起到支撑黏土隔水层7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n道第一土工钢塑格栅6-1并使用填充材料将黏土隔水层7下部填充压实,第一土工钢塑格栅6-1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在填充层中使用第一土工钢塑格栅6-1可使得填充层的承载力增大,可防止黏土隔水层7塌陷或产生裂纹导致的黏土隔水层7漏水失效,进一步增加了路基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包括:土工格室11,所述土工格室11设置在卸荷板8上,在土工格室11靠基岩17一侧的原路面结构5上表面直到透水混凝土路面16填充EPS轻质回填材料12;第二土工格栅6-2,所述第二土工格栅6-2包括m个,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m个第二土工格栅6-2设置在EPS轻质回填材料12内,第二土工格栅6-2平面与水平面平行,第二土工格栅6-2将土工格室11靠基岩17一侧的原路面结构5上表面覆盖。

通过土工格室11起到保护EPS轻质回填材料12侧部的作用,EPS轻质回填材料12具有轻质、高强、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的特点,可减少上部道路结构的自重,减轻原浆砌石挡土墙1的压力,能较好地解决新建路基的过度沉降和差异沉降;另外土工格室11、EPS轻质回填材料12和第二土工格栅6-2均可在工厂预制,可进一步减少工程量,加快施工期的进度;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施工所用原料所含粉尘较少,极大的降低了粉尘污染;第二土工格栅6-2与EPS轻质回填材料12配合,既保证了上部道路结构自重较轻,也保证了上部道路结构承载力足够大,可防止上部道路结构塌陷或产生裂纹,增加了上部道路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盲管13,所述排水盲管13一端插入EPS轻质回填材料12内并贯通EPS轻质回填材料12宽度方向,排水盲管13另一端伸出远离基岩17的土工格室11。

通过排水盲管13可将渗入EPS轻质回填材料12内的水排出EPS轻质回填材料12,起到水资源集中回收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生态边沟14,所述生态边沟14设置在上部道路结构的复合式生态柔性挡土墙与基岩17之间,生态边沟14底部设有第一碎石滤水层15,生态边沟14与排水盲管13通过第一碎石滤水层15连通。

通过生态边沟收集岩体上流下来的水,避免水流冲击新建的路面,水通过第一碎石滤水层15过滤以后然后通过排水盲管13将收集到的水引流出去。

进一步地,还包括:绿化格室10,所述绿化格室10固定连接在土工格室11远离基岩17的一侧,所述排水盲管与绿化格室10连通,绿化格室10内填充种植土。在所述土工格室11及第二土工钢塑格栅之间填充原状土石压实。绿化格室10与土工格室11相邻板块采用合页式插销整体连接或固定连接,每两层格室高40cm之间采用长50cm的φ10锚钉沿纵向间隔2m,横向间隔1m进行固定。

通过排水盲管13与绿化格室10连通,使得排水盲管13回收到的水可用于浇灌绿化格室10内的植物,起到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工程维护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卸荷板8为L型,卸荷板8的短墙8-1位于原浆砌石挡土墙远离基岩17的一侧侧部,卸荷板8的短墙8-1、土工格室11远离基岩17的一侧与卸荷板8的长墙8-2之间组成透水槽,透水槽底部的卸荷板8的长墙8-2上开有透水孔,透水孔连通卸荷板8的长墙8-2上下表面。

通过卸荷板8的短墙8-1、土工格室11远离基岩17的一侧与卸荷板8的长墙8-2之间组成的透水槽,透水槽集中收集排水盲管13排出的水,使其水沿透水槽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还包括:植物袋4,所述植物袋4通过短锚紧固在原浆砌石挡土墙1远离基岩17的一侧,生态袋4位于透水孔正下方。

植物袋4主要起到增加绿化的作用,植物袋4接收通过透水槽的透水孔滴下来的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工程维护的成本。还避免了另行建设配套的沟渠,安装载荷板时直接就顺带建成了沟渠,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工程投资,使结构更具合理性、经济性,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为工程建设进度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槽底部填充有第二碎石滤层18。

通过第二碎石滤层18一是起到过滤水的作用,二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水直接冲击植物袋4导致植物袋4被破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562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