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0:25


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对于整车智能化程度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其整车的控制能力要求也大幅提升,这一过程推动整车电子电器架构逐渐从分布式架构向集中式专用域控制器架构进行不断演进和发展,以便提供更加高速、安全、可靠的电子架构。区域控制模块(ZCU,Zone Control Unit)作为车辆电子电气架构中区域级别的控制单元,负责管理和控制车辆的特定区域或功能区域。它通常与特定区域或子系统(如座椅控制、空调控制、仪表板控制等)相关联,用于处理相关区域的输入和输出。

区域控制模块在工作时功耗一般会达到几百毫安,为了降低整车待机功耗,防止蓄电池亏电,区域控制模块在不工作(比如休眠或低功耗模式)时功耗需要做到几毫安以下。比如现有技术中某区域控制模块在正常工作时功耗达400mA以上,而在休眠状态时其功耗能够做到不超过4mA。然而,在休眠模式下,区域控制模块需要实时采集外界唤醒源状态以及时唤醒控制器,但对区域控制模块来说,其唤醒源非常多,远远超出区域控制模块的微控制单元(MCU,Microcontroller Unit)的唤醒资源。因此,为了解决MCU唤醒资源不能满足区域控制模块唤醒需求这一问题,相关技术中最常用的解决方案是增加MCU的数量。这不仅会显著增加MCU本身的成本,而且也会相应增加外围电路和电源管理芯片的成本,导致总成本增加;与此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增加PCB的面积,增加产品的复杂度,不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的区域控制模块唤醒资源不能满足区域控制模块唤醒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本发明不仅可以使得车辆区域控制模块的唤醒资源能够满足区域控制模块唤醒需求,而且能够显著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通道的唤醒控制装置,用于连接车辆的区域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唤醒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以及多通道连接电路;所述多通道连接电路包括至少两个唤醒源连接子电路,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包括单向导通器件;

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配置为连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与所有所述单向导通器件的第一端共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的第二端配置为连接唤醒源,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共接点,配置为连接所述区域控制器的主控模块的中断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接地;

所述唤醒控制装置,配置为当与任一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连接的所述唤醒源唤醒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以唤醒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有所述单向导通器件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中断引脚。

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器件包括二极管,所有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共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配置为连接唤醒源的第一引脚;

所述唤醒控制装置,配置为当与任一所述二极管连接的所述唤醒源的所述第一引脚的电平由高到低时,导通所述第一三极管,以使得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中断引脚的电平由低到高并唤醒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地,所述唤醒控制装置还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电阻和第二开关控制电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配置为连接第二电源,所述第五电阻和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的控制端,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源;

所述唤醒控制装置,配置为当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连接的任一所述唤醒源唤醒时,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以使得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中断引脚的电平由低到高并唤醒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的共接点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共接后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配置为连接所述唤醒源的第二引脚;

所述唤醒控制装置,配置为当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连接的所述唤醒源的所述第二引脚的电平由低到高时,导通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以使得所述主控模块的所述中断引脚的电平由低到高并唤醒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地,所述唤醒控制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源之间的稳压电路。

可选地,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容器,所述电容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以及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电容器的第二端接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区域控制器,所述区域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所述唤醒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中断引脚,所述唤醒控制装置的输入端,配置为连接唤醒源;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共接点形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多个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的所述单向导通器件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的多个输入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文所述的区域控制器以及若干个唤醒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的所述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唤醒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唤醒源包括CAN、LIN、CANFD总线、硬线和/或以太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通过多通道连接电路,能够有效解决区域控制器的唤醒通道需求多于其主控模块唤醒口资源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能够使得唤醒功能得到保证,从而使得区域控制器的主控模块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与主控模块的中断引脚连接,由此能够通过主控模块的中断口唤醒主控模块,从而使得主控模块在休眠状态下的唤醒响应时间达到μs(微秒)级别,与相关技术的电平唤醒方案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能够使得区域控制器的唤醒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又进一步地,与相关技术中采用多款主控模块且同时需配置外围器件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方案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仅仅需要增加电阻及开关控制电路即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硬件电路逻辑简单;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电路控制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能够使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产品轻量化。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区域控制器及车辆与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具有同一发明构思,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区域控制器及车辆至少具有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所有优点,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上文中唤醒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多通道的唤醒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在一具体示例中其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波形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在一具体示例中其输入端和输出端电压波形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区域控制器的结构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电源-VCC1、第二电源-VCC2;

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多通道连接电路-130、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单向导通器件-1311、稳压电路-140;

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二极管-D1、D2、D10、电容器-C;

输出端-P1、输入端-P2;

中断引脚-INT、第一引脚-RX,第二引脚-INH;

唤醒控制装置-100、主控模块-200、唤醒源-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应当了解,说明书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地显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并且在说明书附图中用于说明本发明某些原理的图示性特征也会采取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以及,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有时在不同的附图之间共同使用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其重复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相似的标号和字母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适当情况下,如此使用的这些术语可替换。

应当明白,当元件被称为“连接到”、“耦接”其它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其它元件,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连接到"其它元件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的区域控制模块唤醒资源不能满足区域控制模块唤醒需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通道的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本发明不仅可以使得车辆区域控制模块的唤醒资源能够满足区域控制模块唤醒需求,而且能够显著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用于连接车辆的区域控制器和至少两个唤醒源。具体地,请参见图1,其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发明提供的多通道的唤醒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包括:用于连接车辆的区域控制器(图中未标示)和至少两个唤醒源300,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以及多通道连接电路130;所述多通道连接电路130包括至少两个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包括单向导通器件1311;所述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以及所述第二电阻R2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配置为连接第一电源VCC1,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的控制端与所有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第二端(即唤醒控制装置100的输入端P2)配置为连接唤醒源300,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共接点(即唤醒控制装置100的输出端P1),配置为连接所述区域控制器的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比如MCU_CAN_INT引脚),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接地;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当与任一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连接的所述唤醒源300唤醒时,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以唤醒所述主控模块200。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通过多通道连接电路130,能够有效解决区域控制器的唤醒通道需求多于其主控模块200唤醒口资源的问题,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能够使得唤醒功能得到保证,从而使得区域控制器的主控模块200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与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连接,由此能够通过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口唤醒主控模块200,从而使得主控模块200在休眠状态下的唤醒响应时间达到μs(微秒)级别,与相关技术的电平唤醒方案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能够使得区域控制器的唤醒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又进一步地,与相关技术中采用多款主控模块200且同时需配置外围器件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仅仅需要增加电阻及开关控制电路即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硬件电路逻辑简单;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电路控制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还能够使得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的产品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对被需要唤醒的主控模块200不作限定,比如所述主控模块200可以为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并且,本发明对微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作限定,有关微控制器的更详细内容请参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相关技术,在此,不展开详述。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对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为2个或更多个,由于每个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可以与一个对应的唤醒源300连接,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对唤醒源300的数量也不作限定,换句话说,唤醒控制装置100有多少个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就可以连接多少个唤醒源300。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对唤醒源300的类型也不作限定,所述唤醒源300可以为但不限于CAN、LIN、CANFD总线、硬线和以太网中的一者或多者。具体地,多个所述唤醒源300可以为同一种类型的总线,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总线。举例来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有的唤醒源300均为CAN总线,所有的唤醒源300也可以均为LIN总线。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其中一些唤醒源300为CAN总线,另一些唤醒源300为LIN总线。有关CAN、LIN、CANFD总线、硬线和/或以太网的更详细内容请参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相关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在其中一些示范性实施方式中,请参见附图2,图2为本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有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的共接点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仅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不仅硬件电路逻辑简单,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成本并有效提升电路控制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降低软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的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还能够使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的产品轻量化。

请继续参见图2,如图2所示,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包括二极管D1、D2、……、D10,所有所述二极管D1、D2、……、D10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共接,所述二极管D1、D2、……、D10的阴极配置为连接唤醒源300的第一引脚RX;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当与任一所述二极管D1、D2、……或D10连接的所述唤醒源300的所述第一引脚RX的电平由高到低时,导通所述第一三极管Q1,以使得所述主控模块200的所述中断引脚INT的电平由低到高并唤醒所述主控模块200。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单向导通器件1311包括二极管D1、D2、……、D10,且二极管D1、D2、……、D10的阳极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一三极管Q1的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1、D2、……、D10的阴极与唤醒源300的第一引脚RX连接,而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因此,当与任一二极管D1、D2、……、D10连接的唤醒源300的第一引脚RX的电平由高到低时,能够使得二极管D1、D2、……、D10导通,进而使得第一三极管Q1导通,由此使得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之间的电压升高,亦即使得所述主控模块200的所述中断引脚INT的电平由低到高,从而唤醒主控模块200。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虽然图2中以多通道连接电路130包括10个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为例进行说明,但很显然地,这并非本发明的限制,如前所述,本发明对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的数量不作限定,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虽然以二极管D1、D2、……、D10作为单向导通器件1311为例,但很明显地,本发明对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具体类型并不作限定。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可以为但不限于光耦、二极管和三极管等。

示例性地,在一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第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置的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源VCC1、输出端P1连接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连接对应的唤醒源300的第一引脚RX。具体地,第一电源VCC1在主控模块200处于休眠状态时保持5V输出;唤醒源300的第一引脚RX为CAN总线的数据输入引脚(比如MCU_CAN01_TX引脚),该数据输入引脚在接收到外部设备传来的数据时,电平由高到低。更具体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5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33.2KΩ,第三电阻R3以及第四电阻R4的阻值均为10KΩ,二极管D1的压降约为0.7V。由此,当任一路唤醒源300(本文以第一路唤醒源300为例)被唤醒时,其第一引脚RX的电压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二极管D1组成的回路中,总回路电流约(5-0.7)÷(10+10+1.5)=0.2mA,则第三电阻R3两端的电压差约为10×0.2=2V,亦即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压差为2V,第一三极管Q1导通,主控模块200的终端引脚的电平由低(约0V)跳到高电平(5×(33.2÷(33.2+1.5))=4.78V),主控模块200识别到上升沿,主控模块200即被唤醒。具体地,请参见图3,图3为图2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在一具体示例中其输入端P2和输出端P1电压波形仿真结果示意图。结合上文所述,图3中输入端P2的电压即为图2中二极管D1(以第一路唤醒源为例)的阴极与唤醒源300的第一引脚RX之间的电压,图3中输出端P1的电压即为图2中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的电压(亦即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的电压)。

优选地,请参见图1和图4。从图1和4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还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五电阻R5和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配置为连接第二电源VCC2,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的共接点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的控制端,配置为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唤醒源300;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当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连接的任一所述唤醒源300唤醒时,导通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和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以使得所述主控模块200的所述中断引脚INT的电平由低到高并唤醒所述主控模块200。由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通过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能够进一步拓展唤醒控制装置100支持的唤醒源300的数量,并为连接不同类型(比如可以同时支持高电平唤醒的唤醒源也可以支持低电平唤醒的唤醒源)的唤醒源300奠定了坚实基础。

请继续参见图4,在其中一些示范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所述第五电阻R5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共接点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第二端(本文中以第10路唤醒源为例,亦即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共接后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配置为连接所述唤醒源300的第二引脚INH;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配置为当与所述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连接的所述唤醒源300的所述第二引脚INH的电平由低到高时,导通所述第二三极管Q2和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具体为导通第一三极管Q1),以使得所述主控模块200的所述中断引脚INT的电平由低到高并唤醒所述主控模块200。由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包括第二三极管Q2,且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唤醒源300的第二引脚INH,因此,当与第六电阻R6连接的唤醒源300的第二引脚INH的电平由低到高时,能够使得第二三极管Q2导通,从而使得二极管D10阴极端的电压降低,进而导通二极管D10,使得第一三极管Q1导通,由此使得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之间的电压升高,亦即使得所述主控模块200的所述中断引脚INT的电平由低到高,从而唤醒主控模块200。

示例性地,在一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第二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置的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源VCC1、输出端P1连接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其中一路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连接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连接唤醒源300的第二引脚INH。具体地,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在主控模块200处于休眠状态时保持5V输出;唤醒源300的第二引脚INH为CAN总线的INH引脚,当CAN总线被唤醒时,INH引脚的电平由低到高。更具体地,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五电阻R5的阻值均为1.5KΩ,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33.2KΩ,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七电阻R7的阻值均为10KΩ,二极管D10的压降约为0.7V。由此,当与第二开关控制电路120连接的唤醒源300(本文以第10路唤醒源300为例)被唤醒时,其第二引脚INH(即CAN总线的INH引脚)的电压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比如12V),第六电阻R6以及第七电阻R7组成的回路中,总回路电流约12÷(10+10)=0.6mA,则第七电阻R7两端的电压差约为10×0.6=6V,亦即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压差为6V,第二三极管Q2导通,第五电阻R5与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共接点的电压被拉低,由高电平跳转至低电平,导致该路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的二极管D10导通。再结合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析可知:当二极管D10导通后,主控模块200的终端引脚的电平由低(约0V)跳到高电平(5×(33.2÷(33.2+1.5))=4.78V),主控模块200识别到上升沿,主控模块200即被唤醒。具体地,图5为图4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在一具体示例中其输入端P2和输出端P1电压波形仿真结果示意图。结合上文所述,图5中输入端的电压即为图4中唤醒源300的第二引脚INH与第六电阻R6的共接点的电压,图4中输出端的电压即为图2中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的电压(亦即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的电压)。

请继续参见图1,优选地,其中一些示范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一电源VCC1之间的稳压电路140。由此,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通过稳压电路140,可以使得第一电源VCC1的输出电压保持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唤醒控制装置10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在其中一些示范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压电路140包括电容器C,所述电容器C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VCC1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共接,所述电容器C的第二端接地。由此,采用电容器C实现稳压电路140,不仅成本低,而且容器还能够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形成低通滤波作用,从而将输入电压中的高频噪声、涟漪等干扰部分滤除,提升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表现。进一步地,当输入电压存在脉冲性的尖峰电压时,电容器C还可以通过充放电的过程缓解这些尖峰电压对负载(第一三极管Q1、二极管D1、D2、……、D10、第二三极管Q2等)的影响,从而提升唤醒控制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上述稳压电路140采用电容器C仅是示例性说明,而非本发明的限制,关于稳压电路140其他的实现方式,请参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悉知的相关技术,在此不展开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控制器,具体地,请参见图6,其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的结构框图。从图6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包括主控模块200以及上文实施例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唤醒控制装置100,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的输出端P1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0的中断引脚INT,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的输入端P2,配置为连接唤醒源300;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控制电路110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共接点形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的输入端P2,多个所述唤醒源连接子电路131的所述单向导通器件1311的第二端形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100的多个输入端P2。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与上文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具有同一发明构思,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至少具有上文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所有优点,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上文关于唤醒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以CAN总线为唤醒源300为例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发明,而不是本发明的限制。如上文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100还可以用于连接LIN总线等,有关连接LIN总线等其他类型唤醒源300时的工作原理,请根据本文公开的内容适应性理解。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文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以及若干个唤醒源,所述唤醒控制装置的所述输入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唤醒源电连接。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与上文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具有同一发明构思,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至少具有上文实施例提供的区域控制器的所有优点,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上文关于区域控制器的有益效果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优选地,在其中一些示范性实施方式中,所述唤醒源包括但不限于CAN、LIN、CANFD总线、硬线和/或以太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通过多通道连接电路,能够有效解决区域控制器的唤醒通道需求多于其主控模块唤醒口资源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能够使得唤醒功能得到保证,从而使得区域控制器的主控模块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2)、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与主控模块的中断引脚连接,由此能够通过主控模块的中断口唤醒主控模块,从而使得主控模块在休眠状态下的唤醒响应时间达到μs(微秒)级别,与相关技术的电平唤醒方案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能够使得区域控制器的唤醒响应时间大大缩短。

(3)、与相关技术中采用多款主控模块且同时需配置外围器件与电源管理芯片的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仅仅需要增加电阻及开关控制电路即可,不仅能够显著降低成本,硬件电路逻辑简单;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电路控制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降低软件开发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4)、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能够使得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产品轻量化。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区域控制器及车辆与上文实施例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具有同一发明构思,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区域控制器及车辆至少具有本发明提供的唤醒控制装置的所有优点,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上文中有关唤醒控制装置的有益效果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展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唤醒控制装置、区域控制器及车辆的不同构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当然,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列举的构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举一反三,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网络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一种主播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电能计量器具的误差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电学参数计量方法、装置、充电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一种自动化编译安装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计量自动化主站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计量自动化主站的故障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分类

0612011653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