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09:35:27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是一种用于静脉留置输液的医疗器械,主要应用于临床静脉穿刺,对病体进行用药、提供营养,同时可以避免多次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以及减轻病人的痛苦,也有利于降低护士的操作强度,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现有的留置针通常包括导管座、留置导管、穿刺针(或称为钢针、针芯)以及延长管,其中,所述导管座内构造有内部流道,所述留置导管设置于所述导管座的前端,并与所述内部流道相连通,所述导管座的侧壁构造有延长臂,且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内部流道相连通,所述延长管的一端与所述延长臂相连通,另一端与常用的输液三通(通常设置有肝素帽)相连通;穿刺针的尾端通常固定于针座,针座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操作的针翼,此外,延长臂与导管座的后端之间通常还设置有止血部件;在装配留置针时,穿刺针从导管座的后端插入内部流道,并经由内部流道,穿过依次穿过止血部件和留置导管,并使得穿刺针前端的突出到留置导管外,在实际使用留置针时,需要利用突出留置导管的穿刺针进行穿刺,以便同步将留置导管的前端插入到患者的血管内,当确认穿刺针的前端已经进入血管后,通常需要通过针翼和/或针座向后回抽穿刺针,根据规定,回抽的距离通常为0.5cm左右,以便使穿刺针的针尖回缩到留置导管内,避免在继续进针的过程中暴露在外的针尖会刺伤或刺穿血管;

然而,现有的留置针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现有的留置针都需要医护人员根据经验手动控制回抽距离,不仅需要在回抽穿刺针的过程中维持整个留置针,而且还需要控制回抽的距离,尤其是在对儿童设置留置针时,不仅操作复杂、麻烦,而且不能精确控制回抽距离;2、现有技术中虽然公开了一些可以防止针刺伤的留置针,但这些留置针仍旧存在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等问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的留置针,不仅具有自动回弹功能,可以在设置留置针的过程中,方便、准确的将穿刺针回抽所设定的距离,而且具有防针刺伤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留置针的安全性,从而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解决穿刺针自动回弹所设定距离及防针刺伤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型留置针,包括导管座、留置导管、穿刺针以及针座,所述导管座内构造有贯穿导管座两端的内部流道,所述留置导管设置于所述导管座的前端,并与所述内部流道相连通,所述导管座的侧壁构造有延长臂,且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内部流道相连通,

还包括压缩弹簧、保护部件、导向组件以及限位部件,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内部流道内,且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导管座,另一端连接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内部流道内,且导向组件构造有用于通过穿刺针的中心通孔,所述限位部件设置于导向组件,所述导管座的侧壁构造有与所述限位部件相适配的限位孔,

所述保护部件构造有用于通过穿刺针的中心通道,且所述保护部件还构造有用于锁紧穿刺针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转动的锁杆,保护部件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内部流道内,并位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

所述针座构造有与所述保护部件相适配、并用于插入内部流道的凸起部,所述穿刺针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凸起部,穿刺针前端的侧壁还构造有与所述锁紧机构相适配的锁孔,

当限位部件卡在所述限位孔时,所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限位部件从所述限位孔释放时,压缩弹簧驱动所述导向组件和保护部件沿内部通道同步移动所设定的距离,当穿刺针前端的针尖从中心通孔退进中心通道内后,所述锁杆自动卡入所述锁孔,以锁紧保护部件和穿刺针。在本方案中,导向组件和保护部件可以分别与内部通道构成移动副,而限位部件设置于导向组件,使得导向组件、限位部件以及保护部件可以一起沿内部通道移动,以改变压缩弹簧的状态;通过在导管座的侧壁构造限位孔,使得限位孔可以与限位部件相适配,以便在将限位部件和保护部件移动到设定位置处时,限位部件可以卡在限位孔处,使得压缩弹簧保持压缩状态,以便存储弹性势能,此时,穿刺针的状态是,依次穿过中心通道、中心通孔、压缩弹簧以及留置导管后,将针尖露出在留置导管之外,以便进行穿刺;当穿刺完毕,需要使穿刺针回抽所设定距离时,只需将限位部件从限位孔释放,此时,压缩弹簧失去约束,从而可以利用所存储的弹性势能驱动导向组件和保护部件沿内部通道移动所设定的距离,并同步驱动针座沿远离穿刺点的方向移动,达到驱动穿刺针自动回弹所设定距离的目的,使得穿刺针的针尖可以回缩到留置导管内所设定的位置处,以便在后续继续进针的过程中,避免暴露在留置导管外的针尖刺伤或刺穿血管;而当穿刺完毕,需要完全退出穿刺针时,只需通过针座,沿远离穿刺点的方向抽出穿刺针即可,而在这个过程中,穿刺针的针尖依次通过留置导管、留置导管、中心通孔以及中心通道向后退,当穿刺针的针尖完全进入中心通道后,锁紧机构的锁杆可以自动卡入锁孔内,使得穿刺针与保护部件连接为一体,二者不能相对运动,使得保护部件可以与穿刺针一起脱离导管座,并罩住穿刺针的针尖,从而达到隔离穿刺针的针尖,防止防针刺伤的目的。

进一步的,还包括可以穿过穿刺针的止血部件,所述止血部件设置于所述内部流道内,并位于所述延长臂与所述压缩弹簧之间,用于防止阻隔血液。止血部件的设置,既可以防止血液从内部流道的一端流入并从另一端流出,达到阻隔血液,使得血液只能沿延长臂流动,又可以使穿刺针穿过,以使得穿刺针的前端可以插入留置导管内,以便进行穿刺,此外,止血部件的设置,还可以有效约束穿刺针,增加穿刺针从导管座内脱出的阻力,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穿刺针自行脱出导管座,从而可以起到约束穿刺针和针座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止血部件采用橡胶塞或硅胶塞。止血部件采用橡胶塞或硅胶塞时,使得穿刺针可以顺利的穿过止血部件,一方面,可以起到上述阻隔血液、约束穿刺针和针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橡胶塞或硅胶塞具有较好的弹性,能产生弹性变形,当穿刺针穿过止血部件后,由于弹性变形的原因,止血部件对穿刺针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更好的阻隔血液,而当穿刺针退出止血部件后,由于弹性变形的原因,止血部件可以自动恢复初始时的状态,从而更好的阻隔血液,防止血液流失。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柱状结构的导向部及柱状结构的传动部,所述传动部构造于所述导向部的一侧,所述中心通孔分别构造于所述导向部和传动部,中心通孔的内径大于穿刺针的外径,且传动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导向部的外径,

所述导向部与内部流道构成移动副,

所述限位部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部,并位于传动部的侧壁与内部流道的侧壁之间。在本方案中,导向部与内部流道构成移动副,以便可以沿内部流道移动,而所述传动部用于接触保护部件,以便通过保护部件向针座传递动力,设置于针座的穿刺针可以通过中心通孔穿过导向组件,将限位部件的一端固定于导向部,使得当限位部件从限位孔释放后,正好位于传动部的侧壁与内部流道的侧壁之间,从而使得限位部件可以与导向组件一起同步移动,而当移动到限位孔的位置处时,限位部件正好可以顺势卡入限位孔内,达到锁紧压缩弹簧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为构造于方形结构,和/或所述限位部件为弹性卡片。

为更好的锁紧弹簧,优选的,所述弹性卡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组件,沿远离所述导向组件的方向,弹性卡片构造有拱形部,并在弹性卡片的另一端构造有折弯部,所述拱形部用于卡入所述限位孔,所述折弯部用于防止弹性卡片脱出限位孔。通过构造拱形部,既可以与限位孔相配合,锁紧压缩弹簧的目的,又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按压的方式,方便的从限位孔释放弹性卡片。

为解决弹性卡片容易自动从限位孔释放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的侧面构造有卡槽,所述卡槽包括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为弧形面或倾斜设置的平面,所述拱形部的侧面构造为与所述卡槽相适配,限位面用于引导导向组件向压缩弹簧的方向移动。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卡槽,并构造限位面,使得当限位部件卡在所述限位孔时,由于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拱形部的侧面会卡入所述卡槽内,并与限位面相适配,由于限位面倾斜设置,使得弹性卡片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会单纯的向限位孔内移动,而是会同步驱动导向组件向压缩弹簧的方向移动,才能达到释放弹性卡片的目的,从而有效解决弹性卡片容易自动从限位孔释放的问题。

为便于弹簧的安装和固定,优选的,所述内部流道构造有至少一个阶梯。以便将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阶梯处,有利于优化设计和简化装配。

为与所述内部流道相适配,优选的,所述保护部件为圆柱状结构,且所述中心通道构造于所述保护部件的中心位置处。

为解决防针刺伤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保护部件的侧壁构造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中心通道相连通,所述锁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一铰接柱铰接于保护部件,

第一铰接柱的上方构造有用于限制锁杆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的限位块,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柱,用于驱动锁杆的上端压紧于所述限位块,并使得锁杆的上端位于所述中心通道内,

在穿刺针插入中心通道的过程中,穿刺针驱动所述锁杆克服扭簧的扭力转动,在穿刺针退出中心通道的过程中,锁杆的下端自动卡入所述锁孔。即,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块和扭簧,使得在未插入穿刺针的状态下,所述锁杆的上端压紧限位块,下端卡在中心通道内,此时,锁杆只能沿远离限位块的方向转动,当插入穿刺针时,穿刺针的针杆正好可以挤压锁杆的下端,从而驱动锁杆沿远离限位块的方向转动,锁杆的下端可以逐渐转入所述安装槽内,使得穿刺针可以顺利通过保护部件的中心通道,而当需要退出穿刺针时,此时,穿刺针反向移动,当构造于穿刺针的锁孔移动到对应所述锁杆下端的位置处时,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锁杆的下端可以自动卡入锁孔内,并继续转动,直到锁杆的上端压紧限位块,锁杆不能继续转动,此时,穿刺针被锁杆锁死,不能再继续转动,从而使得穿刺针的针尖可以被罩在保护部件内,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发生防针刺伤事故。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塞,所述限位塞通过柔性带连接于所述限位块,当锁杆的上端位于所述限位块的一侧时,所述限位块用于卡在所述锁杆的另一侧,以限制锁杆沿远离限位块的方向转动。通过限位塞与限位块的配合,可以约束锁杆的两侧,从而有效防止锁杆转动,进而达到更稳定的锁紧穿刺针的目的。

为解决保护部件与导向组件的同步运动及适时分离问题,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传动杆和联动钩,所述联动钩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并通过第二铰接柱铰接于所述保护部件,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联动钩和锁杆,

所述导向组件的侧壁构造有与所述联动钩相适配的凹槽,当穿刺针位于所述中心通道内时,所述锁杆的上端远离限位块,且所述联动钩卡在所述凹槽内,当所述锁杆的上端压紧限位块时,所述联动钩脱离所述凹槽。在本方案中,锁杆、传动杆、联动钩可以构成四连杆机构,当穿刺针插入中心通道时,穿刺针的针杆正好可以挤压锁杆的下端,从而驱动锁杆沿远离限位块的方向转动,锁杆的下端可以逐渐转入所述安装槽内,并同步驱动所述联动钩转动,使得联动钩可以卡入导向组件的凹槽,从而使得保护部件与导向组件可以连接为一体,以便同步动作;当需要退出穿刺针时,此时,穿刺针反向移动,当构造于穿刺针的锁孔移动到对应所述锁杆下端的位置处时,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锁杆的下端可以自动卡入锁孔内,并继续转动,直到锁杆的上端压紧限位块,在这个过程中,锁杆的转动,通过传动杆驱动联动钩转动,使得联动钩可以脱离凹槽,从而使得保护部件与导向组件可以相互分离,分离后的保护部件可以与穿刺针一起脱离导管座,从而到达方便、高效分离穿刺针与导管座的目的,而且分离后的穿刺针受到保护部件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发生防针刺伤事故;此外,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还可以有效解决推针过程中,因为穿刺针与中心通道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导致导向组件会与穿刺针同步移动,使得锁杆不能卡入锁孔的问题,可以确保在锁杆卡入锁孔之前,穿刺针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导向组件移动。

为便于操作,进一步的,所述针座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操作的针翼。通过设置针翼,便于医护人员在设置留置针的过程中握持,从而更便于医护人员设置留置针。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安全型留置针,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具有自动回弹功能,可以在设置留置针的过程中,方便、准确的将穿刺针回抽所设定的距离,而且具有防针刺伤的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留置针的安全性,并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的特点,有利于更便捷地设置留置针,尤其适用于为儿童设置留置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的A-A视图,限位部件卡在限位孔处。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

图6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留置针,限位部件从限位孔处释放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I。

图8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留置针,锁杆卡入锁孔后的剖视图。

图9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留置针,保护部件与穿刺针脱离导管座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留置针,穿刺针的针尖自动回缩到留置导管内设定位置处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动回弹功能的留置针,穿刺针退出导管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导管座101、留置导管102、延长臂103、延长管104、内部流道105、止血部件106、限位孔107

针座201、凸起部202、穿刺针203、针翼204、锁孔205

压缩弹簧301、导向部302、传动部303、限位部件304、中心通孔305、拱形部306、折弯部307、卡槽308、限位面309、凹槽310

保护部件401、中心通道402、安装槽403、锁杆404、扭簧405、第一铰接柱406、限位块407、传动杆408、联动钩409、第二铰接柱420

限位塞501、柔性带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1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安全型留置针,包括导管座101、留置导管102、穿刺针203以及针座201,导管座101可以采用塑料制成,导管座101内构造有贯穿导管座101两端的内部流道105,留置导管102为塑料管,固定于导管座101的前端,并与所述内部流道105相连通,所述导管座101的侧壁构造有延长臂103,且所述延长臂103与所述内部流道105相连通,如图1及图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本留置针还包括压缩弹簧301、保护部件401、导向组件以及限位部件304,其中,压缩弹簧301设置于所述内部流道105内,且压缩弹簧301的一端固定于导管座101,另一端连接导向组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部流道105为圆形通道,压缩弹簧301的中心轴线与内部流道105的中心轴线共轴;

如图1及图2所示,导向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内部流道105内,且导向组件构造有用于通过穿刺针203的中心通孔305,所述限位部件304设置于导向组件,以便与导向组件同步移动,如图1-图6所示,导管座101的侧壁构造有与所述限位部件304相适配的限位孔107;

所述保护部件401构造有用于通过穿刺针203的中心通道402,且所述保护部件401还构造有用于锁紧穿刺针203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可转动的锁杆404,保护部件401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内部流道105内,并位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如图1-图6所示,

针座201可以优先采用塑料制成,如图1-图6所示,针座201构造有与所述保护部件401相适配、并用于插入内部流道105的凸起部202,所述凸起部202可以优先采用柱状结构,所述穿刺针203的尾端固定于所述凸起部202,穿刺针203前端的侧壁还构造有与所述锁紧机构相适配的锁孔205,可以优先采用方形结构;

如图所示,针座201的侧面还可以构造用于起标识作用的箭头;

在本实施例中,当限位部件304卡在所述限位孔107时,所述压缩弹簧301处于压缩状态,以便存储弹性势能;当所述限位部件304从所述限位孔107释放时,压缩弹簧301通过释放弹性势能驱动导向组件和保护部件401同步沿内部通道移动所设定的距离,从而驱动设置于保护部件401一侧的针座201移动所设定的距离;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和保护部件401可以分别与内部通道构成移动副,而限位部件304设置于导向组件,使得导向组件、限位部件304以及保护部件401可以一起沿内部通道移动,以改变压缩弹簧301的状态;通过在导管座101的侧壁构造限位孔107,使得限位孔107可以与限位部件304相适配,以便在将限位部件304和保护部件401移动到设定位置处时,限位部件304可以卡在限位孔107处,使得压缩弹簧301保持压缩状态,以便存储弹性势能,此时,穿刺针203的状态是,依次穿过中心通道402、中心通孔305、压缩弹簧301以及留置导管102后,将针尖露出在留置导管102之外,以便进行穿刺;当穿刺完毕,需要使穿刺针203回抽所设定距离时,只需将限位部件304从限位孔107释放,此时,压缩弹簧301失去约束,从而可以利用所存储的弹性势能驱动导向组件和保护部件401沿内部通道移动所设定的距离,并同步驱动针座201沿远离穿刺点的方向移动,达到驱动穿刺针203自动回弹所设定距离的目的,使得穿刺针203的针尖可以回缩到留置导管102内所设定的位置处,以便在后续继续进针的过程中,避免暴露在留置导管102外的针尖刺伤或刺穿血管;而当穿刺完毕,需要完全退出穿刺针203时,只需通过针座201,沿远离穿刺点的方向抽出穿刺针203即可,而在这个过程中,穿刺针203的针尖依次通过留置导管102、留置导管102、中心通孔305以及中心通道402向后退,当穿刺针203的针尖完全进入中心通道402后,锁紧机构的锁杆404可以自动卡入锁孔205内,使得穿刺针203与保护部件401连接为一体,二者不能相对运动,使得保护部件401可以与穿刺针203一起脱离导管座101,并罩住穿刺针203的针尖,从而达到隔离穿刺针203的针尖,防止防针刺伤的目的。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留置针还包括可以穿过穿刺针203的止血部件106,所述止血部件106设置于所述内部流道105内,并位于所述延长臂103与所述压缩弹簧301之间,用于防止阻隔血液;作为优选,所述止血部件106可以采用橡胶塞或硅胶塞,使得穿刺针203可以顺利的穿过止血部件106,一方面,可以起到上述阻隔血液、约束穿刺针203和针座201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橡胶塞或硅胶塞具有较好的弹性,能产生弹性变形,当穿刺针203穿过止血部件106后,由于弹性变形的原因,止血部件106对穿刺针203的侧壁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更好的阻隔血液,而当穿刺针203退出止血部件106后,由于弹性变形的原因,止血部件106可以自动恢复初始时的状态,从而更好的阻隔血液,防止血液流失。

导向组件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优选,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柱状结构的导向部302及柱状结构的传动部303,所述传动部303构造于所述导向部302的一侧,所述中心通孔305分别构造于所述导向部302和传动部303,中心通孔305的内径大于穿刺针203的外径,以便穿过穿刺针203,且传动部303的外径小于所述导向部302的外径,使得传动部303的侧壁与内部流道105的侧壁之间具有所设定的间隙,以便传动部303不与内部流道105直接接触,同时也便于布置限位部件304;

如图1-图6所示,所述导向部302与内部流道105可以构成移动副,以便沿内部流道105直线移动,所述限位部件3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部302,并可以正好位于传动部303的侧壁与内部流道105的侧壁之间,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302与内部流道105构成移动副,以便可以沿内部流道105移动,而所述传动部303用于接触针座201的凸起部202,以便向针座201传递动力,而设置于针座201的穿刺针203可以通过中心通孔305穿过导向组件,而将限位部件304的一端固定于导向部302,使得当限位部件304从限位孔107释放后,正好位于传动部303的侧壁与内部流道105的侧壁之间,从而使得限位部件304可以与导向组件一起同步移动,而当移动到限位孔107的位置处时,限位部件304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正好可以顺势卡入限位孔107内,达到锁紧压缩弹簧301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部302与传动部303可以为体结构;并可以优先采用塑料制成,以便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压缩弹簧301驱动导向组件沿内部流道105的移动距离可以为0.5cm左右,优选为3-5mm,而为了进一步严格限制导向组件的移动距离,所述内部流道105内还可以构造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构造于导向部302的一侧,并使得导向部302位于压缩弹簧301与限位挡块之间,使得限位部件304从限位孔107释放后,导向部302移动到接触限位挡块时所行走的距离正好等于所设定的距离,利用限位挡块限制导向部302继续移动,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回弹距离的目的。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孔107可以优先构造为方形结构,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限位部件304可以为弹性卡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通过弹性变形脱离限位孔107,而当运动到限位孔107的位置处时,也可以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伸展,并自动卡入所述限位孔107内,达到锁紧压缩弹簧301的目的。

可以理解,所述弹性卡片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优选,如图4-图6所示,所述弹性卡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组件,沿远离所述导向组件的方向,弹性卡片构造有拱形部306,如图4-图6所示,并在弹性卡片的另一端构造有折弯部307,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307为90度弯折结构;所述拱形部306用于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卡入所述限位孔107,如图4-图6所示,而所述折弯部307正好可以用于防止弹性卡片在卡入限位孔107的过程中脱出限位孔107,起到限制弹性卡片另一端的目的,如图4-图6所示,通过构造拱形部306,既可以与限位孔107相配合,锁紧压缩弹簧301的目的,又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按压的方式,方便的从限位孔107释放弹性卡片。

如图4-图6所示,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限位孔107的侧面构造有卡槽308,所述卡槽308包括限位面309,所述限位面309为弧形面或倾斜设置的平面,所述拱形部306的侧面构造为与所述卡槽308相适配,尤其是要与限位面309相适配,限位面309用于引导导向组件向压缩弹簧301的方向移动,即引导导向组件沿压缩压缩弹簧301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卡片可以与卡槽308形成配合,尤其可以与限位面309形成配合,使得当限位部件304卡在所述限位孔107时,由于压缩弹簧301的弹力作用,拱形部306的侧面会卡入所述卡槽308内,并与限位面309相适配,由于限位面309倾斜设置,使得弹性卡片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会单纯的向限位孔107内移动,而是会同步驱动导向组件向压缩弹簧301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才能达到释放弹性卡片的目的,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改变释放弹性卡片时弹性卡片的运动路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增加释放弹性卡片时所需的力,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弹性卡片容易自动从限位孔107释放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内部流道105构造有至少一个阶梯,作为举例,如图2所示,所述内部流道105构造有一个阶梯,所述压缩弹簧301的一端正好可以安装于所述阶梯处,如图2所示,可以有效解决压缩弹簧301的安装和固定问题。

为便于操作,如图1所示,所述针座20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操作的针翼204,通过设置针翼204,便于医护人员在设置留置针的过程中握持,从而更便于医护人员设置留置针。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将压缩弹簧3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阶梯处,另一端固定连接导向组件,使得导向组件不会在内部流道105内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固定于导向组件的限位部件304具有确定的位置和运动路径,而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所述限位孔107可以优先构造于与所述延长臂103互成90度的方位处,而所述限位部件304的设置方位与所述限位孔107相适配,使得限位孔107正好位于限位部件304的运动路径上,例如,如图2-图6所示,限位孔107构造于导管座101的左侧,限位孔107构造于导管座101的上方,而在实际使用时,所述针翼204可以位于所述导管座101的右侧,从而便于医护人员的双手分别握持延长臂103和针翼204进行留置针的设置操作,也便于医护人员从上方通过按压限位部件304来释放限位部件304,进而达到使穿刺针203自动回弹所设定距离的效果,操作非常的方便;同理,作用优选,当锁孔205可以与限位孔107构造于同一方位,使得当延长臂103和针翼204分别位于导管座101的左右两侧时,锁孔205和锁杆404正好位于导管座101的中间位置处,使得锁杆404正好位于锁孔205的直线运动路径上,以便二者相互配合使用。

为与所述内部流道105相适配,保护部件401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优选,所述保护部件401可以采用圆柱状结构,且所述中心通道402构造于所述保护部件401的中心位置处,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而为解决防针刺伤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扭簧405,所述保护部件401的侧壁构造有安装槽403,所述安装槽403与所述中心通道402相连通,所述锁杆404设置于所述安装槽403内,并通过第一铰接柱406铰接于保护部件401,如图3及图4所示,锁杆404可以相对于保护部件401转动所设定的角度;

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第一铰接柱406的上方构造有用于限制锁杆404转动角度和转动方向的限位块407,所述扭簧405套设于所述第一铰接柱406,且扭簧405两端的扭臂分别与保护部件401及锁杆404相连,扭簧405用于驱动锁杆404的上端压紧于所述限位块407,并使得锁杆404的上端位于所述中心通道402内,如图3、图4、图7及图11所示;

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在穿刺针203插入中心通道402的过程中(即,穿刺针203沿靠近留置导管102的方向插入中心通道402),穿刺针203驱动所述锁杆404克服扭簧405的扭力而转动(如图所示,沿顺时针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穿刺针203的针杆可以顺利通过中心通道402;

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在穿刺针203退出中心通道402的过程中(即,穿刺针203沿远离留置导管102的方向退出中心通道402),锁杆404的下端可以自动卡入所述锁孔205内,如图所示;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块407和扭簧405,使得在未插入穿刺针203的状态下,所述锁杆404的上端压紧限位块407,下端卡在中心通道402内,此时,锁杆404只能沿远离限位块407的方向转动,当插入穿刺针203时,穿刺针203的针杆正好可以挤压锁杆404的下端,从而驱动锁杆404沿远离限位块407的方向转动,锁杆404的下端可以逐渐转入所述安装槽403内,使得穿刺针203可以顺利通过保护部件401的中心通道402,而当需要退出穿刺针203时,此时,穿刺针203反向移动,当构造于穿刺针203的锁孔205移动到对应所述锁杆404下端的位置处时,在扭簧405的弹力作用下,锁杆404的下端可以自动卡入锁孔205内,并继续转动,直到锁杆404的上端压紧限位块407,锁杆404不能继续转动,此时,穿刺针203被锁杆404锁死,不能再继续转动,从而使得穿刺针203的针尖可以被罩在保护部件401内,由于弹簧的约束作用和限位块407的限位作用,使得锁杆404很难退出锁孔205,以便有效约束穿刺针203,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发生防针刺伤事故。

而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本留置针还可以包括限位塞501,所述限位塞501通过柔性带502连接于所述限位块407,在未使用时,限位塞501可以先放置于限位块407一侧的安装槽403内,当锁杆404的上端位于所述限位块407的一侧时,即,当锁杆404卡入锁孔205内后,所述医护人员可以手动将限位块407卡在锁杆404另一侧的安装槽403内,如图9所示,以限制锁杆404沿远离限位块407的方向转动;通过限位塞501与限位块407的配合,可以约束锁杆404的两侧,从而有效防止锁杆404转动,进而达到更稳定的锁紧穿刺针203的目的。

而在更完善的方案中,为解决保护部件401与导向组件的同步运动及适时分离问题,作为优选,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传动杆408和联动钩409,所述联动钩409设置于所述安装槽403内,并通过第二铰接柱420铰接于所述保护部件401,所述传动杆408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联动钩409和锁杆404,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使得锁杆404、传动杆408、联动钩409可以构成四连杆机构,以便同步动作;

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所述导向组件的侧壁构造有与所述联动钩409相适配的凹槽310,具体而言,所述凹槽310构造于所述传动部303,当穿刺针203位于所述中心通道402内时,所述锁杆404的上端远离限位块407,且所述联动钩409卡在所述凹槽310内,如图3及图4所示;当所述锁杆404的上端压紧限位块407时,所述联动钩409脱离所述凹槽310,如图3、图4、图7-图11所示,具体而言,当穿刺针203插入中心通道402时,穿刺针203的针杆正好可以挤压锁杆404的下端,从而驱动锁杆404沿远离限位块407的方向转动,锁杆404的下端可以逐渐转入所述安装槽403内,并同步驱动所述联动钩409转动,使得联动钩409可以卡入导向组件的凹槽310,如图3、图4及图7所示,从而使得保护部件401与导向组件可以连接为一体,以便同步动作;

当需要退出穿刺针203时,此时,穿刺针203反向移动,当构造于穿刺针203的锁孔205移动到对应所述锁杆404下端的位置处时,在扭簧405的弹力作用下,锁杆404的下端可以自动卡入锁孔205内,并继续转动,直到锁杆404的上端压紧限位块407,在这个过程中,锁杆404的转动,通过传动杆408驱动联动钩409转动,使得联动钩409可以脱离凹槽310,如图8所示,从而使得保护部件401与导向组件可以相互分离,如图8-图11所示,分离后的保护部件401可以与穿刺针203一起脱离导管座101,从而到达方便、高效分离穿刺针203与导管座101的目的,而且分离后的穿刺针203受到保护部件401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发生防针刺伤事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部件401可以优先采用塑料制成。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还包括延长管104和输液三通,所述延长管10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延长臂103,并与所述延长臂103相连通,所述输液三通设置有肝素帽,所述延长管104另一端与所述输液三通相连,并与所述肝素帽相连通,以便利用肝素帽连接输液器,从而可以方便、安全的构建输液通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安全型留置针
  • 一种防拔出安全型留置针
技术分类

06120112226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