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婴儿车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10:17


一种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针对双胞胎设计的双座婴儿车,大大方便了父母外出活动时对两个儿童的同时携带与看护。现有的双座婴儿车以横向并排的双座婴儿车为主,这种婴儿车结构相对简单,相当于两个单座婴儿车的横向拼合。然而由于横向并排导致宽度加倍,使婴儿车的通过性变差,转弯半径增大,从而增加婴儿车的整体操作难度,无形中增加婴儿车的危险性。

相对于横向排列的婴儿车而言,纵向排列的婴儿车宽度与单座婴儿车一致,通过性变化不大,转弯半径略有增加,整体操纵性较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双座婴儿车结构。然而纵向排列的婴儿车需要在前轮与后轮之间布置两个座位,使得前轮和后轮之间的间距较大,对结构强度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纵向排列的婴儿车分为前后座位高度一致的婴儿车和前后高度不同的婴儿车。前者的两个座位可以统一安置在轮架组件上,后者的两个座位可以分别安置在轮架组件和定位杆上或是统一安装在定位杆上。其中,座位高度不同的婴儿车的结构能够被设计地更加紧凑,使得婴儿车更易于操纵。

综上,纵向排列且座位高度不同的婴儿车,由于前后轮间距较大,且结构较为紧凑,使得婴儿车的整体操纵性和安全性均较高,但是同时导致了婴儿车的收合难度较大,不便于携带,且储存过程的占用空间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车,能够容纳两个婴儿同时乘用,且在保证婴儿车结构紧凑、可操纵性强的基础上,更方便收合,以使对婴儿车的携带更方便,并减少婴儿车储存过程的占用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

手把杆;

两个前轮、两个后轮和分别与所述两个前轮和所述两个后轮连接的轮架组件;

两个定位杆,并排设置以连接所述轮架组件和手把杆;

两个座位,分别设置于轮架组件和所述定位杆;

第一收合关节,连接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之间,用于锁定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对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进行解锁;以及

第二收合关节,设置于所述轮架组件,用于锁定所述轮架组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或者对所述轮架组件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手把杆上具有收合开关,所述收合开关被按压时能够触发第一收合关节解锁,以便在所述手把杆相对于所述定位杆折叠到预设角度时,进一步触发所述第二收合关节解锁,从而在所述轮架组件自身折叠后,完成所述婴儿车的整体收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包括:

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把杆,内部设有第一内齿;

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杆,内部设有第二内齿,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

第一转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互相旋转;以及

第一定位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内齿和第一内齿之一啮合,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内齿和所述第二内齿均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合开关还包括:

第一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能够提供弹性力使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在所述第二位置同时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和所述第二内齿;以及

第一拨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能够通过旋转推动所述第一定位齿轮沿所述第一转轴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第一钢绳,连接于所述收合开关和所述第一拨动轮之间,能够在所述收合开关被按压时牵引所述第一拨动轮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动轮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槽体,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分布于以所述第一拨动轮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所述第一槽体的深度沿同一时针方向渐深,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拨动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槽体相对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拨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在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内滑动,并抵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槽体的不同深度处,以使所述第一拨动轮改变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合关节包括:

第三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杆,内部设有第三内齿;

第四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架组件,内部设有第四内齿,并与所述第三壳体相对设置;

第二转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并使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可互相旋转;以及

第二定位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之间,并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三位置与第三内齿和第四内齿之一啮合,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三内齿和所述第四内齿均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合开关还包括:

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四壳体之间,能够提供弹性力使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在所述第四位置同时啮合于所述第三内齿和所述第四内齿;以及

第二拨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能够通过旋转推动所述第二定位齿轮沿所述第二转轴向所述第四壳体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第二钢绳,连接于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和所述第二拨动轮之间,能够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旋转时牵引所述第二拨动轮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齿轮靠近所述第二拨动轮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槽体,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分布于以所述第二定位齿轮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所述第二槽体的深度沿同一时针方向渐深,所述第二拨动轮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二槽体相对的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拨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在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内滑动,并抵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槽体的不同深度处,以使所述第二拨动轮改变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四壳体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合关节还包括:

收合联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可随所述第一壳体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及

收合牵引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可与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相啮合地随所述第二壳体旋转;

其中,所述收合牵引齿条上开设有与齿条延伸方向一致的长槽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长槽孔以使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从而牵引设置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远离所述手把杆的一端的所述第二钢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并且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未折叠的状态下,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的缺齿区域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相对,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完全折叠状态下,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的有齿区域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缺齿区域的范围被配置为: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从未折叠状态折叠至设定角度时,使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有齿区域开始接触所述收合牵引齿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槽孔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齿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中心与齿顶之间的距离,所述长槽孔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齿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中心与齿顶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合牵引齿条两端的齿高小于等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中段的齿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架组件包括:

第一前轮架,一端连接所述两个前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第一侧;

第二前轮架,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第二侧;以及

后轮架,第一端连接所述婴儿车的后轮,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前轮架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前轮架和所述第二前轮架以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为铰接点可折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连杆组件,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轮架组件和所述定位杆之间,并在所述婴儿车的整体收合过程中可折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杆;

第二连杆,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杆,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轮架的第二端;以及

第三连杆,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在所述定位杆上具有设定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架组件还包括:

前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前轮架的中部;

中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收合关节;

后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后轮架的第二端;以及

后轮轴,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后轮的轮心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杆在两个所述定位杆之间的长度可伸缩,且所述前横梁、所述中横梁、所述后横梁以及所述后轮轴可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座位包括:

第一座位,可拆卸且位置可调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前轮架之间;以及

第二座位,可拆卸且位置可调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定位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位和所述第二座位沿所述两个定位杆之间间距所在直线的方向可折叠。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车,至少能够容纳两个婴儿同时乘用,且在保证婴儿车结构紧凑、可操纵性强的基础上,更方便收合,以使对婴儿车的携带更方便,并减少婴儿车储存过程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去除座位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三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四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定位杆和手把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钢绳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定位杆、手把杆、第一收合关节和第二收合关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收合关节处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收合关节处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壳体与收合联动齿轮及收合牵引齿条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收合关节处锁定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收合关节处解锁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收合牵引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收合联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手把杆相对于定位杆折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收合牵引齿条与收合联动齿轮的未啮合状态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收合牵引齿条与收合联动齿轮的啮合状态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手把杆相对于定位杆处完全折叠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钢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收合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拨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四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齿轮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齿轮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齿轮处于锁定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定位齿轮处于解锁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把杆,11、收合开关;

21、前轮,22、后轮,23、轮架组件,231、第一前轮架,232、第二前轮架,233、后轮架,234、前横梁,235、中横梁,236、后横梁,237、后轮轴;

3、定位杆;

4、座位,41、第一座位,42、第二座位;

5、第一收合关节,51、第一壳体,511、第一内齿,512、第一凸起,52、第二壳体,521、第二内齿,53、第一转轴,54、第一定位齿轮,55、第一弹性组件,56、第一拨动轮,561、第一槽体,57、收合联动齿轮,571、缺齿区域,572、有齿区域,58、收合牵引齿条,581、长槽孔;

6、第二收合关节,61、第三壳体,611、第三内齿,62、第四壳体,621、第四内齿,63、第二转轴,64、第二定位齿轮,641、第二槽体,65、第二弹性组件,66、第二拨动轮,661、第二凸起;

71、第一钢绳,72、第二钢绳;

8、连杆组件,81、第一连杆,82、第二连杆,83、第三连杆。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31所示: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

手把杆;

两个前轮、两个后轮和分别与所述两个前轮和所述两个后轮连接的轮架组件;

两个定位杆,并排设置以连接所述轮架组件和手把杆;

两个座位,分别设置于轮架组件和所述定位杆;

第一收合关节,连接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之间,用于锁定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之间的相对位置,或者对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进行解锁;以及

第二收合关节,设置于所述轮架组件,用于锁定所述轮架组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或者对所述轮架组件进行解锁;

其中,所述手把杆上具有收合开关,所述收合开关被按压时能够触发第一收合关节解锁,以便在所述手把杆相对于所述定位杆折叠到预设角度时,进一步触发所述第二收合关节解锁,从而在所述轮架组件自身折叠后,完成所述婴儿车的整体收合。

本公开所提供的婴儿车沿竖直方向安置有两个座位,并且其中之一安置于所述轮架组件,其中另一安置于所述定位杆,使得所述婴儿车的轮架组件和所述定位杆均较普通单座婴儿车更长,因此有必要针对所述轮架组件和所述定位杆进行相应的收合设计。

基于此,所述第一收合关节被用于对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进行收合,而所述第二收合关节则针对于所述轮架组件进行收合,从而使所述婴儿车从长度方向上尽可能地减少收合后的长度,使收合后的体积更小。

同样的,区别于单座婴儿车单次动作即可进行收合的操作,对双座婴儿车的收合过程中,两次收合关节的作用部位相距较远,因此单次的收合控制动作,例如按动收合按钮或者牵引收合钢绳等,难于作用于较远的收合关节;此外,两个收合关节同时收合还容易产生部件间的互相干涉,无形中增加收合操作的难度。

针对于此,本申请通过引入所述第一收合关节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联动收合,即只有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解锁,且所述手把杆相对于所述定位杆折叠到预设角度时,才会触发所述第二收合关节解锁。因此收合作业的操作者只能按照既定的操作顺序对婴儿车进行收合处理,避免误操作,并通过各自独立的控制方式提高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和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锁定与解锁动作的可靠性。

所述婴儿车的收合过程如图2~图6所示,其中图2示出了婴儿车未经收合(且去除座位)的状态;图3示出了在收合开关的控制下,手把杆以所述第一收合关节为旋转中心旋转至重合于所述定位杆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二收合关节被解锁;图4~图5则示出了所述轮架组件以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为旋转中心被折叠的两个中间状态;而图6则示出了所述婴儿车的完全收合状态,此时占用空间极小,便于携带和储存。

如图7~9所示,分布为所述手把杆、所述定位杆、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和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连接状态、爆炸结构和内设所述第一钢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所述第一钢绳所连接的所述收合开关和所述第一收合开关的关系:当按动所述收合开关时,所述第一钢绳将向所述手把杆一侧牵引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的解锁。

而所述第一收合关节的解锁则如图10~14所示,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包括:

第一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把杆,内部设有第一内齿;

第二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杆,内部设有第二内齿,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相对设置;

第一转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可互相旋转;以及

第一定位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内齿和第一内齿之一啮合,在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内齿和所述第二内齿均啮合。

所述第一收合关节采用所述第一定位齿轮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相啮合的形式控制锁定或解锁,即单独啮合时使所述第一收合关节解锁,而同时啮合时则使所述第一收合关节锁定,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齿轮与所述第一内齿、所述第二内齿间的啮合,更均匀地传递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手把杆之间的周向载荷,避免传统插键槽配合时应力过于集中在键上的弊端,给所述第一收合关节以更高的可靠性与许用的应力范围。

此外,对所述第一定位齿轮的解锁方向沿轴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定位齿轮的受力方向,也能够保证即使在所述第一定位关节承受较大的周向载荷时,解锁动作依旧能够以相对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完成,从而使对所述第一收合关节的解锁与锁定更具独立性。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定位齿轮沿轴向的运动形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合开关还包括:

第一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能够提供弹性力使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在所述第二位置同时啮合于所述第一内齿和所述第二内齿;以及

第一拨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能够通过旋转推动所述第一定位齿轮沿所述第一转轴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第一钢绳,连接于所述收合开关和所述第一拨动轮之间,能够在所述收合开关被按压时牵引所述第一拨动轮旋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和所述第一拨动轮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内所设置的相对位置多样,只需保证所述第一定位齿轮在锁定状态下的同时啮合和解锁状态下的单独啮合即可。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拨动轮在旋转时推动所述第一定位齿轮沿轴向从同时啮合的第二位置运动至单独啮合的第一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动轮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槽体,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分布于以所述第一拨动轮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所述第一槽体的深度沿同一时针方向渐深,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拨动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多个第一槽体相对的多个第一凸起,所述多个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一拨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在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内滑动,并抵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槽体的不同深度处,以使所述第一拨动轮改变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槽体开设的基准面即是所述第一拨动轮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以此面为基准,多个所述第一槽体的深度沿同一圆周方向渐深。此时的同一圆周方向指的是同为顺时针方向或同为逆时针方向,具体时针方向的选取需要依照于所述第一钢绳的牵引方向与所述第一槽体的面朝方向确定。

进一步的,如图21~22所示,在所述手把杆经所述第一收合关节的解锁,完全重叠于所述定位杆时,所述第二收合关节被解锁,此时所述第二钢绳牵引于所述第一收合关节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解锁与锁定。

具体而言,类似于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如图23~3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合关节包括:

第三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杆,内部设有第三内齿;

第四壳体,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架组件,内部设有第四内齿,并与所述第三壳体相对设置;

第二转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并使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可互相旋转;以及

第二定位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之间,并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三位置与第三内齿和第四内齿之一啮合,在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第四位置与所述第三内齿和所述第四内齿均啮合。

类似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合开关还包括:

第二弹性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四壳体之间,能够提供弹性力使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在所述第四位置同时啮合于所述第三内齿和所述第四内齿;以及

第二拨动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三壳体之间,能够通过旋转推动所述第二定位齿轮沿所述第二转轴向所述第四壳体移动到所述第三位置;

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第二钢绳,连接于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和所述第二拨动轮之间,能够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旋转时牵引所述第二拨动轮旋转。

类似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齿轮靠近所述第二拨动轮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槽体,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分布于以所述第二定位齿轮中心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所述第二槽体的深度沿同一时针方向渐深,所述第二拨动轮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二槽体相对的多个第二凸起,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拨动轮旋转过程中能够分别在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内滑动,并抵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槽体的不同深度处,以使所述第二拨动轮改变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四壳体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中,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一凸起分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拨动轮相对的侧面,而在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中,所述第二槽体和所述第二凸起则分设于所述第二定位齿轮和所述第二收合齿轮相对的侧面。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知晓在所述第一收合关节或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中,只需将相互配合的槽体与凸起分设在两个不同零件沿轴向相对的两个侧面即可,并不限于壳体、定位齿轮抑或拨动轮,因此选择设置于其中之二或其他部件可具体依照于零部件的生产设计难度而定。

如图15~20所示,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收合关节对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联动收合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合关节还包括:

收合联动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并可随所述第一壳体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以及

收合牵引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并可与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相啮合地随所述第二壳体旋转;

其中,所述收合牵引齿条上开设有与齿条延伸方向一致的长槽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长槽孔以使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可滑动,从而牵引设置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远离所述手把杆的一端的所述第二钢绳。

通过所述收合联动齿轮和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设置,将所述定位杆和所述手把杆之间的旋转运动巧妙转化为所述第二钢绳的直线运动,从而以结构较小的零部件实现了收合动作中运动方式的改变。此外,所述收合联动齿轮和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运动传递方向不限,即再将所述手把杆从折叠位置旋转至打开位置后,所述第二钢绳将以相反的运动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收合关节重新锁定。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所述第二钢绳位移的精确控制,并防止在误操作下,旋转所述手把杆较小的角度即打开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锁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并且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未折叠的状态下,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的缺齿区域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相对,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完全折叠状态下,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的有齿区域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相对。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缺齿区域的范围被配置为: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定位杆从未折叠状态折叠至设定角度时,使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有齿区域开始接触所述收合牵引齿条。

可以想到,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有齿区域的大小与所述第二钢绳的位移长度呈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上的有齿区域来控制所述第二钢绳的位移长度。

而由于所述收合开关被设置于所述手把杆上,在推动婴儿车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操纵人对所述收合开关的误触,此时即使所述第一收合开关被解锁,所述手把杆得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收合开关旋转,然而在所述收合联动齿轮采用不完全齿轮结构的前提下,只要所述手把杆的旋转角度不超过特定的角度范围内,都不会对所述第二收合开关进行解锁操作,从而保证了所述轮架组件的结构稳定,进而保证了所述婴儿车的整体结构相对稳定,此时操纵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纠正该误操作,将所述手把杆回归原位,避免了一旦误触就导致整个婴儿车结构的瞬间整体解锁所可能给乘用婴儿带来的损伤。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收合牵引齿条和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之间的有效啮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槽孔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齿根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中心与齿顶之间的距离,所述长槽孔长度方向的中线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齿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中心与齿顶之间的距离。

其中在先的距离要求被用以保证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齿能够被容纳进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齿间,而在后的距离要求被用以保证所述收合联动齿轮的齿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的齿在啮合状态下能够相互抵接以传递载荷。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所述收合牵引齿条和所述收合联动齿轮之间初步啮合的顺畅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合牵引齿条两端的齿高小于等于所述收合牵引齿条中段的齿高。

而为了实现所述轮架组件的可收合功能,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架组件包括:

第一前轮架,一端连接所述两个前轮,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第一侧;

第二前轮架,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的第二侧;以及

后轮架,第一端连接所述婴儿车的后轮,中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前轮架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前轮架和所述第二前轮架以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为铰接点可折叠。

所述第一前轮架和所述第二前轮架的设置,既满足了双座婴儿车所要求的前轮架长度要求及与后轮架的连接要求,还通过所述第二收合关节使收合后的所述轮架组件体积较小,达到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在打开状态下对所述轮架组件的有效支撑以及在收合状态中对所述轮架组件的有效牵引,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婴儿车还包括:

连杆组件,可折叠地连接于所述轮架组件和所述定位杆之间,并在所述婴儿车的整体收合过程中可折叠。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连杆,第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杆;

第二连杆,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定位杆,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轮架的第二端;以及

第三连杆,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收合关节;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在所述定位杆上具有设定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4所示,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后轮架在所述婴儿车处于打开状态时共线,此时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锁结构,即所述第二连杆能够有效地将来自所述后轮架的载荷传递给所述手把杆。而所述第三连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后轮架的结合部,因此在所述第三连杆的牵引下,将很容易的破坏该自锁结构,使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后轮架可相对折叠。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轮架组件还包括:

前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前轮架的中部;

中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收合关节;

后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后轮架的第二端;以及

后轮轴,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后轮的轮心位置。

而为了实现所述婴儿车更完全的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杆在两个所述定位杆之间的长度可伸缩,且所述前横梁、所述中横梁、所述后横梁以及所述后轮轴可伸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座位包括:

第一座位,可拆卸且位置可调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前轮架之间;以及

第二座位,可拆卸且位置可调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定位杆之间。

而为了进一步实现所述婴儿车更完全的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座位和所述第二座位沿所述两个定位杆之间间距所在直线的方向可折叠。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车,至少能够容纳两个婴儿同时乘用,且在保证婴儿车结构紧凑、可操纵性强的基础上,更方便收合,以使对婴儿车的携带更方便,并减少婴儿车储存过程的占用空间。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一种婴儿车锁定装置、一种婴儿车收合关节及一种婴儿车
  • 婴儿车支架和包括这种婴儿车支架的婴儿车
技术分类

06120112445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