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1:08:20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小板保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背景技术

血小板解冻完成,在等待给患者输注的过程中,需要在20至24℃的恒温环境中不停的摆动保存,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就是按照该要求制作的设备。现有技术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包括恒温室、风扇、压缩机及加热器,采用压缩机和加热器对所述恒温室的空气进行双重控温,所述风扇加速所述恒温室内空气热交换,提高温度均匀性,缺点是所述恒温室内空气在所述风扇作用下,当所述恒温室与外界接触时,易与外界空气发生热交换,温度稳定性不高。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解决上述温度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温度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制冷器生产简便、温度稳定、维修方便及节能环保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箱体及温控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储存室,所述温控单元为所述储存室提供空气内循环环境,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收容于所述储存室,促使所述储存室内空气流动,并引导所述储存室内空气流动方向,形成所述储存室内空气内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及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及所述第二保温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间隔所述收容空间为控制室、所述储存室及电机室。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包括及散热板及循环风扇,所述散热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侧表面,所述循环风扇固定设于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中央,所述循环风扇促进所述储存室内空气自所述第二保温板向所述第一保温板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U型保护罩、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U型保护罩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表面,同时罩设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及所述第一保温板与所述U型保护罩围成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循环风扇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所述U型保护罩正对所述循环风扇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中空结构的两开口端即为所述出风口,所述储存室内空气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包括多平行水平槽,所述多平行水平槽设于所述散热板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表面,引导进入所述散热器内的空气自所述出风口排出,并沿所述箱体内表面自所述第一保温板向所述第二保温板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导水管及集水槽,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所述U型保护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抵接,所述集水槽收容于所述电机室。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所述温控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及电子制冷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器及电子制冷器的工作状态,以保持所述储存室内的恒温环境。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降温单元,所述第一降温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为所述电子制冷器散热,所述第一降温单元包括联通管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所述联通管及所述电子制冷器顺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提供振荡环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包括顺次连接的振荡架、转轮、传动轴及振荡电机,所述振荡架及所述转轮收容于所述储存室,所述振荡电机收容于所述电机室,所述第二保温板包括通孔,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直径略大于所述传动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降温单元,所述第二降温单元收容于所述电机室,为所述振荡电机散热,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排风风扇,所述箱体对应所述排风风扇设有排风口,所述两排风风扇排吸风风向一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的散热器在所述储存室内实现空气内循环,使所述储存室内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即使所述储存室与外界暂时连通时,因所述储存室内空气自成内循环,与外界空气对流减少,温度稳定性高。

其次所述电子制冷器生产工艺简单,所占空间小,易维修,控温精度高,且不存在制冷剂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更加环保。

再次,所述第一降温单元对所述控制室及时降温,减少所述控制室对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影响;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对所述电机室及时降温,减少所述电机室对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影响。减少影响所述储存室温度的不利因素,使所述储存室内温度更加稳定。

最后,所述电子制冷器及所述加热器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表面,直接进行热量传递,减少能量浪费,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血小板恒温振荡箱的部分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储存室的空气内循环方向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振荡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是本发明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血小板恒温振荡箱的部分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10包括箱体11、温控单元13、振荡单元15、保护单元17及控制单元19。所述箱体11包括收容空间,以收容所述温控单元13、所述振荡单元15、所述保护单元17及所述控制单元19。所述控制单元19分别同时与所述温控单元13、所述振荡单元15及所述保护单元17电连接,以控制其工作状态。

所述箱体1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111和第二保温板113。所述第一保温板111及所述第二保温板113收容于所述箱体11的收容空间,并沿自上而下方向,将所述收容空间顺次间隔为控制室115、储存室117及电机室119。所述温控单元13部分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另一部分对应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所述振荡单元15部分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另一部分对应收容于所述电机室119。所述控制单元19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

所述第一保温板111及所述第二保温板113采用保温材料,减少所述储存室117分别与所述控制室115及所述电机室119之间的热传导,所述储存室117为密封保温环境。

请参阅图4,是图1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所述温控单元13用于提供所述储存室117内的恒温环境,包括温度传感器131、电子制冷器133、加热器135及散热器137。所述温度传感器131及所述散热器137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及所述加热器135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监测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产生温度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19。所述控制单元19分别同时与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所述加热器135及所述散热器137电连接,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它们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储存室117维持在设定温度,提供恒温环境。

具体而言,设定所述储存室117的工作温度为22摄氏度,即设定温度为22摄氏度,则当所述温控单元13工作时,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监测到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所述控制单元19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的监测温度对应控制所述加热器135制热,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器137,所述散热器137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直至所述储存室117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监测到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高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控制单元19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的监测温度对应控制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制冷,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热量经所述散热器137,传递至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直至所述储存室117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其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采用小型可控硅电子制冷器,所述加热器135包括一组小功率加热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数量为二,且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器135间隔夹设于两电子制冷器133之间。

请参阅图5,是图4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散热器137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的表面,包括散热板1371、U型保护罩1373、循环风扇1375、进风口1377及出风口1379。

所述散热板137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的表面,所述第一保温板111设有安装孔1111,所述安装孔1111面积小于所述散热板1371,所述散热板1371自所述安装孔1111部分裸露于所述控制室115,所述散热板1371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之间密封处理,减少所述控制室115与所述储存室117之间的热交换。所述散热板1371包括多平行水平槽。所述多水平槽设于所述散热板1371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侧表面,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及所述加热器135通过所述安装孔1111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1371另一表面。

所述U型保护罩1373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表面,同时罩设所述散热板1371,所述第一保温板111及所述散热板1371与所述U型保护罩1373围成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所述循环风扇1375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且所述循环风扇1375固定设于所述散热板1371的多平行水平槽中央,所述中空结构的两开口端即为所述出风口1379,所述U型保护罩1373正对所述循环风扇1375设有所述进风口1377,所述进风口1377为镂空结构。

请参阅图6,是图1所示的储存室内的空气内循环方向示意图,所述散热器137工作时,使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形成内循环,并与储存室117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循环风扇1375将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镂空进风口1377吸入所述散热器137;

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在所述水平槽中流动,与所述散热板1371进行热交换;

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沿所述水平槽流动,通过所述出风口1379排出所述散热器137;

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沿所述箱体11内表面流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

所述循环风扇1375将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再次吸入。

其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制冷时,所述散热板1371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所述散热板1371温度低于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温度,对所述储存室117降温处理;所加热器135制热时,所述加热器135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板1371,所述散热板1371温度高于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温度,对所述储存室117升温处理。

请参阅图7,是图1所示振荡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所述振荡单元15提供振荡环境,包括依次连接的振荡架151、转轮153、传动轴155及振荡电机157。所述振荡架151及所述转轮153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所述振荡电机157收容于所述电机室119。所述第二保温板113设有通孔(未标号),所述传动轴155贯穿所述通孔,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所述通孔直径略大于所述传动轴155的直径,尽量减少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之间的热传导。

所述振荡单元15工作时,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振荡电机157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机械能依次经所述传动轴155及所述转轮153,传递至所述振荡架151,所述振荡架151按设定方向、幅度及频率进行振荡。

再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所述保护单元17保护所述储存室117内的恒温环境,包括第一降温单元171、排水单元173及第二降温单元。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与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9电连接。

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包括冷端和热端,制冷时,所述散热器137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冷端,所述热端产生热量,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即对所述热端进行降温。每一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对应一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数量为二,故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数量为二,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包括散热风扇1711及联通管1713,所述联通管1713联通所述散热风扇1711与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所述散热风扇1711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所述箱体11对应所述散热风扇1711设有上排风口112,所述上排风口112为镂空结构。

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工作时,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热量通过所述联通管1713传导至所述控制室115内的空气,所述散热风扇1711通过所述上排风口112,加速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外的空气与所述控制室115内的空气的对流,带走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热量,达到为所述电子制冷器133降温的目的。

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制冷时,因与所述储存室117内空气存在温差,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冷端附近空气会产生凝结水,所述凝结水落入所述U型保护罩1373,所述出风口1379靠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侧设有挡板(未标号),防止所述冷凝水直接流入所述第二腔室117。所述排水单元173即对所述凝结水进行收集排出,包括导水管1731及集水槽1733,如图3所示。所述导水管1731一端与所述U型保护罩137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1733抵接,所述导水管1731将所述凝结水自所述U型保护罩1373导流入所述集水槽1733,所述集水槽1733收容于所述电机室119底部。所述第二保温板113设有导流孔(未标号),所述导水管1731贯穿所述导流孔,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所述导流孔直径略大于所述导水管1731的直径,尽量减少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之间的热传导。

所述振荡电机157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时,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所述振荡电机157温度升高。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即对振荡电机157进行降温,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排风风扇175,所述两排风风扇175分设所述电机室119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1正对所述排风风扇175设有下排风口114,所述下排风口114为镂空结构。所述两排风风扇175的风向相同。

假定所述两排风风扇175风向为从左至右,所述振荡电机157工作时,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两排风风扇175将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外的空气,自左边的所述下排风口114吸入,自右边的所述下排风口114排出,带走所述振荡电机157的热量,达到为所述振荡电机157降温的目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10采用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生产工艺简单,所占空间小,易维修,控温精度高,且不存在制冷剂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更加环保。

其次,所述散热器137在所述储存室117内实现空气内循环,使所述储存室117内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即使所述储存室117与外界暂时连通时,因所述储存室117内空气自成内循环,与外界空气对流减少,温度稳定性高。

再次,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对所述控制室115及时降温,减少所述控制室115对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影响;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对所述电机室119及时降温,减少所述电机室119对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影响。减少影响所述储存室117温度的不利因素,使所述储存室117内温度更加稳定。

最后,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及所述加热器135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1371表面,直接进行热量传递,减少能量浪费,更加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
  • 一种输血科用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
技术分类

0612011281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