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连接器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6:56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的柔性导体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仅通过穿着就能够获取心率、体温等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所谓的智能衣料备受关注。该智能衣料具备配置于计测部位且由柔性导体构成的电极,通过在电极上电连接作为计测设备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将生物体信息传送到可穿戴设备。

例如能够通过使用与柔性导体连接的连接器来进行电极与可穿戴设备的连接。

作为这种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图26所示的连接器。连接器具有以将柔性基板1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在柔性基板1的两侧的壳体2和基座部件3,触头4的筒状部4A穿过壳体2的触头用贯通孔2A,触头4的凸缘4B被夹在壳体2与在柔性基板1的表面上露出的柔性导体1A之间。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基座部件3向壳体2推入,如图27所示,基座部件3的突起3A以将柔性基板1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4的突起容纳部4C中,突起容纳部4C的内表面以规定的接触力与柔性导体1A接触,由此触头4与柔性导体1A电连接。

此外,如图26所示,通过将突出形成于基座部件3的壳体固定用柱3B压入到壳体2的柱容纳部2B中,壳体2与基座部件3相互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9244号公报

通过将可穿戴设备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嵌合,能够将可穿戴设备连接于由柔性导体构成的电极。

但是,在可穿戴设备离开计测部位的情况下,需要从配置于计测部位的电极到连接器的安装位置构成电路,如果由柔性导体形成这样的电路,则电阻变高且费用增加。

因此,为了通过电阻低且廉价的电线来连接由柔性导体构成的电极与可穿戴设备之间,期望开发一种将电线等连接对象物连接于配置在衣服上的柔性导体的小型连接器。

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连接器同样,如果使用将基座部件的突起以将柔性导体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的突起容纳部中的结构的连接器,则通过将电线等连接对象物连接于触头,柔性导体与连接对象物相互电连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由于存在触头4,所以必须将用于使壳体2和基座部件3相互固定的柱容纳部2B和壳体固定用柱3B配置在离开触头4的位置,因此,存在难以使连接器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能够将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的柔性导体并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连接器,将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连接于柔性导体,该柔性导体在具有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表面和背面的片状导电部件的至少表面上露出,该连接器具备:

基座部件,具有与片状导电部件的背面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突出形成于第一面的突起;以及

导电性的触头,具有基座部件的突起贯通的凹状的突起容纳部,并且与连接对象物连接,

突起具有容纳于触头的突起容纳部的基端部、与基端部连结的伸长部、以及从伸长部的前端向沿着第一面的方向伸出的变形部,

在基座部件的第一面与片状导电部件的背面接触,并且突起的基端部以将片状导电部件夹在中间的方式容纳于突起容纳部的状态下,通过突起的变形部使触头相对于基座部件被固定,并且突起容纳部的内周面在与第一面平行的方向上与片状导电部件的柔性导体接触,连接对象物经由触头与柔性导体电连接。

优选的是,触头具有一端与基座部件的第一面相对且另一端朝向与基座部件的第一面相反方向的筒状部,在筒状部的内部形成有突起容纳部。

可以构成为,筒状部的另一端敞开,突起的变形部覆盖筒状部的另一端。

或者优选的是,触头具有环状的顶板部,该顶板部与筒状部的另一端连结且形成有供突起的伸长部穿过的贯通孔,突起的变形部覆盖贯通孔的周边的顶板部。

此外,可以构成为,具备覆盖基座部件且固定于基座部件的顶部部件,顶部部件具有容纳基座部件的突起和触头的筒状部的凹部。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具备覆盖基座部件且固定于基座部件的顶部部件,

顶部部件具有:凹状的触头容纳部,容纳触头的筒状部;以及环状的伸出部,面向触头容纳部且形成供突起的伸长部穿过的开口部,

突起的变形部覆盖开口部的周边的伸出部,

触头经由顶部部件固定于基座部件。

优选的是,触头具有凸缘,该凸缘与筒状部的一端连结且在沿着基座部件的第一面的方向上延伸,凸缘与片状导电部件的柔性导体接触。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具备与凸缘连结且用于连接连接对象物的压接端子部。

作为连接对象物能够使用电线。

优选的是,基座部件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

也可以构成为,在基座部件固定有多个触头,多个连接对象物经由多个触头与多个柔性导体电连接。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带状的片状导电部件的中间部的柔性导体经由触头与连接对象物电连接,片状导电部件从触头分别向多个方向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与连接对象物连接的导电性的触头具有基座部件的突起贯通的凹状的突起容纳部,在基座部件的第一面与片状导电部件的背面接触,并且基座部件的突起的基端部以将片状导电部件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的突起容纳部中的状态下,触头隔着片状导电部件被夹在突起的变形部与基座部件的第一面之间,突起容纳部的内周面与片状导电部件的柔性导体接触,由此连接对象物经由触头与柔性导体电连接,因此能够将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的柔性导体并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3的要部放大图。

图5是示出组装中途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B-B线剖视图。

图9是图8的要部放大图。

图10是示出组装中途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C-C线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要部放大图。

图15是示出组装中途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8是图17的D-D线剖视图。

图19是图18的要部放大图。

图20是示出组装中途的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5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2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4是示出连接有片状导电部件的电极的表面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连接有片状导电部件的电极的背面的立体图。

图26是现有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7是示出现有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柔性基板,1A柔性导体,2壳体,2A触头用贯通孔,3基座部件,3A突起,3B壳体固定用柱,4触头,4A筒状部,4B凸缘,4C突起容纳部,11片状导电部件,11A柔性导体,12包覆电线,12A导体部,12B包覆部,13、23、33、43、53、63基座部件,13A、23A、33A、36A、43A、46A平板部,13B、23B、33B、43B、53B、63B突起,13C、23C、33C、43C基端部,13D、23D、33D、43D伸长部,13E、23E、33E、43E变形部,14、24、34、44、54、64触头,14A、24A、34A、44A筒状部,14B、24B、34B、44B凸缘,14C、24C、34C、44C突起容纳部,15、25、35、45、55压接端子部,24D、34D顶板部,24E、34E贯通孔,33F、36F、43F、46F侧壁部,33G切口部,36、46、66顶部部件,36B凹部,36C、46C压接端子容纳部,36D、46D凸缘按压部,37、47、67壳体,46B触头容纳部,46E伸出部,46G开口部,71电极,72导电线,P1第一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将作为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的包覆电线12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11,并且具备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基座部件13以及保持于基座部件13的导电性的触头14。

片状导电部件11具有相互朝向相反方向的表面和背面,柔性导体11A至少在表面上露出。作为片状导电部件11例如能够使用利用银等导电性的线编织而成的导电布料。在使用这样的导电布料的情况下,柔性导体11A不仅在片状导电部件11的表面露出,也在背面露出。此外,也可以将通过印刷等在不具有导电性的布料的表面涂布导电性墨水而在表面上形成有柔性导体11A的部件用作片状导电部件11。此外,也可以将在树脂膜等绝缘性的薄片体主体的表面上形成有由导电图案构成的柔性导体11A的部件用作片状导电部件11。

图1和图2所示的片状导电部件11具有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带状。

包覆电线12具有导体部12A的外周被由绝缘体构成的包覆部12B覆盖的结构。通过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包覆电线12的导体部12A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图1和图2所示的包覆电线12在与带状的片状导电部件11相同的方向上延伸。

基座部件13具有与片状导电部件11平行地延伸的矩形的平板部13A,在平板部13A的表面上,片状导电部件11与包覆电线12相互连接。

触头14具有:圆筒形状的筒状部14A,具有在与基座部件13的平板部13A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以及环状的凸缘14B,与筒状部14A的一端连结且沿平板部13A的表面延伸。

此外,与触头14一体形成的压接端子部15与触头14的凸缘14B连结,包覆电线12的端部与压接端子部15连接。

在此,为了方便,将片状导电部件11向基座部件13延伸的规定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带状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宽度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XY面正交的方向称为Z方向。

片状导电部件11和基座部件13的平板部13A分别沿XY面延伸,片状导电部件11的+Y方向端部与触头14连接,包覆电线12的-Y方向端部经由压接端子部15与触头14连接。

如图3所示,由基座部件13的平板部13A的+Z方向侧的表面形成第一面P1,在第一面P1突出形成有向+Z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形状的突起13B。

在片状导电部件11的+Y方向端部的附近形成有未图示的切开部,基座部件13的突起13B贯通片状导电部件11的切开部和触头14的筒状部14A。由此,在触头14的筒状部14A与突起13B的外周面之间夹持片状导电部件11。

此外,与触头14一体形成的压接端子部15配置在基座部件13的平板部13A的表面上,包覆电线12的-Y方向端部中的导体部12A从包覆部12B引出并被压接于压接端子部15。

如作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的图4所示,基座部件13的突起13B具有与第一面P1连结的基端部13C、从基端部13C的+Z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的伸长部13D、以及与伸长部13D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变形部13E。

此外,在触头14的筒状部14A的内部形成有突起13B贯通的凹状的突起容纳部14C,在突起容纳部14C容纳有突起13B的基端部13C和伸长部13D。

基座部件13的第一面P1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背面接触,柔性导体11A至少在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表面露出,片状导电部件11在形成有突起13B的位置弯曲成直角,并且被夹在突起13B的基端部13C的外周面与触头14的突起容纳部14C的内周面之间并向+Z方向延伸。由此,触头14的突起容纳部14C的内周面在沿着XY面的方向上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接触。

在此,触头14的突起容纳部14C预先形成为具有稍小于在突起13B的基端部13C的外径上加上片状导电部件11的厚度的2倍的尺寸的内径,因此,通过突起13B的基端部13C向触头14的突起容纳部14C的内周面按压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而成为提供规定的接触压力的状态,触头14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此外,触头14的筒状部14A具有+Z方向端部敞开的形状,但是突起13B的变形部13E从伸长部13D的+Z方向端部沿XY面伸出,覆盖筒状部14A的+Z方向端部。其结果,触头14隔着片状导电部件11被夹在突起13B的变形部13E与基座部件13的第一面P1之间,成为固定于基座部件13的状态。

这样的连接器在突起13B的伸长部13D的前端未形成变形部13E的状态下,将突起13B的基端部13C以将片状导电部件11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14的突起容纳部14C中,由此如图5所示,使突起13B的伸长部13D从触头14的筒状部14A向+Z方向突出,此后,通过使突起13B的伸长部13D的+Z方向端部热变形而形成变形部13E,从而能够进行组装。

另外,包覆电线12的-Y方向端部中的导体部12A预先从包覆部12B引出并被压接于压接端子部15,由此,包覆电线12的导体部12A经由触头14和压接端子部15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通过基座部件13的突起1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基端部13C电连接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和触头14,并且使用突起1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变形部13E使触头14相对于基座部件13固定,因此不需要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那样在离开触头的位置配置固定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如果将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应用于智能衣料,并且将未图示的电极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则能够使用电阻低且廉价的包覆电线12,连接配置于计测部位的电极和可穿戴设备。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由于存在突起13B的变形部13E,触头14的凸缘14B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配置于基座部件13的第一面P1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接触,在凸缘14B中,触头14也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能够提高触头14与柔性导体11A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2

图6和图7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同样,将作为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的包覆电线12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11,并且具备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基座部件23以及保持于基座部件23的导电性的触头24。

片状导电部件11和包覆电线12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部件相同。

如图8所示,基座部件23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基座部件13同样,具有沿XY面延伸的矩形的平板部23A,由平板部23A的+Z方向侧的表面形成第一面P1,在第一面P1突出形成有向+Z方向延伸的突起23B。

触头24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触头14同样,具有圆筒形状的筒状部24A以及与筒状部24A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凸缘24B。在筒状部24A的内部形成有突起容纳部24C,与触头24一体形成的压接端子部25与凸缘24B连结。

此外,触头24具有与筒状部24A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环状的顶板部24D。顶板部24D以覆盖形成在筒状部24A的内部的突起容纳部24C的+Z方向侧端部的方式,沿XY面朝向筒状部24A的中心轴延伸。

此外,如作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的图9所示,基座部件23的突起23B具有与第一面P1连结的基端部23C、从基端部23C的+Z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的伸长部23D、以及与伸长部23D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变形部23E,在触头24的顶板部24D形成有供突起23B的伸长部23D穿过的贯通孔24E。

突起23B的变形部23E在触头24的顶板部24D的+Z方向侧从伸长部23D的+Z方向端部沿XY面伸出,并且覆盖贯通孔24E的周边的顶板部24D。其结果,触头24隔着片状导电部件11被夹在突起23B的变形部23E与基座部件23的第一面P1之间,成为固定于基座部件23的状态。

与实施方式1同样,基座部件23的第一面P1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背面接触,片状导电部件11在形成有突起23B的位置弯曲成直角,并且被夹在突起23B的基端部23C的外周面与触头24的突起容纳部24C的内周面之间并向+Z方向延伸。由此,触头24的突起容纳部24C的内周面在沿着XY面的方向上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IA接触。

在此,触头24的突起容纳部24C预先形成为具有稍小于在突起23B的基端部23C的外径上加上片状导电部件11的厚度的2倍的尺寸的内径,因此,通过突起23B的基端部23C向触头24的突起容纳部24C的内周面按压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而成为提供规定的接触压力的状态,触头24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这样的连接器在突起23B的伸长部23D的前端未形成变形部23E的状态下,将突起23B的基端部23C以将片状导电部件11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24的突起容纳部24C中,由此如图10所示,使突起23B的伸长部23D从触头24的贯通孔24E向+Z方向突出,此后,通过使突起23B的伸长部23D的+Z方向端部热变形而形成变形部23E,从而能够进行组装。

另外,包覆电线12的-Y方向端部中的导体部12A预先从包覆部12B引出并被压接于压接端子部25,由此,包覆电线12的导体部12A经由压接端子部25和触头24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中,也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同样,通过基座部件23的突起2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基端部23C电连接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和触头24,并且使用突起2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变形部23E使触头24相对于基座部件23固定,因此不需要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那样在离开触头的位置配置固定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此外,由于存在突起23B的变形部23E,触头24的凸缘24B以规定的接触压力与配置于基座部件23的第一面P1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接触,在凸缘24B中,触头24也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能够提高触头24与柔性导体11A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3

图11和图12示出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实施方式1和2的连接器同样,将作为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的包覆电线12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11,并且分别具备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基座部件33和顶部部件36。

片状导电部件11和包覆电线12与在实施方式1、2中使用的部件相同。

从Z方向观察,基座部件33和顶部部件36具有相互相同的平面形状和大小。在基座部件33的周缘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侧壁部33F,在顶部部件36的周缘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侧壁部36F,这些侧壁部33F和侧壁部36F相互在Z方向上连结,由此形成有由基座部件33和顶部部件36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37。

另外,在基座部件33的侧壁部33F的-Y方向端部和+Y方向端部分别形成有切口部33G,片状导电部件11和包覆电线12通过切口部33G从壳体37向Y方向延伸。

如图13所示,基座部件33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基座部件23同样,具有沿XY面延伸的矩形的平板部33A,由平板部33A的+Z方向侧的表面形成第一面P1,在第一面P1突出形成有向+Z方向延伸的突起33B。

在基座部件33保持有导电性的触头34。触头34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触头24同样,具有圆筒形状的筒状部34A、与筒状部34A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凸缘34B、以及与筒状部34A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环状的顶板部34D。在筒状部34A的内部形成有突起容纳部34C,与触头34一体形成的压接端子部35与凸缘34B连结。

顶部部件36通过与基座部件33连结而从+Z方向覆盖基座部件33,并且具有与基座部件33的平板部33A相对的平板部36A,图11所示的侧壁部36F形成为从平板部36A的周缘向-Z方向突出。此外,在顶部部件36中,在与基座部件33的突起33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部36B,在与压接端子部3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状的压接端子容纳部36C。

凹部36B在Z方向上贯通顶部部件36,在凹部36B的-Z方向端部的周缘形成有沿XY面延伸且朝向-Z方向的环状的凸缘按压部36D。

此外,压接端子容纳部36C形成于平板部36A的-Z方向侧,与触头34连结的压接端子部35容纳在压接端子容纳部36C内。

如作为图13的局部放大图的图14所示,基座部件33的突起33B与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基座部件23的突起23B同样,具有与第一面P1连结的基端部33C、从基端部33C的+Z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的伸长部33D、以及与伸长部33D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变形部33E,在触头34的顶板部34D形成有供突起33B的伸长部33D穿过的贯通孔34E。

突起33B的变形部33E在触头34的顶板部34D的+Z方向侧从伸长部33D的+Z方向端部沿XY面伸出,并且覆盖贯通孔34E的周边的顶板部34D。其结果,触头34隔着片状导电部件11被夹在突起33B的变形部33E与基座部件33的第一面P1之间,成为固定于基座部件33的状态。

此外,突起33B的变形部33E从顶部部件36的凹部36B向+Z方向露出。

与实施方式1、2同样,基座部件33的第一面P1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背面接触,片状导电部件11在形成有突起33B的位置弯曲成直角,并且被夹在突起33B的基端部33C的外周面与触头34的突起容纳部34C的内周面之间并向+Z方向延伸。由此,触头34的突起容纳部34C的内周面在沿着XY面的方向上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接触。

在此,触头34的突起容纳部34C预先形成为具有稍小于在突起33B的基端部33C的外径上加上片状导电部件11的厚度的2倍的尺寸的内径,因此,通过突起33B的基端部33C向触头34的突起容纳部34C的内周面按压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而成为提供规定的接触压力的状态,触头34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3中,基座部件33的突起33B和触头34的筒状部34A容纳在沿Z方向贯通顶部部件36的凹部36B内,形成于凹部36B的-Z方向端部的周缘的环状的凸缘按压部36D与触头34的凸缘34B接触,将凸缘34B朝向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向-Z方向按压。

这样的连接器在突起33B的伸长部33D的前端未形成变形部33E的状态下,将突起33B的基端部33C以将片状导电部件11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34的突起容纳部34C中,由此如图15所示,使突起33B的伸长部33D穿过触头34的贯通孔34E而从顶部部件36的凹部36B向+Z方向突出,此后,通过使突起33B的伸长部33D的+Z方向端部热变形而形成变形部33E,从而能够进行组装。

另外,包覆电线12的-Y方向端部中的导体部12A预先从包覆部12B引出并被压接于压接端子部35,由此,包覆电线12的导体部12A经由压接端子部35和触头34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中,也与实施方式1、2的连接器同样,通过基座部件33的突起3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基端部33C电连接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和触头34,并且使用突起3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变形部33E使触头34相对于基座部件33固定,因此不需要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那样在离开触头的位置配置固定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此外,不仅触头34隔着片状导电部件11被夹在突起33B的变形部33E与基座部件33的第一面P1之间而固定于基座部件33,触头34的凸缘34B也被顶部部件36的凸缘按压部36D朝向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向-Z方向按压,因此在凸缘34B中,触头34也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能够提高触头34与柔性导体11A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分别利用耐水性的粘接剂粘接基座部件33的平板部33A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面之间、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面与触头34的凸缘34B之间、触头34的凸缘34B与顶部部件36的凸缘按压部36D之间、以及触头34的顶板部34D与突起33B的变形部33E之间,由此能够阻止水从连接器的外部渗入到触头34与柔性导体11A的连接部分。

此外,利用耐水性的粘接剂粘接基座部件33的侧壁部33F与顶部部件36的侧壁部36F的连结部分,并且使用耐水性的粘接剂密封从壳体37向-Y方向引出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引出部分、从壳体37向+Y方向引出的包覆电线12的引出部分、以及从顶部部件36的凹部36B向+Z方向露出的触头34的顶板部34D和突起33B的变形部33E,由此能够构成阻止水渗入到壳体37内的防水型的连接器。

另外,即使如实施方式1中的触头14那样,使用筒状部的+Z方向端部敞开且不具有顶板部的触头来代替触头34,并且如实施方式1中的突起13B那样,使用形成有通过变形部覆盖筒状部的+Z方向端部的突起的基座部件来代替形成有突起33B的基座部件33,也能够得到具有与实施方式3相同的作用效果的连接器。

实施方式4

图16和图17示出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同样,将作为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的包覆电线12连接于片状导电部件11,并且分别具备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基座部件43和顶部部件46。

片状导电部件11和包覆电线12与在实施方式1~3中使用的部件相同。

从Z方向观察,基座部件43和顶部部件46分别具有组合配置于-Y方向侧的矩形和配置于+Y方向侧的梯形的平面形状,并且具有+Y方向端部比-Y方向端部窄的X方向的宽度。在基座部件43的周缘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侧壁部43F,在顶部部件46的周缘形成有向-Z方向突出的侧壁部46F,这些侧壁部43F和侧壁部46F相互在Z方向上连结,由此形成由基座部件43和顶部部件46构成的壳体47。

如图18所示,基座部件43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基座部件13同样,具有沿XY面延伸的平板部43A,由平板部43A的+Z方向侧的表面形成第一面P1,在第一面P1突出形成有向+Z方向延伸的突起43B。

在基座部件43保持有导电性的触头44。触头44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触头14同样,具有:圆筒形状的筒状部44A,具有沿着Z方向的中心轴;以及凸缘44B,与筒状部44A的-Z方向端部连结。在筒状部44A的内部形成有突起容纳部44C,与触头44一体形成的压接端子部45与凸缘44B连结。

顶部部件46通过与基座部件43连结而从+Z方向覆盖基座部件43,并且具有与基座部件43的平板部43A相对的平板部46A。此外,在顶部部件46中,在与基座部件43的突起43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朝向-Z方向敞开的凹状的触头容纳部46B,在与压接端子部45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状的压接端子容纳部46C。

在触头容纳部46B的-Z方向端部的周缘形成有沿XY面延伸且朝向-Z方向的环状的凸缘按压部46D。

此外,压接端子容纳部46C形成于平板部43A的-Z方向侧,与触头44连结的压接端子部45容纳在压接端子容纳部46C内。

如作为图18的局部放大图的图19所示,基座部件43的突起43B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基座部件13的突起13B同样,具有与第一面P1连结的基端部43C、从基端部43C的+Z方向端部向+Z方向延伸的伸长部43D、以及与伸长部43D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变形部43E。

顶部部件46具有以覆盖触头容纳部46B的+Z方向侧端部的方式沿XY面延伸的环状的伸出部46E,在伸出部46E形成有供突起43B的伸长部43D穿过的开口部46G。

突起43B的变形部43E在顶部部件46的伸出部46E的+Z方向侧从伸长部43D的+Z方向端部沿XY面伸出,并且覆盖开口部46G的周边的伸出部46E。其结果,顶部部件46隔着片状导电部件11被夹在突起43B的变形部43E与基座部件43的第一面P1之间而固定于基座部件43。

此外,形成于顶部部件46的触头容纳部46B的-Z方向端部的周缘的环状的凸缘按压部46D将触头44的凸缘44B朝向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向-Z方向按压,触头44成为经由顶部部件46固定于基座部件43的状态。

与实施方式1同样,基座部件43的第一面P1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背面接触,片状导电部件11在形成有突起43B的位置弯曲成直角,并且被夹在突起43B的基端部43C的外周面与触头44的突起容纳部44C的内周面之间并向+Z方向延伸。由此,触头44的突起容纳部44C的内周面在沿着XY面的方向上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接触。

在此,触头44的突起容纳部44C预先形成为具有稍小于在突起43B的基端部43C的外径上加上片状导电部件11的厚度的2倍的尺寸的内径,因此,通过突起43B的基端部43C向触头44的突起容纳部44C的内周面按压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而成为提供规定的接触压力的状态,触头44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如图20所示,这样的连接器在突起43B的伸长部43D的前端未形成变形部43E的状态下,将突起43B的基端部43C以将片状导电部件11夹在中间的方式插入到触头44的突起容纳部44C中,使突起43B的伸长部43D从触头44的突起容纳部44C贯通至顶部部件46的开口部46G,此后,通过使从顶部部件46的开口部46G向+Z方向突出的突起43B的伸长部43D的+Z方向端部热变形而形成变形部43E,从而能够进行组装。

另外,包覆电线12的-Y方向端部中的导体部12A预先从包覆部12B引出并被压接于压接端子部45,由此,包覆电线12的导体部12A经由压接端子部45和触头44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中,也与实施方式1~3的连接器同样,通过基座部件43的突起4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基端部43C电连接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IA和触头44,并且使用突起43B的位于+Z方向端部的变形部43E将顶部部件46固定于基座部件43,由此使触头44相对于基座部件43固定,因此不需要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那样在离开触头的位置配置固定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此外,触头44的凸缘44B被顶部部件46的凸缘按压部46D朝向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向-Z方向按压,因此在凸缘44B中,触头44也与柔性导体11A电连接,能够提高触头44与柔性导体11A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此外,与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同样,分别利用耐水性的粘接剂粘接基座部件43的平板部43A与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面之间、片状导电部件11的+Z方向侧的面与触头44的凸缘44B之间、触头44的凸缘44B与顶部部件46的凸缘按压部46D之间、以及顶部部件46的伸出部46E与突起43B的变形部43E之间,由此能够阻止水从连接器的外部渗入到触头44与柔性导体11A的连接部分。

此外,利用耐水性的粘接剂粘接基座部件43的侧壁部43F与顶部部件46的侧壁部46F的连结部分,并且使用耐水性的粘接剂密封从壳体47向-Y方向引出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引出部分以及从壳体47向+Y方向引出的包覆电线12的引出部分,由此能够构成阻止水渗入到壳体47内的防水型的连接器。

另外,即使如实施方式2中的触头24那样,使用具有与筒状部的+Z方向端部连结的顶板部的触头来代替触头44,并且如实施方式2中的突起23B那样,使用形成有通过变形部覆盖顶板部的一部分的突起的基座部件来代替形成有突起43B的基座部件43,也能够得到具有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作用效果的连接器。

实施方式5

图21示出实施方式5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是两个电路结构的连接器,在基座部件53突出形成有两个突起53B,通过这些两个突起53B,两个触头54固定于基座部件53。在两个触头54分别一体地连接有对应的压接端子部55。

突起53B和触头54分别具有与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突起13B和触头14相同的结构,两根包覆电线12经由两个触头54分别与两个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电连接。即,能够利用一个连接器进行两个电路的电连接。

另外,即使使用实施方式2中的突起23B和触头24来代替突起53B和触头54,也能够同样地形成两个电路结构的连接器。此外,与实施方式3、4同样,也能够形成具备由基座部件和顶部部件构成的壳体的两个电路结构的连接器。

此外,不限于两个电路结构,使用形成于共用的基座部件的多个突起和由多个突起保持的多个触头,也能够形成三个电路以上的多电路结构的连接器。

实施方式6

图22和图23示出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同样,具备由基座部件63和顶部部件66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壳体67,基座部件63具有突起63B,触头64通过突起63B固定于基座部件63。突起63B和触头64具有与实施方式3中的突起33B和触头34相同的结构。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经由触头64与包覆电线12电连接。

但是,不是片状导电部件11的端部,而是具有带状且在X方向上延伸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中间部的柔性导体11A经由触头64与包覆电线12电连接。因此,片状导电部件11分别从壳体67向X方向的两侧延伸。

通过将未图示的单独的电极分别连接于从壳体67向-X方向引出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以及从壳体67向+X方向引出的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能够在一根包覆电线12上连接两个电极。即,通过将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应用于智能衣料,能够利用一根包覆电线12传送由配置于两个计测部位的两个电极获取的生物体信息。

另外,实施方式6的连接器具有与图11和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是即使具有与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大致相同的结构,也同样能够使与一根包覆电线12连接的片状导电部件11分别向-X方向和+X方向这两个方向延伸。此外,即使具有与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大致相同的结构、或者与图16和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连接器大致相同的结构,也同样能够使与一根包覆电线12连接的片状导电部件11分别向-X方向和+X方向这两个方向延伸。

此外,通过使片状导电部件11分支,也能够使分别向三个方向以上的多个方向延伸的片状导电部件11与一根包覆电线12电连接。

另外,配置于智能衣料的计测部位的电极能够由与片状导电部件11相同结构的导电部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实施方式1~6中的任意一个连接器将与电极一体形成的片状导电部件11与包覆电线12连接。

此外,如图24和图25所示,在电极71和片状导电部件11相互分体形成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使用导电线72将片状导电部件11缝合于电极71,能够使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与电极71电连接。

另外,在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与电极71的导电面相互重叠地接触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绝缘性线将片状导电部件11缝合于电极71,也能够使片状导电部件11的柔性导体11A与电极71的导电面电连接。例如,在片状导电部件11和电极71分别由使用导电性的线编织而成的导电布料构成的情况下,无论用于缝合的线是导电性的还是绝缘性的,都能够通过将片状导电部件11缝合于电极71,使柔性导体11A与电极71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1~6中,通过将包覆电线12的导体部12A压接于压接端子部15、25、35、45、55,包覆电线12与触头14、24、34、44、54连接,但是不限于此,也能够通过螺钉固定、软钎焊、焊接、粘接等公知的各种方法进行连接。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6中,作为与片状导电部件11连接的导电性的连接对象物使用包覆电线12,但是也可以使用外周没有被由绝缘体构成的包覆部12B覆盖的只有导体部12A的电线。此外,也可以将电线以外的带状的导电体等各种导电体作为连接对象物与触头14、24、34、44、54连接。

相关技术
  •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
  • 一种连接器组件及其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
  • 连接器盖以及连接器与连接器盖的组装结构
  • 面板连接器、转接连接器、面板-转接连接器组件及RU箱
  • 插入式连接器的母连接器以及插入式连接器
  • 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具有带连接器位置保证装置的公连接器组件和母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设备、公连接器组件、母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组装连接器设备的方法
  • 第一连接器壳体、第二连接器壳体、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组合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分类

061201161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