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布料输送设备及其布料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7:31


布料输送设备及其布料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布料技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布料输送设备及其布料运输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布料加工过程时,经常会用到布料输送设备用于运输,布料输送设备一般包括至少两根轴部件和套在轴部件上的输送带,轴部件张紧输送带,进而在轴部件转动之后,带动输送带转动。而有时候需要将布料展开然后再进行运输,所以需要布料输送设备的输送带具有足够的纵向长度,以适应布料的宽度;而在布料输送带的纵向长度在增加之后,为了增加轴部件对于输送带的支撑力,避免输送带在转动时出现转速不一致的情况,而影响布料的输送精度,会尽量的增加轴部件的直径。而在轴部件的直径增加之后,则会导致并排布置的两个输送设备的输送带的运输布料的上端面的间隙会因为轴部件的直径而变大,布料的端部无法平滑的从前面的布料输送设备上过渡到后面的布料输送设备上。

综上所述:目前市面上缺乏一种能够用于宽布料输送的输送设备。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作为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为了解决对布料加工精度造成影响的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布料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轴部件、第二轴部件、输送带以及张紧调节机构;输送带张紧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张紧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输送带的张紧度;第一轴部件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件的直径。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输送带套设在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上,然后第一轴部件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件的直径;所以在设计时,可以将第二轴部件的直径设置的足够大,使得第二轴部件能够给输送带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第一轴部件则设置的相对而言小一点,进而在两个布料运输装置并排设置时,两个布料运输装置中比较小的第一轴部件相对布置,所以这两个直径相对较小的输送带并排设置时,输送带输送布料的上端面的间隙将会相对较小,布料能够平滑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部件上设置有同步齿轮,所述输送带被构造为同步带。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第二轴部件上设置同步齿轮,将输送带构造为同步带,在输送带传输动力时,将会更加稳定,自然而然的能够增加布料的输送精度。

作为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

同步带装配在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上时,会预留一定的间隙,所以同步带与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之间存在打滑现象,而使得同步带的转速存在变化,进而导致对于布料的输送效率不一致,降低了布料加工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以及调节组件,其中第一轴部件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安装件上,第二轴部件可转动的设置第二安装件上,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距离。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分别转动设置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上,然后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调节组件进行调整,所以可以调节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的间距,所以在安装输送带时,先让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的间距变小,等输送带都安装完成之后,再让第一轴部件和第一轴部件反向移动,在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将输送带张紧之后,再用调节件锁定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所以能够让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张紧输送带。如此,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轴部件、第二轴部件以及输送带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保证了在输送布料时,输送速率能够一致,保证了布料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至少有一个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包括用于调节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距离的调节件和用于固定第一安装件和/或第二安装件的调节件。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调节件能够调整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将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布置在相异的两个距离,从而起到放松和张紧输送带的作用。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件上构造有螺孔,调节件一端与螺孔螺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抵接。

本申请通过将调节件的一端和第一安装件螺接,从而转动调节件,就等于调节件会连接在第一轴部件上不同的位置,而调节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件抵接,所以转动调节件能够改变调节件插入至螺孔的深度,也就能够改变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的间隙。

进一步的,锁定件被构造为螺杆,锁定件用于将第一安装件和/或第二安装件固定在支撑架上。

本方案中,通过将锁定件构造为螺杆,从而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安装件或者第二安装件固定在支撑架上。

作为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

每个厂家在加工布料时的宽度并不一致,有些厂家需要加工宽度为1.5米左右的布料,有些厂家需要加工宽度为2.5米左右的布料。所以不同厂家所需要的布料运输装置的纵向长度并不一致;如此,在将输送带制作为一整块的情况下,会导致输送带不能够根据需求调节宽度,从而导致了生产成本变高。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输送带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输送带沿着第一轴部件的轴向方向布置。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输送带至少设置有两个,所以在布料运输装置上套设输送带时,可以根据需求套设相应的数量。例如,将输送带设置为0.3m,需要1.5m的机型就套5个输送带,需要2.1m的机型就套设7个输送带。所以,在生产布料运输装置时,多个机型能够共用输送带,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邻近的输送带之间设置有一个分隔件。

本申请通过设置分隔件能够进一步避免两个相邻的输送带向中间靠拢,使得两个输送带相互接触,相邻的输送带不会因为相互接触,而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减少了输送带出现打滑的现象,增加了对于布料的加工精度。并且分隔件,还能够避免同步带在转动带跑偏,进而增加了布料的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位于输送带的内侧,支撑架的两端连接在张紧调节机构上,分隔件与支撑架连接。

同步带是套在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上,所以在需要将同步带取下时,会受到分隔件的影响,而导致同步带阻挡分隔件,导致同步带无法取下,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分隔件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让分隔件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进而在需要将同步带取下时,将分隔件从支撑架上拆除,所以此时取下同步带时,分隔件不会对同步带造成影响。

作为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

因为输送带需要制作的很宽,以适应宽布料,所以输送带对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的中间具有很大的拉力,进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会在输送带收缩所产生的压力的作用下,而逐渐向内弯曲、变形,从而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转动就会变为偏心转动,输送给输送带的动力将会变的不再稳定,进而降低了输送带转动的稳定性,从而输送带输送布料的速率变的不可控,降低了布料加工精度。

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支撑架上设置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件分别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相互接触;支撑部件位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支撑部分设置有两个,分别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相互接触,并且支撑部件位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所以输送带在向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施加压力时,支撑部件会在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的另一侧起到支撑作用,进而输送带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的作用力,会由支撑部件抵消,所以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不容易形变,进而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不会因为形变而变成偏心转动,所以输送带的输送速率稳定,布料的加工精度高。

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在工作过程中是需要不断转动的,而支撑架又需要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相互接触,所以支撑架和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会存在很大的摩擦力,一方面会在接触部分产生很大的热量,导致支撑架和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磨损,而使得支撑架无法对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提供支撑,而引起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弯折,另一方面则会因为摩擦力不可控制,以及摩擦力的变化,导致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转动速率不均匀,而引起输送带转动不均匀,进而导致布料的加工精度太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支撑部件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接触的部分与支撑部件转动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支撑部件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接触的部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以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在传动时,支撑部件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相互接触的部分也会转动,将支撑架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了滚动摩擦,进而极大地减少了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与支撑部件的摩擦力,减少了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和支撑架的磨损量,保证了支撑部件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能够一直抵接,避免了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弯折。同时,滚动摩擦相比较于滑动摩擦的摩擦力更小,对于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转动的影响小,同时摩擦力的大小也更加稳定,不会出现摩擦力的变化,所以不会出现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转动速率不均匀,而导致的致布料的加工精度太低的问题。

进一步的,支撑部件件至少包括两个支撑部,两个支撑部分别与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相互接触,并形成两个相异的接触面,两个相异的接触面位于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的轴线的两侧;每个支撑部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转动轮,转动轮与支撑部转动连接,转动轮与第一轴部件或者第二轴部件相互接触,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的轴线位于两个支撑部的转动轮的转动轴线之间。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架与传动辊具有两个接触面,并且这两个接触面位于轴心的两侧,所以输送带施加给传动辊的压力的方向,会指向这两个接触面之间,所以对于传动辊的支撑将更加稳定,可以有效的避免单个支撑时,因为支撑位置的偏移,所导致的传动辊弯曲;而设置两个转动轮,则可以在上方和下方对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进行支撑,避免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向上或者向下弯折。

作为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

每个厂家在加工布料时的布料的宽度并不一致,有些厂家需要加工宽度为1.5米左右的布料,有些厂家需要加工宽度为2.5米左右的布料。所以不同厂家所需要的布料运输装置的纵向长度并不一致。而为了避免,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在带动输送带转动时出现打滑,会在第一轴部件和/或第二轴部件上设置花键,将输送带设置为同步带。但是,在第一轴部件或者第二轴部件上开设了很长的花键之后,会导致开设花键的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的加工成本很高;而不同的机型,则需要不同长度的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所以在不同的机型的第一轴部件和第二轴部件无法共用之后,就很容导致加工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方案:

进一步的,第二轴部件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同步齿轮,各同步齿轮分别沿着第二轴部件的轴向方向设置。

本方案中,第二轴部件上的同步齿轮设置有两个,如此可以根据机型的型号选择适当数量的同步齿轮,所以不同机型可以共用加工了花键的同步齿轮,进而有效的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布置在同一根第二轴部件上的同步齿轮的轮齿一一对应。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布置在同一根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上的同步齿轮相互对应,所以相邻的轮齿一一对应,所以就类似于是整根同步齿轮套在第二轴部件上,进而在同步带分别与两个同步齿轮相互对应时,同步带的齿槽也能够与同步同的轮齿相互配合,而不需要对同步带的齿槽按照不同轮齿的布置角度进行相应的改变,如此,同步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的数量,在同步带的数量少于同步齿轮的数量时,在保证了加工精度的情况下,减少了同步带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同步带的安装效率。

在安装同步齿轮时,需要相邻的同步齿轮的轮齿为同轴齿,所以在安装同步齿轮时,需要让两个同步齿轮的轮齿对齐之后,再固定,而轮齿比较小,在对齐时,难度很大。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同步齿轮的端部设置有锁定通槽,相邻的同步齿轮的锁定通槽相互对应。

本方案中,相邻的锁定通槽相互对应,所以在将相邻的同步齿轮的锁定通槽在相互对应之后,就能够说明相邻的两个同步齿轮的轮齿一一对应,相比较于判断细小的轮齿是否对应的方式,本申请中判断锁定通槽将会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定件,相邻的同步齿轮的锁定通槽相互对应构成锁定通孔,锁定件插入至锁定通孔内,以定位同步齿轮。

锁定通槽构成锁定通孔,所以锁定件在插入至锁定通孔内时,能够一次性定位两个同步齿轮,提高同步齿轮的安装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第六个方面:

同步齿轮需要套设在第一轴部件上,所以同步齿轮的内径需要略大于第一轴部件的外径。所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导致同步齿轮的中心下移,使得同步齿轮的中心和第一轴部件的中心不同心,进而导致同步齿轮为偏心转动。如此,同步齿轮带动同步带转动时,同步带的转动速率不一致,进而导致布料的输送速率不能够准确控制,如此降低了布料的加工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同步齿轮的内壁上涂抹有胶水,同步齿轮和第二轴部件通过胶水粘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同步齿轮的内壁上涂抹胶水,所以在同步齿轮和第一轴部件相互配合时,胶水相当于充盈了同步齿轮和第一轴部件之间的间隙,进而避免了同步齿轮在重力的作用下,出现偏移;

进一步的,同步齿轮和第二轴部件焊接。

在连接同步齿轮和第二轴部件时,相较于螺钉、插接件等连接的方案,焊接不会对同步齿轮造成很大的推动力,而推动同步齿轮偏心。

作为本申请的第七个方面,

在对布料进行加工时,需要将布料部分悬空,然后在布料悬空的部分,设置加工头,然后用加工头对布料进行加工,而在采用布料输送装置,将布料输送至末端,以使得布料悬空之后,因为布料是柔性材质,所以离开了布料输送装置的布料将会失去动力,因而会导致布料褶皱,进而引起布料的加工精度太低。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布料运输设备,包括两个前述的布料运输装置,两个布料运输装置为并排设置,两个布料运输装置之间设置有间隙,还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两个夹持部分别位于两个布料输送装置的上方。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两个布料运输装置为并排设置,两个布料运输装置之间设置有间隙,所以可以将加工头设置在间隙的上方,然后在对布料进行加工时,因为布料加工位置的前方和后方都会给布料提供拉力,所以布料会不断的越过间隙上方,布料不会因为堆积,而导致加工精度降低。

作为本申请的第八个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布料输送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同步齿轮的内壁均匀涂抹胶液,然后将同步齿轮依次套在第二轴部件上;

步骤2:将相邻的同步齿轮的锁定通槽相互对齐,以形成锁定通孔;

步骤3:采用焊接装置焊接相邻的同步齿轮和第二轴部件;

步骤4:将第一轴部件、第二轴部件、同步带、支撑架安装到支架上。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同步齿轮的内壁上均匀的涂抹有胶液,所以在同步齿轮套在第一轴部件上时,这些胶液会充满同步齿轮和第一轴部件之间的间隙,起到避免同步齿轮下坠,而不出现第一轴部件和同步齿轮不同心的现象;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同步齿轮和第一轴部件,可以避免采用其余方式连接时,对同步齿轮造成太大的压力,而推动同步齿轮的中心偏移。

在将相邻的同步齿轮的锁定通槽相互对齐,以形成锁定通孔时,肉眼观察锁定通孔是否对齐的准确性不高。而步骤3中,又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同步齿轮和第一轴部件,一方面,焊接无法像螺接一样,凭借锁定通孔的对位长度,判断两个同步齿轮的对齐情况,另一方面,焊接完成之后,难以对同步齿轮进行调整;所以,在进行同步轮齿的装配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检验相邻的两个同步齿轮的轮齿是否对齐,极大地的降低了安装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2中,采用检测件插入至锁定通孔内,以判断输送通孔是否完全对齐。

本方案中,不采用肉眼来判断锁定通孔的成型是否准确,而是通过监测件来判断锁定通孔是否准确,在监测件无法插入时,则说明锁定通孔的对齐存在偏移,而在监测件可以插入时,则说明锁定通孔对齐的准确性达到要求,相邻的两个同步齿轮的轮齿对位效果好。

进一步的,步骤2和步骤3中,先将检测件插入至第一个锁定通孔内,然后再其余的锁定通孔内完成焊接,然后取出检测件,再完成最后一个锁定通孔的焊接。

本方案中,可以保证在焊接的过程张,监测件一直插在锁定通孔内,避免相邻的两个同步齿轮错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中,布料输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支撑件构造为支撑框架时,布料输送装置端部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支撑件构造为支撑框架时,布料输送装置端部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支撑件构造为固定板时,布料输送装置横向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2中,支撑件构造为支撑框架时,布料输送装置端部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支撑框架和支撑件一起设置时,布料输送装置端部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2中,调节组件部分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布料输送装置纵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10为实施例2中,支撑框架的立体图;

图11为实施例5中,布料输送装置去掉输送带的立体图;

图12为实施例5中,布料输送装置去掉输送带的剖视图;

图13为实施例4中,第二轴部件上同步齿轮的爆炸图;

图14为实施例4中,锁定通槽附近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4中,锁定通槽合拢为锁定通孔时的俯视图;

图16为实施例6中布料输送设备的立体图;

图17为实施例6中,布料输送设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布料输送装置;1011、固定板;1012、导向杆;301、导向条孔;

103、第一轴部件;31、第一安装件;311、导向块;312、螺孔;313、开槽;

102、第二轴部件;21、第二安装件;211、导向槽;32、调节件;

104、同步齿轮;41、轮齿;42、锁定通槽;43、锁定通孔;

105、输送带;

106、锁定件;

107、分隔件;

108、支撑部件;

109、支撑框架;91、弧形缺口;92、连接螺杆;93、连接螺孔;

200、布料输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考图1和图3:实施例1:

布料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轴部件103、第二轴部件102、输送带105,以及张紧调节机构。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间隔、平行布置,输送带105张紧于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上;第一轴部件103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件的直径,也就是第一轴部件103的横截面小于第二轴部件102的横截面。并不一定是将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的横截面界定为非常标准的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均被构造为光轴,输送带105直接套在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上,第一轴部件103的横截面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件102的横截面。

参考图3,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轴部件103被设置为光轴,第二轴部件102上设置有同步齿轮104,如此可以将第二轴部件102设置为一根光轴,然后在光轴上套设同步齿轮104,如此实现第二轴部件102的直径大于第一轴部件103的直径。上述的两种实施方式都是可能的实施方式,根据需求选择性使用,也就说既可以是采用光轴带动输送带转动,也可以将输送带构造为同步带,采用同步齿轮带动同步带转动。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中,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之间的间距时可以调整的。

参考图2,具体的,张紧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安装件31、第二安装件21,以及调节组件,第一轴部件103穿设在第一安装件31上,第二轴部件102穿设在第二安装件21上,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上均设置有穿孔和轴承,如此第一轴部件103与第一安装件31构成转动连接,第二轴部件102与第二安装件21构成转动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整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的距离。

参考图2,布料输送装置还包括支撑架,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至少一个活动设置在支撑架上。在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一轴部件103设置在第一安装件31上,第一轴部件103设置在外侧,所以第一轴部件103需要接入动力,如此第一安装件31固定在支撑架31上,第二安装件21滑动设置在支撑架上。

参考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被设置在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的固定板1011,固定板1011设置有两块,两块固定板1011分别布置在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的首尾两端,第一轴部件103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件31,第二轴部件102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安装件21;第一安装件31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011上,第二安装件21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011上;如此,通过该方案,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具体的,固定板1011上设置有导向杆1012,导向杆101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11上,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上均设置有导向条孔301,导向杆1012插入至导向条孔301,使得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分别与固定板1011构成导向配合。因为考虑到第二安装件21需要固定设置,所以第二安装件21还通过额外的螺杆固定在固定板上。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在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上开设导向条孔301,在固定板1011上设置导向杆1012,在其余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上螺接螺杆,在固定板1011上开设导向条孔301,参考图:5。

参考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被构造为设置在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之间的支撑框架109,支撑框架109在输送带105内侧,支撑框架109沿着第一轴部件103的轴向方向所布置,支撑框架109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连接。具体的,第一轴部件103的首尾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件31,第二轴部件102的首尾两端也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件21,所以支撑框架109的首尾两端则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09上设置有连接螺孔93,在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上设置有通槽302,与连接螺孔93相互对应,如此,在连接螺杆92穿过穿孔或者通槽,与支撑框架109固定连接时,则两者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安装件31上设置贯穿的通槽,螺杆穿过通槽与支撑框架109螺接,从而起到固定第一安装件31和支撑框架109的作用;在转松螺杆之后,此时可以在通槽的范围内,移动第一安装件31,所以相当于第一安装件31相对于支撑框架109滑动设置;第二安装件21上设置有穿孔,螺杆穿过穿孔与连接螺孔93螺接,此时只有螺杆全部取下之后,第二安装件21才能够滑动,但是取下螺杆第二安装件21就会与支撑框架109断开连接,所以相当于支撑框架109与第二安装件21为固定连接。

参考图6,上述的两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两种支撑架的设置方式,一种支撑架为在外侧设置固定板1011,以对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起到支撑作用,另一种支撑框架为在内侧设置支撑框架109,同样能够对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考虑到支撑框架109,还需要起到支撑输送带105的作用,所以支撑框架109和固定板1011均有设置。如此,插入至连接螺孔93的螺杆一端插入至连接螺孔93内,另一端与固定板1011固定连接;同时,该螺杆被构造前述的导向杆1012,导向杆1012在导向条孔内移动,如此在设置了支撑框架109和固定板1011的情况下,依旧能够让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能够相对滑动设置。

更进一步的,支撑框架109在输送带105的环状空间内,对输送带105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框架109的横截面大致为矩形,在支撑框架10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缺口91,这两个弧形缺口91分别对应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上述两种实施方式提供了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相互滑动的构思。

参考图7,更进一步的,调节组件用于调节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之间的距离,调节组件包括调节件32。具体的,第一安装件31上设置有导向块311,第二安装件21上设置有导向槽211,导向块311插入至导向槽211内,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构成导向配合。导向槽211的底端内壁设置有螺孔212,调节件32包括转动部321和螺接部322,螺接部322螺接至螺孔212内,转动部321与导向槽211的内壁抵接。

如此,转动转动部321就能够调整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之间的距离减小时,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就会放松输送带105,进而可以将输送带105从第一轴部件103上取下。因为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都说明了采用螺杆紧固的方式,固定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所以自然在调节位置时,需要先转松螺杆,以松开第一安装件31和第二安装件21。

参考图8和图9,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2上的输送带105为多段式的输送带。具体的:输送带105至少具有两个,至少两个输送带105并排张紧于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上。各输送带105之间设置有分隔件107,也就是相邻两个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分隔件,分隔件107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109上,输送带105的端面凸出于分隔件107的端面,分隔件107与支撑框架109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

参考图13~15实施例4: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二轴部件102上的上至少设置有两个同步齿轮104,在实施例1所提供的两种实施方式中,提交了第二轴部件102设置为同步齿轮104,输送带105构造为同步带的方案。为此,本实施例在这一基础上,对同步齿轮104的设计做出了如下改动。

同步齿轮104至少有两个同步齿轮104,同步齿轮104套在第二轴部件102上,同步齿轮104与第二轴部件102固定连接,输送带105构造为同步带,输送带105张紧于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上,输送带105与同步齿轮104相互啮合。

更为具体的,同步齿轮104为空心柱状结构,同步齿轮104的首尾两端为贯穿设置,同步齿轮104套在第二轴部件102上,并与第二轴部件102构成止转连接,同步齿轮104的表面开设有沿着同步齿轮104轴向方向延伸的轮齿41,轮齿41沿着同步齿轮104的周向方向布置有多个。沿着第二轴部件102的轴向方向,套设有多个同步齿轮104,相邻的同步齿轮104之间相互接触,或者存在一些间隙。

进一步的,相邻的同步齿轮104的轮齿41一一对应。也就是,相邻的同步齿轮104具有相同数量的轮齿41,并且轮齿41的间距相等,同时,相邻的两个同步齿轮104的轮齿41相互对齐。

进一步的,同步齿轮104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锁定通槽42,锁定通槽42位于两个相邻的轮齿41之间,相邻的同步齿轮104的锁定通槽42相互对齐构成锁定通孔43。在锁定通孔43内插入锁定件106,锁定件106分别与同步齿轮104和第一轴部件103连接。如此,同步齿轮104和第一轴部件103构成止转连接。

在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同步齿轮104的内壁上均匀涂抹有胶水,同步齿轮104的内壁和第一轴部件103的外壁粘接,胶水充盈同步齿轮104和第一轴部件103之间的空隙。锁定件106被构造为焊料,在相邻的同步齿轮104套在第一轴部件103上,并且锁定通槽42构成锁定通孔43时,将焊料焊接在锁定通孔43内。

参考图11~图12实施例5:实施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主要在于,设置用于支撑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中间部分的支撑部件。

具体的,支撑框架109上设置有支撑部件108,支撑部件108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部件108分别与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相互接触;支撑部件108位于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之间。支撑部件108与第一轴部件103和第二轴部件102接触的部分与支撑部件108转动连接。支撑部件108件至少包括两个支撑部1081,两个支撑部1081分别与第一轴部件103或第二轴部件102相互接触,并形成两个相异的接触面,两个相异的接触面位于第一轴部件或第二轴部件的轴线的两侧;每个支撑部108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转动轮1082,转动轮1082与支撑部1081转动连接,转动轮1082与第一轴部件103或者第二轴部件102相互接触,第一轴部件103或第二轴部件102的轴线位于两个支撑部1081的转动轮1082的转动轴线之间。

在实施例4中,如果实施例3和实施例4需要结合时,为了避免支撑部件与同步齿轮104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或者将同步齿轮104上的轮齿41给压坏。同步齿轮104上设置有环槽,使得支撑部件能够直接与第一轴部件103接触。

参考图16~17,实施例6,实施例6在实施例1~实施例5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布料运输设备。

具体的,布料输送设备200包括两个布料输送装置100,布料输送装置100为前述4个实施例中的布料输送装置100。两个布料运输装置100为并排设置,两个布料运输装置100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布料输送装置100对称设置在间隙中心的两侧,任意一个布料输送装置100的第二轴部件102距离间隙的距离,大于所述布料输送装置100的第一轴部件103至间隙的距离;第二轴部件10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轴部件103的直径。如此,对于这两个布料输送装置100而言,两个布料输送装置100的两个第二轴部件102位于相对远离间隙的外侧,两个布料输送装置100的第一轴部件101位于靠近间隙的内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布料输送设备的上方设置加工头,加工头可以为裁切刀或者缝纫机头,裁切刀设置在间隙的上方,进而加工头可以对持续通过间隙下方的布料进行加工(裁切或者绘制缝纫线),为了避免加工时,将布料向下推动,还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两个夹持部分别位于两个布料输送装置的上方,夹持部能够压住被输送布料的上方,从而在起到将布料拉紧的作用。

实施例7:本实施例针对实施例1中公开的布料输送装置,提供了一种装配方法。具体的,布料输送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同步齿轮的内壁均匀涂抹胶液,然后将同步齿轮依次套在第二轴部件上;

步骤2:将相邻的同步齿轮的锁定通槽相互对齐,以形成锁定通孔。

在对齐同步齿轮时,转动同步齿轮,使得同步齿轮上的锁定通槽能够相互对齐。

进一步的,骤2中,采用检测件插入至锁定通孔内,以判断输送通孔是否完全对齐。

步骤3:采用焊接装置焊接相邻的同步齿轮和第二轴部件。

在焊接时,相邻的同步轮齿之间会形成锁定通孔,所以将焊料熔化之后,点入至锁定通孔内,能够起到锁定同步齿轮和第一轴部件的作用。

进一步的,步骤2和步骤3中,先将检测件插入至第一个锁定通孔内,然后再其余的锁定通孔内完成焊接,然后取出检测件,再完成最后一个锁定通孔的焊接。

步骤4:将第一轴部件、第二轴部件、同步带、支撑架安装到支架上。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相关技术
  • 印染布料仓储管理方法以及应用于该方法的布料货架
  • 布料粘接装置和布料粘接装置的布料输送机构
  • 一种风压式布料输送组件及布料缝头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45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