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每日检查,检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等,再使用记录板记录每个患者的体征数据,最后通过计算机录入医疗管理系统。

上述记录过程均需要人工操作,工作量较大,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且容易出现误填、漏填,导致特征数据记录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的每日检查过程均需要人工操作,工作量较大,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且容易出现误填、漏填,导致特征数据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用户数据模块、任务计划模块、身份认证模块、体征检测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

所述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身份信息、病情信息、体征信息和问答信息;

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基于身份信息和病情信息,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

所述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患者的实时信息、并将所述实时信息与身份信息比对,判断是否为患者本人;

所述体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患者的体征,获取体征信息后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语音问答模块,用于提示患者配合机器人本体进行检测,以及,基于病情信息与患者问答,将回答录音作为问答信息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机器人本体,基于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对患者进行逐个检测和询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器人本体替代人工检查和记录,自动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测量任务,节省了医护资源,数据记录更加准确。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和实时信息均包括入住病房、指纹、声纹、人脸、腕带条形码和RFID电子标签。

有益效果:通过多种认证方式进行综合认证,保证检查对象的准确性。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包括地图存储单元、路径规划单元和问答单元;

所述地图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病房布局地图;

所述路径规划单元,基于全部患者的入住病房,制定机器人本体在病房布局地图上最短的移动路径;

所述问答单元,基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信息,制定相应的提问。

有益效果:根据患者的位置分布,规划机器人本体完成任务的最短路径,提高检查效率,根据不同病情制定提问,使得日常检查更加全面,医护人员更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利于后续的诊断治疗。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任务计划模块还包括预约单元,所述预约单元,基于单个患者的检测时间计算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将每个检测时间点发送至对应患者进行预约。

有益效果:当患者不方便接受检查时,需要机器人本体等待,通过告知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方便患者提前准备日常检查,防止机器人本体等待时间过长,提高了日常检查的效率。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体征信息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体重。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体征检测模块包括血压脉搏检测组件、体温检测组件和血氧检测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开设有检测腔;

所述血压脉搏检测组件包括伸缩腕带和上臂式电子血压仪,所述伸缩腕带和上臂式电子血压仪均安装在检测腔内,所述伸缩腕带内壁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上臂式电子血压仪连通;

所述血氧检测组件,安装在检测腔内、并通过血氧仪检测无名指或食指的血氧;

所述体温检测组件,安装在检测腔内、并通过红外温度检测仪检测体温。

有益效果:将上臂式电子血压仪、血氧仪、红外温度检测仪组合安装在检查腔内,患者通过将手放入检查腔内即可完成全部检查,患者使用方便,检查效率高。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识别人脸、扫描腕带二维码、患者的呼吸画面;

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RFID电子标签;

所述摄像头根据呼吸画面中的患者的胸部起伏判断患者的呼吸频率。

有益效果:通过摄像头拍摄画面,再进行图像识别,判断人脸信息以及呼吸起伏,腕带条形码的扫描和RFID电子标签可综合判断患者信息。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于检测腔内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安装有指纹录入板,指纹录入板用于录入食指或无名指的指纹;

进行检测时,患者将手臂穿过伸缩腕带内,两根手指分别放置在限位框内或血氧仪内,手腕位于伸缩腕带内,确认患者指纹后,再进行血氧检测,血氧完成后,再进行血压检测,向外移动手臂使得手腕位于红外温度检测仪的上方,完成体温检测。

有益效果:由于指纹录入板与血氧仪对称设置,左手和右手均可完成检查,单次放入手臂即可完成上述检测,患者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当患者自身行动能力较弱时,可让护理人员辅助放入手臂,适应范围广。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于检测腔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传动安装有卷轴,所述伸缩腕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的侧壁上,通过所述卷轴旋转,控制伸缩腕带的开口大小。

有益效果:通过电机带动卷轴转动,控制伸缩腕带的开口大小,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臂,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体征检测模块还包括体重检测组件,所述体重检测组件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并通过电子体重秤记录患者的体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机器人本体1、检测腔2、伸缩腕带3、上臂式电子血压仪4、气囊5、血氧仪6、红外温度检测仪7、摄像头8、限位框9、指纹录入板10、电机11、卷轴12、电子体重秤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用户数据模块、任务计划模块、身份认证模块、体征检测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

所述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身份信息、病情信息、体征信息和问答信息;

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基于身份信息和病情信息,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

所述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患者的实时信息、并将所述实时信息与身份信息比对,判断是否为患者本人;

所述体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患者的体征,获取体征信息后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语音问答模块,用于提示患者配合机器人本体1进行检测,以及,基于病情信息与患者问答,将回答录音作为问答信息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

所述机器人本体1,基于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对患者进行逐个检测和询问。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器人本体1采用智能配送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无人驾驶、3D避障、图像识别,5G信号、智能导航等模块去实现,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且具有配送药品的功能;将体征检测模块加装至上述配送机器人,实现体征检测;该配送机器人通过移动网络与医院的HIS管理系统连接,获取病人的身份信息和医院的病房布局。

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和实时信息均包括入住病房、指纹、声纹、人脸、腕带条形码和RFID电子标签。

在本实施例中,入住病房、指纹、声纹、人脸均可通过HIS管理系统进行获取,其中指纹、声纹、人脸可以通过该机器人进行采集,患者在登记完成后,会获得相应的腕带,腕带上具有腕带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扫描腕带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会获取相应的身份信息、病情信息、体征信息和问答信息;

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例如手指残疾、无法说话等,根据相应的病情信息,制定不同的认证流程,省去患者无法进行的步骤。

其中,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包括地图存储单元、路径规划单元和问答单元;

所述地图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病房布局地图;

所述路径规划单元,基于全部患者的入住病房,制定机器人本体1在病房布局地图上最短的移动路径;

所述问答单元,基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信息,制定相应的提问。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检测的患者的入住病房,设为目标坐标点,根据机器人的初始坐标点,计算初始坐标点经过全部目标点的最短路径;每个病房门口设置二维码、条形码或电子识别卡,基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信息,制定相应的提问,例如:大小便状况、是否头晕、是否疼痛等。

其中,所述任务计划模块还包括预约单元,所述预约单元,基于单个患者的检测时间计算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将每个检测时间点发送至对应患者进行预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综合每次检测的平均时间,计算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通过移动网络将检测时间点发送至患者手机,进行提前预约。

其中,所述体征信息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体重。

其中,所述体征检测模块包括血压脉搏检测组件、体温检测组件、血氧检测组件和体重检测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开设有检测腔2;

所述血压脉搏检测组件包括伸缩腕带3和上臂式电子血压仪4,所述伸缩腕带3和上臂式电子血压仪4均安装在检测腔2内,所述伸缩腕带3内壁设有气囊5,所述气囊5与上臂式电子血压仪4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直接将血压脉搏检测组件体温检测组件、血氧检测组件和体重检测组件设置在机器人的外侧。

所述血氧检测组件,安装在检测腔2内、并通过血氧仪6检测无名指或食指的血氧;

所述体温检测组件,安装在检测腔2内、并通过红外温度检测仪7检测体温;

所述体重检测组件,安装在机器人本体1上、并通过电子体重秤13记录患者的体重。

在本实施例中,伸缩腕带3采用弹性带,弹性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检测腔2内,伸缩腕带3上有缺口,伸缩腕带3的另一端穿过缺口,形成开口,手臂穿过开口进入检测腔2内;上臂式电子血压仪4可检测脉搏和血压的数值;血氧仪6夹紧手指,可检测血氧的数值;体重非必要检测项,可通过语音问答告知机器人本体1数值,亦可自行测量。

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1上设有摄像头8,所述摄像头8用于识别人脸、腕带条形码、患者的呼吸画面。

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1于检测腔2内设有限位框9,所述限位框9内安装有指纹录入板10,所述指纹录入板10与血氧仪6对称设置,指纹录入板10用于录入食指或无名指的指纹;

进行检测时,进行检测时,患者将手臂穿过伸缩腕带3内,两根手指分别放置在限位框9内或血氧仪6内,手腕位于伸缩腕带3内,确认患者指纹后,再进行血氧检测,血氧完成后,再进行血压检测,向外移动手臂使得手腕位于红外温度检测仪的上方,完成体温检测。

其中,所述机器人本体1于检测腔2内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安装有卷轴12,所述伸缩腕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12的侧壁上,通过所述卷轴12旋转,控制伸缩腕带3的开口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1的输出轴上设有扭矩传感器,从而得知伸缩腕带3是否完全缩紧,缩紧后,电机11停止转动。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如下:

患者在入住病房时,完成身份信息和病情信息的登记,获取腕带;

机器人本体1在日常检查前进行任务规划,基于身份信息和病情信息,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计算出每个患者的时间点后发送给对应的患者,进行提前预约;

机器人本体1沿移动路径对患者进行逐个检测和问答;

机器人本体1移动至患者的床位附近,语音提示患者平躺在床上,通过摄像头8识别患者的身份信息;

患者自行或医护人员辅助将手臂伸入伸缩腕带3的开口内,掌心朝下,食指插入限位框9或血氧仪6中,使得手臂对应部分对准伸缩腕带3,无名指插入另一端,指纹识别后,启动血氧仪6进行检测,血氧检测后,语音提示使用者进行手腕翻转,手心朝上,电机11带动卷轴12转动,将腕带收紧,上臂式电子血压仪4启动,使得气囊5充气和放气,从而检测脉搏和血压,语音提示向外移动手臂,手腕再次翻转,手心朝下,使得红外温度检测仪7检测腕部温度,体温检测完成后,语音提示将手臂向外侧移动;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进行语音问答、体重测量或语音输入体重数据;

完成日常检查后,机器人移动至下一个患者附近,直至全部检查完成。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监测老年人生命体征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 一种基于单生命体征监测雷达的智能血压测量系统及方法
  • 一种具有测量生命体征功能的智能运动服装
技术分类

061201164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