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30


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温度较低的环境,用电设备的电池模组设有检测器和加热装置。检测器的检测部通过导线与电池模组的电路板电连接,以用来检测电池的温度,加热装置与电池接触并与电路板电连接,以对电池进行加热。然而,检测器的安装目前存在安装困难、安装强度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装置、电池模组以及用电设备,旨在降低加热装置的检测器的安装难度并提升检测器的安装强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绝缘件、电阻丝以及检测器。电阻丝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内。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导电部连接第一检测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检测部和第一导电部设于绝缘件内,第一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温度,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与外部设备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和电阻丝的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内,电阻丝和检测器集成为一体,有利于减小检测器的安装难度,提升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包括连接的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电阻丝的至少部分、第一检测部以及第一导电部设于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件包括第二绝缘膜。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件设置为膜层结构有利于提高绝缘件安装于电芯组件的安装位置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与绝缘件连接的第一检测部的安装位置的精确性,有利于提升检测器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丝还包括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以及连接段,第一加热段、第二加热段以及连接段设于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之间。第一加热段与第二加热段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段连接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段和第二加热段有利于让加热装置设置有两个相离的加热部分,有利于对电芯组件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从而提升加热装置对电芯组件各部位加热的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和电阻丝相离。

上述实施例中,有利于降低电阻丝对检测器的影响。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热装置、第一电路板以及电芯组件。第一电路板与电阻丝和第一连接部连接。电芯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电芯,每个电芯包括壳体和伸出壳体的电极端子,绝缘件与至少一个壳体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件有利于降低第一检测部的安装难度,提升了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绝缘件还有利于提高检测器的安装强度,从而提升了电池模组使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主体部、第一密封部以及第二密封部,电极端子于第一密封部伸出。绝缘件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内设有部分电阻丝,第一区域连接于主体部。第二区域内设有部分电阻丝,第二区域连接于主体部。第三区域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三区域设于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的外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设置方式有利于让第一电芯、第二电芯以及第三电芯均受到绝缘件的加热作用,有利于提升电芯组件各部分受热的均一性。此外,将第一区域设于两个电芯之间,第二区域设于两个电芯之间,有利于让电芯组件的多个电芯限制绝缘件的移动,从而提升绝缘件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还包括第二检测部、第二导电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二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温度,第二导电部连接第二检测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第二检测部和第二导电部设于绝缘件内。第一区域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和/或第二区域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设于第一区域内。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之间,使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检测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内侧电芯的温度。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外侧的电芯相较于位于内的电芯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改变外表的温度,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检测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内侧电芯的温度,有利于提升检测器对电芯组件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部,两个弧形部连接两个第一侧壁,第二检测部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的弧形部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设于相邻的两个电芯的弧形部之间,有利于第二检测部检测出电芯组件弧形部的温度以及电芯组件尾端的温度,还有利于降低第二检测部因相邻两个主体部膨胀而被夹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到主体部靠近第一电路板一侧的距离为L

上述实施例中,L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显露于绝缘件,电阻丝包括焊接部,焊接部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第一连接部和焊接部位于绝缘件的同一侧。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和焊接部位于绝缘件的同一侧,有利于加热装置与电路板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件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与第三区域和第一电路板均连接,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焊接部均设于安装部。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焊接部均设于安装部,使电阻丝和检测器连接第一电路板的部分集成于安装部,有利于一并将电阻丝和检测器连接于第一电路板,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连接到其中至少一个电芯的壳体,沿加热装置朝向电芯的方向,第一检测部的投影与电芯的壳体的主体部的投影相离。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的投影与电芯的壳体的主体部的投影相离,有利于让第一检测部至少部分与主体部错开,降低第一检测部被相邻两个主体部夹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连接到其中至少一个电芯的壳体,沿加热装置朝向电芯的方向,第一检测部的投影位于电芯的电极端子的投影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的投影位于电芯的电极端子的投影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器检测电极端子的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一粘接件,第一粘接件连接第一检测部和壳体。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粘接件有利于限制第一检测部的位移,降低第一检测部的检测位置偏移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与第一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第二电路板,电极端子与第二电路板连接。

本申请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件提高了检测器的安装强度,有利于提升电池模组使用的可靠性,从而提升了用电设备的可靠性。

本申请中的加热装置包括绝缘件、电阻丝以及检测器。电阻丝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内。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导电部连接第一检测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检测部和第一导电部设于绝缘件内,第一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温度,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与外部设备连接。第一导电部和电阻丝的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内,电阻丝和检测器集成为一体,有利于减小检测器的安装难度,提升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电芯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加热装置展开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电池模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电池模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电池模组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省略第二电芯后的侧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电池模组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2中电池模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简略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芯组件 10

第一电芯 11

壳体 111

主体部 1111

第一侧壁 1111a

弧形部 1111c

第一密封部 1112

第二密封部 1113

第一包装部 111a

第二包装部 111b

电极组件 112

电极端子 113

第二电芯 12

第三电芯 13

第一电路板 20

加热装置 30

绝缘件 31

第一绝缘件 301

第二绝缘件 302

第一区域 311

第二区域 312

第三区域 313

第一部分 3131

第二部分 3132

安装部 314

第一侧部 310

第二侧部 320

电阻丝 32

第一加热段 321

第二加热段 322

连接段 323

焊接部 32a

检测器 33

第一检测部 331

第一导电部 332

第一连接部 333

第二检测部 334

第二导电部 335

第二连接部 336

温控开关 34

第三粘接件 40

第一粘接件 50

第二粘接件 60

电池模组 100

设备主体 200

用电设备 1000

第一方向 X

第二方向 Y

第三方向 Z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特别说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多个”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

术语“垂直”用于描述两个部件之间的理想状态。实际生产或使用的状态中,两个部件之间可以存在近似于垂直的状态。

需要认识的是,附图所示的层、区域、膜、板、块、柱、凸部、凹部等的尺寸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更方便的描述而给出,本申请不限于附图所示的尺寸。为了使本发明清晰,与描述无关的元件从本说明书的细节中省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公开一种适于电池模组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绝缘件、电阻丝以及检测器。电阻丝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内。检测器包括第一检测部、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一连接部,第一导电部连接第一检测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检测部和第一导电部设于绝缘件内,第一检测部被配置为检测温度,第一连接部被配置为与外部设备连接。

上述第一导电部和电阻丝的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内,电阻丝和检测器集成为一体,有利于减小检测器的安装难度,提升第一检测部的检测的精度。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100,电池模组100包括电芯组件10、第一电路板20以及加热装置30,第一电路板20与电芯组件10连接,加热装置30与电芯组件10连接并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加热装置30用于对电芯组件10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0包括BMS组件(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组件包括多个电子元器件,第一电路板20可控制电芯组件10的充电和放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0包括印刷线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0包括柔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Circuit)。

请参阅图3和图4,电芯组件10包括多个电芯11,电芯11包括壳体111、电极组件112以及电极端子113,电极组件112设于壳体111内,电极端子113与电极组件112连接并部分伸出壳体111,电极端子113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芯11为软包电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壳体111包括主体部1111、第一密封部1112和第二密封部1113。电极组件112设于主体部1111内,主体部1111内设有电解液,第一密封部1112和第二密封部1113用于密封主体部1111,电极端子113于第一密封部1112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沿第一方向X,第一密封部1112位于主体部1111的一侧并连接于主体部1111。壳体111包括两个第二密封部1113,沿第二方向Y,第二密封部1113位于主体部1111相对的两侧。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沿第三方向Z,主体部1111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侧壁1111a,绝缘件31至少与第一侧壁1111a相接,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

可以理解地,第一侧壁1111a为主体部1111各侧面中面积较大的表面,即电芯11的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主体部1111还包括两个弧形部1111c,两个弧形部1111c连接两个第一侧壁1111a,两个弧形部1111c沿第二方向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壳体111包括第一包装部111a和第二包装部111b,第一包装部111a的一侧与第二包装部111b的一侧连接,第一包装部111a和第二包装部111b的连接位置处折叠,使第一包装部111a与第二包装部111b连接,第一包装部111a和第二包装部111b围合形成主体部1111,第一包装部111a和第二包装部111b连接的部分形成第一密封部1112和第二密封部1113。图4为电芯11的分解图,为使附图清晰,图4中省略了电解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1的材料为铝塑膜。

在其它实施例中,电芯11也可以是方壳电芯或者圆柱电芯,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12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异,隔膜用于隔离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膜堆叠形成叠片结构,或者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膜堆叠后卷绕形成卷绕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电极端子113的部分从第一密封部1112伸出主体部1111,以将电极组件112的极性引出主体部1111外。其中,电极端子113可以与第一极片或第二极片连接,电极端子113与第一极片连接时,电极端子113的极性与第一极片的极性相同,电极端子113与第一极片连接时,电极端子113的极性与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端子113为金属片,电极端子113的材料包括铜、铝、镍中的任意一种。

为方便理解,以下对多个电芯11的不同个体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方式进行区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电芯组件10包括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第三电芯13和第四电芯14,沿第三方向Z,第二电芯12、第一电芯11、第四电芯14以及第三电芯13依次设置,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第三电芯13和第四电芯14与第一电路板20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第三电芯13和第四电芯14并联设置。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第三电芯13和第四电芯14串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电芯组件1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电芯,其它电芯可以设置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之间、第二电芯12和第三电芯13之间、第二电芯12背离第一电芯11的一侧、或者第三电芯13背离第一电芯11的一侧,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沿第一方向X,第一电路板20设于第一密封部1112背离主体部1111的一侧,有利于缩短电极端子113与第一电路板20的距离,从而有利于缩短电极端子113的长度,降低电极端子113和第一电路板20连接的难度,还有利于减少了电极端子113的弯折,降低电极端子113受损的风险。

请参阅图2、图5以及图6,图6为加热装置30展开后的简略示意图,加热装置30包括绝缘件31、电阻丝32以及检测器33,绝缘件31与电芯组件10相接,电阻丝32的至少部分设于绝缘件31内,电阻丝32在通电后发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33包括第一检测部331、第一导电部332以及第一连接部333,第一检测部331被配置为检测外部设备的温度,第一导电部332连接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一连接部333,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一导电部332设于绝缘件31内,绝缘件31覆盖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一导电部3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3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10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图未示),第二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第一连接部333与第二电路板连接。

第一检测部331检测电芯组件10的温度,在检测到电芯组件10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电阻丝32通电升温并对电芯组件10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丝32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电阻丝32与第二电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丝32通过电芯组件10通电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丝32通过其他设备通电加热,包括但不限于外部储能设备、电网。

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集成为一体,有利于减小检测器33的安装难度,提升第一检测部331的检测的精度。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3直接和电池模组100外的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图6为加热装置30展开后的简略示意图,绝缘件31包括相连接的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电阻丝32的至少部分设于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之间,第一导电部332设于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绝缘件301包括第一绝缘膜,第二绝缘件302包括第二绝缘膜,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相贴合。绝缘件31设置为膜层结构有利于提高绝缘件31安装于电芯组件10的安装位置的精确性,从而提高与绝缘件31连接的第一检测部331的安装位置的精确性,有利于提升检测器33检测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的面积大小相同,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在第三方向Z上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得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粘接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件301第二绝缘件为PET聚酯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件302可以为PET聚酯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5,绝缘件31的第一绝缘件301或第二绝缘件302与第一侧壁1111a相接。电阻丝32通电加热后将热量传递给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将热量传递至第一侧壁1111a,从而对第一电芯11起到加热作用。通过设置第一绝缘件301或第二绝缘件302与第一电芯11的大面相接触,有利于提升加热装置30与第一电芯11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加热装置30对电芯组件10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检测器33和电阻丝32相离,有利于降低电阻丝32对检测器33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6,绝缘件31包括第一区域311、第二区域312以及连接第一区域311和第二区域312的第三区域313。第一区域311内设有部分电阻丝32,第二区域312内设有部分电阻丝3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连接于主体部1111,第二区域312连接于主体部1111,第三区域313设于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1113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区域313与至少一个第二密封部1113粘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之间,第二区域312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三电芯13之间;第三区域313设于第二密封部1113的远离主体部1111的一侧,第三区域313设于第一电芯11在第二方向Y上的一侧。有利于让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以及第三电芯13均受到绝缘件31的加热作用,有利于提升电芯组件10各部分受热的均一性。此外,将第一区域311设于两个电芯之间,第二区域312设于两个电芯之间,有利于让电芯组件10的多个电芯限制绝缘件31的移动,从而提升绝缘件31安装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区域313设于第三电芯13的第二密封部1113的远离主体部1111的一侧,且第三区域313设于第四电芯14的第二密封部1113的远离主体部111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第三区域313包括第一部分3131和第二部分3132,第一部分3131和第二部分313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第一部分3131和第二部分3132之间设有间隙,有利于降低绝缘件31的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三电芯13之间,第二区域312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之间,第二区域312设于第四电芯14和第三电芯1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设于第四电芯14和第三电芯13之间,第二区域312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三电芯1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沿第一方向X,绝缘件3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部310和第二侧部320,第一侧部310相较于第二侧部320靠近电极端子113。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绝缘件31还包括安装部314,安装部314与第三区域313连接,安装部314还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安装部314设有部分电阻丝32和部分第一连接部333,设置安装部314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绝缘件31对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的包覆面积,从而提升对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的保护,也节省了对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的理线步骤,有利于降低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与第一电路板20的连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绝缘件31上设有第三粘接件40,第三粘接件40粘接绝缘件31和电芯组件10。第三粘接件40起到限制绝缘件31相对电芯组件10位移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绝缘件31和电芯组件10连接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电阻丝32包括第一加热段321、第二加热段322以及连接段323,第一加热段321、第二加热段322以及连接段323设于第一绝缘件301和第二绝缘件302之间,第一加热段321和第二加热段322均与第一电路板20电连接。第一加热段321与第二加热段322之间设有间隙,连接段323连接第一加热段321和第二加热段322。有利于让加热装置30设置有两个相离的加热部分,有利于对电芯组件10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从而提升加热装置30对电芯组件10各部位加热的均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连接部333显露于绝缘件31,电阻丝32包括焊接部32a,焊接部32a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第一连接部333和焊接部32a位于绝缘件31的同一侧。可选的,焊接部32a通过锡焊接于第一电路板20。可选的,第一连接部通过锡焊接于第一电路板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连接部333和焊接部32a位于绝缘件31的第一侧部31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焊接部32a包括第一加热段321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的部分和第二加热段322与第一电路板20连接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加热段321设于第一区域311内,第二加热段322设于第二区域312内,连接段323设于第三区域31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段321可以在第一区域311内按照S形弯折排布,有利于提升第一区域311的加热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加热段322可以在第二区域312内按照S形弯折排布,有利于提升第二区域312的加热面积。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段321和第二加热段322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进行排布,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段321、第二加热段322以及连接段323为一整条电热丝,以在通电后发热,电热丝的材质可以是铜或镍,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33将检测到的电芯组件10的温度后,输出温度信号给第一电路板20(即BMS:电源管理系统),第一电路板20在接收温度信号并判断出电芯组件10处于需要加热的温度范围内时,第一电路板20控制加热回路上的芯片来控制MOS或继电器闭合使得加热回路导通,电阻丝32开始工作给电芯组件10加热;当检测器33检测到电芯组件10已经被加热到指定温度时,其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再次传递给第一电路板20来控制加热回路断开以停止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加热装置30还包括温控开关34,温控开关34与电阻丝32电连接,温控开关34还与第一电路板20电连接,温控开关34被配置为控制电阻丝32的电路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温控开关34检测到电芯组件10温度到达其保护温度时,温控开关34内部回路直接断开来切断整个加热丝回路;当电芯组件10温度降到常温温度时(比如15~30℃)温控开关自动恢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检测器33还包括第二检测部334、第二导电部335以及第二连接部336,第二检测部334被配置为检测外部设备的温度,第二导电部335连接第二检测部334和第二连接部336,第二导电部335与第二检测部334设于绝缘件31内,第二连接部336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设置第二检测部334有利于增加检测器33对电芯组件10的检测位,从而有利于提升检测器33对电芯组件10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二连接部336设于安装部314,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绝缘件31对检测器33的包覆面积,从而提升对检测器33的保护,也节省了对检测器33的理线步骤,有利于降低检测器33与第一电路板20的连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第一连接部333、第二连接部336以及焊接部32a均设于安装部314,使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连接第一电路板20的部分集成于安装部314,有利于一并将电阻丝32和检测器33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从而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和图6,第一区域311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之间,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设于第一区域311内,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之间,使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检测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内侧电芯的温度。沿第三方向Z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外侧的电芯相较于位于内的电芯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而改变外表的温度,将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检测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内侧电芯的温度,有利于提升检测器33对电芯组件10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312设于第一电芯11和第三电芯13之间,第二区域312内设有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将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检测堆叠的电芯中位于内侧电芯的温度,有利于提升检测器33对电芯组件10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区域311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部331和至少一个第二检测部33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312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检测部331和至少一个第二检测部33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以及图11,第二检测部334到主体部1111靠近第一电路板20一侧的距离为L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X,主体部1111的长度为Lmm,L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与第一电芯11的第一密封部1112有重叠,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与第二电芯12的第一密封部1112有重叠。有利于第一检测部331检测第一密封部1112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第二检测部334设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弧形部1111c之间,例如,第二检测部334设于第一电芯11的弧形部1111c和第二电芯12的弧形部1111c之间。第二检测部334设于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弧形部1111c之间,有利于第二检测部334检测出电芯组件10的弧形部1111c的温度以及电芯组件10尾端的温度,还有利于降低第二检测部334因相邻两个主体部1111膨胀而被夹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沿第三方向Z,第二检测部334的投影与第一电芯11的第二密封部1113有重叠,第二检测部334的投影与第二电芯12的第二密封部1113有重叠。有利于检测相邻两个第二密封部1113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沿第二方向Y,第二检测部334靠近主体部1111一侧的第二密封部1113,第一检测部331靠近主体部1111另一侧的第二密封部1113。

第一检测部331和第二检测部334通过检测电芯组件10不同位置温度,有利于第一电路板20上的控制器件判断电芯组件10是否需要进行加热。

图11为电池模组100沿与第三方向Z相反的方向观察的图,其中,第二电芯12和部分结构未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和图12,电池模组包括第三粘接件40,加热装置30的绝缘件31通过第三粘接件40与壳体111粘接连接。

例如,绝缘件31通过粘接件40与第一电芯11的壳体111粘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至少部分与第一电芯11的主体部1111相离,有利于让第一检测部331至少部分与主体部1111错开,降低第一检测部331被相邻两个主体部1111夹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至少部分与第二电芯12的主体部1111相离,如此设置有利于让第一检测部331至少部分与主体部1111错开,降低第一检测部331被相邻两个主体部1111夹伤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位于第一电芯11的第一密封部1112的投影范围内,有利于让第一检测部331与主体部1111错开,降低第一检测部331被相邻两个主体部1111夹伤的风险,还有有利于第一检测部331检测第一电芯11的第一密封部1112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位于第二电芯12的第一密封部1112的投影范围内,有利于让第一检测部331与主体部1111错开,降低第一检测部331被相邻两个主体部1111夹伤的风险,还有有利于第一检测部331检测第二电芯12的第一密封部1112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位于第一电芯11的电极端子113的投影范围内。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位于电极端子113的投影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器33检测电极端子113的温度的准确性。可选的,电极端子113的投影包括电极端子113位于第一密封部内的部分的投影。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三方向Z,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位于第二电芯12的电极端子113的投影范围内。第一检测部331的投影位于电极端子113的投影范围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器33检测电极端子113的温度的准确性。可选的,电极端子113的投影包括电极端子113位于第一密封部内的部分的投影。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电池模组100还包括第一粘接件50,第一粘接件50连接第一检测部331和壳体111。第一粘接件50有利于限制第一检测部331的位移,降低第一检测部331的检测位置偏移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第一粘接件50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的第一密封部1112均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粘接件50限制第一检测部331的效果,还有利于限制第一密封部1112的移动和形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331可通过第一粘接件50与其中一个电芯11的第一密封部1112连接,第一粘接件50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检测部33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件50包括导热胶,第一粘接件50将热量传递给第一检测部331。可选的,第一粘接件50包括导热硅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件50导热系数为0.8~3.0W/(m·K)。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接件50的导热率大于空气的导热率,有利于提升电芯组件10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检测部331的效率,还有利于降低电芯组件10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检测部331的损耗,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一检测部331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第一粘接件50包覆于第一检测部331外,有利于提高第一粘接件50限制第一检测部331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4,电池模组100还包括第二粘接件60,第二粘接件60连接第二检测部334和壳体111。第二粘接件60有利于限制第二检测部334的位移,降低第二检测部334的检测位置偏移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4,第二粘接件60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的弧形部1111c均粘接,有利于提高第二粘接件60限制第二检测部334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334可通过第二粘接件60与第一电芯11和第二电芯12其中一者的弧形部1111c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件60包括导热胶,第二粘接件60将电芯壳体的热量传递给第二检测部334。可选的,第二粘接件60包括导热硅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件60导热系数为0.8~3.0W/(m·K)。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图14,第二粘接件60包覆于第二检测部334外有利于提高第二粘接件60限制第二检测部334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粘接件60的导热率大于空气的导热率,有利于提升电芯组件10将热量传递至第二检测部334的效率,还有利于降低电芯组件10将热量传递至第二检测部334的损耗,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二检测部334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331可以为NTC(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一导电部332为能够导电的金属导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部334可以为NTC(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第二导电部335为能够导电的金属导线。

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的加热电池模组另一实施例的简略图,本实施中,电芯组件10位于第一区域311和第二区域312之间,其中N大于或等于1。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电芯11的结构如图3所述的电芯11。

请参阅图16,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1000,该用电设备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电池模组100。

其中,用电设备1000可以是无人机、电动两轮车或者清洁机器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电设备1000还包括设备主体200,电池模组100安装于设备主体200。

其中,用电设备1000采用了上述关于电池模组100的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有关电芯组件10任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电池模组加热装置及电池模组
  • 一种浴室加热装置和用于控制浴室加热装置的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一种加热组件、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用电装置和制造电池模组的设备
技术分类

0612011650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