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定影控制装置、定影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55


定影控制装置、定影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形成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定影控制装置、定影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是一种通过成像原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多功能图像制作和复印装置、静电印刷装置和任何其它类似装置。定影控制装置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重要部件,定影控制装置的作用是将图像形成载体(例如,纸张)上的图像形成介质(例如,碳粉)通过加热和加压的方式定着在图像形成载体上。

通常情况下,定影控制装置包括加热辊和加压辊,在定影过程中,加热辊发热,且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当图像形成载体通过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的缝隙时,通过加热辊提供的热量以及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的压力,将图像形成载体上的图像形成介质定着在图像形成载体上。在定影过程中图像形成载体可能卡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进而影响图像形成作业。可理解,此时需要将卡在加热辊和加压辊的之间图像形成载体取出,以便图像形成装置可以继续执行图像形成作业。

相关技术中,当图像形成载体卡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时,需要用户将图像形成装置拆开,手动给加压辊和加热辊解压,从而取出卡住的图像形成载体,操作不便。另外,当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加压辊和加热辊可能一直处于加压状态,会导致加压辊塑性变形。

需要指出的是,公开于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己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影控制装置、定影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图像形成载体卡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时,需要用户手动解压,操作不便,以及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容易导致加压辊塑性变形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影控制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加压组件、切换翻译、驱动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切换单元,用于切换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所述压接状态包括加压状态和解压状态;

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切换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位置;

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转动第一时间,使得所述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转动第二时间,使得所述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压接状态还包括半解压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位置信号与所述第二位置信号相同,所述第三位置信号与所述第一位置信号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当所述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和/或半解压状态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转动第一时间,使得所述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当所述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和/或半解压状态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转动第二时间,使得所述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当所述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和/或解压状态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在按照所述第一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三速度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凸轮,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加压件,所述加压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凸轮相耦合,所述加压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加压组件相耦合;

其中,当所述凸轮的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加压件相抵触时,所述加压件带动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加压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切换至加压状态;当所述凸轮的第二凸起部与所述加压件相抵触时,所述加压件带动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加压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切换至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轮还包括第三凸起部,其中,当所述凸轮的第一凸起部与所述加压件相抵触时,所述加压件带动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加压组件运动,使得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凸轮同轴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遮光板,所述遮光板与所述驱动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用于带动所述遮光板旋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遮光板的遮光状态,所述遮光状态用于表征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位置;

其中,当所述遮光板旋转至与所述传感器对应的位置时,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遮光状态为遮光;当所述遮光板旋转至与所述传感器不对应的位置时,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遮光状态为不遮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位置信号为所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所述第二位置信号为所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速度和所述第二速度大于所述第三速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影控制方法,应用于定影控制装置,所述定影控制装置包括:加热组件、加压组件、切换单元、检测单元以及驱动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切换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所述压接状态包括加压状态和解压状态;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驱动单元的旋转位置;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切换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所述方法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加压条件时,控制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以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当满足预设的解压条件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加压条件包括:开机、休眠唤醒和/或接收到图像形成作业指令;

和/或,所述解压条件包括:检测到图像形成装置卡纸、图像形成装置的可开闭模块被打开、图像形成装置未使用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和/或接收到休眠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满足预设的加压条件时,控制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以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加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是否为加压状态;

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不是加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直至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以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一位置信号时,所述检测单元处于遮光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满足预设的解压条件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解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是否为解压状态;

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不是解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

直至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第二位置信号时,所述检测单元处于不遮光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是否为半解压状态,其中,所述半解压条件为检测到的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为目标类型;

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不是半解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直至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是否为半解压状态,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且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直至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是否为半解压状态,还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且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直至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一方面所述的定影控制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加热组件和加压组件之间自动加解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使用方便,且当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通过自动解压可以避免加压辊塑性变形。另外,检测单元检测到预设的位置信号后,驱动单元按照预设速度继续转动预设时间后停止,使切换单元切换到准确的压接状态,提高达到相应压接状态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影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影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半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加压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半解压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加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针对现有技术中当图像形成载体卡在加热辊和加压辊之间时,需要用户手动解压,操作不便,以及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容易导致加压辊塑性变形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影控制装置、定影控制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通过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加热组件和加压组件之间自动加解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使用方便,且当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通过自动解压可以避免加压辊塑性变形。另外,检测单元检测到预设的位置信号后,驱动单元按照预设速度继续转动预设时间后停止,使切换单元切换到准确的压接状态,提高达到相应压接状态的精准度。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影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定影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定影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加热组件110、加压组件120、切换单元130、驱动单元140、检测单元150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

其中,加热组件110用于加热,加压组件120设置在加热组件110的一侧,用于在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当图像形成载体通过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时,通过加热组件110提供的热量以及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将图像形成载体上的图像形成介质定着在图像形成载体上。在本文的其它部分,加热组件110也可能被称为加热辊;加压组件120也可能被称为加压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大小或者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大小,将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分为加压状态和解压状态。当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处于加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较大或者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较小,以便在定影过程中,通过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将图像形成载体上的图像形成介质定着在图像形成载体上。当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处于解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较小或者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较大。可理解,在解压状态下方便将卡在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图像形成载体取出。另外,当图像形成装置长时间不使用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压接状态调整为解压状态,可以避免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一直处于加压状态,进而避免加压组件120塑性变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还包括半解压状态。当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处于半解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大于解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且小于加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或者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大于加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且小于解压状态时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以便于对特殊纸张(例如,信封纸,厚纸,褶皱纸,明信片等,可为用户预先设置)执行图像形成作业,防止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太大导致特殊纸张产生褶皱。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压组件12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加热组件110与壳体100滑动连接,使得加热组件110朝向靠近或远离加压组件120的方向滑动。具体地,壳体100上设有一个凹槽101,加热组件设置在该凹槽101内,并可沿凹槽101的延伸方向滑动。可理解,加热组件110越靠近加压组件120,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越小,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越大;相反,加热组件110越远离加压组件120,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越大,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越小。

可理解,只要保证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可以相对运动,即可实现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调整。因此,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将加热组件11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加压组件120与壳体100滑动连接,使得加压组件120朝向靠近或远离加热组件110的方向滑动,实现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调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切换单元130用于切换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如上文所述,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包括加压状态、解压状态和半解压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单元130可以将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加压状态切换为解压状态、由解压状态切换为加压状态、由加压状态切换为半解压状态、由半解压状态切换为加压状态、由解压状态切换为半解压状态和/或由半解压状态切换为解压状态。

请继续参阅图1A和图1B,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单元130包括加压件131和凸轮132。其中,凸轮132与壳体100转动连接,且凸轮132的旋转轴与壳体100所在的平面垂直。加压件131的第一端(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加压件131的下端)与壳体100转动连接,且加压件131的旋转轴与壳体100所在的平面垂直,使得加压件131的第二端(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加压件131的上端)可以在平行于壳体100所在的平面内摆动。另外,加压件131的第二端通过弹性件102(例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弹簧)与壳体弹性连接,通过弹性件102提供的弹力,使加压件131靠近凸轮的一侧始终抵压在凸轮的外表面上。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凸轮132包括第一凸起部1321和第二凸起部1322。其中,第一凸起部1321为凸轮132上轮廓曲率半径最小的扇形区域,第二凸起部1322为凸轮132上轮廓曲率半径最大的扇形区域。在第一凸起部1321转动到靠近加压件131的过程中,加压件131的第二端在弹性件102的弹力作用下朝向靠近加热组件110的方向摆动,使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变小、压力变大,将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为加压状态。在第二凸起部1322转动到靠近加压件131的过程中,加压件131的第二端在第二凸起部1322的压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加热组件110的方向摆动,使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变大、压力变小,将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为解压状态。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凸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凸轮132还包括第三凸起部1323,第三凸起部1323为凸轮132上轮廓曲率半径大于第一凸起部1321、小于第二凸起部1322的扇形区域。在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加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过程中,第三凸起部1323逐渐靠近加压件131,加压件131的第二端在第三凸起部1323的压力作用下向远离加热组件110的方向摆动,使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变大(小于解压状态下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压力变小(大于解压状态下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将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为半解压状态。在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过程中,第三凸起部1323逐渐靠近加压件131,加压件131的第二端在弹性件102的弹力作用下向靠近加热组件110的方向摆动,使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变小(大于加压状态下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缝隙)、压力变大(小于加压状态下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力),将加热组件110和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为半解压状态。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凸轮132设置为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切换单元13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说明,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弹性件设置在加压件131的旋转轴处,通过该弹性件在加压件131的旋转轴处提供的扭力,使得加压件131靠近凸轮132的一侧始终抵压在凸轮132的外表面上。或者,将加压件131设置为弹性材质,使得加压件131可以依靠自身的弹力将靠近凸轮132的一侧始终抵压在凸轮132的外表面上,可理解,此时则不需要在切换单元130中配置弹性件102。

另外,在图1A和图1B所示的实现方式中,加压件131为柄状。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加压件设置为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驱动单元140包括驱动轮,驱动轮与凸轮132同轴固定连接。可理解,当驱动轮转动时,可以带动凸轮132转动,进而带动加压件131调整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轮为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其它齿轮相啮合,使得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其它齿轮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可理解,采用该设置方式可以避免定影控制装置单独设置驱动模块(例如,电机),节省成本。

可理解,只要保证驱动单元140可以驱动凸轮132转动,即可实现凸轮132带动加压件131调整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驱动单元140设置为其它类型的驱动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检测单元150用于检测驱动单元140的旋转位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50包括传感器151和遮光板152。其中,遮光板152与驱动轮固定连接,可理解,当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轮可以带动遮光板152一起转动。传感器151固定在壳体100上,且传感器151的感光区域与遮光板152的旋转区域重叠,使得当遮光板152旋转时,传感器151可以检测到遮光和不遮光两种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图1A和图1B所示的检测单元15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示例性说明,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在1A和图1B所示的实现方式中,遮光板152为扇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遮光板152设置为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扇形遮光板152的角度仅是一种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扇形遮光板152的弧度设置为更大或更小的角度。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检测单元150检测的信号控制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具体地,当所述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一速度转动第一时间,即延时第一时间,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二速度转动第二时间,即延时第二时间,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加热组件和加压组件之间自动加解压,无需用户手动操作,使用方便,且当长时间不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时,通过自动解压可以避免加压辊塑性变形。另外,检测单元检测到预设的位置信号后,驱动单元按照预设速度继续转动预设时间后停止,使切换单元切换到准确的压接状态,提高达到相应压接状态的精准度。

其中,第一位置信号和第二位置信号可以根据检测单元150和切换单元13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设置。进一步的,可以根据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信号对应的位置)与第一凸起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配置对应的第一速度v1、第一时间t1;根据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信号对应的位置)与第二凸起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配置对应的第二速度v2和第二时间t2,下面结合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的第一位置(X位置)为当凸轮13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传感器151检测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时的位置。进一步地,当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角度θ1,即可将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为了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可以准确的切换至加压状态,可以根据第一角度θ1设置相应的第一速度v1和第一时间t1,其中,θ1=v1*t1。也就是说,当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一速度v1转动第一时间t1,使凸轮132转动第一角度θ1,进而将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预设的第二位置(Y位置)为当凸轮13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传感器151检测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时的位置。进一步地,当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角度θ2,即可将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为了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可以准确的切换至解压状态,可以根据第二角度θ2设置相应的第二速度v2和第二时间t2,其中,θ2=v2*t2。也就是说,当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二速度v2转动第二时间t2,使凸轮132转动第二角度θ2,进而将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驱动单元140转动速度的单位为每分钟的旋转次数(Revolutions Per Minute,rpm)。此时,第一角度θ1与第一速度v1和第一时间t1的对应关系为:t1=θ1/(360*v1)。例如,驱动单元的转动速度为40rpm,θ1为30°,需要的第一时间t1为t1=30/(360*40)=0.002083min=0.125s。以此类推,第二角度θ2与第二速度v2和第二时间t2的对应关系为:t2=θ2/(360*v2)。

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如图5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接状态还包括半解压状态。预设的第三位置(Z位置)为当凸轮13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传感器151检测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时的位置。进一步地,当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三角度θ3,即可将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为了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可以准确的切换至半解压状态,可以根据第三角度θ3设置相应的第三速度v3和第三时间t3,其中,θ3=v3*t3。也就是说,当传感器151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三速度v3转动第三时间t3,使凸轮132转动第三角度θ3,进而将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可理解,在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位置与第二位置相同,均为传感器151检测到传感器151感光区域的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时的位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设置第三位置与第二位置不同。例如,预设的第三位置可以为当凸轮132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传感器151检测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时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速度v1、第二速度v2和第三速度v3之间的关系为:v1=v2,v3<v1。也就是说,第三速度v3相对第一速度v1、第二速度v2更慢。可理解,凸轮132的转动速度越慢,在控制凸轮132定点停止时的精准度更高。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较慢的第三速度v3可以提高半解压状态的精准度。具体地,第三速度v3与第一速度v1或第二速度v2的关系可以为:v3=(1/2)*v1,或v3=(1/2)*v2。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第三速度v3与第一速度v1或第二速度v2配置为其它关系。例如,v3=(1/3)*v1,或v3=(2/3)*v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将第一速度v1和第二速度v2的关系设置为v1≠v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压接状态的切换过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一速度v1转动第一时间t1,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6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二凸起部1322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解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6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即检测到X位置(第一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v1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6中的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v1逆时针转动第一时间t1后停止,即转动第一角度θ1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一凸起部1321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半解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一速度v1转动第一时间t1,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半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三凸起部1323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半解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7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即检测到X位置(第一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v1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7中的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v1逆时针转动第一时间t1后停止,即转动第一角度θ1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一凸起部1321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半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一速度v1,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为了加快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压接状态的速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四速度v4。其中,第四速度v4大于第一速度v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二速度v2转动第二时间t2,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加压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8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一凸起部1321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加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8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即检测到Y位置(第二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二速度v2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8中的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二速度v2逆时针转动第二时间t2后停止,即转动第二角度θ2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二凸起部1322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加压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半解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二速度v2转动第二时间t2,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半解压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9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三凸起部1323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半解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9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即检测到Y位置(第二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二速度v2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9中的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二速度v2逆时针转动第二时间t2后停止,即转动第二角度θ2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二凸起部1322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半解压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二速度v2,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为了加快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压接状态的速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四速度v4。其中,第四速度v4大于第一速度v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三速度v3转动第三时间t3,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参见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由加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0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一凸起部1321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加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0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即检测到Z位置(第三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三速度v3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10中的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三速度v3逆时针转动第三时间t3后停止,即转动第三角度θ3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三凸起部1323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加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三速度v3转动第三时间t3,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参见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1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二凸起部1322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解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1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即检测到Z位置(第三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三速度v3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11中的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三速度v3逆时针转动第三时间t3后停止,即转动第三角度θ3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三凸起部1323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三速度v3,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为了加快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压接状态的速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四速度v4。其中,第四速度v4大于第一速度v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一速度v1转动第一时间t1,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若识别出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不是特殊纸张,则在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时执行图像形成作业;若识别出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是特殊纸张,则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转动,当检测单元150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第三速度v3转动第三时间t3,使得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在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半解压状态时执行图像形成作业。

参见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2中的a所示,在T1时刻,凸轮132的第二凸起部1322靠近加压件131,可理解,此时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解压状态,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2中的b所示,在T2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不遮光变为遮光,即检测到X位置(第一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v1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12中c所示,在T3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一速度v1逆时针转动第一时间t1后停止,即转动第一角度θ1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一凸起部1321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解压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此时,图像形成装置识别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是否为特殊纸张,若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不是特殊纸张,则在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时执行图像形成作业;若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是特殊纸张,则在T3时刻(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为加压状态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12中的d所示,在T4时刻,检测单元150检测到遮光状态由遮光变为不遮光,即检测到Z位置(第三位置)信号。此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三速度v3继续逆时针转动。如图12中的e所示,在T5时刻,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预设的第三速度v3逆时针转动第三时间t3后停止,即转动第三角度θ3后停止。此时,凸轮132的第三凸起部1323靠近加压件131,即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由加压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如上文所述,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压接状态的过程中,凸轮132的转动方向是逆时针转动(即驱动单元在按照所述第一速度、所述第二速度和所述第三速度转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单元的转动方向相同)。凸轮132的转动方向不变可以减小设备短路的风险,进而保护定影控制装置。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可将凸轮132的转动方向设置为顺时针转动。

如上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一速度v1,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为了加快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压接状态的速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1时刻转动到T2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四速度v4。其中,第四速度v4大于第一速度v1。另外,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3时刻转动到T4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三速度v3,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为了加快驱动单元140驱动切换单元130切换压接状态的速度,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140按照逆时针方向由T3时刻转动到T4时刻的速度可以为第四速度v4。其中,第四速度v4大于第一速度v1。

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影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应用于图1A和图1B所示的定影控制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01:当满足预设的加压条件时,控制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以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压条件包括:开机、休眠唤醒和/或接收到图像形成作业指令。当满足预设的加压条件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转动。

可理解,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若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则没必要控制驱动单元继续转动一圈,使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变回加压状态,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301具体为:

当满足预设的加压条件时,判断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是否为加压状态;若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不是加压状态,则控制驱动单元转动,随后(直至)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以第一方向转动第一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当该检测单元检测到该第一位置信号时,检测单元处于遮光状态。可选的,该检测单元可以是传感器,此时该第一位置信号为遮光板与传感器对应的位置,以使得传感器检测到遮光板处于为遮光状态。

关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一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一速度转动第一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加压状态。”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图1A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表达简洁,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S1302:当满足预设的解压条件时,控制驱动单元转动,随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同。较佳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方向。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解压条件包括:检测到图像形成装置卡纸、图像形成装置的可开闭模块被打开、图像形成装置未使用时间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和/或接收到休眠指令。当满足预设的解压条件时,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转动。其中,可开闭模块包括图像形成装置的后盖和侧盖等可开闭部分。

可理解,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若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则没必要控制驱动单元继续转动一圈,使加热组件110与加压组件120之间的压接状态变回解压状态,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302具体为:

当满足预设的解压条件时,判断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是否为解压状态;若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不是解压状态,则控制驱动单元转动,随后(直至)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以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当该检测单元检测到该第二位置信号时,该检测单元处于不遮光状态。可选的,该检测单元可以是传感器,此时该第二位置信号为遮光板与传感器不对应的位置,以使得所述传感器检测到遮光板处于不遮光状态。

关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二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二速度转动第二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解压状态。”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图1A至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表达简洁,对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还包括半解压状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定影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控制驱动单元转动,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具体地,半解压条件为检测到的图像形成载体的类型为目标类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类型为特殊纸张(例如,信封纸,厚纸,褶皱纸,明信片等,可为用户预先设置)。

该第三方向可以为逆时针旋转方向。其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是否为加压状态,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为加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当满足预设的半解压条件时,判断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是否为解压状态,若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当前的压接状态为解压状态,则控制所述驱动单元转动,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转动第三时间,使得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

关于“当检测单元检测到第三位置信号时,控制驱动单元按照第三速度以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时间,使得驱动单元驱动切换单元将加热组件和所述加压组件之间的压接状态切换至半解压状态。”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图1A至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描述,为了表达简洁,对此不再赘述。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参见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400包括图定影控制装置,定影控制装置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1A至图12所示实施例的描述,为了表达简洁,对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场景生成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场景生成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相关技术
  • 一种莲子绿豆养生糕
  • 一种莲子红豆养生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7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