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4-05-31 01:29:11


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常用的发光元件包括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目前,LED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LED照明和LED显示两大方向。在显示领域,为适应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低功耗以及小型化等设计需求,LED的尺寸逐步缩小,micro-LED(微型/微米发光二极管)应运而生,Micro-LED不仅拥有LED的大部分优点,还具有高亮度、高分辨率、高响应速度、低功耗、体积小、易拆解、灵活度高、无拼缝等特征,能够覆盖绝大多数显示应用场景。

对于micro-LED,如何提升其出光效率始终是研发人员的研究热点,需要不断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元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提升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元件,包括:

第一电极;

反射层,反射层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出光面的一侧;

第一连接电极,第一电极通过第一连接电极接收信号;其中,

第一电极与第一连接电极连接,反射层包括第一反射区,第一反射区与第一连接电极位于第一电极的同一侧。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其中,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

第三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发光元件包括反射层,使反射层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并且具有与第一连接电极位于第一电极的同一侧的第一反射区,至少可以通过反射层的第一反射区对光线进行反射,将射向第一连接电极所在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减少光能浪费,从而可以提高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发光元件中的反射层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Q1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9中Q2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发光元件;01、P电极;02、N电极;03、发光层;04、P连接电极;05、N连接电极;

11、第一电极;111、第一区域;112、第二区域;1111、第一凸起;T1、第一顶部;B1、第一底部;

21、第一连接电极;F5、第一顶面;F6、第二顶面;F7、第一侧面;

12、第二电极;121、第三区域;122、第四区域;1211、第二凸起;T2、第二顶部;B2、第二底部;

22、第二连接电极;

3、反射层;

31、第一反射区;F1、第一表面;F2、第二表面;

32、第二反射区;F3、第三表面;F4、第四表面;

30、布拉格反射层;301、第一子反射层;302、第二子反射层;

F0、出光面;

4、电流扩展层;41、第一电流扩展层;42、第二电流扩展层;

E1、第一方向;E2、第二方向;

200、显示面板;201、阵列基板;101、第一发光元件;102、第二发光元件;

13、第三电极; 14、第四电极;

51、第一显示区; 52、第二显示区;

X1、第一预设方向;X2、第二预设方向;

3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申请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申请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用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及其类似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和“右”等类似用语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另外,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应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100包括第一电极11、反射层3以及第一连接电极21;反射层3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电极11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第一电极11通过第一连接电极21接收信号;其中,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连接,反射层3包括第一反射区31,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电极11的同一侧。

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00可以是micro-LED。如图1所示,发光元件100主要包括P电极01、N电极02、位于P电极01和N电极02之间的发光层03、P连接电极04以及N连接电极05,P电极01与P连接电极04电连接,通过P连接电极04接收信号,N电极02与N连接电极05电连接,通过N连接电极05接收信号。在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时,通过向P电极施加合适的正电压,向N电极施加零电压或者合适的负电压,可使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03内复合并产生光子,使发光元件发光。示例性的,P电极01可以包括P型半导体层(例如P-GaN),N电极可以包括N型半导体层(例如N-GaN)。

具体的,上述第一电极11是指P电极01和N电极02中的一者,第一连接电极21是指P连接电极04和N连接电极05中的一者。如图1所示,可选地,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相应的,第一连接电极21为P连接电极04,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电连接,通过第一连接电极21接收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第一电极11为N电极02,相应的,第一连接电极21为N连接电极05。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00还包括反射层3,反射层3包括第一反射区31,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电极11的同一侧。其中,反射层3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

参照图1,第一反射区31可以理解为反射层3中与第一电极11对应设置(沿发光元件100的厚度方向交叠设置)的部分,并且第一反射区31和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电极11的同一侧。示例性的,图1以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一反射区31是指反射层3中与P电极01对应设置的部分为例进行示意。

参照图1,为避免影响发光元件的出光,用于为第一电极11传输电信号的电路或者走线结构通常位于第一电极11背离发光元件的出光面F0的一侧,因此,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电极11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与此同时,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发光元件100包括反射层3,并且设置反射层3具有与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电极11的同一侧的第一反射区31,使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至少可以通过反射层3的第一反射区31将发光层03中射向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F0,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参照图1,当发光元件100的出光面F0主要与P电极01所在区域对应时,可将P电极01作为第一电极11,并设置反射层3至少包括与P电极01对应设置的第一反射区31,以利用第一反射区31将大部分光线反射至出光面F0,提高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发光元件包括反射层,使反射层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电极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并且具有与第一连接电极位于第一电极的同一侧的第一反射区,至少可以通过反射层的第一反射区对光线进行反射,将射向第一连接电极所在侧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减少光能浪费,从而可以提高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发光元件100还包括第二电极12和第二连接电极22,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连接,第二电极12通过第二连接电极22接收信号;可选地,反射层3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的一侧;其中,反射层3包括第二反射区32,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位于第二电极12的同一侧。

具体的,第一电极11是指P电极01和N电极02中的一者,第二电极12则是指P电极01和N电极02中的另一者;第一连接电极21是指P连接电极04和N连接电极05中的一者,第二连接电极22则是指P连接电极04和N连接电极05中的另一者。示例性的,图2以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第一连接电极21为P连接电极04,第二连接电极22为N连接电极05为例进行示意。此设置方式并不唯一,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第一电极11为N电极02,第二电极12为P电极01,第一连接电极21为N连接电极05,第二连接电极22为P连接电极04。

参照上文描述,第二反射区32可以理解为反射层3中与第二电极12对应设置(沿发光元件100的厚度方向交叠设置)的部分,并且第二反射区32和第二连接电极22均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反射层3既包括第一反射区31,又包括第二反射区32,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地,反射层3覆盖P电极01、N电极02以及发光层03的侧壁,还覆盖P电极01背离出光面F0一侧的表面中未与P连接电极04接触/连接的部分,以及N电极02背离出光面F0一侧的表面中未与N连接电极05接触/连接的部分,如此,可以在不影响P电极01和N电极02接收电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反射层3几乎全覆盖发光元件的非出光面,利用反射层3对光线的反射作用有效提高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图3是图1所示发光元件中的反射层的一种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地,反射层3包括N组布拉格反射层30,N≥1;至少一布拉格反射层30包括第一子反射层301和第二子反射层302,第一子反射层301与第二子反射层302的折射率不同,和/或,第一子反射层301与第二子反射层302的厚度不同。

具体的,参照图3,对于任意一组布拉格反射层30,可以设置其中的第一子反射层301与第二子反射层302的折射率不同但厚度相同,也可以设置其中的第一子反射层301与第二子反射层302的厚度不同但折射率相同,或者也可以设置其中的第一子反射层301和第二子反射层302的折射率和厚度均不相同。如此,当光线入射至反射层3时,通过对光线在布拉格反射层30中经过不同折射率和/或厚度的膜层时的光程进行设定,可以起到增强反射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此外,布拉格反射层30为绝缘膜层,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反射层3包括至少一组布拉格反射层30,可以避免影响发光元件中的电极的信号连接(例如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信号连接),有利于保证发光元件的产品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以反射层3包括两组布拉格反射层30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层3可以仅包括一组布拉格反射层30,也可以包括更多组的布拉格反射层3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组的布拉格反射层30,其中第一子反射层301和第二子反射层302的折射率以及厚度等设置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

一方面,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可以理解为反射层3的制备工序位于第一电极11的制备工序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制备工序之间,以使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三者的先后顺序具体是第一电极11在前,反射层3居中,第一连接电极21在后。

另一方面,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可以理解为,沿发光元件100的厚度方向,第一反射区31所占据的膜层厚度区域位于第一电极11的至少部分所占据的膜层厚度区域以及第一连接电极21的至少部分所占据的膜层厚度区域之间,只要保证至少部分第一电极11位于第一反射区31背离第一连接电极21的一侧,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反射区31背离第一电极11的一侧即可。举例而言,沿平行于发光元件的出光面F0的方向,第一反射区31可以与部分第一电极11存在交叠关系,和/或,第一反射区31可以与部分第一连接电极21存在交叠关系;换而言之,以平行于发光元件的出光面F0的虚拟平面对发光元件进行截图,在截面图中可以同时截取到第一电极11和第一反射区31,和/或,可以同时截取到第一连接电极21和第一反射区31。以上结构均可以理解为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示例性的,图2仅以第一反射区31与部分第一电极11沿平行于出光面F0的方向存在交叠关系为例进行示意。

发光元件在性能测试阶段(如高温测试)或者投入使用后的发光阶段,温度会升高,而第一连接电极21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当发光元件的温度升高时,第一连接电极21可能会发生一定的膨胀,若在膨胀过程中受到相邻膜层的挤压则容易导致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peeling)现象,造成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一电极11之间连接不良。

本实施例中,当反射层3采用布拉格反射层设计时,反射层3的热膨胀系数小于第一连接电极21的热膨胀系数,因此,第一反射区31可能会对第一连接电极21造成挤压,限制第一连接电极21的受热膨胀,且挤压力越大,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现象的风险越大。对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反射区31设置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可使第一连接电极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反射区31背离第一电极11的一侧,从而可以减轻第一反射区31对第一连接电极21的挤压程度,进而改善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膜层分离现象的问题,有利于保证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一电极11的可靠连接,提高产品可靠性。

同理,如图2所示,可选地,第二反射区32位于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

为降低制备工艺的复杂性,第一反射区31和第二反射区32可以采用相似的设计,下面先以第一反射区31所处区域为例,对发光元件的结构设计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选地,第一电极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第一区域1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连接,沿第一方向E1,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的间距为D1,第一方向E1为垂直于发光元件100表面的方向;其中,D1>0。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以第一区域1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直接接触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电连接为例进行示意,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可以通过其他膜层间接地电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1包括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并设置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沿第一方向E1的间距D1满足D1>0,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电连接,另一方面可使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存在高度为D1(D1>0)的间隙,从而可以利用该间隙容纳至少部分厚度的第一反射区31,减少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在平行于出光面F0的方向上的交叠面积,增加第一连接电极21中位于第一反射区31背离第一电极11一侧的部分,使绝大部分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反射区31背离第一电极11的一侧,进而可以减轻甚至是消除第一反射区31对第一连接电极21的挤压,降低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现象的风险,有利于保证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一电极11的可靠连接。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和图5,沿第一方向E1,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为Hr1,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地,D1≥Hr1。示例性的,图4以D1=Hr1为例进行示意,图5以D1>Hr1为例进行示意。

参照图4,若D1<Hr1,即第一反射区31的下表面超出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下表面,只有一部分第一反射区31位于上述间隙内时,第一反射区31仍会在第一连接电极21受热膨胀时对其造成一定的挤压,第一连接电极21仍有可能发生脱离现象。有鉴于此,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间隙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即D1≥Hr1,可使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间隙足以容纳全部厚度的第一反射区31,使第一反射区31的下表面与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下表面齐平(如图4)甚至是内缩(如图5),从而可以保证与第一区域111连接的第一连接电极21不会受到第一反射区31的挤压,可以自由地受热膨胀,不会发生脱离现象,保证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可靠连接。

继续参见图4,第一反射区31包括第一表面F1和第二表面F2,可选地,第一表面F1与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接触,第二表面F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接触。此时,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间隙内只包括反射层3。

需要说明的是,当D1>Hr1时,图5仅以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间隙内只包括反射层3,即第一反射区31的第一表面F1与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接触,第一反射区31的第二表面F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接触为例进行示意,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当D1>Hr1时,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间隙内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

示例性的,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选地,发光元件100还包括电流扩展层4,第一反射区31包括第一表面F1和第二表面F2;电流扩展层4位于第一表面F1与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之间,第二表面F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接触。其中,电流扩展层4主要起到引流的作用,通过设置电流扩展层4,使电流扩展层4位于第一反射区31的第一表面F1与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之间,可使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通过电流扩展层4形成欧姆接触,提升导电性能。

如图6所示,沿第一方向E1,电流扩展层4的厚度为Hs。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以电流扩展层4和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之和等于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间隙高度(即Hs+Hr1=D1)为例进行示意,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Hs+Hr1<D1亦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以电流扩展层4覆盖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侧壁为例进行示意,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流扩展层4可以覆盖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侧壁以及靠近第一连接电极21一侧的表面,以进一步提升导电性能。

如图6所示,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Hs<Hr1,即电流扩展层4的厚度小于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

为保证反射层3对光线的反射效果,反射层3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厚度。示例性的,当反射层3采用布拉格反射层设计时,反射层3包括至少一组布拉格反射层,一组布拉格反射层包括折射率和/或厚度不同的第一子反射层和第二子反射层,反射层3的厚度较厚。而电流扩展层4主要用于提升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导电性,因此,电流扩展层4对导电性能的要求高于其对厚度的要求。因此,可选设置电流扩展层4的厚度Hs小于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Hr1,如此,既能保证电流扩展层4的导电性,又能保证反射层3对光线的反射效果。

可选地,第一反射区31的至少一个侧面与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接触(参照图4);或者,第一反射区31的至少一个侧面与电流扩展层4接触(参照图6)。

具体的,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相比于第二区域112朝向第一连接电极21凸出一部分,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区域111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电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形成容纳反射层3的间隙,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区域111中凸出的部分与第一反射区31的侧面直接接触,或者通过电流扩展层4与第一反射区31的侧面接触,可使反射层3尽可能多地布局在发光元件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保证反射层3能够充分地反射光线,避免光线从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泄露,提升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第一区域111的厚度为He1,第二区域112的厚度为He2;其中,He1>He2。具体的,为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连接,同时形成第一反射区31的容置空间,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相比于第二区域112而言要朝向第一连接电极21凸出一部分,因此,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厚度He1大于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的厚度He2。

如图8所示,第一区域111包括第一凸起1111,第一凸起1111位于第一区域111朝向第一连接电极21的一侧,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第一凸起1111的厚度为Hp1;其中,He1-Hp1≤He2。

其中,第一凸起1111即第一区域111中相比于第二区域112朝向第一连接电极21凸出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图8仅以He1-Hp1=He2为例进行示意,此时,第一电极11背离第一连接电极21一侧的表面为平面,即第一区域111和第二区域112的上表面齐平,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示例性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工艺限制或者其他原因,第一电极11背离第一连接电极21一侧的表面可以为非平面,例如图9所示的第一区域111的上表面相比于第二区域112的上表面而言向下凹陷,此时,第一区域111的厚度He1、第二区域112的厚度He2以及第一凸起1111的厚度Hp1之间满足He1-Hp1<He2。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可选地,第一凸起1111包括第一顶部T1和第一底部B1,第一顶部T1与第一连接电极21连接,沿第二方向E2,第一顶部T1的宽度为Wp1,第一底部B1的宽度为Wp2,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其中,Wp1≠Wp2。

具体的,第一方向E1为垂直于发光元件100表面(如出光面F0)的方向,而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因此,第二方向E2可以是平行于发光元件100的表面的任一方向。参照图10,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顶部T1的宽度Wp1与第一底部B1的宽度Wp2不相等,可使第一凸起1111在垂直于发光元件100的表面的截面上的截面形状为类梯形,进而可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示例性的,如图10所示,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地,Wp1<Wp2。如此设置,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连接处相对更窄,使得反射层3的设置区域尽可能地多,从而有利于充分保证出光效果,减少光能浪费。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地,Wp1>Wp2。如此设置,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连接处相对更宽,当要求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正对面积/接触面积较大,或者连接牢固性要求较高时,可以选择此设置方式,以满足设计需求,充分保证信号的高效传输。

参照图9,可选地,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与第二区域112为一体成型;和/或,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与第二区域112包含相同的材料。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形成反射层3的容置空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凸起部分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电连接,无需在反射层3中额外设置过孔。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可选地,除第一电极11和第一连接电极21之外,发光元件100还包括第二电极12和第二连接电极22,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连接,第二电极12通过第二连接电极22接收信号;反射层3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除第一反射区31之外,反射层3还包括第二反射区32,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位于第二电极12的同一侧;第二反射区32位于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第二电极12包括第三区域121和第四区域122,第三区域121与第二连接电极22连接,沿第一方向E1,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的间距为D2;其中,D2>0。

示例性的,图12以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第一连接电极21为P连接电极04,第二连接电极22为N连接电极05为例进行示意。如图12所示,为实现N电极02与N连接电极05电连接,需要去除部分P电极01和部分发光层03,以暴露部分N电极02,通过暴露出来的N电极02与N连接电极05电连接。当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时,第二反射区32可以理解为反射层3中与这部分处于暴露状态的N电极对应设置的部分,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均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反射区32对此区域的光线进行反射,提升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上述第一反射区31的设计构思,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沿第一方向E1的间距D2满足D2>0,使得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存在高度为D2的间隙,如此,可以利用该间隙所在空间容纳至少部分厚度的第二反射区32,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第二反射区32对第二连接电极22的挤压,降低第二连接电极22发生脱离现象的风险,有利于保证第二连接电极22与第二电极12的可靠连接,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

参照图12,可选地,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其中,D1>D2,即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的间距D1大于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的间距D2。

具体的,参照图12,当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时,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一连接电极21为P连接电极04,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第二连接电极22为N连接电极05。根据电流的流动方向,电子流入P电极01相较于流出N电极02更为困难,因此,通常会在P电极01处设置电流扩展层4,以便P电极01更容易接收电信号,而N电极02处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设置电流扩展层。因此,当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时,一般情况下,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的间隙需要同时容纳电流扩展层4和反射层3,而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所在膜层之间的间隙只需要容纳反射层3,因此,可以设置D1>D2,以有效保证各电极间的可靠连接。

当然,上述情况仅为一般情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可选D1≤D2。例如,当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小于第二反射区32的厚度时,可能存在D1≤D2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对此特殊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分别对应P电极01和N电极02中的哪一者不作限定,可以是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也可以是第一电极11为N电极02,第二电极12为P电极01。

继续参见图12,沿第一方向E1,第二反射区32的厚度为Hr2;可选地,D2≥Hr2。参照上述第一反射区31的设计构思,本实施例通过设置D2≥Hr2,即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间隙的高度大于或等于第二反射区32的厚度,可使第二反射区32完全容置于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间隙内,从而可以保证第二连接电极22不会受到第二反射区32的挤压,可以自由地受热膨胀,不会发生脱离现象,保证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可靠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仅以D2=Hr2为例进行示意,此设置方式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D2>Hr2,只要保证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间隙足以容纳全部厚度的第二反射区32即可。

参照图12,在一实施例中,可选地,Hr1=Hr2,即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等于第二反射区32的厚度。如此设置,有利于不同区域的反射层3的厚度保持一致,降低制备工艺的复杂程度。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当反射层3采用布拉格反射层设计时,可能存在如下情况:其中一个电极(P电极01和N电极02中的一者)所在区域接收的朝向非出光侧传播的光线较多,其对应的反射层所承担的反射作用较大,而另一个电极(P电极01和N电极02中的另一者)所在区域接收的朝向非出光侧传播的光线较少,其对应的反射层所承担的反射作用较小甚至无需承担反射作用,或者该电极所在区域能够用于设置反射层的空间受限。此时,可选设置第一反射区31和第二反射区32的厚度不相等(即Hr1≠Hr2)。

示例性的,参照图12,可选地,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其中,Hr1>Hr2。

如上所述,当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时,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

示例性的,图12以P电极01(第一电极11)接收的朝向非出光侧传播的光线大于N电极02(第二电极12)为例进行示意,在此情况下,可以设置P电极01处的反射层(即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Hr1大于N电极02处的反射层(即第二反射区32)的厚度Hr2,以保证出光效率。

当然,上述设置方式仅为示意,并非限定,参照图12,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时,也可以设置Hr1<Hr2,以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参照图12,可选地,第二反射区32包括第三表面F3和第四表面F4,第三表面F3与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接触,第四表面F4与第二连接电极22接触。此时,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间隙内只包括反射层3。示例性的,N电极02处通常不设置电流扩展层,因此,当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时,可选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间隙内只包括反射层3,此时,反射层3的第二反射区32的第三表面F3与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接触,第四表面F4与第二连接电极22接触。

参照图12,可选地,第二反射区32的至少一个侧面与第二电极12的第三区域121接触。参照上述第一反射区31的设计构思,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反射区32的至少一个侧面与第二电极12的第三区域121接触,具体与第三区域121中的凸出部分接触,可使反射层3尽可能多地布局在发光元件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保证反射层3能够充分地反射光线,避免光线从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泄露,提升发光元件的出光效率。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第三区域121的厚度为He3,第四区域122的厚度为He4;其中,He3>He4。具体的,为实现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电连接,同时形成第二反射区32的容置空间,第二电极12的第三区域121相比于第四区域122而言要朝向第二连接电极22凸出一部分,因此,第二电极12的第三区域121的厚度He3大于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的厚度He4。

参照图13,在一实施例中,可选地,He1=He3;和/或,He2=He4。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1中厚度较厚的部分(即第一区域111)和第二电极12中厚度较厚的部分(即第三区域121)的厚度相等(He1=He3),和/或,第一电极11中厚度较薄的部分(即第二区域112)和第二电极12中厚度较薄的部分(即第四区域122)的厚度相等(He2=He4),可以对不同的电极进行统一化的设计,工艺更加简单。

参照图13,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地,He1≠He3;和/或,He2≠He4。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1中厚度较厚的部分(即第一区域111)和第二电极12中厚度较厚的部分(即第三区域121)的厚度不等(He1≠He3),和/或,第一电极11中厚度较薄的部分(即第二区域112)和第二电极12中厚度较薄的部分(即第四区域122)的厚度不等(He2≠He4),可以对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中的厚区域和薄区域中的至少一者进行差异化设计,如此,可以适应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极性不同以及材料不同的特点,满足多种不同的设计要求。

示例性的,参照图13,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地,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其中,He1>He3;和/或,He2>He4。如前所述,当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时,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的厚度He1大于第二电极12的第三区域121的厚度He3,和/或,设置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的厚度He2大于第二电极12的第四区域122的厚度He4,可使P电极01的厚度总体大于N电极02的厚度,更有利于保证P电极01顺利接收电信号。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第一区域111包括第一凸起1111,第一凸起1111位于第一区域111朝向第一连接电极21的一侧,沿第一方向E1,第一凸起1111的厚度为Hp1;第三区域121包括第二凸起1211,第二凸起1211位于第三区域121朝向第二连接电极22的一侧,沿第一方向E1,第二凸起1211的厚度为Hp2;可选地,Hp1≥Hp2。

如上所述,第一凸起1111是指第一区域111中相比于第二区域112朝向第一连接电极21凸出的部分,同理,第二凸起是指第三区域121中相比于第四区域122朝向第二连接电极22凸出的部分。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电极11的第一区域111具有第一凸起1111,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电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形成间隙,同理,通过设置第二电极12的第三区域121具有第二凸起1211,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电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在第四区域12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形成间隙,进而可以通过上述间隙所在空间容纳反射层等膜层,解决第一连接电极21和第二连接电极22发生脱离现象的问题。进一步地,第一凸起1111和第二凸起1112的厚度可以进行差异化设置,以实现对P电极和N电极的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示例性的,当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时,考虑到P电极01处通常还设置有电流扩展层4以提高导电性能,因此,可选设置第一凸起1111的厚度Hp1大于或等于第二凸起1211的厚度Hp2,以使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间隙能够同时容纳电流扩展层4和反射层3,有效避免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现象。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可选地,沿第二方向E2,第一凸起111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凸起1211的宽度,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

其中,第一凸起111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凸起1211的宽度,可以理解为第一凸起1111的宽度整体上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凸起1211的宽度。示例性的,第一凸起1111沿第二方向E2的宽度可以是第一凸起1111沿第二方向E2所具有的最大宽度,相应的,第二凸起1211沿第二方向E2的宽度可以是第二凸起1211沿第二方向E2所具有的最大宽度,沿第二方向E2,第一凸起1111的最大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凸起1211的最大宽度。当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时,通过设置第一凸起111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凸起1211的宽度,有利于保证P电极顺利接收电信号。

参照图15,可选地,第一凸起1111包括第一顶部T1和第一底部B1,第一顶部T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接触,沿第二方向E2,第一顶部T1的宽度为Wp1,第一底部B1的宽度为Wp2,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第二凸起1211包括第二顶部T2和第二底部B2,第二顶部T2与第二连接电极22接触,沿第二方向E2,第二顶部T2的宽度为Wp3,第二底部B2的宽度为Wp4;其中,Wp1≠Wp3,和/或,Wp2≠Wp4。具体的,通过设置Wp1≠Wp3,和/或,Wp2≠Wp4,可以对第一凸起1111的第一顶部T1和第二凸起1211的第二顶部T2的宽度做差异化设计,和/或,对第一凸起1111的第一底部B1和第二凸起1211的第二底部B2的宽度做差异化设计,实现对P电极和N电极的个性化设计,满足多种不同的设计需求。

参照图15,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地,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其中,Wp1>Wp3;和/或,Wp2>Wp4。如前所述,当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的电压值时,第一电极11为P电极01,第二电极12为N电极02,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凸起1111的第一顶部T1的宽度Wp1大于第二凸起1211的第二顶部T2的宽度Wp3,和/或,设置第一凸起1111的第一底部B1的宽度Wp2大于第二凸起1211的第二底部B2的宽度Wp4,可使第一凸起1111沿第二方向E2的尺寸大于第二凸起1211沿第二方向E2的尺寸,有利于保证P电极顺利接收信号。

综上,上述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为,设置第一电极11具有朝向对应的第一连接电极21的凸起,同理,还可以设置第二电极12具有朝向对应的第二连接电极22的凸起,如此,在保证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电连接,第二电极12与第二连接电极22电连接的同时,还可以形成反射层3的容置空间,进而解决第一连接电极21和第二连接电极22发生脱离现象的问题,保证电极间的可靠连接。

下面,以发光元件100包括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反射层3、第一连接电极21以及第二连接电极22,反射层3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一电极11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至少部分区域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反射层3包括第一反射区31和第二反射区32,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位于第一电极11的同一侧,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位于第二电极12的同一侧为例,提供另外两种解决连接电极(第一连接电极21和/或第二连接电极22)发生脱离现象的设计方案。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作为另一种可行的方案,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无交叠,第一方向E1为垂直于发光元件表面的方向。如此设置,可使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可以在第一连接电极21受热膨胀时,避免第一连接电极21受到第一反射区31的挤压而发生脱离现象,保证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一电极11的可靠连接。

如图16所示,可选地,沿第二方向E2,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P1,P1>0,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间距的具体数值可以自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另外,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一反射区31在平行于出光面F0的任意方向上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亦不做限定。

如图16所示,同理,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也无交叠。如此设置,可使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从而可以在第二连接电极22受热膨胀时,避免第二连接电极22受到第二反射区32的挤压而发生脱离现象,保证第二连接电极22与第二电极12的可靠连接。

参照图16,沿第二方向E2,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包括第一间距P1,P1>0;沿第二方向E2,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包括第二间距P2,P2>0;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可选地,P1=P2;或者,P1≠P2。

具体的,在一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的第一间距P1以及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第二间距P2,可以采用相同的设计,设置P1=P2,如此可以降低工艺复杂度,使制备工艺更加简单。

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及其各自对应的连接电极,即第一连接电极21和第二连接电极22的尺寸和特性可能本就存在差异,因此,可以对第一间距P1和第二间距P2做差异化设计,以更好地起到减轻挤压的作用。

参照图16,在一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电极11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其中,P1<P2。

具体的,当第一电极11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时,第一电极11相比于第二电极12更加背离出光面F0,此时,相比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一侧设置的反射层(即第二反射区32)而言,第一电极11背离出光面F0一侧设置的反射层(即第一反射区31)需要承担更加重要的反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之间具有第一间距P1,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P2,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所在区域可能存在漏光现象,影响出光效率。为改善此问题,本实施例通过设置P1<P2,可以在保证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可靠连接的同时,减少甚至是避免光线从较小的第一间距所在区域射向非出光侧,保证第一反射区31对光线的反射效果,保证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对于第二反射区32而言,由于其需要承担的反射作用相对较小甚至可能为零,因此,第二反射区32与第二连接电极22之间的第二间距可以相对较大,以有效避免第二连接电极22发生脱离现象,保证第二连接电极22与第二电极12的可靠连接。

当然,上述设置方式并不唯一,当第一电极11位于第二电极12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设置P1>P2。示例性的,若第一连接电极21背离出光面F0的一侧还设置有其他对光线具有反射作用的膜层时,第一反射区31所需承担的反射作用的要求降低,此时,可以设置P1>P2。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作为又一种可行的方案,可选地,沿第一方向E1,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至少部分交叠,第一方向E1为垂直于发光元件表面的方向。结合上文描述,如此设置,可使第一连接电极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反射区31背离第一电极11的一侧,一方面可以减轻第一反射区31对第一连接电极21受热膨胀时的挤压程度,改善甚至是消除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的现象,保证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可靠连接,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反射区31位于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反射区31与第一连接电极21沿第一方向E1至少部分交叠,可使第一反射区31尽可能地覆盖发光元件的非出光面的更多区域,保证其对光线的反射效果,进而保证较高的出光效率。

如图17所示,可选地,第一连接电极21包括第一顶面F5和第二顶面F6,第一顶面F5位于第二顶面F6朝向第一电极11的一侧,沿第二方向E2,第一顶面F5的宽度为Hc11,第二顶面F6的宽度为Hc12,第二方向E2垂直于第一方向E1;其中,Hc11<Hc12。

参照图17,第一顶面F5和第二顶面F6可以理解为第一连接电极21中沿第一方向E1相对的两个表面,其中,第一顶面F5位于第二顶面F6朝向第一电极11的一侧。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顶面F5沿第二方向E2的宽度Hc11小于第二顶面F6沿第二方向E2的宽度Hc12,可使第一连接电极21在垂直于出光面F0的截面上的截面形状为类梯形,从而可以形成倾斜的侧面,并且两个相对的侧面之间在第二方向E2上的宽度沿第一电极11指向第一连接电极21的方向递增,如此,当第一反射区31的侧面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侧面接触时,可以减轻第一反射区31对第一连接电极21的挤压程度,改善甚至是消除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的现象,保证第一电极11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可靠连接。

如图17所示,可选地,第一连接电极21包括连接第一顶面F5和第二顶面F6的第一侧面F7,第一侧面F7的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二顶面F6之间的夹角为α1;其中,α1<90°。

具体的,假设第一侧面F7与第二顶面F6之间的夹角为90°时,第一连接电极21在受热膨胀时受到的第一反射区31的挤压力为f,本实施通过设置第一顶面F5沿第二方向E2的宽度Hc11小于第二顶面F6沿第二方向E2的宽度Hc12,形成倾斜的第一侧面F7,使第一侧面F7的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二顶面F6之间的夹角α1<90°,使得第一连接电极21在受热膨胀时受到的第一反射区31的挤压力f

根据上文解释,第一侧面F7与第二顶面F6之间的夹角越小,第一连接电极21在受热膨胀时受到的第一反射区31的挤压力则越小,因此,参照图17,可选地,α1≤30°,以尽可能地减小第一侧面F7的倾斜程度,使第一连接电极21在受热膨胀时具有更多的膨胀空间,减轻第一反射区31对第一连接电极21的挤压。

参照图17,当反射层3包括第二反射区32时,可以参照第一连接电极21的结构设计对第二连接电极22做同样的设计,以减轻第二反射区32对第二连接电极22的挤压,在此不再过多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电极22与第一连接电极21的各个设置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差异设计,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发光元件的结构做了详细说明。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示例性的,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该显示面板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100,因而具有与上述发光元件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以参见上述发光元件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发光元件100可以为Micro-LED,相应的,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Micro-LED显示面板,发光元件100与显示面板200中的子像素/亚像素对应设置。示例性的,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多个红色子像素、多个绿色子像素和多个蓝色子像素,各个子像素分别对应相应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

进一步地,如图18所示,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其中,“第一”和“第二”并无实质含义,仅用于区分。具体的,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区别可以是出光颜色不同、所处区域不同等。

在一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为λ1,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为λ2,其中:λ1≠λ2;例如,λ1>λ2。具体的,由于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与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不同,因此,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不同。示例性的,当λ1>λ2时,第一发光元件101可以是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可以是绿色发光元件或者蓝色发光元件;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为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蓝色发光元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发光元件10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发出同种颜色的光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发光元件101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第二显示区。其中,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可以是显示面板中任意两个不同的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19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8和图19所示,发光元件100通过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二连接电极22与内部设置有像素驱动电路的阵列基板201电连接,通过像素驱动电路驱动发光元件100发光。继续参见图18和图19,可选地,沿垂直于第一发光元件表面的方向(如图19中第一方向E1),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为Hr11;沿垂直于第二发光元件表面的方向(如图19中第一方向E1),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为Hr22;其中,Hr11>Hr22。

其中,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可以是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也可以是出光颜色相同但位于不同显示区的发光元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不同,或者说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光线的波长λ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为λ2不同时,可选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不同(即Hr11≠Hr22)。具体的,对于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相应的反射层3所要反射的光线的波长不同,而布拉格反射层的反射效果与入射光线的波长相关,因此,对于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100,可以对各发光元件100的反射层3的第一反射区31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做差异化设计,以保证不同发光元件均具有较高的出光效率。示例性的,当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光线的波长λ1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为λ2时,可以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Hr11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Hr22。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相同,但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显示面板中不同的显示区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对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进行差异化设置。具体的,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显示面板中集成的功能越来越复杂,不同的显示区对于反射率的要求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对位于不同显示区内的发出同种颜色光线的发光元件的反射层3的第一反射区31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做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显示区的不同设计需求。可选地,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发光元件10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发出同种颜色的光线,第一发光元件101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第二显示区时,可以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Hr1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Hr22不同。示例性的,当第一显示区为正常的显示区域,而第二显示区对应设置有指纹识别单元时,为保证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设置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小于第一显示区内的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的厚度(即Hr22<Hr11)。

参照图19,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二反射区32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二反射区32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进行差异化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20是图19中Q1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19中Q2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9-图21所示,可选地,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第一反射区31包括N1组布拉格反射层30,N1>0;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第一反射区31包括N2组布拉格反射层30,N2>0;其中,N1>N2。同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可以是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也可以是出光颜色相同但位于不同显示区的发光元件。

如上所述,一组布拉格反射层30包括第一子反射层301和第二子反射层302,第一子反射层301与第二子反射层302的折射率不同,和/或,第一子反射层301与第二子反射层302的厚度不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所包括的布拉格反射层30的组数不同,可使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反射区31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一反射区31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不同,实现不同发光元件中反射层厚度的差异化设置。

示例性的,以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不同为例,当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的波长时,可以设置N1>N2。另外,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相同,但位于不同的显示区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显示区的设计需求设置N1≠N2(即N1>N2或者N1<N2)。

需要说明的是,图20和图21中所示的布拉格反射层30的数量仅为示意,不同发光元件的反射层所包括的布拉格反射层的组数可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22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可选地,第一发光元件101中,沿垂直于第一发光元件表面的方向(如图22中第一方向E1),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的间距为D11;第二发光元件102中,沿垂直于第二发光元件表面的方向(如图22中第一方向E1),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的间距为D22;其中,D11>D22。同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可以是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也可以是出光颜色相同但位于不同显示区的发光元件。

如上所述,发光元件100的第一电极11的第二区域112与第一连接电极21所在膜层之间的间隙主要用于容置反射层3的第一反射区3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不同发光元件所对应的间隙的高度不同,可以适应性地容置不同厚度的反射层,既能够满足不同发光元件对反射层厚度的不同设计要求,又能够避免第一连接电极21发生脱离现象,保证不同发光元件的第一连接电极21与第一电极11均能够可靠连接。

示例性的,以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不同为例,当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的光线的波长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的波长时,可以设置D11>D22。另外,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相同,但位于不同的显示区时,也可以根据不同显示区的设计需求设置D11≠D22(即D11>D22或者D11<D22)。

图23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可选地,第一发光元件101包括第一电流扩展层41,沿第一方向E1,第一电流扩展层41的厚度为Hs11;第二发光元件102包括第二电流扩展层42,沿第一方向E1,第二电流扩展层42的厚度为Hs22;其中,Hs11≠Hs22。同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可以是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也可以是出光颜色相同但位于不同显示区的发光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不同,或者说第一发光元件101所发出光线的波长λ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所发出光线的波长为λ2不同时,可选设置第一电流扩展层41与第二电流扩展层42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不同。具体的,在显示面板的显示阶段,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所接收的电流大小不同,因此,可以对出光颜色不同的发光元件中的电流扩展层的厚度做差异化设置。示例性的,在相同的电流下,红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相较于蓝色发光元件更容易发光,为保证显示效果,可以设置蓝色发光元件所接收的电流大于红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所接收的电流,此时,可以适应性地设置蓝色发光元件中的电流扩展层的厚度大于红色发光元件或绿色发光元件中的电流扩展层的厚度,以匹配不同发光元件对导电性能/信号传输效率的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相同,但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显示面板中不同的显示区时,也可以根据需求对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电流扩展层41的厚度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二电流扩展层42的厚度进行差异化设置。具体的,不同显示区对于信号传输效率的要求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对位于不同显示区内的发出同种颜色光线的发光元件的电流扩展层4沿第一方向E1的厚度做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显示区的设计需求。可选地,当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发光元件10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发出同种颜色的光线,第一发光元件101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第二显示区时,可以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电流扩展层41的厚度Hs1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二电流扩展层42的厚度Hs22不同。示例性的,当第一显示区对信号传输效率的要求大于第二显示区时,可以设置第一显示区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电流扩展层41的厚度大于第二显示区内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二电流扩展层42的厚度(即Hs11>Hs22),反之,当第一显示区对信号传输效率的要求小于第二显示区时,可以设置第一显示区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第一电流扩展层41的厚度小于第二显示区内第二发光元件102的第二电流扩展层42的厚度(即Hs11<Hs22)。

可选地,Hs11>Hs22,或者,Hs11<Hs22。具体可以根据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出光颜色的差异或者所处显示区的设计要求差异适应性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参考图24,图24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第一发光元件101包括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沿垂直于第一发光元件101表面的方向上(如图24所示第一方向E1),第一电极11的厚度为H1,第二电极12的厚度为H2;第二发光元件102包括第三电极13和第四电极14,沿垂直于第二发光元件102表面的方向上,第三电极13的厚度为H3,第四电极14的厚度为H4;其中,H1≠H2,和/或,H3≠H4。

发光元件一般包括正电极(P电极)和负电极(N电极),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中的一者为P电极,另一者为N电极;和/或,第三电极13和第四电极14中的一者为P电极,另一者为N电极。正电极用于接收高电平信号,为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提供正信号,负电极用于接收低电平信号,为发光元件的发光层提供负信号,因为正电极和负电极各自的材料不同,以及承担的功能不同,从而导致发光元件对于正电极和负电极的面积或尺寸的需求不完全一致。因此,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厚度不同,和/或,设置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第三电极13和第四电极14的厚度不同,从而独立地设置P电极和N电极各自的厚度,以更好地满足发光元件对于不同电极的尺寸和性能需求。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为红色发光元件、绿色发光元件和蓝色发光元件中的任意二者,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为发光颜色不同的两种发光元件。例如:

第一发光元件101为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绿色发光元件;或者,

第一发光元件101为红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蓝色发光元件;或者,

第一发光元件101为蓝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绿色发光元件;或者,

第一发光元件101为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红色发光元件;或者,

第一发光元件101为绿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蓝色发光元件;或者,

第一发光元件101为蓝色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102为红色发光元件。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5,图25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发光元件10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也可以为相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显示面板200可包括第一显示区51和第二显示区52,第一发光元件101位于第一显示区51,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第二显示区52,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位于不同的显示区。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H1-H2|≠|H3-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厚度差值,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第三电极13和第四电极14的厚度差值不同。

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不同时,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的电极材料可能不同,出光效率也可能不同,以及出光面积也可能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的电极尺寸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更好地匹配不同颜色的发光元件的需求。因此,本实施例中,可设置|H1-H2|≠|H3-H4|。

当第一发光元件10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相同,但二者位于不同的显示区时,因为显示面板不同的显示区可能集成不同的功能,例如正常显示区和屏下摄像头区域,或者不同数据刷新频率的两个显示区,为了匹配不同显示区的不同功能,即使第一发光元件101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相同,也可能需要独立地设置各自的电极面积及尺寸,此时,也可以设置|H1-H2|≠|H3-H4|。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电压值,也即,第一电极11为P电极,第二电极12为N电极。第三电极13接收的信号电压值大于第四电极14接收的信号电压值,也即,第三电极13为P电极,第四电极14为N电极。

在此情形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H1>H2,和/或,H3>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P电极的厚度大于N电极的厚度,和/或,第二发光元件102中,P电极的厚度大于N电极的厚度。

因P电极通常用于为发光元件提供正信号,而N电极通常用于为发光元件提供负信号,一般而言,正信号即空穴载流子的迁移难度比负信号即电子的迁移难度更大,因此,为了平衡正负信号的传输速率,本实施例中设置P电极的厚度大于N电极的厚度。

进一步可选的,|H1-H2|>|H3-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P电极和N电极的厚度之差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P电极和N电极的厚度之差。如前文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不同,或者二者位于不同的显示区,这都使得对于两种发光元件的发光需求可能不同,为了匹配不同的发光需求,此处,设置|H1-H2|>|H3-H4|,从而独立地调节两种发光元件的电极厚度。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H1>H2,且H3<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P电极的厚度大于N电极的厚度,但第二发光元件102中,P电极的厚度小于N电极的厚度。如前文所述,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不同,或者,二者位于不同的显示区时,可能会存在对于两种不同的发光元件的需求完全不同,例如,对于第一发光元件101具有较高的发光亮度和发光响应速度,对于第二发光元件102则要求控制发光面积的大小或者电极的尺寸,此时,就需要针对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进行较大差异化的设计,可能出现H1>H2,且H3<H4。

进一步可选的,|H1-H2|<|H3-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P电极和N电极的厚度之差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P电极和N电极的厚度之差,当H1>H2,且H3<H4时,因此时在第二发光元件102中,将P电极的厚度设置为小于N电极的厚度,虽然因特殊的功能需要,可能将P电极的厚度设置为小于N电极的厚度。但是,如前面所述,为了保证P电极提供正信号的能力,一般不会将P电极的厚度设置得过小,因此,此处,设置|H1-H2|<|H3-H4|。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H1-H3|≠|H2-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厚度之差,与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N电极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N电极的厚度之差不同。

如前文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不同,或者二者位于不同的显示区,这都使得对于两种发光元件的发光需求可能不同,为了匹配不同的发光需求,此处,设置|H1-H3|≠|H2-H4|,从而独立地调节两种发光元件的电极厚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H1>H3,和/或,H2>H4;或者,H1<H3,和/或,H2<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厚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厚度,和/或,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N电极的厚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N电极的厚度;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厚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厚度,和/或,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N电极的厚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N电极的厚度。当第一发光元件101的尺寸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尺寸,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发光效率比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效率更低,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发光响应电压比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响应电压更高时,可能会使得对于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电极的厚度更大,此时,可能使得H1>H3,和/或,H2>H4。反之,当第一发光元件101的尺寸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尺寸,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发光效率比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效率更高,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发光响应电压比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响应电压更低时,可能会使得对于第一发光元件101的电极的厚度更小,此时,可能使得H1<H3,和/或,H2<H4。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H1-H3|>|H2-H4|,或者,|H1-H3|<|H2-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P电极厚度之差,不等于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N电极厚度之差。因为发光元件的P电极厚度和N电极厚度往往可以独立调整,因此,本实施例中,为了匹配不同发光元件对于发光的需求,可以独立地调整P电极的厚度之差和N电极的厚度之差,在一些情形中,可能出现|H1-H3|>|H2-H4|,在另一些情形中,可能出现|H1-H3|<|H2-H4|。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H1>H3,且H2<H4;或者,H1<H3,且H2>H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厚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厚度,但第一发光元件101的N电极厚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N电极厚度;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P电极厚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P电极厚度,但第一发光元件101的N电极厚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N电极厚度。示例性的,图26是沿图18中YY’截取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6以H1>H3,且H2<H4为例进行示意。当独立地调整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中各个电极的尺寸时,很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也即P电极厚度大的发光元件中的N电极厚度小,或者,P电极厚度小的发光元件中的N电极厚度大的情形。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沿第一预设方向X1,第一电极11的宽度为W1,第二电极12的宽度为W2,第一预设方向X1平行于第一发光元件101的表面;沿第二预设方向X2,第三电极13的宽度为W3,第四电极14的宽度为W4,第二预设方向X2平行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表面;其中,W1≠W2,和/或,W3≠W4。需要说明的是,图24-图26仅以第一预设方向X1和第二预设方向X2为相同方向为例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X1和第二预设方向X2也可以是平行于同一表面(如第一发光元件101或第二发光元件102的表面)但相互交叉的方向。

如前文所述,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不同,或者二者位于不同的显示区,这都使得对于两种发光元件的发光需求可能不同,为了匹配不同的发光需求,此处,设置W1≠W2,和/或,W3≠W4,从而独立地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和N电极的宽度,和/或,独立地设置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和N电极的宽度。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W1-W2|≠|W3-W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和N电极的宽度之差,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和N电极的宽度之差不相等。从而独立地设置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各自的电极尺寸。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接收的信号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极12接收的信号电压值,也即,第一电极11为P电极,第二电极12为N电极。第三电极13接收的信号电压值大于第四电极14接收的信号电压值,也即,第三电极13为P电极,第四电极14为N电极。

此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W1<W2,和/或,W3<W4;或者,W1>W2,和/或,W3>W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宽度小于N电极的宽度,和/或,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宽度小于N电极的宽度;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宽度大于N电极的宽度,和/或,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宽度大于N电极的宽度。在此种情形下,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中P电极和N电极的大小之差的趋势一致,例如,当N电极位于P电极朝向出光面一侧时,往往设置N电极的宽度大于P电极的宽度,当P电极位于N电极朝向出光面一侧时,往往设置P电极的宽度大于N电极的宽度,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和N电极的大小之差的趋势一致,从而使得二者的制备工艺相近,简化工艺。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W1>W2,且W3<W4;或者,W1<W2,且W3>W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宽度大于N电极的宽度,但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宽度小于N电极的宽度;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宽度小于N电极的宽度,但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宽度大于N电极的宽度。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和N电极的大小之差的趋势相反。当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的发光颜色不同,或者,二者位于不同功能的显示区时,可能存在上述情况,以便独立地调整不同发光元件的宽度,满足不同发光元件的发光需求。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W1>W3,和/或,W2>W4;或者,W1<W3,和/或,W2<W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宽度,和/或,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N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N电极的宽度;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P电极的宽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P电极的宽度,和/或,第一发光元件101中的N电极的宽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N电极的宽度。当要求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中的一者的尺寸大于另一者的尺寸时,可能出现上述情况。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W1>W3,且W2<W4;或者,W1<W3,且W2>W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的P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P电极的宽度,但第一发光元件101的N电极的宽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N电极的宽度;或者,第一发光元件101的P电极的宽度小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P电极的宽度,但第一发光元件101的N电极的宽度大于第二发光元件102的N电极的宽度。在一些情形中,可能存在发光元件的P电极宽度大,但是N电极宽度小的情形,或者,发光元件的P电极宽度小,但是N电极宽度大的情形,视具体的设计需求而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W1-W3|>|W2-W4|,或者,|W1-W3|<|W2-W4|,也即,第一发光元件101的P电极和第二发光元件的P电极的宽度之差,不等于第一发光元件101的N电极和第二发光元件的N电极的宽度之差。因为P电极和N电极的材料和传输的信号均有所差异,因此,针对第一发光元件101和第二发光元件102独立地调整P电极和N电极,从而匹配不同发光元件各自的发光要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该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因而具备与上述显示面板200以及发光元件100相同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示例性的,该显示装置可以为Micro-LED显示装置。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可以为图27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及发光元件与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有机发光元件用墨、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机显示面板、有机显示装置、有机发光装置、墨、功能层的形成方法以及有机发光元件
  • 有机发光元件用墨、有机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有机显示面板、有机显示装置、有机发光装置、墨、功能层的形成方法以及有机发光元件
技术分类

0612011662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