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设备激活方法、智能锁、移动终端及激活系统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5:47:5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激活方法、智能锁、移动终端及激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电器、智能监控、智能电梯、智能锁等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智能锁的激活的安全系数不高,智能锁很容易绕开激活步骤使用,或使用技术手段得到智能锁的设备参数后,即可实现激活,严重损害了生产商的利益,同时使得锁的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激活方法、智能锁、移动终端及激活系统,能够实现智能锁的安全激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激活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第一激活码;

将所述第一激活码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到设备中,以使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

进一步的,所述的设备激活方法,所述设备激活具体包括:

获取设备的唯一标识码;

基于所述唯一标识码生成第二激活码;

当所述第一激活码与所述第二激活码相同,则生成激活成功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设备激活方法,所述第二激活码的生成过程包括:针对所述唯一标识码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由密文进行数字转化得到所述第二激活码;

所述第一预定方式包括扫码获取、近距离无线数据读取;

所述第二预定方式包括无线传输方式、手动输入方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前述任一所述的设备激活方法的智能锁,包括:

信息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预定方式对外输出设备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的第一激活码,并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以使智能锁正常运行;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得到所述第一激活码。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锁,还包括通信模组,具有唯一标识码;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设备的唯一标识码;

基于所述唯一标识码生成第二激活码;

当所述第一激活码与所述第二激活码相同,则生成激活成功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锁,所述通信模组包括蓝牙模组、WiFi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锁,还包括靠近传感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实现人体检测,并生成人体检测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体检测信号后,驱动智能锁响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智能锁,所述靠近传感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智能锁一侧端的第一人体检测信号的第一传感单元、以及用于检测智能锁另一侧端的第二人体检测信号的第二传感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人体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人体检测信号后,激活智能锁的对应侧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第一激活码;将所述第一激活码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到设备中,以使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锁激活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用于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第一激活码并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到智能锁中;

智能锁接收到所述第一激活码,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设备激活方法、智能锁、移动终端及激活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激活方法,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而从服务端中获取到对应的第一激活码,将第一激活码传输到设备中,即可完成对设备的激活操作,以移动终端作为媒介,激活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较为方便;设备端仅需要通过第一预定方式对外展示设备信息,进而接收移动终端传输的第一激活码,即可快速实现设备激活,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激活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锁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锁的运行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锁激活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具体实施例,不意图限制本发明。

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其任何其他变体旨在覆盖非排他性包括,使得包括步骤列表的过程或方法不仅包括那些步骤,而且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或此类过程或方法固有的其他步骤。同样,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以“包含...一个”开头的一个或多个设备或子系统,元素或结构或组件也不会没有更多限制,排除存在其他设备或其他子系统或其他元素或其他结构或其他组件或其他设备或其他子系统或其他元素或其他结构或其他组件。在整个说明书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出现和类似的语言可以但不一定都指相同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义。

请参与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激活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具体应用于需要激活才能正常使用的电子设备在需要激活时,参与该电子设备激活的移动终端中。该移动装置已选的具有联网功能、扫描功能或NFC功能等,能够加载计算机程序APP运行,并实现对应的功能,例如在本实施中,需要移动装置能够下载手机APP,并安装运行,同时具有摄像功能,能够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信息,并与服务端进行通信交互。

所述设备激活方法包括:

S1、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具体的,所述第一预定方式优选为扫码获取或NFC数据读取或RFID扫描获取,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所述第一预定方式优选为近距离数据获取方式。当然对应的移动终端需要具备对应的功能,此处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设备信息包括入库时间、序列号、产品型号、物理地址MAC等,能够显示该设备的具体标识。

S2、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第一激活码;具体的,所述移动终端与服务端进行通信,将得到的设备信息发送到服务端中,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设备信息匹配得到对应该设备的第一激活码传输到移动终端中。所述服务端包括服务器、IOT云平台、云端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激活码直接以具体字符串的形式存储在服务端中(例如第一激活码为123456,则服务端中存储的内容为123456),匹配的方式可以是直接根据所述设备信息进行直接匹配,或是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匹配:服务端以对应第一预定方式的将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存储在服务端中,例如第一预定方式为扫码获取,则将对应的二维码图像存储到服务端中,并按照对应的关联关系进行存储,服务端在接收到所述设备信息后,会针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数据读取得到存储的设备信息,并进行二者比对,若是均相同,则判定信息正确,将对应的第一激活码发送到移动终端中;否则信息不正确,不予反馈第一激活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活码为通过计算得到,即在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后,通过预定算法对设备信息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而发送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不参与计算,保证数据安全性)。例如,所述第一预定方式为扫码获取,则设备上会贴上可读取设备MAC地址的二维码图像,在出厂时,将该二维码图像上传到服务端中;当服务端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信息后,就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二维码图像,通过该二维码图像得到设备的MAC地址,进而使用预定算法进行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激活码。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预定算法对设备信息进行计算得到第一激活码的具体过程如下:首先通过加密方法如AES算法对设备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由密文数字转化得到第一激活码,数字转化方法具体可以是校验方法,例如异或的校验方法。

S3、将所述第一激活码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到设备中,以使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优选的,所述第二预定方式包括WiFi数据传输、蓝牙数据传输、紫峰数据传输、手动录入等。所述手动录入为在设备上直接输入所述第一激活码,例如移动终端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图像后,通过服务端得到的所述第一激活码为23456,则手动将23456通过设备上的小键盘输入到设备中,进行激活。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设备激活方法,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的设备信息,进而从服务端中获取到对应的第一激活码,将第一激活码传输到设备中,即可完成对设备的激活操作,以移动终端作为媒介,激活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较为方便;设备端仅需要通过第一预定方式对外展示设备信息,进而接收移动终端传输的第一激活码,即可快速实现设备激活,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在参与激活时,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的第一激活码,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进而从服务端中获取对应所述设备信息的第一激活码。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激活具体包括:

获取设备的唯一标识码;具体的,每款电子设备上均有一个唯一标识码,当然也可以使用设备中通信模组的物理MAC地址,例如智能锁每一个WiFi模组或蓝牙模组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

基于所述唯一标识码生成第二激活码;具体的,使用唯一标识码生成第二激活码的过程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使用AES算法对所述唯一标识码进行加密处理后,数字转化为所述第二激活码。例如智能锁主控上电获取WiFi模组的MAC地址,MAC明文经过AES加密成AES密文,密文通过数字转化例如异或校验后得到8位第二激活码。

当所述第一激活码与所述第二激活码相同,则生成激活成功文件。若是所述第一激活码与所述第二激活码不相同,则不生成激活成功文件,或生成激活失败文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每次设备上电或激活,都会检测一次设备中是否存在激活成功文件,若是则正常激活设备系统运行,若否,则对外提示需要进行激活。

进一步的,所述激活成功文件中可以带有时效日期,即在某一段时间范围内保证设备处于激活状态,在该段时间范围外,设备处于不激活状态。

具体的,激活码只存在服务端以及设备端中,必须是注册用户,才能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设备信息,并通过服务端获取得到激活码,安全性较高。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激活码的生成过程包括:针对所述唯一标识码进行加密得到密文,由密文进行数字转化得到所述第二激活码;优选的,加密过程中,使用的加密算法为AES算法。应当理解的,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使用其他的类似AES算法进行加密处理。

所述第一预定方式包括扫码获取、近距离无线数据读取;优选的,所述近距离无线数据读取包括NFC数据读取。

所述第二预定方式包括无线传输方式、手动输入方式。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方式包括蓝牙数据传输、WiFi数据传输。

请参阅图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设备激活方法的智能锁,包括:

信息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预定方式对外输出设备信息;具体的,所述信息模块的应用场景包括二维码张贴在设备某一位置,或使用NFC模块记录相应的设备信息等。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终端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的第一激活码,并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以使智能锁正常运行;其中,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并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得到所述第一激活码。具体的,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每次智能锁上电或激活使用时,均会检测一次激活结果(例如检测一次智能锁中是否具有激活成功文件),若是检测结果为已激活,则智能锁开启系统正常运行,否则系统对外提示需要激活使用,或者仅提供部分功能的使用。所述服务端包括服务器、IOT云平台、云端等。IOT云平台的作用是对智能锁进行用户注册管理和其它系统设置,进行整个系统的数据关联管理。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是智能锁首次使用时,没有检测到激活成功文件,则所有功能均不能使用,在智能锁完成一次激活后,再次检测到没有已激活文件,则提供部分功能使用。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通信模组,具有唯一标识码;具体的,所述通信模组还用于与移动终端和服务端进行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设备的唯一标识码;

基于所述唯一标识码生成第二激活码;

当所述第一激活码与所述第二激活码相同,则生成激活成功文件。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组包括蓝牙模组、WiFi模组。具体的,WiFi模组的作用是实现智能锁连网、城市定位和上传智能锁锁端数据至IOT平台。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靠近传感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实现人体检测,并生成人体检测信号;具体的,所述靠近传感模块优选为人体红外感应器,用于感应人体红外热释电信号波长(约8-12nm),当人体靠近传感器作用区域时,红外传感器模块响应信号给智能锁的第一处理模块,实现人体检测功能。当除人以外的其他物体靠近传感器作用区域时,靠近传感模块不响应。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人体检测信号后,驱动智能锁响应。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靠近传感模块包括:用于检测智能锁一侧端的第一人体检测信号的第一传感单元、以及用于检测智能锁另一侧端的第二人体检测信号的第二传感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第一人体检测信号或所述第二人体检测信号后,激活智能锁的对应侧端。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实际应用中,所述智能锁还包括:全自动锁体,实现开/关门、斜舌、方舌、锁芯等状态的实时检测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交互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第一激活码;将所述第一激活码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到设备中,以使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终端优选为安装运行有手机APP的智能设备,作用是与WIFI模组实现配网、联动,监控智能锁端状态信息,同时配合智能锁进行激活。

请参与图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锁激活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用于通过第一预定方式获取设备信息;基于所述设备信息从服务端中获取第一激活码并通过第二预定方式传输到智能锁中;

智能锁接收到所述第一激活码,基于所述第一激活码进行设备激活。本发明专利将极大提升智能锁的云端管理和数据分析,激活码绑定生产信息、激活状态、使用时长,为平台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便于维护。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分类

0612011458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