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去水渍设备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20:01:30


一种去水渍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去水渍设备,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有些产品进行机械加工时,产品表面会附着有废料等杂质,一般采用水清洗对产品表面的杂质进行去除,在对产品清洗后,产品表面会残留有水,为了避免残留的水影响产品后续生产,一般会对产品进行去水渍处理;一般采用烘干机等去水渍设备来对产品进行烘干来完成去水渍作业。

目前去水渍设备来对进行进行去水渍处理前,一般要将产品安装到托盘结构上,然后将带有产品的托盘结构放入去水渍设备内,然后进行烘干来完成去水渍作业,但是在产品安装时,产品底部与托盘结构呈全面接触状态,在烘干过程中,水分会被缓慢蒸发,而水中混合的矿物质或氯离子等杂质易在产品底部与托盘结构接触位置产生汇集,导致在产品底部上产生痕迹印概率较大,进而影响去水渍效果。

本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水渍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去水渍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对称安装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上端设置功能件,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活动安装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上端可拆卸连接放置板,且放置板位于功能件左侧;

所述放置板上端中部贴合T型筒的横向部,所述T型筒的竖向部贯穿放置板,且T型筒的竖向部与放置板转动连接,所述T型筒内部下侧转动连接圆板,所述圆板下端对称设置两个U型架的一个竖向部,且U型架位于T型筒外侧,两个所述U型架的另一个竖向部对称安装在放置板下端;

所述圆板上端等距贴合呈矩形布置的四个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下端中部设置第一导杆,且第一导杆位于U型架内侧,所述第一导杆贯穿圆板且第一导杆与圆板滑动连接,所述圆板上端等距贴合呈矩形布置的四个第二顶杆,且第二顶杆位于第一顶杆朝内侧,所述第二顶杆下端中部安装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贯穿圆板且第二导杆与圆板滑动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设置托板,所述托板上端对称设置两个与第一导杆配合使用的第二功能板,所述托板上端左侧安装与第二导杆配合使用的第一功能板,所述第一功能板位于两个第二功能板之间,且第一功能板延伸出第二功能板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杆下端安装第一滚动构件的固定部,且第一滚动构件位于T型筒下侧,所述第二导杆下端设置第二滚动构件的固定部,且第二滚动构件处在T型筒下侧;

所述第一功能板左上部棱角位置加工与第二滚动构件配合使用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功能板左上部棱角位置开设与第一滚动构件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板上端对称安装两个竖板,且两个竖板位于T型筒左右两侧,所述T型筒上方设置两个弧形板,且两个弧形板相对布置;

所述弧形板朝外端转动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贯穿竖板且螺杆与竖板螺纹连接,所述弧形板朝内端等距设置多个第三滚动构件的固定部;

所述弧形板朝外端设置光杆,且光杆位于螺杆下侧,所述光杆贯穿竖板且光杆与竖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的固定部安装在一个安装板朝外端上,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轴,且第二轴位于功能件右侧,所述驱动设备的活动部与第二轴连接;

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第一轴,且第一轴位于功能件左侧,所述第一轴外端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滚轮盘,所述第二轴外端对称安装两个第二滚轮盘,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活动安装两个输送带,且输送带内部左右两壁分别啮合第一滚轮盘以及第二滚轮盘;

所述输送带外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定位孔,所述放置板下端四个棱角位置均安装定位柱,且定位柱位于定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件包括吹风箱、烘干箱以及冷却箱,所述吹风箱、烘干箱以及冷却箱均设置在两个安装板上端;

所述烘干箱连通安装在吹风箱右端上,所述冷却箱连通安装在烘干箱右端上,所述吹风箱位于第一滚轮盘右侧,所述冷却箱处在第二滚轮盘左侧;

所述吹风箱内部前后两壁均等距安装多个竖向布置的气刀,所述气刀的出口背离吹风箱内壁布置,所述机架内设置接水盒且接水盒安装在两个安装板下端,所述接水盒位于吹风箱正下方,所述烘干箱内部顶端安装加热器;

所述冷却箱内部前两壁均安装横向布置的第二总管,所述第二总管下端等距连通设置多个竖向布置的辅助管,且辅助管安装在冷却箱的内壁上,所述辅助管朝内端等距加工多个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T型筒的竖向部外端设置环形齿轮,且环形齿轮位于放置板下侧,所述环形齿轮处在U型架内侧,位于后侧的所述安装板朝内端设置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第一滚轮盘与第二滚轮盘之间,所述固定板位于接水盒正上方;

所述固定板前侧设置与环形齿轮配合使用的齿条,所述齿条与固定板之间等距设置多个弹性件,所述齿条与固定板之间等距安装多个伸缩杆,且伸缩杆位于弹性件内侧,所述齿条左端安装半圆板,且半圆板的圆形端朝左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的进口位的顶端等距安装多个第一塑料布,且相邻两个第一塑料布相互贴合,所述第一塑料布位于安装板上侧,所述烘干箱的出口位的顶端等距设置多个第二塑料布,且相邻两个第二塑料布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塑料布位于安装板上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先在第三牛眼球、第一功能板以及第一斜面作用下,使第二顶杆从T型筒内移到上方,从而利用第二顶杆将产品多点托举,并使产品与T型筒分离,然后在第二牛眼球、第二功能板以及第二斜面作用下,使第一顶杆从T型筒内移到上方,从而利用第一顶杆对产品进行多点接触,实现采用多点托举方式对产品进行烘干,并在烘干过程中可更换托举位置,有效减少产品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痕迹印概率,提升去水渍效果。

2、利用多个气刀,将产品表面上残留的水进行吹落,在产品烘干前进行吹水预处理,有效减少在烘干时因残留的水而造成产品损坏概率,保证产品质量,并利用多个辅助管与多个气孔,对进入冷却箱内的产品进行冷却,有效降低因热量对人员造成烫伤概率,安全性好。

3、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使用,使放置板与两个输送带之间定位放置,有效减少放置板与输送带之间产生滑动概率,实现稳定上料,保证后续工序正常作业,并利用电机、第二轴、第二滚轮盘、第一滚轮盘以及第一轴,使两个输送带进行运动,从而使放置板向右移动,采用两个输送带来进行机械上料,保证放置板等部件能在吹风箱、烘干箱以及冷却箱内进行正常运动,有效避免发生干涉现象。

4、通过半圆板使齿条向后小范围移动,当环形齿轮与半圆板分别后,会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使齿条向前移动并与环形齿轮活动式接触,从而使齿条与环形齿轮之间进行有效啮合,有效对环形齿轮与齿条的啮合部进行保护,提升使用效果,并在环形齿轮与齿条作用下,会使T型筒以及产品发生旋转,进而辅助对产品进行吹水处理,保证吹水效果。

5、利用抽气设备、气孔、辅助管以及第二总管,在冷却箱内产生多方向气流,进而对进入冷却箱内的产品进行快速冷却,冷却效率好,并利用气管、第一总管并分流到多个气刀内,对产品进行预热处理,可对烘干后的产品上的热量进行收集,同时利用收集的热量对刚进入吹风箱内的产品进行预热,一方面辅助后续烘干作业,减少烘干时间,提升烘干效率,另一方面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并提升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中安装板、电机、机架、放置板以及T型筒的装配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中固定板、弹性件、齿条以及半圆板的装配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中放置板以及T型筒的装配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仰视图;

图8为图5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中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圆板、U型架、第二牛眼球、第三牛眼球、第一导杆以及第二导杆的装配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去水渍设备中第一顶杆、第二牛眼球以及第一导杆的装配图。

图中:1、吹风箱,2、烘干箱,3、冷却箱,4、安装板,5、电机,6、机架,7、放置板,8、T型筒,11、气刀,12、第一总管,13、固定板,14、弹性件,15、齿条,16、半圆板,21、第一塑料布,22、加热器,23、第二塑料布,31、抽气设备,32、气管,33、第二总管,34、辅助管,41、第一轴,42、第一滚轮盘,43、输送带,44、第一功能板,45、第二功能板,46、托板,47、第二轴,48、第二滚轮盘,61、接水盒,71、竖板,72、螺杆,73、弧形板,74、第一牛眼球,75、定位柱,81、第一顶杆,82、第二顶杆,83、圆板,84、U型架,85、环形齿轮,86、第二牛眼球,87、第三牛眼球,88、第一导杆,89、第二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在对产品清洗后,产品表面会残留有水,为了避免残留的水影响产品后续生产,一般会对产品进行去水渍处理,目前一般采用烘干机对产品进行烘干来完成去水渍作业,但是在烘干时,产品会被加热,在取料时,产品会烫伤操作人员的概率较大,安全性差,并且若产品表面残留的水过多时,为了对产品完全将水渍去除,需要加大产品的烘干时间,这样长时间烘干,热量易对产品本身造成损坏,影响产品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去水渍设备,包括机架6,将两个安装板4对称安装到机架6上端,利用机架6,为两个安装板4为提供安装载体;

将吹风箱1、烘干箱2以及冷却箱3均设置在两个安装板4上端,两个安装板4配合使用,为吹风箱1、烘干箱2以及冷却箱3提供安装载体,并将位于第一滚轮盘42右侧的吹风箱1连通安装到烘干箱2左端上,再将处在第二滚轮盘48左侧的冷却箱3连通安装在烘干箱2右端上,通过吹风箱1、烘干箱2以及冷却箱3,分别为产品进行吹水、烘干、冷却的作业提供工作空间;

将多个呈竖向布置且出口背离吹风箱1内壁布置的气刀11分别等距安装到吹风箱1内部前后两壁上,多个气刀11配合使用,对产品表面残留的水进行吹落,并将位于吹风箱1正下方且位于机架6内的接水盒61安装到两个安装板4下端,利用接水盒61,为吹落的水进行收集,有效避免吹落的水随意飞溅,环保性好;

将加热器22安装到烘干箱2内部顶端上,通过加热器22,实现对产品进行烘干处理,而加热器2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就为现有公开技术,就不再赘述;

将多个位于安装板4上侧的第一塑料布21等距安装到烘干箱2的进口位的顶端上,而相邻两个第一塑料布21相互贴合布置,并将多个位于安装板4上侧的第二塑料布23等距设置到烘干箱2的出口位的顶端上,而相邻两个第二塑料布23相互贴合布置,多个第一塑料布21与多个第二塑料布23配合使用,可分别对烘干箱2的进口和出口进行封堵,提升热量利用率;

将两个呈横向布置的第二总管33分别安装到冷却箱3内部前两壁上,并将多个呈竖向布置且安装再冷却箱3内壁上的辅助管34等距连通设置到第二总管33下端上,并在辅助管34朝内端上等距加工多个气孔,辅助管34与气孔配合使用,可在冷却箱3内产生气流,进而对产品进行冷却。

在使用时,使清洗后的产品在两个安装板4之间向右运动,产品先进入吹风箱1内,同时多个气刀11可朝内吹风,并对产品表面进行吹拂,从而将产品表面上残留的水进行吹落,而吹落的水会掉落到接水盒61内,可对水进行收集;

然后吹水处理后的产品继续向右运动并使产品进入烘干箱2内,同时启动加热器22,加热器22工作会对进入烘干箱2内的产品进行烘干处理,然后烘干处理后的产品继续向右运动并使产品进入冷却箱3内,同时利用多个辅助管34与多个气孔,使冷却箱3内产生气流,从而使进入冷却箱3内的产品进行冷却;

冷却后的产品从冷却箱3内移出,然后能直接将产品取出,可便捷的将产品取出,有效降低因热量对人员造成烫伤概率,安全性好,并且在产品烘干前进行吹水预处理,有效减少在烘干时因残留的水而造成产品损坏概率,保证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

为了使产品在吹水过程中,来辅助吹水作业一般利用驱动结构来使产品能进行旋转,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使产品进行有效烘干设计顶起结构对产品进行顶起,而为了对产品进行快速去水渍,一般采用输送机来使产品进行机械式上料,这样输送机的带部会与由驱动结构和顶起结构形成的辅助组件之间出现干涉,影响产品进行上料作业,并且在对产品进行辅助运动时,产品易与输送机的带部之间产生滑动现象,影响产品进行去水渍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图3和图7所示,将第二轴47转动连接到两个安装板4之间,并将固定部安装在一个安装板4朝外端上的驱动设备的活动部与第二轴47连接,通过驱动设备,驱动第二轴47旋转,驱动设备可采用电机5;

将第一轴41转动连接到两个安装板4之间,并将两个第二滚轮盘48对称安装到第二轴47外端上,利用第二轴47,使两个第二滚轮盘48进行同步转动,并将两个第一滚轮盘42对称设置到第一轴41外端上,通过第一轴41,使两个第一滚轮盘42进行同步旋转;

将两个输送带43位于两个安装板4之间,并将第一滚轮盘42以及第二滚轮盘48分别啮合到输送带43内部左右两壁上,第一滚轮盘42与第二滚轮盘48配合使用,使输送带43发生运动;

在输送带43外端面向内凹陷形成多个定位孔,将四个定位柱75分别安装到放置板7下端四个棱角位置上,并将位于吹风箱1左侧的放置板7放置到两个输送带43上端,而定位柱75分别插入定位孔内,定位柱75与定位孔配合使用,使放置板7与两个输送带43之间定位放置,并便捷拆装。

在使用时,先将产品放置到放置板7上,再将放置板7放入两个安装板4之间,并使四个定位柱75分别安插到两个输送带43上的定位孔内,使放置板7与两个输送带43之间定位放置,有效减少放置板7与输送带43之间产生滑动概率,实现稳定上料,保证后续工序正常作业;

然后启动驱动设备,从而驱动第二轴47旋转,进而使两个第二滚轮盘48进行同步运动,并在两个第一滚轮盘42以及第一轴41辅助下,使两个输送带43进行运动,从而使放置板7向右移动,采用两个输送带43来进行机械上料,保证放置板7等部件能在吹风箱1、烘干箱2以及冷却箱3内进行正常运动,有效避免发生干涉现象。

实施例三:

为了有效对产品进行去水渍,一般先对产品进行吹水预处理,为了保证吹水效果,采用齿轮与齿条形成的驱动结构来使产品进行旋转,从而来辅助吹水作业,目前齿条呈固定状态,在上料时,会使齿轮向齿条位置进行靠近,使齿条与齿轮之先接触并啮合,但是齿轮上啮合部位置是不确定性,使齿条与齿轮的啮合部之间易产生错位,而齿条与齿轮之间是硬性接触,导致齿条与齿轮之间无法有效啮合,会影响使用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将位于第一滚轮盘42与第二滚轮盘48之间且位于接水盒61正上方的固定板13设置到位于后侧的安装板4朝内端上,通过固定板13,为弹性件14等部件提供安装载体;

将T型筒8的横向部贴合到放置板7上端中部,并将竖向部贯穿放置板7的T型筒8与放置板7转动连接,并将位于放置板7下侧并处在U型架84内侧的环形齿轮85设置到T型筒8的竖向部外端上,通过T型筒8,为产品提供放置载体,再将与环形齿轮85配合使用的齿条15设置到固定板13前侧上,环形齿轮85与齿条15配合使用,可使T型筒8发生旋转;

将多个弹性件14等距设置到齿条15与固定板13之间,并将多个位于弹性件14内侧的伸缩杆等距安装到齿条15与固定板13之间,多个弹性件14配合使用,使齿条15返回原位,弹性件14可采用弹簧,利用伸缩杆,对齿条15移动进行导向;

将圆形端朝左布置的半圆板16安装到齿条15左端上,通过半圆板16,可使齿条15发生运动。

先将产品放置到T型筒8上端,再使放置板7向右移动,会使T型筒8、环形齿轮85等部件向右移动,环形齿轮85先与半圆板16的圆形端接触,从而使半圆板16与环形齿轮85相对运动,并使半圆板16向后移动;

进而使齿条15向后小范围移动,并对多个弹性件14进行压缩,使弹性件14产生弹性力,当环形齿轮85与半圆板16分别后,会在弹性件14的弹性力作用下,使齿条15向前移动,进而使齿条15与环形齿轮85活动式接触,从而使齿条15与环形齿轮85之间进行有效啮合,有效对环形齿轮85与齿条15的啮合部进行保护,提升使用效果;

当环形齿轮85与齿条15进行啮合后,环形齿轮85继续向右移动,可在齿条15辅助下,会使环形齿轮85发生转动,从而使T型筒8以及产品发生旋转,进而辅助对产品进行吹水处理,保证吹水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将圆板83转动连接到T型筒8内部下侧,并将两个位于T型筒8外侧的U型架84的一个竖向部对称设置到圆板83下端上,而两个U型架84的另一个竖向部对称安装在放置板7下端,两个U型架84配合使用,防止圆板83发生转动;

将呈矩形布置的四个第一顶杆81等距贴合到圆板83上端,通过圆板83,对第一顶杆81等部件进行限制,并将位于U型架84内侧的第一导杆88设置到第一顶杆81下端中部,再将贯穿圆板83的第一导杆88与圆板83滑动连接,利用第一导杆88,对第一顶杆81移动进行导向;

将呈矩形布置的四个位于第一顶杆81朝内侧的第二顶杆82等距贴合到圆板83上端,并将第二导杆89安装导第二顶杆82下端中部,再将贯穿圆板83的第二导杆89与圆板83滑动连接,利用第二导杆89,对第二顶杆82移动进行导向;

将位于T型筒8下侧的第一滚动构件的固定部安装到第一导杆88下端上,并将处在T型筒8下侧的第二滚动构件的固定部设置到第二导杆89下端上,通过第一滚动构件,用于辅助第一导杆88上移,第一滚动构件可采用第二牛眼球86,通过第二滚动构件,用于辅助第二导杆89上移,第二滚动构件可采用第三牛眼球87;

将托板46设置到两个安装板4之间,并将两个第二功能板45对称设置到托板46上端,在第二功能板45左上部棱角位置开设与第一滚动构件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第二功能板45、第二斜面与第一滚动构件配合使用,使第一导杆88以及第一顶杆81上移;

将位于两个第二功能板45之间且延伸出第二功能板45左侧的第一功能板44安装到托板46上端左侧上,在第一功能板44左上部棱角位置加工与第二滚动构件配合使用的第一斜面,第一功能板44、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滚动构件配合使用,使第二导杆89以及第二顶杆82上移;

将位于T型筒8左右两侧的两个竖板71对称安装到放置板7上端上,并将相对布置的两个弧形板73设置到T型筒8上方上,再将转动连接再弧形板73朝外端且贯穿竖板71的螺杆72与竖板71螺纹连接,通过螺杆72,使弧形板73移动;

将多个第三滚动构件的固定部等距设置到弧形板73朝内端上,并将设置在弧形板73朝外端且位于螺杆72下侧并贯穿竖板71的光杆与竖板71滑动连接,通过光杆,对弧形板73移动进行导向,利用第三滚动构件,使产品与弧形板73之间可进行滑动,第三滚动构件可采用第一牛眼球74。

在使用时,先将产品放置到T型筒8上端,此时产品位于两个弧形板73之间,然后对螺杆72进行转动,从而使螺杆72向内移动,进而使弧形板73以及第三滚动构件向内移动,从而使第三滚动构件的活动部与产品表面接触,实现对产品进行限制放置,有效避免产品发生倾倒现象,可对产品进行保护,保证产品质量;

然后将放置板7放置到两个安装板4之间,并使放置板7与两个输送带43之间限制安装,然后利用输送带43使放置板7以及产品向右移动,使产品进入吹风箱1内,并对产品进行吹水处理;

吹水处理后的产品随着输送带43继续向右移动并进入烘干箱2内,使四个第二滚动构件的活动部先与第一功能板44上的第一斜面接触,并使四个第二滚动构件的活动部均沿着第一斜面进行运动;

并在第一斜面作用下,使四个第二滚动构件、四个第二导杆89以及四个第二顶杆82上移,进而使四个第二顶杆82均从T型筒8内移到上方,从而利用四个第二顶杆82将产品多点托举,并使产品与T型筒8分离,同时使四个第二滚动构件沿着第一功能板44上端进行移动,同时对产品进行烘干处理;

然后相应一侧的两个第一滚动构件的活动部与第二功能板45上的第二斜面接触,并使两个第一滚动构件的活动部均沿着第一斜面进行运动,并在第一斜面作用下,使两个第一滚动构件、两个第一导杆88以及两个第一顶杆81上移;

在两个第二斜面辅助下,使四个第一顶杆81均从T型筒8内移到上方,从而使四个第一顶杆81与顶起的产品进行多点接触,并使第一滚动构件沿着第二功能板45上端进行移动,然后第二滚动构件会与第一功能板44分离,从而使使第二滚动构件、第二导杆89以及第二顶杆82会在自身重量作用下进行下移并返回原位,此时四个第一顶杆81对产品进行多点托举,并且对产品的托举位置进行更换,此时仍对产品进行烘干作业;

实现采用多点托举方式对产品进行烘干,并在烘干过程中可更换托举位置,有效减少产品在烘干过程中产生痕迹印概率,提升去水渍效果。

实施例五:

在去水渍过程中,一般将常温状态下的产品移入烘干箱2内并对产品进行烘干,来完成去水渍,这样需要较长时间来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效率差,并且烘干中产品会被加热,在去水渍完成后,会将产品从烘干箱2内移出,移出后产品上携带的热量会随着挥发,热量能源被浪费,致使能源利用率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将两个抽气设备31分别安装到冷却箱3前后两端上,且抽气设备31的进气部通过管道与第二总管33连通布置,并将气管32连通设置到抽气设备31的出气部;

将两个呈横向布置的第一总管12分别安装到吹风箱1内部前后两壁上,并将气管32的另一端穿过吹风箱1与第一总管12连通布置,而第一总管12通过多个管道分别与相应一侧的多个气刀11连通布置。

在使用使,启动抽气设备31,进而使冷却箱3内气体沿着气孔、辅助管34以及第二总管33进入抽气设备31内,此时多个气孔在冷却箱3内对气体进行抽取,从而在冷却箱3内产生多方向气流,进而对进入冷却箱3内的产品进行快速冷却,冷却效率好;

在产品冷却过程中,产品携带的热量会随着气体进入抽气设备31内,然后带有热量的气体沿着气管32、第一总管12并分流到多个气刀11内,并通过气刀11将带有热量的气体向进入吹风箱1内的产品进行吹水处理,而气体上混合的热量会对产品进行预热处理,用于辅助后续烘干作业;

可对烘干后的产品上的热量进行收集,同时利用收集的热量对刚进入吹风箱1内的产品进行预热,一方面辅助后续烘干作业,减少烘干时间,提升烘干效率,另一方面对热量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降低资源浪费,并提升资源利用率。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
  • 一种双修饰微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血糖微针电化学传感器电极
  • 一种木犀草素可溶性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载光敏剂的可溶性微针和微针阵列及制备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55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