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2:40


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

背景技术

为响应国家整体核安全观,推进核安全在核行业的贯彻落实,对核行业人员开展核安全文化素养训练非常必要。目前,国内核行业开展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普遍从组织层面着手,比如核安全文化培训、宣贯和评估等,注重整体的核安全文化氛围的培育和养成,但针对个体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训练尚未建立成熟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基于核行业人员在核安全文化素养方面存在薄弱项的问题,借助定制开发的电气柜装置设置对应的陷阱,形成与之对应的训练场景,可针对不同薄弱项进行诊断及专项训练提升,以此强化核行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针对培训人员存在的薄弱项,制定培训场景;

步骤2:学员开展标准工前会,逐项讨论工前会操作单的内容后按规程进行操作;

步骤3:教员按照设计场景插入陷阱,并观察学员工作准备、工作执行、故障处理各环节的表现;

步骤4:教员通过观察的结果识别学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薄弱项,评价其素养水平;教员通过对学员在正常操作中的行为习惯和面对预设陷阱时的表现,按照各个陷阱对应的主要核安全文化素养属性,对学员表现进行评价;

步骤5:教员针对识别出的薄弱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场景,再次对学员开展培训及评价。

所述的步骤1在初次训练时,采用主题为“电气柜送电”或“电气柜停电”的操作场景,随机从A/B/C/D四大类陷阱中各选一个陷阱,组成初始训练场景。

所述的步骤3中A/B类陷阱在场景确定后、学员开始操作之前由教员在准备室和电气柜上预设完成;C/D类陷阱由教员在学员操作过程中,从控制柜按照场景需求引入。

所述的步骤1中的A类陷阱主要在工作条件准备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A-1~A-5,可充分识别学员的“坚持高标准”和“对假设保持质疑”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未检查工器具的有效期或未注意工器具缺失,证明学员“坚持高标准”较弱;如果学员未注意到操作程序不适用于本项工作,并使用错误的操作程序,证明学员“对假设保持质疑”较弱。

所述的步骤1中的B类陷阱在电气柜初始状态检查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B-1~B-5,可充分识别出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对变化保持敏感”、“工作过程的沟通”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未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不向教员报告,直接操作电气柜,证明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对变化保持敏感”、“工作过程的沟通”较弱。

所述的步骤1中的C类陷阱控制回路故障在电气柜操作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C-1~C-5,可充分识别出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工作过程的沟通”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发现问题,不向教员报告,直接操作电气柜,证明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工作过程的沟通”较弱。

所述的步骤1中的D类陷阱设备故障在电气柜操作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D-1~D-5,可充分识别出“避免个人自满”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忽略异常情况,继续操作电气柜,证明学员“避免个人自满”较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电气柜,本发明提供一种核安全文化素养训练方法,结合电气柜硬件和陷阱设置可以识别核行业人员个体的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薄弱项,通过训练持续提升个体的核安全文化素养水平,补充了目前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目前国际和国内核行业还缺乏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训练方法,提升核行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大多通过国家和行业层面的法律法规严格约束,组织层面宣传重要性,个人通过文字视频等素材自主学习。本文提出一种针对个人层面的核安全文化素养训练方法,利用核电厂人员实际工作中比较典型的电气柜作为训练载体,在核行业人员操作前和操作过程中人为设置陷阱,观察学员的表现并作出评价,进而寻找核行业人员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薄弱点,为提升其核安全文化素养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

作为工作的执行者,核行业人员个体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同样不可忽视。若聚焦于核行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以电气柜为载体,设置操作上的陷阱,则可让学员们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核安全文化训练效果,形成人人都是一道屏障的良好氛围,保证核行业安全。

使用此训练方法需要至少一名教员和两名学员。其中教员必须满足熟悉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评价准则,且熟悉电气柜操作。一名学员在电气柜上执行操作,另一名学员监护。

电气柜是核安全文化素养的训练载体,采用模块化结构,有助于陷阱的升级和设置。电气柜包括四部分,分别是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和低压室。母线室只有教员可以操作,断路器室、电缆室和低压室学员可以操作。为方便训练场景参数初始化和引入陷阱,还配置了一台教员专用的控制柜。

陷阱是此训练方法的核心部分,在电气柜上可配置并检验学员核安全文化素养的陷阱详见表1。按照陷阱类型和引入阶段划分为4个类型,每条陷阱都按照主题和主要核安全文化素养属性一一对应。

表1陷阱详表

基于上述陷阱形成的陷阱库,任意排列组合,此训练方法可产生至少C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电气柜的核安全文化素养培训方法,包括人、核安全文化素养、电气柜操作流程以及陷阱库四部分。此训练方法的实施方式如下:

步骤1:针对培训人员可能存在的薄弱项,制定培训场景;一般在初次训练时,采用主题为“电气柜送电”或“电气柜停电”的操作场景,随机从A/B/C/D四大类陷阱中各选一个陷阱,组成初始训练场景。

步骤2:学员开展标准工前会,逐项讨论工前会操作单的内容后按规程进行操作;

步骤3:教员按照设计场景插入陷阱,并观察学员工作准备、工作执行、故障处理各环节的表现;其中,A/B类陷阱在场景确定后、学员开始操作之前由教员在准备室和电气柜上预设完成;C/D类陷阱由教员在学员操作过程中,从控制柜按照场景需求引入。

步骤4:教员通过观察的结果识别学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薄弱项,评价其素养水平;教员通过对学员在正常操作中的行为习惯和面对预设陷阱时的表现,按照各个陷阱对应的主要核安全文化素养属性(详见表1),对学员表现进行评价。

步骤5:教员针对识别出的薄弱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场景,再次对学员开展培训及评价。如观察到某学员在某个属性(如PA)上表现欠佳,则可在培训后制定复训场景,复训场景中多选取较弱属性的陷阱,进行加强训练。

核行业人员个体的核安全文化包括核安全人人有责(PA)、培育质疑的态度(QA)、沟通关注安全(CO)三个部分。电气柜搭配上述陷阱可充分识别学员个体的核安全文化薄弱项。

核安全人人有责包含三个点,分别是高度的责任心、坚持高标准、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培育质疑的态度包含四个点,分别是避免个人自满、不确定时暂停、对假设保持质疑、对变化保持敏感。沟通关注安全包含四个点,分别是工作过程的沟通、决策依据的沟通、保持信息畅通、强化期望。

A类陷阱主要在工作条件准备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A-1~A-5)可充分识别学员的“坚持高标准”和“对假设保持质疑”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未检查工器具的有效期或未注意工器具缺失,证明学员“坚持高标准”较弱;如果学员未注意到操作程序不适用于本项工作,并使用错误的操作程序,证明学员“对假设保持质疑”较弱。

B类陷阱在电气柜初始状态检查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B-1~B-5)可充分识别出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对变化保持敏感”、“工作过程的沟通”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未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不向教员报告,直接操作电气柜,证明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对变化保持敏感”、“工作过程的沟通”较弱。

C类陷阱控制回路故障在电气柜操作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C-1~C-5)可充分识别出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工作过程的沟通”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发现问题,不向教员报告,直接操作电气柜,证明学员“不确定时暂停”、“工作过程的沟通”较弱。

D类陷阱设备故障在电气柜操作阶段,包含的陷阱(编号D-1~D-5)可充分识别出“避免个人自满”核安全文化素养,如果学员忽略异常情况,继续操作电气柜,证明学员“避免个人自满”较弱。

按照此种训练方法,可识别并强化个体的核安全文化素养中的薄弱项;在识别出薄弱项后,可再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培训场景,强化核行业人员的核安全文化素养。

技术分类

0612011633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