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定位装夹夹具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0:57:17


一种定位装夹夹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脉冲模具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装夹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车间的电脉冲模具结构件用装夹夹具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固定块和一个夹紧块,夹紧块固设在基座上,可选的,该夹紧块也可以与操作手柄联动滑动设置在基座上,以便于根据模具结构件的尺寸进行调节夹紧位置。固定块通过胶水粘接在基座上,用作模具结构件的待加工(测量)基准面的基准,确保模具结构件的加工精度,使得后期组模大量零件装配的尺寸标准一致。当需要对模具结构件进行定位装夹时,先将模具结构件的一端抵靠在夹紧块上,再根据模具结构件的尺寸用胶水将固定块粘接在基座上并位于夹紧块的对侧,从而使得模具结构件被夹紧固定在由夹紧块和固定块限定的夹持区间内。

这种手动操作进行夹紧定位的装夹夹具,每次装夹都需要操作一次,效率较低,而且手动操作难度比较大,要求比较高,由于模具结构件在进行电脉冲加工时精度要求比较高,必须确保模具结构件的装夹定位精确,一旦出现倾斜,将会导致报废。而且由于胶水容易被油水浸泡而导致粘性降低或丧失,从而导致固定块从基座上脱落,造成装夹不牢靠,影响加工精度,导致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定位装夹夹具采用手动操作,影响加工精度,导致产品报废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自动装夹、模具结构件的加工精度高的定位装夹夹具。

为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夹夹具,包括:

基座;

定位框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由至少三个侧板首尾相接围合成中间形成有装夹腔的框体结构,其中一侧板朝向所述装夹腔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基准件;

至少两个夹持构件,其中一个活动设置在设有所述第一基准件的侧板上,另一个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侧板上,两个所述夹持构件与所述第一基准件可围合成一个用于固定待加工模具的定位腔,所述第一基准件具有朝向所述装夹腔的基准面;

任一所述夹持构件包括朝向所述装夹腔内延伸的夹持组件和与所述夹持组件连接的偏压件,所述偏压件对各自对应的所述夹持组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一基准件方向的偏压力;

所述夹持构件具有所有所述夹持组件克服各自对应的偏压件的偏压力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基准件方向运动以形成所述定位腔且所述基准面和所述夹持组件分别抵接在所述待加工模具外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有所述夹持组件受各自对应的所述偏压件的偏压力而保持在与所述第一基准件靠拢的第二状态。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所述夹持构件包括至少三个,分别设于三个所述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设有所述第一基准件的侧板的中部形成有朝向所述装夹腔内凸出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其中一端部与其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安装口,所述第一基准件适于嵌装于所述安装口内且所述第一基准件的基准面与所述凸台朝向所述装夹腔的端面共面。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所述侧板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还包括:

至少一个分隔板,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与所述第二侧板平行,所述分隔板将所述装夹腔一分为二;

所述第一基准件包括至少两个,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相接处,远离所述分隔板设置;另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分隔板的相接处。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两个所述第一基准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三侧板的其中之一上。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基准件,所述第二基准件的一端与所述分隔板相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接,以将一个所述装夹腔分为至少三个夹腔;

所述第二基准件的面向两侧的夹腔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夹持组件;

在所述第一状态时,任一所述夹腔对应的三个所述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一基准件或所述第二基准件共同围合成所述定位腔且分别抵接在待加工模具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所述定位框构件还包括:

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分隔板平行,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相接;

所述第二基准件包括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基准件的一端分别与分隔板相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或第四侧板相接,以将所述装夹腔分为四个夹腔。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所述夹持组件包括:

滑轨,设置在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分隔板和第二基准件上开设的安装槽内,所述偏压件套设在所述滑轨上;

滑块,套设在所述滑轨上且靠近各自对应的基准件,所述偏压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滑块上;

至少一个夹持件,安装在所述滑块上并滑设于开设在任一所述安装槽朝向所述装夹腔的侧壁的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所述夹持件呈杆状,所述夹持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夹持件的长度不同;和/或

所述夹持件与所述滑块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定位装夹夹具,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基准件与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分隔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准件与所述分隔板、所述第二基准件与所述第二侧板或所述第四侧板之间通过连接部和配合部配合卡接;

所述连接部为榫头或榫槽,所述配合部为所述榫头相配合的榫槽或与所述榫槽相配合的榫头。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定位装夹夹具,夹持构件包括夹持组件和偏压件,通过偏压件对夹持组件施加偏压力,使得夹持组件自动夹持在待加工模具的外周进行装夹定位,同时第一基准件设置在侧板上,确保所有的待加工模具的待加工或测量基准面保持一致,便于装配,依靠偏压件的偏压力实现自动装夹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效率低且容易导致产品报废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定位装夹夹具,夹持构件包括至少三个,分别设于三个侧板上。可以适用于长度较长的待加工模具,而且能够确保待加工模具的受力更加均匀。

3.本发明提供的定位装夹夹具,通过在侧板上设置安装口,将第一基准件直接嵌装在安装口内。结构简答,安装便捷,无需每次都进行手动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操作,操作要求高、难度大的问题。

4.本发明提供的定位装夹夹具,通过设置分隔板,将装夹腔形成多个夹腔,以便于同时进行多个待加工模具的加工,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5.本发明提供的定位装夹夹具,采用榫头和榫槽的结构对侧板以及侧板与分隔板、分隔板与第一基准件或第二基准件连接,方便组装拆卸,结构简单,连接牢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装夹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装夹夹具的定位框构件和分隔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装夹夹具的第一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定位装夹夹具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

2-第一侧板;

3-第二侧板;

4-第三侧板;

5-第四侧板;

6-第一基准件;

7-夹持构件;71-滑轨;72-滑块;73-夹持件;74-偏压件;

8-分隔板;

9-第二基准件;

10-夹腔;

11-凸台;

12-安装口;

13-安装槽;

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定位装夹夹具,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基座1,定位框构件和至少两个夹持构件7。定位框构件安装在基座1上,由至少三个侧板首尾相接围合成中间形成有装夹腔的框体结构,其中一侧板朝向装夹腔的侧壁设有一个第一基准件6。至少两个夹持构件7,其中一个活动设置在设有第一基准件6的侧板上,另一个活动设置在相邻的侧板上,两个夹持构件7与第一基准件6可围合成一个用于固定待加工模具的定位腔,第一基准件6具有朝向装夹腔的基准面。任一夹持构件7包括朝向装夹腔内延伸的夹持组件和与夹持组件连接的偏压件74,偏压件74对各自对应的夹持组件施加朝向第一基准件6方向的偏压力。夹持构件7具有所有夹持组件克服各自对应的偏压件74的偏压力朝向远离第一基准件6方向运动以形成定位腔且基准面和夹持组件分别抵接在待加工模具外周的第一状态,以及所有夹持组件受各自对应的偏压件74的偏压力而保持在与第一基准件6靠拢的第二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框构件为未封闭的一侧开口的框体结构。

优选地,夹持构件7包括至少三个,分别设于三个侧板上。当待加工模具的尺寸足够大时,大到很接近两个相对的侧板之间的间距时,为了使得待加工模具受到夹持构件的力更加均匀,在与设有第一基准件6的侧板相对的侧板上也增设一个夹持构件7,通过三个夹持构件7和第一基准件6共同对待加工模具施加夹持力,也就是说两个相对的侧板上的两个夹持构件7相对且分别对待加工模具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施加沿待加工模块的宽度方向也即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的夹持力,而另一个侧板上的夹持构件7对待加工模具施加朝向第一基准件6也即沿待加工模具长度方向也即如图1所示的左侧的夹持力,使得待加工模具的待加工基准面紧贴靠在第一基准件6的基准面上,从而使得待加工模具的受力更加均匀,提高定位精度。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设有第一基准件6的侧板的中部形成有朝向装夹腔内凸出延伸的凸台11,凸台11的其中一端部与其相邻的侧板之间形成安装口12,第一基准件6适于嵌装于安装口12内且第一基准件6的基准面与凸台11朝向装夹腔的端面共面。直接通过安装口12将第一基准件6进行嵌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胶水粘接固定容易造成脱落,导致固定不牢靠影响加工精度的缺陷。

优选地,侧板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第三侧板4。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隔板8,分隔板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4上并与第二侧板3平行,分隔板8将装夹腔一分为二形成两个较小的夹腔10。第一基准件6包括至少两个,一个设置在第一侧板2或第三侧板4与第二侧板3的相接处,远离分隔板8设置。另一个设置在第一侧板2或第三侧板4与分隔板8的相接处。优选地,两个第一基准件6均设置在第一侧板2或第三侧板4的其中之一上。如图1至图2所示,两个第一基准件6均设置在第一侧板2上,也就是说第一侧板2面向装夹腔的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凸台11,靠近第二侧板3的凸台11与第二侧板3之间形成一个安装口12,远离第二侧板3的凸台11与分隔板8之间形成有一个安装口12。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待加工模具的加工定位,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基准件9,第二基准件9的一端与分隔板8相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3相接,以将一个装夹腔分为至少三个夹腔10。第二基准件9的面向两侧的夹腔10的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夹持组件。在第一状态时,任一夹腔10对应的三个夹持组件和第一基准件6或第二基准件9共同围合成定位腔且分别抵接在待加工模具的外周。进一步增加定位腔的数量,使得可以同时进行更多数量的待加工模具的加工,进一步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优选地,如图1所示,定位框构件还包括第四侧板5,与第二侧板3或分隔板8平行,第四侧板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4远离第二侧板3的一端相接。第二基准件9包括至少两个,两个第二基准件9的一端分别与分隔板8相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侧板3或第四侧板5相接,以将装夹腔分为四个夹腔10。更进一步增加定位腔的数量,使得可以同时进行更多数量的待加工模具的加工,进一步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定位框构件为封闭的框体结构,可以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夹持更加牢靠。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和分隔板8上均设有两个夹持构件7。

优选地,第一基准件6为块状,第二基准件8为长条形块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准件6和第二基准件8均为标准件,基准面为平面。第一基准件6和第二基准件8的长度可以根据待加工模具的尺寸来选择,也就是说安装口12的尺寸也可以根据所需的第一基准件6的长度进行设计。

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夹持组件包括滑轨71、滑块72和至少一个夹持件73。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滑轨71设置在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分隔板8和第二基准件9上开设的安装槽13内,偏压件74套设在滑轨71上。滑块72套设在滑轨71上且靠近各自对应的基准件(有的为第一基准件6,有的为第二基准件8),偏压件74的一端抵接在安装槽13的槽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滑块72上。至少一个夹持件73安装在滑块72上并滑设于开设在任一安装槽13朝向装夹腔的侧壁的滑槽14内。可选的,为了便于操作,滑块72上可以设有操作手柄以方便在需要进行装夹定位时,拉动滑动克服偏压件74的偏压力而形成定位腔,以便于将待加工模具放入定位腔内进行装夹定位。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准件9上开设有安装槽13,第一基准件6上无需开安装槽13。第二基准件9作为右边的两个夹腔10内的待加工模具的定位基准件,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的第二基准件9的面向右边的夹腔10的端面为基准面,右边的两个夹腔10内的待加工模具是抵接在第二基准件9的基准面上,而左边的两个夹腔10内的待加工模具是抵接在第一基准件6上而不抵接在第二基准件8上。依次类推,第二基准件9可以平行设置多个,比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且任一个第二基准件9只作为其右边的夹腔10内的待加工模具的定位基准件使用。

优选地,如图4所示,夹持件73呈杆状,夹持件7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夹持件73的长度不同,两个夹持件73可以沿滑块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夹持件73与滑块72为可拆卸式连接。比如,本实施例优选为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匹配不同尺寸的待加工模具,方便更换。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和第四侧板5之间、第一基准件6与第二侧板3或分隔板8之间以及第二基准件9与分隔板8、第二基准件9与第二侧板3或第四侧板5之间通过连接部和配合部配合卡接。连接部为榫头或榫槽,配合部为榫头相配合的榫槽或与榫槽相配合的榫头。通过榫头或榫槽的结构相卡接连接,便于组装和拆卸,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可选的,基座1的侧边上还可以设有把手,便于搬运移动。可选的,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和第四侧板5上均开设有连接孔,便于与其他结构相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相关技术
  • 一种异形横梁的装夹定位方法及装夹定位工装
  • 一种刀具装夹及定位尺寸测量装置及夹装定位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2748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