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2:18:04


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辅助拆卸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连接器的接触体的取出工具的结构只能实现单一的接触体取出功能,而对于取出之后的再次送入及送入是否到位的判断毫无帮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连接器的接触体的取出工具的结构只能实现单一的接触体取出功能,而对于取出之后的再次送入及送入是否到位的判断毫无帮助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包括:

本体,形成有第一容纳部;

顶出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部内,所述顶出构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容纳部内运动,以至少部分地伸出所述第一容纳部,所述顶出构件的至少伸出所述第一容纳部的部分形成有刻度;

弹性构件,与所述顶出构件相连接并且跟随所述顶出构件的运动而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外壳、辅助测量构件以及辅助取出构件;其中,所述外壳形成有所述第一容纳部,且所述第一容纳部为贯穿所述壳体的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安装腔,所述顶出构件以及所述弹性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顶出构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长度方向移动;

所述辅助测量构件套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并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前方,并且所述辅助测量构件与所述外壳沿着所述顶出构件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所述顶出构件能够伸出所述辅助测量构件的前端部,且所述顶出构件的伸出所述辅助测量构件的前端部的部分结构设置有所述刻度,用于实现测力的操作;

所述辅助取出构件沿着所述顶出构件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辅助测量构件与所述外壳的限位部之间,且在所述辅助取出构件沿着所述顶出构件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辅助测量构件与所述外壳的限位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顶出构件收纳进所述辅助取出构件的前端部,用于实现接触体取出的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构件、第二限位构件以及弹性卡紧构件;其中,所述外壳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且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沿着所述顶出构件的顶出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限位构件的部分结构嵌设于所述辅助测量构件的靠近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一限位槽滑动;

所述辅助测量构件的沿其长度方向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构件的前方的结构形成有第二限位槽,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深度沿所述顶出构件的顶出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的部分结构嵌设于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且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

所述第二限位构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弹性卡紧构件,所述第二限位构件能够沿着垂直于所述顶出构件的顶出方向对所述弹性卡紧构件施加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取出构件与所述外壳通过螺纹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取出构件为具有开口的卡环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包括螺帽以及套管;其中,沿着所述顶出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套管伸入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且抵靠于所述外壳的限位台;所述外壳形成有贯穿其相对的两端的第一通道,所述套管形成有贯穿其相对的两端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顺次相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安装腔;

所述螺帽套设于所述外壳的一端以及所述套管的外部,以用于将所述套管与所述外壳连接为一体;所述辅助测量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的外部;

所述辅助取出构件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套管的外部并且位于所述辅助测量构件与所述螺帽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测量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套设部和第二套设部;其中,所述第一套设部具有两端开口的套筒结构,且套设于所述套管的远离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部;所述第二套设部具有两端开口的套管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圆杆部和第二圆杆部,且所述第二圆杆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杆部的直径;

所述第一圆杆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所述弹性构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圆杆部;所述第二圆杆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且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圆杆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还包括操作帽,所述操作帽套设于所述顶出构件的伸出所述外壳的远离所述辅助取出构件的一端的端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还包括卡簧,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通过卡簧与所述顶出构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接触体取出装置的结构功能单一的问题,即本装置在满足接触体取出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接触体送入后轴向保持力值的大小从而判断接触体再次安装时是否送入到位,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退针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提供的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本体,11-外壳,111-限位部,12-螺帽,13-套管,131-第一限位槽,2-顶出构件,21-第一圆杆部,22-第二圆杆部,23-刻度,3-弹性构件,4-辅助测量构件,41-第一套设部,42-第二套设部,43-第二限位槽,5-辅助取出构件,6-第一限位构件,7-第二限位构件,8-弹性卡紧构件,9-卡簧,10-垫片,14-操作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包括:本体1、顶出构件2以及弹性构件3;其中,本体1形成有第一容纳部;顶出构件2设置于第一容纳部内,顶出构件2能够在第一容纳部内运动,以至少部分地伸出第一容纳部,顶出构件2的至少伸出第一容纳部的部分形成有刻度23;弹性构件3与顶出构件2相连接并且跟随顶出构件2的运动而运动。

如图1至图3所示,执行测力功能的原理如下:顶出构件2的右端露出本体1,此露出部分设置有刻度23,当利用顶出构件2的最右端轴向压紧接触体也即将接触体从绝缘体内推出时,顶出构件2向左侧移动进而压缩弹性构件3,弹性构件3收缩的长度可根据顶出构件2上的刻度23读取,依据弹性构件3的收缩长度和弹性系数可以确定接触体保持力的大小,从而实现测力功能。当用顶出构件2安装接触体也即将接触体推入绝缘体内时,以上述测力步骤中所测得的保持力为标准,若装配接触体时所测得的保持力满足上述标准要求,则可以判断接触体送入到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5所示,本体1包括外壳11辅助测量构件4以及辅助取出构件5;其中,外壳11形成有第一容纳部,且第一容纳部为贯穿外壳的相对的两端的第一安装腔,顶出构件2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内,且顶出构件2能够沿着第一安装腔的长度方向移动;

弹性构件3也设置于第一安装腔并且沿着第一安装腔延伸,弹性构件3与顶出构件2相连接并且能够跟随顶出构件2同步运动;

辅助测量构件4套设于外壳11的外部并延伸至外壳11的前方,并且辅助测量构件4与外壳11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顶出构件2能够伸出辅助测量构件4的前端部,且顶出构件2的伸出辅助测量构件4的前端部的部分结构设置有刻度23,用于实现测力的操作;

辅助取出构件5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可拆卸地设置于辅助测量构件4与外壳11的限位部111之间,且在辅助取出构件5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辅助测量构件4与外壳11的限位部111之间的状态下,顶出构件2收纳进辅助取出构件5的前端部,用于实现接触体取出的操作。

本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执行测力功能的原理如下:将辅助测量构件4与外壳11组装在一起,而后将辅助测量构件4移动至最左侧,顶出构件2右端露出,此露出部分设置有刻度23,当利用顶出构件2的最右端轴向压紧接触体也即将接触体从绝缘体内推出时,顶出构件2向左侧移动进而压缩弹性构件3,弹性构件3收缩的长度可根据顶出构件2上的刻度23读取,依据弹性构件3的收缩长度和弹性系数可以确定接触体保持力的大小,从而实现测力功能。当用顶出构件2安装接触体也即将接触体推入绝缘体内时,以上述测力步骤中所测得的保持力为标准,若装配接触体时所测得的保持力满足上述标准要求,则可以判断接触体送入到位。

如图4和图5所示,执行接触体取出功能的原理如下:将辅助取出构件5、辅助测量构件4以及外壳11组装在一起,可见,由于增设了辅助取出构件5,也即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将辅助测量构件4向右侧外移,使得顶出构件2收纳到辅助测量构件4的内部,那么此时,可利用辅助测量构件4的延伸至外壳11的前端的部分结构伸入绝缘体孔腔内,利用此部分结构收紧接触体卡爪也即卡爪的一端收纳进辅助测量构件4的前端部内导致其余部分向外扩张与接触体彼此脱离,此时接触体在绝缘体内部失去卡爪的轴向定位功能,再通过顶出构件2将接触体顶出即可(注意,本装置不仅适用于卡爪定位的接触体结构,而是针对所有的接触体定位结构均可实现)。

结合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本装置解决了现有接触体取出装置的结构功能单一的问题,即本装置在满足接触体取出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接触体送入后轴向保持力值的大小从而判断接触体再次安装时是否送入到位,从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退针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关于辅助测量构件4与外壳11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的结构可详述如下: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构件6、第二限位构件7以及弹性卡紧构件8;其中,外壳11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槽131,且第一限位槽131的深度沿着顶出构件2的顶出方向逐渐减小;

第一限位构件6的部分结构嵌设于辅助测量构件4的靠近弹性构件3的一端,第一限位构件6的另一部分结构设置于第一限位槽131内并且能够沿着第一限位槽131滑动;

辅助测量构件4的沿其长度方向并且位于第一限位构件6的前方的结构形成有第二限位槽43,且第二限位槽43的深度沿顶出构件2的顶出方向逐渐减小;第二限位构件7的部分结构嵌设于外壳11的远离弹性构件3的一端,第二限位构件7的另一部分结构设置于第二限位槽43内并且能够沿着第二限位槽43滑动;

第二限位构件7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弹性卡紧构件8,第二限位构件7能够沿着垂直于顶出构件2的顶出方向对弹性卡紧构件8施加力。其中,优选地,弹性卡紧构件8为卡簧9。

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第一限位构件6、第二限位构件7、弹性卡紧构件8以及两个限位槽从而实现对辅助测量构件4的左、右移动以及止动的操作,具体如下:

当辅助测量构件4向左移动时,其内部的斜面会逐渐压紧第二限位构件7,第二限位构件7进而压缩弹性卡紧构件8,当辅助测量构件4移动至最左侧时,弹性卡紧构件8的压缩量达到最大,此时弹性卡紧构件8会通过件第二限位构件7给予辅助测量构件4一个最大反向作用力,从而实现限制辅助测量构件4移动的目的,此时若无外力作用,辅助测量构件4在轴向上实现固定,而后可利用本装置实现测力功能,当需要实现接触体取出功能时,则可施加外力,迫使辅助测量构件4移动至最右端,并且此时利用辅助取出构件5夹设在辅助测量构件4和外壳11的限位部111之间,对辅助测量构件4限位即可。

当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关于辅助测量构件4与外壳11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移动连接的结构还可采用下述的结构,即辅助取出构件5与外壳11通过螺纹相连接,也能够实现两者的移动连接,只是在辅助测量构件4向右移动过程中缺少止动装置,其余并无差别。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辅助取出构件5为具有开口的卡环结构,方便与外壳11的安装与拆卸。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本体1还包括螺帽12以及套管13;其中,沿着顶出构件2的长度方向,套管13伸入第一安装腔内并且抵靠于外壳11的内部的限位台;外壳11形成有贯穿其相对的两端的第一通道,套管13形成有贯穿其相对的两端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与第一通道顺次相连通,以形成第一安装腔;

螺帽12套设于外壳11的一端以及套管13的外部,以用于将套管13与外壳11连接为一体,具体地,螺帽12与外壳11采用螺纹连接,而且螺帽12的端盖部恰好抵靠于套管13的限位台部,从而起到套管13限位的作用;辅助测量构件4套设于套管13的外部;

辅助取出构件5可拆卸地套设于套管13的外部并且位于辅助测量构件4与螺帽12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还包括操作帽14,操作帽14套设于顶出构件2的伸出外壳11的远离辅助取出构件5的一端的端部,操作帽14套设于外壳11具体可采用螺纹连接,方便安装与拆卸,操作帽14可选为球帽,便于用手握持,方便操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还包括卡簧9,弹性构件3的一端通过卡簧9与顶出构件2相连接,起到连接顶出构件2与弹性构件3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本装置的组装过程如下:操作帽14与顶出构件2通过螺纹相连接,外壳11与顶出构件2之间装有弹性构件3,弹性构件3通过垫片10、卡簧9与顶出构件2相连接以实现防脱。第二限位构件7与卡簧9安装在套管13上之后,螺帽12与外壳11通过螺纹连接,螺帽12、外壳11及卡簧9共同实现对套管13的轴向定位,最后再进行辅助测量构件4、第一限位固件、第二限位构件7以及弹性卡紧构件8的装配,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判断是否装入辅助取出构件5。

可见,上述的装配过程简单、方便,各部件彼此配合牢靠,整体结构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辅助测量构件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套设部41和第二套设部42;其中,第一套设部41具有两端开口的套筒结构,且套设于套管13的远离弹性构件3的一端部,从而实现辅助测量构件4与套管13的装配;第二套设部42具有两端开口的套管结构,用于收纳顶出构件2。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顶出构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圆杆部21和第二圆杆部22,且第二圆杆部22的直径小于第一圆杆部21的直径,形成阶梯轴,为合理地布置弹性构件3和套管13的位置而设置。

第一圆杆部21设置于第一通道内,且弹性构件3套设于第一圆杆部21,第一圆杆部21主要用于安装弹簧;第二圆杆部22设置于第二通道内,且套管13套设于第二圆杆部22,第二圆杆部22主要用于安装套管13。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弹性构件3为弹簧,且其套设于顶出构件2的外部,弹簧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相关技术
  • 用于连接器接触体取出的测力装置
  • 测力计用校准装置、用于测力计用校准装置的重物、用于测力计用校准装置的重物轴和用于测力计用校准装置的重物的收纳箱
技术分类

0612011324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