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支撑装置及折叠显示装置

文献发布时间:2023-06-19 19:33:46


支撑装置及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折叠显示装置中。

相关技术中,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以及位于该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的支撑装置。该柔性显示面板具有弯折部分以及位于该弯折部分两侧的非弯折部分。该支撑装置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以及第四支撑板。其中,第二支撑板,固定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第一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弯折部分。并且,支撑装置还包括转动铰链,该转动铰链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撑板的表面,且转动铰链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其中,转动铰链可带动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转动,以使得第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均与固定支撑板相对转动,实现显示装置的折叠。

但是,上述方案的支撑装置包括的支撑板的数量较多,支撑装置的组装较复杂。并且,由于固定支撑板的设计,显示装置折叠时,需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分位于固定支撑板的上侧,以避免固定支撑板和柔性显示面板相互影响。但该方式会导致柔性显示面板折叠时的滑移量较大,折叠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及折叠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折叠时的滑移量较大,折叠效果较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所述柔性显示模组具有弯折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弯折部分两侧的第一非弯折部分和第二非弯折部分;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以及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一非弯折部分,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用于支撑弯折部分,第四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二非弯折部分;

以及转动铰链,所述转动铰链包括固定基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基座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固定基座的轴线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分界线重叠,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至目标位置时,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的两侧;

其中,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所处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固定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和所述固定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基座具有第一弧形滑道和第二弧形滑道;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为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为第二弧形板;

其中,所述第一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滑道内,用于在所述第一弧形滑道内滑动;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滑道内,用于在所述第二弧形滑道内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弧形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的一侧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弧形板在所述第一弧形滑道内的转动角度;

所述第二连杆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弧形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的一侧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弧形板在所述第二弧形滑道内的转动角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位置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条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位置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弧形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侧面包括第一板体以及位于第一板体上的第一弧形连接凸起,所述第一弧形连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连接槽内转动;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弧形连接槽,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侧面包括第二板体以及位于第二板体上的第二弧形连接凸起,所述第二弧形连接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槽内,且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连接槽内转动。

可选的,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结构和第二齿轮结构;

所述第一齿轮结构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具有间隙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具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卡接件具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包括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第一弧形通孔;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第一连接销轴,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和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卡接件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卡接部的第一弧形通孔以及所述第二卡接件的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的第一端具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具有间隙且相对设置的第三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所述第三卡接件具有第五通孔,所述第四卡接件具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包括第四卡接部,所述第四卡接部具有第二弧形通孔;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第二连接销轴,所述第四卡接部位于第三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卡接件的第五通孔,第四卡接部的第二弧形通孔以及所述第四卡接件的第六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一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

所述第二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二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

可选的,所述齿轮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和所述第二齿轮结构之间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第一齿轮结构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结构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凹凸部,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的第一侧具有第二凹凸部;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连接轮组;所述连接轮组包括:连接杆,以及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三凹凸部和第四凹凸部;

所述第三凹凸部和所述第一凹凸部相互啮合,所述第四凹凸部和所述第二凹凸部相互啮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凸部具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二凹凸部具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一齿轮具有第九通孔,所述第二齿轮具有第十通孔;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第三连接销轴,第四连接销轴,第五连接销轴,第六连接销轴,双连卡簧以及四连卡簧;

所述第三连接销轴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三连接销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七通孔,且所述第一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的第二侧;

所述第四连接销轴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四连接销轴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八通孔,且所述第二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结构的第二侧;

所述第五连接销轴的第一端具有第三卡接槽,第二端具有第四卡接槽,所述第五连接销轴穿过所述第九通孔,且所述第三卡接槽和所述第四卡接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两侧;

所述第六连接销轴的第一端具有第五卡接槽,第二端具有第六卡接槽,所述第六连接销轴穿过所述第十通孔,且所述第五卡接槽和所述第六卡接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两侧;

所述双连卡簧和所述第三卡接槽以及所述第五卡接槽卡接,所述四联卡簧依次和所述第一卡接槽,所述第四卡接槽,所述第六卡接槽以及所述第二卡接槽卡接。

可选的,所述第三凹凸部具有第十一通孔,所述第四凹凸部具有第十二通孔;所述转动铰链还包括:第一扭簧,第二扭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所述第一扭簧位于所述连接轮组远离所述齿轮组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销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一通孔和所述第一扭簧,并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

所述第二扭簧位于所述连接轮组远离所述齿轮组的一侧,所述第四连接销轴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二通孔和所述第二扭簧,并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基座的一侧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隙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具有第十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具有第十四通孔;

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基座的表面具有第五卡接部,所述第五卡接部具有第三弧形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板靠近所述固定基座的表面具有第六卡接部,所述第六卡接部具有第四弧形通孔;

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七连接销轴和第八连接销轴,所述第七连接销轴穿过所述第十三通孔和所述第三弧形通孔,所述第八连接销轴穿过所述第十四通孔和所述第四弧形通孔。

可选的,所述第七连接销轴与所述第十三通孔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七连接销轴与所述第三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

所述第八连接销轴与所述第十四通孔为过盈配合,所述第八连接销轴与所述第四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所述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以及如上述方面所述的支撑装置;

其中,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柔性显示模组的非显示面,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及折叠显示装置,该支撑装置中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的非弯折部分,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由于和支撑组件连接的转动铰链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均能够相对于固定基座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可实现柔性显示模组的折叠。并且,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位于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的两侧,因此柔性显示模组折叠后其折叠部分可以适当下沉设置,进而可以减小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的滑移量,折叠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铰链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基座和第一转动部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基座和第一转动部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转动部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齿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齿轮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齿轮组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轮组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折叠显示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可以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20。参考图1,柔性显示模组20具有弯折部分20a以及位于弯折部分20a两侧的第一非弯折部分20b和第二非弯折部分20c。参考图2,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组件11和转动铰链12。其中,支撑组件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11,第二支撑板112,第三支撑板113以及第四支撑板114。第一支撑板111用于支撑第一非弯折部分20b,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二支撑板112用于支撑弯折部分20a,第四支撑板114用于支撑第二非弯折部分20c。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动铰链的爆炸示意图。结合图3和图4,该转动铰链12包括固定基座1201,以及与固定基座120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

其中,固定基座1201的轴线在支撑组件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三支撑板113的分界线重叠。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支撑板112连接,第二转动部1203和第三支撑板113连接。也即是,第一转动部120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时,可带动第二支撑板112转动,且第二转动部1203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时,可带动第三支撑板113转动。进一步的,可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沿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三支撑板113的分界线折叠。其中,柔性显示模组20的轴线可以为弯折部分20a的中线。并且,固定基座1201位于支撑组件11的中部,用于使得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时,支撑组件11能够支撑柔性显示模组20沿其中轴线折叠。

第一转动部120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方向与第二转动部1203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方向相反。例如,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第一转动部120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转动部1203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柔性显示模组20展开时,第一转动部120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二转动部1203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并且,在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转动至目标位置时,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三支撑板113可位于柔性显示模组20的弯折部分20a的两侧。目标位置为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所处的位置。例如,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中的每个转动部在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的目标位置为转动部和固定基座1201的承载面大致垂直的位置。

参考图5,弯折部分20a靠近固定基座1201的部分可以呈水滴状。并且,由于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三支撑板113位于柔性显示模组20的弯折部分20a的两侧,因此可以为柔性显示模组20的折叠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容纳空间),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后其折叠部分(水滴结构)可以位于该避让空间,进而可以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的水滴结构能够适当下沉设置(和固定基座1201的距离较近)。由此可以减小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的滑移量,折叠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中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的非弯折部分,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由于和支撑组件连接的转动铰链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均能够相对于固定基座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可实现柔性显示模组的折叠。并且,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位于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的两侧,因此柔性显示模组折叠后其折叠部分可以适当下沉设置,进而可以减小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的滑移量,折叠效果较好。

参考图4,第一转动部1202包括第一连杆12021和第一连接件12022。第一连杆12021的第一端和固定基座120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2021的第二端和第一连接件1202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2022与第二支撑板112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12022与第一支撑板111固定连接。

由此,第一连杆12021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连接件12022共同转动。并且,第一连接件12022和第二支撑板112以及第一支撑板111连接,进而带动第二支撑板112和第一支撑板111转动。由于第一连接件12022和第二支撑板112转动连接,因此可以为第一连接件12022和第二支撑板112之间提供转动余量,保证转动效果。

另外,第二转动部1203的结构可以和第一转动部1202的结构类似。例如,第二转动部1203包括第二连杆12031和第二连接件12032。第二连杆12031的第一端和固定基座1201转动连接,第二连杆12031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件1203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12032与第三支撑板11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12032与第四支撑板114固定连接。

由此,第二连杆12031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时,可带动第二连接件12032共同转动。并且,第二连接件12032和第四支撑板114以及第三支撑板113连接,进而带动第四支撑板114和第三支撑板113转动。由于第二连接件12032和第四支撑板114转动连接,因此可以为第二连接件12032和第四支撑板114之间提供转动余量,保证转动效果。

参考图4,固定基座1201具有第一弧形滑道1201a和第二弧形滑道1201b。第一连杆12021的第一端为第一弧形板12021a,第一弧形板12021a位于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用于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滑动。其中,第一弧形板12021a可以和第一弧形滑道1201a相匹配,使得第一弧形板12021a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滑动时可沿第一弧形滑道1201a的弧形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一转动部1202和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连接。相应的,第二连杆12031的第一端为第二弧形板12031a,第二弧形板12031a位于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用于在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滑动。其中,第二弧形板12031a可以和第一弧形滑道1201a相匹配,使得第二弧形板12031a在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滑动时可沿第二弧形滑道1201b的弧形方向移动,进而实现第二转动部1203和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连接。

可选的,第一弧形滑道1201a和第二弧形滑道1201b可以分别位于固定基座1201的中轴线两侧,且第一弧形滑道1201a和第二弧形滑道1201b在固定基座1201的中轴线的方向上相错排布。由此可避免第一转动部1202的第一弧形板12021a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的滑动,以及第二转动部1203的第二弧形板12031a在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的滑动相互影响,保证两个转动部与固定基座1201转动的可靠性。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板在弧形滑道内滑动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弧形板在弧形滑道内滑动的示意图。结合图6和图7,第一连杆12021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弧形板12021a远离第一连杆12021的第二端的一侧的第一限位结构12021b。该第一限位结构12021b用于限制第一弧形板12021a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的转动角度。

其中,第一弧形板12021a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在第一弧形板12021a上设计第一限位结构12021b,可以避免第一限位结构12021b从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掉出,保证第一转动部1202和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可靠性。其中,图6用于表示第一连杆12021未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滑动,此种情况柔性显示模组20处于展平状态。图7用于表示第一连杆12021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滑动至目标位置,此种情况柔性显示模组20处于折叠状态。

相应的,第二连杆12031还包括位于第二弧形板12031a远离第二连杆12031的第二端的一侧的第二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该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制第二弧形板12031a在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的转动角度。第二限位结构和第一限位结构12021b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并未采用附图单独示意。

其中,第二弧形板12031a在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在第二弧形板12031a上设计第二限位结构,可以避免第二限位结构从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掉出,保证第二转动部1203和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8,第一弧形板12021a和第二弧形板12031a上也可以无需设计限位结构。原因在于: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转动至目标位置时,柔性显示模组20位于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转动部1203之间,因此弧形板在弧形滑道内的转动已经到达转动极限,若需转动只能将弧形板向弧形滑道内转动,而不会向掉出弧形滑道的方向转动。

结合图4,以及图6至图8,第一连杆12021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通孔12021c。第一连接件12022为条形结构,第一连接件12022的第一位置具有第一连接孔12022a。转动铰链12还包括第一螺钉1204,第一螺钉1204穿过第一通孔12021c与第一连接孔12022a连接。其中,第一位置位于第一连接件1202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也即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杆12021和第一连接件12022通过第一螺钉1204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连杆12021的第一端的第一弧形板12021a在第一弧形滑道1201a内滑动时,驱动和第一连杆12021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02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实现第一转动部120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

另外,第二连杆12031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通孔12031c。第二连接件12032为条形结构,第二连接件12032的第二位置具有第二连接孔12032a。转动铰链12还包括第二螺钉1205,第二螺钉1205穿过第二通孔12031c与第二连接孔12032a连接。其中,第二位置位于第二连接件1203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也即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杆12031和第二连接件12032通过第二螺钉1205连接,进而使得第二连杆12031的第一端的第二弧形板12031a在第二弧形滑道1201b内滑动时,驱动和第二连杆12031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032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转动,实现第二转动部1203相对于固定基座1201的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弧形滑道1201a和第二弧形滑道1201b在固定基座1201的中轴线AA的方向上相错排布,因此与第一弧形滑道1201a和第二弧形滑道1201b对应连接的第一连杆12021和第二连杆12031在固定基座1201的中轴线AA的方向上也是相错排布。由此,设计第一连接孔12022a的第一位置以及设计第二连接孔12032a的第二位置在固定基座1201的中轴线AA的方向上也是相错排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9,第一连接件12022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弧形连接槽12022b,第二支撑板112的侧面包括第一板体1121以及位于第一板体1121上的第一弧形连接凸起1122。该第一弧形连接凸起1122位于第一弧形连接槽12022b内,且能够在第一弧形连接槽12022b内转动。由此即可实现第一转动部1202和第二支撑板112连接,进而使得第一转动部1202转动时带动第二支撑板112转动。

另外,第二连接件12032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弧形连接槽12032b,第三支撑板113的侧面包括第二板体1131以及位于第二板体1131上的第二弧形连接凸起1132。该第二弧形连接凸起1132位于第二弧形连接槽12032b内,且能够在第二弧形连接槽12032b内转动。由此即可实现第二转动部1203和第三支撑板113连接,进而使得第二转动部1203转动时带动第三支撑板113转动。

参考图4,转动铰链12还包括:齿轮组1206。该齿轮组1206包括第一齿轮结构12061和第二齿轮结构12062。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卡接部12061a。参考图10,该第一卡接部12061a包括具有间隙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件a1和第二卡接件a2。第一卡接件a1具有第三通孔a11,第二卡接件a2具有第四通孔a21。

并且,参考图11,第一转动部1202的第一连接件12022的第二端包括第二卡接部12022c,该第二卡接部12022c具有第一弧形通孔b1。转动铰链12还包括第一连接销轴1207,第二卡接部12022c位于第一卡接件a1和第二卡接件a2之间,第一连接销轴1207依次穿过第一卡接件a1的第三通孔a11,第二卡接部12022c的第一弧形通孔b1以及第二卡接件a2的第四通孔a21。通过该设计可以使得第一连接销轴1207在第一弧形通孔b1内滑动,主要是为了调整第一齿轮结构12061和第一转动部1202的转动角度不同步,实现转动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动部1202的第二卡接部12022c和第一连接孔12022a所在的结构为一体成型(具有一定的连接),且第二卡接部12022c和第一连接孔12022a所在的结构具有间隙,该间隙供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卡接件(a1或a2)卡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销轴1207与第三通孔a11和第四通孔a21为过盈配合,第一连接销轴1207与第一弧形通孔b1为间隙配合。也即是,第一连接销轴1207和第一齿轮结构12061中的两个卡接件之间的连接较紧密,第一连接销轴1207与第一弧形通孔b1之间的连接较松,进而使得第一齿轮结构12061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销轴1207在第一弧形通孔b1内滑动。并且,由于第一连接销轴1207与第三通孔a11和第四通孔a21为过盈配合,因此第一连接销轴1207穿过之后可无需通过螺母固定。

相应的,第二齿轮结构12062的第一端具有第三卡接部12062a。该第三卡接部12062a包括具有间隙且相对设置的第三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图中未标注)。第三卡接件具有第五通孔,第四卡接件具有第六通孔。

并且,第二转动部1203的第二连接件12032的第二端包括第四卡接部12032c,该第四卡接部12032c具有第二弧形通孔。转动铰链12还包括第二连接销轴1208,第四卡接部12032c位于第三卡接件和第四卡接件之间,第二连接销轴1208依次穿过第三卡接件的第五通孔,第四卡接部12032c的第二弧形通孔以及第四卡接件的第六通孔。通过该设计可以使得第二连接销轴1208在第二弧形通孔内滑动,主要是为了调整第二齿轮结构12062和第二转动部1203的转动角度不同步,实现转动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转动部1203的第二卡接部12032c和第一连接孔12032a所在的结构为一体成型(具有一定的连接),且第二卡接部12032c和第一连接孔12032a所在的结构具有间隙,该间隙供第二齿轮结构12062的卡接件卡接。

其中,第二连接销轴1208与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为过盈配合,第二连接销轴1208与第二弧形通孔为间隙配合。也即是,第二连接销轴1208和第二齿轮结构12062中的两个卡接件之间的连接较紧密,第一连接销轴1207与第二弧形通孔之间的连接较松,进而使得第二齿轮结构12062能够带动第二连接销轴1208在第二弧形通孔内滑动。并且,由于第二连接销轴1208与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为过盈配合,因此第二连接销轴1208穿过之后可无需通过螺母固定。

参考图4,齿轮组1206还包括:位于第一齿轮结构12061和第二齿轮结构12062之间的第一齿轮12063和第二齿轮12064。其中,第一齿轮12063和第二齿轮12064相互啮合。

并且,参考图,12和图13,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第二端具有第一齿轮部12061b,第一齿轮部12061b和第一齿轮12063啮合。第二齿轮结构12062的第二端具有第二齿轮部12062b,第二齿轮部12062b和第二齿轮12064啮合。由此,在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第一齿轮12063和第二齿轮12064因啮合转动,同时第一齿轮12063和第一齿轮部12061b之间,以及第二齿轮12064和第二齿轮部12062b之间也会啮合转动。

参考图12,若第一齿轮结构12061以及第二齿轮结构10262具有一定转动角度时,第一连接销轴1207位于第一弧形通孔b1的中部,第二连接销轴位于第二弧形通孔的中部。参考图13,若第一齿轮结构12061以及第二齿轮结构10262转动至目标位置(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的位置),第一连接销轴1207位于第一弧形通孔b1的一端,第二连接销轴位于第二弧形通孔的一端。也即是,随着齿轮结构的转动,连接销轴在弧形通孔中的位置可以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10,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凹凸部12061c,第二齿轮结构12062的第一侧具有第二凹凸部12062c。参考图4和图13,转动铰链12还包括:连接轮组1209。该连接轮组1209包括连接杆12091,以及与连接杆12091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第三凹凸部12092和第四凹凸部12093。第三凹凸部12092和第一凹凸部12061c相互啮合,第四凹凸部12093和第二凹凸部12062c相互啮合。

其中,每个凹凸部均具有凹部和凸部。柔性显示模组20处于展平状态时,相互啮合的两个凹凸部,其中一个凹凸部的凹部和另一个凹凸部的凸部啮合。而柔性显示模组20从展平状态逐渐向折叠状态过渡时,齿轮结构上的凹凸部会相对于连接轮组1209中的凹凸部转动。由此可能会使得相互啮合的两个凹凸部中的两个凸部相对,进而可以调整连接轮组1209和齿轮组1206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第一凹凸部12061c具有第七通孔e1,第二凹凸部12062c具有第八通孔f1。第一齿轮12063具有第九通孔g1,第二齿轮12064具有第十通孔h1。转动铰链12还包括:第三连接销轴1210,第四连接销轴1211,第五连接销轴1212,第六连接销轴1213,双连卡簧1214以及四联卡簧1215。

其中,第三连接销轴121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卡接槽,第三连接销轴1210的第一端穿过第七通孔e1。并且,第三连接销轴1210穿过第七通孔e1之后,可使得第一卡接槽位于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第二侧,即未设计凹凸部的一侧。

第四连接销轴1211的第一端具有第二卡接槽,第四连接销轴1211的第一端穿过第八通孔f1。并且,第四连接销轴1211穿过第八通孔f1之后,可使得第二卡接槽位于第二齿轮结构12062的第二侧,即未设计凹凸部的一侧。

第五连接销轴1212的第一端具有第三卡接槽,第二端具有第四卡接槽。第五连接销轴1212穿过第九通孔g1,且第三卡接槽和第四卡接槽分别位于第一齿轮12063的两侧。

第六连接销轴1213的第一端具有第五卡接槽,第二端具有第六卡接槽。第六连接销轴1213穿过第十通孔h1,且第五卡接槽和第六卡接槽分别位于第二齿轮12064的两侧。

双连卡簧1214和第三卡接槽以及第五卡接槽卡接。四联卡簧1215依次和第一卡接槽,第四卡接槽,第六卡接槽以及第二卡接槽卡接。也即是,第一齿轮12063的第一侧和第二齿轮12064的第一侧通过双连卡簧1214卡接,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第二侧,第一齿轮12063的第二侧,第二齿轮12064的第二侧以及第一齿轮结构12061的第二侧通过四联卡簧1215卡接。其中,第一齿轮12063的第一侧和第二齿轮12064的第一侧均与齿轮结构的凹凸部位于同一侧。

参考图14,第三凹凸部12092具有第十一通孔i1,第四凹凸部12093具有第十二通孔j1。转动铰链12还包括:第一扭簧1216,第二扭簧1217,第一螺母1218和第二螺母1219。

第一扭簧1216位于连接轮组1209远离齿轮组1206的一侧,第三连接销轴1210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十一通孔i1和第一扭簧1216,并与第一螺母1218连接。第二扭簧1217位于连接轮组1209远离齿轮组1206的一侧,第四连接销轴1211的第二端依次穿过第十二通孔j1和第二扭簧1217,并与第二螺母1219连接。其中,通过设计扭簧和螺母,实现对扭力大小的控制,实现柔性显示模组20的折叠或展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9,固定基座1201的一侧包括相对设置且具有间隙的第一连接块12011和第二连接块12012。第一连接块12011具有第十三通孔k1,第二连接块12012具有第十四通孔l1。

第二支撑板112靠近固定基座1201的表面具有第五卡接部1123,第五卡接部1123具有第三弧形通孔m1。第三支撑板113靠近固定基座1201的表面具有第六卡接部1133,第六卡接部1133具有第四弧形通孔n1。

参考图15,支撑装置10还包括:第七连接销轴(图中未示出)和第八连接销轴13。第七连接销轴穿过第十三通孔k1和第三弧形通孔m1,即转动铰链12的固定基座1201和第二支撑板112通过第七连接销轴连接。第八连接销轴13穿过第十四通孔l1和第四弧形通孔n1,即转动铰链12的固定基座1201和第三支撑板113通过第八连接销轴13连接。

可选的,第七连接销轴与第十三通孔k1为过盈配合,第七连接销轴与第三弧形通孔m1为间隙配合。也即是,第七连接销轴与固定基座1201的连接较紧密,第七连接销轴与第三弧形通孔m1的连接较松,从而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第七连接销轴能够在第三弧形通孔m1内滑动。并且,第八连接销轴13与第十四通孔l1为过盈配合,第八连接销轴13与第四弧形通孔n1为间隙配合。也即是,第八连接销轴13与固定基座1201的连接较紧密,第八连接销轴13与第四弧形通孔n1的连接较松,从而使得柔性显示模组20折叠时,第八连接销轴13能够在第四弧形通孔n1内滑动。其中,由于第七连接销轴与第十三通孔k1为过盈配合,因此第七连接销轴穿过第十三通孔k1和第三弧形通孔通孔m1之后无需通过螺母固定。第八连接销轴13与第十四通孔l1为过盈配合,因此第八连接销轴13穿过第十四通孔l1和第四弧形通孔n1之后无需通过螺母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中的支撑组件的第一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的非弯折部分,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由于和支撑组件连接的转动铰链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均能够相对于固定基座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可实现柔性显示模组的折叠。并且,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位于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分的两侧,因此柔性显示模组折叠后其折叠部分可以适当下沉设置,进而可以减小柔性显示模组折叠时的滑移量,折叠效果较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显示装置,该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模组2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支撑装置。其中,支撑装置位于柔性显示模组20的非显示面,用于支撑柔性显示模组20。

由于折叠显示装置可以与前面各个实施例描述的支撑装置具有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因此,出于简洁的目的,此处不再重复描述折叠显示装置的技术效果。

将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和第二等在本文中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由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区、层或部分相区分。因此,上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而不偏离本公开的教导。

诸如“在…之下”、“在…之上”、“左”、“右”等等之类的空间相对术语在本文中可以为了便于描述而用来描述如图中所图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这些空间相对术语意图涵盖除了图中描绘的取向之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翻转图中的器件,那么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下”的元件将取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之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之下”可以涵盖在…之上和在…之下的取向两者。器件可以取向为其他方式(旋转90度或以其他取向)并且相应地解释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符。另外,还将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在两个层之间”时,其可以是在该两个层之间的唯一的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层。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公开。如本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该”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如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那些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之类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和/或本说明书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上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折叠式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方法
  • 一种显示屏支撑装置及车载显示装置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支撑结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分类

0612011595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