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

文献发布时间:2024-01-17 01:17:49


一种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及烹饪装置和烹饪一体机。

背景技术

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例如烤箱、蒸烤箱等)利用形成在内胆内腔中的热风循环来对食物进行加热。具体地,内胆的背部安装有热风机,且内胆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该热风挡板具有进风口和围设在该进风口四周的出风口,并与内胆的背板围成热风室,而上述热风机的扇叶位于该热风室中并与上述热风挡板的进风口正对,且该扇叶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例如专利号为ZL202010218559.7(授权公告号为CN111345702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温场均匀的烤箱》、专利号为ZL202011064662.7(授权公告为CN112244660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热风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烤箱》等。

烹饪装置工作时,热风机转动,内胆中的气体在扇叶的吸力作用下通过进风口进入热风室中,而热风室中的热空气在扇叶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回流至内胆中,从而在内胆内腔中形成热风循环。烹饪状态下,放置有食物的烤盘水平放置在内胆的烹饪层上(一般为四层烹饪层,单层烹饪状态下,第二层烹饪效果最佳,而双层烹饪状态下,第二与第四层烹饪效果最佳),由热风循环驱动的气流作用于烤盘的食物而实现对食物的热风加热。然而,现有的热风循环模式导致热量在内胆内腔中的分布不均匀,继而使得食物无法被均匀性加热,影响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提升内胆内部温场均匀性而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的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实现对食物的均匀加热且无需另设驱动装置的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组件的烹饪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烹饪一体机。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包括内胆,该内胆的背侧分别设有热风室及热风机,而在内胆内腔中形成热风循环气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离心叶轮,可水平地设置在上述内胆中,并能由上述热风循环气流驱动而转动;

转盘,水平安装在上述离心叶轮的转轴上,并用于放置食物,且该转盘的设置高度与内胆的烹饪层相对应。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盘,该支撑盘可沿水平方向搁置在内胆的烹饪层上,上述离心叶轮通过其转轴安装在该支撑盘的外底面上,且上述转盘位于该支撑盘中。从而实现离心叶轮及转盘在内胆内腔中的可拆卸安装,将支撑盘取出内胆即能使内胆内部马上恢复原状,同时能使离心叶轮能稳固地设置在内胆内腔中,并便于实现转盘与内胆的烹饪层的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离心叶轮的第一进风口朝上,而上述支撑盘的底壁上开设有与该第一进风口相对的通风口,且上述转盘的底面与支撑盘的内底面之间具有上下延伸并与上述通风口相通的通风间隙。这样离心叶轮转动状态下,通风间隙中的气体能通过通风口进入离心叶轮中,从而促进转盘上方的热空气由上至下的流动,加强对食物底部的加热,提升转盘处上下温场的均匀性,同时,离心叶轮的负压驱动也能避免热量聚集在上述通风间隙中而导致食物底部过度加热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通风口由以上述转轴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的通风孔布设而成。离心叶轮转动状态下,其中心处的负压最大,从而能高效地驱动转盘处气流的上下流动,继而能提高对食物的烹饪效率,同时提升对食物底部的加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撑盘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一般通过热辐射与热风循环相结合的加热方式,因此会在内胆的内顶面与内胆的底部分别安装加热管,使得内胆的顶部与底部的热量相对较多,导致上下温场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安装加热装置能填补内胆中部热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提高内胆上下温场的均匀性,并且,配合离心叶轮的转动能有效避免安装加热装置导致的食物底部过度加热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为安装在上述支撑盘的底壁上的加热丝。加热丝结构简单,便于在支撑盘上安装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热丝沿支撑盘的左右方向延伸并沿支撑盘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这样能更好地对内胆内腔中部的加热,继而更好地提升内胆上下温场的均匀性。

进一步,所述加热丝在支撑盘前端的设置密度大于支撑盘的后端。这样在提升内胆上下温场均匀性的基础上,能同时内胆前后方向上的温场均匀性,弥补现有技术中内胆近门处热量不足的问题,继而解决食物近门端加热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离心叶轮为两个并左右间隔地设置在上述支撑盘上,且两个离心叶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左右设置两个离心叶轮,则转盘也同时设置两个,从而能增加食物的烹饪量,并且,热风室一般从左右两侧向内胆内腔出风,设置两个离心叶轮,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形成在内胆内腔中的热风循环气流,另一方面使各离心叶轮能平稳地水平转动,且在内胆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平稳地上下气流。

进一步,两个所述离心叶轮之间的左右间距大于等于各离心叶轮直径的3/4,且小于上述支撑盘左右长度的1/2。从而能保证各离心叶轮的正常出风,保证各离心叶轮的转动以及由各离心叶轮所驱动的上下气流流动。

进一步,各所述转盘均呈圆形并居中设置在上述支撑盘中,且各转盘的直径均小于等于支撑盘前后宽度的2/3,大于等于支撑盘左右长度的2/5,且两个转盘之间的左右间距大于等于各转盘的直径的1/10,小于等于各转盘的直径的1/5。一方面能充分地利用支撑盘的内部空间,最大程度地增大各转盘的食物承载力,另一方面保证各转盘能在支撑盘中正常转动,且能在两个转盘之间形成由上至下的气流,避免热量积聚在两者之间而导致各转盘上的食物内侧加热过度。

进一步,所述支撑盘内底面的外周沿周向下凹而形成集液槽。这样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收集至集液槽中,避免液体通过通风口流入离心叶轮中。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四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内胆中水平设置有离心叶轮,该离心叶轮能由内胆内腔中的热风循环气流所驱动而转动,并且,该离心叶轮的转轴上安装有用于放置食物转盘。这样烹饪过程中,通过转盘的转动使食物在内胆中水平转动,从而能使食物均匀受热,提升对食物的烹饪效果,并且,离心叶轮无需另设驱动装置来驱动,不会额外增加装置的能耗,并且,烹饪装置工作时该离心叶轮即同步转动,且离心叶轮的转动速度与热风循环气流流速呈正比,从而能更好地保证对食物的均匀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一体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离心叶轮、转盘以及支撑盘);

图4为图3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烹饪组件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离心叶轮、转盘以及支撑盘);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7所示,一种烹饪一体机,包括烹饪装置101和设置在该烹饪装置101之上的灶具102,其中,烹饪装置101包括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进一步,上述具有烤功能的烹饪组件包括内胆1、离心叶轮5以及转盘7,其中,内胆1的背侧分别设有热风室30及热风机2,而在内胆1的内腔中形成热风循环气流。

具体地,上述热风机2安装在内胆1的背板上,而上述内胆1的内腔的后侧设置有热风挡板3,该热风挡板3具有进风口31和围设在该进风口31四周的出风口32,并与内胆1的背板围成上述热风室30。而上述热风机2的扇叶21位于该热风室30中并与上述热风挡板3的进风口31正对,且该扇叶21的外周围设有背部加热管42。本实施例中,上述进风口31的形状呈圆形。工作状态下,内胆1中的气体在扇叶21的吸力作用下通过进风口31进入热风室30中,而热风室30中的热空气在扇叶21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出风口32回流至内胆1中,从而在内胆1的内腔中形成上述热风循环气流。

进一步,上述离心叶轮5可水平地设置在上述内胆1中,并能由上述热风循环气流驱动而转动(热风循环气流包括:离心叶轮5转动产生的负压驱动的热风挡板3的进风口31处的进风气流;离心叶轮5的离心力驱动、出风口32及内胆1左右内侧面导向的出风气流)。而上述转盘7水平安装在上述离心叶轮5的转轴51上,并用于放置食物,且该转盘7的设置高度与内胆1的烹饪层相对应。这样烹饪过程中通过转盘7的转动而使食物在内胆1中水平转动,从而能使食物均匀受热,提升对食物的烹饪效果,并且,离心叶轮5无需另设驱动装置来驱动,不会额外增加装置的能耗,并且,烹饪装置工作时该离心叶轮5即同步转动,且离心叶轮5的转动速度与热风循环气流流速呈正比,从而能更好地保证对食物的均匀加热。本实施例中,内胆1的烹饪层由凸设在内胆1左右内侧面上的搁置凸台11所构成,且各搁置凸台11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

优选地,上述烹饪组件还包括支撑盘6,该支撑盘6可沿水平方向搁置在内胆1的烹饪层上,上述离心叶轮5通过其转轴51安装在该支撑盘6的外底面上,且上述转盘7位于该支撑盘6中。从而实现离心叶轮5及转盘7在内胆1的内腔中的可拆卸安装,将支撑盘6取出内胆1即能使内胆1内部马上恢复原状,从而不影响内胆1的其他烹饪方式(例如直接在内胆中方式普通烤盘等),同时能使离心叶轮5能稳固地设置在内胆1的内腔中,并便于实现转盘7与内胆1的烹饪层的对应设置,即将支撑盘6放置在内胆的烹饪层上,即能使转盘7位于对应的烹饪层。

进一步,上述离心叶轮5的第一进风口50朝上,而上述支撑盘6的底壁上开设有与该第一进风口50相对的通风口61,且上述转盘7的底面与支撑盘6的内底面之间具有上下延伸并与上述通风口61相通的通风间隙9。这样离心叶轮5转动状态下,通风间隙中的气体能通过通风口61进入离心叶轮5中,从而促进转盘7上方的热空气由上至下的流动,加强对食物底部的加热,提升转盘7处上下温场的均匀性,同时,离心叶轮5的负压驱动也能避免热量聚集在上述通风间隙9中而导致食物底部过度加热的问题。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通风口61由以上述转轴51为中心沿周向间隔均设的通风孔611布设而成。离心叶轮5转动状态下,其中心处的负压最大,将通风口61进行如上设置能高效地驱动转盘7处气流的上下流动,继而能提高对食物的烹饪效率,同时提升对食物底部的加热效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盘6内底面的外周沿周向下凹而形成集液槽62,这样烹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收集至集液槽62中,避免液体通过通风口61流入离心叶轮5中。

进一步,上述支撑盘6上安装有加热装置。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装置一般通过热辐射与热风循环相结合的加热方式,因此本实施例中内胆1的内顶面与内胆1的底部分别安装加热管41,使得内胆1的顶部与底部的热量相对较多,导致上下温场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安装加热装置能填补内胆1中部热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提高内胆1上下温场的均匀性,并且,配合离心叶轮5的转动能有效避免安装加热装置导致的食物底部过度加热的问题。

再进一步,为使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支撑盘6上的安装设置,优选地,上述加热装置为安装在上述支撑盘6的底壁上的加热丝8,本实施例中,该加热丝8埋设在支撑盘6的底壁中。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加热丝8沿支撑盘6的左右方向延伸并沿支撑盘6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这样能更好地对内胆1的内腔中部的加热,继而更好地提升内胆1上下温场的均匀性。优选地,上述加热丝8在支撑盘6前端的设置密度大于支撑盘6的后端。这样在提升内胆1上下温场均匀性的基础上,能同时内胆1前后方向上的温场均匀性,弥补现有技术中内胆1近门12处热量不足的问题,继而解决食物近门12端加热不足的问题。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盘6后端相邻加热丝8之间的间距均为30mm,而支撑盘6前端相邻加热丝8之间的间距均为10mm。此外,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盘6的后端具有插头63,而上述内胆1的后壁上设置有供该插头63插入的插座(未示出),支撑盘6插入到位时,插头63插入插座中,即能实现对支撑盘6上的各加热丝8的供电。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离心叶轮5为两个并左右间隔地设置在上述支撑盘6上,且两个离心叶轮5的转动方向相反。左右设置两个离心叶轮5,则转盘7也同时设置两个,从而能增加食物的烹饪量,并且,热风室30一般从左右两侧向内胆1的内腔出风,设置两个离心叶轮5,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形成在内胆1的内腔中的热风循环气流,另一方面使各离心叶轮5能平稳地水平转动,且在内胆1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平稳地上下气流。

再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两个上述离心叶轮5之间的左右间距大于等于各离心叶轮5直径的3/4,且小于上述支撑盘6左右长度的1/2,从而能保证各离心叶轮5的正常出风,保证各离心叶轮5的转动以及由各离心叶轮5所驱动的上下气流流动。优选地,各离心叶轮5的内侧端在上述热风挡板3上的投影分别位于上述进风口31的左右侧,从而能使形成在进风口31的进风气流更好地作用于各离心叶轮5。此外,各上述转盘7均呈圆形并居中设置在上述支撑盘6中,且各转盘7的直径均小于等于支撑盘6前后宽度的2/3,大于等于支撑盘6左右长度的2/5,且两个转盘7之间的左右间距大于等于各转盘7的直径的1/10,小于等于各转盘7的直径的1/5。一方面能充分地利用支撑盘6的内部空间,最大程度地增大各转盘7的食物承载力,另一方面保证各转盘7能在支撑盘6中正常转动,且能在两个转盘7之间形成由上至下的气流,避免热量积聚在两者之间而导致各转盘7上的食物内侧加热过度。

相关技术
  • 用于烹饪装置的铰链组件和烹饪装置
  • 一种控制智能炒锅烹饪食物和分享烹饪工艺的方法、智能装置及智能炒锅
  • 一种傣味烤鲷鱼及其制作方法和烹饪方法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装置
  •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门体及烹饪器具
  • 一种微蒸烤一体机的多功能烹饪盘组件及微蒸烤一体机
  •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蒸烤烹饪内胆结构及蒸烤一体机
技术分类

061201161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