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汽车智能网络连接时代的演进,汽车可以提供各类信息给驾乘人员,如车辆信息、道路信息、ADAS、社交媒体信息等,一般可以采用汽车抬头显示器(HUD及ARHUD)、仪表盘、中控屏、副驾驶显示屏等及其它们的组合来实现,进行多形式、远近多层次的显示,从而为驾乘人员带来更舒适、安全、智能的体验及丰富的信息呈现。

然而,仪表盘/中控屏/副驾驶显示屏一般设置在仪表台上且更靠近前排驾乘员人员,由于其距离近,因空间布置原因,屏幕观察视角不佳,如:导致需要低头或偏转头部来观察显示信息,视线需要短暂离开路面,这可能带来额外安全风险;某些屏幕在特定情况下容易出现强烈的反光眩光,显示不够清晰。抬头显示器主要通过前挡风玻璃的反射并投影,投影距离一般较远,虚像图形存在一定程度的畸变,虚像与前视野内的实物容易形成叠加混淆,对比度不足,特别是在下雨,车辆拥堵路况复杂时,导致部分显示信息不宜快速分辨清楚,特别是小字体的文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车身,所述车身包括车身本体和车身前开口;

仪表台,所述仪表台设于所述车身本体的内部空间;

前挡风玻璃,所述前挡风玻璃装设于所述车身前开口中,所述前挡风玻璃与所述仪表台呈夹角设置;及

全景显示屏,所述全景显示屏具有相背设置的底端和顶端,所述底端固定在所述仪表台上,所述顶端背离所述仪表台且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所述顶端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的间距D≤150mm。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还具有相背设置的正显示面和背遮光面,所述背遮光面朝向所述前挡风玻璃,所述正显示面背离所述前挡风玻璃,所述正显示面具有有效显示区,且所述有效显示区位于所述仪表台的上方。

其中,所述背遮光面的颜色为黑色,所述全景显示屏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

其中,所述前挡风玻璃包括下遮光层,所述下遮光层邻近所述仪表台设置,所述下遮光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

其中,所述下遮光层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边界和下边界,所述下边界靠近所述仪表台,所述上边界靠近所述全景显示屏的顶端,所述上边界与所述仪表台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顶端与所述仪表台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为曲面结构且朝向所述前挡风玻璃外凸,所述顶端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的间距D≤100mm,或D≤50mm,或D≤30mm,或D≤20mm,或D≤10mm,或D≤5mm。

其中,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全景显示屏具有中心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区域相对两端的端部区域,所述中心区域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端部区域的曲率半径。

其中,所述端部区域的曲率半径为300mm~1500mm,所述中心区域的曲率半径为1500mm~10000mm。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具有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至少超出过第一眼位且平行于所述车辆前进的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二端至少超出过第二眼位且平行于所述车辆前进的方向的平面,所述第一眼位为位于所述车身本体内的第一驾驶位时乘坐员的人眼位置,所述第二眼位为位于所述车身本体内的第二驾驶位时乘坐员的人眼位置。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具有沿所述车身本体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多个显示分区,所述全景显示屏在每个所述显示分区设有显示单元,且不同的显示分区的所述显示单元之间独立工作。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还具有至少一个过渡区,所述过渡区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分区之间,且所述全景显示屏在所述过渡区处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300mm,或,小于200mm,或,小于100mm。

其中,每个所述显示分区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功能,且各个所述显示分区的所述显示功能可相互切换,所述显示功能包括提供间接视野、提供车辆状态信息、提供车内智能助手的窗口、提供社交媒体及智能办公信息中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与所述车身,或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与所述车身。

其中,在过驾驶员基准眼点且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内,所述有效显示区的中点与所述驾驶员基准眼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线的夹角为下视角α,且所述下视角α≤-5°,或α≤-8°,或α≤-10°。

其中,所述有效显示区具有相对设置的顶边及底边,所述底边相较于所述顶边更靠近所述仪表台;

在过驾驶员基准眼点且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内,所述顶边及所述底边分别与所述驾驶员基准眼点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可视角θ,且所述可视角θ≥0.5°,或θ≥3°,或θ≥5°。

其中,在过驾驶员基准眼点且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平面内,所述有效显示区与水平方向线之间的夹角为姿态角β,且所述姿态角β满足:45°≤β≤150°,或者,70°≤β≤125°,或者,75°≤β≤100°。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还包括缓冲部,所述缓冲部设于所述全景显示屏与所述前挡风玻璃之间,且所述缓冲部的硬度SHORE-A≤90。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包括P偏振光、圆偏振光、非偏振光中至少一者,所述全景显示屏发出的光线包含至少30%的P偏振光。

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还包括光学膜,所述光学膜设于所述全景显示屏的正显示面上,所述光学膜包括减反射膜、防指纹膜、防眩光膜、层叠设置的1/4相位延迟片与线偏光膜的组合膜中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前挡风玻璃具有透明区,所述透明区包括至少一个抬头显示区;所述车辆还包括抬头显示系统,所述抬头显示系统用于投射抬头显示图像至所述抬头显示区。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通过在仪表台上设置全景显示屏,使显示内容介于车辆仪表台面与前挡风玻璃的透明视野区之间,为驾乘人员提供稳定清晰的图像,与传统的仪表盘显示相比,驾驶员的视线可以较少地离开路面,从而大幅地提升了驾驶安全性,而且显示内容的视距更友好,进一步提升沉浸式驾驶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前挡风玻璃与全景显示屏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前挡风玻璃与全景显示屏的第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沿X轴的负向观察全景显示屏的正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全景显示屏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沿X轴的负向观察第一种有效显示区的正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种有效显示区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沿X轴的负向观察第二种有效显示区的正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第二种有效显示区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沿X轴的负向观察第三种有效显示区的正视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沿X轴的负向观察第四种有效显示区的正视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的内部电连接框图。

图16为图2中前挡风玻璃与全景显示屏的第二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7为图2中前挡风玻璃与全景显示屏的第三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8为图2中前挡风玻璃与全景显示屏的第四个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车辆1;车身10;车身本体11;仪表台12;车身前开口13;第一A柱14;第二A柱15;前挡风玻璃20;遮光层21;上边界211;下边界212;透明区22;抬头显示区221;全景显示屏30;底端301;顶端302;正显示面303;背遮光面304;有效显示区31;顶边311;底边312;中心区域313;端部区域314;第一端315;第二端316;显示分区317;显示单元3171;图像区块3172;物理间隔区318;过渡区319;电控单元320;支撑件32;缓冲部33;装饰部34;光学膜35;抬头显示系统40;中控屏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了车辆1。请参照图1-图3,所述车辆1包括车身10、仪表台12、前挡风玻璃20及全景显示屏30。所述车身10包括车身本体11及车身前开口13。所述车身前开口13设于所述车身本体11。所述仪表台12设于所述车身本体11的内部空间。所述前挡风玻璃20装设于所述车身前开口13中,所述前挡风玻璃20与所述仪表台12呈夹角设置,所述夹角基本等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装车角。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装车角为前挡风玻璃20处于装车状态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表示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倾斜程度,所述装车角通常为18°~45°,例如25°、30°、35°、40°等。

所述前挡风玻璃20具有遮光层21和透明区22,所述遮光层21环绕设置在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四周边缘区域,设置有所述遮光层21的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区域的可见光透过率较低,用于遮蔽和保护车内零部件,防止车内零部件被阳光直射造成老化而损坏,以提高车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遮光层21还能够遮挡车内零部件,以保证外部观察的整体美观。所述遮光层21可以是深色油墨层或着色聚合物膜,所述遮光层21可通过印刷油墨等方式形成,也可以选用深色且透光率较低的树脂膜,当然还可以选用浅色且透光率较低的树脂膜,所述树脂膜可以举例为本体着色的PVB、PET等。所述透明区22为未设置所述遮光层21的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中央区域,具有符合安全标准的较高可见光透过率,优选所述透明区22的可见光透过率大于或等于70%。

所述遮光层21包括位于上遮光层、左侧遮光层、右侧遮光层和下遮光层,所述上遮光层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顶部区域,所述左侧遮光层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左侧区域,右侧遮光层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右侧区域,所述下遮光层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底部区域。所述上遮光层、所述左侧遮光层、所述右侧遮光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甚至基本等于0即不透光。所述下遮光层邻近所述仪表台12设置,所述下遮光层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5%,优选小于或等于3%,更优选小于或等于1%,甚至基本等于0即不透光。

所述全景显示屏30具有相背设置的底端301和顶端302,所述底端301固定在所述仪表台12上,所述顶端302背离所述仪表台12且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20,所述顶端302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之间的间距D≤150mm。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具有相背设置的正显示面303和背遮光面304,所述正显示面303背离所述前挡风玻璃20,所述背遮光面304朝向所述前挡风玻璃20,所述正显示面303具有有效显示区31,且所述有效显示区31位于所述仪表台12的上方。本申请通过在仪表台12上设置全景显示屏30,使显示内容介于车辆仪表台面与前挡风玻璃20的透明视野区之间,为驾乘人员提供稳定清晰的图像,与传统的仪表盘显示相比,驾驶员的视线可以较少地离开路面,从而大幅地提升了驾驶安全性,而且显示内容的视距更友好,进一步提升沉浸式驾驶体验。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层21的颜色与所述背遮光面304的颜色一致,例如均为黑色,或均为褐色,或均为棕色,从而提升所述车辆1的整体外观一致性。所述全景显示屏的可见光透过率小于或等于1%,甚至基本等于0即不透光,从而提升有效显示区31的显示效果。

设定车辆1的坐标系,以所述车辆1的行驶方向为X轴,以所述车辆1的宽度方向为Y轴,以所述车辆1的高度方向为Z轴,坐标系XYZ即为所述车辆1的坐标系。在本申请中,X轴的正向为车辆1的前进方向的反方向,Y轴的正向为从车辆1的前进方向的左侧向右侧的宽度方向,Z轴的正向为从地面指向天空的方向。

所述全景显示屏30设置于所述车身本体11的内部空间,且设于所述仪表台12的上方且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20,所述全景显示屏30具有有效显示区31,所述有效显示区31面向驾乘人员一侧并提供可观察阅读的显示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有效显示区31位于所述仪表台12的上方,有利于驾乘人员不低头即可观察阅读所述有效显示区31上的显示信息。

在本申请中,所述前挡风玻璃20为夹层玻璃结构,具体包括内玻璃201、外玻璃202及粘结层203,粘结层203用于连接所述内玻璃201与所述外玻璃202。所述遮光层21可以设置于内玻璃201上,也可以设置于外玻璃202上,和/或设置于粘结层203上。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遮光层21设于外玻璃202的靠近粘结层203的表面上,当然也可以设于内玻璃201的靠近粘结层203的表面上,或设于内玻璃201的背离粘结层203的表面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背遮光面304的颜色为黑色,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可见光透过率为0,由于所述全景显示屏30靠近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底部设置,所述遮光层21的下遮光层可以适应性地减小高度设置,以降低成本。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遮光层具有相背设置的上边界211和下边界212,所述下边界212靠近所述仪表台12,所述上边界211靠近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顶端302,所述遮光层21的下遮光层用于遮蔽所述全景显示屏30,避免从车辆外部观察时存在外观突兀等问题,优选所述上边界211与所述仪表台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顶端302与所述仪表台12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下遮光层还可以作为从车辆内部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时的二次背景,使所述全景显示屏30整体看起来与仪表板、遮光层21等周边部件更和谐美观,以及一定程度上减弱车外环境的杂散光对所述有效显示区31的干扰。

在本申请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沿Y轴方向延伸,将所述全景显示屏30设于所述仪表台12的上方且靠近所述下遮光层设置,本申请中的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可布置空间更大,且由于本申请中的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布置位置相对更高,无需过多的低头来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上的显示信息,使得屏幕观察视角更佳。与传统的抬头显示器相比,本申请中的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不受车外环境的亮度干扰,具有独立的显示效果,显示图像与显示背景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同时,本申请中的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前挡风玻璃20为彼此独立设置,能够避免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一同具有过于倾斜的角度,使得所述全景显示屏30能够设置更佳的倾斜角度以在所述前挡风玻璃20与所述仪表台12之间获取更大的布置空间和更舒适的观察角度,从而提高所述有效显示区31的面积,增多显示内容,还能够避免所述车辆1内的驾乘员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时出现偏暗、色偏现象等。

可选地,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信息输入可以来自车机系统VOS、各感应器、各摄像系统、娱乐系统、手机信号、广播信号等内外部系统。

请参照图4,沿人眼观察方向,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下遮光层均位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视野B扣减区外,以避免所述全景显示屏30影响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遮挡所述车辆1前方的视野。所述人眼为驾驶员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1内的驾驶位时驾驶员的眼部,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视野B扣减区根据GB9656和/或ECE R43的规定。

可选地,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所述顶端302为非平齐式,以根据实际设计增大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显示范围,所述顶端302的大部分区域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优选所述顶端302的至少55%的区段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也即所述顶端302的至少55%的区段在Z轴方向上不超出所述下遮光层的上边界211。更优选地,所述顶端302的至少60%的区段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或所述顶端302的至少70%的区段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所述顶端302的至少80%的区段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所述顶端302的至少90%的区段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所述顶端302的100%的区段被所述下遮光层遮蔽。

请再次参照图1、图2及图4,所述前挡风玻璃20为曲面结构且沿X轴的负向外凸,以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提高抵抗外部冲击的强度以及实现整体协调和美观等。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可以为平板结构。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可以为曲面结构且沿X轴的负向外凸,也即朝向所述前挡风玻璃20外凸,以使得所述全景显示屏30具有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近似的环绕的弧形结构,有利于提高驾驶员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协调性,从而提高驾驶员的体验感及舒适度。

进一步地,为了满足智能座舱的整体性要求,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为细长条带形结构,即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宽度与高度之比大于或等于2,具体可举例为2、3、5、8、10、12、15、20等,更优选为大于或等于5,甚至优选为大于或等于10。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宽度为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Y轴方向上延伸的距离,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宽度优选为至少500mm,具体可举例为500mm、600mm、700mm、800mm、900mm、1000mm、1100mm等,更优选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宽度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宽度基本一致,以形成从A柱到A柱的贯穿式全景效果。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高度为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距离,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高度优选为30mm至250mm,具体可举例为30mm、50mm、80mm、100mm、150mm、200mm、250mm等,既有利于方便人眼观察,又不会阻挡驾驶视野,还适合在仪表台12上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端302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之间的间距D≤100mm,或D≤50mm,或D≤30mm,或D≤20mm,或D≤10mm,或D≤5mm,以增加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人眼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便于人眼观察,还有利于利用所述下遮光层21作为二次背景来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所述顶端302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之间的间距非均匀设计,具体根据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造型、所述车身前开口13等结构进行造型匹配设计,以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设计美观及驾驶员的使用体验。

请参照图1、图2、图5及图6,沿所述车身本体11的宽度方向(即Y轴方向),所述全景显示屏30具有中心区域313及位于所述中心区域313相对两端的端部区域314,所述中心区域313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端部区域314的曲率半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区域313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端部的曲率半径,以使得所述端部的曲率更能够与更靠近A柱的前挡风玻璃20的造型面更贴合匹配。此外,所述中心区域313的曲率半径较大,使得所述中心区域313更为平坦,有利于驾驶员的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显示的显示信息及降低生产制造的难度。

可选地,所述端部区域314的曲率半径为300mm~1500mm,所述中心区域313的曲率半径为1500mm~10000mm。举例而言,所述端部区域314的曲率半径可以为但不限于为300mm、或600mm、或900mm、或1200mm、或1500mm、或1200mm~1500mm之间的其它值。所述中心区域313的曲率半径为1500mm、或3000mm、或4500mm、或6000mm、或7500mm、或9000mm、或10000mm、或1500mm~10000mm之间的其它值。

可选地,所述端部区域314各处的曲率半径存在不同值,具体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行设计。所述中心区域313各处的曲率半径存在不同值,具体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行设计。

请再次参照图2、图4-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沿所述车身本体11的宽度方向弯曲。

请再次参照图1及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10还包括第一A柱14与第二A柱15,所述第一A柱14与所述第二A柱15设于所述车身前开口13沿所述车身本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全景显示屏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5与第二端316。所述第一端315邻近所述第一A柱14设置,且所述第二端316邻近所述第二A柱15设置,且所述全景显示屏30沿所述第一A柱14指向所述第二A柱15的方向连续设置,使得驾驶员在视觉上呈现全景显示,提高了驾驶体验。

请参照图7及图8,过第一眼位且平行于所述车辆1前进的方向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端315与所述第二端316之间。过第二眼位且平行于所述车辆1前进的方向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端315与所述第二端316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眼位为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1内的第一驾驶位时乘坐员的人眼位置,所述第二眼位为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1内的第二驾驶位时乘坐员的人眼位置。所述第一驾驶位为主驾驶位且所述第二驾驶位为副驾驶位,或者所述第一驾驶位为副驾驶位且所述第二驾驶位为主驾驶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驾驶位为主驾驶位且所述第二驾驶位为副驾驶位,或者所述第一驾驶位为副驾驶位且所述第二驾驶位为主驾驶位。所述第一眼位为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1内的第一驾驶位时乘坐员的人眼位置,所述第二眼位为位于所述车身本体11内的第二驾驶位时乘坐员的人眼位置。

以所述第一驾驶位为主驾驶位且所述第二驾驶位为副驾驶位进行示意说明,过所述第一眼位且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A位于所述第一端315与所述第二端316之间,即所述第一端315至少超出平面A;过所述第二眼位且平行于XZ平面的平面B位于所述第一端315与所述第二端316之间,即所述第二端316至少超出平面B。因此,位于所述第一驾驶位与所述第二驾驶位的驾乘人员朝向X轴的负向方向的视野均能够落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显示范围内,提高了驾乘人员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体验。

请参照图1、图2、图9及图10,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有效显示区31具有沿所述车身本体11的宽度方向排布的多个显示分区317。所述有效显示区31在每个所述显示分区317设有显示单元3171,且不同的显示分区317的所述显示单元3171之间独立工作,能够由相同或不同的物理显示单元3171来实现按输入像源信号来显示或关闭状态。其中,各个显示分区317用于显示不同的显示信息,以提高所述有效显示区31的显示丰富度,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举例而言,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由TFT-LCD显示单元3171来显示,另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由MicroLED显示单元3171来显示,又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由MiniLED显示单元3171来显示,再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由MicroOLED显示单元3171来显示;或者,所述多个显示分区317同时采用TFT-LCD或MicroLED显示单元3171来显示等。

可选地,每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例如需要显示重要的信息的显示分区317设计的更大。举例而言,以所述有效显示区31包括四个显示分区317进行示意,沿Y轴的正向方向,四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的长度之比为1:3:2:2或其它比例。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效显示区31具有沿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竖直方向上的多个显示分区317,即从驾驶员视角朝向所述全景显示屏30观察呈现为上下分布的多个显示分区317,以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显示丰富度,从而提供使用体验。

请参照图1、图2、图11及图12,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具有物理间隔区318,所述物理间隔区318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之间,且所述显示单元3171避开所述物理间隔区318设置。所述物理间隔区318不设置显示单元3171,且所述物理间隔区318无法实现显示,从而分隔相邻的两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以避免相邻的两个显示分区317之间的光线干扰,提高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1、图2及图13,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具有至少一个过渡区319。所述过渡区319设于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之间,且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所述过渡区319处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300mm,或,小于200mm,或,小于100mm。所述过渡区319设置于存在台阶差或曲率变化过大的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之间,以作为适应不同造型或空间曲面急速变化的需求而制造的局部急弯部,以避免在所述过渡区319的显示图像畸变。举例而言,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靠近A柱的端部区域314中,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不同面且存在阶梯差,通过采用所述过渡区319进行衔接。

请参照图14,所述显示分区317包括多个图像区块3172,不同的所述图像区块3172用于显示不同的图像。在至少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中,单个所述显示分区317包括多个图像区块3172,不同的所述图像区块3172能够显示不同的图像,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丰富性。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图像区块3172之间存在不显示的区域,以形成画面上的分割,从而提高图像显示的区分度,进而提高使用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图14仅为示意,并未对每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中的所述图像区块3172的数量、形状、位置等进行限定。

请参照图15,所述全景显示屏30包括至少一个电控单元320,每个所述电控单元320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显示单元3171,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单元3171的显示。每个所述电控单元320包括供电部及控制单元,通过每个所述电控单元320能够单独为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的显示单元3171进行供电及控制,或者,一个所述电控单元320能够为多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的显示单元3171进行供电及控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控单元320实现每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的独立工作。需要说明的是,图15仅为示意,并未对每个所述电控单元320电连接的所述显示单元3171的数量进行限定,也并未对所述电控单元320的数量进行限定。

请再次参照图1、图2、图9及图10,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显示分区317具有至少一个显示功能,且各个所述显示分区317的所述显示功能可相互切换,以实现显示功能的多样化。可选地,所述显示功能包括提供间接视野(例如,电子外后视镜CMS、透明A柱的功能等)、提供车辆状态信息(例如,电量、车速、转速、里程、挡位、转向灯、远光灯、安全带提醒、燃油/电量不足、转向模式、驾驶模式等)、提供车内智能助手的窗口(例如,车辆1精灵、虚拟人物/卡通)、提供社交媒体及智能办公信息(例如,驾驶中的来电电话的显示接听及拒绝、社交通信信息、微信、短信、邮件、语音/视频会议、天气信息、广播信息)中至少一者。优选地,电子外后视镜CMS及透明A柱的功能优先设置于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Y轴方向上两端的两个所述显示分区317,能够更好地观看视角布局及提高驾驶体验。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显示分区317显示的内容信息以及信息展示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用户需求等进行自定义调节。举例而言,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在所述车辆1提供电源后可以设定为提供所述车辆1外部前部盲区内的视野,并在所述车辆1启动后行驶前这段时间内提供所述车辆1外部后侧视野,并且所述车辆1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习惯切换提供视野的先后顺序,和/或在所述多个显示分区317中的位置,例如由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切换至另一个所述显示分区317中。

请再次参照图1、图2、图9及图10,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中心指向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所述车身本体1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方向,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所述多个显示分区317处的曲率半径逐渐变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平行于Y方向且沿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中心指向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两端的方向上,所述全景显示屏30在所述多个显示分区317处的曲率逐渐变小,即靠近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中心的所述显示分区317处的曲率半径大于远离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中心的所述显示分区317处的曲率半径,有利于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靠近中心的区域提供更为平坦的曲率变化以提高观察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舒适度,且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两端能够适配A柱附件的造型面的变化以提高外观美观。此外,每个所述显示分区317内各处的曲率半径也可以为变化的值,以适配具体的车型设计。举例而言,以所述显示分区317的中部位置处的曲率半径为该显示分区317的曲率半径,沿Y方向,所述多个显示分区317的曲率半径依次为R1、R2、R3、R4、RN,则满足R1R4>RN。

请参照图1、图2及图16,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包括支撑件32,所述支撑件32固定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车身1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包括支撑件32,所述支撑件32活动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车身10,所述支撑件32用于调节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位置与姿态。当所述支撑件32固定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车身10时,所述支撑件32能够为所述全景显示屏30提供稳定的支撑。当所述支撑件32活动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车身10时,所述支撑件32能够通过调整(例如上下升降、旋转姿态等)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位置及姿态,以使得所述全景显示屏30能够提供更为灵活的位置及显示角度,以适配不同驾驶习惯的驾驶员、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等,提高了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适配性。可选地,所述支撑件3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全景显示屏30,所述支撑件3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车身本体11和/或所述仪表台12。

请参照图1及图17,在过驾驶员基准眼点且平行于所述车辆1的前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即XZ平面)内,所述有效显示区31的中点与所述驾驶员基准眼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线的夹角为下视角α,且所述下视角α≤-5°,或α≤-8°,或α≤-10°。其中负号表示人眼向下观看,下视角α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驾驶员有效显示区31内的显示信息的位置越低,举例而言,所述下视角α可以为但不限于为-5°、-6°、-7°、-8°、-9°、-10°、-11°、-12°、-13°、-14°、-15°等,优选所述下视角-12°≤α≤-8°,既能够避免所述有效显示区31内的显示信息过高而干扰驾驶,又能够保证驾驶员无需过多的低头即可观察。其中,所述驾驶员基准眼点按照标准GB15084进行设定。

可选地,所述有效显示区31具有相对设置的顶边311及底边312,所述底边312相较于所述顶边311靠近所述仪表台12。在过驾驶员基准眼点且平行于所述车辆1的前进方向的平面内,所述顶边311及所述底边312分别与所述驾驶员基准眼点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可视角θ,且所述可视角θ≥0.5°,或θ≥3°,或θ≥5°,以使得所述全景显示屏30具有较大的可显示范围,从而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使用体验,举例而言,所述可视角θ可以为但不限于为0.7°、1.0°、1.5°、2°、2.5°、3°、3.5°、4°、5°、6°、7°、8°等,优选所述可视角1.5°≤θ≤5°。

可选地,在过驾驶员基准眼点且平行于所述车辆1的前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内,所述有效显示区3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姿态角β,且所述姿态角β满足:45°≤β≤150°,以减少来自所述车辆1外部强光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反射的影响,尤其防止正午时太阳光反射光的影响,避免所述全景显示屏30对此光线的反射进入人眼而造成过量的反射及炫光,同时能够避免或减少所述全景显示屏30内的器件被强光直射造成损伤。举例而言,所述姿态角β可以为限于为45°、或65°、或85°、或105°、或115°、或125°、或135°、或145°、或150°、或45°~150°之间的其它值。优选地,70°≤β≤125°,更优选地,75°≤β≤100°。

请再次参照图16,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包括缓冲部33,所述缓冲部33设于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前挡风玻璃20之间,且所述缓冲部33的硬度SHORE-A≤90。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挡风玻璃20与所述全景显示屏30均为硬性材质,设置所述缓冲部33能够防止所述前挡风玻璃20与所述全景显示屏30靠的过近而导致硬接触发生破裂。所述缓冲部33为硬度SHORE-A≤90的热塑性聚合物,能够对所述全景显示屏30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所述缓冲部33可以通过一体注塑成型固定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顶端302,也可以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前挡风玻璃20的内表面上,还可以通过粘贴方式固定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背遮光面304上。举例而言,所述缓冲部33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热塑性弹性体(TPE)、热塑性聚氨酯(TPU)、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可选地,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包括装饰部34,所述装饰部34固定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顶端302且朝向背离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方向延伸。具体地,所述装饰部34可以沿远离正显示面303的方向延伸,也可以延伸至正显示面303上,以降低突兀边缘的目视不佳,从而减少外观不良,提升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整体美观,以及提供更多个性化外观。所述装饰部34还可以降低外部强光直射对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影响及经由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部分反射光对人眼的干扰。所述装饰部34可以与所述缓冲部33是一体的,也可以是组合式的,所述装饰部可以通过粘结、贴附、镶嵌、注塑等方式固定。

可选地,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发出的光线包括P偏振光、圆偏振光、非偏振光中至少一者,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发出的光线包含至少30%的P偏振光,以使得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偏光太阳眼镜相适配,以使得驾乘人员佩戴偏光太阳眼镜后依然能够清晰看到所述全景显示屏30显示的显示信息,举例而言,可以包含30%、或40%、或50%、或60%、或70%、或80%、或90%、或95%、甚至100%的P偏振光。

请参照图18,所述全景显示屏30还包括光学膜35。所述光学膜35设于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正显示面303上。所述光学膜35包括可见光减反膜(AR膜)、防指纹膜(AF膜)、防眩光膜(AG膜)、层叠设置的1/4相位延迟片与线偏光膜的组合膜中至少一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光学膜35能够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显示效果以及耐久性能。具体地,当所述光学膜35包括可见光减反膜时,所述可见光减反膜能够减少所述全景显示屏30对外部光线的反射及散射,且能够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光学表面的透光率和色彩还原能力,从而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显示效果。举例而言,所述可见光减反膜的材料可以为多孔二氧化硅涂层、高低折射率层叠镀膜等。当所述光学膜35为AF涂层时,所述AF膜能够提高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表面的抗指纹和抗油污能力,有效防止指纹和油污的残留,同时还可以提高光学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举例而言,所述AF膜可以为硅胶涂层、或丙烯酸涂层、或聚氨酯涂层、或聚丙烯酸酯涂层、或有机硅氧烷涂层等。当所述光学膜35包括AG涂层时,所述AG涂层能够减少光线在所述全景显示屏30的表面反射造成的眩光和反光,从而提高驾乘人员的视觉舒适度和清晰度,举例而言,所述AG膜可以为漫反射PET等。当所述光学膜35包括层叠设置的1/4相位延迟片与线偏光膜的组合膜时,外界杂光经过线偏光膜、1/4相位延迟片,依次变成线偏振光、圆偏振光;经过OLED金属阴极反射后,变成旋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再经过1/4相位延迟膜,变成振动方向与线偏光膜偏振方向垂直的线偏振光;线偏振光不能透过,从而抑制了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干扰。

请参照图19,所述前挡风玻璃20具有透明区22,所述透明区22包括至少一个抬头显示区221。所述车辆1还包括抬头显示系统40,所述抬头显示系统40用于投射抬头显示图像至所述抬头显示区221。其中,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可以与所述抬头显示系统40联合使用,所述抬头显示图像相较于所述全景显示屏30显示的图像具有更好的视野及更远的虚像距离,使得整体上具有更佳的沉浸式驾驶体验。优选地,所述抬头显示系统40为增强现实式抬头显示系统(AR-HUD),使驾驶员看到的画面是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可选地,抬头显示区22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所述车辆1还包括中控屏50,所述中控屏50设于所述仪表台12背离所述前挡风玻璃20的一侧,所述中控屏50电连接所述全景显示屏30与所述抬头显示系统40,通过所述中控屏50能够对所述全景显示屏30及所述抬头显示系统40进行调节控制,提高了显示调节的便利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相关技术
  • 车辆用外板面板、车辆用显示幕、车辆用显示篷及车辆用显示系统
  • 使用车辆的车辆计算单元执行一个或多个车辆应用的方法、车辆计算单元、用于提供用于车辆应用的许可信息清单的方法、用于车辆应用的许可信息清单和计算机程序
  • 车辆用清洗系统和具备车辆用清洗系统的车辆、车辆用清洗器和具备车辆用清洗器的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648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