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1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换热板和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组件,对电动汽车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电池需要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工作,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储能和能量释放性能。所以,有必要为电池提供良好的温度控制器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口琴管配合水的方式后对电池进行冷却和加热,口琴管具有类似口琴的管路延伸方式,其通常采用从固定的入口通入水流,并从固定的出口将水流排出的方式实现换热。由于流道结构简单,且水存在逐渐升温、换热效果下降的情况,所以,采用口琴管配合水存在不能有效对电池组芯体形成均匀、稳定的换热的情况。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发展,电池组芯体的结构也在逐渐改进以提高性能,相应的,电池组芯体的不同位置的发热情况也有所不同,所需要的换热需求不同。对于该问题,温度控制器材也需要进行改进,以适应逐渐复杂的电池组芯体换热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板的新技术方案,能够对具有两组电池组芯体的电池提供良好的换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板,该换热板用于电池,包括:

流道板,所述流道板包括并排分布的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一换热区用于与一个电池组芯体位置对应,所述第二换热区用于与另一个电池组芯体位置对应;

所述流道板中设置有流道,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类流道和第二类流道,所述第一类流道被配置为仅在第一换热区中弯折延伸进行换热,所述第二类流道被配置为穿过所述第一换热区并延伸至第二换热区,所述第二类流道在第二换热区中弯折延伸进行换热。

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干路和支路,所述干路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干路和至少两条第二干路;

一条所述第一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多条支路,所述多条支路部分作为第一类流道、部分作为所述第二类流道,另一条所述第一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的支路作为第二类流道;

一条所述第二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的支路作为第一类流道;另一条所述第二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的支路作为第二类流道。

可选地,所述干路包括两条第一干路,其中一条第一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所述支路作为第一类流道、另一条所述支路作为第二类流道,另一条所述第一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的支路作为第二类流道。

可选地,所述干路包括两条第二干路,其中一条第二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的支路作为第一类流道,另一条第二干路经过分汇流形成的支路作为第二类流道。

可选地,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作为所述流道的进出口,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区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干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干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类流道被配置为穿过所述第一换热区的边缘并延伸至第二换热区。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区分为第一电池高热区、第二电池高热区和第五电池低热区,所述第五电池低热区位于所述第一电池高热区和第二电池高热区之间,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位于所述第二电池高热区的边缘;

一条第一干路经过一次分汇流形成作为第一类流道的一条一级支路,该一级支路从第二电池高热区横向穿过第五电池低热区并延伸至第一电池高热区。

可选地,作为第一类流道的一条一级支路在第一电池高热区经过连续两次分汇流,形成四条三级支路,所述四条三级支路在所述第一电池高热区中沿纵向延伸一段距离,之后横向穿过第五电池低热区并延伸至第二电池高热区;

所述四条三级支路在第二电池高热区经过一次分汇流,形成八条四级支路。

可选地,八条所述四级支路在第二电池高热区中沿纵向延伸一段距离,之后横向延伸进入第五电池低热区;

八条所述四级支路在所述第五电池低热区中弯折延伸,并在靠近所述第一电池高热区的位置进行两次分汇流,汇合成两条二级支路,两条所述二级支路横向延伸回到第一电池高热区并与一条所述第二干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区包括第四电池高热区、第三电池高热区和第六电池低热区,所述第六电池低热区位于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和第三电池高热区之间,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比邻所述第一换热区;

一条第一干路经过连续两次分汇流后形成两条作为第二类流道的二级支路,该两条二级支路横向延伸穿过整个所述第一换热区、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和所述第六电池低热区,进入到第三电池高热区并延伸,该两条二级支路在所述第三电池高热区经过分汇流形成四条三级支路;

另一条第一干路经过连续两次分流后形成至少两条作为二级流道的二级支路,该两条二级支路横向穿过整个第一换热区并延伸到第四电池高热区,该两条二级支路在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经过分汇流形成四条三级支路。

可选地,在所述第三电池高热区形成的四条三级支路在所述第三电池高热区中沿纵向延伸一段距离,并且再次经过分汇流形成八条四级支路,该八条四级支路经过弯折延伸进入第六电池低热区;

该八条四级支路在第六电池低热区中延伸一段距离后连续经过两次分汇流形成两条二级支路,该两条二级支路横向延伸穿过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和第一换热区,该两条二级支路在所述第一换热区的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的边缘处经过分汇流与第二干路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经过分汇流形成的四条三级支路在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去中沿纵向伸一段距离,并且再次经过分汇流形成八条四级支路,该八条四级支路经过弯折延伸进入第六电池低热区;

该八条四级支路在第六电池低热区中延伸一段距离后连续经过两次分汇流形成两条二级支路,该两条二级支路横向延伸穿过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和第一换热区,该两条二级支路在所述第一换热区的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的边缘处经过分汇流与第二干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的大小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

上述的换热板;

第一电池组芯体和第二电池组芯体,所述第一电池组芯体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换热区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第二电池组芯体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换热区对应的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组芯体与所述第二电池组芯体的大小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组芯体和第二电池组芯体的两端为电池高热区,中间区域为电池低热区。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换热板,或者,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对于包含两组电池组芯体的电池,本申请的换热板能够提供良好的换热性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针对电池组芯体发热不均的情况,对流道分布进行了优化,使电池组芯体受到的换热作用更均匀。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板的整体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上方区域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下方趋于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板整体温度分区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换热区的整体流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换热区的整体流道示意图。

其中:01、第一电池高热区;02、第二电池高热区;03、第三电池高热区;04、第四电池高热区;05、第五电池低热区;06、第六电池低热区;1、第一换热区;11、第一类流道;2、第二换热区;21、第二类流道;3、第一接口;31、第一干路;4、第二接口;41、第二干路;101、一级支路;102、二级支路;103、三级支路;104、四级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池的换热板。该换热板包括流道板。如图1所示,所述流道板1具有两个换热区域,如图1所示,分别为第一换热区1和第二换热区2。第一换热区1和第二换热区2分别用于对应不同的电池组芯体,为不同的电池组芯体、电池模块提供换热。所述流道板1内分布有流道,其中第一换热区1和第二换热区2中均均匀分布有流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区1和第二换热区2中均匀分布的流道能够为对应的电池模块提供稳定的热交换。第一换热区1用于对应一组电池组芯体,而第二换热区2用于对应另一组电池组芯体。

所述流道包括第一类流道11和第二类流道21,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类流道11为仅在第一换热区1的流道。第一类流道11仅用于在第一换热区中弯折延伸从而对第一换热区1所对应的电池组芯体进行换热。对于第二换热区2所对应的电池组芯体,第一类流道11不会延伸到与其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二类流道21则主要用于对第二换热区2所对应的电池组芯体进行换热。第二类流道21主要位于第二换热区2中弯折延伸,但因为流道排布的设计方式,所以第二类流道21会穿过第一换热区1。

图2为图1的左上角局部放大图,其展示了第一换热区1的上部区域。可见,第一类流道11沿着横向延伸后向下弯折,仅在第一换热区1中分布。而位于图中上部的第二类流道21沿着直线横向延伸,直接延伸至第二换热区。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于流道的延伸位置进行布局设计,使得流道针对于不同换热区趋于并联的排布方式,从而使得不同换热区均能够受到良好的换热作用。避免出现一部分换热区接收到的换热工质全部已经在另一个换热区中进行过换热,进而出现后续的换热区无法有效换热的现象。通过将流道分类并使远离于流道出入口的换热区能够直接被分配到一类流道,从而使这部分换热区直接接收到新流入的换热工质,实现充分换热。

以下部分本申请对可以采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可选地,所述流道包括干路和支路。所述干路用于直接连接到流道的进出口。所述干路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干路31和至少两条第二干路41,如图2和图3所示。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所述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作为流道的出入口,供换热工质流入和流出流道。特别的,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通入工质的换热功能不同而选择以不同的接口流入流出。例如,在对电池组芯体进行冷却时,可以从第一接口3通入换热工质,最后工质从第二接口4流出。在对电池组芯体进行加热时,可以从第二接口4通入换热工质,最后工质从第一接口3流出。

所述第一干路31与所述第一接口3连接,所述第二干路41与所述第二接口4连接,所述干路将支路与所述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连通。

具体地,干路为与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直接连通并且未经过分流和汇流的流道部分,而支路为与干路连通并从干路上分出或者汇合后连通至干路的流道部分。支路的数量大于干路的数量,保证流道21在换热板上的均匀分布,使得第一换热区1和第二换热区2均能得到均匀的换热作用。。

可选地,在如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口3的第一干路31和连接在所述第二接口4的第二干路41在所述第一换热区1的边缘并列设置。第一干路31和第二干路41集中在第一换热区1,相应的,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也设置在第一换热区。这种涉及方式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对换热板提供换热工质,结构紧凑,便于设置换热板外部的管路。例如在电动汽车中,通过压缩机对换热工质进行传输,将换热工质集中于一处送入换热板。而本申请的流道分布也适配于这种设计方式,在这种接口分布的基础上,仍然能够为不同换热区、不同电池组芯体提供均匀换热。

可选地,其中一条第一干路31经过分汇流之后形成多条支路,这些支路中一部分作为第一类流道,另一部分作为第二类流道,如图2所示。而另外一条第一干路31经过分汇流之后也会形成多条支路,这些支路则都作为第二类流道21。

这种设计方式体现了流道的均均匀换热特点。由于第二换热区2距离干路相对较远,换热工质从干路流出后需要流动较远的距离才能够进入第二换热区2。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换热工质难免会在第一换热区1中出现换热。因此,相对于第一类流道11的数量,第二类流道21的数量相对较多。

可选地,其中一条第二干路41经过分汇流后能够形成多条支路,这些支路均作为第一类流道11,仅在第一换热区1中延伸。如图2和图3所示,而另外一条第二干路41经过分流后形成的多条支路均作为第二类流道21,延伸去往第二换热区2。由于第一换热区1分布有干路、接口等结构,相对拥挤,所以一条第二干路41分出的支路整体用于第一类流道11,以便在工质回流时能够顺畅的流出。或者,在反向通入具有相变性能的换热工质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多气态的换热工质。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干路包括两条第一干路31和两条第二干路41。如图2所示,其中一条第一干路31经过分汇流之后形成两条支路,这两条支路条作为第一类流道11,另一条支路作为第二类流道21。另一条第一干路31经过分汇流之后形成的支路都作为第二类流道21延伸。类似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两条第二干路41而言,其中一条第二干路41经过分汇流之后形成的支路均作为第一类流道11仅在第一换热区1中延伸。而另外一条第二干路41经过分汇流后形成的支路均作为第二类流道21,穿过第一换热区1之后延伸至第二换热区2中,在第二换热区中弯折延伸,实现对第二换热区2对应的电池组电芯进行换热。

特别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针对于具有如下发热特点的电池组芯体。如图4所示,两组电池组芯体比邻设置,会造成不同的区域发热量不同的情况。图1和图4所示的换热板用于设置在两组电池组芯体上,覆盖整个发热区域。其中,第一换热区1分为第一电池高热区01、第二电池高热区02和第五电池低热区05。第五电池低热区05位于第一电池高热区01和第二电池高热区02之间。这部分区域对应一组电池组芯体的发热区域,电池组芯体的中间区域发热较少,两端区域因为需要作为电连接点、连接电路板等,发热量更高。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则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池高热区02的边缘,可见,第一接口3和第二接口4位于整个换热板的一端。

第二换热区2则分为第四电池高热区04、第三电池高热区03和第六电池低热区06。第六电池低热区06位于第四电池高热区04和第三电池高热区03之间。与第一换热区1对应的电池组芯体相似的,第二换热区2对应的电池组芯体具有相似的发热特点,两端发热量高,中间发热量低。

干路经过各类分汇流和延伸方式,使得支路向两个换热区中的不同温度区延伸。

换热板上可以具有分汇流结,分汇流结一侧连接的流道数量与另外一侧连接的流道数量不同。通常可以是一对二的分汇流形式,以保证换热工质的流通均匀。分汇流结也可以设计成一对三,或者连续两次一对二的分汇流形式。根据换热工质的流动方向不同,分汇流结能够起到对换热工质进行分流或汇流的作用。

所述分汇流结包括一级分汇流结,所述支路包括一级支路101,所述一级分汇流结连接于所述干路和所述一级支路之间。所述一级分汇流结作为所述干路和所述一级支路之间的分流或者汇流结构,可以将干路中的工质均分至两个或者多个一级支路中,以在所述换热板中尽早地将工质进行分散,保证所述换热板中流道分布的密集度以及换热调节的灵活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一条第一干路31连接有一级分汇流结,该一级分汇流结经过分出一支横向延伸的、作为第一类流道11的一级支路101,即图5中标黑的一级支路101。并且在分流的另一侧立即再形成一次分流,分出两条横向延伸的、作为第二类流道2的二级支路102。从图5中呈现为从第一干路31上形成一分三的结构。一级支路101最先分出,其中的换热工质相对较多,也就是一级分汇流结可以将第一干路中的工质一部分分给一级支路,以供给第一换热区1的换热。剩余的部分分流成两支二级支路102,以供给第二换热区2的换热。一级分汇流结用于控制各个支路中工质流量的均衡性。

所述分汇流结还包括二级分汇流结,所述支路包括二级支路,所述二级分汇流结连接于所述一级支路与所述二级支路之间。所述二级分汇流结作为所述一级支路和所述二级支路之间的分流或者汇流结构,可以将一级支路中的工质均分至两个或者多个二级支路中,以在所述换热板中将工质进行分散,保证所述换热板中流道分布的密集度以及换热调节的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二级支路设置有至少2条。也就是二级分汇流结可以将一级支路中的工质均分至2个、3个或者更多个二级支路中,保证所述流道21在所述换热板中分布的密集度。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标黑的作为第一类流道1的一级支路101在靠近第一换热区1的右侧的位置,连接有二级分汇流结。所述二级分汇流结的一端连接有一条所述一级支路,所述二级分汇流结的另一端连接有2条二级支路。在该实施方式中,二级分汇流结紧接着又进行了一次分流,将两条二级支路分成了四条三级支路103。这四条三级支路均作为第一类流道11。二级分汇流结可以将一级支路中的工质均分至2个二级支路或者四个三级支路中,以便于控制级支路中工质流量的均衡性。

可选地,所述分汇流结还包括更低级的分汇流结,这些分汇流结用于在所述换热板中将工质进行分散,保证所述换热板中流道分布的密集度以及换热调节的灵活性,使工质尽量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区中的各个位置。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四条三级支路103经过一段延伸后,位于图5的左下角位置,再连接有一组低级分汇流结,其将四条三级支路103分为8条四级支路104。这种分汇流设计一方面为了换热工质能够更均匀的流动到各个区域,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换热工质产生相变后体积会发生明显变化,利用分汇流结,改变并联的流道数量,有助于容纳换热工质。

特别地,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流道的布置方式针对具有如图4所示的热量特点的电池组芯体,使得这类电池组芯体能够实现良好的换热。以下结合图5和图6对两个换热区的流道分布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一换热区1中,标黑的一级支路101用作第一类流道11,其从第二电池高热区02横向延伸穿过第五电池低热区05后直接延伸至第一电池高热区01。由于第一电池高热区01在工作时对应的电池温度更高,所以在需要冷却的情况下,冷却工质从第一接口3流入流道后,能够通过上述一级支路101尽快达到温度加高的第一电池高热区01。

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电池高热区01中,上述一级支路101经过连续两次分汇流后,形成了四条三级支路103。该分汇流结将一级支路101中的具有较高换热效能的工质尽快分散为四路,从而能够更好的在第一电池高热区01中换热。同时,四条三级支路103在第一电池高热区01中沿着纵向延伸,流经大部分第一电池高热区01,以便实现换热。其后,这四条三级支路103换向并沿着横向穿过第五电池低热区,并延伸回到第二电池高热区02中。第二电池高热区02对应的电池组芯体区域同样产热较多,所以,本方案在相对拥挤的第一换热区1中将流道布置成,经过第一电池高热区01后尽快延伸到第二电池高热区02,以便实现换热。特别的,如图5所示,在第二电池高热区02的左下角位置,四条三级支路再次进行分汇流,形成八条四级支路104。由于换热工质已经在第一电池高热区01中进行了换热,换热效率有所降低。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在第二电池高热区02中换热,此处将三级支路103再次分流,强化换热效率。这样,在第一换热区1中,通过对一级支路101、三级支路103、四级支路104的布置,能够对第二电池高热区02和第一电池高热区01实现良好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对于八条四级支路104,如图5所示,其可以在第二电池高热区中沿纵向延伸,以占据大部分第二电池高热区02,之后横向延伸进入第五电池低热区05。八条所述四级支路104在所述第五电池低热区05中弯折延伸,从而占据第五电池低热区05的大部分区域,实现对低温区域的换热。从冷却角度讲,第五电池低热区05的换热需求较少,相应的,从第一接口3流入的冷却工质最后流经该区域,充分利用换热效能。

八条四级支路104在靠近所述第一电池高热区的位置,也即如图5所示的、第五电池低热区05的右侧区域进行两次分汇流,汇合成两条二级支路102。这两条二级支路102中的换热工质已经基本完成了热交换,流道引导向第二接口4的位置延伸,引导工质流出换热板。两条所述二级支路102横向延伸回到第一电池高热区02并与一条所述第二干路41连接,进而连接到第二接口4。

通过以上流道布置,能够有效为第一换热区1对应的电池组芯体提供换热。以上举例均以冷却情况为例。而在需要对电池组芯体进行加热的情况下,本方案的流道板也可以发挥优秀的换热作用。用于加热的工质可以从第二接口4流入,反向流动使其优先流经第五电池低热区05,对低温区域实现加热。而后,八条四级支路104能够将加热工质引导至第二电池高热区02,经过分汇流结后,四条三级支路103再将加热工质引导至第一电池高热区01。这样,发热较高的区域后接受换热工质的加热,利用换热工质余下的换热效能。

由此,本方案提供的换热板能够对第一换热区1提供良好的换热性能,针对不同温度区域的特点布设流道,尽量提高换热工质的换热效能利用率。

对于第二换热区2,其包括了第四电池高热区04、第三电池高热区03和第六电池低热区06。所述第六电池低热区06位于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04和第三电池高热区03之间。在如图5和6所示的技术方案中,第四电池高热区04与第一电池高热区01相互比邻。也即,如图4所示,两个换热区相互比邻。

所述第二换热区2的流道布置方式,如图5所示,一条第一干路31经过连续两次分汇流后形成了两条作为第二类流道21的二级支路。这两条二级支路为图5中标黑的一级支路101上方的第三条和第四条支路。在此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这两条二级支路102一直横向延伸,使流道尽快穿过整个第一换热区1和第二换热区的第四电池高热区04和第六电池低热区06,之后进入到第三电池高热区03。第三电池高热区03距离第一接口3最远,不容易被执行换热。在这种情况下,本方案通过设计两条直接从第一干路31分出的二级支路102,使这两条二级支路102沿着尽量短的距离、尽量少换热的位置直接延伸至第三电池高热区03,使其中的换热工质能够尽快的直接流道第三电池高热区03中。

进一步地,这两条二级支路102在如图6所示的右上方位置进行分汇流,进而形成四条三级支路103。这四条三级支路103用于对第三电池电池高热区03进行更有效、均匀的热交换,使该距离接口最远的区域能够得到有效换热处理。

另一方面,对于同样远离接口的第四电池高热区04,也需要布设便于其换热的流道。如图5所示,如上所示,有一条第一干路31经过分汇流后形成了一条作为第一类流道11的一级支路101,以及两条作为第二类流道21的二级支路102。这两条二级支路102为图5中标黑的一级支路101上方的两条支路。在此基础上,如图6所示,这两条二级支路102横向延伸穿过整个第一换热区1,并且延伸到第四电池高热区04。与上一组延伸至第三电池高热区03的两条二级支路相似的,这组延伸至第四电池高热区04的两条二级支路102能够用尽量短的距离、尽量少的换热损失,从第一干路31延伸至第四电池高热区04,从而对该区域进行换热。进一步地,这两条二级支路102在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04的左上方进行分汇流,进而形成四条三级支路103,两条二级支路102刚进入第四电池高热区04就进行分汇流形成更多支路,有助于其对第四电池高热区04进行均匀、有效的换热。

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第三电池高热区03中形成的四条三级支路103沿如图6所述的纵向延伸,占据第三电池高热区03的一部分区域。之后,在如图6所示的第三电池高热区的下部区域,四条三级支路103换向并形成八条四级支路104。这八条四级支路104继续在第三电池高热区03中延伸一段距离,将第三电池高热区03的大部分区域占满,之后弯折延伸进入第六电池低热区。这种设计方式使得第三电池高热区03能够得到有效的换热,之后,换热工质再流入电池组芯体发热较弱的第六电池高热区06。另外,通过进一步分流形成八条四级支路104,这对于已经经过一定换热处理的换热工质能够尽可能发挥剩余的换热效能,提高换热均匀性,使其能够在第六电池高热区06提供足够的换热性能。

上述八条四级支路104在第六电池低热区06中延伸一定距离后,如图6所示,其位于第六电池低热区06的右半部分的下部,其连续进行两次分汇流,形成两条二级支路102,这两条二级支路102用于向第二干路41和第二接口4回流。两条二级支路102向左侧横向延伸穿过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04和整个第一换热区。如图5所示,这两条二级支路102在第一换热区1的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2的边缘处经过分汇流,与第二干路连接。

可选地,如图6所示,在第四电池高热区04中形成的四条三级支路103沿如图6所述的纵向延伸,占据第四电池高热区04的左半部分区域。之后,在如图6所示的第四电池高热区04的下部区域,四条三级支路103换向并形成八条四级支路104。这八条四级支路104继续在第四电池高热区04中延伸一段距离,将第四电池高热区04的大部分区域占满,之后弯折延伸进入第六电池低热区。与位于第三电池高热区03的八条四级支路相似的,这种设计方式使得第四电池高热区04能够得到有效的换热,之后,换热工质再流入电池组芯体发热较弱的第六电池高热区06。另外,通过进一步分流形成八条四级支路104,这对于已经经过一定换热处理的换热工质能够尽可能发挥剩余的换热效能,提高换热均匀性,使其能够在第六电池高热区06提供足够的换热性能。

进一步可选地,如图6所示,这八条四级支路104可以在第六电池低热区06中弯折延伸一段距离后,在靠左侧的下部区域连续经过两次分汇流,从而形成两条二级支路102。这两条二级支路向左侧横向延伸穿过所述第四电池高热区04和整个第一换热区1。如图5所示,两条二级支路102在第一换热区1的远离所述第二换热区2的边缘处经过分汇流,并与第二干路连接。也即第二电池高热区02的左下侧位置进行分汇流,之后向上延伸并与第二干路41连接。

特别的,在第三电池高热区03中形成的四条三级支路103和八条四级支路104的分部形式,与在第四电池高热区04中形成的四条三级支路103和八条四级支路104的分布形式大致本对称的形式。对称轴可以位于第六电池低热区06的中间位置。这种设计方式有利于第二换热区2整体的散热。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进入第一换热区1的二级支路的数量小于进入第二换热区2的二级支路的数量,使第二换热区2的工质流量大于第一换热区的流量,以弥补换热介质的热损失,使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的温度趋于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的面积大小相同,也即两者对应的电池组芯体的整体大小基本相同。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换热板的换热均温与可靠性,便于实现温度均衡,提高换热工质的热交换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所述的换热板和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第一组电池芯体和第二组电池芯体。所述第一组电池芯体位于第一换热区1,所述第二组电池芯体位于第二换热区2。可选地每组所述电池芯体的两端设置有极柱,对应于各个电池高热区。第一电池组芯体和第二电池组芯体的中间区域对应电池低热区。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板中设置针对第一换热区和第二换热区的流道,使得两个换热区的换热性能得到平衡,换热性能更稳定平均。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组芯体与第二电池组芯体的大小相同,两者结构一致,有利于流道的分布,实现均温热交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换热板;或,包括所述的电池包。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相关技术
  • 电池散热板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电池散热板的电池包
  • 电池包卡紧装置、电池包存储仓以及换电站
  • 电池转运系统、车辆换电系统及车辆换电方法
  • 一种电池包除湿方法、除湿装置及车辆
  • 电池包的换热板组件和电池包的换热系统
  • 一种换热板、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分类

0612011648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