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桥专利:专业的专利平台
掌桥专利
首页

一种冷藏集装箱

文献发布时间:2024-04-18 19:58:26


一种冷藏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集装箱。

背景技术

蔬菜、瓜果、花卉、鱼肉、蛋奶在运输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冷藏储存和运输来保证其品质,冷库预冷和冷藏集装箱运输大大降低了鲜活产品的货损率,提高了产品保鲜度。目前的冷藏集装箱的制冷机组(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和压缩机)一般设置在箱体的前端,当货物放置在箱体内部后通过制冷机组使箱体内的剩余空气沿箱体的长度方向箱体的后端移动并返回,在货物表面形成循环冷风,进而对货物进行保温。在运输过程中,蔬果、花卉等产品的田间热及自身产生的呼吸热,使得货物内部温度升高,加速了果蔬的衰老,最终导致其腐烂变质,货损率升高。采用冷藏集装箱运输货物时,冷藏集装箱内大的温度波动,会引起冷藏集装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相对湿度的变化将会导致食品水分流失,形成干耗现象,这种干耗与温度的波动成正比关系。进行高呼吸热的货品的储存运输时,货物不断产生大量热量,温度的波动,会造成果蔬呼吸强度的波动,这种呼吸强度的波动对于保险储存极为不利,上出风形式与货物产生的上升热量接触,由于热量较大,冷藏集装箱内空气很难形成循环,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均匀性差,导致箱箱体形成热量聚集,货品超温损坏,在运输过程中货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旨在解决现有的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均匀性差,导致高热负荷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货损率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冷藏集装箱,包括:箱体、制冷机组以及风道组件,所述箱体用于存放运输货物,所述制冷机组设置在所述风道组件的前端,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隔离墙板、风道进风件、风道仓以及风道出风件,所述隔离墙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端,所述隔离墙板的上端设置有墙板回风口,所述风道进风件、所述风道仓以及所述风道出风件从上至下设置在所述隔离墙板的前侧,所述风道进风件连接所述制冷机组的排风口,所述风道仓内部设置有风道腔,所述风道出风件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隔离墙板的下端,所述风道腔连通所述风道进风件以及所述风道出风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腔内设置有蓄冷板,多组所述蓄冷板沿着所述风道仓的高度方向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腔的后侧壁上设置有风道隔板,所述风道隔板竖直设置在所述风道腔的后侧壁的中线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隔板上设置有导风孔,多组所述导风孔沿着所述风道隔板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孔为斜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离墙板的前端设置有回风隔板,所述回风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墙板回风口的下方,两组所述回风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风道仓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出风件包括出风隔板以及出风导板,所述出风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隔离墙板的前侧,且设置在所述风道仓的下端,所述出风导板设置在所述出风隔板的远离所述隔离墙板的一端,所述出风导板的下端与所述隔离墙板的下端形成所述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的地板上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导风竖隔板,所述导风竖隔板沿着所述箱体的前后方向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竖隔板的上端设置有导风横隔板,所述导风横隔板垂直于所述导风竖隔板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盛装货物的装载箱组,所述装载箱组上设置有多组竖向通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箱体、制冷机组以及风道组件,货物放置在箱体内,制冷机组以及风道组件设置在箱体的前端,制冷机组的出风口连接风道组件,将制冷气体通过风道组件的出风口排入箱体内,风道组件包括隔离墙板、风道进风件、风道仓以及风道出风件,隔离墙板竖直设置在箱体的前端,隔离墙板上端设置有便于箱体内空气流入制冷机组的墙板回风口,风道进风件、风道仓以及风道出风件连通设置,风道进风件设置在风道仓上端,风道出风件设置在风道仓下端,制冷机组产生的制冷气体,通过风道进风件进入风道仓的风道腔内,经过隔离墙板下端的出风口排入箱体内,制冷空气向箱体后端流动,对箱体地板上的货物进行降温,制冷空气向上流动,通过隔离墙板上端的墙板回风口进入到制冷机组,制冷机组制出的制冷空气在底部出风,实现上回风下出风形式的空气循环形式,提升对货物的降温效果以及箱体内温度的均匀性,保证货物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藏集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藏集装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风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风道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风道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导风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导风横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装载箱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制冷机组;3、隔离墙板;4、风道进风件;5、风道仓;6、风道出风件;7、墙板回风口;8、出风口;9、进风口;10、蓄冷板;11、风道隔板;12、导风孔;13、回风隔板;14、出风隔板;15、出风导板;16、导风竖隔板;17、导风横隔板;18、装载箱组;19、竖向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包括箱体1、制冷机组2以及风道组件,箱体1用于存放运输货物,制冷机组2设置在风道组件的前端,风道组件包括隔离墙板3、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隔离墙板3设置在箱体1的前端,隔离墙板3的上端设置有墙板回风口7,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从上至下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前侧,风道进风件4连接制冷机组2的排风口,风道仓5内部设置有风道腔,风道出风件6的出风口8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下端,风道腔连通风道进风件4以及风道出风件6。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箱体1、制冷机组2以及风道组件,货物放置在箱体1内,制冷机组2以及风道组件设置在箱体1的前端,制冷机组2的出风口8连接风道组件,将制冷气体通过风道组件的出风口8排入箱体1内,风道组件包括隔离墙板3、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隔离墙板3竖直设置在箱体1的前端,隔离墙板3上端设置有便于箱体1内空气流入制冷机组2的墙板回风口7,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连通设置,风道进风件4设置在风道仓5上端,风道出风件6设置在风道仓5下端,制冷机组2产生的制冷气体,通过风道进风件4进入风道仓5的风道腔内,经过隔离墙板3下端的出风口8排入箱体1内,制冷空气向箱体1后端流动,对箱体1地板上的货物进行降温,制冷空气向上流动,通过隔离墙板3上端的墙板回风口7进入到制冷机组2,制冷机组2制出的制冷空气在底部出风,实现上回风下出风形式的空气循环形式,提升对货物的降温效果以及箱体1内温度的均匀性,保证货物品质。

具体的,请参照图1至图3,包括箱体1、制冷机组2以及风道组件,箱体1用于存放运输货物,定义箱体1靠近制冷机组2的一端为前端,箱体1的前端设置有制冷箱,制冷机组2以及风道组件设置在风道组件的前端,设置在制冷箱内,制冷机组2产生制冷空气通过风道组件排入箱体1内,对箱体1内的货物进行制冷,风道组件包括隔离墙板3、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墙板回风口7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上端,隔离墙板3竖直设置在箱体1的前端,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设置在隔离墙板3远离箱体1的前侧,风道进风件4、风道仓5以及风道出风件6从上至下设置,且三者的内腔相互连通,风道进风件4的进风口9朝向制冷机组2设置,连接制冷机组2的排风口,风道仓5内部为风道腔,风道出风件6的出风口8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下端,出风口8朝向箱体1内部设置,制冷机组2产生的制冷气体,通过风道进风件4进入风道仓5的风道腔内,经过隔离墙板3下端的出风口8排入箱体1内,制冷空气向箱体1后端流动,对箱体1地板上的货物进行降温,制冷空气向上流动,通过隔离墙板3上端的墙板回风口7进入到制冷机组2,制冷机组2制出的制冷空气在底部出风,实现上回风下出风形式的空气循环形式,提升对货物的降温效果以及箱体1内温度的均匀性,保证货物品质。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至图3,风道仓5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中线上,风道仓5以隔离墙板3的中线为对称轴,风道仓5上端的宽度大于风道仓5下端的宽度,有利于增加风道出风件6出风口8的风速,使制冷空气达到箱体1后端。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风道腔内设置有蓄冷板10,多组蓄冷板10沿着风道仓5的高度方向设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4,蓄冷板10设置在风道腔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多组,沿着风道仓5的高度方向设置,以风道仓5的对称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蓄冷板10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当进入风道仓5内的制冷空气过冷时,蓄冷板10储存过冷冷量,当进入风道仓5的制冷空气温度过高时,蓄冷板10可以对制冷空气进行降温,利用蓄冷板10内相变材料恒温特性,从而提升进入箱体1内的制冷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减少箱体1内的温度波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风道腔的后侧壁上设置有风道隔板11,风道隔板11竖直设置在风道腔的后侧壁的中线上。

具体的,请参照图4,风道隔板11设置在风道腔的后侧壁上,风道隔板11竖直设置,且设置在风道腔的后侧壁的对称轴上,将风道腔均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对制冷空气进行导向。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至图6,风道隔板11上设置有导风孔12,多组导风孔12沿着风道隔板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具体的,请参照图4至图6,风道隔板11上设置有多组导风孔12,导风孔12沿着风道隔板11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导风孔12在风道隔板11的高度上设置有两列,两列导风孔12一一对应设置,便于风道仓5内两侧的制冷空气的交换,提升风道隔板11两侧的风量的均匀性,从而提升进入箱体1内的制冷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减少箱体1内的温度波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4至图6,导风孔12为斜孔。

具体的,请参照图4至图6,导风孔12为斜孔,导风孔12的侧壁与风道隔板11的端面之间的夹角在13°~20°之间,便于风道隔板11两侧的空气流通,优选的,导风孔12的侧壁与风道隔板11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15°,减少风量的损失。

进一步的,请参照图4至图6,风道隔板11上的两列导风孔12,倾斜方向相反,便于风道隔板11两侧的空气流通。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图4,隔离墙板3的前端设置有回风隔板13,回风隔板13水平设置在墙板回风口7的下方,两组回风隔板13分别设置在风道仓5的两侧。

具体的,请参照图3、图4,回风隔板13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前端上,且设置在风道仓5的中部,以风道仓5的对称轴为对称轴对称的设置在风道仓5的左右两侧,回风隔板13远离风道仓5的端部设置在制冷箱的侧壁上,回风隔板13将制冷机组2的回风与出风隔开,实现上回风、下出风形式。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图4,风道出风件6包括出风隔板14以及出风导板15,出风隔板14水平设置在隔离墙板3的前侧,且设置在风道仓5的下端,出风导板15设置在出风隔板14的远离隔离墙板3的一端,出风导板15的下端与隔离墙板3的下端形成出风口8。

具体的,请参照图3、图4,风道出风件6包括出风隔板14以及出风导板15,出风隔板14水平设置,且设置在风道仓5的下端,出风隔板14的两端设置在制冷箱的侧壁上,出风导板15设置在出风隔板14的前端,出风导板15为弧形板,减少风速损失,出风导板15朝向箱体1一侧倾斜,出风导板15的下端与隔离墙板3的下端形成出风口8,出风口8朝向箱体1的内腔的下底面设置。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7,箱体1的地板上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导风竖隔板16,导风竖隔板16沿着箱体1的前后方向设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7,导风组件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的下底面上,导风组件包括多组均匀分布的导风竖隔板16,多组导风竖隔板16相互平行设置的,导风竖隔板16竖直设置,且垂直于隔离墙板3设置,货物放置在导风竖隔板16上,出风口8排出的制冷空气,经过相邻的导风竖隔板16之间的导向通道,向箱体1后端流动,同时沿着导风竖隔板16向上流动对货物进行冷却。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7,导风竖隔板16的上端设置有导风横隔板17,导风横隔板17垂直于导风竖隔板16设置。

具体的,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7,导风竖隔板16的上端设置有导风横隔板17,导风横隔板17水平设置,导风竖隔板16设置在导风横隔板17的中线上,货物放置在导风横隔板17上,增加货物放置的稳定性,有利于增加向上流动的制冷空气的风速。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藏集装箱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以及图8,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盛装货物的装载箱组18,装载箱组18上设置有多组竖向通道19。

具体的,请参照图1以及图8,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装载箱组18,装载箱组18包括多组摞列的装载箱,货物放置在装载箱内,装载箱的上端面设置有上开口,装载箱的下端面设置有下开口,上开口与下开口相对设置,在装载箱上开口与下开口之间形成方形镂空通道,方形镂空通道竖直设置在装载箱的中线上,装载箱竖直摞列,多组装载箱的方形镂空通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连通的竖向通道19,多列装载箱成排设置,得到装载箱组18,在竖向通道19处,形成烟囱效应,制冷气体在竖向通道19的下端向上端流动,加快箱体1内的空气循环,加强对货物的制冷效果,提升箱体1内的制冷空气温度的稳定性,减少箱体1内的温度波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技术
  • 一种基于BIM的冷藏集装箱电能监控系统
  • 冷藏集装箱冷机、冷藏集装箱及冷藏集装箱冷机控制方法
  • 冷藏集装箱冷机、冷藏集装箱及冷藏集装箱冷机控制方法
技术分类

06120116488948